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9130B - 一种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19130B CN102519130B CN201110450576.4A CN201110450576A CN102519130B CN 102519130 B CN102519130 B CN 102519130B CN 201110450576 A CN201110450576 A CN 201110450576A CN 102519130 B CN102519130 B CN 1025191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tank
- water
- separation
- heating device
- separation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包括座体及其分离水箱,座体上设置有出水嘴、即热式管道加热器、平衡水箱和水泵,平衡水箱上设置有入水口和回流口,入水口连接水泵,其特征是,所述水泵的抽水口连通抽水管道,抽水管道的另一端经分离水箱的上部插入分离水箱内;此款饮用水加热装置,通过将抽水管道由分离水箱的上部插入,以克服现有因抽水管道由底部插入分离水箱,而需要使用止回阀的不足,既可免除使用止回阀,降低成本,又可使分离水箱取出加水时,避免漏水之不足,且整款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用水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它可以应用在:电热开水器(开水壶)、茶盘、泡茶器具、带泡茶器具的茶几、泡茶机和工业用开水器(适合人们饮用)等产品上。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如:电热开水器、电热水壶等,都会设置内胆,即:储水箱;而现有的电热开水器,其储水箱有分离式和连体式两种,即:储水箱与开水器(壳体)为可分离或连体结构;鉴于可分离的储水箱,方便人们取出灌注自来水,尤其系在电热水壶上的应用最为广泛。
然而,上述传统的电热开水器,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上述电热开水器,如电热水壶,储水箱与座体为分离式,储水箱底部安装有电加热装置(即:带电器部分),底座上连接有电源线,储水箱坐于底座上,它与底座之间采用耦合方式电性连接,但是,鉴于储水箱底部连接有电加热装置,因此,储水箱在取出灌水时,容易沾湿储水箱,甚至沾湿电器部分,造成漏电,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底座与储水箱底部之间采用耦合方式电性连接,容易因耦合器之间的金属插接件松脱,影响它们之间的电性传输,甚至造成电热水壶不能加热使用;(3)电热开水器的电加热方式多通采用电热管、电热盘等加热装置,直接对(内胆)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但始终无法实现即热式,以供人们随时饮用所需;再有,内胆装有被煮沸的开水,若不能及时饮用,温度降低后,将影响开水的饮用,比如说,无法用于泡茶饮用;(4)存储在储水箱的水,若未能饮用,水被造成浪费的,损耗电能。
针对上述不足,市场上开发了带分离储水箱的电热开水器,包括座体和储水箱,所述座体上设置有出水嘴、连接面和接驳口,座体的后部系连接面,所述座体上安装有玻璃镀膜电热管,玻璃镀膜电热管上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出水嘴,入水口与接驳口通过管路连通,储水箱下部开有落水口,落水口处安装有止回阀,独立的储水箱连接在座体的连接面上,且落水口与接驳口配合相连,所述入水口和落水口之间还连接有电泵。
然而,上述带分离储水箱的电热开水器,其水箱底部带止回阀的结构,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分离水箱底部带止回阀,其结构始终显得复杂、而且,使用止回阀,会增加成本;(2)在分离水箱底部设置止回阀,其密封性始终不佳,使用时容易造成漏水;(3)在分离水箱底部设置止回阀,鉴于分离水箱需要经常取出灌水和清洁,因此,止回阀的频繁插拨,肯定容易损坏,造成漏水,甚至使分离水箱报废;(4)这种分离水箱底部回流水的方式,造成座体厚度增加,体积过大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而且不会造成漏水的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包括座体及其分离水箱,座体上设置有出水嘴、即热式管道加热器、平衡水箱和水泵,平衡水箱上设置有入水口和回流口,入水口连接水泵,其特征是,所述水泵的抽水口连通抽水管道,抽水管道的另一端经分离水箱的上部插入分离水箱内;此款饮用水加热装置,通过将抽水管道由分离水箱的上部插入,以克服现有因抽水管道由底部插入分离水箱,而需要使用止回阀的不足,既可免除使用止回阀,降低成本,又可使分离水箱取出加水时,避免漏水之不足,且整款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分离水箱包括箱体及其盖体,抽水管道可以系穿过盖体的通孔,也可以系穿过箱体上部侧壁的通孔,再与箱体连通;这种做法,因抽水管道插入处普遍高于分离水箱的储水位,以免水箱取出加水时,箱体内的水经拨出的抽水管道穿过通孔流出。
作为更佳的方案,所述通孔处安装有接头,抽水管道分成两段,两段之间通过该接头连接、贯通;即:水箱在加水时,只需要拨出抽水管道上段,其下段可保持在箱体内,大大方便了水箱的取出注水或清洁。
为了进一步提高整款产品的结构合理性,以便使用,所述平衡水箱的回流口接通回流水道,回流水道另一端经分离水箱的上部插入分离水箱内;即:回流水道同样经分离水箱的上部插入,使整个产品结构更合理。
所述回流水道与抽水管道可以系以并排连接的方式插入分离水箱内;这种做法,更方便与分离水箱的接驳,以及分拆。
所述回流水道与抽水管道延伸至接近分离水箱的底部;以保持抽水管道能抽到底部的水,也可使回流水道直接排至水箱底部,并及时被抽水管道抽入水泵。
所述平衡水箱底部还连通一副水箱,一回流水路顶端经副水箱底部插入副水箱内,回流水路以其顶端入口作为回流口,回流水路以其下端作为出口、并连通水泵的抽水口,该回流水路的入口顶端延伸出窄长杆部,一环形浮球套置于回流水路顶端的窄长杆部、并密封回流水路入口,窄长杆部上方设置有环形浮球限位,环形浮球以窄长杆部作为浮动位移导轨,环形浮球、窄长杆部及其限位共同构成浮球阀;该结构,通过在回流口上设置可控制回流水路导通和关闭的浮球阀,即使回流水路连接至水泵抽水口,鉴于浮球阀处于常闭状态,因此,若回流水路在缺水时,会自动关闭,避免此时水泵工作,抽到平衡水箱内的空气而影响正常抽水工作,因此,可保证水泵始终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所述环形浮球与对应的回流水路顶端入口为锥面配合;即:环形浮球下端面设有凹状锥面,而回流水路顶端入口设成与凹状锥面形状匹配的微凸起状,以使两者在静止时,密封效果更佳。
为方便分离水箱的固定,所述分离水箱底部与座体之间设置有定位连接,定位系座体上的凸台以及分离水箱底部对应的凹槽;以免分离水箱发生移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饮用水加热装置,通过将抽水管道由分离水箱的上部插入,以克服现有因抽水管道由底部插入分离水箱,而需要使用止回阀的不足,既可免除使用止回阀,降低成本,又可使分离水箱取出加水时,避免漏水之不足,且整款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该饮用水加热装置,为进一步提高整款产品的结构合理性,以便使用,所述平衡水箱的回流口接通回流水道,回流水道另一端经分离水箱的上部插入分离水箱内;即:回流水道同样经分离水箱的上部插入,使整个产品结构更合理;而且,回流水道与抽水管道可以系以并排连接的方式插入分离水箱内;这种做法,更方便与分离水箱的接驳,以及分拆;更有的是,为便于分离水箱的定位、固定,所述分离水箱底部与座体之间设置有定位连接,定位系座体上的凸台以及分离水箱底部对应的凹槽;以免分离水箱发生移位。
(3)再有,此饮用水加热装置,通过在回流口上设置可控制回流水路导通和关闭的浮球阀,即使回流水路连接至水泵抽水口,鉴于浮球阀处于常闭状态,因此,若回流水路在缺水时,会自动关闭,避免此时水泵工作,抽到平衡水箱内的空气而影响正常抽水工作,因此,可保证水泵始终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饮用水加热装置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饮用水加热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饮用水加热装置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饮用水加热装置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浮球阀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包括座体1及其分离水箱4,座体1上设置有出水嘴9、即热式管道加热器8、平衡水箱7和水泵2,平衡水箱7上设置有入水口72和回流口71,入水口72连接水泵2,所述水泵2的抽水口连通抽水管道3,抽水管道3的另一端经分离水箱4的上部插入分离水箱4内。
分离水箱4包括箱体42及其盖体43,抽水管道3穿过盖体43的通孔44与箱体42连通。通孔44处安装有接头5,抽水管道3分成两段,两段之间通过该接头5连接、贯通。分离水箱4底部与座体1之间设置有定位连接。定位系座体1上的凸台11以及分离水箱4底部对应的凹槽41。所述水泵2位于平衡水箱7的下方。
平衡水箱7的回流口71接通回流水道6,回流水道6另一端经分离水箱4的上部插入分离水箱4内。回流水道6与抽水管道3以并排连接的方式插入分离水箱4内,并延伸至接近分离水箱4的底部。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该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相近似,不同之处仅为:抽水管道6穿过箱体42上部侧壁的通孔44与箱体42连通。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该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相近似,不同之处仅为:所述水泵2位于座体1上方,其高度与平衡水箱7相近。
实施例四:如图4和图5所示,它与实施例一也近似,但仍有以下诸多区别:所述平衡水箱7底部还连通一副水箱12,一回流水路6顶端经副水箱12底部插入副水箱12内,回流水路6以其顶端入口作为回流口71,回流水路6以其下端作为出口、并连通水泵2的抽水口,该回流水路6的入口顶端延伸出窄长杆部13,一环形浮球14套置于回流水路6顶端的窄长杆部13、并密封回流水路6入口,窄长杆部13上方设置有环形浮球限位15,环形浮球14以窄长杆部13作为浮动位移导轨,环形浮球14、窄长杆部13及其限位15共同构成浮球阀。所述环形浮球14与对应的回流水路6顶端入口为锥面配合。该结构,通过在回流口71上设置可控制回流水路6导通和关闭的浮球阀,即使回流水路6连接至水泵2抽水口,鉴于浮球阀处于常闭状态,因此,若回流水路6在缺水时,会自动关闭,避免此时水泵2工作,抽到平衡水箱7内的空气而影响正常抽水工作,因此,可保证水泵2始终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另,此处的分离水箱4,其水箱盖体43可连接在座体1上,以便分离水箱4取出时,无需带着盖体43,更方便加水和清洁。
Claims (8)
1. 一种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包括座体(1)及其分离水箱(4),座体(1)上设置有出水嘴(9)、即热式管道加热器(8)、平衡水箱(7)和水泵(2),平衡水箱(7)上设置有入水口(72)和回流口(71),入水口(72)连接水泵(2),其特征是,所述水泵(2)的抽水口连通抽水管道(3),抽水管道(3)的另一端经分离水箱(4)的上部插入分离水箱(4)内;所述平衡水箱(7)的回流口(71)接通回流水道(6),回流水道(6)另一端经分离水箱(4)的上部插入分离水箱(4)内;所述分离水箱(4)包括箱体(42)及其盖体(43),抽水管道(3)穿过盖体(43)或箱体(42)上部侧壁的通孔(44)与箱体(4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通孔(44)处安装有接头(5),抽水管道(3)分成两段,两段之间通过该接头(5)连接、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回流水道(6)与抽水管道(3)以并排连接的方式插入分离水箱(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回流水道(6)与抽水管道(3)延伸至接近分离水箱(4)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平衡水箱(7)底部还连通一副水箱(12),一回流水路(6)顶端经副水箱(12)底部插入副水箱(12)内,回流水路(6)以其顶端入口作为回流口(71),回流水路(6)以其下端作为出口、并连通水泵(2)的抽水口,该回流水路(6)的入口顶端延伸出窄长杆部(13),一环形浮球(14)套置于回流水路(6)顶端的窄长杆部(13)、并密封回流水路(6)入口,窄长杆部(13)上方设置有环形浮球限位(15),环形浮球(14)以窄长杆部(13)作为浮动位移导轨,环形浮球(14)、窄长杆部(13)及其限位(15)共同构成浮球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浮球(14)与对应的回流水路(6)顶端入口为锥面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离水箱(4)底部与座体(1)之间设置有定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系座体(1)上的凸台(11)以及分离水箱(4)底部对应的凹槽(4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50576.4A CN102519130B (zh) | 2011-12-29 | 2011-12-29 | 一种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50576.4A CN102519130B (zh) | 2011-12-29 | 2011-12-29 | 一种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19130A CN102519130A (zh) | 2012-06-27 |
CN102519130B true CN102519130B (zh) | 2014-10-08 |
Family
ID=46290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5057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19130B (zh) | 2011-12-29 | 2011-12-29 | 一种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191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01207A (zh) * | 2012-11-12 | 2013-01-30 | 冯海涛 | 一种节能式饮用水加热装置 |
CN104534682B (zh) * | 2014-12-31 | 2017-06-06 | 冯海涛 | 一种即热式饮用水加热装置 |
CN106705407A (zh) * | 2016-11-28 | 2017-05-24 | 冯海涛 | 可拆式饮用水加热装置 |
CN112790597B (zh) * | 2019-11-14 | 2022-03-18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带蒸功能的烹饪设备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80816A (ja) * | 1989-08-24 | 1991-04-05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湯沸器 |
DE19857165A1 (de) * | 1998-12-11 | 2000-06-21 | Braun Gmbh | Vorrichtung für die wahlweise Kaffee-, Tee-, Heißwasser- oder Brühwasserbereitung |
CN101536872A (zh) * | 2009-04-25 | 2009-09-23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即热式电水壶 |
CN101554289A (zh) * | 2008-04-09 | 2009-10-14 | 顾永洪 | 一种即热式电水壶 |
CN101669763A (zh) * | 2008-09-09 | 2010-03-17 |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即热式电水壶及其控制方法 |
CN101762011A (zh) * | 2010-01-08 | 2010-06-30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即热式煮水装置 |
CN202051518U (zh) * | 2011-03-01 | 2011-11-30 | 中山市万家惠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出水和加热联动式即热式电热水壶 |
CN202382393U (zh) * | 2011-12-29 | 2012-08-15 | 罗伟林 | 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3090591A1 (fr) * | 2002-04-26 | 2003-11-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Chauffe-eau electrique |
-
2011
- 2011-12-29 CN CN201110450576.4A patent/CN10251913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80816A (ja) * | 1989-08-24 | 1991-04-05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湯沸器 |
DE19857165A1 (de) * | 1998-12-11 | 2000-06-21 | Braun Gmbh | Vorrichtung für die wahlweise Kaffee-, Tee-, Heißwasser- oder Brühwasserbereitung |
CN101554289A (zh) * | 2008-04-09 | 2009-10-14 | 顾永洪 | 一种即热式电水壶 |
CN101669763A (zh) * | 2008-09-09 | 2010-03-17 |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即热式电水壶及其控制方法 |
CN101536872A (zh) * | 2009-04-25 | 2009-09-23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即热式电水壶 |
CN101762011A (zh) * | 2010-01-08 | 2010-06-30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即热式煮水装置 |
CN202051518U (zh) * | 2011-03-01 | 2011-11-30 | 中山市万家惠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出水和加热联动式即热式电热水壶 |
CN202382393U (zh) * | 2011-12-29 | 2012-08-15 | 罗伟林 | 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19130A (zh) | 2012-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31080B (zh) | 一种带分离储水箱的电热开水器 | |
CN102519130B (zh) | 一种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 |
CN204218697U (zh) | 一种泡茶机的加水装置 | |
CN102901207A (zh) | 一种节能式饮用水加热装置 | |
CN202382393U (zh) | 带分离水箱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 |
CN103307736B (zh) | 一种超薄型即热式加热器 | |
CN102679531A (zh) | 一种方便补水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 |
CN203028976U (zh) | 即热式泡茶器具 | |
CN202382392U (zh) | 管道式饮用水加热装置 | |
CN110864451A (zh) | 一种液体加热器 | |
CN103156514A (zh) | 一种方便加水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 |
CN102563840A (zh) | 一种带即热式煮水腔的煮水装置 | |
CN103206778B (zh) | 即热式饮用水加热装置 | |
CN216953537U (zh) | 一种可接外挂热水器 | |
CN104879910A (zh) | 可自动补水的水加热装置 | |
CN100491855C (zh) | 新型的快速加热饮水机 | |
CN102635949B (zh) | 一种带出水嘴的水加热器用平衡水箱 | |
CN203263044U (zh) | 方便加水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 |
CN106108651A (zh) | 茶吧机 | |
CN202229388U (zh) | 带分离储水箱的电热开水器 | |
CN202341782U (zh) | 饮料机 | |
CN202562045U (zh) | 带出水嘴的水加热器用平衡水箱 | |
CN203949355U (zh) | 一种新型储水式电热水器 | |
CN204730442U (zh) | 可自动补水的水加热装置 | |
CN205306764U (zh) |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