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1887A - 无线通信系统、点对点传输方法与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点对点传输方法与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1887A
CN102571887A CN2010106228653A CN201010622865A CN102571887A CN 102571887 A CN102571887 A CN 102571887A CN 2010106228653 A CN2010106228653 A CN 2010106228653A CN 201010622865 A CN201010622865 A CN 201010622865A CN 102571887 A CN102571887 A CN 102571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igu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228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舟
刘培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ywee Group Ltd
British Virgin Islands Business Speed Interac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tish Virgin Islands Business Speed Interac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tish Virgin Islands Business Speed Interac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tish Virgin Islands Business Speed Interac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6228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718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1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18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可扩大服务范围。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有一网络端、一第一客户端以及一第二客户端。该第二客户端和第一客户端间进行点对点传输,以在该网络端下形成一第一自主网络。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点对点传输方法与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点对点传输方法与通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扩大服务范围的无线通信系统、点对点传输方法与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中(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等),客户端如笔记型计算机、移动电话等可移式装置通过网络端如接入点(access point,AP)、热点(hotspot)等,进行无线网络连线。换句话说,当客户端想要利用无线网络访问数据时,客户端必须在网络端的服务范围内,才可以通过网络端进行无线网络连线。 
然而,由于一般网络端的服务范围有限,因此当客户端位于网络端的服务范围外时,即无法通过网络端进行无线网络连线。此外,由于现有客户端需通过网络端才能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因此数据传输量会受限于网络端基础建设带宽的限制。有鉴于此,现有技术实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扩大服务范围的无线通信系统、点对点传输方法与通信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可扩大服务范围,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有一网络端、一第一客户端以及一第二客户端,该第二客户端和第一客户端间进行点对点传输,以形成一第一自主网络。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点对点传输方法,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第一客户端中。该点对点传输方法包括有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第二客户端间进行点对点传输;以及与该第二客户端在该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网络端下形成一第一自主网络。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第一客户端中,用来进行点对点传输。该通信装置包括有一中央处理器,用来执行一程序;以及一存储装置,耦接于该中央处理器,用来存储该程序;其中该程序用来指示该中央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第二客户端进行点对点传输;以及与该第二客户端在该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网络端下形成一第一自主网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客户端经由其它客户端传输无线数据至另一客户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客户端经由不同路径传输无线数据至另一客户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点对点传输流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无线通信系统 
NET      网络端 
UE1~UE35客户端 
Area     服务范围 
P1、P2   路径 
40       流程 
400~406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简单来说,无线通信系统10包括有网络端NET及客户端UE1~UEm(图1中仅绘出UE1~UE5)。客户端UE1~UEm可在彼此间进行点对点(peer to peer,P2P)传输(如使用802.11a/b/g/n或无线兼容性认证(Wireless Fidelity,Wi-Fi)等标准),以在网络端NET下形成自主网络,换句话说,自主网络内客户端UEx可直接或经由其它客户端与客户端UEy进行传输。如此一来,客户端UE1~UEm在自主网络中彼此传输时,不仅不需经过网络端NET处理而可大幅降低设备负荷外,而且上下传输带宽可对称,更可以不受网络端NET基础建设带宽限制,进而降低基础建设成本。须注意,由于客户端UE1~UEm通常是笔记型计算机、移动电话等可移式装置,因此在新客户端加入客户端UE1~UEm所形成的自主网络时,新客户端与客户端UE1~UEm可在彼此间再进行点对点传输,以形成新自主网络。 
在此情形下,由于无线通信系统10中距离网络端NET较远的客户端可通过客户端UE1~UEm所形成的自主网络访问网络端NET,因此所有客户端UE1~UEm都可通过网络端NET访问另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网络端(即与自主网络外部进行网络连线),进而等效扩大服务范围。举例来说,假设在图1中仅客户端UE1、UE2位于网络端NET的原有服务范围Area内,则其它位于网络端NET的原有服务范围Area外的客户端UE3~UEm可经由客户端UE1、UE2传输无线数据至网络端NET;相似地,网络端NET也可经由客户端UE1、UE2传输无线数据至原有服务范围外的客户端UE3~UEm。如此一来,本发明可利用客户端UE1~UEm间点对点传输,进而等效扩大网络端NET的服务范围。 
除此之外,由于在客户端UE1~UEm所形成的自主网络中,客户端UE1~UEm中各客户端可利用与邻近客户端进行点对点传输,再将数据传送至较远 的客户端,因此信号发射距离较短且发射功率较低,可进而降低用户间彼此干扰且无健康顾虑。 
更进一步地,客户端UE1~UEm更可自动调变电耗,以最小电量传输无线数据。举例来说,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客户端UE6经由其它客户端UE7、UE14、UE16~UE18传输无线数据至另一客户端UE19的示意图,其中,实心的客户端表示该无线数据的传输路径。在图2中,客户端UE6可根据邻近客户端UE7~UE11所传输的连线数据,决定客户端UE7为最近客户端或最有效率客户端,再经由客户端UE7传输该无线数据。相似地,客户端UE7也可根据邻近客户端UE12~UE15所传输的连线数据,决定客户端UE14为最近客户端或最有效率客户端,再经由客户端UE14传输该无线数据。此外,假设客户端UE14根据邻近客户端UE16~UE18所传输的连线数据,决定客户端UE16~UE18距离都相近或效率都相似,则可同时经由客户端UE16~UE18传输该无线数据至客户端UE19。由上述可知,本发明中一客户端在传输无线数据至另一客户端时,可经由最近客户端、最有效率客户端或至少一个客户端来传输,因此可通过距离最近或最有效率路径,以最小电量传输无线数据。 
另一方面,客户端UE1~UEm还可以强化保密机制。举例来说,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客户端UE20经由路径P1、P2传输无线数据至另一客户端UE35的示意图,其中,路径P1、P2包括不同客户端,路径P1依序包括客户端UE21、UE26、UE31、UE35,而路径P2则依序包括客户端UE24、UE28、UE29、UE30、UE34、UE35。如图3所示,客户端UE20可根据不同需求(如电耗、效率或安全性等因素),经由路径P1或路径P2或其它不同路径传输无线数据至客户端UE35。在此情形下,由于客户端UE20与客户端UE35无固定传输路径,因此不易被撷取无线数据,且由于客户端UE20通过邻近客户端进行点对点传输,再将数据传送至客户端UE35,因此无线发射功率较低,可减少通信内容被窃听的机会。 
须注意的是,本发明的主要精神在于无线通信系统10中的客户端UE1~ UEm可在彼此间进行点对点传输,以形成自主网络,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可据以修饰或变化,而不限于此。举例来说,上述用来说明等效扩大服务范围、自动调变电耗、以距离最近或最有效率路径进行传输及强化保密机制等应用的实施例,本发明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合并或分开使用,甚至进行修饰或变化以达到上述优点,凡此种种都属本发明的范畴。 
另一方面,请同時参考圖1及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点对点传输流程40的示意图,点对点传输流程40用于无线通信系统10的客户端UEm中(图1中仅绘出UE1~UE5),可扩大服务范围,点对点传输流程4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与无线通信系统10其它客户端进行点对点传输。 
步骤404:与其它客户端在网络端NET下形成自主网络。 
步骤406:结束。 
点对点传输流程40可参考前述无线通信系统10中客户端UE1~UEm中客户端的运作,在此不予赘述,以求简洁。 
另一方面,在无线通信系统10的客户端的硬件实现方面,可以软件、固件等方式,将点对点传输流程40转换为程序,并存储在无线通信装置的存储装置中,以指示中央处理器执行点对点传输流程40的步骤。这些将点对点传输流程40转换为适当程序以实现对应的设定装置,应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习的技艺。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一般网络端的服务范围有限,因此当客户端位于网络端的服务范围外时,即无法通过网络端进行无线网络连线,且客户端需通过网络端才能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因此数据传输量会受限于网络端基础建设带宽的限制。相较之下,本发明客户端可在彼此间进行点对点传输,以形成 自主网络,因此具有大幅降低设备负荷、等效扩大服务范围、信号发射距离较短、自动调变电耗及强化保密机制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可扩大服务范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网络端;
一第一客户端;以及
一第二客户端,该第二客户端和第一客户端间进行点对点传输,以在该网络端下形成一第一自主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一第三客户端加入该第一自主网络时,该第三客户端与该第一客户端以及第二客户端间进行点对点传输,以在该网络端下形成一第二自主网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网络端用於使该第一客户端以及第二客户端访问一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第二网络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客户端根据多个邻近客户端所传输的连线资料,经由该多个邻近客户端中最近之一第四客户端传输无线数据至该第二客户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客户端根据多个邻近客户端所传输的连线资料,经由该多个邻近客户端中最有效率之一第五客户端传输无线数据至该第二客户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客户端中第一客户端根据多个邻近客户端所传输的连线资料,经由该多个邻近客户端中至少一个鄰近客户端传输无线数据至该第二客户端。
7.一种点对点传输方法,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第一客户端中,可扩大服务范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第二客户端间进行点对点传输;以及
与该第二客户端在该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网络端下形成一第一自主网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对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一第三客户端加入该第一自主网络时,与该第二客户端及该第三客户端间进行点对点传输;以及
与该第二客户端及该第三客户端在该网络端下形成一第二自主网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对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该一网络端访问一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第二网络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对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多个邻近客户端所传输的连线资料,经由该多个邻近客户端中最近之一第四客户端传输无线数据至该第二客户端。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对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多个邻近客户端所传输的连线资料,经由该多个邻近客户端中最有效率之一第五客户端传输无线数据至该第二客户端。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对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多个邻近客户端所传输的连线资料,经由该多个邻近客户端中至少一个鄰近客户端传输无线数据至该第二客户端。
13.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第一客户端中,用来进行点对点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中央处理器,用来执行一程序;以及
一存储装置,耦接于该中央处理器,用来存储该程序;其中该程序用来 指示该中央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第二客户端间进行点对点传输;以及
与该第二客户端在该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网络端下形成一第一自主网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还用来指示该中央处理器执行:
在一第三客户端加入该第一自主网络时,与该第二客户端及该第三客户端间进行点对点传输;以及
与该第二客户端及该第三客户端在该网络端下形成一第二自主网络。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还用来指示该中央处理器执行:
利用该网络端访问一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第二网络端。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还用来指示该中央处理器执行:
根据多个邻近客户端所传输的连线资料,经由该多个邻近客户端中最近之一第四客户端传输无线数据至该第二客户端。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还用来指示该中央处理器执行:
根据多个邻近客户端所传输的连线资料,经由该多个邻近客户端中最有效率之一第五客户端传输无线数据至该第二客户端。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还用来指示该中央处理器执行: 
根据多个邻近客户端所传输的连线资料,经由该多个邻近客户端中至少一个鄰近客户端传输无线数据至该第二客户端。 
CN2010106228653A 2010-12-28 2010-12-28 无线通信系统、点对点传输方法与通信装置 Pending CN1025718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228653A CN102571887A (zh) 2010-12-28 2010-12-28 无线通信系统、点对点传输方法与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228653A CN102571887A (zh) 2010-12-28 2010-12-28 无线通信系统、点对点传输方法与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1887A true CN102571887A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16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228653A Pending CN102571887A (zh) 2010-12-28 2010-12-28 无线通信系统、点对点传输方法与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7188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4284A (zh) * 2006-06-21 2006-12-0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构建簇状对等网络的分布式聚集方法
US20080016205A1 (en) * 2006-07-11 2008-01-17 Concert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2P network for providing real time media recommendations
CN101127699A (zh) * 2007-08-24 2008-02-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点对点环境下实时数据传输路径生成方法
CN101543108A (zh) * 2006-09-29 2009-09-23 罗斯蒙德公司 用于可保证安全的无线自组织网状网络的无线手持式配置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4284A (zh) * 2006-06-21 2006-12-0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构建簇状对等网络的分布式聚集方法
US20080016205A1 (en) * 2006-07-11 2008-01-17 Concert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2P network for providing real time media recommendations
CN101543108A (zh) * 2006-09-29 2009-09-23 罗斯蒙德公司 用于可保证安全的无线自组织网状网络的无线手持式配置设备
CN101127699A (zh) * 2007-08-24 2008-02-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点对点环境下实时数据传输路径生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Cognitive-LPWAN: Towards intelligent wireless services in hybrid 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s
Pawar et al.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d IoT system: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CN105122893B (zh) 用于实现多频段服务发现的系统和方法
CN10210484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增强的服务发现机制
CN104205933B (zh) 蜂窝电话从蜂窝通信到Wi-Fi通信的无缝转变
CN104969649A (zh) Wifi实时流和蓝牙共存
US20100128701A1 (en) Beacon transmission for participation in peer-to-peer formation and discovery
US201302526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wireless direct access communication group
CN102201846B (zh) 基于soft AP技术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WO2022088826A1 (zh) 一种计算服务发现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15035081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haring network
CN108990038A (zh) 运营商辅助的设备到设备(d2d)发现
EP2795986A1 (en)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wan) assisted proximit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peer-to-peer (p2p) connection and offloading
EP201800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plurality of physical layers to retain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wireless device during a single communication session
CN101807945A (zh)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和采用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258454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843434B (zh) 一种设备间共享内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88891A (zh) 一种移动终端上实现数据资源分享的方法和系统
WO2014103456A1 (ja) 無線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78785A (ja)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230139345A1 (en) Computing servic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674330A (zh) 业务交互方法及装置
US10582555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n ad hoc peer-to-peer network
CN202183765U (zh) 基于soft AP技术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EP3596951A1 (en) Data connection switch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