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3087B - 一种载波优先级排序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波优先级排序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3087B
CN102573087B CN201110404401.XA CN201110404401A CN102573087B CN 102573087 B CN102573087 B CN 102573087B CN 201110404401 A CN201110404401 A CN 201110404401A CN 102573087 B CN102573087 B CN 102573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ave
uplink
resource load
downgoing
load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044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3087A (zh
Inventor
钟步雷
杨勇
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044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73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3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3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3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3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优先级排序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用户业务的上、下行速率和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时隙转折点,确定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确定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并根据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和所述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分别确定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根据所述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对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载波优先级列表中的载波进行排序。采用本发明可使无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载波优先级排序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载波优先级排序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RRM(Radio Resource Manage,无线资源管理)算法中SDCA(Slow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慢速动态信道分配)功能的目的就是保证给用户分配无线资源的合理性,从而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为合理分配载波资源,RNC(Radio Net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给UE(user equipment,终端)分配无线资源时,会优先从载波列表中取出优先级最高的载波,供UE接入使用。载波列表中的优先级按载波负荷来排序。
载波负荷可以用功率资源或者码资源来衡量。相应的,目前存在以下2种排序算法。
方法一:按照功率资源排序
该方法中,在上行方向上,确定基站接收宽带总功率,或者时隙ISCP(Interfere Signal Code Power,干扰信号码功率);在下行方向上,确定基站发射总功率;对上下行的功率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平均功率负荷,然后将可调度载波资源按照该平均功率进行排序,即对载波进行优先级排序,作为资源调度的依据。
其中,UL(上行)选择接收宽带总功率(RX Power)的算法为:
P ‾ j , UL = 1 N j , UL Σ i = 1 N j , UL ( 1 - N 0 P j , i ) | 功率单位mw
= 1 N j , UL Σ i = 1 N j , UL ( 1 - 10 N 0 - P j , i 10 ) | 功率单位dBm    ..................[1]
= 1 N j , UL Σ i = 1 N j , UL ( 1 - 10 N 0 - P - P j , i 10 + 1121 10 ) | 功率单位dBm
公式(1)中应保证Pj,i>=N0。若Pj,i<N0,则令Pj,i=N0。Pj,i=P_Pj,i/10-112.1。
UL选择ISCP的算法为:
P ‾ j , UL = 1 N j , UL Σ i = 1 N j , UL ( 1 - ISCP j , i ISCP max ) | 功率单位mw
= 1 N j , UL Σ i = 1 N j , UL ( 1 - 10 ISCP j , i - ISCP max 10 ) | 功率单位dBm    ..................[2]
= 1 N j , UL Σ i = 1 N j , UL ( 10 P _ ISCP j , i 2 - 120.5 - ISCP max 10 ) | 功率单位dBm
公式(2)中应保证ISCPj,i<=ISCPMAX。若ISCPj,i>ISCPMAX则令ISCPj,i=ISCPMAX。ISCPj,i=P_ISCPj,i/2-120.5
DL(下行)计算基站发射总功率TX Power的算法为:
P ‾ j , DL = 1 N j , DL Σ i = 1 N j , DL P j , i + N j , UL .........................................[3]
= 1 N j , DL Σ i = 1 N j , DL P _ P j , i + N j , UL 100
上下行加权之后的平均功率负荷为:
P ‾ j = α P · P ‾ j , UL + ( 1 - α P ) · P ‾ j , DL . . . [ 4 ]
公式(4)中的的单位为mW。
上述公式中的参数说明如下:
j表示小区中载波j(j=1...N);
Nj,DL、Nj,UL分别表示小区载波j的下行时隙个数、上行时隙个数(这里指业务时隙);
Pj,i,ISCPj,i表示载波j时隙i宽带总功率的测量真实值;
P_Pj,i,P_ISCPj,i表示载波j时隙i宽带总功率的测量协议上报值;
分别表示载波j的下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上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基站上报的发射总功率已经是实际发射功率与最大发射功率的比值);
αP表示功率测量值的加权因子(αP∈{0...1}),由OAMS设置(OAMS配置该参数为FactorPower,在配置时,将该参数扩大了100倍,因此操作维护界面上的取值范围为0..100,对应于实际范围0...1);
表示载波j的平均功率负荷,由于αP由OAMS配置时扩大了100倍,所以实际上这个值最终实现时也扩大了100倍;
ISCPmax是基站测量到的时隙最大干扰(统计值),取值范围-100~-70,默认值-80dBm;
N0是小区的热噪声功率,取值范围-108~-90,默认值-106dBm。
方法二:按照码资源排序:
在为用户分配资源时,排队统计的已用BRU(Basic Resource Unit,基本资源单元)中不包括该用户当前使用的BRU。其计算公式包括:
C ‾ j , UL = 1 N j , UL Σ i = 1 N j , UL C j , i . . . [ 5 ]
C ‾ j , DL = 1 N j , DL Σ i = 1 N j , DL C j , i + N j , UL . . . [ 6 ]
C ‾ j = α C · C ‾ j , UL + ( 1 - α C ) · C ‾ j , DL . . . [ 7 ]
上述公式中的参数说明如下:
j表示小区中载波j(j=1...N);
Nj,DL、Nj,UL分别表示小区载波j的上行时隙个数、下行时隙个数(这里指业务时隙);
Cj,i表示载波j时隙i已用BRU数量;
分别表示载波j的上行已用BRU(Basic Resource Unit,基本资源单位)平均值、下行已用BRU平均值;
表示载波j的平均码道负荷;
αC表示BRU统计的加权因子(αC∈{0...1})。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算法在计算经过加权的载波优先级时,依赖操作维护配置的加权因子α。一旦配置了α,那么上下行的加权比例也就固定了。但PS(Packet Switching,分组交换)业务经常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上行所需资源与下行所需资源是不一样的;而且,针对TD(TD,Time Division,时分)小区,上行可用时隙和下行可用时隙也是不对称的。如果α采用手动配置的方法,就无法适应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属性不同的PS业务需求,在分配无线资源时,可能导致分配不合理,影响业务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优先级排序方法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载波优先级排序机制中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波优先级排序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业务的上、下行速率和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时隙转折点,确定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
确定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并根据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和所述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分别确定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
根据所述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对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载波优先级列表中的载波进行排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包括:
加权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业务的上、下行速率和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时隙转折点,确定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
上下行资源负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
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下行资源负荷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以及所述加权系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分别确定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
排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对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载波优先级列表中的载波进行排序。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由于在确定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时依据用户业务的上、下行速率和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时隙转折点,因此在以该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计算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以及根据该参数进行载波优先级排序时,考虑到了用户业务上下行速率的因素,从而使得无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按功率资源对载波列表进行排序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按码资源对载波列表进行排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普通的PS业务,终端申请的上行速率和上行速率一般情况下是不一样的,最终CN(核心网)下发的RAB(无线接入承载)指派请求中携带的上、下行速率一般都是终端上报上来的速率(本发明实施例只考虑CN下发的RAB指派请求中的上下行速率根据终端上报方式获取情况)。本发明实施设计的加权因子α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速率和小区的时隙转换点自动算出,而不需要手动配置,这使得最后计算出来的载波优先级针对PS业务是最优的。
假设终端上行申请速率为v1,下行申请速率为v2,小区的时隙转换点为T,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权系数α的算法为:
速率加权因子: q = v 1 v 1 + v 2 . . . [ 8 ]
上行加权系数: α 1 = q × T - 1 6 . . . [ 9 ]
下行加权系数: α 2 = ( 1 - q ) × 7 - T 6 . . . [ 10 ]
将公式(9)和公式(10)计算出的上下行加权系数替代传统的负荷加权系数,即可实现根据上下行业务的资源需求合理分配载波资源。
为合理分配载波资源,RNC给UE分配无线资源时,会优先从载波列表中取出优先级最高的载波,供UE接入使用。载波列表中的优先级按载波负荷来排序,载波负荷可以用功率资源或码资源来衡量。对应的,对载波列表中载波负荷进行排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功率资源排序,一种是按照码资源来排序。
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两种载波负荷排序流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按照功率资源对载波列表进行排序的示意图,该流程可包括:
步骤101,RNC接收基站发送的公共测量报告,其中包括ISCP和/或基站发射功率等参数。通常情况下,RNC中的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模块)接收基站发送的公共测量报告,以及进行本流程后续的无线资源管理操作。
步骤102,RNC根据用户业务的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以及该用户所在小区的时隙转折点,计算上下行加权系数α1和α2。
具体的,UE在与网络侧建立业务连接的过程中,会向CN申请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CN会在下发给RNC的RAB(Radio Access Bear,无线接入承载)指派请求中携带用户所申请的上、下行速率,这样,RNC可以获知用户业务的上行和下行速率。小区的时隙配置情况,对于RNC来说是已知的。本流程中,假设终端上行申请速率为v1,下行申请速率为v2,小区的时隙转换点为T,则可以根据公式(8)、(9)和(10)计算出上行加权系数α1和下行加权系数α2。
步骤103,RNC根据从基站接收到的公共测量报告中携带的参数计算各载波的上下行测量值的平均值,根据各载波的上下行测量值的平均值、上下行加权系数α1和α2,计算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负荷具体按下面公式计算:
P ‾ j = α 1 · P ‾ j , UL + α 2 · P ‾ j , DL . . . [ 11 ]
其中,表示载波j的平均功率负荷;表示载波j的上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可根据公式(1)或公式(2)计算得到;表示载波j的下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可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步骤104,RNC根据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负荷对小区载波优先级列表中的载波进行排序。
当RNC为UE分配无线资源时,从载波列表中取出优先级最高的载波,供UE接入使用。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按照码资源对载波列表进行排序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可包括:
步骤201,判断时隙可用BRU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转步骤202,否则结束排序过程。
步骤202,RNC根据用户业务的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以及该用户所在小区的时隙转折点,计算上行加权系数α1和下行加权系数α2。
具体的,终端在与网络侧建立业务连接的过程中,会向CN申请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CN会在下发给RNC的RAB指派请求中携带用户所申请的上、下行速率,这样,RNC可以获知用户业务的上行和下行速率。小区的时隙配置情况,对于RNC来说是已知的。本流程中,假设终端上行申请速率为v1,下行申请速率为v2,小区的时隙转换点为T,则可以根据公式(8)、(9)和(10)计算出上行加权系数α1和下行加权系数α2。
步骤203,RNC计算各载波的上行已用BRU平均值和下行已用BRU平均值,根据各载波的上下行已用BRU平均值和上下行加权系数α1和α2,计算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码道负荷具体按下面公式计算:
C ‾ j = α 1 · C ‾ j , UL + α 2 · C ‾ j , DL . . . [ 12 ]
其中,表示载波j的平均码道负荷;表示载波j的上行已用BRU平均值,可根据公式(5)计算得到;表示载波j的下行已用BRU平均值,可根据公式(6)计算得到。
步骤204,RNC根据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码道负荷对小区载波优先级列表中的载波进行排序。
当RNC为UE分配无线资源时,从载波列表中取出优先级最高的载波,供UE接入使用。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对载波优先级的排序。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RNC。如图3所示,该设备可包括:加权系数确定模块301、上下行资源负荷确定模块302、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确定模块303、排序模块304,其中:
加权系数确定模块301,用于根据用户业务的上、下行速率和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时隙转折点,确定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具体的,用户业务的上、下行速率分别为:用户所申请的分组交换业务的上、下行速率;
上下行资源负荷确定模块302,用于确定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
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上下行资源负荷确定模块302确定出的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以及加权系数确定模块301确定出的所述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分别确定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
排序模块304,用于根据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确定模块303确定出的所述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对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载波优先级列表中的载波进行排序。
具体的,加权系数确定模块301可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确定速率加权因子q;
根据公式确定上行加权系数α1;
根据公式确定下行加权系数α2;
其中,v1为上行速率,v2为下行速率,T为小区的时隙转换点。
在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中,除上述模块以外还包括接收模块305,如图4A所示。其中:接收模块305,用于接收到基站上报的公共测量报告。相应的,上下行资源负荷确定模块302具体用于,在接收模块305接收到基站上报的公共测量报告后,根据该公共测量报告确定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其中,所述载波的上行资源负荷参数为载波的上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所述载波的下行资源负荷参数为载波的下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确定模块303具体用于,采用以下公式确定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
P ‾ j = α 1 · P ‾ j , UL + α 2 · P ‾ j , DL
其中,表示载波j的上下行加权平均功率负荷,表示载波j的上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表示载波j的下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α1为上行加权系数,α2为下行加权系数。
在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中,除上述模块以外还包括判断模块306,如图4B所示。其中,判断模块306,用于判断时隙可用BRU是否发生变化。相应的,上下行资源负荷确定模块302具体用于,在判断模块306判断为是时,确定相应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其中,所述载波的上行资源负荷参数为上行已用BRU平均值,所述载波的下行资源负荷参数为下行已用BRU平均值;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确定模块304具体用于,采用以下公式确定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
C ‾ j = α 1 · C ‾ j , UL + α 2 · C ‾ j , DL
其中,表示载波j的上下行加权平均码道负荷,表示载波j的上行已用BRU平均值,表示载波j的下行已用BRU平均值,α1为上行加权系数,α2为下行加权系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加权因子α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速率和小区的时隙转换点自动算出,而不需要手动配置。由于在计算加权因子时所依据的业务速率是终端上报的PS业务速率,因此计算出来的载波优先级针对PS业务是最优的。PS用户在接入时,网络侧可以分配最合理的资源,从而提高普通PS业务的使用性能。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载波优先级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业务的上、下行速率和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时隙转折点,确定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
确定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并根据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和所述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分别确定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
根据所述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对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载波优先级列表中的载波进行排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业务的上、下行速率和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时隙转折点,确定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包括:
根据公式确定速率加权因子q;
根据公式确定上行加权系数α1;
根据公式确定下行加权系数α2;
其中,v1为上行速率,v2为下行速率,T为小区的时隙转换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具体为: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在接收到基站上报的公共测量报告后,根据所述公共测量报告确定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其中,所述载波的上行资源负荷参数为载波的上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所述载波的下行资源负荷参数为载波的下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
所述RNC采用以下公式确定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
P ‾ j = α 1 · P ‾ j , UL + α 2 · P ‾ j , DL
其中,表示载波j的上下行加权平均功率负荷,表示载波j的上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表示载波j的下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α1为上行加权系数,α2为下行加权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具体为:
RNC在判断时隙可用基本资源单元BRU发生变化时,确定相应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其中,所述载波的上行资源负荷参数为上行已用BRU平均值,所述载波的下行资源负荷参数为下行已用BRU平均值;
所述RNC采用以下公式确定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
C ‾ j = α 1 · C ‾ j , UL + α 2 · C ‾ j , DL
其中,表示载波j的上下行加权平均码道负荷,表示载波j的上行已用BRU平均值,表示载波j的下行已用BRU平均值,α1为上行加权系数,α2为下行加权系数。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业务的上、下行速率分别为:用户所申请的分组交换业务的上、下行速率。
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权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业务的上、下行速率和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时隙转折点,确定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
上下行资源负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
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下行资源负荷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以及所述加权系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上行加权系数和下行加权系数,分别确定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
排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各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对所述相应用户所在小区的载波优先级列表中的载波进行排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权系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确定速率加权因子q;
根据公式确定上行加权系数α1;
根据公式确定下行加权系数α2;
其中,v1为上行速率,v2为下行速率,T为小区的时隙转换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基站上报的公共测量报告;
所述上下行资源负荷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基站上报的公共测量报告后,根据所述公共测量报告确定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其中,所述载波的上行资源负荷参数为载波的上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所述载波的下行资源负荷参数为载波的下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
所述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公式确定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
P ‾ j = α 1 · P ‾ j , UL + α 2 · P ‾ j , DL
其中,表示载波j的上下行加权平均功率负荷,表示载波j的上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表示载波j的下行功率测量值的平均值,α1为上行加权系数,α2为下行加权系数。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时隙可用BRU是否发生变化;
所述上下行资源负荷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为是时,确定相应小区中各载波的上、下行资源负荷参数,其中,所述载波的上行资源负荷参数为上行已用BRU平均值,所述载波的下行资源负荷参数为下行已用BRU平均值;
所述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公式确定载波的上下行加权平均资源负荷参数:
C ‾ j = α 1 · C ‾ j , UL + α 2 · C ‾ j , DL
其中,表示载波j的上下行加权平均码道负荷,表示载波j的上行已用BRU平均值,表示载波j的下行已用BRU平均值,α1为上行加权系数,α2为下行加权系数。
10.如权利要求6-9之一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用户业务的上、下行速率分别为:用户所申请的分组交换业务的上、下行速率。
CN201110404401.XA 2011-12-07 2011-12-07 一种载波优先级排序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2573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4401.XA CN102573087B (zh) 2011-12-07 2011-12-07 一种载波优先级排序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4401.XA CN102573087B (zh) 2011-12-07 2011-12-07 一种载波优先级排序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3087A CN102573087A (zh) 2012-07-11
CN102573087B true CN102573087B (zh) 2015-10-28

Family

ID=46417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4401.XA Active CN102573087B (zh) 2011-12-07 2011-12-07 一种载波优先级排序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7308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3192A (zh) * 1999-12-09 2001-07-11 阿尔卡塔尔公司 在电信系统中用于信道估算的方法
CN1826008A (zh) * 2005-02-23 2006-08-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多频点条件下的接入优先级排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813B (zh) * 2010-03-22 2013-09-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载波负荷均衡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3192A (zh) * 1999-12-09 2001-07-11 阿尔卡塔尔公司 在电信系统中用于信道估算的方法
CN1826008A (zh) * 2005-02-23 2006-08-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多频点条件下的接入优先级排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3087A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281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CN101132631B (zh) 一种根据用户服务质量分配系统资源的方法及基站
CN102884856B (zh) 在移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网络实体
CN101621828B (zh)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对用户的接纳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087160B (zh) 一种上行增强优先级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2111883B (zh) 家庭基站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家庭基站
CN100550691C (zh) 调度分组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2340824B (zh) 一种多载波高速数据业务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91002B (zh) Lte网络中基于能效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5992328A (zh) 一种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811446B (zh) 无线中继节点的选址方法及装置
CN102098792B (zh) 基于服务质量的轮询资源调度方法
CN103596285A (zh) 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无线资源调度器及系统
CN103428870A (zh) 接入业务优先级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907390A (zh) 用于无线电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7025A (zh) 一种用于lte系统的资源配置方法
CN102378261B (zh) 一种协调长期演进计划系统下行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55154A (zh) 基于用户业务量满意度的lte上行比例公平资源调度方法
CN102291832B (zh) 一种e-puch与其他信道共时隙时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Li et al. Approximate optimization for proportional fair AP association in multi-rate WLANs
CN102083191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1841915A (zh)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资源调度和分配方法及调度器
CN102404778B (zh) 一种负载估测方法
CN103052165B (zh) 一种多业务的家庭基站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1222730B (zh) Csit收集方法、跨层调度算法及其系统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