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8399A - 过驱动值产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过驱动值产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68399A
CN102568399A CN2010105905609A CN201010590560A CN102568399A CN 102568399 A CN102568399 A CN 102568399A CN 2010105905609 A CN2010105905609 A CN 2010105905609A CN 201010590560 A CN201010590560 A CN 201010590560A CN 102568399 A CN102568399 A CN 102568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gray scale
reference value
scale reference
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05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68399B (zh
Inventor
杨富吉
彭国玮
刘庆鸿
丁士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905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683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68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8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68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8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过驱动值产生方法,适于液晶显示装置,可在对照表尺寸变小的情况下,提升过驱动值的准确度。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当前灰度值及先前灰度值,其中灰度值与先前灰度值共同对应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像素。依据对照表,取得接近当前灰度值的第一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接近先前灰度值的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以及四个第一过驱动值。依据当前灰度值、先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及这些第一过驱动值,经由四点内插法或平行四边形内插法运算后取得当前灰度值与先前灰度值所对应的目标过驱动值。

Description

过驱动值产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过驱动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过驱动值产生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视频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装置已被大量地使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幕上。然而,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因此需要于液晶面板下方配置背光模块以提供液晶面板所需要的光源,进而使液晶面板达到显示的效果。以目前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大多采用持续式(hold type)背光模块来提供所需的光源,以提供固定发光振幅的光源。因此,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静态画面时,并不会发生画面闪烁的问题,相对地,观看者在观看静态画面时眼睛也较为舒服。
然而,当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动态画面时,持续发光模式的背光却会因人眼的积分行为模式,而造成播放动态影像时,会出现影像的轮廓模糊不清,或者画面有拖曳、残像的情形,也就是所谓的动态模糊(motion blur)。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发生,已知技术大多使用过驱动(Over Driving,OD)技术来改善像素的反应时间。
现阶段,在实行过驱动技术时,需要建立一个对照表来记载各灰度值所对应的过驱动值,并依据对照表更改待输出灰度值的信号,减轻液晶反应时间的问题。并且,对照表大小应是灰度值信号解析度的平方倍,也就是过对照表会参照先前一个灰度值及现在的灰度值来建立各灰度值所对应的过驱动值,如此过驱动值才能正确对应至各灰度。不过,现今有硬件上成本的考量,使得对照表的尺寸变小,导致所记载的先前灰度值及灰度值数量减少。并且,没记载于对照表上的先前灰度值及灰度值只能参照较接近的先前灰度值及灰度值,以致于所输出的过驱动值会变得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可在对照表尺寸变小的情况下,提升过驱动值的准确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过驱动值产生方法,适于液晶显示装置。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当前灰度值及先前灰度值,其中当前灰度值与先前灰度值共同对应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像素。依据对照表,取得接近当前灰度值的第一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以及接近先前灰度值的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并且,参照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以取得四个第一过驱动值。依据当前灰度值、先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这些第一过驱动值,经由四点内插法运算后取得当前灰度值与先前灰度值所对应的目标过驱动值。
本发明亦提出一种过驱动值产生方法,适于液晶显示装置。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当前灰度值及先前灰度值,其中当前灰度值与先前灰度值共同对应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像素。依据对照表,取得接近当前灰度值的第一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以及接近先前灰度值的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并且,参照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以取得四个第一过驱动值。其中,第一灰度参考值相同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相同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依据当前灰度值、先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这些第一过驱动值,经由平行四边形内插法运算后取得当前灰度值与先前灰度值所对应的目标过驱动值。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过驱动值产生方法,适于液晶显示装置。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当前灰度值及先前灰度值,其中当前灰度值与先前灰度值共同对应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像素。依据对照表,取得接近当前灰度值的第一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以及接近先前灰度值的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并且,参照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以取得四个第一过驱动值。当第一灰度参考值不相同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或第二灰度参考值不相同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时,依据当前灰度值、先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这些第一过驱动值,经由四点内插法运算后取得当前灰度值与先前灰度值所对应的一目标过驱动值。当第一灰度参考值相同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且第二灰度参考值相同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时,依据当前灰度值、先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这些第一过驱动值,经由平行四边形内插法运算后取得目标过驱动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四点内插法包括:依据当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及对应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二过驱动值;依据当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及对应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三过驱动值;依据先前灰度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过驱动值及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目标过驱动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四点内插法包括:依据先前灰度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二过驱动值;依据先前灰度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三过驱动值;依据当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二过驱动值及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目标过驱动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当前灰度值与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大于先前灰度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平行四边形内插法包括:依据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平均过驱动值;依据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平均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延伸过驱动值,其中延伸过驱动值为两倍的平均过驱动值减去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依据先前灰度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延伸过驱动值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二过驱动值;依据先前灰度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延伸过驱动值、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三过驱动值;依据当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二过驱动值及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目标过驱动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前灰度值与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大于先前灰度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平行四边形内插法包括:依据对应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平均过驱动值;依据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平均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延伸过驱动值,其中延伸过驱动值为两倍的平均过驱动值减去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依据当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延伸过驱动值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二过驱动值;依据当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三过驱动值;依据先前灰度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过驱动值及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目标过驱动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当前灰度值与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小于先前灰度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平行四边形内插法包括:依据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平均过驱动值;依据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平均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延伸过驱动值,其中延伸过驱动值为两倍的平均过驱动值减去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依据先前灰度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延伸过驱动值及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二过驱动值;依据先前灰度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三过驱动值;依据当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二过驱动值及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目标过驱动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当前灰度值与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小于先前灰度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平行四边形内插法包括:依据对应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平均过驱动值;依据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平均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延伸过驱动值,其中延伸过驱动值为两倍的平均过驱动值减去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依据当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延伸过驱动值及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二过驱动值;依据当前灰度值、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三过驱动值;依据先前灰度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过驱动值及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目标过驱动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当前灰度值不等于第一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先前灰度值不等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依据当前灰度值及先前灰度值取得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四个第一过驱动值。并且,依据第一灰度参考值是否相同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是否相同于第二灰度参考值,决定利用四点内插法或平行四边形内插法进行运算,以取得当前灰度值与先前灰度值所对应的目标过驱动值。借此,在对照表尺寸变小的情况下,提升过驱动值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系统方块图。
图2为图1的源极驱动器的系统方块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四点内插法的运算示意图。
图4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平行四边形内插法的运算示意图。
图4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平行四边形内插法的运算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值产生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液晶显示装置
110:液晶显示面板
120:背光模块
130:时序控制器
140:栅极驱动器
150:源极驱动器
151:数据处理单元
153:图框缓冲器
155:过驱动计算单元
157:比较器
159:多工器
CL:对角线
SV:视频信号
SG:当前灰度值
OD:目标过驱动值
PSG:先前灰度值
L:像素列
P:像素
S510、S520、S530、S540、S55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系统方块图。请参照图1,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110、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LED backlight module)120、时序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T-con)130、栅极驱动器(gate driver)140,以及源极驱动器(source driver)150。时序控制器130接收视频信号SV,以依据视频信号SV所传送的画面数据控制栅极驱动器140及源极驱动器150,并且时序控制器130会输出当前灰度值SG至源极驱动器150。栅极驱动器140受控于时序控制器130,借以来逐一开启液晶显示面板110内的每一列像素(如像素列L)。
源极驱动器150亦受控于时序控制器130,以依据当前灰度值SG提供对应的目标过驱动值OD或将当前灰度值SG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110内被栅极驱动器130开启的列像素,其中目标过驱动值OD用以加速液晶显示面板110内的液晶转动。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120会提供液晶显示面板110所需的面光源,当源极驱动器150供应对应的灰度值SG给液晶显示面板110内的最后一列像素之后,液晶显示面板110即可显示完整的画面给使用者观看。
图2为图1的源极驱动器的系统方块图。请参照图2,源极驱动器150包括数据处理单元151、帧缓冲器153、过驱动计算单元155、比较器157及多工器159。数据处理单元151用以将当前灰度值SG转换为符合帧缓冲器153的数据格式,以将转换后的当前灰度值SG储存于帧缓冲器153中。数据处理单元151可利用查表法转换当前灰度值SG的数据格式,或者利用数学运算转换当前灰度值SG的数据格式。此外,若帧缓冲器153的数据格式与当前灰度值SG相同时,则可省略数据处理单元151。
帧缓冲器153用以储存当前灰度值SG,并于同一个像素的下一个输出期间输出作为先前灰度值PSG。过驱动计算单元155依据当前灰度值SG及先前灰度值PSG进行过驱动运算,以输出对应当前灰度值SG及先前灰度值PSG的目标过驱动值OD。比较器157比较当前灰度值SG及先前灰度值PSG,用以在当前灰度值SG及先前灰度值PSG不同时控制多工器159输出目标过驱动值OD,在当前灰度值SG及先前灰度值PSG相同时控制多工器159输出当前灰度值SG。
在过驱动计算单元155进行过驱动运算时,过驱动计算单元155会先依据对照表(Look-Up Table,LUT)取得接近当前灰度值SG的第一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以及取得接近先前灰度值PSG的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并且,再参照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取得四个第一过驱动值。接着,依据当前灰度值SG、先前灰度值PSG、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及上述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四点内插运算或平行四边形内插运算,以求得对应当前灰度值SG及先前灰度值PSG的目标过驱动值OD。
其中,灰度参考值及先前灰度参考值为记录于对照表中的灰度值及先前灰度值,并且在此运算所使用的当前灰度值SG及先前灰度值PSG为共同对应液晶显示面板110的同一个像素(如像素P)。此外,过驱动计算单元155可依据是否有两个第一过驱动值位于对照表的对角线上决定使用四点内插运算或平行四边形内插运算,亦即可依据第一灰度参考值是否相同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是否相同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决定使用四点内插法运算或平行四边形内插法运算。
值得一提的是,对照表依据尺寸大小大致可分为9×9、17×17及33×33。以9×9的对照表而言,每两灰度参考值或每两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间隔约为32(即256/(9-1))。以17×17的对照表而言,每两灰度参考值或每两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间隔约为16(即256/(17-1))。以33×33的对照表而言,每两灰度参考值或每两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间隔约为8(即256/(33-1))。值得一提的是,下列实施例所述的灰度参考值及先前灰度参考值为用以说明,且不受限于上述对照表的规格。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四点内插法的运算示意图。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OD(10,30)为表示对应至灰度值(或灰度参考值)为30与先前灰度值(或先前灰度参考值)为10的过驱动值,OD(20,40)为表示对应灰度值为40与先前灰度值为20的过驱动值,其余则以此类推。在此假设过驱动计算单元155所接收的当前灰度值SG为34,先前灰度值PSG为12,并依据对照表所取得的第一灰度参考值为30,第二灰度参考值为40,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为10,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为20,以及第一过驱动值OD(10,30)为40、OD(10,40)为50、OD(20,30)为35、OD(20,40)为45。
在四点内插运算过程中,会依据对应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10)的第一过驱动值OD(10,30)、OD(10,40)以及当前灰度值SG(34)、第一灰度参考值(30)及第二灰度参考值(40)求得第二过驱动值OD(10,34)。并且,依据对应第二先前灰度值(20)的第一过驱动值OD(20,30)、OD(20,40)以及当前灰度值SG(34)、第一灰度参考值(30)及第二灰度参考值(40)求得第三过驱动值OD(20,34)。最后,依据先前灰度值PSG(12)、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10)、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20)、第二过驱动值OD(10,34)及第三过驱动值OD(20,34)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目标过驱动值OD(12,34)。依据上述,四点内插法的运算细节可参照下列运算过程:
OD ( 10,34 ) = 40 + { 34 - 30 40 - 30 } × { 50 - 40 } = 44
OD ( 20,34 ) = 35 + { 34 - 30 40 - 30 } × { 45 - 35 } = 39
OD ( 12,34 ) = 39 + { 20 - 12 20 - 10 } × { 44 - 39 } = 43
此外,四点内插运算亦可先依据先前灰度值PSG(12)、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10)、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20)及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30)的第一过驱动值OD(10,30)、OD(20,30)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过驱动值OD(12,30)。并且,依据先前灰度值PSG(12)、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10)、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20)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40)的第一过驱动值OD(10,40)、OD(20,40)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过驱动值OD(12,40)。最后,依据当前灰度值SG(34)、第一灰度参考值(30)、第二灰度参考值(40)、过驱动值OD(12,30)及OD(12,40)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过驱动值OD(12,34)。依据上述,另一四点内插法的运算细节可参照下列运算过程:
OD ( 12,30 ) = 40 + { 12 - 10 20 - 10 } × { 35 - 40 } = 39
OD ( 12,40 ) = 50 + { 12 - 10 20 - 10 } × { 40 - 50 } = 49
OD ( 12,34 ) = 39 + { 34 - 30 40 - 30 } × { 49 - 39 } = 43
图4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平行四边形内插法的运算示意图。请参照图4A,一般而言,平行四边形内插运算可使用于有两个第一过驱动值位于对照表的对角线上的情况下,亦即第一灰度参考值相同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且第二灰度参考值相同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情况下使用平行四边形内插运算。在此假设过驱动计算单元155所接收的当前灰度值SG为36,先前灰度值PSG为32,并依据对照表所取得的第一灰度参考值为30,第二灰度参考值为40,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为30,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为40,以及第一过驱动值OD(30,30)为30、OD(30,40)为60、OD(40,30)为10、OD(40,40)为40。
如图所示,对照表的对角线CL会将第一过驱动值OD(30,30)、OD(30,40)、OD(40,30)及OD(40,40)所形成的区域切割为二个三角形,在此将第一过驱动值OD(30,30)、OD(30,40)及OD(40,40)所形成三角形视为上三角形,将第一过驱动值OD(30,30)、OD(40,30)及OD(40,40)所形成三角形视为下三角形。由于对角线CL两边的线性关系不同,若所要取得的目标过驱动值OD位于上三角形时,亦即当前灰度值SG与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大于先前灰度值PSG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则利用第一过驱动值OD(30,30)、OD(30,40)及OD(40,40)进行运算;反之,若所要取得的目标过驱动值OD位于下三角形时,亦即当前灰度值SG与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小于先前灰度值PSG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则利用第一过驱动值OD(30,30)、OD(40,30)及OD(40,40)进行运算。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所要取得的目标过驱动值OD为OD(32,36),亦即目标过驱动值OD位于上三角形。
在平行四边形内插法的运算过程中,会依据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40)的第一过驱动值OD(30,40)及OD(40,40)进行运算,以取得平均过驱动值OD(35,40),其中平均过驱动值OD(35,40)会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并依据平均过驱动值OD(35,40)取得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角。依据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对边至中心点的距离会相同,因此可利用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30)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的第一过驱动值OD(30,30)与平均过驱动值OD(35,40)进行运算,以取得延伸过驱动值OD(40,50)。其中,第一过驱动值OD(30,30)、OD(30,40)、OD(40,40)与延伸过驱动值OD(40,50)会形成平行四边形区域,并利用第一过驱动值OD(30,30)、OD(30,40)、OD(40,40)与延伸过驱动值OD(40,50)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目标过驱动值OD(32,36)。
依据上述,接着依据先前灰度值PSG(32)、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延伸过驱动值OD(40,50)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40)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的第一过驱动值OD(30,40)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二过驱动值OD(32,42)。并且,再依据先前灰度值PSG(32)、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30)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的第一过驱动值OD(30,30)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40)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的第一过驱动值OD(40,40)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三过驱动值OD(32,32)。最后,依据当前灰度值SG(36)、第一灰度参考值(30)、第二灰度参考值(40)、第二过驱动值OD(32,42)及第三过驱动值OD(32,32)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目标过驱动值OD(32,36)。依据上述,位于上三角形的平行四边形内插法的运算细节可参照下列运算过程:
OD ( 35,40 ) = 60 + 40 2 = 50
OD(40,50)=(50-30)×2+30=70
OD ( 32,42 ) = 60 + { 32 - 30 40 - 30 } × { 70 - 60 } = 62
OD ( 32,32 ) = 30 + { 32 - 30 40 - 30 } × { 40 - 30 } = 32
OD ( 32,36 ) = 32 + { 36 - 32 40 - 30 } × { 62 - 32 } = 44
此外,位于上三角形的平行四边形内插法的运算亦可先依据对应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的第一过驱动值OD(30,30)及OD(30,40)进行运算,以取得平均过驱动值OD(30,35)。接着,依据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40)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20)的第一过驱动值OD(40,40)及平均过驱动值OD(30,35)进行运算,以取得延伸过驱动值OD(20,30)。其中,第一过驱动值OD(30,30)、OD(30,40)、OD(40,40)与过驱动值OD(20,30)会形成另一平行四边形区域。
然后,依据当前灰度值SG(36)、第一灰度参考值30、第二灰度参考值(40)、延伸过驱动值OD(20,30)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40)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的第一过驱动值OD(30,40)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二过驱动值OD(26,36)。并且,再依据当前灰度值SG(36)、第一灰度参考值(30)、第二灰度参考值(40)、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30)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的第一过驱动值OD(30,30)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40)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的第一过驱动值OD(40,40)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三驱动值OD(36,36)。
最后,依据先前灰度值PSG(32)、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第二过驱动值OD(26,36)及第三过驱动值OD(36,36)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过驱动值OD(32,36)。依据上述,位于上三角形的另一平行四边形内插法的运算细节可参照下列运算过程:
OD ( 30,35 ) = 30 + 60 2 = 45
OD(20,30)=(45-40)×2+40=50
OD ( 26,36 ) = 50 + { 36 - 30 40 - 30 } × { 60 - 50 } = 56
OD ( 36,36 ) = 30 + { 36 - 30 40 - 30 } × { 40 - 30 } = 36
OD ( 32,36 ) = 36 + { 36 - 32 40 - 30 } × { 56 - 36 } = 44
图4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平行四边形内插法的运算示意图。请参照图4B,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所要取得的目标过驱动值OD为OD(36,32),亦即目标过驱动值OD位于下三角形。在平行四边形内插法的运算过程中,会依据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30)的第一过驱动值OD(30,30)及OD(40,30)进行运算,以取得平均过驱动值OD(35,30)。并且,依据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40)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的第一过驱动值OD(40,40)及过驱动值OD(35,30)进行运算,以取得过驱动值OD(30,20)。
接着,依据先前灰度值PSG(36)、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延伸过驱动值OD(30,20)及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30)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的过驱动值OD(40,30)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二过驱动值OD(36,26)。并且,再依据先前灰度值PSG(36)、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30)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的第一过驱动值OD(30,30)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40)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的第一过驱动值OD(40,40)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三过驱动值OD(36,36)。
最后,依据当前灰度值SG(32)、第一灰度参考值(30)、第二灰度参考值(40)、第二过驱动值OD(36,32)及第三过驱动值OD(36,36)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目标过驱动值OD(36,32)。依据上述,位于下三角形的平行四边形内插法的运算细节可参照下列运算过程:
OD ( 35,30 ) = 30 + 10 2 = 20
OD(30,20)=(40-20)×2-40=0
OD ( 36,26 ) = 0 + { 36 - 30 40 - 30 } × { 10 - 0 } = 6
OD ( 36,36 ) = 30 + { 36 - 30 40 - 30 } × { 40 - 30 } = 36
OD ( 32,36 ) = 6 + { 32 - 26 40 - 30 } × { 36 - 6 } = 24
此外,位于下三角形的平行四边形内插法运算亦可先依据对应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的第一过驱动值OD(40,30)及OD(40,40)进行运算,以取得平均过驱动值OD(40,35)。并且,依据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30)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的第一过驱动值OD(30,30)及平均过驱动值OD(40,35)进行运算,以取得延伸过驱动值OD(50,40)。
接着,依据当前灰度值SG(32)、第一灰度参考值(30)、第二灰度参考值(40)、延伸过驱动值OD(50,40)及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30)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的第一过驱动值OD(40,30)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二过驱动值OD(42,32)。并且,再依据当前灰度值SG(32)、第一灰度参考值(30)、第二灰度参考值(40)、对应第一灰度参考值(30)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的第一过驱动值OD(30,30)及对应第二灰度参考值(40)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的第一过驱动值OD(40,40)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第三过驱动值OD(32,32)。
最后,依据先前灰度值PSG(36)、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30)、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40)、第二过驱动值OD(42,32)及第三过驱动值OD(32,32)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目标过驱动值OD(36,32)。依据上述,位于下三角形的另一平行四边形内插法的运算细节可参照下列运算过程:
OD ( 40,35 ) = 40 + 10 2 = 25
OD(50,40)=(25-30)×2+30=20
OD ( 42,32 ) = 10 + { 32 - 30 40 - 30 } × { 20 - 10 } = 12
OD ( 32,32 ) = 30 + { 32 - 30 40 - 30 } × { 40 - 30 } = 32
OD ( 32,36 ) = 12 + { 42 - 36 40 - 30 } × { 32 - 12 } = 24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四点内插法运算及平行四边形内插法运算可运用于当前灰度值SG不等于灰度参考值且先前灰度值PSG不等于先前灰度参考值的情况下。换言之,在当前灰度值SG不等于第一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且先前灰度值PSG不等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时,可利用四点内插运算或平行四边形内插运算进行运算。在当前灰度值SG等于灰度参考值与先前灰度值PSG等于先前灰度参考值的其中一个条件成立时,可直接利用一次内插运算求出目标过驱动值OD。在当前灰度值SG等于灰度参考值且先前灰度值PSG等于先前灰度参考值时,可直接利用对照表查出目标过驱动值OD。
依据上述,可汇整一过驱动值产生方法,以应用于过驱动计算单元155。图5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值产生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5,首先接收当前灰度值SG及先前灰度值PSG(步骤S510),其中当前灰度值SG与先前灰度值PSG共同对应液晶显示面板110的一像素。接着,在步骤S520中,依据对照表取得接近当前灰度值SG的第一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以及接近PSG先前灰度值的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并且,参照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以取得四个第一过驱动值。
然后,判断第一灰度参考值是否相同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且第二灰度参考值是否相同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步骤S530)。当第一灰度参考值不相同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且第二灰度参考值不相同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时,依据当前灰度值SG、先前灰度值PSG、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及这些第一过驱动值,经由四点内插法运算后取得当前灰度值SG与先前灰度值PSG所对应的目标过驱动值OD(步骤S540)。其中,四点内插法运算可参照上述说明,在此则不再赘述。
当第一灰度参考值相同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且第二灰度参考值相同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时,依据当前灰度值SG、先前灰度值PSG、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及这些第一过驱动值,经由平行四边形内插法运算后取得当前灰度值SG与先前灰度值PSG所对应的目标过驱动值OD(步骤S550)。其中,平行四边形内插法运算可参照上述说明,在此则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依据当前灰度值及先前灰度值取得第一灰度参考值、第二灰度参考值、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四个第一过驱动值。并且,依据第一灰度参考值是否相同于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第二灰度参考值是否相同于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选择进行四点内插法或平行四边形内插法运算,以取得当前灰度值与先前灰度值所对应的目标过驱动值。借此,在对照表尺寸变小的情况下,可维持过驱动值的准确度。并且,在同样的对照表的尺寸下,可提高所输出的过驱动值的准确度。并且,在维持准确度的前提下,可缩小对照表尺寸,因此可缩小存储的容量,进而减少硬件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1)

1.一种过驱动值产生方法,适于一液晶显示装置,该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包括:
接收一当前灰度值及一先前灰度值,其中该当前灰度值与该先前灰度值共同对应该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像素;
依据一对照表,取得接近该当前灰度值的一第一灰度参考值及一第二灰度参考值,以及接近该先前灰度值的一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一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并且参照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以取得四个第一过驱动值;以及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所述第一过驱动值,经由一四点内插法运算后取得该当前灰度值与该先前灰度值所对应的一目标过驱动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四点内插法包括: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及对应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二过驱动值;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及对应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三过驱动值;以及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过驱动值及该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该目标过驱动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四点内插法包括: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二过驱动值;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三过驱动值;以及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第二过驱动值及该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该目标过驱动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当前灰度值不等于该第一灰度参考值及该第二灰度参考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先前灰度值不等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
6.一种过驱动值产生方法,适于一液晶显示装置,该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包括:
接收一当前灰度值及一先前灰度值,其中该当前灰度值与该先前灰度值共同对应该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像素;
依据一对照表,取得接近该当前灰度值的一第一灰度参考值及一第二灰度参考值,以及接近该先前灰度值的一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一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并且参照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以取得四个第一过驱动值,其中该第一灰度参考值相同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相同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以及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所述第一过驱动值,经由一平行四边形内插法运算后取得该当前灰度值与该先前灰度值所对应的一目标过驱动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当前灰度值与该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大于该先前灰度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该平行四边形内插法包括:
依据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平均过驱动值;
依据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该平均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延伸过驱动值,其中该延伸过驱动值为两倍的该平均过驱动值减去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该延伸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二过驱动值;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三过驱动值;以及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第二过驱动值及该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该目标过驱动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当前灰度值与该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大于该先前灰度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该平行四边形内插法包括:
依据对应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平均过驱动值;
依据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该平均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延伸过驱动值,其中该延伸过驱动值为两倍的该平均过驱动值减去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延伸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二过驱动值;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三过驱动值;以及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过驱动值及该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该目标过驱动值。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当前灰度值与该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小于该先前灰度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该平行四边形内插法包括:
依据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平均过驱动值;
依据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该平均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延伸过驱动值,其中该延伸过驱动值为两倍的该平均过驱动值减去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该延伸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二过驱动值;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三过驱动值;以及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第二过驱动值及该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该目标过驱动值。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当前灰度值与该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小于该先前灰度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该平行四边形内插法包括:
依据对应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平均过驱动值;
依据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该平均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延伸过驱动值,其中该延伸过驱动值为两倍的该平均过驱动值减去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延伸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二过驱动值;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三过驱动值;以及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过驱动值及该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该目标过驱动值。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当前灰度值不等于该第一灰度参考值及该第二灰度参考值。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先前灰度值不等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
13.一种过驱动值产生方法,适于一液晶显示装置,该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包括:
接收一当前灰度值及一先前灰度值,其中该当前灰度值与该先前灰度值共同对应该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像素;
依据一对照表,取得接近该当前灰度值的一第一灰度参考值及一第二灰度参考值,以及接近该先前灰度值的一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一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并且参照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以取得四个第一过驱动值;
当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不相同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或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不相同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时,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所述第一过驱动值,经由一四点内插法运算后取得该当前灰度值与该先前灰度值所对应的一目标过驱动值;以及
当该第一灰度参考值相同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相同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时,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所述第一过驱动值,经由一平行四边形内插法运算后取得该目标过驱动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四点内插法包括: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及对应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二过驱动值;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及对应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三过驱动值;以及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过驱动值及该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该目标过驱动值。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四点内插法包括: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二过驱动值;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三过驱动值;以及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第二过驱动值及该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该目标过驱动值。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当前灰度值与该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大于该先前灰度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该平行四边形内插法包括:
依据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平均过驱动值;
依据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该平均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延伸过驱动值,其中该延伸过驱动值为两倍的该平均过驱动值减去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该延伸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二过驱动值;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三过驱动值;以及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第二过驱动值及该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该目标过驱动值。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当前灰度值与该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大于该先前灰度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该平行四边形内插法包括:
依据对应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平均过驱动值;
依据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该平均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延伸过驱动值,其中该延伸过驱动值为两倍的该平均过驱动值减去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延伸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二过驱动值;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三过驱动值;以及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过驱动值及该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该目标过驱动值。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当前灰度值与该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小于该先前灰度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该平行四边形内插法包括:
依据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平均过驱动值;
依据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该平均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延伸过驱动值,其中该延伸过驱动值为两倍的该平均过驱动值减去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该延伸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二过驱动值;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三过驱动值;以及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第二过驱动值及该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该目标过驱动值。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当前灰度值与该第一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小于该先前灰度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间的差值时,该平行四边形内插法包括:
依据对应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两个第一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平均过驱动值;
依据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该平均过驱动值进行运算,以取得一延伸过驱动值,其中该延伸过驱动值为两倍的该平均过驱动值减去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该延伸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二过驱动值;
依据该当前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参考值、该第二灰度参考值、对应该第一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及对应该第二灰度参考值与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的第一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一第三过驱动值;以及
依据该先前灰度值、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该第二过驱动值及该第三过驱动值进行内插运算,以取得该目标过驱动值。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当前灰度值不等于该第一灰度参考值及该第二灰度参考值。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驱动值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先前灰度值不等于该第一先前灰度参考值及该第二先前灰度参考值。
CN201010590560.9A 2010-12-08 2010-12-08 过驱动值产生方法 Active CN102568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0560.9A CN102568399B (zh) 2010-12-08 2010-12-08 过驱动值产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0560.9A CN102568399B (zh) 2010-12-08 2010-12-08 过驱动值产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8399A true CN102568399A (zh) 2012-07-11
CN102568399B CN102568399B (zh) 2014-03-12

Family

ID=4641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0560.9A Active CN102568399B (zh) 2010-12-08 2010-12-08 过驱动值产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6839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0209A (zh) * 2015-06-29 2015-09-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子像素信号亮暗切换时过驱动目标值的计算方法
CN105096895A (zh) * 2015-09-21 2015-11-25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图像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7402465A (zh) * 2017-08-04 2017-11-28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过驱动查找表的建立方法
WO2017201811A1 (zh) * 2016-05-27 2017-11-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CN109817140A (zh) * 2017-11-22 2019-05-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定时控制器的显示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9868A (ja) * 2006-08-02 2008-02-2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359458A (zh) * 2008-09-12 2009-02-04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过驱动方法
CN101393729A (zh) * 2007-09-17 2009-03-25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驱动电压的方法及其应用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656054A (zh) * 2008-08-22 2010-02-24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过驱动单元及应用该过驱动单元的液晶显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9868A (ja) * 2006-08-02 2008-02-2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393729A (zh) * 2007-09-17 2009-03-25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驱动电压的方法及其应用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656054A (zh) * 2008-08-22 2010-02-24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过驱动单元及应用该过驱动单元的液晶显示系统
CN101359458A (zh) * 2008-09-12 2009-02-04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过驱动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0209A (zh) * 2015-06-29 2015-09-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子像素信号亮暗切换时过驱动目标值的计算方法
CN105096895A (zh) * 2015-09-21 2015-11-25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图像的数据处理方法
WO2017201811A1 (zh) * 2016-05-27 2017-11-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CN107402465A (zh) * 2017-08-04 2017-11-28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过驱动查找表的建立方法
CN107402465B (zh) * 2017-08-04 2020-04-10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过驱动查找表的建立方法
CN109817140A (zh) * 2017-11-22 2019-05-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定时控制器的显示设备
CN109817140B (zh) * 2017-11-22 2022-10-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定时控制器的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8399B (zh)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96192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82791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P3567578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3282954B (zh) 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US842172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2483907B (zh) 显示装置
US788916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21020173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JP2005148708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駆動装置
CN101577095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US2014033351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080165099A1 (en) Lcd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same
KR102071628B1 (ko) 표시 장치
EP243447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US965953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992261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US20070195052A1 (en) Source driving apparatus,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2568399B (zh) 过驱动值产生方法
US20120306938A1 (en) Lcd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08030380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flicker reduc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530739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227874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8907992B2 (en) Overdriving value generating method
KR20060130903A (ko) 액정 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 및 구동방법
CN101593494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aiwan, China Hsinc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Miaoli County, Southern Town, science Road, No. 160

Applicant after: INNOLUX DISPLAY CORP.

Applicant after: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Hsinc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Miaoli County, Southern Town, science Road, No. 160

Applicant before: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Applicant before: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QIMEI ELECTRONIC CO LTD TO: INNOLUX DISPLAY CORPOR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06

Address after: Taiwan, China Hsinc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Miaoli County, Southern Town, science Road, No. 160

Applicant after: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Applicant after: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Hsinc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Miaoli County, Southern Town, science Road, No. 160

Applicant before: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Applicant before: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