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3000A - 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3000A
CN102553000A CN201210018682XA CN201210018682A CN102553000A CN 102553000 A CN102553000 A CN 102553000A CN 201210018682X A CN201210018682X A CN 201210018682XA CN 201210018682 A CN201210018682 A CN 201210018682A CN 102553000 A CN102553000 A CN 102553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connecting rod
end wall
pressure drainage
cylindric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86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锐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0186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30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3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30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具有两个端壁的筒体,筒体具有由透明材质制作的周壁,其中一个端壁上设有连通筒体的内腔与外界的连接口;活塞,活塞的活塞头位于内腔,活塞的连杆穿过另一个端壁,且连杆由一限位机构可调节地控制,以限定内腔的容积。通过活塞筒结构的抽、排方式实现负压引流的重复使用操作及负压可调。

Description

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外科手术用的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临床医学中的负压引流手术是指利用负压引流系统排出病人病灶部位过多的渗出液及组织碎片等,以使病灶加速愈合。通过负压引流手术,可防止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或组织间内蓄积,导致继发感染或者组织损害;还可将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排出,促使手术范围死腔缩小或闭合,为创口伤创造良好地生长环境,以便创口皮肤紧贴,使受伤组织更好更快地康复。
负压引流手术中使用的负压引流系统由穿刺针、引流管、引流瓶、塔阶管等构成。
参见图1,图1示出现有一种穿刺针及引流管的结构。穿刺针11的一端呈弯曲状,其端部具有呈棱形的针尖,另一端紧密套接一根引流管12。
参见图2,图2示出现有一种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其引流瓶有一个由透明材质制作的瓶体31,瓶体31的内腔处于负压状态,瓶体表面设有体积刻度线32。
瓶体31上端面上设有一真空指示器33,真空指示器33为由一橡胶体制成的层叠状的中空腔,中空腔与瓶体内腔连通,在大气压和瓶体内腔负压的压差作用下,其层叠状的腔壁叠置紧密,即中空腔在轴向上缩短,从而可根据真空指示器33在轴向上的变形程度了解负压值的级别。
瓶体31上端面上还设有用于将瓶体内腔与外界连通的连接口,连接口与一橡胶软管34的一端连通,橡胶软管34的管体上套一夹板35,通过夹板35夹紧/松开橡胶软管34,可使瓶体内腔与外界隔断/连通。
做负压引流手术时,负压引流装置中的橡胶软管3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37与引流管12连通,并在引流管的端部套接,构成一个负压引流系统。
瓶体上端面上还设有一悬吊环36,悬吊环36方便医护人员或者患者本人悬挂或者提拿引流瓶。
参见图3,图3示出夹板35的结构。夹板35上具有一长形通孔,通孔一头窄一头宽,将穿过其间的橡胶软管挪至较窄的一头时,即可将橡胶软管夹紧使其关闭;挪至较宽的一头,即可将橡胶软管松开使其打开。
参见图4,图4示出连接管的结构。连接管37用于连接引流管12的接头为一塔阶管371,塔阶管具有多个不同的管径,可插入多种不同直径大小的引流管内。连接管37上还可设置一夹板372,用于控制连接管37的打开和关闭。
负压引流手术中,首先医生切开病人病灶部位的体表,然后将穿刺针11置于切口内并从距切口3~5cm处的体表穿出,穿刺针11牵引引流管12直至引流管的自由端埋入病灶部位,最后将切口缝合,将引流管上连接穿刺针的一端剪掉,留下的引流管通过连接管与引流瓶连通,从而,病人病灶部位过多的渗出液及组织碎片等在负压作用下排入引流瓶,即对病人病灶部位的负压引流。
上述引流瓶的内腔负压值是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抽真空而得,通过对生产工艺过程的精确控制,可达到较高的负压值,且制作的引流瓶结构牢固,但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另外,引流瓶的内腔负压一旦被破坏,就不能再被使用,它属于一次性医疗耗材,不仅增加医疗成本而且产生大量医疗垃圾、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值可调的负压引流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负压引流装置的负压引流系统。
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具有两个端壁的筒体,筒体具有由透明材质制作的周壁,其中一个端壁上设有连通筒体的内腔与外界的连接口;活塞,活塞的活塞头位于内腔,活塞的连杆穿过另一个端壁,且连杆由一限位机构可调节地控制,以限定内腔的容积。
由上述方案可见,由限位机构调节连杆,可使连杆相对筒体移动,从而带动活塞头在筒体内腔移动,改变内腔的容积。连接口与外界大气压连通,活塞头移动至靠近设有连接口的端壁,此时,调节夹板使连接口关闭,使活塞头密封住筒体内腔少量的空气,再通过限位机构调节连杆使其带动活塞头向另一个端壁的方向移动直至活塞头顶在另一个端壁的内表面上,从而使筒体内少量的空气所在密封空间变大,筒体内腔相对于外界大气压为负压状态。筒体内腔所得负压值跟筒体内的空气量以及筒体内腔的体积有关,通过对空气量的调整,可调节筒体内腔的负压值,以用于不同情况的负压引流手术。当筒体内腔为负压状态时,即可对病灶部位进行引流操作;当筒体内腔装满引流液时,可通过限位机构调节连杆使其带动活塞头挤压引流液,引流液从连接口排出筒体外。本装置每一次使用完毕都可消毒后再使用,既节省医疗成本又避免产生过多医疗垃圾,保护环境。
一个具体的方案是,连杆为螺杆,另一个端壁上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孔。以上结构构成了限位机构,通过旋拧连杆,可使连杆相对于另一个端壁上下移动,从而连杆带动活塞头上下移动。从而使连杆和另一个端壁之间的安装方式简单且易于操作。
另一个具体的方案是,连杆设计为螺杆,且其横截面为圆缺,另一个端壁上设有与螺杆间隙配合的圆缺状的光孔,还有一个位于筒体外的与螺杆配合的螺母,如此构成了一个对连杆进行可调节地控制的限位机构。
由于连杆设计成圆缺状的螺杆,使得连杆相对于另一个端壁上的间隙配合的圆缺状的光孔只能上下移动而不能转动,同时,位于筒体外的螺母与连杆之间为螺纹配合,拧紧螺母时,螺母抵靠在另一个端壁的外表面,连杆在旋拧力的作用下朝筒体外移动直至活塞头抵靠在另一个端壁的内表面上;拧松螺母时,连杆即反方向移动。本方案使连杆带动活塞头作直线运动,活塞头不会发生转动,避免了活塞头与筒体内腔的转动摩擦,保持活塞头与筒体内壁的密封性,且降低了活塞头的磨损。
又一个具体的方案是,连杆设计为具有一个径向定位孔的光杆,另一个端壁上设有与光杆间隙配合的光孔,还有一个可插入定位孔中并抵挡在另一个端壁外的定位柱,如此构成了一个对连杆进行可调节地控制的限位机构。使用时,定位孔和定位柱的卡位配合结构,可用于限制连杆相对筒体地移动。具体操作时,先将筒体内腔预留部分空气,再密封连接口并拉动连杆改变筒体内腔空气的体积,最后将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限制连杆相对筒体地移动,从而内腔具有一个稳定的负压值。通过改变预留空气的含量或者调节筒体内腔体积的变化情况,可得到不同的负压值。
再一个具体的方案是,连杆远离活塞头的一端设有一段外螺纹,另一端壁上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螺孔,还有一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于连杆上且被限制在连杆远离活塞头的一端和另一端壁之间,如此构成了一个对连杆进行可调节地控制的限位机构。使用时,首先将连杆的外螺纹拧入另一端壁的螺孔内一定深度,然后密封连接口,再将连杆从内螺纹内拧出,在压缩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连杆相对于筒体朝筒体外移动直至活塞头抵靠在另一端壁的内表面处,筒体内密封空气所在空间增至最大,筒体内呈负压状态。通过调节连杆与端壁上螺孔拧入程度的不同可改变预留于筒体内腔的空气的含量,从而得到不同的负压值。当采用负压引流后,筒体内腔积满引流液,向筒体内按压连杆,可将筒体内引流液排出,经过消毒处理,可再次使用。本方案的负压值与压缩弹簧的弹性力相对应,根据压缩弹簧的弹性恢复力抽负压,节省人力。
本发明还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系统包括穿刺针及引流管;还包括负压引流装置,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具有两个端壁的筒体,筒体具有由透明材质制作的周壁,其中一个端壁上设有连通筒体的内腔与外界的连接口;活塞,活塞的活塞头位于内腔,活塞的连杆穿过另一个端壁,且连杆由一限位机构可调节地控制,以限定内腔的容积。本方案的负压引流系统中的穿刺针及引流管可用于引流手术,手术后,将引流管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引流装置连通,可进行引流操作。
一个具体的方案是,连杆设计为螺杆,另一个端壁上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孔,如此构成了一个对连杆进行可调节地控制的限位机构。
另一个具体的方案是,连杆为螺杆,且其横截面为圆缺;另一个端壁上设有与螺杆间隙配合的圆缺状的光孔;位于筒体外的一个与螺杆配合的螺母,如此构成了一个对连杆进行可调节地控制的限位机构。
又一个具体的方案是,连杆为具有一个径向定位孔的光杆,另一个端壁上设有与光杆间隙配合的光孔,还有一个可插入定位孔中并抵挡在另一个端壁外的定位柱,如此构成了一个对连杆进行可调节地控制的限位机构。
再一个具体的方案是,连杆远离活塞头的一端设有一段外螺纹,另一端壁上设有用于与外螺纹配合的螺孔,一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于连杆上且被限制在连杆远离活塞头的一端和另一端壁之间,如此构成了一个对连杆进行可调节地控制的限位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穿刺针及引流管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现有夹板的结构图;
图4是现有连接管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负压引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是负压引流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7是负压引流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8是负压引流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9是负压引流装置第二实施例中连杆的截面图;
图10是负压引流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负压引流装置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5,图5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
圆柱形的筒体51具有上下两个端壁,下端壁设有一与筒体内腔连通的连接口52,还设有真空指示器53和悬吊环54。筒体的周壁由透明材质制作,其外周面上设有沿筒体轴向划分的体积刻度线55及与轴向有一倾斜角的精密体积刻度线56,还有沿轴向划分的负压值刻度线57。当筒体内进入少量引流液时,可通过将筒体倾斜,从精密体积刻度线56上读取数值;当筒体内引流液较多,可直接从体积刻度线55读取数值。负压值刻度线67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引流操作。
连接管58通过一个橡胶软管59与连接口52连接,且橡胶软管59上套有夹板510。
活塞的活塞头512位于作为活塞腔的筒体51内腔中,活塞的连杆511为一光杆,连杆511的上端穿过筒体51上端壁设置的间隙配合的光孔。连杆的顶端设有一端帽,通过端帽可方便地抓取连杆。
连杆511上靠近活塞头的一端设置一个贯穿径向的定位孔514。还有一个可插入定位孔中并抵挡在上端壁外的定位柱513,定位柱和定位孔的这种卡位配合结构用于限制连杆511相对筒体51地移动。可在抽取负压值后将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稳定筒体内腔的负压值。如果需要不同的负压值,可通过改变预留于筒体内腔中的空气含量来得到。
本实施例的定位孔还可以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定位孔沿连杆轴向不同位置排布,连杆上靠近活塞头一端的定位孔用于抽取负压值后稳定负压值,连杆上靠近端帽一端的定位孔用于抽负压之前调节预留于筒体内腔的空气含量。
负压引流装置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6,图6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
圆柱形的筒体61具有上下两个端壁,下端壁设有一与筒体内腔连通的连接口62,还设有真空指示器63和悬吊环64。筒体的周壁由透明材质制作,其外周面上设有沿筒体轴向划分的体积刻度线65及与轴向有一倾斜角的精密体积刻度线66,还有沿轴向划分的负压值刻度线67。当筒体内进入少量引流液时,可通过将筒体倾斜,从精密体积刻度线66上读取数值;当筒体内引流液较多,可直接从体积刻度线65读取数值。负压值刻度线67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引流操作。
连接管68通过一个橡胶软管69与连接口62连接,且橡胶软管69上套有夹板610。
活塞的活塞头612位于作为活塞腔的筒体61内腔中,活塞的连杆611为螺杆,且其横截面为圆缺即图9所示的截面图,连杆611的上端穿过筒体61上端壁设置的间隙配合的圆缺状的光孔。
连杆611外周面上圆柱面所对应的周面6111上设有螺纹,缺口面所对应的周面6112无螺纹。一位于筒体61外的螺母613拧于连杆611上。通过拧紧或拧松螺母613,可使活塞头612在筒体61内腔中上、下移。
负压引流装置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7,图7示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
圆柱形的筒体71具有上下两个端壁,下端壁设有一与筒体内腔连通的连接口72,还设有真空指示器73和悬吊环74。筒体的周壁由透明材质制作,其外周面上设有沿筒体轴向划分的体积刻度线75及与轴向有一倾斜角的精密体积刻度线76,还有沿轴向划分的负压值刻度线77。当筒体内进入少量引流液时,可通过将筒体倾斜,从精密体积刻度线76上读取数值;当筒体内引流液较多,可直接从体积刻度线75读取数值。负压值刻度线77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引流操作。
连接管78通过一个橡胶软管79与连接口72连接,且橡胶软管79上套有夹板710。
活塞的活塞头712位于作为活塞腔的筒体71内腔中,活塞的连杆711的上端穿过筒体71上端壁,连杆711为螺杆,上端壁上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孔。连杆711的顶端固定有一端帽713。通过转动端帽713,可使连杆711相对于筒体71上端壁转动而上移或者下移。
负压引流装置第四实施例
参见图8,图8示出第四实施例的结构。
圆柱形的筒体81具有上下两个端壁,下端壁设有一与筒体内腔连通的连接口82,还设有真空指示器83和悬吊环84。筒体的周壁由透明材质制作,其外周面上设有沿筒体轴向划分的体积刻度线85及与轴向有一倾斜角的精密体积刻度线86,还有沿轴向划分的负压值刻度线87。当筒体内进入少量引流液时,可通过将筒体倾斜,从精密体积刻度线86上读取数值;当筒体内引流液较多,可直接从体积刻度线85读取数值。负压值刻度线87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引流操作。
连接管88通过一个橡胶软管89与连接口82连接,且橡胶软管89上套有夹板810。
活塞的活塞头812位于作为活塞腔的筒体81内腔中,活塞的连杆811的上端穿过筒体81上端壁设置的螺孔。连杆811顶端设有端帽813,连杆外周面上靠近端帽813设置一段与螺孔配合的外螺纹8111。一根压缩弹簧814套在连杆811上且被限制在端帽813和上端壁之间。
负压引流装置第五实施例
参见图10,图10示出第五实施例的结构。
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第四实施例中连杆外周面上靠近端帽设置一段外螺纹,筒体上端壁设置螺孔,而第五实施例中采用沿端帽外缘向下延伸一段带有内螺纹的挡边8131,筒体上端壁上对应挡边8131的位置设有带有外螺纹的挡边8100,当按压端帽813,可使压缩弹簧814压缩至挡边8131与挡边8100形成螺纹配合。本实施例的挡边8131、挡边8100还对压缩弹簧有限位作用,防止压缩弹簧的轴线偏离连杆轴心。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的说明参见第四实施例的说明部分。
本发明的负压引流装置采用筒体上安装活塞,且活塞的连杆通过限位机构可调节地相对于筒体移动,从而实现活塞头在筒体内腔移动而改变筒体内腔的体积,以实现抽负压、排引流液的动作,可多次重复使用。本发明的限位机构采用螺纹配合结构、卡位配合结构或者弹簧限位结构,通过限位机构使得抽负压的动作可控,可调节筒体内腔的不同负压状态。
负压引流系统实施例
负压引流系统包括一个穿刺针及与穿刺针连接的引流管、一个带有塔阶管的连接管和负压引流装置,连接管用于将负压引流装置和引流管连通。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可采用上述四个实施例中任意一个。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案,实际应用时还可以有更多的变化,例如,第二实施例中的连杆还可以为其横截面是由圆形被切去至少两个缺口所形成的形状,其圆形边所对应的周面上设置螺纹,其缺口边对应的周面无螺纹,缺口形状与上端壁上的间隙配合的光孔形状卡位配合,防止连杆相对于上端壁发生转动,螺纹周面用于与位于筒体外的螺母形成螺纹配合,从而通过转动螺母可使连杆相对于上端壁上下移动;另外,负压引流装置实施例中的精密体积刻度线设置在靠近真空指示器一侧,需要考虑真空指示器内腔容纳的引流液含量,还可将精密体积刻度线靠近筒体上端壁一侧布置,当引流液含量较少时,可将筒体倒置后再通过精密刻度线读出引流量,这些改变同样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Claims (10)

1.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具有两个端壁的筒体,所述筒体具有由透明材质制作的周壁,其中一个端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筒体的内腔与外界的连接口;
活塞,所述活塞的活塞头位于所述内腔,所述活塞的连杆穿过所述另一个端壁,且所述连杆由一限位机构可调节地控制,以限定所述内腔的容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为螺杆;
所述另一个端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为螺杆,且其横截面为圆缺;
所述另一个端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杆间隙配合的圆缺状的光孔;
位于所述筒体外的与所述螺杆配合的一个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为具有一个径向定位孔的光杆;
所述另一个端壁上设有与所述光杆间隙配合的光孔;
可插入所述定位孔中并抵挡在所述另一个端壁外的一个定位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活塞头的一端设有一段外螺纹;
所述另一端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螺孔;
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于所述连杆上且被限制在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活塞头的一端和所述另一端壁之间。
6.负压引流装置系统,包括
穿刺针及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负压引流装置,所述负压引流装置包括
具有两个端壁的筒体,所述筒体具有由透明材质制作的周壁,其中一个端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筒体的内腔与外界的连接口;
活塞,所述活塞的活塞头位于所述内腔,所述活塞的连杆穿过所述另一个端壁,且所述连杆由一限位机构可调节地控制,以限定所述内腔的容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为螺杆;
所述另一个端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为螺杆,且其横截面为圆缺;
所述另一个端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杆间隙配合的圆缺状的光孔;
位于所述筒体外的一个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为具有一个径向定位孔的光杆;
所述另一个端壁上设有与所述光杆间隙配合的光孔;
可插入所述定位孔中并抵挡在所述另一个端壁外的一个定位柱。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活塞头的一端设有一段外螺纹;
所述另一端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螺孔;
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于所述连杆上且被限制在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活塞头的一端和所述另一端壁之间。
CN201210018682XA 2012-01-19 2012-01-19 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25530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8682XA CN102553000A (zh) 2012-01-19 2012-01-19 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8682XA CN102553000A (zh) 2012-01-19 2012-01-19 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3000A true CN102553000A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00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8682XA Pending CN102553000A (zh) 2012-01-19 2012-01-19 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30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3808A (zh) * 2014-08-04 2014-10-08 毕玉芳 一种简易胃部负压引流袋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22345A1 (en) * 1999-08-02 2004-06-24 Hans Muller Body fluid aspiration and injection syringe
CN201977963U (zh) * 2011-03-04 2011-09-21 施瑞客(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可调兽用灌药器
CN102218176A (zh) * 2011-06-08 2011-10-19 北京达必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助力三环注射器
CN202437955U (zh) * 2012-01-19 2012-09-19 邱锐锋 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22345A1 (en) * 1999-08-02 2004-06-24 Hans Muller Body fluid aspiration and injection syringe
CN201977963U (zh) * 2011-03-04 2011-09-21 施瑞客(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可调兽用灌药器
CN102218176A (zh) * 2011-06-08 2011-10-19 北京达必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助力三环注射器
CN202437955U (zh) * 2012-01-19 2012-09-19 邱锐锋 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3808A (zh) * 2014-08-04 2014-10-08 毕玉芳 一种简易胃部负压引流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9035B (en) Apparatus for administering reduced pressure to a
JP5939610B2 (ja) 組織部位からの液体保持用送達チューブ、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202437955U (zh) 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
US20210220531A1 (en) Negative-pressure therapy with adjustable instillation pump chamber
CN203090020U (zh) 胸腔引流的改良结构
US20220193324A1 (en) Negative-pressure source with service timer
CN102553000A (zh) 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
CN202715071U (zh) 一种整形外科负压引流装置
CN106334255A (zh) 肛肠外科用注射供药手术装置
CN107115138B (zh) 一种妇产科破膜器
CN103648383B (zh) 带有弹簧机构的流体操作装置
CN213307094U (zh) 一种病理组织存放瓶
CN209847933U (zh) 一种负压吸引连接管接头
CN111658972A (zh) 腹壁引流管
CN212067293U (zh) 一种医疗外科用便携集液装置
CN218943971U (zh) 一种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瓶
CN201832276U (zh) 开塞露通便装置
CN212038407U (zh) 一种防污染防倒吸医用负压系统
CN213249318U (zh) 一种血液病治疗用骨髓抽取器
CN213219683U (zh) 一种vsd引流装置
CN215961379U (zh) 具有负压抽吸回液标识的胸腔穿刺套装
CN215023113U (zh) 一种分离型负压可调节的负压引流瓶
CN210992096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积液引流装置
CN210355651U (zh) 妇用凝胶给药器
CN202207388U (zh) 一次性引流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