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7294A - 用于在支持中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多用户mimo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支持中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多用户mimo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7294A
CN102577294A CN2010800462956A CN201080046295A CN102577294A CN 102577294 A CN102577294 A CN 102577294A CN 2010800462956 A CN2010800462956 A CN 2010800462956A CN 201080046295 A CN201080046295 A CN 201080046295A CN 102577294 A CN102577294 A CN 102577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mrs
down link
transmission
ground floo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62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7294B (zh
Inventor
郑载薰
李文一
文诚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77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7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7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72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26Division using four or more dim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28Variable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讲涉及用于在支持中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号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发送针对下行链路多用户MIMO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DMRS模式将针对第一层的DMRS映射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根据第二DMRS模式将针对第二层的DMRS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以及发送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可在第一层上对与所述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并且可在第二层上对与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

Description

用于在支持中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多用户MIMO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支持中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存在于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一个基站(eNodeB;eNB)110内的中继节点(RN)120和用户设备(UE)131和132。中继节点120可以向其中的用户设备132传送从基站110接收的数据,并且向基站110传送从其中的用户设备132接收的数据。而且,中继节点120可以扩展高数据速率区域,增强小区边缘处的通信质量,并且支持基站服务覆盖范围之外的建筑物或者区域内的通信。在图1中,示出了从基站直接接收服务的诸如用户设备131之类的用户设备(在下文中称为宏用户设备(宏UE))、以及从中继节点120接收服务的诸如用户设备132之类的用户设备(在下文中称为中继用户设备(中继UE))。
基站与中继节点之间的无线链路将被称为回程链路,从基站到中继节点的链路将被称为回程下行链路,并且从中继节点到基站的链路将被称为回程上行链路。从中继节点到用户设备的链路将被称为接入下行链路,并且从用户设备到中继节点的链路将被称为接入上行链路。
同时,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是指通过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而增强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效率的系统。MIMO技术可以分为空间复用方案和空间分集方案。由于空间分集方案可以通过分集增益增强传输可靠性或者扩大小区半径,因此适于用于快速移动的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空间复用方案可以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情况下通过在同一时间同时传输不同的数据而增加数据传输速率。
单小区MIMO操作可以分为单用户MIMO(SU-MIMO)操作和多用户MIMO(MU-MIMO)操作。根据单用户MIMO操作,一个用户设备在一个小区中的特定物理资源块(PRB)上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根据多用户MIMO操作,两个或更多个用户设备(或者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在一个小区中的特定PRB上接收下行链路信号。
在MIMO系统中,每个发射天线均具有独立的数据信道。发射天线可以指的是虚拟天线或者物理天线。接收机通过估计用于每个发射天线的信道来接收从每个发射天线发送的数据。信道估计是指通过补偿由衰减造成的信号失真而恢复所接收的信号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衰减是指信号强度由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路径时间延迟而快速改变。针对信道估计,需要发射机和接收机都知道的参考信号。而且,根据应用标准,参考信号可以被称为导频信号。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是用于相干解调(诸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混合指示符信道(PHICH)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导频信号。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示例包括由小区内的所有用户设备共享的公共参考信号(CRS)和仅用于特定用户设备的专用参考信号(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DRS)。公共参考信号可以被称为小区特定参考信号。而专用参考信号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特定(UE特定)参考信号或者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MU-MIMO操作中,在多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例如,中继节点和宏用户设备)同时从一个小区的特定PRB上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针对MU-MIMO传输,相应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被配置成对。此时,用于多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中的一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例如,中继节点)的参考信号模式可以以与用于另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例如,宏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模式不同的方式而被配置,其中这些参考信号模式构成参考信号模式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针对多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不同参考信号模式,则由于用于构成接收实体对的另一方(例如,针对中继节点的宏用户设备和针对宏用户设备的中继节点)的参考信号的传输,导致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能在接收其数据时受到严重的层间干扰的影响。因此,可能发生的问题是MU-MIMO可能不能正常地执行。因此,设计用于解决传统问题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以便正确地并且有效地执行MU-MIMO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以理解,利用本发明实现的目的不限于上文特定描述的这些目的,并且根据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可以实现的其他目的将更加清楚。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用于传输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DMRS模式,将针对第一层的DMRS映射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根据第二DMRS模式,将针对第二层的DMRS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以及发送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其中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在第一层上对与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puncture),并且在第二层上对与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
并且,可以分别向不同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发送第一层和第二层。
并且,针对下行链路多用户MIMO传输,不同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被配置成对。
并且,第一DMRS模式和第二DMRS模式可以被分别限定为在时间位置和频率位置上的不同模式。
并且,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被打孔的资源元素可以是分别用于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进行的数据传输或者参考信号传输的那些资源元素。
并且,在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可以在第一层上对包括与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的OFDM符号进行打孔,并且可以在第二层上对包括与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的OFDM符号进行打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用于接收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根据第一DMRS模式映射了针对第一层的DMRS;通过所述DMRS获取针对第一层的信道信息;以及通过使用所获取的信道信息来解调通过第一层接收的数据,其中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还根据第二DMRS模式映射了针对第二层的DMRS,在第一层上对与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并且在第二层上对与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
并且,可以分别向不同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发送第一层和第二层。
并且,针对下行链路多用户MIMO传输,不同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被配置成对。
并且,第一DMRS模式和第二DMRS模式可以被分别限定为在时间位置和频率位置上的不同模式。
并且,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被打孔的资源元素可以是分别用于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进行的数据传输或者参考信号传输的那些资源元素。
并且,在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元素中,可以在第一层上对包括与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的OFDM符号进行打孔,并且可以在第二层上对包括与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OFDM符号进行打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发送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基站包括:接收模块,该接收模块从用户设备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该发送模块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信号;以及连接至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的处理器,该处理器控制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根据第一DMRS模式将针对第一层的DMRS映射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根据第二DMRS模式将针对第二层的DMRS映射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并且在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在第一层上对与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并且在第二层上对与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以及通过发送模块来发送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一种用于接收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包括:接收模块,该接收模块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该发送模块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及连接至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的处理器,该处理器控制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接收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根据第一DMRS模式映射了针对第一层的DMRS,通过DMRS获取针对第一层的信道信息,以及通过使用所获取的信道信息来解调通过第一层接收的数据,并且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还根据第二DMRS模式映射了针对第二层的DMRS,在第一层上对与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并且在第二层上对与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和以下详细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且用于在权利要求中引用的本发明的附加描述。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用于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可以减少针对参考信号传输的层间干扰,并且正常地和有效地执行MU-MIMO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利用本发明可以实现的效果不限于上文特定描述的效果,并且根据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效果将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本申请并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包括基站、中继节点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图;
图2是示出设置有多个天线的发射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类型1无线帧的结构的示图;
图4是示出类型2无线帧的结构的示图;
图5是示出单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示图;
图6是示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示图;
图7是示出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示图;
图8是示出具有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下行链路资源块上的、在现有的3GPP LTE系统中限定的CRS和DMRS的映射模式的示图;
图10是示出3GPP LTE版本-9/10系统中引入的DMRS模式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1是示出包括DwPTS的特定子帧处的DMRS模式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2是示出FDD模式中继节点中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功能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3是示出回程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4是示出回程下行链路子帧处的DMRS模式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5是示出用于MU-MIMO传输的一个物理资源块上的多个层的传输的配置的示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下行链路MU-MIMO传输的子帧的结构的示图;
图17是示出用于发送和接收用于下行链路MU-MIMO传输的DMRS的方法的示图;以及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和用户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按预定类型将本发明的结构性元素和特征进行组合而实现了以下实施方式。结构性元素或者特征中的每一个应当视为选择性的,除非单独指明。结构性元素或者特征中的每一个可以在不与其他结构性元素或者特征相组合的情况下实现。而且,某些结构性元素和/或特征可以与另一结构性元素和/或特征进行组合以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操作的顺序可以改变。一种实施方式的某些结构性元素或者特征可以包括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或者可以用另一实施方式的相应结构性元素或者特征来替换。
在本说明书中,已经基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基站是指网络的终端节点,其执行与用户设备的直接通信。可能存在这种情况:被描述为由基站执行的特定操作可以由基站的上层节点执行。
换言之,易见的是,为了与网络(包括多个网络节点与基站)中的用户设备通信而执行的各种操作可以由基站或者基站以外的网络节点来执行。此时,基站(BS)可以利用诸如固定站、Node B、eNode B(eNB)和接入点(AP)之类的术语来替换。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基站可以被用作包括小区或者扇区的概念。同时,中继可以用中继节点(RN)或者中继站(RS)来替换。终端可以利用诸如用户设备(UE)、移动台(MS)、移动订户台(MSS)、高级移动台(AMS)或者订户台(SS)之类的术语来替换。在本说明书中,表示为用户设备(UE或者MS)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被应用于作为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中继节点。
而且,下文中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特定术语被提供来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范围内,可以对特定术语进行各种修改。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防止模糊本发明的概念,现有技术的结构和装置将被省略,或者基于每个结构和装置的主要功能而以框图形式示出。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贯穿附图和说明书将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指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无线接入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系统中公开的标准文档的支持,即:IEEE 802系统、3GPP系统、3GPP LTE系统和3GPP2系统。也即,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精神清楚因而未描述的易见的步骤或者部分可以得到以上文档的支持。而且,在此公开的所有术语可以由以上标准文档描述。
以下技术可被用于各种无线接入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CDMA可以利用诸如全球陆地无线接入(UTRA)或者CDMA2000之类的无线技术来实现。TDMA可以利用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增强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之类的无线技术来实现。OFDMA可以利用诸如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和演进型UTRA(E-UTRA)之类的无线技术来实现。UTRA是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3GPP LTE)通信系统是演进型UMTS(E-UMTS)的一部分,该演进型UMTS使用E-UTRA,在下行链路上使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上使用SC-FDMA。LTE高级(LTE-A)是3GPP LTE的演进版本。WiMAX可以通过IEEE 802.16e标准(无线MAN-OFDMA参考系统)和高级IEEE 802.16m标准(无线MAN-OFDMA高级系统)来描述。虽然以下描述将基于3GPPLTE系统和3GPPLTE-A系统以使得说明书变得清楚,但是可以理解,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不限于3GPP LTE系统和3GPP LTE-A系统。
图2是示出设置有多个天线的发射机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2,发射机200包括编码器210-1至210-K、调制映射器220-1至220-K、层映射器230、预编码器240、资源元素映射器250-1至250-K和OFDM信号生成器260-1至260-K。发射机200包括Nt个的发射天线270-1至270-Nt。
编码器210-1至210-K通过根据给定的编码方案对输入数据进行编码而形成经编码的数据。调制映射器220-1至220-K将经编码的数据映射到表示信号星座的位置的调制符号中。调制方案不存在限制,并且调制方案的一个示例可以包括m相移键控(m-PSK)或者m正交调幅(m-QAM)。例如,m-PSK可以是BPSK、QPSK或者8-PSK,并且m-QAM可以是16-QAM、64-QAM或者256-QAM。
层映射器230限定调制符号的层,以使得预编码器240可以将天线特定(antenna-specific)的符号分发到每个天线的路径中。层由输入到预编码器240的信息路径限定。预编码器240之前的信息路径可以被称为虚拟天线或者虚拟层。
预编码器240根据基于多个发射天线270-1至270-Nt的MIMO方案来处理调制符号,并且输出天线特定的符号。预编码器240将天线特定的符号分发到相应天线的路径的资源元素映射器250-1至250-K中。由预编码器240发送至一个天线的每一信息路径均可以被称为流。这可被称为物理天线。
资源元素映射器250-1至250-K将天线特定的符号分配至适当的资源元素,并且根据用户对其进行复用。OFDM信号生成器260-1至260-K根据OFDM方案调制天线特定的符号,并且输出OFDM符号。OFDM信号生成器260-1至260-K可以针对天线特定的符号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并且循环前缀(CP)可以被添加至已经执行了IFFT的时域符号。在OFDM传输方案中,CP是被插入到保护间隔以便去除基于多路径的符号间干扰的信号。通过发射天线270-1至270-Nt中的每一个来发送OFDM符号。
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下行链路无线帧的结构。
在蜂窝OFDM无线分组通信系统中,以子帧为单位执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传输,其中一个子帧由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给定时间间隔限定。3GPP LTE标准支持可应用于频分双工(FDD)的类型1无线帧结构以及可应用于时分双工(TDD)的类型2无线帧结构。
图3是示出类型1无线帧的结构的示图。下行链路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每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发送一个子帧需要的时间将被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TI)。例如,一个子帧可以具有1ms的长度,并且一个时隙可以具有0.5ms的长度。一个时隙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以及频域中的多个资源块(RB)。
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根据CP的配置而改变。CP的示例包括扩展CP和标准CP。例如,如果OFDM符号由正常CP进行配置,则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是7。如果OFDM符号由扩展CP进行配置,则因为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增加,所以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小于正常CP情况下的OFDM符号的数目。在扩展CP的情况下,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是6。如果信道状态不稳定(类似于用户设备高速移动的情况),则扩展CP可以用于减少符号间干扰。
如果使用标准CP,则由于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所以一个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此时,可以将每个子帧的前两个或者前三个OFDM符号分配给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并且可以将其他的OFDM符号分配给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
图4是示出类型2无线帧的结构的示图。类型2无线帧包括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包括5个子帧。子帧可以被分为标准子帧和特殊子帧。特殊子帧包括三个字段,即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虽然可以分别设置这三个字段的长度,但是三个字段的总长度应当是1ms。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也即,无论无线帧的类型如何,一个子帧都包括两个时隙。
无线帧的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无线帧中包括的子帧的数目、子帧中包括的时隙的数目或者时隙中包括的符号的数目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图5是示出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一个示例的示图。在这种情况下,OFDM符号由标准CP配置。参照图5,下行链路时隙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以及频域中的多个资源块。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包括但不限于7个OFDM符号,并且一个资源块包括但不限于12个子载波。资源网格上的每个元素将被称为资源元素(RE)。例如,资源元素a(k,1)变为位于第k个子载波和第1个OFDM符号处的资源元素。在标准CP的情况下,一个资源块包括12×7个资源元素(在扩展CP的情况下,一个资源块包括12×6个资源元素)。由于各个子载波之间的间隔是15kHz,所以一个资源块在频域中包括大约180kHz。NDL是包括在下行链路时隙中的资源块的数目,并且它的值可以根据通过基站的调度而设置的下行链路传输带宽而确定。
图6是示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示图。位于一个子帧内的第1时隙前端的最多3个(1个、2个或者3个)OFDM符号对应于分配有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其他OFDM符号对应于分配有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数据区域。传输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子帧。换言之,PDCCH和PDSCH被分配给两个时隙。在3GPPLTE系统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示例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PCFICH从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传输,并且包括与用于子帧内的控制信道的传输的OFDM符号的数目有关的信息。响应于上行链路传输,PHICH包括HARQ ACK/NACK(确认/否定确认)信号。通过PDCCH传输的控制信息将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包括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者用于随机用户设备组的上行链路发送(Tx)功率控制命令。PDCCH可以包括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传送格式和资源分配信息、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信息、与寻呼信道(PCH)有关的寻呼信息、与DL-SCH有关的系统信息、上层控制消息(诸如在PDSCH上传输的随机接入响应)的资源分配信息、随机用户设备组内的个体用户设备(UE)的一组传输功率控制命令、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以及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的活动信息。可以在控制区域内传输多个PDCCH。用户设备可以监测多个PDCCH。PDCCH由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聚合来传输。CCE是用于基于无线信道的状态而以一编码速率提供PDCCH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对应于多个资源元素组(REG)。PDCCH的格式和PDCCH的可用比特的数目根据CCE的数目与CCE提供的编码速率之间的相关来确定。基站根据向用户设备传输的DCI来确定PDCCH格式,并且将循环冗余校验(CRC)附加至控制信息。根据PDCCH的使用或者PDCCH的用户,利用标识符(例如,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对CRC进行掩码。如果PDCCH用于特定的用户设备,则可以利用CRC对相应用户设备的小区RNTI(C-RNTI)进行掩码。如果PDCCH用于寻呼消息,则可以利用CRC对寻呼指示符标识符(P-RNTI)进行掩码。如果PDCCH用于系统信息(更详细地讲,系统信息块(SIB)),则可以利用CRC对系统信息标识符和系统信息RNTI(SI-RNTI)进行掩码。为了表示随机接入响应(该随机接入响应是对用户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传输的响应),可以利用CRC对随机接入RNTI(RA-RNTI)进行掩码。
图7是示出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示图。上行链路子帧在频域上可以被分为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用于承载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被分配至控制区域。用于承载用户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被分配至数据区域。为了维持单载波属性,一个用户设备不会同时传输PUCCH和PUSCH。用于一个用户设备的PUCCH被分配至子帧处的RB对。属于该RB对的资源块占据不同的子载波达两个时隙。被分配给PUCCH的RB对在时隙的边界处经历跳频。
MIMO系统的建模
图8是示出设置有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8(a)所示,如果发射天线的数目增加至NT,并且接收天线的数目增加至NR,则信道传输容量理论上与天线的数目成比例地增加,这种情况不同于仅在发射机或者接收机中使用多个天线的情况。因此,有可能提高传输速率,并且显著地提高频率效率。基于信道传输容量的增加的传输速率在理论上可以增加为与通过将最大传输速率R0(其与使用一个天线的情况相对应)与增加速率Ri相乘所获得的值相同,表示如下。
[式1]
Ri=min(NT,NR)
例如,在使用4个发射天线和4个接收天线的MIMO通信系统中,传输速率理论上是单个天线系统可以获得的传输速率的4倍。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已经提供MIMO系统的理论容量增加之后,已经积极地研究了各种技术来实质上改进数据传输速率。某些技术已经反映在各种无线通信的标准中,诸如第三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无线LAN。
在回顾与MIMO系统相关的研究的最近趋势时,考虑到各种方面的积极研究正在进行,诸如各种信道环境和多接入环境下的与MIMO通信容量计算相关的信息理论方面的研究,无线信道测量和MIMO系统的建模的研究,以及用于改进传输可靠性和传输速率的时空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
将参照数学建模来更加详细地描述MIMO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在MIMO系统中,假设存在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
首先,将描述发送信号。如果存在NT个发射天线,则最大发送信息的数目是NT。发送信息可以被表示如下。
[式2]
不同种类的发送功率可以应用于每个发送信息此时,假设每个发送功率是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13
则其发送功率被控制的发送信息可以被表示如下。
[式3]
s ^ = [ s ^ 1 , s ^ 2 , · · · , s ^ N T ] T = [ P 1 s 1 , P 2 s 2 , · · · , P N T s N T ] T
而且,可以使用对角矩阵P来表示如下。
[式4]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23
考虑到将权重矩阵W应用于其发送功率被控制的信息矢量以便获得NT个发送信号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25
在这种情况下,权重矩阵W用于适当地向每个天线分发发送信息。可以使用矢量x将此类发送信号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26
表示如下。
[式5]
在这种情况下,Wij是指第i发射天线与第j信息之间的权重值。W可以被称为预编码矩阵。
如果存在NR个接收天线,则各天线的接收信号可以由矢量表示如下。
[式6]
y = [ y 1 , y 2 , · · · , y N R ] T
在MIMO通信系统中进行信道建模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索引对信道进行分类。在这种情况下,从第j发射天线传递至第i接收天线的信道将被表示为hij。需要注意,在索引hij中,接收天线的索引在发射天线的索引之前。
图8(b)示出了从NT个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i的信道。多个信道可以被分组为一个组,并且继而可以利用矢量类型或者矩阵类型来表示。如图8(b)所示,从NT个发射天线到第i接收天线的信道可以被表示如下。
[式7]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31
因此,从NT个发射天线到NR个接收天线的所有信道可以被表示如下。
[式8]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32
实际上向以上信道矩阵H之后的信道添加了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向NR个接收天线中的每一个接收天线添加的AWGN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33
可以被表示如下。
[式9]
n = [ n 1 , n 2 , · · · , n N R ] T
使用上式建模所获得的接收信号可以被表示如下。
[式10]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35
同时,指示信道状态的信道矩阵H的行和列的数目由发射天线的数目和接收天线的数目来确定。信道矩阵H中的行的数目与接收天线的数目NR相同,并且列的数目与发射天线的数目NT相同。换言之,信道矩阵H可以由NR x NT矩阵来表示。
该矩阵的秩由行的数目和列的数目中的最小数目限定,行的数目和列的数目彼此独立。因此,矩阵的秩不能具有大于行的数目或者列的数目的值。信道矩阵H的秩(rank(H))可以被限定如下。
[式11]
rank(H)≤min(NT,NR)
当针对该矩阵执行本征值分解时,该秩还可以由非0本征值的数目来限定。类似地,当针对该矩阵执行奇异值分解(SVD)时,该秩可以由非0奇异值的数目来限定。因此,在信道矩阵中,秩在物理上指的是可以从给定信道发送不同种类的信息的列或者行的最大数目。
在本说明书中,MIMO传输的“秩”表示可以独立地发送信号的路径的数目,并且“层的数目”表示通过每个路径传输的信号流的数目。通常,因为发射机发送与秩的数目相对应的层,所以除非另外指出,秩与层的数目相同。
参考信号(RS)
为了校正无线通信系统中所传输的分组的失真,需要信道信息。可以发送发送侧和接收侧都知道的参考信号(或者导频信号),从而当通过信道接收参考信号时,可以通过失真水平发现信道信息。
如果使用多个天线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则每个发射天线与每个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状态应当被标识以接收标准信号。因此,对于每个发射天线应当存在单独的参考信号。用于信道估计和解调的信息可以由下行链路参考信号(CRS和/或DMRS)来提供。
接收侧(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根据CRS来估计信道状态从而将与信道质量有关的指示符馈送回发送侧(基站),与信道质量有关的指示符诸如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和/或秩指示符(RI)。CRS可以被称为小区特定参考信号。
同时,如果PDSCH上的数据需要解调,则可以通过相应的资源元素(RE)来传输DMRS。仅在映射了相应的PDSCH时,可以从用户设备的上层向用户设备指示DMRS的存在,并且可以向用户设备指示DMRS是有用的。DMRS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特定(UE特定)参考信号或者专用参考信号(DRS)。
图9是示出在现有3GPP LTE系统(例如,版本8)中限定的CRS和DMRS的映射模式的示图。作为参考信号的映射单位的下行链路资源块可以以时间上的一个子帧×频率上的12个子载波为单位来表示。换言之,在时间上的标准CP(图9(a))的情况下,一个资源块具有14个OFDM符号的长度,并且在扩展CP(图9(b))的情况下,一个资源块具有12个OFDM符号的长度。
图9示出了通过基站支持4个发射天线的系统中的参考信号的资源块上的位置。在图9中,表示为‘R0’、‘R1’、‘R2’和‘R3’的资源元素(RE)分别表示用于天线端口索引0、1、2和3的CRS的位置。同时,在图9中表示为‘R5’的资源元素表示在现有LTE系统(例如,LTE版本8)中限定的DMRS的位置。
在下文中,将更加详细地描述CRS。
CRS用于估计物理天线端口的信道,是可以在位于小区内的所有用户设备中共同接收的参考信号,并且在全带宽上分发。CRS可以用于信道状态信息(CSI)的获取和数据解调。
根据发送侧(基站)的天线配置,CRS可以被限定为各种格式。3GPPLTE(例如,版本8)系统支持各种天线配置,并且下行链路信号发送侧(基站)具有三种类型的天线配置,即单个天线、两个发射天线和4个发射天线。如果基站执行单个天线发送,则布置用于单个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如果基站执行两个天线发送,则根据时分复用(TDM)和/或频分复用(FDM)方案来布置用于两个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换言之,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资源和/或不同的频率资源中布置用于两个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从而可以将参考信号彼此区分。而且,如果基站执行4天线发送,则可以根据TDM/FDM方案布置用于4个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由下行链路信号接收侧(用户设备)通过CRS估计的信道信息可以用于根据发送方案所发送的数据的解调,发送方案诸如单天线发送、发送分集、闭环空间复用、开环空间复用和多用户MIMO(MU-MIMO)。
如果使用MIMO天线功能,则当从随机天线端口发送参考信号时,向由参考信号模式指定的资源元素(RE)的位置发送参考信号,并且不向为另一天线端口指定的资源元素(RE)的位置发送信号。
资源块上的CRS的映射规则取决于以下式12。
[式12]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51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61
v shift = N ID cell mod 6
在式12中,k是子载波索引,l是符号索引,并且p是天线端口索引。是一个下行链路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64
是向下行链路分配的资源块的数目,ns是时隙索引,并且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65
是指小区ID。mod的意思是取模(modulo)运算。参考信号在频域中的位置取决于Vshift的值。因为Vshift的值取决于小区ID,所以参考信号的位置针对每个小区具有不同的频率偏移值。
更详细地讲,CRS在频域上的位置可以偏移,以便增强通过CRS的信道估计性能。例如,如果针对每三个子载波来定位参考信号,则小区可以布置在3k子载波上,并且其他小区可以布置在3k+1子载波上。考虑到一个天线端口,在频域中以六(6)个资源元素(RE)的间隔(即,六个子载波的间隔)布置参考信号,并且参考信号在频域中维持三个资源元素的间隔,利用RE布置用于其他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
而且,可以向CRS应用功率提升(power boosting)。功率提升是指一个OFDM符号的资源元素(RE)之间,从不是为参考信号分配的RE的另一RE得到功率,以便以较高的功率发送该参考信号。
参考信号在时域中自每个时隙的符号索引(l)0开始以恒定间隔布置。该时间间隔根据CP长度而被不同地限定。在标准CP的情况下,参考信号位于时隙的符号索引0和4。在扩展CP的情况下,参考信号位于时隙的符号索引0和3。针对一个OFDM符号仅限定用于最多两个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因此,在4个发射天线的发送期间,用于天线端口0和1的参考信号位于时隙的符号索引0和4(在扩展CP的情况下位于符号索引0和3),并且用于天线端口2和3的参考信号位于时隙的符号索引1。然而,用于天线端口2和3的参考信号的位置在第二时隙彼此交换。
为了支持高于现有3GPP LTE(例如,3GPP LTE版本8)系统的频谱效率,可以设计一种具有扩展天线配置的系统(例如,LTE-A系统)。例如,扩展天线配置可以是8个发射天线的配置。具有扩展天线配置的系统需要支持通过现有天线配置操作的用户设备,即,向后兼容性。因此,需要支持基于现有天线配置的参考信号模式,并且为附加天线配置设计新的参考信号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向具有现有天线配置的系统添加用于新天线端口的CRS,则参考信号开销快速增加,从而减小了数据传输速率。鉴于此,探讨了用于测量新天线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新参考信号(CSI-RS)的设计。
在下文中,将更加详细地描述DMRS。
DMRS(或者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是用于数据解调的参考信号,并且向该参考信号应用在多天线发送期间用于特定用户设备的预编码权重值,从而当用户设备接收参考信号时,用户设备可以估计包括传送信道的等效信道以及从每个发射天线发送的预编码权重值。
现有3GPP LTE系统(例如,版本8)支持最多4个发射天线的发送,并且在该现有3GPP LTE系统中限定了用于秩1波束形成的DMRS。用于秩1波束形成的DMRS可以称为用于天线端口索引5的参考信号(图9中的‘R5’)。DMRS在资源块上的映射规则取决于以下式13和14。式13用于标准CP,并且式14用于扩展CP。
[式13]
k = ( k ′ ) mod N sc RB + N sc RB · η PRB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82
l = 3 l ′ = 0 6 l ′ = 1 2 l ′ = 2 5 l ′ = 3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84
m ′ = 0,1 , . . . , 3 N RB PDSCH - 1
v shift = N ID cell mod 3
[式14]
k = ( k ′ ) mod N sc RB + N sc RB · n PRB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92
l = 4 l ′ ∈ { 0,2 } 1 l ′ = 1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94
m ′ = 0,1 , . . . , 4 N RB PDSCH - 1
v shift = N ID cell mod 3
在式13和14中,k是子载波索引,l是符号索引,并且p是天线端口索引。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97
表示频域中的资源块的大小,并且由子载波的数目表示。nPRB表示物理资源块数目。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98
表示相应的PDSCH传输的资源块的带宽。ns是时隙索引,并且
Figure BDA0000153009300000199
是指小区ID。而且,mod是指取模运算。频域中参考信号的位置取决于Vshift的值。因为Vshift的值取决于小区ID,所以参考信号的位置针对每个小区具有不同的频率偏移值。
同时,在作为3GPP LTE系统的演进版本的LTE-A系统中,可以考虑高阶的MlMO、多小区传输和高级MU-MlMO。为了管理有效的参考信号并且支持高级的传输方案,考虑基于DMRS的数据解调。换言之,为了支持通过附加天线的数据传输,可以根据现有3GPP LTE(例如,3GPP LTE版本8)中限定的用于秩1波束形成的DMRS(R5)而单独地限定用于两个或者更多个层的DMRS。优选地,DMRS被设置为仅存在于资源块和层中,其中由基站来调度下行链路传输。
将参照图10描述LTE版本9或者LTE-A(LTE版本10或者后续的LTE版本)中限定的新DMRS模式的示例。
在LTE版本9或者LTE-A系统中,可以针对下行链路MIMO传输使用经预编码的参考信号。以这种方式,由于可以由与应用于数据的预编码器相同的预编码器对新限定的DMRS进行预编码,所以预编码矩阵对于用户设备是透明的。因此,在下行链路MIMO传输中,传输与每个层相对应的DMRS,从而可以不需要单独预编码信息的传输。因此,可以减少参考信号开销。
图10示出了LTE版本9/10的DMRS模式的一个示例,该DMRS模式是在图9(a)中描述的标准CP的情况下的CRS(R0、R1、R2和R3)和DMRS(R5)以外附加限定的。在LTE版本9/10的DMRS模式中,在低秩情况下使用的DMRS可以布置在一个资源块内的十二(12)个资源元素(RE)上。在高秩的情况下,DMRS可以布置在一个资源块内的二十四(24)个资源元素(RE)上。例如,当传输秩是1至2时,可以使用在低秩的情况下使用的LTE版本9/10的DMRS模式(12个RE)。当传输秩是3至8时,可以使用在低秩和高秩的情况下使用的LTE版本9/10的DMRS模式(24个RE)。而且,当传输秩是1至4时,可以使用在低秩情况下使用的LTE版本9/10的DMRS模式(12个RE)。当传输秩是5至8时,可以使用在低秩和高秩情况下使用的LTE版本9/10的DMRS模式(24个RE)。然而,DMRS模式不限于以上示例,并且根据传输秩可以使用适当的DMRS模式。
可以通过针对每个层进行复用而将用于支持最大秩8的传输的LTE版本9/10DMRS布置在无线资源上。时分复用(TDM)意味着在不同的时间资源(例如,OFDM符号)上布置用于两个或者更多个层的DMRS。频分复用(FDM)意味着在不同的频率资源(例如,子载波)上布置用于两个或者更多个层的DMRS。码分复用(CDM)意味着使用OFDM符号之间的或者用于相应RS资源元素的频率子载波之间的正交序列(或者正交覆盖)来复用布置在相同无线资源上的用于两个或者更多个层的DMRS。
特别地,用于向DMRS所位于的OFDM符号上的RS资源元素应用CDM的正交覆盖码可以缩写为OCC。例如,沃尔什(Walsh)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矩阵等可以用作OCC。
同时,为了操作3GPP LTE(例如,版本8)系统中限定的MU-MIMO,每个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使用通过控制信道获取的预编码权重信息和通过小区特定参考信号获取的信道信息来执行数据解调。然而,当在其中如上所述设计了可以支持多个层的DMRS的3GPP LTE版本9和LTE-A系统中操作MU-MIMO时,基站可以不需要将预编码权重值通知每个用户设备,并且可以通过使用由每个用户设备通过DMRS获取的信道信息来操作MU-MIMO而不存在多用户干扰。
DwPTS子帧上的DMRS模式
在TDD类型(类型2)的帧结构中,包括DwPTS的特殊子帧处的DwPTS长度不同于标准子帧的长度。例如,在标准CP的情况下,DwPTS可以具有3、9、10、11或者12个OFDM符号的长度,并且在扩展CP的情况下,可以具有3、7、8、9或者10个OFDM符号的长度。当DwPTS具有三个OFDM符号的长度时,由于不执行数据传输,所以不需要DMRS。在另一种情况下,由于布置有DMRS的RE的数目不足够,所以可以适当地确定DMRS位置,以防止数据解调性能劣化。
图11是示出包括DwPTS的特殊子帧处的DMRS模式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1(a)示出了当DwPTS具有11或者12个OFDM符号时的DMRS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OFDM符号索引2、3、9和10上布置DMRS,并且图10中描述的标准子帧处的DMRS模式可以被表示为在时间上偏移(T-shift)。
同时,图11(b)示出了当DwPTS具有9个或者10个OFDM符号时的DMRS模式。在这种情况下,DMRS可以布置在OFDM符号索引2、3、5和6上,并且图10中描述的标准子帧处的DMRS模式可以被表示为在时间上偏移(T-shift)。
支持中继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
再次参照图1,中继节点120用于转发基站110与用户设备131之间的发送和接收,并且向每个载波频带应用具有不同属性的两种类型的链路(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如果基站110与中继节点120之间的回程链路使用下行链路频带或者下行链路子帧资源,则其可以被称为回程下行链路。如果基站110与中继节点120之间的回程链路使用上行链路频带或者上行链路子帧资源,则其可以被称为回程上行链路。在这种情况下,频带是通过频分双工(FDD)模式分配的资源,并且子帧是通过时分双工(TDD)模式分配的资源。类似地,如果中继节点120与(多个)用户设备131之间的接入链路使用下行链路频带或者下行链路子帧资源,则其可以被称为接入下行链路。如果中继节点120与(多个)用户设备131之间的接入链路使用上行链路频带或者上行链路子帧资源,则其可以被称为接入上行链路。图1示出了FDD模式中继节点中的回程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和接入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配置。
基站需要上行链路接收和下行链路发送的功能,而用户设备需要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接收的功能。同时,中继节点需要以下所有功能:去往基站的回程上行链路发送、来自用户设备的接入上行链路接收、来自基站的回程下行链路接收和去往用户设备的接入下行链路发送。换言之,中继节点需要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每一个的发送和接收功能,如以下表1所示。
[表1]
  功能   基站   中继节点   用户设备
  下行链路发送   O   O   X
  下行链路接收   X   O   O
  上行链路发送   X   O   O
  上行链路接收   O   O   X
图12是示出FDD模式中继节点中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功能的一个示例的示图。将从概念上描述中继节点的接收功能。通过双工器1211将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接收信号传送至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模块1212,并且执行OFDMA基带接收处理1213。通过双工器1221将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接收信号传送至FFT模块1222,并且执行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A(DFT-s-OFDMA)基带接收处理1223。可以同时并行地执行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处理和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信号接收处理。同时,将从概念上描述中继节点的发送功能。通过DFT-s-OFDMA基带发送处理1233、逆FFT(IFFT)模块1232和双工器1231发送去往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信号。通过OFDM基带发送处理1243、IFFT模块1242和双工器1241发送去往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发送信号。可以同时并行地执行去往基站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处理和去往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处理。而且,在一个方向上示出的双工器可以通过一个双向双工器来被实现。例如,双工器1211和双工器1231可以由一个双向双工器来实现,并且双工器1221和双工器1241可以由一个双向双工器来实现。双向双工器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实现,即,与特定载波频带上的发送和接收相关联的IFFT模块和基带处理模块线从一个双向双工器分叉。
同时,在与接入链路相同的频带中操作回程链路的情况将被称为“带内”,并且在与接入链路不同的频带中操作回程链路的情况将被称为“带外”。在带内中继节点的情况下,如果同时在预定的频带中执行来自基站的回程下行链路接收和去往用户设备的接入下行链路发送,则可以在中继节点的接收机中接收来自中继节点的发射机的传送信号。因此,可能在中继节点的FR前端发生信号干扰或者RF冲突(RFjamming)。类似地,如果同时在预定频带中执行来自用户设备的接入上行链路接收和去往基站的回程上行链路发送,则可能在中继节点的FR前端发生信号干扰。为了避免此类信号干扰,中继节点可以被设置为使得不可能在相同的频带中同时发生发送和接收。例如,可以使用回程下行链路接收和接入下行链路发送之间的TDM模式,以使得中继节点可以在预定频带中重复地接收回程下行链路达预定时间间隔,并且发送接入下行链路达另一时间间隔。同样地,可以使用回程上行链路发送与接入上行链路接收之间的TDM模式。如上操作的中继节点可以被称为半双工中继节点。在这种情况下,所需要的是,应当设置用于中继节点的发送和接收操作切换的保护时间。例如,为了在回程下行链路接收与接入下行链路发送之间进行切换,可以在用于回程下行链路接收的子帧组处设置保护时间。
中继节点的回程下行链路子帧的配置
在FDD模式或者TDD模式的系统上的用户设备与基站(或者小区)之间提供有由于执行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功能的中继节点,所以基站与中继节点之间的回程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以及中继节点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接入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可以被如上所述地限定。包括独立的无线资源管理(RRM)和L1/L2层并且具有单独的物理小区ID和与基站相同的功能的中继节点可以被限定为类型1中继节点。
在实现标准中继节点时,可以在相同频率载波(即,相同的IFFT/FFT区域)上的1ms的子帧单元中,根据TDM模式向接入链路和回程链路应用分区(partitioning)。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支持用户设备(在下文中称为“传统用户设备(传统UE)”)根据没有提供中继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现有的LTE版本8或者9系统)而操作。换言之,需要支持向后兼容。此时,中继节点需要支持其区域内的传统用户设备的测量功能。因此,即使在为回程下行链路传输设置的子帧上,中继节点也需要执行针对子帧的前N(N=1,2,或3)个OFDM符号的接入下行链路发送而不是回程下行链路接收。
图13是示出回程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在图13中,中继节点非监听间隔1310是指中继节点发送接入下行链路信号而不接收回程下行链路信号的间隔。该间隔1310可以被设置为1,2或3个如上所述的OFDM符号(OFDM符号索引#0,#1和#2的第一至第三OFDM符号)的长度。
保护时间1320是中继节点执行发送-接收模式切换的间隔,而保护时间1330是中继节点执行接收-发送模式切换的间隔。保护时间的长度可以由时域的值给定,或者可以根据时间采样(Ts)值而被设置为k个时间采样值。情况可以是,保护时间可以被设置为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的长度。例如,如果连续地设置中继节点回程下行链路子帧,或者根据预定子帧定时对准,子帧的最后一部分的保护时间1330可以既不被限定也不被设置。可以仅在为预定下行链路分量载波(CC)上的中继节点回程下行链路子帧发送而设置的频域中限定保护时间1320和1330。
针对中继节点回程下行链路接收间隔1340,中继节点可以从基站接收PDCCH和PDSCH。考虑到专用物理信道,该中继节点可以被表示为中继PDCCH(R-PDCCH)和中继PDSCH(R-PDSCH)。而且,针对该间隔1340,情况可以是中继节点可以从基站接收PCFICH(即,R-PCFICH)和/或PHICH(即,R-PHICH)。
如果整体资源块(RB)的数目超过10,则中继节点接收R-PDCCH和/或R-PDSCH的间隔1340(即,中继监听保证OFDM符号区域(relay hearing guaranteedOFDM symbol region)可以被设置为OFDM符号索引#3至#13的间隔(11个OFDM符号的长度)。可选地,如果整体资源块(RB)的数目小于10,则间隔1430可以被设置为OFDM符号索引#4至#13的间隔(10个OFDM符号的长度)。
而且,在限定图13的子帧上的发送符号时,中继节点非监听间隔1310和其他间隔1320、1330和1340的OFDM符号可以被限定为独立地应用了扩展CP或者标准CP的那些间隔。
可以仅在有限的状态下将图10和图11中描述的RS模式应用于中继节点回程下行链路子帧。更详细地讲,可以仅在中继节点可以接收回程下行链路子帧的最后的OFDM符号(OFDM符号索引#13)时,使用图10的标准子帧处的RS模式。如果中继节点回程下行链路的最后的符号被设置为保护时间,则无法将图10所示的DMRS模式应用于中继节点回程下行链路子帧。可以在中继节点回程下行链路的有限状态(例如,仅在接入下行链路子帧的控制格式指示符(CFI)配置值是1并且回程下行链路子帧的CFI配置值是1或2)中使用图11的特殊子帧(DwPTS子帧)处的RS模式(CFI是用于指示用于PDCCH传输的OFDM符号的数目的控制信息,并且通过PCFICH向每个下行链路子帧的接收侧指示)。在其他情况下,可以不向中继节点回程下行链路子帧应用图11的DMRS模式。
而且,可以配置其中DMRS被用于中继节点的R-PDCCH的解调的回程下行链路发送。换言之,可以以DMRS、基于预定预编码的秩1或者空间复用为基础的发送分集方案来发送R-PDCCH。
可以为中继节点回程链路新设计DMRS模式。换言之,可以针对中继节点回程下行链路发送应用不同于图10和图11中描述的DMRS模式的新DMRS模式。例如,如图14所示,考虑到图10的DMRS模式中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最后部分的一个OFDM符号或者随机数目的OFDM符号不被用于回程下行链路发送,可以配置除了第二时隙的DMRS RE(即,在下行链路子帧上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处限定的DMRS RE)以外的回程下行链路子帧DMRS模式。
另外,在中继节点回程链路无线信道的视线(line of sight:LoS)特征鲁棒的环境下,因为难以利用信道分发的优点,所以MU-MIMO可以是比SU-MIMO更加优选的发送模式,以便提高系统吞吐量性能。从宏基站接收多天线的实体(或者供体(donor)基站(供体eNB))同时可以是中继节点和宏用户设备。因此,可以形成从宏基站到多个宏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发送之间的用于MU-MIMO的调度器的配对、以及从宏基站到多个中继节点的回程下行链路发送之间的用于MU-MIMO的调度器的配对。否则,可以在随机特定物理资源块(PRB)上针对MU-MIMO将从宏基站到中继节点的回程链路发送和从宏基站到多用户设备的发送配置成对。
此时,由于用于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DMRS模式可能与用于宏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DMRS模式不同,所以针对共享相同的PRB的中继节点和宏用户设备的MU-MIMO传输,可能无法维持DMRS传输正交性。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在执行中继节点和宏用户设备的MU-MIMO传输时,维持DMRS正交性。在执行来自宏用户设备之间的或者中继节点之间的宏基站的MU-MIMO传输时,在如图10所示的不同的DMRS模式子组中设置传输DMRS资源的情况下以及即使在相同的DMRS模式的情况下,为了维持DMRS传输正交性,可以应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各种方法。
方法1
为了描述方法1的基本原理,将示例性地描述多个用户设备执行MU-MIMO操作的情况。
假设存在共享来自基站的特定PRB上的下行链路传输(即,执行MU-MIMO操作)的两个用户设备。例如,假设来自基站的整体下行链路传输秩是3,则通过两个层(第一层和第二层)执行针对第一用户设备(UE1)的下行链路传输,并且通过一个层(第三层)执行针对第二用户设备(UE2)的下行链路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针对UE1执行秩2传输,并且可以针对UE2执行秩1传输。换言之,针对UE1执行通过两个空间资源的传输,并且针对UE2执行通过一个空间资源的传输。
参照图15(a),可以通过不同的层(空间资源)上的相同PRB(时间/频率资源)来针对UE1和UE2传输DMRS和数据。用于UE1的DMRS和用于UE2的DMRS可以被布置在24个RE上。更详细地讲,为了考虑到基站而布置用于整体秩3传输的DMRS,针对第一层和第二层的DMRS可以被布置在12个RE(图10的低秩DMRS位置)上,并且针对第三层的DMRS可以布置在其他12个RE(图10中的高秩DMRS位置)上。为了使描述清楚,需要注意,图15(a)中没有示出DMRS以外的RS或者控制信号的传输。
参照图15(b)可以针对用于UE1的下行链路信号解调而发送用于两个层的DMRS。在用于UE1的DMRS模式的情况下,根据CDM模式,可以使用具有长度2的OCC来复用用于两个层的DMRS,并且继而可以将其发送。考虑到UE1,可以从用于UE1的DMRS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以外的资源元素发送用于UE1的数据。
参照图15(c),可以针对用于UE2的下行链路信号解调而发送用于一个层的DMRS。考虑UE2,可以从用于UE2的DMRS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以外的资源元素发送用于UE2的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当UE1通过用于UE1的DMRS执行信道估计时,可能向用于UE1的DMRS位置发送用于UE2的数据,从而可能发生层间干扰。因此,可能导致通过用于UE1的DMRS的信道估计性能劣化。同样地,当UE2通过用于UE2的DMRS执行信道估计时,可能向用于UE2的DMRS位置发送用于UE1的数据,从而可能发生层间干扰。因此,可能导致通过用于UE2的DMRS的信道估计性能劣化。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下行链路MU-MIMO传输的子帧的结构的示图。
如上所述,为了防止用于构成一对下行链路MU-MIMO的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与用于其他用户设备的DMRS冲突,可以考虑可以在用于一个用户设备以外的其他用户设备的DMRS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位置处对用于该一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进行打孔。对在资源元素上的传输进行的打孔可以被表示为不传输信号或者传输空信号。在本发明中,作为用于在特定资源元素上实现打孔的方法,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即,用于针对信号被实际映射到的资源元素对信号分量进行物理清空(physically nulling)或者打孔的方法,以及用于在信道编码之后基于物理资源的质量执行速率匹配并且不将信号分量映射到经调度的特定资源元素中的方法。在下文中,在本发明中,这两种方法将被表述为打孔。作为描述上述方法的实施方式,针对用于UE的下行链路子帧配置,可以在用于UE2的DMRS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位置处对用于UE1的数据进行打孔(图16(a))。同样地,针对用于UE2的下行链路子帧配置,可以在用于UE1的DMRS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位置处对用于UE2的数据进行打孔(图16(b))。因此,可以维持用于执行MU-MIMO操作的各个用户设备的DMRS正交性,并且各个用户设备可以正常地执行下行链路信号解调。
在通过图15和图16对方法的描述中,本发明中描述的UE1和UE2是从宏基站进行接收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并且可以被应用为宏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否则,UE1和UE2可以被分别应用为宏用户设备和中继节点,或者可以被分别用作中继节点和宏用户设备。虽然图16中仅对DMRS与数据冲突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但是也可以对包括与DMRS冲突的数据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位置的OFDM符号进行打孔。
虽然图15和图16中两个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执行MU-MIMO操作,但是中继节点和宏用户设备可以被设置为MU-MIMO对,从而可以对即使执行MU-MIMO操作的情况也应用相同的原理。
LTE版本8用户设备可以通过CRS获取用于MIMO传输的信道信息。同时,中继节点可以通过新DMRS模式获取下行链路MU-MIMO传输的信道信息。如果LTE版本8用户设备和中继节点成对地执行下行链路MU-MIMO操作,则用于中继节点的DMRS可能与用于LTE版本8用户设备的数据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在用于LTE版本8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子帧配置中,可以在用于中继节点的DMRS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位置处对用于LTE版本8用户设备的数据发送进行打孔。而且,在用于LTE版本8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子帧配置中,可以对包括用于中继节点的DMRS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位置的符号进行打孔。经打孔的符号可以仅包括数据,或者可以附加地包括RS(例如,在图10中表示为‘R5’的用户设备特定RS)。
同时,在用于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子帧配置中,可以在用于LTE版本8用户设备的CRS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位置处向中继节点发送相同的CRS。换言之,由于小区特定地发送用于LTE版本8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MU-MIMO操作的CRS,所以向LTE版本8用户设备和中继节点同时发送CRS。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将不同的RS模式应用于相同PRB上的每个层(空间资源),所以如果用于一个层的RS与用于另一层的数据冲突,则对相应层的数据传输进行打孔。因此,在与LTE版本8用户设备一起成对地执行下行链路MU-MIMO操作的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子帧配置中,可以不使用数据传输的打孔。
同时,在LTE版本9用户设备和中继节点成对地执行下行链路MU-MIMO操作的情况下,可以在用于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子帧配置中,在用于LTE版本9用户设备的DMRS资源元素位置(或者符号)处对用于中继节点的数据和/或RS传输进行打孔,并且可以在用于LTE版本9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子帧配置中,在用于中继节点的DMRS资源元素位置(或者符号)处对用于LTE版本9用户设备的数据和/或RS传输进行打孔。
简言之,在将不同的DMRS模式应用于执行下行链路MU-MIMO操作的两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的情况下,可以对用于一个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的数据和/或RS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或者符号)进行打孔,其中用于一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和/或RS与发送至另一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的DMRS冲突。因此,可以维持DMRS的正交性,并且可以正常地执行下行链路MU-MIMO操作。
而且,本发明不限于执行MU-MIMO操作的两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换言之,即使在执行MU-MIMO操作的多于两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的情况下,也可以等同地使用本发明的上述原理。例如,在针对三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执行下行链路MU-MIMO操作的情况下,在用于一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子帧配置中,可以在用于该一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DMRS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位置(或者符号)处对用于其他两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数据和/或RS传输进行打孔,从而可以维持DMRS之间的正交性,并且可以正常地执行下行链路MU-MIMO操作。
在根据CDM模式复用用于每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DMRS,同时使用相同的DMRS模式的情况下,由于用于一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DMRS可能不与用于其他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数据冲突,所以可以维持DMRS正交性。因此,需要注意,本发明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以下情况:当两个或者更多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成对地执行下行链路MU-MIMO操作时,将不同的DMRS模式(时间/频率位置)应用于每个层。
虽然已经针对用于MU-MIMO传输的应用提出了方法1,但是即使在不应用MU-MIMO的传输的情况下,该方法1也可以应用于需要中继节点的盲解码的物理信道(诸如R-PDCCH)的传输。例如,无论用于相应中继节点的R-PDCCH和/或R-PDSCH的可能发射天线端口的数目是多少,从基站通过特定RRC信令都可以应用多于两个发射天线端口。中继节点特定RRC信令可以被考虑为使得用于相应中继节点的R-PDCCH和/或R-PDSCH的发射天线端口的数目多于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天线端口的数目多于2时提供的DMRS模式。当应用于实际发送的天线端口的数目小于2时,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不执行针对在天线端口的数目大于2时附加地提供的不同DMRS模式RE上的R-PDCCH或者R-PDSCH传送符号的打孔或者速率匹配。在实现该方法时,可以使用方法1。
方法2
可以考虑以下情况:LTE-A用户设备(基于LTE版本10或者后续LTE版本系统的用户设备)和中继节点成对地执行下行链路MU-MIMO操作。
图10和图11中描述的DMRS模式(在下文中,称为“LTE-A用户设备DMRS模式”)可以被应用于LTE-A用户设备。同时,如上所述的新DMRS模式(在下文中称为“中继节点DMRS模式”)可以被应用于中继节点。换言之,可以将不同的DMRS模式应用于LTE-A用户设备和中继节点。在这种情况下,在LTE-A用户设备和中继节点执行下行链路MU-MIMO操作的情况下,用于LTE-A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的DMRS与用于其他方的数据冲突,从而可能无法维持DMRS正交性。
在这种情形下,下文中将教导用于使得LTE-A用户设备和中继节点能够通过维持DMRS正交性而正常地执行下行链路MU-MIMO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在下行链路MU-MIMO传输所应用到的PRB(即,用户设备与中继节点之间共享的PRB)中,可以将初始指定的“中继DMRS模式”应用于中继节点,并且可以将初始指定的与“中继DMRS模式”相同而不是与“LTE-A用户设备DMRS模式”相同的模式应用于用户设备。
如上所述,在对用于用户设备的MU-MIMO传输的DMRS模式进行与用于中继节点的MU-MIMO传输相同地配置时,可以根据基于OCC的CDM模式在相同的资源元素位置上复用用于用于设备的DMRS和用于中继节点的DMRS。由于用于任何一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DMRS都不与其他方的数据冲突,所以可以维持DMRS正交性。
为了将用户设备的DMRS模式设置为如上所述的“中继DMRS模式”,基站可以使用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该上层信令可以是用户设备特定的,或者按照下行链路信道分配PDCCH DCI格式明确地指示DMRS模式的设置。
可选地,基站可以通过MBSFN配置信令来将DMRS建立信息作为小区特定系统信息进行广播。用户设备可以从MBSFN配置信令中识别在回程下行链路子帧处应用于中继节点的DMRS模式(“中继DMRS模式”)可以被应用于其传输。
实施方式2
在中继节点位于基站(或者小区)的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当用户设备和中继节点执行下行链路MU-MIMO操作时,可以将初始指定的与“中继DMRS模式”相同而不是与DMRS模式(LTE-A用户设备DMRS模式)相同的模式应用于用户设备。
基站(或者小区)可以单独地向用户设备指示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存在中继节点,其中用户设备与相应的中继节点一起执行MU-MIMO操作。换言之,基站(或者小区)可以使用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或者按照下行链路信道分配PDCCH DCI格式向用户设备明确地指示基站(或者小区)内存在中继节点。接收到从基站发送的指示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存在中继节点的信令的用户设备可以识别“中继DMRS模式”可以应被用于其下行链路传输。更详细地讲,基站可以向基站内的宏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指示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存在使用专用于该中继节点的DMRS模式的中继节点,其中该DMRS模式不同于在用于宏用户设备的LTE-A下行链路传输模式中使用的DMRS模式。可以使用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来执行该指示,该上层信令可以是用户设备特定的、中继节点特定的或者小区特定的,或者可以按照下行链路信道分配PDCCH DCI格式明确地用信号发送。另外,关于是否执行小于秩2的传输模式中的从基站到特定中继节点的传输或者是否执行大于秩2的传输模式中的从基站到特定中继节点的传输,可以通过中继节点特定的上层信令来向相应的中继节点指示相应的传输配置信息。而且,可以通过上层信令向小区内的宏用户设备或者其他中继节点用信令发送相应的传输配置信息,该上层信令是用户设备特定的、中继节点特定的或者小区特定的。
在与如上相同地配置用于用户设备和中继节点的MU-MIMO传输的DMRS模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基于OCC的CDM模式在相同的资源元素位置上复用用于用户设备的DMRS和用于中继节点的DMRS。而且,由于用于任何一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DMRS都不与其他方的数据冲突,所以可以维持DMRS正交性。
上述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不限于执行MU-MIMO操作的两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换言之,即使在多于两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执行MU-MIMO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相同地使用本发明的上述原理。例如,本发明的原理可以应用于这样的情况:即使三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中初始使用的DMRS模式彼此不同,也针对三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执行下行链路MU-MIMO操作。换言之,如果三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中初始使用的DMRS模式彼此不同,则基站可以向用户设备指示可以使用相同的DMRS模式(例如,“中继DMRS模式”)。
实施方式3
不将与初始限定的DMRS模式不同的DMRS模式应用于LTE-A用户设备,并且基于此,将不同的DMRS模式应用于LTE-A用户设备和中继节点,可以以与上述方法1(用于对本发明中描述的物理资源元素进行打孔、清空或者速率匹配)相同的方式来应用对用于其他方的数据和/或RS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位置(或者符号)进行打孔的方法。
更详细地讲,在用于LTE-A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子帧配置中,可以在用于中继节点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位置(或者符号)处对用于LTE-A用户设备的数据和/或RS传输进行打孔。同样地,在用于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子帧配置中,可以在用于LTE-A用户设备的DMRS所发送至的资源元素位置(或者符号)处对用于中继节点的数据和/或RS传输进行打孔。
基站可以通过上层信令向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即,宏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预先发送由基站执行的与在下行链路发送上进行的打孔(或者速率匹配)有关的信息,该上层信令是对于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特定的,或者小区特定的,从而各个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识别打孔状态。更详细地讲,基站可以向基站内的宏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指示该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存在使用专用于该中继节点的DMRS模式的中继节点,其中DMRS模式不同于在用于宏用户设备的LTE-A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中使用的DMRS模式。可以使用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来执行该指示,该上层信令可以是用户设备特定的、中继节点特定的或者小区特定的,或者可以按照下行链路信道分配PDCCH DCI格式而明确地用信令发送该指示。另外,关于是否执行小于秩2的传输模式中的从基站到特定中继节点的传输,或者是否执行大于秩2的传输模式中的从基站到特定中继节点的传输,可以通过中继节点特定的上层信令来向相应的中继节点指示相应的传输配置信息。而且,可以通过上层信令向小区内的宏用户设备或者其他中继节点用信令发送相应的传输配置信息,该上层信令可以是用户设备特定的、中继节点特定的或者小区特定的。
图17是示出用于发送和接收用于下行链路MU-MIMO传输的方法的示图。
例如,图17的下行链路发送实体可以是宏基站或者中继节点。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和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是宏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宏用户设备可以是LTE版本8用户设备、LTE版本9用户设备或者LTE-A用户设备。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和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针对下行链路MU-MIMO传输而被配置成对。在参照图17描述的用于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中,假设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和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分别通过第一层和第二层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将不同的DMRS模式应用于各个层。
首先,将描述下行链路发送实体的操作。
在步骤S1711,下行链路发送实体可以根据第一DMRS模式将用于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第一层上的DMRS映射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PRB)。在步骤S1712,下行链路发送实体可以根据第二DMRS模式将用于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第二层上的DMRS映射到相同的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PRB)。换言之,执行MU-MIMO操作的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和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通过共享相同的下行链路PRB来接收每个层上的DMRS。
在步骤S1713,在由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和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共享的下行链路PRB中,下行链路发送实体可以在第一层上对与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并且在第二层上对与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由于用于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和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第一DMRS模式和第二DMRS模式彼此不同(即,由于用于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和用于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DMRS被布置在相同PRB的不同时间/频率位置上),因此可以防止用于第二(或者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数据传输导致与用于第一(或者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DMRS的干扰,并且可以维持DMRS正交性。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被打孔的资源元素分别可以是用于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进行的数据传输或者参考信号传输的那些资源元素。而且,可以在第一层上对包括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的OFDM符号进行打孔,并且可以在第二层上对与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的OFDM符号进行打孔。
在下文中,将描述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操作。
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通过第一层接收DMRS和数据。在步骤S1721,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接收针对第一层的DMRS根据第一DMRS模式而被映射到的下行链路PRB。在步骤S1722,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通过所接收的DMRS来获取针对第一层的信道信息。在步骤S1723,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通过使用所获取的信道信息来解调通过第一层接收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如步骤S1711至S1713中所述,由于在由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接收的下行链路PRB的第二层上对与用于第一层的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所以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在没有层间干扰的情况下接收针对第一层的DMRS。
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通过第二层接收DMRS和数据。在步骤S1731,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接收针对第二层的DMRS根据第二DMRS模式而被映射到的下行链路PRB。在步骤S1732,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通过所接收的DMRS来获取针对第二层的信道信息。在步骤S1733,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通过使用所获取的信道信息来解调通过第二层接收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如步骤S1711至S1713中所述,由于在由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所接收的下行链路PRB的第一层上对与用于第二层的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所以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在没有层间干扰的情况下接收针对第二层的DMRS。
基于本发明的教导,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和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是宏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否则,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和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可以分别是宏用户设备和中继节点,或者可以分别是中继节点和宏用户设备。
为了使描述清楚,虽然已经参照图17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由下行链路发送实体(例如,基站)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执行的方法,但是其细节、附加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各种方法可以应用于本发明。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和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示图。
对于图18的描述,基站的描述可以相同地应用于作为下行链路发送实体的中继节点,并且用户设备的描述可以相同地应用于作为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中继节点。
参照图18,根据本发明的基站18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810、发送模块1820、处理器1830、存储器1840和多个天线1850。所述多个天线可以指支持MIMO发送和接收的基站。
接收模块1810可以从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接收各种信号、数据和与上行链路(或者回程上行链路)有关的信息。发送模块1820可以向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发送各种信号、数据和与下行链路(或者回程下行链路)有关的信息。处理器1830可以控制基站1800的总体操作。
发送用于下行链路MU-MIMO传输的DMRS的基站的处理器183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第一DMRS模式将用于第一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第一层传输的解调的DMRS映射到下行链路PRB,并且根据第二DMRS模式将用于第二下行链路接收实体的第二层传输的解调的DMRS映射到相同的下行链路PRB。处理器1830可以被配置为在下行链路PRB中,在第一层上对与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并且在第二层上对与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而且,处理器183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发送模块1820发送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
本发明的上述各种方法中所教导的描述可以应用于基站的细节和附加配置。
同时,参照图18,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18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810、发送模块1820、处理器1830、存储器1840和多个天线1850。所述多个天线可以指支持MIMO发送和接收的用户设备。
接收模块1810可以从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接收各种信号、数据以及与下行链路(或者接入下行链路)有关的信息。发送模块1820可以向用户设备(或者中继节点)发送各种信号、数据以及与上行链路(或者接入上行链路)有关的信息。处理器1830可以控制用户设备1800的总体操作。
发送用于下行链路MU-MIMO传输的用户设备的处理器183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针对第一层的DMRS根据第一DMRS模式而被映射到的下行链路PRB,通过该DMRS获取针对第一层的信道信息,并且通过使用所获取的信道信息来解调通过第一层接收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还根据第二DMR模式将用于另一用户设备的第二层传输的解调的DMRS映射到该下行链路PRB,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和另一用户设备构成MU-MIMO对。可以在第一层上对与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并且可以在第二层上对与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
另外,基站或者用户设备的处理器可以执行对由基站或者用户设备接收的信息以及要向外发送的信息的操作处理功能。存储器1840可以将经操作处理的信息存储预定时间段,并且可以用诸如缓冲器之类的元件(未示出)替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组合。
如果通过硬件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则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以下项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
如果通过固件或者软件实现本发明给定实施方式,则可以通过执行上述功能或者操作的模块、过程或者功能的类型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且继而可以由处理器驱动。存储器单元可以位于处理器内部或者外部,并且通过公知的各种方式向处理器发送数据以及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在此所阐述的方式以外的其他特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而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没有明确彼此引用的权利要求可以以组合方式呈现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者在提交本申请之后通过后续修改被包括作为新的权利要求。
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法律等同物而确定,并非由上述描述确定,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的意义和等效范围内进行的所有改变都旨在包括在本发明中。
产业应用性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发送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DMRS模式将针对第一层的DMRS映射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
根据第二DMRS模式将针对第二层的DMRS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以及
发送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
其中,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在所述第一层上对与所述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并且在所述第二层上对与所述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分别向不同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发送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MIMO传输,所述不同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被配置成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DMRS模式和所述第二DMRS模式被分别限定为在时间位置和频率位置上的不同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上被打孔的资源元素分别是用于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上进行的数据传输或者参考信号传输的那些资源元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在所述第一层上对包括与所述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的OFDM符号进行打孔,并且在所述第二层上对包括与所述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的OFDM符号进行打孔。
7.一种用于接收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根据第一DMRS模式映射了针对第一层的DMRS;
通过所述DMRS获取针对所述第一层的信道信息;以及
通过使用所获取的信道信息来解调通过所述第一层接收的数据,
其中,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还根据第二DMRS模式映射了针对第二层的DMRS,在所述第一层上对与所述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并且在所述第二层上对与所述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分别向不同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发送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下行链路多用户MIMO传输,所述不同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被配置成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DMRS模式和所述第二DMRS模式被分别限定为在时间位置和频率位置上的不同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上被打孔的资源元素分别是用于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上进行的数据传输或者参考信号传输的那些资源元素。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在所述第一层上对包括与所述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的OFDM符号进行打孔,并且在所述第二层上对包括与所述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的OFDM符号进行打孔。
13.一种用于发送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基站,该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该接收模块从用户设备接收上行链路信号;
发送模块,该发送模块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信号;以及
连接至所述接收模块和所述发送模块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控制包括所述接收模块和所述发送模块的所述基站,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第一DMRS模式将针对第一层的DMRS映射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
根据第二DMRS模式将针对第二层的DMRS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
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在所述第一层上对与所述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并且在所述第二层上对与所述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以及
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
14.一种用于接收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下行链路接收实体,该下行链路接收实体包括:
接收模块,该接收模块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号;
发送模块,该发送模块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及
连接至所述接收模块和所述发送模块的处理器,该处理器控制包括所述接收模块和所述发送模块的所述下行链路接收实体,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接收模块,接收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根据第一DMRS模式映射了针对第一层的DMRS,
通过所述DMRS获取针对所述第一层的信道信息,以及
通过使用所获取的信道信息,解调通过所述第一层接收的数据,并且其中,在所述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中,还根据第二DMRS模式映射了针对第二层的DMRS,在所述第一层上对与所述第二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并且在所述第二层上对与所述第一DMRS模式相对应的资源元素进行打孔。
CN201080046295.6A 2009-10-16 2010-10-18 用于在支持中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多用户mimo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72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5217309P 2009-10-16 2009-10-16
US61/252,173 2009-10-16
PCT/KR2010/007128 WO2011046413A2 (ko) 2009-10-16 2010-10-18 중계기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mimo 참조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7294A true CN102577294A (zh) 2012-07-11
CN102577294B CN102577294B (zh) 2014-12-10

Family

ID=43876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629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7294B (zh) 2009-10-16 2010-10-18 用于在支持中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多用户mimo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59818B2 (zh)
EP (1) EP2464076A4 (zh)
CN (1) CN102577294B (zh)
WO (1) WO2011046413A2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4256A (zh) * 2012-11-01 2015-09-09 英特尔公司 用于长期演进(lte)的频率偏移测量增强
CN105075144A (zh) * 2013-04-01 2015-11-1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装置及控制信号映射方法
CN10766638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专网通信系统中发送下行导频信号的方法及基站
CN108605248A (zh) * 2016-02-02 2018-09-2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短传输时间间隔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478979A (zh) * 2016-07-21 2019-03-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设置多个dmrs结构的方法和设备
CN109617664A (zh) * 2013-01-25 2019-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信道的译码方法、下行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964436A (zh) * 2016-04-20 2019-07-02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可配置的参考信号
CN110168996A (zh) * 2017-01-09 2019-08-23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资源块中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205970A1 (zh) * 2018-04-24 2019-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US10728010B2 (en) 2013-04-01 2020-07-2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signal mapping method
US11184121B2 (en) 2016-04-20 2021-11-23 Convida Wireless, Llc Physical channels in new radio
CN114450906A (zh) * 2019-09-10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dmrs模式的网络接入节点和客户端设备
US11438905B2 (en) 2016-11-03 2022-09-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Frame structure in NR
US11770821B2 (en) 2016-06-15 2023-09-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Grant-less uplink transmission for new radio
US11871451B2 (en) 2018-09-27 2024-01-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ub-band operations in unlicensed spectrums of new radio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55062B2 (en) * 2009-05-28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election of subframe format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649337B2 (en) * 2009-06-19 2014-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dynamic sub-frame selection
CN102148659B (zh) * 2010-02-10 201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配置方法及装置
AU2011241273B2 (en) * 2010-04-13 2014-03-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EP3125461A1 (en) 2010-04-22 2017-02-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for radio link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relay station
KR101703864B1 (ko) 2010-04-29 2017-02-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정보의 전송방법 및 기지국과, 제어정보의 수신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CN102238650A (zh) * 2010-05-05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US9014237B2 (en) * 2010-07-29 2015-04-21 Thomson Licensing Multiple-in-multiple-out network-coded amplify-and-forward relaying scheme for three node bidirectional cooperation
US8743980B2 (en) * 2010-08-12 2014-06-03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designing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699386B2 (en) * 2010-08-18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Q timing and backhau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for TDD relay in LTE-A
CN102378374B (zh) * 2010-08-23 2014-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程链路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US8687727B2 (en) * 2010-11-05 2014-04-01 Intel Corporatio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using interference feedback
US10873425B2 (en) * 2010-11-12 2020-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ement /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feedback for TDD
US10278157B2 (en) * 2010-12-22 2019-04-3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US9084246B2 (en) * 2011-01-03 2015-07-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3370897B (zh) 2011-02-09 2017-04-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分级异构小区部署中分发小区共用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系统以及控制单元
CN105246159B (zh) * 2011-05-31 2019-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
CN102857458B (zh) * 2011-06-30 2018-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导频符号确定方法及装置
JP2013017016A (ja) 2011-07-04 2013-01-24 Sharp Corp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3023093A2 (en) * 2011-08-11 2013-02-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ptut (mimo) enhancement for backhaul relays
EP3958472A1 (en) * 2011-08-12 2022-02-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peration
US8665811B2 (en) * 2011-08-15 2014-03-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Reference signal for a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140138122A (ko) * 2012-02-20 2014-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313395B (zh) * 2012-03-06 2016-09-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继传输系统中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JP6208409B2 (ja) * 2012-04-06 2017-10-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9648588B2 (en) 2012-04-06 2017-05-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hannel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assive MIMO
KR102098055B1 (ko) * 2012-04-30 2020-04-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6027336B2 (ja) * 2012-05-10 2016-11-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167580B2 (en) * 2012-05-16 2015-10-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physical channel in DwPTS
CN103517345B (zh) * 2012-06-26 2017-02-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下行用户专用dm‑rs传输方法和ue及网络侧装置
EP2883322A1 (en) * 2012-08-10 2015-06-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nod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686987A (zh) * 2012-09-26 2014-03-2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同步信道、广播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4098523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ication of small cells
WO2014113078A1 (en) * 2013-01-17 2014-07-24 Intel IP Corporation Mapping special subfram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40241219A1 (en) * 2013-02-28 2014-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existence of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with lte wwan communication on downlink
JP5947240B2 (ja) * 2013-03-28 2016-07-0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9730240B2 (en) 2013-05-11 2017-08-08 Lg Electronics Inc. Communic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carrier type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9553706B2 (en) * 2013-05-15 2017-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e under non-uniform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CN105830530B (zh) * 2013-12-24 2019-09-10 索尼公司 无线电通信装置、通信控制装置、无线电通信方法和通信控制方法
JP6376757B2 (ja) * 2014-01-14 2018-08-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2363565B1 (ko) 2014-02-25 2022-02-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과 그 시스템
EP3148145B1 (en) 2014-06-12 2019-0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929839B2 (en) * 2014-08-08 2018-03-2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fast adaptiv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O2016060504A1 (ko) * 2014-10-16 2016-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에서 서로 다른 크기의 대역폭 상에서 무선 자원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A2956398C (en) * 2015-01-29 2022-02-2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0057896B2 (en) 2015-04-09 2018-08-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olving colliding signals
CN104853400B (zh) * 2015-04-16 2018-10-2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用户缓冲辅助中继系统的链路选择方法
CN105007608B (zh) * 2015-06-29 2018-03-30 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解码转发中继网络的中继选择方法
US10230508B2 (en) * 2015-09-04 2019-03-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 reference signal
WO2017117340A1 (en) * 2015-12-30 2017-07-06 Idac Holdings, Inc. Handling interference in multi-rat wtru
US10225724B1 (en) * 2016-03-30 2019-03-05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oritizing wireless device selection fo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pairing
WO2017173133A1 (en) 2016-03-30 2017-10-05 Idac Holdings, Inc. Long term evolution-assisted nr flexible radio access
KR102153077B1 (ko) 2016-04-20 2020-09-07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다운링크 동기화
EP3446515B1 (en) 2016-04-20 2020-12-02 Convida Wireless, LLC System information provisioning
EP3455985B1 (en) 2016-05-11 2022-03-09 Convida Wireless, LLC New radio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KR102166986B1 (ko) 2016-06-15 2020-10-16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그랜트리스 동작들
JP6850308B2 (ja) 2016-06-15 2021-03-31 コンヴィーダ ワイヤレス, エルエルシー 新しい無線のためのアップロード制御シグナリング
CN115134062B (zh) * 2016-07-21 2024-05-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设置多个dmrs结构的方法和设备
CN117498909A (zh) 2016-08-11 2024-02-0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针对新无线电在弹性帧结构中进行波束成形扫描和训练
US10651996B2 (en) * 2016-09-29 2020-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ynamic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s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11134474B2 (en) * 2016-10-21 2021-09-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operation with heterogeneous numerology systems
US10547428B2 (en) * 2016-11-04 2020-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 for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US10499416B2 (en) * 2017-01-10 2019-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channel rate matching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transmissions in a new radi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43398A1 (ja) 2017-02-02 2018-08-0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032808B2 (en) * 2017-03-30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ping for control resource set with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KR102054949B1 (ko) * 2018-03-16 2020-0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IL260726B (en) 2018-07-22 2021-09-30 D Fend Solutions Ad Ltd Intervention in time-shared two-way communication
US11552762B2 (en) * 2018-08-10 2023-01-10 Ntt Docomo, Inc. Resource allocating method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and base station
JP7306450B2 (ja) * 2018-09-19 2023-07-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統合アクセスバックホールノード
US11159270B2 (en) * 2018-11-08 2021-10-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parately communicat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based channel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 transmit receive points
US10771128B1 (en) 2019-06-24 2020-09-08 Sprint Communcations Company L.P.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U-MIMO) user equipment (UE) grouping with geographic correlation factor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9269A (zh) * 2002-08-27 2005-10-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按特征模式应用选择性信道反转的已编码mimo系统
CN101227249A (zh) * 2007-01-16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编码和空时编码级联发射方法
US20080273491A1 (en) * 2007-05-04 2008-11-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multiplex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2607B2 (ja) * 2006-04-12 2012-03-0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MIMO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基準信号割当方法{MethodforallocatingreferencesignalsinMIMOsystem}
KR20080092194A (ko) 2007-04-11 2008-10-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송수신방법 및 장치
US8379601B2 (en) * 2007-08-16 2013-02-19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ve use of control channel element based implicit pointing
US8218663B2 (en) * 2008-07-29 2012-07-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ingle user MIMO
US9094167B2 (en) * 2009-02-02 2015-07-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and multi-cell MIMO transmissions
EP2418781B1 (en) * 2009-04-10 2019-06-26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ssion method of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8797950B2 (en) * 2009-05-27 2014-08-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ual-layer beam forming in cellular networks
US9319183B2 (en) * 2009-07-30 2016-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and decoding status signaling for uplink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US9270496B2 (en) * 2009-08-12 2016-02-23 Blackberry Limite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uplink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in type II rela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9269A (zh) * 2002-08-27 2005-10-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按特征模式应用选择性信道反转的已编码mimo系统
CN101227249A (zh) * 2007-01-16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编码和空时编码级联发射方法
US20080273491A1 (en) * 2007-05-04 2008-11-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multiplexing system

Cited B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4256A (zh) * 2012-11-01 2015-09-09 英特尔公司 用于长期演进(lte)的频率偏移测量增强
CN104904256B (zh) * 2012-11-01 2019-04-09 英特尔公司 用于长期演进(lte)的频率偏移测量增强
CN109617664A (zh) * 2013-01-25 2019-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信道的译码方法、下行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617664B (zh) * 2013-01-25 2023-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信道的译码方法、下行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111289A (zh) * 2013-04-01 2018-06-0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08111289B (zh) * 2013-04-01 2021-01-12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05075144B (zh) * 2013-04-01 2018-02-1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装置及控制信号映射方法
US11177928B2 (en) 2013-04-01 2021-11-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signal mapping method
CN105075144A (zh) * 2013-04-01 2015-11-1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装置及控制信号映射方法
US11791887B2 (en) 2013-04-01 2023-10-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signal mapping method
US11569895B2 (en) 2013-04-01 2023-01-3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signal mapping method
US10826673B2 (en) 2013-04-01 2020-11-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signal mapping method
US10728010B2 (en) 2013-04-01 2020-07-2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signal mapping method
US11317388B2 (en) 2016-02-02 2022-04-26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05248A (zh) * 2016-02-02 2018-09-2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短传输时间间隔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1991706B2 (en) 2016-02-02 2024-05-21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10777B2 (en) 2016-02-02 2022-04-19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05248B (zh) * 2016-02-02 2022-04-1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短传输时间间隔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964436B (zh) * 2016-04-20 2022-01-14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可配置的参考信号
US11184121B2 (en) 2016-04-20 2021-11-23 Convida Wireless, Llc Physical channels in new radio
US11218267B2 (en) 2016-04-20 2022-01-04 Convida Wireless, Llc Configurable reference signals
CN109964436A (zh) * 2016-04-20 2019-07-02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可配置的参考信号
US11770821B2 (en) 2016-06-15 2023-09-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Grant-less uplink transmission for new radio
CN109478979A (zh) * 2016-07-21 2019-03-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设置多个dmrs结构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78979B (zh) * 2016-07-21 2022-07-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设置多个dmrs结构的方法和设备
US11523383B2 (en) 2016-07-21 2022-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plurality of DMRS structures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66638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专网通信系统中发送下行导频信号的方法及基站
US11438905B2 (en) 2016-11-03 2022-09-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Frame structure in NR
US11877308B2 (en) 2016-11-03 2024-01-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Frame structure in NR
CN110168996A (zh) * 2017-01-09 2019-08-23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资源块中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68996B (zh) * 2017-01-09 2022-05-27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资源块中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US11451356B2 (en) 2018-04-24 2022-09-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node
WO2019205970A1 (zh) * 2018-04-24 2019-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US11871451B2 (en) 2018-09-27 2024-01-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ub-band operations in unlicensed spectrums of new radio
CN114450906A (zh) * 2019-09-10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dmrs模式的网络接入节点和客户端设备
CN114450906B (zh) * 2019-09-10 202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dmrs模式的网络接入节点和客户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46413A2 (ko) 2011-04-21
EP2464076A4 (en) 2015-02-25
US9059818B2 (en) 2015-06-16
CN102577294B (zh) 2014-12-10
EP2464076A2 (en) 2012-06-13
US20120163335A1 (en) 2012-06-28
WO2011046413A3 (ko) 2011-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7294B (zh) 用于在支持中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多用户mimo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101761515B1 (ko) 무선 장치에 의하여 수행되는 제어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장치
US9712360B2 (en) Backhaul downlink signal decoding method of relay station and relay station using same
CN102474375B (zh) 发送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101754617B1 (ko) 백홀 링크 전송을 위한 전송 모드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02577156B (zh) 用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322222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ack/nack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3453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320819A1 (en) Relay node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according to link operation m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859900A (zh) 用于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无线链路的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CN103825691A (zh) 在下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
CN105284063A (zh) 用于在支持fdr发送的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