CN102587023A - 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7023A
CN102587023A CN2012100695660A CN201210069566A CN102587023A CN 102587023 A CN102587023 A CN 102587023A CN 2012100695660 A CN2012100695660 A CN 2012100695660A CN 201210069566 A CN201210069566 A CN 201210069566A CN 102587023 A CN102587023 A CN 102587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bar
pendulum
switch
shift f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95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87023B (zh
Inventor
顾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0695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87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87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7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87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70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选择经纱原料,设计梳栉的垫纱运动和穿纱对纱工艺;进行经纱整经;在针床工作区配置装有摆动导纱针的梳栉,进行前后针床织物边缘的无痕接缝;编排导纱针信息;进行上机工艺调整与编织;进行织物整理。本发明能够解决在双针床经编机上进行二梳及二梳以上圆筒形编织的技术问题,消除众多圆筒形经编复合材料预制件的接缝皱褶,提高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能为蓬盖类产业用布提供超宽幅产品;能为经编全成形服装提供完美的无痕接缝,提高服装的外观和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双针床经编机已广泛用于加工纺织复合材料预制件、产业与医用纺织品和全成形服装产品等。相对于圆型针织机,其优势在于:易于变换产品规格尺寸,并可同时编织多件不同规格的产品,机速快,生产效率高。采用双针床经编机编织圆筒形织物或超宽幅面料时,前后针床分别利用1-2把地梳栉编织平幅织物,同时在织物的边缘处另行配置梳栉编织边缝,将前后织物联接成圆筒形织物或超宽幅面料。然而,在编织圆筒形产品和超宽幅面料时,由于编织织物边缘接缝的导纱针难以同时满足前、后针床编织工艺所需的前后梳栉对位顺序,接缝处的组织结构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在大部分情况下,面料的接缝难以与地组织结构完全一致,影响到产品的外观,甚至影响到产品的整体强力特性。
按现有的双针床经编技术,除圆筒形单梳地组织外,大部分二梳及二梳以上的圆筒形成圈类地组织和衬纬类地组织均难以编织出与地组织完全一致的无痕接缝,因此,此类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研究和探讨双针床无痕接缝技术,是发展纺织复合材料、产业与医用纺织品和全成形服装产品市场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的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以解决在双针床经编机上进行二梳及二梳以上圆筒形编织的技术问题,消除众多圆筒形经编复合材料预制件的接缝皱褶,提高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能为蓬盖类产业用布提供超宽幅产品;能为经编全成形服装提供完美的无痕接缝,提高服装的外观和舒适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选择经纱原料,设计梳栉的垫纱运动和穿纱对纱工艺;进行经纱整经;在针床工作区配置装有摆动导纱针的梳栉,进行前后针床织物边缘的无痕接缝;编排导纱针信息;进行上机工艺调整与编织;进行织物整理。所述的摆动导纱针在电信号和梳栉横移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引导接缝经纱从编织区域的右或左端插入工艺所需的梳栉位置,在前后针床的边缘织针上交替进行衬纬或垫纱成圈,以完成前后针床织物边缘的无痕接缝。
优选地,所述的摆动导纱针包括支承座,摆片和L形导纱针,支承座固定连接双针床经编机的梳栉,摆片的上端设于支承座中,下端与L形导纱针相连接,摆片可沿前后方向摆动。
更优选地,所述的支承座的外侧设有限位片滑槽,限位片的上端设于所述的限位片滑槽中,限位片的下端设于摆片的外侧,用于控制L形导纱针的摆幅。
更优选地,所述的摆片包括二片极化方向相同的压电陶瓷片以及设于压电陶瓷片中间的玻璃纤维中间体,压电陶瓷片的两侧表面皆涂有导电铜层,二片压电陶瓷片内侧的导电铜层连接中心电极,中心电极连接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压电陶瓷片外侧的导电铜层连接第一开关和第四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连接后接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连接后连接电压输入端,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联动,第二开关和第四开关联动。
更优选地,所述的摆片的顶端连接电磁式控制机件,上部可转动地连接支承座,所述的电磁式控制机件包括永久磁铁、线圈、滑块、连杆、拨叉、拉簧和压簧,永久磁铁的外侧套有线圈,滑块与永久磁铁相吸并设于滑块滑槽中,滑块通过滑块销钉连接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拨叉销钉连接拨叉的一端,拨叉设有拨叉轴孔,拨叉轴孔内设有立轴,立轴固定在支承座内,拨叉的另一端设有拨叉叉口,拨叉叉口内设有圆杆,圆杆连接在摆片的顶端,拨叉销钉连接拉簧的一端,拉簧的另一端连接支承座。
优选地,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为无痕接缝圆筒形织物或超宽幅平幅织物,其具有联接前后针床织物并与前后针床织物组织结构完全一致的接缝。
优选地,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为包括二梳及二梳以上衬纬类、成圈类地组织以及在此地组织上加工所得的提花面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2)编织成的圆筒形产品具有与面料组织结构完全一致的接缝,从而大大提高了此类经编全成形服装的美观度和舒适性;
(3)能消除圆筒形或超宽幅纺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的接缝皱褶,大大提高其接缝强力,使此类纺织复合材料具有光滑、高强的优异性能;,
(4)可设计开发出目前各类经编机无法编织的圆筒形花色产品,大大提高了经编花色产品设计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超宽幅经绒平面料的梳栉垫纱运动和穿纱对纱工艺图。
图2为超宽幅经绒平面料编织中摆动导纱针的控制信息编排图。
图2中,Q-摆动导纱针处于前摆位置;H-摆动导纱针处于后摆位置。
图3为编链衬纬型圆筒形六角网眼面料的梳栉垫纱运动和穿纱对纱工艺图。
图4为编链衬纬型圆筒形六角网眼面料编织中摆动导纱针的控制信息编排图。
图4中,Q-摆动导纱针处于前摆位置;H-摆动导纱针处于后摆位置。
图5为用于右侧接缝的压电型摆动导纱针装置正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向剖视图。
图7为压电型摆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8为压电型摆片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9为用于左侧接缝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正视示意图。
图10为用于左侧接缝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A向剖视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B-B向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13为电磁型摆片正向放大示意图。
图14为电磁型摆片侧向放大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生产流程为:超宽幅经绒平面料工艺设计——纱线准备——配置摆动导纱针——导纱针控制信息编排——上机工艺调整与编织——织物整理:
所述的超宽幅经绒平面料工艺设计为:根据经绒平面料的用途选用合适的经纱原料;根据面料的半幅宽度和横密确定导纱针穿纱区域;根据经纱原料的细度和所需的梳栉数选择双针床机型;梳栉的垫纱运动和穿纱对纱工艺如图1所示;梳栉横移机构在右侧时的导纱针垫纱数码如下:
GB 1:2-0,2-2/4-6,4-4//
GB 2:2-4,2-2/2-0,2-2//
J B 3:0-0-0,0-2-A/2-4-2,0-0-A//
GB4:0-2,0-0/0-0,0-2//
J B 5:0-0-0,2-4-A/0-2-0,0-0-A//
GB 6:2-2,2-0/0-0,2-4//
GB 7:2-2,4-6/4-4,2-0//
其中,JB3和JB5为摆动导纱针梳栉;垫纱数码中的A为右侧摆动导纱针的初始位置,选择离右侧第一工作针的0号垫纱数码位右侧1针距。初始位置专用于摆动导纱针进行前后摆动,以避开其他梳栉上的导纱针。
所述的纱线准备为:进行经纱整经;
所述的配置摆动导纱针为:在针床工作区的右端配置二把装有一枚压电型摆动导纱针的梳栉,用于在前后针床的右边缘织针上交替进行垫纱成圈,编织联接前后针床织物的经绒组织。
如图5所示,为用于右侧接缝的压电型摆动导纱针装置正视示意图,所述的压电型摆动导纱针装置由支承座11,限位片12,摆片13和L形导纱针14组成。如图6所示,为图5中A-A向剖视图,被插入安装调节孔11-1-1内的安装固定螺丝11-1-3固定于双针床经编机的梳栉板(图中未画出)上的支承座11包含底座11-1和盖板11-2。盖板11-2由盖板固定螺丝11-2-1固装在底座11-1上;底座11-1内开有摆片滑槽11-1-2,摆片滑槽11-1-2的宽度与摆片13的宽度一致,底座11-1和盖板11-2将上端插入摆片滑槽11-1-2的摆片13夹持在支承座11中间,并由盖板固定螺丝11-2-1夹紧;限位片滑槽11-2-2与限位片12的宽度一致,上端插入底座11-1和盖板11-2外侧的限位片滑槽11-2-2内的限位片12由穿入限位调节孔12-1的限位调节螺丝12-2固定,限位片12的下端设于摆片13的外侧,用于控制L形导纱针14的摆幅;上端被支承座11夹持住的摆片13的下端粘合端13-1粘住L形导纱针14的上端;上端被摆片13的粘合端13-1粘住的L形导纱针14下部的水平延伸段14-1具有一个弯折的头端,头端的弯折角度为90度,弯折部分开有导纱孔14-2。
如图7所示,为压电型摆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示意图,所述的摆片13包括二片极化方向13-6相同的压电陶瓷片13-3以及设于压电陶瓷片13-3中间的玻璃纤维中间体13-5,压电陶瓷片13-3的两侧表面皆涂有导电铜层13-4,近玻璃纤维中间体13-5的二压电陶瓷片13-3内侧的导电铜层13-4连接中心电极13-7,如图8所示,为压电型摆片的控制电路示意图,中心电极13-7连接第二开关S2和第三开关S3,压电陶瓷片13-3外侧的导电铜层13-4连接第一开关S1和第四开关S4,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连接后接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连接后连接电压输入端13-8,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联动,第二开关S2和第四开关S4联动。摆片13由二片极化方向13-6向右(或向左)的压电陶瓷片13-3和玻璃纤维中间体13-5叠合而成。压电陶瓷片13-3的二侧表面涂有导电铜层13-4。其工作原理是:在摆片13上端的中心电极13-7和电压输入端13-8上施加电场E后,左右二片压电陶瓷片13-3上获得相反方向的电场E。根据逆压电效应,图7中右侧的压电陶瓷片13-3获得与其极化方向13-6相同的电场E,使其在垂直于极化方向“受压”而长度缩短;同时,左侧的压电陶瓷片13-3获得与其极化方向13-6相反的电场-E,使其在垂直于极化方向“受拉”而长度伸长。结合左右二片压电陶瓷片13-3的变形特点,摆片13产生挠度变形。由于摆片13上端的摆片夹持端13-2被支承座11夹持,摆片13下端即产生如图7中虚线所示的右偏。同理,在摆片13上的中心电极13-7和电压输入端13-8上施加电场-E后,摆片13下端将产生左偏。摆片13的摆动将带动L形导纱针14稳定地处于由限位片12下端的限位端12-3所限制的导纱针前摆位14-3或导纱针后摆位14-4。图8中的联动开关S1、S3和S2、S4用以控制施加于摆片13上端的中心电极13-7和电压输入端13-8上的电场E的极性。
所述的导纱针控制信息编排为:第一、二、四、六和七把梳栉采用常规的四行程梳栉横移方式;第三、五把梳栉为装有摆动导纱针的梳栉,采用六行程梳栉横移方式,控制信息编排见图2;摆动导纱针的信息控制方式与常规的电子贾卡梳栉的控制方式相同,触发盘安装在经编机主轴上;
所述的上机工艺调整与编织为:根据经绒平面料的横密调节针床间隙;根据经绒平面料的纵密调节编织织物接缝的经纱上的张力;根据经绒平成圈过程的工艺要求调节控制摆动导纱针的触发盘角度位置;在编织前针床的经平绒接缝时,摆动导纱针前摆,插入第二把经平梳栉的前面,编织经绒组织,确保前针床织物中的经绒纱被经平纱覆盖;编织后针床的经平绒接缝时,摆动导纱针后摆,插入第六把经平梳栉的后面,编织经绒组织,确保后针床织物中的经绒纱被经平纱覆盖;
所述的织物整理为:与常规的同原料经绒平面料相同。
该织物下机展开后,可具有二倍于经编机工作宽度的幅宽,前后针床编织的织物间的联接缝具有与面料完全一致的经绒平组织结构,经织物整理后,得超宽幅经绒平面料。
实施例2
生产流程为:编链衬纬型圆筒形六角网眼面料工艺设计——纱线准备——配置摆动导纱针——导纱针控制信息编排——上机工艺调整与编织——织物整理:
所述的编链衬纬型圆筒形六角网眼面料工艺设计为:根据编链衬纬型圆筒形面料的用途选用合适的经纱原料;根据面料的筒径和横密确定导纱针穿纱区域;根据经纱原料的细度、网眼大小和所需的梳栉数选择双针床机型;梳栉的垫纱运动和穿纱对纱工艺如图3所示;梳栉横移机构在右侧时的导纱针垫纱数码如下:
GB 1:4-4,4-4/2-2,2-2/4-4,4-4/0-0,0-0/2-2,2-2/0-0,0-0//
GB 2:2-4,4-4/4-2,2-2/2-4,2-2/2-0,0-0/0-2,2-2/2-0,2-2//
J B 3:2-2-2,2-2-2/0-0-0,0-0-0/2-2-A,0-0-0/0-0-0,2-2-2/2-2-2,0-0-0/0-0-0,2-2-A//
GB 4:2-2,2-0/0-0,0-2/2-2,2-0/2-0,0-0/0-2,2-2/2-0,2-2//
GB 5:0-2,2-2/2-0,0-0/0-2,0-0/0-0,0-2/2-2,2-0/0-0,0-2//
J B 6:2-2-2,0-0-0/0-0-0,2-2-2/2-2-2,0-0-B/0-0-0,0-0-0/2-2-2,2-2-2/0-0-B,2-2-2//
GB 7:2-2,2-0/0-0,0-2/2-2,2-0/2-2,2-4/4-4,4-2/2-2,2-4//
GB 8:4-4,0-0/0-0,2-2/2-2,0-0/0-0,4-4/4-4,2-2/2-2,4-4//
其中,JB3和JB6为摆动导纱针梳栉;垫纱数码中的A为右侧摆动导纱针的初始位置,选择离右侧第一工作针的0号垫纱数码位右侧1针距;垫纱数码中的B为左侧摆动导纱针的初始位置,选择离左侧第一工作针的2号垫纱数码位左侧1针距。初始位置专用于摆动导纱针进行前后摆动,以避开其他梳栉上的导纱针。
所述的纱线准备为:进行经纱整经;
所述的配置摆动导纱针为:在针床工作区的左右二端各配置一把装有一枚电磁型摆动导纱针的梳栉,用于在前后针床的左右边缘织针上交替进行衬纬垫纱,编织联接前后针床织物的衬纬接缝。
如图9所示,为用于左侧接缝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正视示意图,图10为其右视示意图,所述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包含支承座21,限位片22,摆片23,L形导纱针24和电磁式控制机件。被插入安装调节孔21-1-1内的安装固定螺丝21-1-2固定于双针床经编机的梳栉板(图中未画出)上的支承座21包含底座21-1和盖板21-2;盖板21-2由盖板固定螺丝21-2-2固装在底座21-1上;底座21-1和盖板21-2外侧开有限位片滑槽21-2-1,限位片滑槽21-2-1的宽度与限位片22的宽度相匹配,上端插入底座21-1和盖板21-2外侧的限位片滑槽21-2-1内的限位片22由穿入限位调节孔22-1的限位调节螺丝22-2固定;限位片22的下端设于摆片23的两侧,用于控制L形导纱针24的摆幅。
如图11所示,为图10中A-A向剖视示意图,底座21-1腔内下端开有底座销孔21-1-4;插入摆片23上部的摆片销孔23-1-2内的摆片销钉21-1-5固装于底座销孔21-1-4内,底座销孔21-1-4、摆片销孔23-1-2的内径与摆片销钉21-1-5匹配;被摆片销钉21-1-5握持在底座21-1腔内的摆片23包含上摆片23-1和下摆片23-2;上摆片23-1下端开有摆片滑槽23-1-1,摆片滑槽23-1-1的宽度与下摆片23-2的宽度相匹配,上端插入摆片滑槽23-1-1的下摆片23-2被插入摆片调节孔23-2-1内的摆片调节螺丝23-1-3固定于上摆片23-1下端;固定于上摆片23-1下端的下摆片23-2的下端开有L形导纱针安装孔23-2-2;上端被插入L形导纱针安装孔23-2-2内的导纱针固定螺丝23-2-3固定于下摆片23-2下端的L形导纱针24的下端水平延伸段24-1的头端开有导纱孔24-2;上端固定于下摆片23-2下端的L形导纱针24的水平延伸段24-1具有弯折的头端,所述的头端的弯折部分设有导纱孔24-2,头端的弯折部分的弯折角度为90度。被摆片销钉21-1-5握持在底座21-1腔内的摆片23的顶部焊接一个下部为摆片颈部23-3-1,上部为压簧座23-3-2的带凸边的圆杆23-3,圆杆23-3下部的摆片颈部23-3-1直径与拨叉叉口25-5-4宽度匹配;圆杆23-3上部的压簧座23-3-2直径与压簧25-7的内径匹配;如图14所示,为电磁型摆片侧向放大安装示意图,下端套入圆杆23-3上部的压簧座23-3-2上的压簧25-7的上端嵌入底座21-1腔顶端的压簧孔21-1-3内,压簧孔21-1-3的内径与压簧25-7外径匹配。
如图12所示,为图9中B-B向剖视放大示意图。底座21-1腔内安装电磁式控制机件;电磁式控制机件包含永久磁铁25-1、线圈25-2、滑块25-3、连杆25-4、拨叉25-5、拉簧25-6和压簧25-7。嵌入底座21-1腔内的永久磁铁25-1外套有线圈25-2;与永久磁铁25-1相吸的并嵌入滑块滑槽(图中未画出)内的滑块25-3上装有滑块销钉25-3-1;一端与滑块销钉25-3-1相连的连杆25-4的另一端与拨叉销钉25-5-1相连;装有拨叉销钉25-5-1并与连杆25-4相连的拨叉25-5被穿入拨叉轴孔25-5-2并固装在底座21-1腔内的立轴孔(图中未画出)内的立轴25-5-3握持;一端与连杆25-4相连的拨叉25-5的另一端开有拨叉叉口25-5-4;如图13所示,为电磁型摆片正向放大示意图,焊接在上摆片23-1顶端的圆杆23-3下部的摆片颈部23-3-1插入拨叉叉口25-5-4内;一端与拨叉销钉25-5-1相连的拉簧25-6的另一端被螺丝(图中未画出)固定于底座1-1腔壁上。
用于右侧接缝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的结构与用于左侧接缝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相同,区别仅在于:用于右侧接缝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翻转后安装,使L形导纱针的水平延伸段的头端向左即可。
电磁式控制机件工作原理:
线圈25-2无电流通过时,则永久磁铁25-1的磁力克服拉簧25-6的拉力和摆片23顶部的压簧25-7的弹力吸引滑块25-3。滑块25-3通过连杆25-4使拨叉25-5绕立轴25-5-3顺时针回转,则拨叉叉口25-5-4作用于嵌入其中的摆片颈部23-3-1上的力矩使得摆片23带动L形导纱针24绕摆片销钉21-1-5后摆,并在压簧25-7的弹力下,L形导纱针24稳定地处于导纱针后摆位置24-4。
当线圈25-2通电时,线圈25-2产生一个与永久磁铁25-1极性相反、强度相当的磁场,使得永久磁铁25-1失去磁性,则滑块25-3与永久磁铁25-1分离。拨叉25-5在拉簧25-6的拉力下,克服摆片23顶部的压簧25-7的弹力绕立轴25-5-3逆时针回转,则拨叉叉口25-5-4作用于嵌入其中的摆片颈部23-3-1上的力矩使得摆片23带动L形导纱针24绕摆片销钉21-1-5前摆,并在压簧25-7的弹力下,L形导纱针24稳定地处于导纱针前摆位置24-3(图4中虚线所示)。压簧25-7具有使摆片23在摆过中心位置后加速摆动以及摆片23被限位片22下端的限位端22-3限位后处于稳定状态的双重作用。
用于右侧接缝的电磁式控制机件工作原理与用于左侧接缝的原理相同,区别仅在于:线圈25-2无电流通过时,L形导纱针24处于前摆位置;线圈25-2通电时,L形导纱针24处于后摆位置。
所述的导纱针信息编排为:第一、二、四、五、七和八把梳栉采用常规的四行程梳栉横移方式;第三、六把梳栉为摆动导纱针梳栉,采用六行程梳栉横移方式,控制信息编排见图4;摆动导纱针的信息控制方式与常规的电子贾卡梳栉的控制方式相同,触发盘安装在经编机主轴上。
所述的上机工艺调整与编织为:根据编链衬纬型六角网眼面料的横密调节针床间隙;根据编链衬纬型六角网眼面料的纵密调节编织织物接缝的经纱上的张力;根据编链衬纬成圈过程的工艺要求调节控制摆动导纱针的触发盘角度位置;在编织前针床的编链衬纬接缝时,右端摆动导纱针前摆,向左插入第五把编链梳栉的前面,垫入衬纬纱,左端摆动导纱针前摆,向右插入第四把编链梳栉的前面,垫入衬纬纱,确保前针床接缝中的衬纬纱被编链纱夹持;编织后针床的编链衬纬接缝时,右端摆动导纱针后摆,向左插入第五把编链梳栉的后面,垫入衬纬纱,左端摆动导纱针后摆,向右插入第四把编链梳栉的后面,垫入衬纬纱,确保后针床接缝中的衬纬纱被编链纱夹持。
所述的织物整理为:与常规的同原料编链衬纬面料相同。
该织物下机后,具有现有双针床经编机的编织技术所无法编织的编链衬纬型圆筒形六角网眼面料,前后针床编织的织物间的联接缝具有与面料完全一致的网眼组织结构,经织物整理后,得编链衬纬型无痕接缝圆筒形六角网眼面料。
通过上述编织方法制得的二梳经编双针床圆筒形织物和超宽幅平型面料,由于在双针床工作区域的两端按需配置了可前后摆动的摆动导纱针,能同时满足各种组织结构在编织时所需的前后梳栉的纱线覆盖和夹持工艺要求,因而在前后针床织物的连接处具有与面料组织结构完全一致的接缝结构,提高了此类双针床织物的接缝强力,增强了产品的美观度和舒适性。综上,本发明的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大大提高了双针床织物组织结构设计的自由度,制成的经编双针床圆筒形织物和超宽幅平型面料具有高强、美观、舒适的性能。

Claims (7)

1.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选择经纱原料,设计梳栉的垫纱运动和穿纱对纱工艺;进行经纱整经;在针床工作区配置装有摆动导纱针的梳栉,进行前后针床织物边缘的无痕接缝;编排导纱针信息;进行上机工艺调整与编织;进行织物整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导纱针包括支承座,摆片和L形导纱针,支承座固定连接双针床经编机的梳栉,摆片的上端设于支承座中,下端与L形导纱针相连接,摆片可沿前后方向摆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座的外侧设有限位片滑槽,限位片的上端设于所述的限位片滑槽中,限位片的下端设于摆片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片包括二片极化方向(13-6)相同的压电陶瓷片(13-3)以及设于压电陶瓷片(13-3)中间的玻璃纤维中间体(13-5),压电陶瓷片(13-3)的两侧表面皆涂有导电铜层(13-4),二片压电陶瓷片(13-3)内侧的导电铜层(13-4)连接中心电极(13-7),中心电极(13-7)连接第二开关(S2)和第三开关(S3),压电陶瓷片(13-3)外侧的导电铜层(13-4)连接第一开关(S1)和第四开关(S4),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连接后接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连接后连接电压输入端(13-8),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联动,第二开关(S2)和第四开关(S4)联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片的顶端连接电磁式控制机件,上部可转动地连接支承座(21),所述的电磁式控制机件包括永久磁铁(25-1)、线圈(25-2)、滑块(25-3)、连杆(25-4)、拨叉(25-5)、拉簧(25-6)和压簧(25-7),永久磁铁(25-1)的外侧套有线圈(25-2),滑块(25-3)与永久磁铁(25-1)相吸并设于滑块滑槽中,滑块(25-3)通过滑块销钉(25-3-1)连接连杆(25-4)的一端,连杆(25-4)的另一端通过拨叉销钉(25-5-1)连接拨叉(25-5)的一端,拨叉(25-5)设有拨叉轴孔(25-5-2),拨叉轴孔(25-5-2)内设有立轴(25-5-3),立轴(25-5-3)固定在支承座(21)内,拨叉(25-5)的另一端设有拨叉叉口(25-5-4),拨叉叉口(25-5-4)内设有圆杆(23-3),圆杆(23-3)连接在摆片(23)的顶端,拨叉销钉(25-5-1)连接拉簧(25-6)的一端,拉簧(25-6)的另一端连接支承座(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为无痕接缝圆筒形织物或超宽幅平幅织物,其具有联接前后针床织物并与前后针床织物组织结构完全一致的接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为包括二梳及二梳以上衬纬类、成圈类地组织以及在此地组织上加工所得的提花面料。
CN201210069566.0A 2012-03-15 2012-03-15 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87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9566.0A CN102587023B (zh) 2012-03-15 2012-03-15 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9566.0A CN102587023B (zh) 2012-03-15 2012-03-15 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7023A true CN102587023A (zh) 2012-07-18
CN102587023B CN102587023B (zh) 2014-01-08

Family

ID=46476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956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87023B (zh) 2012-03-15 2012-03-15 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8702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1146A (zh) * 2013-11-12 2014-01-29 莆田市华峰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或多色提花经编布的形成方法及其形成的经编布
CN103938361A (zh) * 2014-05-13 2014-07-23 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纺织品的3d成型编织工艺
CN104452075A (zh) * 2014-11-17 2015-03-25 江南大学 一种经编双色成形鞋面的制作方法
CN105926148A (zh) * 2016-04-25 2016-09-07 吴江市江顺经编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经编双针床不脱毛面料的编织方法
CN105958862A (zh) * 2016-07-04 2016-09-21 福建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压电陶瓷贾卡梳的节能驱动电路
CN105978399A (zh) * 2016-07-04 2016-09-28 福建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压电陶瓷贾卡梳的双电源双向驱动电路
CN108385265A (zh) * 2018-04-08 2018-08-10 福建瑞虹贾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绗缝效果的经编弹力提花间隔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15856A (zh) * 2016-08-31 2019-03-01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运动追随性的面料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2362A (zh) * 1973-06-07 1975-02-07
JPS5299356A (en) * 1976-02-13 1977-08-20 Takeda Maiyaa Kk Warp knitting machine
CN1107913A (zh) * 1993-11-02 1995-09-06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至少具有一个梳栉的经编机
CN101487164A (zh) * 2009-02-14 2009-07-22 江南大学 一种经编提花无缝织物的编织方法
CN202047225U (zh) * 2011-03-21 2011-11-23 孙嘉良 一种压电贾卡针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2362A (zh) * 1973-06-07 1975-02-07
JPS5299356A (en) * 1976-02-13 1977-08-20 Takeda Maiyaa Kk Warp knitting machine
CN1107913A (zh) * 1993-11-02 1995-09-06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至少具有一个梳栉的经编机
CN101487164A (zh) * 2009-02-14 2009-07-22 江南大学 一种经编提花无缝织物的编织方法
CN202047225U (zh) * 2011-03-21 2011-11-23 孙嘉良 一种压电贾卡针块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江建君等: "经编压电贾卡系统工作原理探讨", 《针织工业》, no. 03, 28 March 2009 (2009-03-28)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1146A (zh) * 2013-11-12 2014-01-29 莆田市华峰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或多色提花经编布的形成方法及其形成的经编布
WO2015070545A1 (zh) * 2013-11-12 2015-05-21 莆田市华峰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或多色提花经编布的形成方法及其形成的经编布
CN103541146B (zh) * 2013-11-12 2015-07-15 莆田市华峰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或多色提花经编布的形成方法及其形成的经编布
CN103938361A (zh) * 2014-05-13 2014-07-23 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纺织品的3d成型编织工艺
CN103938361B (zh) * 2014-05-13 2016-08-17 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纺织品的3d成型编织工艺
CN104452075A (zh) * 2014-11-17 2015-03-25 江南大学 一种经编双色成形鞋面的制作方法
CN104452075B (zh) * 2014-11-17 2016-08-17 江南大学 一种经编双色成形鞋面的制作方法
CN105926148A (zh) * 2016-04-25 2016-09-07 吴江市江顺经编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经编双针床不脱毛面料的编织方法
CN105958862A (zh) * 2016-07-04 2016-09-21 福建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压电陶瓷贾卡梳的节能驱动电路
CN105978399A (zh) * 2016-07-04 2016-09-28 福建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压电陶瓷贾卡梳的双电源双向驱动电路
CN109415856A (zh) * 2016-08-31 2019-03-01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运动追随性的面料
CN108385265A (zh) * 2018-04-08 2018-08-10 福建瑞虹贾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绗缝效果的经编弹力提花间隔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7023B (zh) 2014-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7023B (zh) 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
CN101519827B (zh) 一种三维增强经编间隔针织物的生产方法
CN103097597B (zh) 用于制造带有垫入的覆盖纱线的编织物或材料的织机
CN105386230A (zh) 双针床无底提花三明治织物的生产方法
CN108385265A (zh) 一种具有绗缝效果的经编弹力提花间隔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CN202509200U (zh) 一种新型涤锦棉复合丝面料
CN110172781B (zh) 一种双贾卡凹凸工艺及其双贾卡凹凸织物
CN112962204A (zh) 用于提高全成型服装夹位强度的编织方法及其加固结构
CN102587026B (zh) 一种用于双针床经编机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
CN204982273U (zh) 一种带压纱板双贾卡经编机
CN204401250U (zh) 一种管状开叉织带
CN102587025B (zh) 一种用于双针床经编机的压电型摆动导纱针装置
CN100406628C (zh) 双轴向增强纬编间隔针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CN105113106B (zh)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及工艺
CN102212927A (zh) 纬纱曲线梭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和专用弹性自由筘
CN204982242U (zh)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
CN109023756B (zh) 具有立体中绣线的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N107201591B (zh) 一种机织与编织相结合的多轴三维织机
CN211771873U (zh) 一种e28贾卡双针床经编网布
CN104178913A (zh) 机针织复合异面功能织物及其编织方法及装置
CN102108583B (zh) 一种可编程的圆织机端面凸轮开口机构
CN2885901Y (zh) 多臂组织与纱罗组织的复合织物
CN114606623A (zh) 一种三维编织接结经纱螺旋交织结构预制件的制备方法
CN202139393U (zh) 纬纱曲线梭织物的织造用弹性自由筘
CN103469448B (zh) 无捻捆绑式平织砂轮网格布的织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