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1485A - 一种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1485A
CN102571485A CN2011104192666A CN201110419266A CN102571485A CN 102571485 A CN102571485 A CN 102571485A CN 2011104192666 A CN2011104192666 A CN 2011104192666A CN 201110419266 A CN201110419266 A CN 201110419266A CN 102571485 A CN102571485 A CN 102571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good friend
node
coefficient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92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1485B (zh
Inventor
周异
陈凯
林成峰
周曲
杨小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Shang J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4192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71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1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1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1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1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通过分析用户好友的社会关系来区分正常用户和机器人用户。该方法获取用户的好友之间的关系信息和交互程度信息,利用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得到用户的好友关系网络图,通过分析关系网络图来鉴别机器人用户。本发明区别于传统的用户举报等检测机制,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分析用户的社会特点上,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精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社交网络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Web2.0时代,社交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微博(micro-blog)这种网络服务更是成为了最红火的概念。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从国外的twitter到国内的新浪,对用户的技术门槛都很低,同时微博api的存在使得用户可以在各种移动终端上登录微博发布消息,这也加速了微博的发展。
随着高速发展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机器人账户、僵尸粉网络及其带来的内容污染和舆论误导等问题日益严重。国内外有众多的专家学者都开始研究机器人账户的检测和垃圾内容的过滤技术。微博服务提供商也建立了诸如IP检测、用户举报等检测机制来发现和限制这些恶意的账号。
从用户的社会关系特征这个角度来看,一般的机器人用户的好友不会像正常人类用户那样形成若干个密集的节点集合。因此如果分析关系图的节点聚集情况,可以用来区分机器人用户和普通账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微博平台上的机器人账号泛滥的情况,提出一种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该方法区别于传统的用户举报等检测机制,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分析用户的社会关系特点上,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精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已注册的账号登录微博;
步骤2:综合目标用户的关注和粉丝列表页面,得到好友列表;
步骤3:获得这些好友之间的关系矩阵,这其中包括获得好友和好友之间的关系以及交互系数K;
步骤4:将得到的好友关系矩阵(包括交互系数K)作为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的输入参数,利用该算法绘制出好友社会关系图;
步骤5:处理分析关系图得到节点密度分布矩阵matrix;
步骤6:利用步骤5得到的密度分布矩阵判断账户是否是机器人账户。
上述步骤3中,需要通过步骤2得到的好友列表来获得用户好友之间的关系矩阵,具体过程如下:
(1)对好友列表中的好友进行遍历;
(2)获取每个好友的好友列表;
(3)将每个好友的好友列表中的人员和用户好友列表中的人员进行比较,得到每个好友和用户的共同好友;
(4)对每一对好友建立一个3维向量,每一维分表代表用户A和B以及AB间的交互系数;
(5)对每一个用户对,搜集用户之间的评论和次数,计算交互系数K,K的值由基准值和浮动值两个部分组成,所述浮动值通过将评论数和次数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得到。
步骤4中,利用修改后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绘制出好友社会关系图,具体过程如下:
(1)初始化画布、万有引力系数、库伦系数、起始步长时间等参数;
(2)获得步骤3中三位向量组成的关系矩阵;
(3)按照关系矩阵的元素初始化节点列表和边列表,以及边的弹性系数,该边的弹性系数由交互系数K决定;
(4)开始迭代;
(5)计算每一个节点所受的合力,包括弹力、万有引力、库伦斥力;
(6)计算节点受力后在步长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和位移,更新每个节点的速度和位移信息;
(7)计算系统的总动能;
(8)判断迭代结束条件是否满足,即动能小于某个阈值或者迭代次数超过某个阈值,如果不满足返回(5),否则进行(9);
(9)结束迭代,记录每个节点的最终位置;输出结果。
本发明跳出传统的检测思路,利用用户的社会关系特点来发现机器人账号,通过微博搜集用户好友之间的关系信息以及交互信息,然后利用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绘制出关系图网络图,再分析图中节点的密度分布,利用这个信息来识别机器人和正常用户。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基于社会关系信息分析的微博机器人账号检测方法。相比于传统的举报、ip检测等机制,拥有更高的主动性和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数据收集好友社会关系信息的流程。
图3是获取交互信息并计算交互系数的流程
图4是修改后的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的流程图。
图5是分析节点密度分布的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利用已注册的账号登录微博;
步骤2:综合目标用户的关注和粉丝列表页面,得到好友列表;
步骤3:获得这些好友之间的关系矩阵,这其中包括获得好友和好友之间的关系以及交互系数K,矩阵由多个三维向量组成,每一维分别代表拥有好友关系的两个用户A和B以及AB间的交互系数K;
步骤4:将得到的好友关系矩阵(包括交互系数K)作为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的输入参数,利用该算法绘制出好友社会关系图;
步骤5:处理分析关系图得到节点密度分布矩阵matrix;
步骤6:利用步骤5得到的密度分布矩阵判断账户是否是机器人。
步骤1、2、3的过程如图2所示,需要注意的是,普通用户无法直接获取其他用户的好友列表,只能得到一个用户关注对象的列表和粉丝的列表。因此,可以看到图2中需要首先访问关注页面来获取关注的用户列表,再访问粉丝页面获取粉丝列表。同样,获取好友的好友列表也是需要两步来完成的,图2中综合成一步来表示。获取了好友列表和每个好友的好友列表后,开始遍历该用户的所有好友。将每个好友的好友列表中的元素和用户的好友列表中的元素进行比较,找出用户的好友之间互为好友的所有配对。然后计算每一个配对的好友的交互系数K。最后会输出一个三维的向量集合。每个向量的每一维分别代表好友对成员A好友对成员B和AB之间的交互系数。
获取和计算交互系数K的具体过程在图3中可以看到,对于得到的每一个好友配对,有用户A和B。本实施例利用AB之间的评论和的次数这两个信息来计算交互系数。获取这些数据需要以下几个步骤,以获得A对B的交互信息为例:首先遍历用户A所有的微博消息,统计其中到用户B的情况有多少次;然后遍历用户B的所有微博消息,统计其中由A发出的评论的数量。然后同样统计B对A的这些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计算AB之间的交互系数K。这个交互系数K是作为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中物理引力的计算系数的,K的值会以某个常数为基准值浮动。上面提到的评论数和次数将以加权平均的方法最后计算得到一个浮动值。即K=Kb+Kf。Kb的选取取决于库仑斥力系数,一般是和库仑斥力系数取相同的值,Kf的浮动范围在0~50%Kb,需要对加权平均之后的值进行归一化。
步骤4的处理就是将步骤3得到的好友关系向量作为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的参数进行运算,绘制出好友社会关系图。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是一种基于力学的绘图算法,由T.M.J.Fruchterman和E.M.Reingold在1991年提出。传统的基于力学的绘图算法将弹簧模型和同种电荷相斥模型引入节点图的绘制:将节点之间的边看做是拉伸的弹簧,会使两个节点相互靠近;同时引入节点之间的库伦斥力,使节点在离得很近时会因为斥力而分离。算法的大致步骤如下:
1)初始化一块固定大小的画布;将节点随机放置到画布中,并且初始化边。初始化所有节点的速度为0。
2)开始迭代,计算每个节点受到的合力,包括所有其他节点对其产生的斥力和所有连接它的边产生的拉力。按照事先设定的“步长”,计算节点经过移动后的速度和位置,然后利用速度信息计算所有节点的动能总和。
3)继续迭代,每次迭代都重新计算所有节点的位置和速度,得到动能总和。
4)按照物理规律,节点的动能总和会在多次迭代之后趋于稳定,而节点的位置也将固定。根据预先设定的迭代次数。完成迭代以后我们会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节点分布图。
5)记录每个节点的最终位置,以坐标形式输出。
传统的基于力学的绘图方法中,步长参数是固定的,这样做的缺点在于,无法确保系统最后是处于一个稳定状态。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引入了一个“环境温度”的概念,通过温度来控制步长变量,温度越高步长越低。初始温度较高,随着每次迭代的进行,温度会降低,最后系统将趋于稳定状态。
本发明使用到的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还引入了交互系数K的概念,即不同的边(可以看做弹簧)的弹力系数是不同的,交互性越强,弹力系数越强,这样可以使得交互性较高的节点能够靠得更近。
修改后的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的流程如图4所示。具体过程如下:
(1)初始化画布、万有引力系数、库伦系数、起始步长等参数;
(2)获得步骤3中三位向量组成的关系矩阵;
(3)按照关系矩阵的元素初始化节点列表和边列表,以及边地弹性系数(由交互系数K决定);
(4)开始迭代;
(5)计算每一个节点所受的合力,包括弹力、万有引力、库伦斥力;
(6)计算节点受力后在步长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和位移,更新每个节点的速度和位移信息;
(7)计算系统的总动能;
(8)判断迭代结束条件是否满足(动能小于某个阈值或者迭代次数超过某个阈值),如果不满足返回(5),否则进行(9);
(9)结束迭代,记录每个节点的最终位置。输出结果。
步骤5是在步骤4的基础上分析节点的分布密度,其具体流程如图5。首先将画布划分为100块小块;然后遍历每个节点的坐标,判断它落在哪个分块中,将相应分块的节点数加一。完成遍历后统计每个分块的节点数量,得到密度分布矩阵,矩阵为一个10*10的二维矩阵,每个元素代表相应分块中的节点数量。
步骤6通过分析步骤5得到的密度分布矩阵来判断账号是否机器人。首先根据预先设定的密度阈值,统计100个分块中有多少个分块的数量超过了这个阈值,计算得到密集块的数量;再根据设定的密集块数量阈值来判定用户是否是机器人,即数量高于阈值的为正常用户,低于阈值的为机器人用户。这种方法的思路有两点,首先,机器人用户的好友不会有明显的社会群体分布或者说形成密集的社会圈子;其次,就算是有,它的社会群体的数量也不会有正常用户那么多。利用这两个性质可以区分正常用户和机器人用户。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5)

1.一种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已注册的账号登录微博;
步骤2:综合目标用户的关注和粉丝列表页面,得到好友列表;
步骤3:获得这些好友之间的关系矩阵,这其中包括获得好友和好友之间的关系以及交互系数K,矩阵由多个三维向量组成,每一维分别代表拥有好友关系的两个用户A和B以及AB间的交互系数K;
步骤4:将得到的好友关系矩阵,包括交互系数K,作为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的输入参数,利用该算法绘制出好友社会关系图;
步骤5:处理分析关系图得到节点密度分布矩阵matrix;
步骤6:利用步骤5得到的密度分布矩阵判断账户是否是机器人账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需要通过步骤2得到的好友列表来获得用户好友之间的关系矩阵,具体过程如下:
(1)对好友列表中的好友进行遍历;
(2)获取每个好友的好友列表;
(3)将每个好友的好友列表中的人员和用户好友列表中的人员信息进行比较,得到每个好友和用户的共同好友;
(4)对每一对好友建立一个3维向量,每一维分表代表用户A和B以及AB间的交互系数;
(5)对每一个用户对,搜集用户之间的评论和次数,计算交互系数K,K的值由基准值和浮动值两个部分组成,即K=Kb+Kf,基准值Kb的选取取决于库仑斥力系数,Kf的浮动范围在0~50%K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利用修改后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绘制出好友社会关系图,具体过程如下:
(1)初始化画布、万有引力系数、库伦系数、起始步长参数;
(2)获得步骤3中三位向量组成的关系矩阵;
(3)按照关系矩阵的元素初始化节点列表和边列表,以及边地弹性系数,该边地弹性系数由交互系数K决定;
(4)开始迭代;
(5)计算每一个节点所受的合力,包括弹力、万有引力、库伦斥力;
(6)计算节点受力后在步长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和位移,更新每个节点的速度和位移信息;
(7)计算系统的总动能;
(8)判断迭代结束条件是否满足,即动能小于某个阈值或者迭代次数超过某个阈值,如果不满足返回(5),否则进行(9);
(9)结束迭代,记录每个节点的最终位置;输出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具体如下:
首先将画布划分为100块小块;然后遍历每个节点的坐标,判断它落在哪个分块中,将相应分块的节点数加一,完成遍历后统计每个分块的节点数量,得到密度分布矩阵,矩阵为一个10*10的二维矩阵,每个元素代表相应分块中的节点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具体为:将每个分块的密度和预设的密度阈值比较,统计超过阈值的分块数量,然后将这个数量和预设的数量阈值进行比较,如果超过数量阈值,则说明用户符合正常用户的社会网络特点,否则是机器人账户。
CN201110419266.6A 2011-12-14 2011-12-14 一种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 Active CN102571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9266.6A CN102571485B (zh) 2011-12-14 2011-12-14 一种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9266.6A CN102571485B (zh) 2011-12-14 2011-12-14 一种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1485A true CN102571485A (zh) 2012-07-11
CN102571485B CN102571485B (zh) 2014-08-27

Family

ID=46416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19266.6A Active CN102571485B (zh) 2011-12-14 2011-12-14 一种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71485B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7891A (zh) * 2013-01-18 2013-05-22 武汉大学 微博平台上的僵尸用户探测方法
CN103294833A (zh) * 2012-11-02 2013-09-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用户的关注关系的垃圾用户发现方法
CN103399931A (zh) * 2013-08-07 2013-11-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搜索结果的提供方法、终端和系统及渲染方法
WO2014012471A1 (en) * 2012-07-17 2014-01-23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client terminal for detection of phishing websites
CN103593397A (zh) * 2013-10-12 2014-02-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集微博内容的方法及设备
CN103593398A (zh) * 2013-10-12 2014-02-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更新微博用户库的方法及设备
CN103593799A (zh) * 2012-08-16 2014-02-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自然人信息设置方法、系统及相应的好友推荐方法、系统
CN105357189A (zh) * 2015-10-13 2016-02-24 精硕世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僵尸账号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447028A (zh) * 2014-08-27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识别特征账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08839A (zh) * 2015-11-12 2017-05-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关系网络架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801226A (zh) * 2017-11-13 2018-03-13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节点社会相似性和个体中心性的数据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8280239A (zh) * 2013-02-15 2018-07-13 直观外科手术操作公司 同步机器人系统节点的系统和方法
CN109791670A (zh) * 2018-08-22 2019-05-21 区链通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人机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096578A (zh) * 2019-04-08 2019-08-06 厦门快商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客服的刷量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0177094A (zh) * 2019-05-22 2019-08-27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团体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10883A (zh) * 2018-05-09 2019-09-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控账号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181912A (zh) * 2019-08-27 2020-05-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浏览器标识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28116A (zh) * 2020-06-08 2020-07-17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微博社交机器人检测方法
CN112115324A (zh) * 2020-08-10 2020-12-22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幂律分布确认刷赞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0405B1 (en) * 2004-12-31 2011-11-15 Google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rrelating connections between users and links between articles
CN102262681A (zh) * 2011-08-19 2011-11-30 南京大学 一种博客信息传播中识别关键博客集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0405B1 (en) * 2004-12-31 2011-11-15 Google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rrelating connections between users and links between articles
CN102262681A (zh) * 2011-08-19 2011-11-30 南京大学 一种博客信息传播中识别关键博客集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ttp://shenhaolaoshi.blog.sohu.com/166750091.html》 20110202 沈浩老师的博客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图解微博明星与粉丝的关系 第1-12页 1-5 , *
ZI CHU等: "Who is Tweeting on Twitter:Human,Bot,or Cyborg", 《PROCEEDINGS OF THE 26TH ANNUAL COMPUTER SECURITY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
沈浩老师的博客: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图解微博明星与粉丝的关系", 《HTTP://SHENHAOLAOSHI.BLOG.SOHU.COM/166750091.HTML》 *
许明: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IMS网络SPIT识别方法",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Cited B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2471A1 (en) * 2012-07-17 2014-01-23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client terminal for detection of phishing websites
US9210189B2 (en) 2012-07-17 2015-12-08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client terminal for detection of phishing websites
US10824649B2 (en) 2012-08-16 2020-11-03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Natural person information set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037373B2 (en) 2012-08-16 2018-07-31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Natural person information set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593799A (zh) * 2012-08-16 2014-02-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自然人信息设置方法、系统及相应的好友推荐方法、系统
CN103593799B (zh) * 2012-08-16 2016-10-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自然人信息设置方法、系统及相应的好友推荐方法、系统
CN103294833A (zh) * 2012-11-02 2013-09-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用户的关注关系的垃圾用户发现方法
CN103294833B (zh) * 2012-11-02 2016-1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用户的关注关系的垃圾用户发现方法
CN103117891A (zh) * 2013-01-18 2013-05-22 武汉大学 微博平台上的僵尸用户探测方法
CN103117891B (zh) * 2013-01-18 2015-07-15 武汉大学 微博平台上的僵尸用户探测方法
US11687556B2 (en) 2013-02-15 2023-06-27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nodes of a robotic system
CN108280239A (zh) * 2013-02-15 2018-07-13 直观外科手术操作公司 同步机器人系统节点的系统和方法
US11971905B2 (en) 2013-02-15 2024-04-30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nodes of a robotic system
CN108280239B (zh) * 2013-02-15 2023-01-17 直观外科手术操作公司 同步机器人系统节点的系统和方法
CN103399931A (zh) * 2013-08-07 2013-11-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搜索结果的提供方法、终端和系统及渲染方法
CN103399931B (zh) * 2013-08-07 2017-07-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搜索结果的提供方法、终端和系统及渲染方法
CN103593397A (zh) * 2013-10-12 2014-02-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集微博内容的方法及设备
CN103593398A (zh) * 2013-10-12 2014-02-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更新微博用户库的方法及设备
CN105447028A (zh) * 2014-08-27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识别特征账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47028B (zh) * 2014-08-27 2019-06-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识别特征账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57189B (zh) * 2015-10-13 2018-05-01 精硕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僵尸账号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357189A (zh) * 2015-10-13 2016-02-24 精硕世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僵尸账号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6708839A (zh) * 2015-11-12 2017-05-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关系网络架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801226A (zh) * 2017-11-13 2018-03-13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节点社会相似性和个体中心性的数据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7801226B (zh) * 2017-11-13 2020-01-17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节点社会相似性和个体中心性的数据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10210883A (zh) * 2018-05-09 2019-09-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控账号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210883B (zh) * 2018-05-09 2023-08-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控账号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791670B (zh) * 2018-08-22 2023-08-18 区链通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人机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791670A (zh) * 2018-08-22 2019-05-21 区链通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人机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096578A (zh) * 2019-04-08 2019-08-06 厦门快商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客服的刷量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0177094B (zh) * 2019-05-22 2021-11-09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团体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77094A (zh) * 2019-05-22 2019-08-27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团体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81912A (zh) * 2019-08-27 2020-05-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浏览器标识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81912B (zh) * 2019-08-27 2021-10-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浏览器标识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28116A (zh) * 2020-06-08 2020-07-17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微博社交机器人检测方法
CN111428116B (zh) * 2020-06-08 2021-01-12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微博社交机器人检测方法
CN112115324A (zh) * 2020-08-10 2020-12-22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幂律分布确认刷赞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15324B (zh) * 2020-08-10 2023-10-24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幂律分布确认刷赞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1485B (zh) 201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1485B (zh) 一种在微博平台上识别机器人用户的方法
Qiu et al. The lifecycle and cascade of wechat social messaging groups
Odić et al. Relevant context in a movie recommender system: Users’ opinion vs. statistical detection
Chen et al. Influencerank: An efficient social influence measurement for millions of users in microblog
Zhang et al. Quality-aware user recruitment based on federated learning in mobile crowd sensing
CN106372072A (zh) 一种基于位置的移动社会网络用户关系的识别方法
CN107169873A (zh) 一种多特征融合的微博用户权威度评价方法
CN105678590A (zh) 一种面向社交网络基于云模型的topN推荐方法
CN106708953A (zh) 基于离散粒子群优化的局部社区检测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Wang et al. A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ing of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s using microblogs
CN105760649A (zh) 一种面向大数据的可信度量方法
Liu et al. Spatio-temporal topic models for check-in data
Zhuang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influencers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measuring influence considering multidimensional factors exploration
Zhao et al. Social discovery: Exploring the correlation among three-dimensional social relationships
Yin et al. It takes two to tango: Exploring social tie development with both online and offline interactions
Yuan et al. Expl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location‐based social media in modeling user activity space: A case study of Weibo
CN105141508A (zh) 一种基于近邻关系的微博系统朋友推荐方法
Correa et al. iTop: interaction based topic centric community discovery on twitter
Zhao et al. A short-term trend prediction model of topic over Sina Weibo dataset
Zou et al. An innovative GPS trajectory data based model for geographic recommendation service
Wang et al. Predicting poi visits with a 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network
Zhao et al. A short-term prediction model of topic popularity on microblogs
Batura Methods of social networks analysis
Baggio The mechanism for spreading online reputation.
Luo et al. Friendship prediction based on the fusion of topology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in lbs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09

Address after: 211299 No. 368 zhe Ning Road, zhe Tang Town, Li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jing Ji 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200240 800 Dongchuan Road,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7

Address after: 201100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Jianchuan Road 951 Building 5 1 Floor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HEN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1299 No. 368 zhe Ning Road, zhe Tang Town, Li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Ji 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4

Address after: 201100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Jianchuan Road 951 Building 5 1 Floor

Co-patentee after: Xiamen Shang J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HEN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100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Jianchuan Road 951 Building 5 1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HEN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