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0805A - 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30805A
CN102530805A CN2012100566763A CN201210056676A CN102530805A CN 102530805 A CN102530805 A CN 102530805A CN 2012100566763 A CN2012100566763 A CN 2012100566763A CN 201210056676 A CN201210056676 A CN 201210056676A CN 102530805 A CN102530805 A CN 102530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infusion
exhaust
air exhausting
flow region
contraction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66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0566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308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30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0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设置有容器器皿、补液装置、头部装置和排气装置。排气装置设置有排气主体、排气压缩装置、排气控制阀、排气塞部和排气通孔,排气主体设置为空心结构,排气主体设置有依次连通的排气第一端部、排气收缩部、排气腔部和排气第二端部,排气塞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排气第二端部,排气控制阀设置于排气收缩部,排气压缩装置设置于排气腔部且两端分别与排气塞部和排气控制阀抵接。该排气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该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的排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宽。

Description

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容装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背景技术
补液器皿是针对高档消费品类液体特别是香水进行循环补液而特别设计的。补液器皿是在传统喷液器皿的底部设置一补液装置,当补液器皿中的液体用完后,通过补液装置将容装在母瓶中的液体压送入容瓶,实现补液器皿的循环利用。由于补液器皿不仅能够实现随时方便携带少量液体,而且可以实现器皿的重复利用,节约资源,故本领域一直有关于补液器皿的研究。
补液器皿在进行补液过程中,随着母瓶中的液体逐渐进入,补液器皿中的压强会增大,需要及时将补液器皿中的气体排出。通常,补液器皿通过设置一根排气管进行排气,这种排气机构不仅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适用性差,而且不够美观。
故,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排气装置,设置有排气主体、排气压缩装置、排气控制阀、排气塞部和排气通孔,所述排气主体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排气主体设置有排气第一端部、排气收缩部、排气腔部和排气第二端部,所述排气第一端部、所述排气收缩部、所述排气腔部和所述排气第二端部依次连通,所述排气塞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排气第二端部,所述排气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排气收缩部,所述排气压缩装置设置于所述排气腔部且所述排气压缩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塞部和所述排气控制阀抵接,所述排气通孔设置于所述排气塞部或者设置于所述排气腔部的靠近所述排气第二端部的侧壁位置。
上述排气压缩装置设置为弹簧;所述排气控制阀设置为圆球;所述排气收缩部设置为漏斗状排气收缩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该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排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宽。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设置有容器器皿、补液装置和头部装置,所述补液装置和所述头部装置分别设置装配于所述容器器皿,还设置有上述的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固定装配于所述容器器皿。
优选的,上述补液装置设置有补液主体、补液压缩装置、补液控制阀、补液塞部和补液通孔,所述补液主体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补液主体设置有补液第一端部、补液收缩部、补液腔部和补液第二端部,所述补液第一端部、所述补液收缩部、所述补液腔部和所述补液第二端部依次连通,所述补液塞部固定设置于所述补液第二端部,所述补液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补液收缩部,所述补液压缩装置设置于所述补液腔部且所述补液压缩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补液塞部和所述补液控制阀抵接,所述补液通孔设置于所述补液塞部或者设置于所述补液腔部的靠近所述补液第二端部的侧壁位置,所述补液装置设置于所述容器器皿的内部,所述补液第一端部与所述容器器皿连通。
进一步的,上述补液压缩装置设置为弹簧;所述补液控制阀设置为圆球;所述补液收缩部设置为漏斗状补液收缩部。
另一优选的,上述补液装置设置有补液主体、补液压缩装置、补液控制阀、补液塞部和补液通孔,所述补液主体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补液主体设置有补液第一端部、补液收缩部、补液腔部和补液第二端部,所述补液第一端部、所述补液收缩部、所述补液腔部和所述补液第二端部依次连通,所述补液塞部固定设置于所述补液第二端部,所述补液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补液收缩部,所述补液压缩装置设置于所述补液腔部且所述补液压缩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补液塞部和所述补液控制阀抵接,所述补液通孔设置于所述补液塞部或者设置于所述补液腔部的的靠近所述补液第二端部的侧壁,所述补液装置设置于所述容器器皿的外部,所述补液通孔与所述容器器皿连通。
进一步的,上述补液压缩装置设置为弹簧;所述补液控制阀设置为圆球;所述补液收缩部设置为漏斗状补液收缩部。
另一优选的,上述头部装置与所述排气装置设置于所述补液器皿的同一端面。
另一优选的,上述头部装置与所述补液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补液器皿的不同的端面。
本发明的一种排气装置,设置有排气主体、排气压缩装置、排气控制阀、排气塞部和排气通孔,所述排气主体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排气主体设置有排气第一端部、排气收缩部、排气腔部和排气第二端部,所述排气第一端部、所述排气收缩部、所述排气腔部和所述排气第二端部依次连通,所述排气塞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排气第二端部,所述排气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排气收缩部,所述排气压缩装置设置于所述排气腔部且所述排气压缩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塞部和所述排气控制阀抵接,所述排气通孔设置于所述排气塞部或者设置于所述排气腔部的靠近所述排气第二端部的侧壁位置。该排气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广泛适用于各种补液器皿。
具有上述排气装置的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设置有容器器皿、补液装置和头部装置,所述补液装置和所述头部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容器器皿,此外,还设置有上述的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固定装配于所述容器器皿。该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排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宽。
 说明书附图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排气装置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排气装置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排气装置与容器器皿配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排气装置实施例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实施例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实施例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实施例6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实施例8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9中,包括:
排气装置100、
排气主体110、
排气第一端部111、
排气收缩部112、
排气腔部113、
排气第二端部114、
排气压缩装置120、
排气控制阀130、
排气塞部140、
排气通孔150、
容器器皿200、
补液装置300、
补液主体310、
补液第一端部311、
补液收缩部312、
补液腔部313、
补液第二端部314、
补液压缩装置320、
补液控制阀330、
补液塞部340、
补液通孔350、
头部装置40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排气装置10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设置有排气主体110、排气压缩装置120、排气控制阀130、排气塞部140和排气通孔150。
排气主体110设置为空心结构,排气主体110设置有排气第一端部111、排气收缩部112、排气腔部113和排气第二端部114,排气第一端部111、排气收缩部112、排气腔部113和排气第二端部114依次连通。排气塞部140固定设置于排气第二端部114,排气控制阀130设置于排气收缩部112,排气压缩装置120设置于排气腔部113且排气压缩装置120的两端分别与排气塞部140和排气控制阀130抵接,排气通孔150设置于排气塞部140。
其中,排气压缩装置120设置为弹簧,排气控制阀130设置为圆球。排气收缩部112设置为漏斗状排气收缩部112,排气通孔150设置于排气塞部140的中心位置。
该排气装置100是用于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的,使用时该排气装置100会装配于容器器皿200,如图3所示。当容器器皿200内充入液体时,容器器皿200内的压强会增大,容器器皿200内的气体需要及时排出才能够继续充液。随着容器器皿200内的压强增大,气压会聚集于排气第一端部111,对排气控制阀130产生推力,推动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朝着排气腔部113移动并挤压弹簧,排气腔部113内的压力使得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将弹簧挤压,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远离排气收缩部112,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与排气收缩部112内壁脱离,这样容器器皿200内的气体就可以沿着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与排气收缩部112之间的间隙通过排气通孔150排出,确保补液的有效进行。当充液完毕后,容器器皿200内的压力逐渐变小,弹簧将回复原位,推动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回到排气收缩部112,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与排气收缩部112内壁面紧密接触,防止液体溢露。
该排气装置100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适用于各种补液器皿,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排气压缩装置120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弹簧,也可以设置为其它排气压缩装置120,如弹片或者其它弹性件。
需要说明的是,排气控制阀130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圆球,也可以为其它单向阀,如受气流控制的单向膜片或者其它扣件。
需要说明的是,排气收缩部112并不仅仅局限于漏斗状排气收缩部112,只要其它有内径大小变化的空心管都可满足上述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排气通孔150并不仅仅局限于设置于排气塞部140的中心位置,也可以设置于其它部位。排气通孔150的数量也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两个或者三个或者其它数量。
 实施例2。
一种排气装置100,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排气通孔150设置于排气腔部113的靠近排气第二端部114的侧壁位置,如图4所示。当该排气装置100与容器器皿200装配进行补液时,容器器皿200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与排气收缩部112之间的间隙经排气腔部113设置的排气通孔150排出。该排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适用性较宽。
 实施例3。
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如图5所示,设置有容器器皿200、补液装置300和头部装置400,补液装置300和头部装置400分别设置装配于容器器皿200,还设置有如实施例1所述的排气装置100,该排气装置100固定装配于容器器皿200。
容器器皿200用于盛装液体,该液体为常规流动性液体,而非压缩状态的液体或气体。
头部装置400设置装配于容器器皿200的上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头部装置400设置为压缩喷头,通过压缩喷头可以将容器器皿200内的液体喷洒出来。头部装置400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补液装置300设置于容器器皿200的底部,当容器器皿200内的液体用完或者不足时,可以将补液装置300与母液瓶连接,通常母液瓶是容装有大量液体的瓶子或者容器,通过补液装置300将母液瓶中的液体输入至容器器皿200中。补液装置300的结构现有技术中有多种不同结构,只要能够实现补液功能,都适用于本实施例。补液装置300的结构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其补液过程是这样的:当需要补液时,将补液装置300与母液瓶的瓶口连接,母液瓶中的液体通过补液装置300进入容器器皿200。随着液体的进入,容器器皿200内的压强增大,气体会聚集于排气第一端部111,对排气控制阀130产生推力,推动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朝着排气腔部113移动并挤压弹簧,排气腔部113内的压力使得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将弹簧挤压,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远离排气收缩部112,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与排气收缩部112内壁脱离,这样容器器皿200内的气体就可以沿着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与排气收缩部112之间的间隙通过排气通孔150排出,确保补液的有效进行。当充液完毕后,分开补液装置300与母液瓶,容器器皿200内的压力逐渐变小,弹簧将回复原位,推动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回到排气收缩部112,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与排气收缩部112内壁面紧密接触,防止液体溢露。该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补液充足后,使用者就可以随身携带,随身随时通过按压喷头实现液体喷洒。
该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该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不需设置排气管,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而且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头部装置400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头,还可以为其它结构,如容器器皿盖子或者滚珠式头部装置400等。
需要说明的是,排气装置100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容器器皿200的上部,头部装置400与排气装置100设置于补液器皿的同一端面。但排气装置100的位置并不仅仅局限于容器器皿200的上部,也可以设置于容器器皿200的侧壁面的上部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容器器皿200可以为不同的样式、材料、形状,适用性强。多种形式,如瓶子、罐子、利乐砖等。容器器皿200的材质也可以为多种材质如塑料瓶、玻璃瓶、陶瓷瓶或者塑料罐、陶瓷罐,还可以是纸质的各种容器。该容器器皿200的形状可以为圆柱体、椭圆体、四方体、长方体,也可以为其他不规则形状。
 实施例4。
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其它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采用的补液装置300结构不同,如图6所示。
补液装置300设置有补液主体310、补液压缩装置320、补液控制阀330、补液塞部340和补液通孔350。
补液主体310设置为空心结构,补液主体310设置有补液第一端部311、补液收缩部312、补液腔部313和补液第二端部314,补液第一端部311、补液收缩部312、补液腔部313和补液第二端部314依次连通,补液塞部340固定设置于补液第二端部314,补液控制阀330设置于补液收缩部312,补液压缩装置320设置于补液腔部313且补液压缩装置320的两端分别与补液塞部340和补液控制阀330抵接,补液通孔350设置于补液塞部340或者设置于补液腔部313的靠近补液第二端部314的侧壁位置,补液装置300设置于容器器皿200的内部,补液第一端部311与容器器皿200连通。
补液压缩装置320设置为弹簧,补液控制阀330设置为圆球。
补液收缩部312设置为漏斗状补液收缩部312。
当需要补充液体时,可将补液装置300与母液瓶连接,通过母液瓶瓶口将补液控制阀330的圆球推动至补液腔部313位置,这样补液控制阀330的圆球与补液收缩部312的内壁面会存在缝隙,母液瓶中的液体将通过补液通孔350进入容器器皿200中。随着补液的进行,此时容器器皿200内的压强逐渐增大,容器器皿200内的气体将集中于排气装置100的排气第一端部111,气体的压力推动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向补液腔部313移动,使得排气控制阀130的圆球与排气收缩部112内壁面产生间隙,气体将通过该间隙经排气通孔150排出。当充液完毕后,拔开母液瓶,补液控制阀330的圆球将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卡于补液收缩部312,将补液装置300的通道封住,防止液体溢露。当停止充液后,容器器皿200内的压力与外接大气压将逐渐保持平衡,排气控制阀130的的圆球也在弹簧的回复力下卡于排气收缩部112,将排气装置100的通道封住。
该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其排气装置100和补液装置300结构相同,不仅能够有效进行补液和排气,而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
本实施例中,补液装置300内置于容器器皿200内,故该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可以立放于桌面或者其他物体表面,摆放使用都很方便。
 实施例5。
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其它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补液装置300设置于容器器皿200的外部,补液通孔350与容器器皿200连通,如图7所示。
该结构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外部通常还会设置一外壳,外壳可以设置为椭球体或者类似鸡蛋状,具有造型可爱,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
实施例6。
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其它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头部装置400设置为滚珠式头部装置400,如图8所示。使用时,滚珠在皮肤上滚动可使得容器器皿200内的液体涂覆于皮肤。
 实施例7。
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其它结构与实施例3或4或5或6中的任意一款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如实施例2所述的排气装置100。该排气装置100的排气通孔150不是设置于排气塞部140的中心,而是设置于排气腔部113的靠近排气第二端部114的侧壁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排气通孔150的位置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情况,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变动,只要能够满足排气要求即可。
实施例8。
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其它结构与实施例3或4或5或6或7中任意一款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容器器皿200设置为长方体,头部装置400和排气装置100设置于容器器皿200的上端面,补液装置300与头部装置400设置于不同的端面,补液装置300设置于容器器皿200的侧面,如图9所示。
在补液器皿常规技术领域,通常是将补液装置300设置于容器器皿200的底部,自补液器皿问世以来,一直都是将补液装置300设置于容器器皿200底部,而不会将其设置于容器器皿200的侧面。因为现有技术中的容器器皿200需要与椭球形外壳相匹配,分别拔开外壳两端,就可通过底部的补液装置300进行补液或者通过上部的头部装置400进行喷液,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会考虑将补液装置300设置于容器器皿200侧壁。
本实施例将补液装置300设置于容器器皿200的侧面,一方面可以使得该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可以立着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补液器皿只能平躺放置的缺陷。另外,将补液装置300设置于容器器皿200的侧面,可以从侧面进行补液,便于母液瓶中的液体进入容器器皿200,同时也缩短了排气距离,便于气体排放。故该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排气主体、排气压缩装置、排气控制阀、排气塞部和排气通孔,所述排气主体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排气主体设置有排气第一端部、排气收缩部、排气腔部和排气第二端部,所述排气第一端部、所述排气收缩部、所述排气腔部和所述排气第二端部依次连通,所述排气塞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排气第二端部,所述排气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排气收缩部,所述排气压缩装置设置于所述排气腔部且所述排气压缩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塞部和所述排气控制阀抵接,所述排气通孔设置于所述排气塞部或者设置于所述排气腔部的靠近所述排气第二端部的侧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压缩装置设置为弹簧;所述排气控制阀设置为圆球;所述排气收缩部设置为漏斗状排气收缩部。
3.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设置有容器器皿、补液装置和头部装置,所述补液装置和所述头部装置分别装配设置于所述容器器皿,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固定装配于所述容器器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装置设置有补液主体、补液压缩装置、补液控制阀、补液塞部和补液通孔,所述补液主体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补液主体设置有补液第一端部、补液收缩部、补液腔部和补液第二端部,所述补液第一端部、所述补液收缩部、所述补液腔部和所述补液第二端部依次连通,所述补液塞部固定设置于所述补液第二端部,所述补液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补液收缩部,所述补液压缩装置设置于所述补液腔部且所述补液压缩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补液塞部和所述补液控制阀抵接,所述补液通孔设置于所述补液塞部或者设置于所述补液腔部的靠近所述补液第二端部的侧壁位置,所述补液装置设置于所述容器器皿的内部,所述补液第一端部与所述容器器皿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压缩装置设置为弹簧;所述补液控制阀设置为圆球;所述补液收缩部设置为漏斗状补液收缩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装置设置有补液主体、补液压缩装置、补液控制阀、补液塞部和补液通孔,所述补液主体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补液主体设置有补液第一端部、补液收缩部、补液腔部和补液第二端部,所述补液第一端部、所述补液收缩部、所述补液腔部和所述补液第二端部依次连通,所述补液塞部固定设置于所述补液第二端部,所述补液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补液收缩部,所述补液压缩装置设置于所述补液腔部且所述补液压缩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补液塞部和所述补液控制阀抵接,所述补液通孔设置于所述补液塞部或者设置于所述补液腔部的的靠近所述补液第二端部的侧壁,所述补液装置设置于所述容器器皿的外部,所述补液通孔与所述容器器皿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压缩装置设置为弹簧;所述补液控制阀设置为圆球;所述补液收缩部设置为漏斗状补液收缩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装置与所述排气装置设置于所述补液器皿的同一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装置与所述补液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补液器皿的不同的端面。
CN2012100566763A 2012-03-06 2012-03-06 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Pending CN1025308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66763A CN102530805A (zh) 2012-03-06 2012-03-06 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66763A CN102530805A (zh) 2012-03-06 2012-03-06 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0805A true CN102530805A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39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66763A Pending CN102530805A (zh) 2012-03-06 2012-03-06 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3080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26743Y (zh) * 1994-02-02 1996-05-08 高忠原 方便排气补液清洗换液的热管
CN101312778A (zh) * 2005-11-17 2008-11-26 Sika技术股份公司 用于液体的混合装置
CN201474664U (zh) * 2009-06-03 2010-05-19 新疆精工刀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可调压气体安全回收装置
CN201863488U (zh) * 2010-10-22 2011-06-15 飞旭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印刷机上的外部供液装置
CN202492351U (zh) * 2012-03-06 2012-10-17 蒲兵 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26743Y (zh) * 1994-02-02 1996-05-08 高忠原 方便排气补液清洗换液的热管
CN101312778A (zh) * 2005-11-17 2008-11-26 Sika技术股份公司 用于液体的混合装置
CN201474664U (zh) * 2009-06-03 2010-05-19 新疆精工刀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可调压气体安全回收装置
CN201863488U (zh) * 2010-10-22 2011-06-15 飞旭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印刷机上的外部供液装置
CN202492351U (zh) * 2012-03-06 2012-10-17 蒲兵 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N2014DN03495A (zh)
MX366656B (es) Recipiente de aerosol.
CN204396240U (zh) 一种气雾喷涂装置
RU2013155010A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жидких пищевых продуктов и дозирования их под давлением
CN202687024U (zh) 带有压紧硅胶阀柱塞的液体瓶盖
WO2008057552A3 (en) System for dispensing powder into liquid
WO2014116584A3 (en) Multi-chamber container for storing and mixing liquids
CN202492351U (zh) 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CN202729768U (zh) 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CN102530805A (zh) 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CN202729773U (zh) 一种补液装置及具有该补液装置的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CN202244717U (zh) 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补液器皿
CN102530804A (zh) 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CN204802372U (zh) 底部充装排气式液体瓶
CN209595021U (zh) 一种安全型气压式喷雾瓶
CN202447230U (zh) 改良的喷漆阀门
CN202109007U (zh) 柱塞式放料阀
CN105923254A (zh) 一种可同时存储多种液体的出液瓶
CN105217166A (zh) 一种真空瓶
CN201719690U (zh) 一种药用正置粉剂阀门
WO2014198705A3 (en) Sprayer for liquids with usd device that can be used also in horizontal position
CN109645657A (zh) 一种安全型气压式喷雾瓶
CN203778242U (zh) 全方位气压喷雾罐
CN203635384U (zh) 一种加长嘴型喷雾器
CN203806355U (zh) 彩花喷射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