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1156B - 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1156B
CN102571156B CN201010624805.5A CN201010624805A CN102571156B CN 102571156 B CN102571156 B CN 102571156B CN 201010624805 A CN201010624805 A CN 201010624805A CN 102571156 B CN102571156 B CN 1025711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 service
mobile
servic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248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1156A (zh
Inventor
吴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dragon Mdt Inf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吴东辉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吴东辉 filed Critical 吴东辉
Priority to CN2010106248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71156B/zh
Priority to CN201510176660.XA priority patent/CN104754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1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1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1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11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无线通讯系统的移动终端(手机)及其承载物的近距识别及确认的方法和系统,近距的范围是厘米级别、米级别、几十米级别,厘米级别适用于:移动终端支付即手机刷卡、门禁系统、考勤签到系统等;米级别、几十米级别适用于:物流出入库管理系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特定移动终端目标锁定系统。系统由无线通讯系统、应用服务系统、移动终端等组成,应用服务系统包含相应的功能软件和硬件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无线通讯系统的移动终端(手机)及其承载物的近距识别及确认的方法和系统,近距的范围是厘米级别、米级别、几十米级别,厘米级别适用于:移动终端支付即手机刷卡、门禁系统、考勤签到系统等;米级别、几十米级别适用于:物流出入库管理系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特定移动终端目标锁定系统。系统由无线通讯系统、应用服务系统、移动终端等组成,应用服务系统包含相应的功能软件和硬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门禁系统、考勤签到系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等一般采用RFID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 个标准的PVC卡片内;目前有移动通讯运营商采用一种SIM卡和非接触式IC卡组装在一起的解决方案,但其实质仍然是非接触式IC卡解决方案。目前大多数IC卡采用恩智浦半导体的Mifare经典芯片(简称MI芯片)的安全算法,Mifare非接触逻辑加密卡的安全性存在一定问题,这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城市IC卡项目是一个不小的隐患。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无线通讯系统的移动终端(手机)及其承载物的近距鉴权识别及确认的方法和系统可以采用无密码确认方式,也可以采用密码确认方式,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目前移动通讯一般采用GSM(时分多址,采用时隙来区分用户)和CDMA(码分多址,采用不同的正交码来区分用户),3G网络采用的是CDMA技术。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网络交换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操作维护中心(OMC)和移动台(MS)等四大部分组成。
本发明采用的通讯协议不排除采用其他无线协议,除采用GSM、CDMA外,还有如点对点、IEEE802.11、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等协议,在广域网或局域网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无线通讯系统的移动终端(手机)及其承载物的近距鉴权、识别及确认的方法和系统,近距的范围是厘米级别、米级别、几十米级别,厘米级别适用于:移动终端支付即手机刷卡、门禁系统、考勤签到系统等;米级别、几十米级别适用于:物流出入库管理系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特定移动终端目标锁定系统。系统由无线通讯系统、应用服务系统、移动终端等组成,应用服务系统包含相应的功能软件和硬件系统。
以下移动终端的概念是:移动台(MS)即便携台(手机)或车载台,也可以配有终端设备(TE)或终端适配器(TA)。 移动台是物理设备,它还必须包含用户识别模块(SIM),SIM卡和硬件设备一起组成移动台。一般情况下移动终端即手机。
本发明的系统构成方式一:应用服务系统和移动通讯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有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方式登录,应用端有一微功率基站,微功率基站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微功率基站和移动通讯系统的基站子系统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或无线方式。其步骤是:移动终端靠近近距耦合天线,接收到微功率基站发射的导频信号,导频信号是基站连续发射未经调制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它使得手机能够获得前向码分多址信道时限,提供相关解调相位参考,并且为各基站提供信号强度比较,手机可以确定何时进行切换,移动终端接收到微功率基站的导频信号后自动进行鉴权注册登录,移动通讯系统立即告知应用服务系统该移动终端鉴权成功,应用服务系统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并通过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登录方式显示操作结果。这里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应用服务系统物理位置在移动通讯运营商处,并负责开发与管理;另一种是应用服务系统物理位置在使用者处,并由使用者负责开发与管理。上述基于微功率基站的移动终端近距鉴权识别方法在重新鉴权时会有一定的时间延时,解决的方案可以是采用一优先频段进行快速切换,或采用一专用信道。
移动终端支付即手机刷卡系统:支付现场硬件构成:微功率基站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而成的装置,并配置相应的电源,微功率基站和移动通讯系统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微功率基站可增加告之鉴权成功的显示装置或声响装置。其操作步骤是:移动终端用户签订有关同意通过话费转移支付或第三方移动终端号码绑定银行帐号支付的有关协议,当移动终端用户现场鉴权成功,一方面通过显示或声响告之支付成功,并可通过短信告之,另一方面移动通讯系统告之应用服务系统做相应的支付操作。进一步进行安全考虑,可以增加验证程序:a.现场鉴权成功后,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短信中心以某一号码发送短信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回复某字母串或预设密码加以验证。或b. 现场鉴权成功后,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移动通讯系统以某一号码拨打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听后按移动终端上的键盘上某字母串或预设密码加以验证,考虑到方便接听,可以增加一拾音音频放大器,即音频放大器输入端接拾音器并靠近移动终端受话器(SPK),音频放大器输出端接一扬声器。或c. 有一键盘和微功率基站相连作为输入设备,现场鉴权成功后,在键盘上输入预设密码,微功率基站将密码通过移动通讯系统送往应用服务系统进行验证。
门禁系统:微功率基站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而成的装置,并配置相应的电源,微功率基站和移动通讯系统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微功率基站可增加告之鉴权成功的显示装置或声响装置。方法1:移动通讯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WEB\WAP方式和本地电脑设备连接,以便于预设允许进入的移动终端号码,当移动终端鉴权成功后,移动通讯系统将鉴权成功的移动终端号码或IMSI信息送至应用服务系统,应用服务系统查找预设的允许进入的移动终端号码,如果有,则a.通过微功率基站输出标志信号驱动门禁系统电路开启。或b. 应用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WEB\WAP方式输出标志信号驱动门禁系统电路开启。方法2. 当移动终端鉴权成功后,移动通讯系统将鉴权成功的移动终端号码或IMSI信息送至应用服务系统,应用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WEB\WAP方式和本地电脑设备连接,本地电脑设备中有预设移动终端号码和号码比对系统,通过本地比对,输出标志信号驱动门禁系统电路。
考勤签到系统:微功率基站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而成的装置,并配置相应的电源,微功率基站和移动通讯系统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微功率基站可增加告之鉴权成功的显示装置或声响装置。移动通讯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WEB\WAP方式和本地电脑设备连接,本地电脑中有考勤管理系统。另一种方案是考勤管理系统直接放在应用服务系统中,可通过WEB\WAP方式查询打印。
物流出入库管理系统:微功率基站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而成的装置,并配置相应的电源,微功率基站和移动通讯系统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微功率基站可增加告之鉴权成功的显示装置或声响装置。移动通讯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WEB\WAP方式和本地电脑设备连接,本地电脑中有物流出入库管理系统,物流出入库管理系统预置有物品和移动终端号或IMSI信息相对应的数据库。
本发明的系统构成方式二:应用服务系统和移动通讯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有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方式登录,应用端有一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和移动通讯系统的基站子系统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或无线方式,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发射的信号和所处的地区的移动通讯系统覆盖信号同步,导频信号一致;在网络子系统中增加一伪VLR寄存器,其作用是存储被服务移动终端号码信息或IMSI信息,伪VLR寄存器不参与正常的通讯功能。其步骤是:微功率基站发射机依次提取伪VLR寄存器中的号码并不间断地发送强制应答信号,当移动终端靠近近距耦合天线,并且该移动终端号码在伪VLR寄存器中存在,接收到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发射的强制应答信号,移动终端会自动发射应答信号,移动通讯系统接收应答信号后即通知应用服务系统进行识别确认,应用服务系统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并通过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登录方式显示操作结果。这里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应用服务系统物理位置在移动通讯运营商处,并负责开发与管理;另一种是应用服务系统物理位置在使用者处,并由使用者负责开发与管理。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发射的制应答信号是连续数次发射的,并且是按一定规则设定的,是一组时序信号,目的是为了区别正常通讯使用时发生的移动终端不断和基站联系的情形。
移动终端支付即手机刷卡系统(小型系统):支付现场硬件构成: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而成的装置,并配置相应的电源,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和移动通讯系统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发射的信号和所处的地区的移动通讯系统覆盖信号同步,导频信号一致。其操作步骤是:移动终端用户签订有关同意通过话费转移支付或第三方移动终端号码绑定银行帐号支付的有关协议,并且将所有被服务移动终端号码信息或IMSI信息存储在伪VLR寄存器中,当移动终端用户现场识别成功后,一方面通过显示或声响告之支付成功,并可通过短信告之,另一方面移动通讯系统告之应用服务系统做相应的支付操作。进一步进行安全考虑,可以增加验证程序:a.现场识别成功后,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短信中心以某一号码发送短信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回复某字母串或预设密码加以验证。或b. 现场识别成功后,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移动通讯系统以某一号码拨打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听后按某字母串或预设密码加以验证,考虑到方便接听,可以增加一拾音音频放大器,即音频放大器输入端接拾音器并靠近移动终端受话器(SPK),音频放大器输出端接一扬声器。由于该方案必需要不断读取伪VLR寄存器中存在的被服务号码信息或IMSI信息,所以只能适用于小型系统,被服务移动终端不能太多,而且是特定的服务对象(伪VLR寄存器中存在的对象),适合于小人群会员式支付,如食堂、社区等。
门禁系统系统: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而成的装置,并配置相应的电源,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和移动通讯系统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发射的信号和所处的地区的移动通讯系统覆盖信号同步,导频信号一致。移动通讯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WEB\WAP方式和本地电脑设备连接,一是以便于预设允许进入的移动终端号码,将这些号码信息存放在伪VLR寄存器中,二是当移动终端识别成功后,输出标志信号驱动门禁系统电路开启。
考勤签到系统: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而成的装置,并配置相应的电源,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和移动通讯系统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发射的信号和所处的地区的移动通讯系统覆盖信号同步,导频信号一致。移动通讯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WEB\WAP方式和本地电脑设备连接,本地电脑中有考勤管理系统,本地电脑可管理伪VLR寄存器中的移动终端号码。另一种方案是考勤管理系统直接放在应用服务系统中,可通过WEB\WAP方式查询打印。
物流出入库管理系统: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而成的装置,并配置相应的电源,微功率基站和移动通讯系统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发射的信号和所处的地区的移动通讯系统覆盖信号同步,导频信号一致,伪VLR寄存器中存储有被服务对象的移动终端号码信息。移动通讯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WEB\WAP方式和本地电脑设备连接,本地电脑中有物流出入库管理系统,物流出入库管理系统预置有物品和移动终端号相对应的数据库。
本发明的系统构成方式三:应用服务系统和移动通讯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有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方式登录,应用端有一低增益基站接收机,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和移动通讯系统的基站子系统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或无线方式,低增益基站接收机的接收信号状态和所处的地区的移动通讯系统覆盖信号同步。其步骤是:移动终端靠近近距耦合天线,按任何号码或一接入专号并发射,低增益基站接收机接收到移动终端的发射信号,并同时识别该移动终端当前位置,移动通讯系统立即告知应用服务系统该移动终端识别成功,应用服务系统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并通过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登录方式显示操作结果。这里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应用服务系统物理位置在移动通讯运营商处,并负责开发与管理;另一种是应用服务系统物理位置在使用者处,并由使用者负责开发与管理。
移动终端支付即手机刷卡系统:支付现场硬件构成: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而成的装置,并配置相应的电源,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和移动通讯系统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可增加告之识别成功的显示装置或声响装置。其操作步骤是:移动终端用户签订有关同意通过话费转移支付或第三方移动终端号码绑定银行帐号支付的有关协议,当移动终端用户现场识别成功,一方面通过显示或声响告之支付成功,并可通过短信告之,另一方面移动通讯系统告之应用服务系统做相应的支付操作。进一步进行安全考虑,可以增加验证程序:A.移动终端靠近近距耦合天线,拨打一接入专号,在拨打的过程中移动通讯系统自动实现移动终端现场识别,接通专号后,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移动通讯系统在该移动终端上以语音提示要求输入预设密码加以验证,在该移动终端的键盘上输入密码即完成验证。考虑到方便接听,可以增加一拾音音频放大器,即音频放大器输入端接拾音器并靠近移动终端受话器(SPK),音频放大器输出端接一扬声器;或B. 有一键盘和低增益基站接收机相连作为输入设备,现场识别成功后,在键盘上输入预设密码,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将密码通过移动通讯系统送往应用服务系统进行验证。
门禁系统: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而成的装置,并配置相应的电源,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和移动通讯系统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可增加告之鉴权成功的显示装置或声响装置。方法1:移动通讯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WEB\WAP方式和本地电脑设备连接,以便于预设允许进入的移动终端号码,当移动终端鉴识别成功后,移动通讯系统将识别成功的移动终端号码送至应用服务系统,应用服务系统查找预设的允许进入的移动终端号码,如果有,则应用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WEB\WAP方式输出标志信号驱动门禁系统电路开启。方法2. 当移动终端识别成功后,移动通讯系统将识别成功的移动终端号码送至应用服务系统,应用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WEB\WAP方式和本地电脑设备连接,本地电脑设备中有预设移动终端号码和号码比对系统,通过本地比对,输出标志信号驱动门禁系统电路。
考勤签到系统: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而成的装置,并配置相应的电源,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和移动通讯系统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可增加告之鉴权成功的显示装置或声响装置。移动通讯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WEB\WAP方式和本地电脑设备连接,本地电脑中有考勤管理系统。另一种方案是考勤管理系统直接放在应用服务系统中,可通过WEB\WAP方式查询打印。
本发明采用的通讯协议不排除采用其他无线协议,除采用GSM、CDMA外,还有如点对点、IEEE802.11、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等协议,在广域网或局域网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式一基于微功率基站的移动终端近距鉴权识别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式二基于微功率基站发射机的移动终端近距识别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式三基于低增益基站接收机的移动终端近距识别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近距耦合天线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近距耦合天线振子变形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连接应用服务系统的应用方式框图。
图7为拾音音频放大器装置为音频拾音的原理图。
图8为拾音音频放大器装置为电磁拾音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式一基于微功率基站的移动终端近距鉴权识别方法原理示意图。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 基站子系统(简称基站BS)由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组成;网络子系统由移动交换中心(MSC)和操作维护中心(OMC)以及原地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鉴权中心(AUC)和设备标志寄存器(EIR)等组成。移动台(MS)即便携台(手机)或车载台,也可以配有终端设备(TE)或终端适配器(TA)。本发明的现场设备有一微功率基站102和移动通讯系统的基站子系统101相连,微功率基站102和近距耦合天线103相连接,微功率基站102和移动通讯系统的基站子系统10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或无线方式,应用服务系统105和移动通讯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105有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方式登录,另外做为可选方案,有一密码键盘106和微功率基站102相连接。其步骤是:移动终端104靠近近距耦合天线103,移动终端104接收到微功率基站102发射的导频信号,移动终端104自动进行鉴权注册重新登录移动通讯系统,移动通讯系统立即告知应用服务系统该移动终端现场鉴权成功,应用服务系统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并通过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登录方式显示操作结果。这里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应用服务系统物理位置在移动通讯运营商处,并负责开发与管理,或使用者远程管理;另一种是应用服务系统物理位置在使用者处,并由使用者负责开发与管理。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系统,其特征是:应用服务系统和移动通讯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有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方式登录窗口,应用端有一微功率基站,微功率基站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微功率基站和移动通讯系统的基站子系统相连接。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包含如下步骤:
A、当移动终端用户现场鉴权成功,一方面通过显示或声响告之支付成功,并可通过短信告之,另一方面移动通讯系统告之应用服务系统做相应的支付操作;
B、进一步进行安全考虑,增加验证程序:现场鉴权成功后,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短信中心以某一号码发送短信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回复某字母串或预设密码加以验证;或者,现场鉴权成功后,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移动通讯系统以某一号码拨打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听后按移动终端上的键盘上某字母串或预设密码加以验证;又或者,有一键盘和微功率基站相连作为输入设备,现场鉴权成功后,在键盘上输入预设密码,微功率基站将密码通过移动通讯系统送往应用服务系统进行验证。
图2为本发明方式二基于微功率基站发射机的移动终端近距识别方法原理示意图。应用服务系统205和移动通讯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有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方式登录,应用端有一微功率基站发射机202,微功率基站发射机202和近距耦合天线203相连接,微功率基站发射机202和移动通讯系统的基站子系统201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或无线方式,微功率基站发射机202发射的信号和所处的地区的移动通讯系统覆盖信号同步,导频信号一致,即和本地覆盖基站206同步;在网络子系统中增加一伪VLR寄存器207,其作用是存储被服务移动终端号码信息,伪VLR寄存器不参与正常的通讯功能。其步骤是:微功率基站发射机202依次提取伪VLR寄存器207中的对应的号码并不间断地发送强制应答信号,当移动终端204靠近近距耦合天线203,并且该移动终端号码信息在伪VLR寄存器207中存在,该移动终端就会接收到微功率基站发射机202发射的强制应答信号,移动终端204会自动发射应答信号,移动通讯系统中本地覆盖基站206接收应答信号后即通过移动通讯系统通知应用服务系统进行识别确认,应用服务系统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并通过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登录方式显示操作结果。这里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应用服务系统物理位置在移动通讯运营商处,并负责开发与管理,或使用者远程管理;另一种是应用服务系统物理位置在使用者处,并由使用者负责开发与管理。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发射的制应答信号是连续数次发射的,并且是按一定规则设定的,是一组时序信号,目的是为了区别正常通讯使用时发生的移动终端不断和基站联系的情形。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微功率基站为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和移动通讯系统的基站子系统相连接,微功率基站发射机发射的信号和所处的地区的移动通讯系统覆盖信号同步,导频信号一致。
图3为本发明方式三基于低增益基站接收机的移动终端近距识别方法原理示意图。应用服务系统305和移动通讯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305有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方式登录,应用端有一低增益基站接收机302,低增益基站接收机302和近距耦合天线303相连接,低增益基站接收机302和移动通讯系统的基站子系统301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或无线方式,低增益基站接收机302的接收信号状态和所处的地区的移动通讯系统覆盖信号同步,即和本地覆盖基站306同步。另外做为可选方案,有一密码键盘307和低增益基站接收机302相连接。其步骤是:移动终端304靠近近距耦合天线303,按任何号码或一接入专号并发射,低增益基站接收机302接收到移动终端304的发射信号,并同时识别移动终端号码或IMSI信息,移动通讯系统立即告知应用服务系统该移动终端识别成功,应用服务系统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并通过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登录方式显示操作结果。这里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应用服务系统物理位置在移动通讯运营商处,并负责开发与管理,或使用者远程管理;另一种是应用服务系统物理位置在使用者处,并由使用者负责开发与管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移动终端304拨号时,低增益基站接收机302和本地覆盖基站306是同时接收到移动终端304发射的信号的,可以设置一接入专号,仅能由低增益基站接收机302响应并送往移动通讯系统,通过接入专号可以进行语言提示密码输入操作服务方式。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微功率基站为低增益基站接收机,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和移动通讯系统的基站子系统相连接,低增益基站接收机的接收信号状态和所处的地区的移动通讯系统覆盖信号同步。其特征是包含如下步骤:所述验证程序为:移动终端靠近近距耦合天线,拨打一接入专号,在拨打的过程中移动通讯系统自动实现移动终端现场识别,接通专号后,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移动通讯系统在该移动终端上以语音提示要求输入预设密码加以验证,在该移动终端的键盘上输入密码即完成验证;或者,有一键盘和低增益基站接收机相连作为输入设备,现场识别成功后,在键盘上输入预设密码,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将密码通过移动通讯系统送往应用服务系统进行验证。
图4为本发明近距耦合天线原理图。近距耦合天线由馈线401和偶极子天线组成,偶极子天线由两根振子402组成,在这里两根振子是平行的,两根振子的尺寸远小于移动通讯系统使用电磁波波长的四分之一。馈线一头连接微功率基站或微功率基站发射机或低增益基站接收机,馈线另一头连接偶极子天线的两根振子,移动终端403在振子中和微功率基站或微功率基站发射机或低增益基站接收机进行近距耦合。这里的近距耦合可以是电感耦合、电磁耦合、电容耦合,形式上可以是微带天线、印刷线路板天线。
图5为本发明近距耦合天线振子变形原理图。馈线501和两根振子502连接,两根振子形成α角度,α角度是0度到180度,通过调整α角度可以形成需要的发射或接收增益方向及波瓣图形,以及得到所需要的感应距离,503是需识别的移动终端。
图6为本发明连接应用服务系统的应用方式框图。应用服务系统根据不同的应用,连接门禁系统或移动终端支付系统或物流出入库管理确认系统或人员考勤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包含相应的功能软件和硬件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应用于移动终端支付系统时还连接结算系统,结算系统连接银行系统或移动运营商费用系统。
图7为拾音音频放大器装置为音频拾音的原理图。移动终端701中的送话器702发出的声音进入音频拾音器703,音频拾音器703连接音频放大器704的输入端,音频放大器704的输出端连接扬声器705,进过音频放大器704的放大,声音在扬声器705中播出。
图8为拾音音频放大器装置为电磁拾音的原理图。这里的拾音器采用电磁拾音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过滤环境噪音,电磁拾音器由铁心和绝缘导线绕组组成,801是绝缘导线,802是铁心,在铁心802上绕制一定圈数的绝缘导线,绝缘导线两端接入音频放大器的输入端。
以上应用服务系统编程语言可以是现有的任何语言方式,系统所在物理位置可以在任何地点的任何服务器,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的,如电缆、光缆、电话线等,或无线方式,如点对点、2G、3G等,通讯协议IEEE802.11、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等,在广域网或局域网中。

Claims (6)

1.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其特征是:
设置应用服务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和移动通讯系统相连接,应用服务系统有数据接口或提供WEB\WAP方式登录窗口,应用端设置一低增益基站接收机,所述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和近距耦合天线相连接,所述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和移动通讯系统的基站子系统相连接,所述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和接入专号通道相连接;
所述低增益基站接收机的接收信号状态和所处的地区的移动通讯系统覆盖信号同步;
所述低增益基站接收机通过近距耦合天线接收移动终端拨打的接入专号;
识别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移动终端靠近近距耦合天线,拨打一接入专号,在拨打的过程中由所述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响应并送往移动通讯系统,移动通讯系统自动实现移动终端现场识别,接通专号后,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移动通讯系统在该移动终端上以语音提示要求输入预设密码加以验证,在该移动终端的键盘上输入密码即完成验证;或者,有一键盘和所述低增益基站接收机相连作为输入设备,现场识别成功后,在键盘上输入预设密码,所述低增益基站接收机将密码通过移动通讯系统送往应用服务系统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应用服务系统连接门禁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应用服务系统连接物流出入库管理确认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应用服务系统连接接人员考勤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应用服务系统连接移动终端支付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应用服务系统连接结算系统,结算系统连接银行系统或移动运营商费用系统。
CN201010624805.5A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1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24805.5A CN102571156B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
CN201510176660.XA CN104754498B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基于伪vlr寄存器的移动终端近距识别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24805.5A CN102571156B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6660.XA Division CN104754498B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基于伪vlr寄存器的移动终端近距识别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1156A CN102571156A (zh) 2012-07-11
CN102571156B true CN102571156B (zh) 2015-05-27

Family

ID=464157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6660.XA Active CN104754498B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基于伪vlr寄存器的移动终端近距识别方法和系统
CN20101062480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1156B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6660.XA Active CN104754498B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基于伪vlr寄存器的移动终端近距识别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47544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3768A (zh) * 2014-07-10 2014-09-24 河南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考勤点名统计系统
CN108769959A (zh) * 2018-04-11 2018-11-06 南京熊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蜂窝基站的通信终端近场识别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5179A (zh) * 2003-12-26 2004-12-15 邵军利 手机支付系统
CN1591439A (zh) * 2004-06-10 2005-03-09 上海正前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刷手机支付公共汽车交通费用的系统和方法
JP2005521325A (ja) * 2002-03-26 2005-07-14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ショートレンジ無線通信のための高周波識別(rf−id)に基づく発見
CN1885734A (zh) * 2005-06-21 2006-12-27 伍明旦 一种手机身份的识别系统
CN101075848A (zh) * 2007-07-05 2007-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蜂窝网络基站同步的方法、系统和基站
CN201937826U (zh) * 2010-12-31 2011-08-17 吴东辉 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4280A (zh) * 2006-09-29 2008-04-02 黄金富 用手机全自动购买机票和订酒店的支付确认系统和方法
CN1937845A (zh) * 2006-10-08 2007-03-28 北京博为远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终端漫游的信息推送系统和方法
CN101166298B (zh) * 2006-10-16 2010-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位置区承载实现多媒体消息群发的方法
CN101206739A (zh) * 2006-12-19 2008-06-25 黄金富 用手机作为付款器件的收银机收付款系统和相应方法
CN101277515A (zh) * 2007-03-26 2008-10-01 黄金富 利用手机接入网络的认证信息的收银机系统和收付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521325A (ja) * 2002-03-26 2005-07-14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ショートレンジ無線通信のための高周波識別(rf−id)に基づく発見
CN1555179A (zh) * 2003-12-26 2004-12-15 邵军利 手机支付系统
CN1591439A (zh) * 2004-06-10 2005-03-09 上海正前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刷手机支付公共汽车交通费用的系统和方法
CN1885734A (zh) * 2005-06-21 2006-12-27 伍明旦 一种手机身份的识别系统
CN101075848A (zh) * 2007-07-05 2007-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蜂窝网络基站同步的方法、系统和基站
CN201937826U (zh) * 2010-12-31 2011-08-17 吴东辉 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1156A (zh) 2012-07-11
CN104754498B (zh) 2019-01-18
CN104754498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1905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on
EP1908250B1 (en) Mobile phone with rfid reader and wlan transmitter integrated on sim card
EP1178445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short-range wireless transactions between an hybrid wireless terminal and a service terminal
CN102769482A (zh) 基于nfc技术链接目标wlan设备的方法、设备、装置及系统
CN102571156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验证方法
CN201937826U (zh) 移动终端的近距识别系统
KR20170134884A (ko) 근거리장치를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KR20170134888A (ko) 시가잭장치를 이용한 2채널 결제 방법
KR20170034973A (ko) 근거리장치를 이용한 2채널 결제 방법
KR20180110283A (ko) Obd연동장치를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KR20170134854A (ko) 근거리장치를 이용한 주유 결제 방법
KR20180056487A (ko) 블랙박스장치를 이용한 2채널 결제 방법
KR20170134852A (ko) 근거리장치를 이용한 2채널 결제 방법
KR20180056489A (ko) 차량항법장치를 이용한 2채널 결제 방법
KR20170134858A (ko) 별도의 신호장치를 이용한 선주문 상품 수령 방법
KR20180056477A (ko) 블랙박스장치를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KR20170134885A (ko) 시가잭장치를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KR20180110291A (ko) 차량 거치형 음파출력장치를 이용한 2채널 결제 방법
KR20180056496A (ko) 차량항법장치를 이용한 선주문 상품 수령 방법
KR20170026795A (ko) 근거리장치를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KR20170026796A (ko) 시가잭장치를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KR20180110292A (ko) 차량 거치형 obd연동장치를 이용한 2채널 결제 방법
KR20170034969A (ko) 시가잭장치를 이용한 2채널 결제 방법
CN113099393A (zh) 一种基于蓝牙广播实现使用方身份鉴权的方法及应用
KR20180110282A (ko) 음파출력장치를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City Chongchuan road 226019 No. 58 Science Park Building No. 1 109

Applicant after: Wu Donghui

Address before: 226001 No. 122 South Road, Nantong,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Wu Donghu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26001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TO: 226019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DONG HUABO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U DONGHUI

Effective date: 201506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25

Address after: 51064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Tianhe District gold Yinglu No. 1 was 1106 room two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uabo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City Chongchuan road 226019 No. 58 Science Park Building No. 1 109

Patentee before: Wu Donghui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16

Address after: 050000, 24 floor, apartment 3, Wanda Plaza, Huai road and Jianhua street, Yuhua District, Hebei, Shijiazhuang

Patentee after: Hebei dragon Mdt InfoTech Ltd

Address before: 51064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Tianhe District gold Yinglu No. 1 was 1106 room two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Huabo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8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