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3238A - 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3238A
CN102543238A CN2011104498506A CN201110449850A CN102543238A CN 102543238 A CN102543238 A CN 102543238A CN 2011104498506 A CN2011104498506 A CN 2011104498506A CN 201110449850 A CN201110449850 A CN 201110449850A CN 102543238 A CN102543238 A CN 102543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tabilizer
metal casing
nuclear battery
ray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98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涛
段军
洪德训
李精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4498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3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43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3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核放射源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该核电池通过两个分别包在α放射源的第一金属包壳,β放射源的另外一种不同的第二金属包壳,收集放射出来的带电粒子,第一金属包壳接出正极,第二金属包壳接出负极,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稳压器接入正极和稳压器接入负极,在稳压器内稳定电压之后,通过稳压器接出正极和稳压器接出负极外接电力电子设备,可以形成稳定的直流电。本发明的核电池可以设计为不同的尺寸,能满足手机,笔记本,汽车等设备对尺寸的要求,有长期持续供电,供电电压较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放射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
背景技术
各种不同的电力电子设备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物质支撑。为了使用方便,某些电器需要使用移动电源,如蓄电池,干电池等。然而这些电池容量极其有限,一次可用时长较短(通常为1至10小时),造成相当程度的不便。因此,为满足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要求,急需要生产出一次使用时长为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电池。这种电池可以用于各种电力电子设备,从而使它们使用起来更为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来相继出现了燃料电池以及利用固体PN结半导体和液态半导体制成的核电池。燃料电池可以几个月持续供电,但依旧存在换料,燃烧不稳定,控制调节不灵活等缺点。利用PN结半导体制成的核电池也可以较长时间持续供电,但也会出现利用PN结半导体易受辐照损伤,核辐射防护困难等不足。美国科学家想出了为核电池“瘦身”的妙计,他们把核电池内易受损的固体半导体换成了不易受损的液体半导体,这样不但能完成收集带电粒子的使命,而且还可以大幅度“瘦身”。按照新思路研发出的圆形核电池直径有1.95厘米,厚才1.55毫米,仅仅比1美分硬币大一点点,但其电力却是普通化学电池的100万倍。液态半导体核电池可以减小核电池的尺寸,辐照损伤也会降低,制作难度大。现有的核电池能够长期供电总能量很大,但由于内部放射源浓度低,单位时间放出的能量还是不能满足微小型电子设备消耗的电功率,而且电压也不能满足供电要求。所以,需发明一种有能长期持续供电,供电电压较高,满足各种尺寸要求,能作为各种电力电子设备的移动电源的核电池。
考虑到自然界中,可以进行自发衰变的核素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核素可以放出比较纯的α、β射线。而且,这些核素衰变放射出的射线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半衰期也很长,可供选择的范围也较广,是很理想的可以被利用的放射源。基于此,利用纯α、β放射源,设计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这种核电池的使用寿命主要起决于放射源的半衰期,电池的容量及功率的大小起决于放射源的放射强度。可以选择放射强度不同的核素,也可以对辐射较强的核素添加杂质,进而控制电池的放射功率。单个核电池的电压不能达标,可以通过电池串并联,从而可以使核电池的电学参数达到要求。最终可根据不同要求,设计成用于手机(电压一般为3.7V左右)、笔记本电脑(电压一般为11V左右),等的电池,甚至较大型的车用(102V级),艇用(103~104V级)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解决目前的电池长期持续供电能力不足,供电电压较低,不能满足各种尺寸要求的问题。
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第一金属包壳14连接第一金属包壳接出正极1,第一金属包壳接出正极1通过稳压器接入正极2连接稳压器3,稳压器3靠近稳压器接入正极2的一端连接稳压器接出正极4,第二金属包壳11连接第二金属包壳接出负极8,第二金属包壳接出负极8通过稳压器接入负极7连接稳压器3,稳压器3靠近稳压器接入负极7的一端连接稳压器接出负极5和指示灯6,α放射源15置于第一金属包壳14内,β放射源12置于第二金属包壳11内,绝缘片13放置于第一金属包壳14和第二金属包壳11中间,第一金属包壳14和第二金属包壳11外部包裹绝缘辐射防护层10,散热回路导线9布置于绝缘辐射防护层10的外部,散热回路导线9外部为金属外壳16。
所述α放射源为铀-235或钚-238,所述β放射源为氚-3、钙-45或硫-35。
所述绝缘片为高分子塑料。
所述绝缘辐射防护层(10)由绝缘层和辐射防护层两部分组成,绝缘层的材质为塑料或云母,辐射防护层的材质为硼或铅。
所述稳压器为直流稳压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可以设计为不同的尺寸(范围10*10*10mm3~40*40*40cm3),能满足手机,笔记本,汽车等设备对尺寸的要求。有长期持续供电,供电电压较高的优点,能作为各种电力电子设备的移动电源的核电池。如果单个核电池的电压不能达标,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核电池进行相应的串并联,以使核电池的电学参数达到要求。自然界中可以自发衰变,同时放出射线的核素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核素的放射强度,半衰期的长短,制造成本以及辐射防护难度等因素,合理选择出最为合适的放射源,用来制作核电池。除此之外,这种核电池原理清晰,工艺简单,可以有效、经济地被规模化地制造出来,成为一种长期可靠的电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金属包壳接出正极、2-稳压器接入正极、3-稳压器、4-稳压器接出正极、5-稳压器接出负极、6-指示灯、7-稳压器接入负极、8-第二金属包壳接出负极、9-散热回路导线、10-绝缘辐射防护层、11-第二金属包壳、12-β放射源、13-绝缘片、14-第二金属包壳、15-α放射源、16-金属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如图1所示),第一金属包壳14连接第一金属包壳接出正极1,第一金属包壳接出正极1通过稳压器接入正极2连接稳压器3,稳压器3靠近稳压器接入正极2的一端连接稳压器接出正极4,第二金属包壳11连接第二金属包壳接出负极8,第二金属包壳接出负极8通过稳压器接入负极7连接稳压器3,稳压器3靠近稳压器接入负极7的一端连接稳压器接出负极5和指示灯6,α放射源15置于第一金属包壳14内,β放射源12置于第二金属包壳11内,绝缘片13放置于第一金属包壳14和第二金属包壳11中间,第一金属包壳14和第二金属包壳11外部包裹绝缘辐射防护层10,散热回路导线9布置于绝缘辐射防护层10的外部,散热回路导线9外部为金属外壳16。
本实施例的电容式核电池通过两个分别包在纯α放射源15的第一金属包壳14,纯β放射源12的另一种不同的第二金属包壳11,收集放射出来的带电粒子。这两个不同金属(如Al、Zr等金属,具体起决于两种放射源对金属的辐照特性)的包壳在位置上形成电容,因为其上附有电荷,便会形成电势。在稳压器3内稳定电压之后,通过稳压器接出正极4及接出负极5外接电力电子设备,可以形成稳定的直流电。该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绝缘片13在电容中的位置进行电压微调。没有接入电力电子设备时,为保护电容,闭合外置切换电路的开关,指示灯6亮。通过散热回路导线9,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散发。为防止核辐射对人体造成损害,减少漏电,布置有绝缘辐射防护层10,能够保证辐射水平在安全值以下。金属外壳16用以保证核电池的外形。
纯α放射源15和纯β放射源12布置在核电池的核心部位。两种放射源分别能放射出带正电及负电的粒子,这两种不同的粒子同时置于两个金属包壳中。不同放射源有不同的放射强度、半衰期,以及不同核素(如α放射源铀-235、钚-238等,β放射源氚-3、钙-45、硫-35等)的储量和制造成本也有较大差异。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制造出各种规格的核电池。
电池内配置的稳压器3,调整电容电学性质的绝缘片13都设计在电池内部。配置稳压器及调整电容电学性质的绝缘片,其中绝缘片起到防止电压超出稳压器量程及电压微调的作用,操作方式是通过控制绝缘片在电容内插入的深度。稳压器是利用相应参数的直流稳压器。
绝缘辐射防护层10布置在电池内部,绝缘防护层由绝缘层以及辐射防护层两部分组成。绝缘防护层起到防止漏电的作用,其材料可以采用塑料或云母等。防护层则主要采用硼和重金属铅等主要防止γ射线的材料。
没有接入电力电子设备时,为保护电容,闭合外置切换电路的开关,指示灯6亮。通过散热回路导线9,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散发。

Claims (5)

1.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包壳(14)连接第一金属包壳接出正极(1),第一金属包壳接出正极(1)通过稳压器接入正极(2)连接稳压器(3),稳压器(3)靠近稳压器接入正极(2)的一端连接稳压器接出正极(4),第二金属包壳(11)连接第二金属包壳接出负极(8),第二金属包壳接出负极(8)通过稳压器接入负极(7)连接稳压器(3),稳压器(3)靠近稳压器接入负极(7)的一端连接稳压器接出负极(5)和指示灯(6),α放射源(15)置于第一金属包壳(14)内,β放射源(12)置于第二金属包壳(11)内,绝缘片(13)放置于第一金属包壳(14)和第二金属包壳(11)中间,第一金属包壳(14)和第二金属包壳(11)外部包裹绝缘辐射防护层(10),散热回路导线(9)布置于绝缘辐射防护层(10)的外部,散热回路导线(9)外部为金属外壳(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α放射源为铀-235或钚-238,所述β放射源为氚-3、钙-45或硫-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为高分子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辐射防护层(10)由绝缘层和辐射防护层两部分组成,绝缘层的材质为塑料或云母,辐射防护层的材质为硼或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器为直流稳压器。
CN2011104498506A 2011-12-29 2011-12-29 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 Pending CN102543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98506A CN102543238A (zh) 2011-12-29 2011-12-29 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98506A CN102543238A (zh) 2011-12-29 2011-12-29 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3238A true CN102543238A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49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98506A Pending CN102543238A (zh) 2011-12-29 2011-12-29 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4323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3626A (zh) * 2015-08-12 2015-11-04 吉林大学 磁分离电子式核电池
CN107093486A (zh) * 2017-05-23 2017-08-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一体化卤素钙钛矿核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4416A (zh) * 2017-02-17 2018-08-28 陈凯 核动力汽车
CN113539542A (zh) * 2021-07-19 2021-10-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一种氡气富集型α射线核电池
TWI802159B (zh) * 2020-12-17 2023-05-11 美商西屋電器公司 核電池之製造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960U (zh) * 1988-12-28 1990-02-14 刘鲁豫 原子能电池
US5825839A (en) * 1996-03-05 1998-10-20 Baskis; Paul 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radioactive materials to electrical energy
US5861701A (en) * 1996-03-11 1999-01-19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harged-particle powered battery
CN1767229A (zh) * 2004-10-26 2006-05-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组合电池
CN2904318Y (zh) * 2006-04-10 2007-05-23 吕克 长效铅酸蓄电池
CN101246756A (zh) * 2008-02-29 2008-08-20 西安交通大学 微通道板型复合同位素电池
CN201387893Y (zh) * 2009-04-10 2010-01-20 上海阳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聚光型发电模组中聚光电池电连接结构
CN201536015U (zh) * 2009-09-29 2010-07-28 杨京明 复合式储能同位素电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960U (zh) * 1988-12-28 1990-02-14 刘鲁豫 原子能电池
US5825839A (en) * 1996-03-05 1998-10-20 Baskis; Paul 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radioactive materials to electrical energy
US5861701A (en) * 1996-03-11 1999-01-19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harged-particle powered battery
CN1767229A (zh) * 2004-10-26 2006-05-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组合电池
CN2904318Y (zh) * 2006-04-10 2007-05-23 吕克 长效铅酸蓄电池
CN101246756A (zh) * 2008-02-29 2008-08-20 西安交通大学 微通道板型复合同位素电池
CN201387893Y (zh) * 2009-04-10 2010-01-20 上海阳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聚光型发电模组中聚光电池电连接结构
CN201536015U (zh) * 2009-09-29 2010-07-28 杨京明 复合式储能同位素电池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郝少昌 等: "核电池材料及核电池的应用", 《原子核物理评论》, vol. 23, no. 3, 30 September 2006 (2006-09-30), pages 353 - 358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3626A (zh) * 2015-08-12 2015-11-04 吉林大学 磁分离电子式核电池
CN108454416A (zh) * 2017-02-17 2018-08-28 陈凯 核动力汽车
CN107093486A (zh) * 2017-05-23 2017-08-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一体化卤素钙钛矿核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3486B (zh) * 2017-05-23 2018-01-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一体化卤素钙钛矿核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TWI802159B (zh) * 2020-12-17 2023-05-11 美商西屋電器公司 核電池之製造方法
CN113539542A (zh) * 2021-07-19 2021-10-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一种氡气富集型α射线核电池
CN113539542B (zh) * 2021-07-19 2024-01-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一种氡气富集型α射线核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3238A (zh) 一种α、β射线电容式核电池
US20130302650A1 (en) Self-recharging direct conversio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CN105375606A (zh) 一种风光互补供电方法和系统
US20180034043A1 (en) Self-recharging direct conversio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US11842824B2 (en) Self-recharging direct conversio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method
CN103138024A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电池
CN206194753U (zh)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储能式太阳能电池
CN107565682A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安全充电桩
CN203119526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移动电源
CN203135485U (zh) 新型太阳能移动电源箱
CN202250982U (zh) 一种由太阳能供电的电风扇
CN205212525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宝
CN104935060A (zh) 一种光伏移动电源
CN204859092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家用光伏发电系统
CN213692265U (zh) 一种储能电池的电池包安装结构
CN111864879B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电路
CN206907888U (zh) 一种提高电源使用寿命的节能设备
CN201699438U (zh) 分体式光伏电源箱
CN207514642U (zh) 一体式太阳能便携灯的散热结构
CN108092388A (zh) 一种太阳能移动电源
CN108092404A (zh) 带备用电池的远传燃气表
CN109560595A (zh) 新型太阳能移动电源箱
CN206149007U (zh) 一种室外大功率太阳能电源控制器
CN206099481U (zh) 一种磁能移动电源
CN205725649U (zh) 一种一体化太阳能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