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2074A - 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2074A
CN102522074A CN2011104512039A CN201110451203A CN102522074A CN 102522074 A CN102522074 A CN 102522074A CN 2011104512039 A CN2011104512039 A CN 2011104512039A CN 201110451203 A CN201110451203 A CN 201110451203A CN 102522074 A CN102522074 A CN 102522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brightness value
cie1931
value
cieluv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512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2074B (zh
Inventor
杨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512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20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2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2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2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2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显示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外界环境光亮度值;将获取的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根据所述CIELuv亮度值以及预设的CIELuv亮度与CIE1931亮度的转换关系,获得CIE1931亮度值;根据所述CIE1931亮度值获取屏幕的背光电流值,通过所述背光电流值控制屏幕亮度。本发明在实现屏幕亮度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人眼观看屏幕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为防止在太阳等强光下显示屏幕暗淡看不清楚,在昏暗的环境下显示屏幕亮度太亮太刺眼,现有技术在显示设备中加入亮度感应器,通过亮度感应器来感应外界环境的亮度,从而改变显示屏幕的亮度。
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幕亮度随外界环境亮度变化的具体实现方案是:亮度感应器感应外界环境的亮度值,当感应到的环境亮度值大于上一次的环境亮度值时,则调高显示屏幕的亮度值,当感应到的环境亮度值小于上一次的环境亮度值时,则调低显示屏幕的亮度值。
现有技术采用类似一次线性关系去拟合外界环境亮度与显示屏幕的亮度,直接将外界环境亮度值转换为显示屏幕的亮度值,由于该屏幕亮度值是CIE1931下的亮度值,与人眼感觉到的亮度值不是一次线性关系,因此无法有效满足人眼观看屏幕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满足人眼观看屏幕的舒适度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外界环境光亮度值;
将获取的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
根据所述CIELuv亮度值以及预设的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转换关系,获得CIE1931亮度值;
根据所述CIE1931亮度值获取屏幕的背光电流值,通过所述背光电流值控制屏幕亮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亮度感应器,用于获取外界环境光亮度值;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获取的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IELuv亮度值以及预设的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转换关系,获得CIE1931亮度值;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IE1931亮度值获取屏幕的背光电流值,通过所述背光电流值控制屏幕亮度。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屏幕亮度控制装置的显示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获取到外界环境光亮度值后,先将该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再根据预设的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转换关系,获得CIE1931亮度值,即屏幕显示的亮度值。由于CIELuv亮度值与外界环境光亮度值更接近一次线性关系,而且CIELuv亮度值与人眼的感知更为接近,所以本发明在实现屏幕亮度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同时,可有效提高人眼观看屏幕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CIE1976标准提供的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屏幕亮度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屏幕亮度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在获取到外界环境光亮度值后,先将该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再根据预设的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转换关系,获得CIE1931亮度值,即屏幕显示的亮度值。由于CIELuv亮度值与外界环境光亮度值更接近一次线性关系,而且CIELuv亮度值与人眼的感知更为接近,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在实现屏幕亮度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同时,可有效提高人眼观看屏幕的舒适度。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该方法过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获取外界环境光亮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显示设备中的亮度感应器感获取外界环境光的亮度值。该亮度感应器可以为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等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是,为了防止显示设备前面与后面的光线强度不同,影响屏幕的显示亮度,本实施例将亮度感应器置于显示设备屏幕的同一面,使得屏幕显示的亮度能更好的满足人眼观看的舒适度。
在步骤S102中,将获取的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显示设备的实测数据分析发现,CIELuv亮度值与外界环境的亮度值基本上接近线性关系。因此,将CIELuv亮度值与外界环境的亮度值的函数关系式设置如下:
L = aX + b X ≤ Mlux 100 X > Mlux
其中L为CIELuv亮度值,X为外界环境光亮度值,M为外界环境光亮度值的临界点,lux为照明单位。
通过实验发现当屏幕显示的亮度值最低时,人眼感觉到的亮度值为人眼最高亮度值的25%,而当屏幕显示的亮度值最低时,外界环境光亮度为最暗,因此可将人眼感觉到的该亮度值作为为外界环境光亮度值为0时的CIELuv亮度值,即25=a×0+b,得到b=25。
另外,由于一般家庭环境亮度值在50-300lux时,可以很好的满足CIELuv亮度值与外界环境的亮度值的线性关系,而办公室环境亮度值在300-600lux时,CIELuv亮度值的变化不大,为100左右(通过实测数据获得)。所以将300lux的环境亮度值作为临界点,即a×300+25=100,得到a=0.25。
综上可得CIELuv亮度值与外界环境光亮度值的函数关系式如下:
L = 0.25 X + 25 X ≤ 3000 lux 100 X > 300 lux - - - ( 1 )
通过该关系式(1)即可将获取的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
在步骤S103中,根据所述CIELuv亮度值以及预设的CIELuv亮度与CIE1931亮度的转换关系,获得CIE1931亮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图2为CIE1976标准提供的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CIE1931亮度值,纵坐标表示CIELuv亮度值。
根据图2获得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转换关系如下:
Y Y w = ( L + 16 116 ) 3 L &GreaterEqual; 8 L 903.3 L < 8 - - - ( 2 )
其中Y为CIE1931亮度值,L为CIELuv亮度值,Yw为最大环境光亮度时的CIE1931值(例如100)。
根据步骤S102获得的CIELuv亮度值以及转换关系(2),计算得到CIE1931亮度值。
在步骤S104中,根据所述CIE1931亮度值获取屏幕的背光电流值,通过所述背光电流值控制屏幕亮度。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步骤S103中获得的CIE1931亮度值,通过
Figure BDA0000126513080000051
公式获得屏幕的背光电流值。其中,I为背光电流值,Y为CIE1931亮度值,Yw=100。
本实施例中的背光电流值控制屏幕亮度具体过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外界环境光亮度值时,先将该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再根据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转换关系,获得CIE1931亮度值,即屏幕显示的亮度值。由于CIELuv亮度值与外界环境光亮度值更接近一次线性关系,而且CIELuv亮度值与人眼的感知更为接近,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在实现屏幕亮度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同时,可提高人眼观看屏幕的舒适度。
实施例二:
图3示出了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步骤S305:
在步骤S305中,根据所述CIE1931亮度值、背光电流值或者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获取屏幕像素点的占空比。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获取的背光电流值以及CIE1931亮度值可以通过公式获得屏幕像素点的占空比(显示屏是由许多独立的像素点排列形成,可通过对像素点占空比的调节来控制屏幕的亮度)。其中
Figure BDA0000126513080000053
为占空比,I为背光电流值,Y为CIE1931亮度值,Yw为最大环境光亮度时的CIE1931值。
进一步的是,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光亮度值,通过公式(3)直接获取像素点的占空比,公式(3)的推导过程如下:
(1) D 255 = I 20 = Y Y w
(2) Y Y w = ( L + 16 116 ) 3 L &GreaterEqual; 8 L 903.3 L < 8
(3) L = 0.25 X + 25 X &le; 3000 lux 100 X > 300 lux
结合(1)、(2)、(3),得到:
D 255 = [ ( 0.25 X + 41 ) 116 ] 3 X &le; 3000 lux 1 X > 3000 lux - - - ( 3 )
其中,X为外界环境光亮度值,当X>300lux时,屏幕像素点的占空比达到最大,屏幕亮度为最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获取的屏幕像素点的占空比能够准确、直观的反应屏幕显示的亮度,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对所述占空的调节来控制屏幕显示的亮度,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而且,通过公式(3),显示设备可以直接将亮度感应器感应到的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屏幕像素点的占空比,实现对屏幕亮度的控制,使得屏幕亮度控制的过程更简单、效率更高。
实施例三: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屏幕亮度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屏幕亮度控制装置可以是运行于各显示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等)内的硬件单元或者软硬件相结合的单元。
该屏幕亮度控制装置4包括亮度感应器41、第一转换单元42、第二转换单元43以及控制单元44。其中,各单元的具体功能如下:
亮度感应器41,用于获取外界环境光亮度值;
第一转换单元42,用于将获取的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
第二转换单元43,用于根据所述CIELuv亮度值以及预设的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转换关系,获得CIE1931亮度值;
控制单元44,用于根据所述CIE1931亮度值获取屏幕的背光电流值,通过所述背光电流值控制屏幕亮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将获取的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的函数关系式如下:
L = 0.25 X + 25 X &le; 3000 lux 100 X > 300 lux
其中L为CIELuv亮度值,X为外界环境光亮度值。
所述预设的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转换关系如下:
Y Y w = ( L + 16 116 ) 3 L &GreaterEqual; 8 L 903.3 L < 8
其中Y为CIE1931亮度值,L为CIELuv亮度值,Yw为最大环境光亮度时的CIE1931值。
所述占空比、背光电流值以及CIE1931亮度值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转换,
D 255 = I 20 = Y Y w
其中
Figure BDA0000126513080000074
为占空比,I为背光电流值,Y为CIE1931亮度值,Yw为最大环境光亮度时的CIE1931值。
优选的是,为了防止显示设备前面与后面的光线强度不同,影响屏幕的显示亮度,本实施例将亮度感应器置于显示设备屏幕的同一面,使得屏幕显示的亮度能更好的满足人眼观看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屏幕亮度控制装置可以使用在前述对应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详情参见上述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屏幕亮度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屏幕亮度控制装置可以是运行于各显示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等)内的硬件单元或者软硬件相结合的单元。
该实施例5是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增加了占空比获取单元55,所述占空比获取单元55用于根据所述CIE1931亮度值、背光电流值或者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获取屏幕像素点的占空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获取屏幕像素点的占空比的关系式如下:
D 255 = [ ( 0.25 X + 41 ) 116 ] 3 X &le; 3000 lux 1 X > 3000 lux
其中
Figure BDA0000126513080000082
为占空比,X为外界环境光亮度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屏幕亮度控制装置可以使用在前述对应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详情参见上述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上述实施例三和四所述装置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在获取到外界环境光亮度值,先将该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再根据预设的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转换关系,获得CIE1931亮度值,即屏幕显示的亮度值。由于CIELuv亮度值与外界环境光亮度值更接近一次线性关系,而且CIELuv亮度值与人眼的感知更为接近,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在实现屏幕亮度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同时,可提高人眼观看屏幕的舒适度。另外,还可以根据CIE1931亮度值、背光电流值或者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获取屏幕像素点的占空比,通过所述屏幕像素点的占空比来更准确、直观的反应屏幕显示的亮度,方便用户的调节,提高用户满意度。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所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外界环境光亮度值;
将获取的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
根据所述CIELuv亮度值以及预设的CIELuv亮度与CIE1931亮度的转换关系,获得CIE1931亮度值;
根据所述CIE1931亮度值获取屏幕的背光电流值,通过所述背光电流值控制屏幕亮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获取的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的函数关系式如下:
L = 0.25 X + 25 X &le; 3000 lux 100 X > 300 lux
其中L为CIELuv亮度值,X为外界环境光亮度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转换关系如下:
Y Y w = ( L + 16 116 ) 3 L &GreaterEqual; 8 L 903.3 L < 8
其中Y为CIE1931亮度值,L为CIELuv亮度值,Yw为最大环境光亮度时的CIE1931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CIE1931亮度值、背光电流值或者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获取屏幕像素点的占空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占空比、背光电流值以及CIE1931亮度值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转换,
D 255 = I 20 = Y Y w
其中
Figure FDA0000126513070000022
为占空比,I为背光电流值,Y为CIE1931亮度值,Yw为最大环境光亮度时的CIE1931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获取屏幕像素点的占空比的关系式如下:
D 255 = [ ( 0.25 X + 41 ) 116 ] 3 X &le; 3000 lux 1 X > 3000 lux
其中
Figure FDA0000126513070000024
为占空比,X为外界环境光亮度值。
7.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亮度感应器,用于获取外界环境光亮度值;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获取的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IELuv亮度值以及预设的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转换关系,获得CIE1931亮度值;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IE1931亮度值获取屏幕的背光电流值,通过所述背光电流值控制屏幕亮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获取的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转换成CIELuv亮度值的函数关系式如下:
L = 0.25 X + 25 X &le; 3000 lux 100 X > 300 lux
其中L为CIELuv亮度值,X为外界环境光亮度值。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CIELuv亮度值与CIE1931亮度值的转换关系如下:
Y Y w = ( L + 16 116 ) 3 L &GreaterEqual; 8 L 903.3 L < 8
其中Y为CIE1931亮度值,L为CIELuv亮度值,Yw为最大环境光亮度时的CIE1931值。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占空比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IE1931亮度值、背光电流值或者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获取屏幕像素点的占空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占空比、背光电流值以及CIE1931亮度值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转换,
D 255 = I 20 = Y Y w
其中
Figure FDA0000126513070000032
为占空比,I为背光电流值,Y为CIE1931亮度值,Yw为最大环境光亮度时的CIE1931值。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外界环境光亮度值获取屏幕像素点的占空比的关系式如下:
D 255 = [ ( 0.25 X + 41 ) 116 ] 3 X &le; 3000 lux 1 X > 3000 lux
其中为占空比,X为外界环境光亮度值。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感应器置于屏幕的同一面。
14.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含权利要求7-13任一项所述的屏幕亮度的控制装置。
CN201110451203.9A 2011-12-29 2011-12-29 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102522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1203.9A CN102522074B (zh) 2011-12-29 2011-12-29 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1203.9A CN102522074B (zh) 2011-12-29 2011-12-29 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2074A true CN102522074A (zh) 2012-06-27
CN102522074B CN102522074B (zh) 2014-02-19

Family

ID=46292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51203.9A Active CN102522074B (zh) 2011-12-29 2011-12-29 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207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7925A1 (zh) * 2013-01-12 2014-07-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表面反光强度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104267607A (zh) * 2014-09-10 2015-0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室内光亮度的方法、装置和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6875924A (zh) * 2017-03-31 2017-06-20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信息系统屏幕最优亮度确定方法
CN107864292A (zh) * 2017-11-24 2018-03-30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终端
CN114968378A (zh) * 2021-02-23 2022-08-3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8182A1 (en) * 2000-12-22 2002-08-29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brightn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isplay device using a logarithmic sensor
CN201048437Y (zh) * 2007-06-06 2008-04-1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自动调节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电视机
CN101312034A (zh) * 2007-05-25 2008-11-26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动态调整屏幕亮度的方法
CN101383139A (zh) * 2008-06-27 2009-03-1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亮度控制方法
US20090303209A1 (en) * 2008-06-05 2009-12-10 Delta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Apparatus, Control Module and Method for the Display Apparatus
US20100214275A1 (en) * 2009-02-23 2010-08-26 Wistron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luminance thereof
CN101833926A (zh) * 2009-03-13 2010-09-15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调整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8182A1 (en) * 2000-12-22 2002-08-29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brightn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isplay device using a logarithmic sensor
CN101312034A (zh) * 2007-05-25 2008-11-26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动态调整屏幕亮度的方法
CN201048437Y (zh) * 2007-06-06 2008-04-1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自动调节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电视机
US20090303209A1 (en) * 2008-06-05 2009-12-10 Delta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Apparatus, Control Module and Method for the Display Apparatus
CN101383139A (zh) * 2008-06-27 2009-03-1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亮度控制方法
US20100214275A1 (en) * 2009-02-23 2010-08-26 Wistron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luminance thereof
CN101833926A (zh) * 2009-03-13 2010-09-15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调整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7925A1 (zh) * 2013-01-12 2014-07-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表面反光强度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104267607A (zh) * 2014-09-10 2015-0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室内光亮度的方法、装置和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US9723690B2 (en) 2014-09-10 2017-08-0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indoor brightness and smart home control system
CN106875924A (zh) * 2017-03-31 2017-06-20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信息系统屏幕最优亮度确定方法
CN107864292A (zh) * 2017-11-24 2018-03-30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终端
CN114968378A (zh) * 2021-02-23 2022-08-3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2074B (zh)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8936B (zh) 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设备
CN102402942B (zh) 提高led显示屏能效指数的方法及led显示屏
CN105161064B (zh) 液晶显示亮度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设备
CN105185353B (zh) 液晶显示亮度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设备
CN102097056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背光亮度的方法
CN102522074B (zh) 一种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CN207008255U (zh) 多功能阵列式电致变色窗户
CN102193783B (zh) 一种调整浏览器皮肤亮度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6463100A (zh) 用于选择显示器操作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35209A (zh) 终端和屏幕背光控制方法
CN104394278A (zh) 调整屏幕亮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021329B (zh) 一种led全彩屏系统及其亮度调节方法
CN104428829A (zh) 色彩控制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2355536A (zh) 移动终端显示屏的省电方法及系统
CN103413536B (zh) 显示器节能控制方法
CN10373010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3631547A (zh) 移动终端屏幕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4469022A (zh) 一种背光灯调节方法、系统和手持终端
CN104299574A (zh) 用于oled显示驱动装置的自动限流方法
CN103021315A (zh) 一种提升显示屏显示效果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5744080A (zh) 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299600B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图像优化方法
CN103854620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4348303U (zh) 一种智能led显示屏
CN103531140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lcd坏点显示修复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15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