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7878A - 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67878A
CN102567878A CN2010106160769A CN201010616076A CN102567878A CN 102567878 A CN102567878 A CN 102567878A CN 2010106160769 A CN2010106160769 A CN 2010106160769A CN 201010616076 A CN201010616076 A CN 201010616076A CN 102567878 A CN102567878 A CN 102567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itemized billing
withholding
under
item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60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67878B (zh
Inventor
楚甲良
何芝
张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GPS Co Ltd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ChinaGPS Co Ltd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GPS Co Ltd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ChinaGPS Co Ltd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0106160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678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67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7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67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7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分项计费数据存储装置;代收计费数据存储装置;合并装置,用于将对应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相加,并将相加结果存入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汇总计费金额中,以生成代收提出文件;收发装置,用于将代收提出文件发送至结算中心,并接收结算中心返回的代收提回文件;拆分装置,用于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标志位,标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对应于各个分项计费数据的托收状态。实施本发明,可以减少结算中心及银行的数据处理量及处理时间、节省处理资源;另外可以减少企业的托收费用、降低成本,且能够自动、高效、无差错地管理各项服务的计费账目及其托收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更具体地说,涉及企业对其提供的服务或产品收费并通过结算中心进行银行托收时,对用户计费数据进行处理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服务属于“先消费,后付款”的形式,如托收,而且很多的公司和企业也推行这种收费形式的服务。客户预先享受企业提供的服务,然后次月企业从客户的银行账号上扣取服务费。当一个企业拥有多种服务、同时相应地拥有多个计费系统时,可能出现的情形是:这些计费系统有的是旧系统,有的是新系统。由于新系统不能破坏旧系统的结构,所以各系统必须按照各自的业务逻辑生成分项计费账目文件,这样必然产生多个代收提出文件,多个代收提出文件在通过结算中心送往银行进行收费时,会增加手续费,因此也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另外,还会增加结算中心和银行的数据处理量,占用很多的处理资源。
另外,结算中心返回的代收提回文件是按照托收银行的类别分成多个代收提回文件,例如,对应于工商银行有一个代收提回文件,对应于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等也各有一个代收提回文件。这样,企业要根据这些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标志位再对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的各个分项服务的收费状态进行标记,并将标记后的分项计费账目返回给各个计费系统,以进行后续处理工作,例如针对托收失败的费用向相应的用户发出催款通知,或暂停相应服务等。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人工方式对分项计费账目中的各个分项服务进行收费状态的标记,效率低且错误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企业在进行银行托收时成本高、对计费数据的处理效率低且错误率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企业在进行银行托收时成本高、对计费数据的处理效率低且错误率高的缺陷,提出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包括:
分项计费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多个分项计费账目;
代收计费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对应于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的代收计费账目;
合并装置,用于将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对应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相加,并将相加结果存入所述代收计费账目中的所述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汇总计费金额中,以生成代收提出文件;
收发装置,用于将所述代收提出文件发送至结算中心,并接收所述结算中心返回的代收提回文件;及
拆分装置,用于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标志位,标记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对应于各个分项计费数据的托收状态。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中,
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的每一个分项计费账目包括同一个服务项目下的多条计费记录,所述多条计费记录中的每一条计费记录包括一个用户在所述服务项目下的分项计费金额、该用户的银行账号、银行代号以及托收状态;
所述代收计费账目包括多个代收记录,每一条代收记录包括一个用户在所述银行账号下收费的多个服务项目的汇总计费金额。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中,所述合并装置包括检索模块和加法模块,其中:
所述检索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检索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
所述加法模块用于将检索出的所述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相加。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中,所述拆分装置包括比较模块和标记模块,其中:
所述比较模块用于基于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银行账户,比较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的托收银行账户,以查找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条记录;
所述标记模块用于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对应于所述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托收标志位,标记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条记录中的托收状态。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中,所述收发装置按照预定的协议格式向结算中心发送所述代收提出文件及从所述结算中心接收所述代收提回文件;所述预定的协议格式包括:合同号+银行代号+银行账号+收费金额+托收标志位;其中,所述托收银行账户包括银行代号和银行账号。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中,所述代收提回文件为多个,其中每一个代收提回文件对应于一个银行代号下的收费记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入并存储多个分项计费账目文件的步骤;
创建并存储一个对应于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的代收计费账目的步骤;
合并步骤,用于将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对应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相加,并将相加结果存入所述代收计费账目中的所述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汇总计费金额中,以生成代收提出文件;
收发步骤,用于将所述代收提出文件发送至结算中心,并接收所述结算中心返回的代收提回文件;及
标记步骤,用于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标志位,标记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对应于各个分项计费数据的托收状态。
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中,
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的每一个分项计费账目包括同一个服务项目下的多条计费记录,所述多条计费记录中的每一条计费记录包括一个用户在所述服务项目下的分项计费金额、该用户的银行账号、银行代号以及托收状态;
所述代收计费账目包括多个代收记录,每一条代收记录包括一个用户在所述银行账号下收费的多个服务项目的汇总计费金额。
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中,所述合并步骤包括以下分步骤:
在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检索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
将检索出的所述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相加。
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中,所述标记步骤包括以下分步骤:
基于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银行账户,比较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的托收银行账户,以查找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条记录;
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对应于所述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托收标志位,标记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条记录中的托收状态。
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将多个分项计费账目合并成一个代收提出文件发送给结算中心,因此可以减少结算中心及银行的数据处理量及处理时间、节省处理资源;另外可以减少企业的托收费用、降低成本,且能够自动、高效、无差错地管理各项服务的计费账目及其托收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供服务的企业通过结算中心进行银行托收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数据处理的系统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账目文件合并、拆分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提供服务的企业通过结算中心进行银行托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在银行托收业务中,代收提出业务,是指由收费单位(例如提供服务或产品的企业)主动发起的向付款人收费的业务。如供电局向用电人或用电单位收取电费、自来水公司向用水人或用水单位收取水费等。收费单位将本单位的收费业务生成,发送至结算中心,结算中心进行清分处理后,转发给相应银行进行扣款处理。该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即为“代收提出文件”。
代收提回业务,是指各银行收到代收提出业务进行收款处理后,将收款成功与否的信息生成返回信息,返回到结算中心,结算中心清算后,收费单位主动发起提回请求提回。该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即为“代收提回文件”。
代收提出文件与代收提回文件都必须遵循结算中心制定的协议,例如:合同号+银行代号+银行账号+收取金额+托收标志位。一个托收文件里包含多条这样的记录,送往结算中心清算后,会修改托收标志位,意味这笔款项是否扣取成功。
在上述框架下进行银行托收操作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对计费数据进行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供服务的企业通过结算中心进行银行托收的结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结算系统包括:分别属于各家银行的服务器,例如第一银行服务器11、第二银行服务器12、第三银行服务器13……第N银行服务器14;结算中心服务器20;企业数据处理系统30;以及企业内部的多个计费系统,例如第一计费系统41、第二计费系统41、第三计费系统41……第M计费系统44,分别用于对企业提供的各个分项服务进行计费。
在结算操作过程中,企业的数据处理系统30首先从多个计费系统41-44导入各个计费系统的分项计费账目,并将其合并为代收计费账目,从而生成代收提出文件发送至结算中心20。结算中心20进行清分处理后,转发给相应银行进行扣款处理,随后接收各个银行的扣款清单,据此生成代收提回文件,并发送给企业的数据处理系统30。数据处理系统30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标志位,对各个分项服务的分项计费账目进行标记,标记后的分项计费账目文件最后被导入到原来的计费系统中,从而形成数据记录。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数据处理的系统的框图。如图2所示,数据处理系统30包括分项计费数据存储装置31、代收计费数据存储装置32、合并装置33、拆分装置34和收发装置35。其中,合并装置33包括检索模块33a和加法模块33b;拆分装置34包括比较模块34a和标记模块34b。
分项计费数据存储装置31用于存储多个分项计费账目。每一个分项计费账目包括同一个服务项目下的多条计费记录,且多条计费记录中的每一条计费记录包括一个用户在该服务项目下的分项计费金额、该用户的银行账号、银行代号以及托收状态。作为选择,还可以包括企业与用户之间合同的编号。
代收计费数据存储装置32用于存储一个对应于前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的代收计费账目。代收计费账目可以包括多个代收记录,每一条代收记录包括一个用户在其扣款银行账号下需收取的多个服务项目的汇总计费金额。作为一种选择,在合并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之前,可以先创建一个代收计费账目,其包含对应于企业全部用户的、除汇总计费金额以外的数据记录,例如,包含每一个用户的合同号、银行代号、银行账号、托收标志位,并为汇总计费金额留下存放位置。作为另一选择,也可以在进行分项计费账目合并的同时创建并存储代收计费账目。代收计费数据存储装置32还可以用于存储从结算中心提回的代收提回文件。
合并装置33用于将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对应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相加,并将相加结果存入代收计费账目中的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汇总计费金额中,从而生成代收提出文件。具体操作中,检索模块33a在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检索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加法模块33b将检索出的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相加,之后,加法模块33b计算出的结果数据,也就是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汇总计费金额,被存入代收计费账目中相应的位置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合并装置33基于托收银行账户一个接一个地汇总,待全部托收银行账户下的计费数据都汇总完毕时,即生成为代收提出文件。
收发装置35用于将代收提出文件发送至结算中心20,并接收结算中心20返回的代收提回文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收发装置35按照预定的协议格式向结算中心20发送代收提出文件,并按照相同的预定协议格式从结算中心接收代收提回文件。例如,预定的协议格式可以包括:合同号+银行代号+银行账号+收费金额+托收标志位;其中,托收银行账户包括银行代号和银行账号。从结算中心提回的代收提回文件可以包括多个文件,其中每一个代收提回文件对应于一个银行的扣款清单,也就是一个银行代号下的收费记录。接收的代收提回文件被存放入代收计费数据存储装置32。
拆分装置34用于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标志位,标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对应于各个分项计费数据的托收状态。具体操作中,比较模块34a基于代收提回文件的每一条记录的托收银行账户,与分项计费数据存储装置中的多个分项计费账目的每一条记录中的托收银行账户相比较,以查找出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条记录;标记模块34b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对应于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托收标志位,标记(或更新)分项计费数据存储装置中的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条记录中的托收状态。
最后,标记(或更新)有托收状态的多个分项计费账目文件各自被导入到原来的计费系统中,形成数据记录。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10,导入并存储多个分项计费账目文件;步骤320,创建并存储一个对应于多个分项计费账目的代收计费账目;合并步骤330,用于将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对应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相加,并将相加结果存入代收计费账目中的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汇总计费金额中,以生成代收提出文件;收发步骤340,用于将代收提出文件发送至结算中心,并接收结算中心返回的代收提回文件;及标记步骤350,用于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标志位,标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对应于各个分项计费数据的托收状态。
合并步骤330进一步包括以下分步骤:在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检索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将检索出的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相加。
标记步骤350进一步包括以下分步骤:基于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银行账户,比较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的托收银行账户,以查找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条记录;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对应于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托收标志位,标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条记录中的托收状态。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账目文件合并、拆分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企业中有多个计费系统:系统A、系统B、系统C……,其中系统A生成分项计费文件A,系统B生成分项计费文件B,系统C生成分项计费文件C等,这些文件是根据不同服务项目来划分的。通过本发明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按照银行账号对分项计费文件A、分项计费文件B、分项计费文件C等进行合并,并备份原文件,最后生成一个整合后的代收提出文件。该代收提出文件发往结算中心进行费用的托收。
托收完成后,从结算中心取回多个代收提回文件即文件A’、文件B’、文件C’……,这些代收提回文件是按照银行来区分的。通过本发明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对代收提回文件A’、文件B’、文件C’……按照不同的服务项目进行拆分,拆分成文件A”、文件B”、文件C”……,最后导入到原来各系统中。其中,文件A”,文件B”,文件C”……是标记(或更新)了托收状态的分项计费文件A、分项计费文件B、分项计费文件C……。
本发明可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来实现。例如,从硬件方面来说,数据处理系统30可通过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例如无线或有线)实施,另外还需要软件程序例如合并及拆分算法的支持。该算法程序和前述的分项计费账目、代收计费账目、代收提出文件、代收提回文件均可存放在存储器中,需要时由处理器调用以执行本发明的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提供服务的企业通过结算中心进行银行托收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需要进行银行托收时,计费系统A生成的分项计费文件A和计费系统B生成的分项计费文件B被导入到本发明的数据处理系统30。数据处理系统30利用合并算法将同一客户(即同一银行帐户下)的费用合并成一条计费记录以生成代收提出文件,并发送至结算中心;同时备份分项计费文件A和分项计费文件B。在结算中心及银行对代收提出文件进行处理后,返回代收提回文件A’和文件B’(例如一个是X银行托收、另一个是Y银行托收)。接下来,数据处理系统30按服务项目进行对比(即按原来的文件A和文件B进行比较),利用拆分算法对代收提回文件进行拆分,从而生成文件A”和文件B”。具体操作中,拆分就是通过代收提回文件A’和文件B’的托收状态位中的数据,标记(或更新)文件A和文件B中的托收状态,生成具有更新托收状态的分项计费文件A”和文件B”。
总之,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多个系统生成的分项计费账目文件,合并成一个代收提出文件,然后送往结算中心(如银联或银盛)进行托收,以降低手续费,减少公司的支出。多个文件合并,不是单纯的将每个文件的内容拷贝到一个文件中,而且还要对同一个客户在不同服务中的费用进行累加,最后形成的结果是每个客户对应一笔费用记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手续费。
结算过程中,结算中心会对代收提出文件进行一次分类,即按银行来分类。在文件返回企业时,企业的数据处理系统须将代收提回文件(按银行分类)进行再一次拆分,即按不同服务来拆分,拆分时必须和原来合并的文件来进行一一比较,最后拆分后的文件各自导入到原来的系统中,形成数据记录。从而避免因人工拆分而造成的效率低、错误率高的缺陷。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项计费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多个分项计费账目;
代收计费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对应于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的代收计费账目;
合并装置,用于将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对应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相加,并将相加结果存入所述代收计费账目中的所述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汇总计费金额中,以生成代收提出文件;
收发装置,用于将所述代收提出文件发送至结算中心,并接收所述结算中心返回的代收提回文件;及
拆分装置,用于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标志位,标记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对应于各个分项计费数据的托收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的每一个分项计费账目包括同一个服务项目下的多条计费记录,所述多条计费记录中的每一条计费记录包括一个用户在所述服务项目下的分项计费金额、该用户的银行账号、银行代号以及托收状态;
所述代收计费账目包括多个代收记录,每一条代收记录包括一个用户在所述银行账号下收费的多个服务项目的汇总计费金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装置包括检索模块和加法模块,其中:
所述检索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检索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
所述加法模块用于将检索出的所述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相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分装置包括比较模块和标记模块,其中:
所述比较模块用于基于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银行账户,比较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的托收银行账户,以查找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条记录;
所述标记模块用于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对应于所述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托收标志位,标记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条记录中的托收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装置按照预定的协议格式向结算中心发送所述代收提出文件及从所述结算中心接收所述代收提回文件;所述预定的协议格式包括:合同号+银行代号+银行账号+收费金额+托收标志位;其中,所述托收银行账户包括银行代号和银行账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代收提回文件为多个,其中每一个代收提回文件对应于一个银行代号下的收费记录。
7.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入并存储多个分项计费账目文件的步骤; 
创建并存储一个对应于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的代收计费账目的步骤;
合并步骤,用于将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对应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相加,并将相加结果存入所述代收计费账目中的所述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汇总计费金额中,以生成代收提出文件;
收发步骤,用于将所述代收提出文件发送至结算中心,并接收所述结算中心返回的代收提回文件;及
标记步骤,用于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标志位,标记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对应于各个分项计费数据的托收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的每一个分项计费账目包括同一个服务项目下的多条计费记录,所述多条计费记录中的每一条计费记录包括一个用户在所述服务项目下的分项计费金额、该用户的银行账号、银行代号以及托收状态;
所述代收计费账目包括多个代收记录,每一条代收记录包括一个用户在所述银行账号下收费的多个服务项目的汇总计费金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步骤包括以下分步骤:
在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检索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
将检索出的所述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个分项计费金额相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步骤包括以下分步骤:
基于代收提回文件中的托收银行账户,比较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的托收银行账户,以查找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条记录;
根据代收提回文件中对应于所述托收银行账户下的托收标志位,标记所述多个分项计费账目中属于同一个托收银行账户下的多条记录中的托收状态。
CN201010616076.9A 2010-12-30 2010-12-30 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2567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6076.9A CN102567878B (zh) 2010-12-30 2010-12-30 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6076.9A CN102567878B (zh) 2010-12-30 2010-12-30 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7878A true CN102567878A (zh) 2012-07-11
CN102567878B CN102567878B (zh) 2016-03-02

Family

ID=46413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6076.9A Active CN102567878B (zh) 2010-12-30 2010-12-30 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6787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2692A (zh) * 2013-01-18 2014-07-23 纽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捆绑商品金额分拆系统及方法
CN109598495A (zh) * 2018-10-26 2019-04-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88330A (zh) * 2019-05-29 2019-09-27 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可代收的聚合支付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0868A (ja) * 2000-04-06 2001-10-19 Nami Kuraki 電力・ガス・水道などの料金徴収システム
CN1409848A (zh) * 2000-09-14 2003-04-09 株式会社东芝 结算代理系统
US20090119208A1 (en) * 2007-11-06 2009-05-07 Cervenka Karen L Financial transaction funds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0868A (ja) * 2000-04-06 2001-10-19 Nami Kuraki 電力・ガス・水道などの料金徴収システム
CN1409848A (zh) * 2000-09-14 2003-04-09 株式会社东芝 结算代理系统
US20090119208A1 (en) * 2007-11-06 2009-05-07 Cervenka Karen L Financial transaction funds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2692A (zh) * 2013-01-18 2014-07-23 纽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捆绑商品金额分拆系统及方法
CN103942692B (zh) * 2013-01-18 2019-06-0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捆绑商品金额分拆系统及方法
CN109598495A (zh) * 2018-10-26 2019-04-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88330A (zh) * 2019-05-29 2019-09-27 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可代收的聚合支付方法
CN110288330B (zh) * 2019-05-29 2021-08-27 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可代收的聚合支付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7878B (zh)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2975B (zh) 一种基于SOAP技术和ActiveX控件技术的发票管理系统
CN101233497B (zh) 收益管理系统和方法
US2015035609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scalability of n-tier computer applications
CN105427031B (zh) 三方数据核对方法及系统
CN102541918A (zh) 重复信息识别方法和设备
CN105023196A (zh) 充电站充电交易数据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2404126A (zh) 一种云计算在应用过程中的收费方法
CN100421101C (zh) 数据核对装置及核对方法
CN101556678A (zh) 一种批处理业务的处理方法、系统及业务处理控制设备
CN101551894A (zh) 监控信用卡套现的系统及方法
CN105260874A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物流配送云管理系统
CN107689009A (zh) 年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2567878A (zh) 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CN107301595A (zh) 一种电子发票对账方法及系统
CN101159889A (zh) 一种业务运营支撑备用系统
JP2001243403A (ja) 決済システムおよび決済方法
CN102026138A (zh) 一种通信费账单输出方法及系统
CN102137449A (zh) 一种用于业务支撑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800823A (zh) 财务稽核方法、子系统及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CN105512829A (zh) 基于webservice协议的卡片价值多维度成本归集方法
CN107507008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零售客户管理系统
Huong et al. SMART LOCKER-A SUSTAINABLE URBAN LAST-MIL E DELIVERY SOLUTION: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IN IMPLEMENTING I N VIETNAM
CN104715421A (zh) 电费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214536B (zh) 一种企业账目数据实时导入管理系统
CN114580898A (zh) 一种高效催收款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