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1373A - 灯笼形甜椒胞质型雄性不育系09-313a及其三系配套品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灯笼形甜椒胞质型雄性不育系09-313a及其三系配套品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11373A CN102511373A CN2011103410165A CN201110341016A CN102511373A CN 102511373 A CN102511373 A CN 102511373A CN 2011103410165 A CN2011103410165 A CN 2011103410165A CN 201110341016 A CN201110341016 A CN 201110341016A CN 102511373 A CN102511373 A CN 1025113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mento
- caging
- bird
- lantern
- s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笼形甜椒胞质型雄性不育系09-313A及其三系配套品系在育种中的应用。将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和灯笼形甜椒10-273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Sy10-155)。Sy10-155表型如下:中早熟,生长势较强;果实灯笼型,果实纵径12厘米左右,横径7.5厘米左右,肉厚0.6厘左右,鲜果重210-240克,嫩果色绿色,成熟果红色,品质佳,耐贮运;植株持续座果能力强,整个生长季果形保持良好,低温耐受性强;亩产可达4000公斤以上;抗TMV、耐CMV,对疫病有一定耐受力。Sy10-155适于全国各地保护地种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笼形甜椒胞质型雄性不育系09-313A及其三系配套品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灯笼形甜椒是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capsicum)辣椒种(capsicum annumL.)的一个变种。灯笼形甜椒的主要特征是:果实性状为灯笼形,而且没有辣味。辣(甜)椒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优良的一代杂种可比一般生产种增产30%以上,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杂交制种时多采用蕾期人工去雄授粉,费工时,成本高,种子的纯度也难以保证。
一、辣(甜)椒胞质型雄性不育(CMS)的遗传
Rusinova Kondareva(1965)在Capsicum peruvianum var、biocoloratuin var、longisiliguum与Capsicum annuum品种的种间杂交的F4代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雄性不育类型,可能是胞质雄性不育类型CMS,由于缺乏恢复系,当时不能用于杂交种子生产。沈火林等(1994)的研究表明,在大量的测交组合中,其后代的育性出现全不育、有育性分离和育性全恢复三种情况。通过试验观察了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的F2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分离比经卡方测验,均符合3∶1的分离比。不育系和恢复系的F1与保持系或雄性不育系杂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卡方测验,均符合1∶1的分离比。说明核内的不育基因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赵华伦等(1999)选育出一批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的胞质雄性不育系,并报道了相关的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邹学校(2001)研究表明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基因主要存在于长果型辣椒品种中。综合上述结果,目前辣(甜)椒胞质型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不育系为Smsms,保持系为Nmsms,恢复系为SMsMs或NMsMs。钱芝龙等(1998)的研究表明,由LANES不育系转育的辣椒21A胞质型雄性不育系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结果数、果实产量、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100g鲜果重Vc含量等均表现正效应,但对病毒病的抗性和单果重及果实形状大小有不良影响。同质异核不育系的杂种F1农艺性状差异很大。高抗病毒病的亲本材料为恢复系,能明显提高杂种F1的抗病力。在育种中,要选择好用来选育保持系的亲本材料,直接选用高抗病毒病等优良性状并具备高的配合力和遗传传递力的恢复系,以减小不育胞质的负效应。结果还表明,辣椒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恢复力与配合力是独立的,杂种优势利用要求这两个问题有机结合,在生产上才有利用价值。
二、甜椒胞质型雄性不育系的应用
甜椒的杂种优势非常明显,优良一代杂交种比常规生产种一般能够增产30%以上,但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甜椒杂交品种主要是通过采用蕾期人工去雄授粉杂交繁育而成,费工耗时且杂交种子纯度也难以得到保证,纯度鉴定也颇费时费工费力。为了提高一代杂种的质量、降低种子的生产成本,保护新品种的自主知识产权,甜椒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利用愈来愈受到育种者的重视。所以,选育新的甜椒CMS及其相应的保持系,可为育成“三系配套”甜椒新品种、更好地促进甜椒的杂种优势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灯笼形甜椒CMS的应用价值
我国是辣椒和甜椒生产和消费大国,居世界第一,其中灯笼形甜椒的栽培面积约占三分之一,即600万亩(667m2)。灯笼形甜椒CMS的育成丰富了甜椒的种质资源。一方面可以作为有价值的不育种质资源进一步转育新的甜椒或辣椒不育系,拓宽甜椒CMS种质资源群体。另一方面,利用杂种优势原理,运用优良的甜椒恢复系,配制一批优良的甜椒杂交种应用于农业生产。选育甜椒CMS能降低种子生产成本,提高一代杂种的整体质量,更好地保护新品种的自主知识产权,预防亲本流失。因此,灯笼形甜椒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利用在我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四、灯笼形甜椒CMS选育的难点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辣椒的雄性不育并已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已有几个辣椒CMS“三系”配套F1杂交品种在生产推广应用,但与韩国辣椒雄性不育系育种应用差距很大。
利用灯笼形甜椒雄性不育系(CMS)育成“三系”配套灯笼形甜椒F1杂交品种是世界难题,因此甜椒雄性不育尤其胞质雄性不育(CMS)的选育进展较慢,主要原因是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基因一般多存在于辣椒中,罕见于灯笼形甜椒,因此选育出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而且商品性又好的恢复系则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笼形甜椒胞质型雄性不育系09-313A及其三系配套品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灯笼形甜椒09-313A在育种中的应用;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的保藏号为CGMCC No.5325。
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A已于2011年10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号为CGMCC No.5325。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A CGMCC No.5325简称灯笼形甜椒09-313A,为胞质雄性不育系。
所述应用可为将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和灯笼形甜椒10-273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简称Sy10-155;Sy10-155具有优良性能,可应用于生产);所述灯笼形甜椒10-273的保藏号为CGMCC No.5327。
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10-273已于2011年10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号为CGMCC No.5327。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10-273CGMCC No.5327简称灯笼形甜椒10-273,为恢复系。
所述应用还可为将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和灯笼形甜椒09-313B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为100%雄性不育);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B的保藏号为CGMCC No.5326。
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B已于2011年10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号为CGMCC No.5326。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B CGMCC No.5326简称灯笼形甜椒09-313B,为保持系。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繁育灯笼形甜椒09-313A的方法,是将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和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B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所述F1代种子培育后得到雄性不育植株(为100%雄性不育)。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胞质型雄性不育系)、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B(保持系)和所述灯笼形甜椒10-273(恢复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所述应用具体可为:将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和所述灯笼形甜椒10-273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简称Sy10-155;Sy10-155具有优良性能,可应用于生产);将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和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B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为100%雄性不育)。
在华北地区,Sy10-155的建议培育方法:保护地栽培于12月中旬-1月上旬播种,3月初-3月下旬定植;露地于1月下旬-2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定植;小高畦栽培,平均株行距(35-40)厘米×(50-60)厘米,亩栽3000-4000株。
Sy10-155表型如下:中早熟,生长势较强;果实灯笼型,果实纵径12厘米左右,横径7.5厘米左右,肉厚0.6厘左右,鲜果重210-240克,嫩果色绿色,成熟果红色,品质佳,耐贮运;植株持续座果能力强,整个生长季果形保持良好,低温耐受性强;亩产可达4000公斤以上;抗TMV、耐CMV,对疫病有一定耐受力。Sy10-155适于全国各地保护地种植。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胞质型雄性不育系)、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B(保持系)和所述灯笼形甜椒10-273(恢复系),利于以上三系配套和生产具有良好性能的种子,且制种手续简单、成本低廉,同时可以确保一代杂种的纯度。本发明对于灯笼形甜椒的生产和育种具有重大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A的照片。
图2为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B的照片。
图3为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10-273的照片。
图4为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Sy10-155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每亩相当于667m2。福椒10号:购自安徽福斯特种苗国际有限公司,产品目录网址:www.fstseed.com。
实施例1、植物材料的获得和保藏
一、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A和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B的获得
利用从国内引进的CMS源灯笼形甜椒00-175-2作转育母本,以综合性状优良的从国内搜集的灯笼形甜椒品系N1204为轮回亲本,采用饱和回交法(先杂交1代,然后回交9代),育成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A。同时,N1204连续自交(9代),获得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B。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A为胞质雄性不育系,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B为保持系。在选育过程中结合抗逆性、丰产性和抗病性等性状的室内和田间鉴定。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A和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B熟性为中早熟,始花节位9-11节,半直立株型,生长势强,节间中长,叶片中。
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A的照片见图1。花药呈深紫色,无正常花粉,不育性达100%,且不育性不受温度影响而改变。
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B的照片见图2。连续坐果能力强,青熟果色为绿色,成熟果色为红色,果型为灯笼型,单果重约100克,果纵径约9.5厘米,果横径约7.0厘米,肉厚0.5厘米,无辣味,果面光蜡质层厚。人工苗期抗病性接种鉴定或田间调查结果显示,对烟草花叶病毒表现为中抗。
二、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10-273的获得
将国外引进的灯笼形甜椒品种-Fs1173,定向系统选育(7代),经多代分离纯化选育而成稳定自交系,即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10-273,经过大量测交试验,可以作为恢复系。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10-273和灯笼形甜椒(Capsicumannuum)09-313A杂交,F1代的育性恢复度达100%,而且F1代杂种的农艺性状优良。
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10-273的照片见图3。中早熟,始花节位10-11节,生长势中强,半开展株型,叶片中大。坐果率高,青熟果色为绿色,成熟果色为黄色,果型为灯笼型,单果重270-330克,果纵径13厘米左右,果横径9.8厘米左右,果肉硬,厚度约0.6厘米,果面光,无辣味。抗烟草花叶病毒、耐疫病。
三、植物材料的保藏
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A已于2011年10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号为CGMCC No.5325。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A CGMCC No.5325简称灯笼形甜椒09-313A,为胞质雄性不育系。
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B已于2011年10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号为CGMCC No.5326。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09-313B CGMCC No.5326简称灯笼形甜椒09-313B,为保持系。
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10-273已于2011年10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号为CGMCC No.5327。灯笼形甜椒(Capsicum annuum)10-273CGMCC No.5327简称灯笼形甜椒10-273,为恢复系。
实施例2、植物材料在甜椒育种中的应用(生产性能)
一、植物材料在甜椒育种中的应用
1、将灯笼形甜椒09-313A(母本)和灯笼形甜椒10-273(父本)进行杂交,收获F1代种子(命名为Sy10-155)。
2、2011年1月20日,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农场的温室中将步骤1收获的F1代种子种植于穴盘,并培育成幼苗。
3、2011年3月30日,将步骤2的幼苗定植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农场的大棚田地;设置三个种植区,每个种植区的种植面积为20m2;每个种植区种植3畦,每1.2m一畦,畦面宽50cm,畦上双株对栽,株行距为40cm,每行中的苗间距为36cm,即每个种植区种植96株。
4、2011年4月15日以后,植株陆续开花,且花粉均正常,育性100%恢复。
5、2011年6月10日,收获植株自下向上第1至3层的灯笼形甜椒,称重,并根据称重结果和种植面积计算每亩田地的灯笼形甜椒产量(前期产量),结果见表1。
6、2011年7月20日,收获植株上所有的灯笼形甜椒,称重,并根据称重结果和种植面积计算每亩田地的灯笼形甜椒产量(总产量),结果见表1。收获前灯笼形甜椒的照片见图4。
7、将福椒10号的种子作为步骤1收获的F1代种子的对照,进行步骤2至6的平行实验,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的计算结果见表1。
表1F1代种子与福椒4号的生产能力比较
前期产量(kg/667m2) | 总产量(kg/667m2) | |
福椒10号 | 1581.5 | 3330.1 |
Sy10-155 | 1780.2 | 3715.3 |
与福椒10号相比,Sy10-155的前期产量增加了12.6%,总产量增加了11.6%。
二、植物材料在甜椒育种中的应用
1、将灯笼形甜椒09-313A(母本)和灯笼形甜椒10-273(父本)进行杂交,收获F1代种子(命名为Sy10-155)。
2、2010年9月20日,在海南三亚的露地中将步骤1收获的F1代种子种植于穴盘,并培育成幼苗。
3、2010年10月15日,将步骤2的幼苗定植于海南三亚的塑料大棚;设置三个种植区,每个种植区的种植面积为20m2;每个种植区种植3畦,每1.2m一畦,畦面宽50cm,畦上双株对栽,株行距为40cm,每行中的苗间距为36cm,即每个种植区种植96株。
4、2010年10月30日以后,植株陆续开花,且花粉均正常,育性100%恢复。
5、2010年11月20日,收获植株自下向上第1至3层的灯笼形甜椒,称重,并根据称重结果和种植面积计算每亩田地的辣椒产量(前期产量),结果见表2。
6、2010年12月25日,收获植株上所有的灯笼形甜椒,称重,并根据称重结果和种植面积计算每亩田地的辣椒产量(总产量),结果见表2。
7、将福椒10号的种子作为步骤1收获的F1代种子的对照,进行步骤2至6的平行实验,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的计算结果见表2。
表2F1代种子与福椒4号的生产能力比较
前期产量(kg/667m2) | 总产量(kg/667m2) | |
福椒10号 | 1418.3 | 3148.2 |
Sy10-155 | 1607.4 | 3555.6 |
与福椒10号相比,Sy10-155的前期产量增加了13.3%,总产量增加了12.9%。
三、植物材料在灯笼形甜椒育种中的应用
1、将灯笼形甜椒09-313A(母本)和灯笼形甜椒10-273(父本)进行杂交,收获F1代种子(命名为Sy10-155)。
2、2011年1月20日,在北京市四季青农场的温室中将步骤1收获的F1代种子种植于穴盘,并培育成幼苗。
3、2011年3月28日,将步骤2的幼苗定植于北京市四季青农场的塑料大棚内;设置3个种植区(即3个塑料大棚),每个种植区的种植面积为360m2;每个种植区种植8畦,每1.1m一畦,畦面长约45m,宽50cm,畦上双株对栽,株行距为40cm,每行中的苗间距为36cm,即每个种植区种植2000株。
4、2011年4月20日以后,植株陆续开花,且花粉均正常,育性100%恢复。
5、2011年6月10日,收获植株自下向上第1至3层的灯笼形甜椒,称重,并根据称重结果和种植面积计算每亩田地的灯笼形甜椒产量(前期产量),结果见表3。
6、2011年7月20日,收获植株上所有的灯笼形甜椒,称重,并根据称重结果和种植面积计算每亩田地的灯笼形甜椒产量(总产量),结果见表3。
7、将福椒10号的种子作为步骤1收获的F1代种子的对照,进行步骤2至6的平行实验,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的计算结果见表3。
表3F1代种子与福椒10号的生产能力比较
前期产量(kg/667m2) | 总产量(kg/667m2) | |
福椒10号 | 1682 | 3650 |
Sy10-155 | 2030 | 4150 |
与福椒10号相比,Sy10-155的前期产量增加了20.1%,总产量增加了13.7%。
四、植物材料在甜椒育种中的应用
1、将灯笼形甜椒09-313A(母本)和灯笼形甜椒10-273(父本)进行杂交,收获F1代种子(命名为Sy10-155)。
2、2011年3月20日,在海南文昌的塑料大棚中将步骤1收获的F1代种子种植于穴盘,并培育成幼苗。
3、2011年5月10日,将步骤2的幼苗定植于海南文昌的露天田地;设置3个种植区,每个种植区的种植面积为667m2;每个种植区种植28畦,每1.1m一畦,畦面长约22m,宽50cm,畦上双株对栽,株行距为40cm,每行中的苗间距为35cm,即每个种植区种植3580株。
4、2011年5月30日以后,植株陆续开花,且花粉均正常,育性100%恢复。
5、2011年6月30日,收获植株自下向上第1至3层的灯笼形甜椒,称重,并根据称重结果和种植面积计算每亩田地的灯笼形甜椒产量(前期产量),结果见表4。
6、2011年7月30日,收获植株上所有的灯笼形甜椒,称重,并根据称重结果和种植面积计算每亩田地的灯笼形甜椒产量(总产量),结果见表4。
7、将福椒10号的种子作为步骤1收获的F1代种子的对照,进行步骤2至6的平行实验,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的计算结果见表4。
表4F1代种子与福椒10号的生产能力比较
前期产量(kg/667m2) | 总产量(kg/667m2) | |
福椒10号 | 1245 | 3351 |
Sy10-155 | 1482 | 3692 |
与福椒10号相比,Sy10-155的前期产量增加了19.0%,总产量增加了10.2%。
步骤一至步骤四的培育过程中,Sy10-155表型如下:中早熟,生长势较强;果实灯笼型,果实纵径12厘米左右,横径7.5厘米左右,肉厚0.6厘左右,鲜果重210-240克,嫩果色绿色,成熟果红色,品质佳,耐贮运;植株持续座果能力强,整个生长季果形保持良好,低温耐受性强;亩产可达4000公斤以上,适于全国各地保护地种植。
实施例3、植物材料在甜椒育种中的应用(抗病性能)
烟草花叶病毒(TMV):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黄瓜花叶病毒(CMV)重花叶株系: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疫病(Phytophthora Blight)致病菌为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1、将灯笼形甜椒09-313A(母本)和灯笼形甜椒10-273(父本)进行杂交,收获F1代种子(命名为Sy10-155)。
2、2011年4月30日,在北京市四季青农场的温室中将步骤1收获的F1代种子种植于穴盘,并培育成幼苗。
3、2011年5月10日,将步骤2的幼苗经过间苗和移苗,选出大小一致的幼苗共180株,分别种在6个穴盘中,每个穴盘30株,每个穴1株;每两个穴盘作为一组,即每种致病菌进行两次重复试验。
4、分组处理
以下实验中,将福椒10号作为Sy10-155的对照,进行平行实验。
(1)接种烟草花叶病毒并评价抗病性
第一个穴盘和第二个穴盘:2011年5月18日,幼苗已长出2-3片真叶,用烟草花叶病毒人工接种(在第2、3叶上撒少量600目金刚砂,摩擦接种),继续在20~29℃防虫温室中培养,自然光照,浇水保湿。
于接种后第14天调查系统症状。调查分级标准如下:0:无症状;1:接种叶急性枯斑或呈现褪绿斑区或心叶明脉;3:少数叶片呈现花叶或茎部产生坏死点;5:多数叶片花叶,少数叶片畸形、皱缩或茎部产生坏死条斑;7:多数叶片畸形、蕨叶,植株矮化或茎条、叶脉产生系统坏死;9:植株严重矮化,停止生长或植株严重系统坏死,甚至死亡。
病情指数(DI)计算公式:
DI=(∑(病级×该病级株数)/(9×总株数))×100。
TMV病情指数调查数据见表5。Sy10-155的两个平行处理的平均病情指数为14.9。福椒10号的两个平行处理的平均病情指数为33.5。
表5TMV病情指数调查数据
品种群体抗病性划分标准:免疫(I):病情指数=0;高抗(HR):病情指数0.1~5;抗病(R):病情指数5.1~20;耐病(MR):病情指数20.1~40。
Sy10-155的抗病性为R。福椒10号的抗病性为MR。
(2)接种黄瓜花叶病毒并评价抗病性
第三个穴盘和第四个穴盘:2011年5月18日,幼苗已长出2-3片真叶,用黄瓜花叶病毒重花叶株系人工接种(在第2、3叶上撒少量600目金刚砂,摩擦接种),继续在20~29℃防虫温室中培养,自然光照,浇水保湿。
于接种后第14天调查系统症状。调查分级标准如下:0:无症状;1:接种叶急性枯斑或呈现褪绿斑区或心叶明脉;3:少数叶片呈现花叶或茎部产生坏死点;5:多数叶片花叶,少数叶片畸形、皱缩或茎部产生坏死条斑;7:多数叶片畸形、蕨叶,植株矮化或茎条、叶脉产生系统坏死;9:植株严重矮化,停止生长或植株严重系统坏死,甚至死亡。
病情指数(DI)计算公式:
DI=(∑(病级×该病级株数)/(9×总株数))×100。
TMV病情指数调查数据见表6。Sy10-155的两个平行处理的平均病情指数为34.0。福椒10号的两个平行处理的平均病情指数为49.2。
表6CMV病情指数调查数据
品种群体抗病性划分标准:免疫(I):病情指数=0;高抗(HR):病情指数0.1~5;抗病(R):病情指数5.1~20;耐病(MR):病情指数20.1~40;感病(S):病情指数>40。
Sy10-155的抗病性为MR。福椒10号的抗病性为S。
(3)接种疫病致病菌并评价抗病性
第五个穴盘和第六个穴盘:2011年6月20日,幼苗已长出6片真叶,用疫病致病菌人工接种(营养钵灌根法:先对幼苗进行浇水使土壤湿度近饱和状态,然后灌注疫病孢子液于幼苗根际,每株灌注3毫升,103游动孢子/毫升),继续在防虫温室中培养,温度保持在24-26℃,自然光照,浇水保湿。
于接种后第7天调查系统症状。调查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1级:叶片不萎蔫或可恢复性萎蔫;幼苗根颈部稍有变黑;2级:叶片不可恢复性萎蔫,下部叶片偶有脱落;幼苗根颈部变黑达1~2cm;3级:叶片明显萎蔫或明显落叶;幼苗根颈部变黑达2cm以上;4级:除生长点外全部落叶或整株萎蔫;幼苗根部变黑缢缩;5级:植株枯死。
病情指数(DI)计算公式:
DI=(∑(病级×该病级株数)/(5×总株数))×100。
疫病病情指数调查数据见表7。Sy10-155的两个平行处理的平均病情指数为66.6。福椒10号的两个平行处理的平均病情指数为77.3。
表7疫病病情指数调查数据
以上三个抗病实验的结果表明,与福椒10号相比,Sy10-155抗TMV、耐CMV,对疫病的耐受力也略强。
实施例4、植物材料的繁育
一、植物材料的繁育(北京)
1、将灯笼形甜椒09-313A(母本)和灯笼形甜椒09-313B(父本)进行杂交,收获F1代种子。
2、2011年1月20日,在北京市四季青农场的温室中将步骤1收获的F1代种子种植于穴盘,并培育成幼苗。
3、2011年3月30日,将步骤2的幼苗定植于北京市四季青农场的大棚内;设置三个种植区,每个种植区的种植面积为20m2;每个种植区种植3畦,每1.2m一畦,畦面宽50cm,畦上双株对栽,株行距为40cm,每行中的苗间距为36cm,即每个种植区种植96株。
4、2011年4月15日以后,所有植株都陆续开花,花药呈深紫色,无正常花粉,不育性达100%。
二、植物材料的繁育(海南)
1、将灯笼形甜椒09-313A(母本)和灯笼形甜椒09-313B(父本)进行杂交,收获F1代种子。
2、2010年9月20日,在海南三亚的露地中将步骤1收获的F1代种子种植于穴盘,并培育成幼苗。
3、2011年10月15日,将步骤2的幼苗定植于海南三亚的塑料大棚;设置三个种植区,每个种植区的种植面积为20m2;每个种植区种植3畦,每1.2m一畦,畦面宽50cm,畦上双株对栽,株行距为40cm,每行中的苗间距为36cm(请指明),即每个种植区种植96株。
4、2011年10月30日以后,植株陆续开花,花药呈深紫色,无正常花粉,不育性达100%。
Claims (6)
1.灯笼形甜椒09-313A在育种中的应用;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的保藏号为CGMCC No.53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将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和灯笼形甜椒10-273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所述灯笼形甜椒10-273的保藏号为CGMCC No.532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将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和灯笼形甜椒09-313B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B的保藏号为CGMCC No.5326。
4.一种繁育灯笼形甜椒09-313A的方法,是将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和灯笼形甜椒09-313B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所述F1代种子培育后得到雄性不育植株;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的保藏号为CGMCC No.5325;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B的保藏号为CGMCC No.5326。
5.灯笼形甜椒09-313A、灯笼形甜椒09-313B和灯笼形甜椒10-273在育种中的应用;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的保藏号为CGMCC No.5325;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B的保藏号为CGMCC No.5326;所述灯笼形甜椒10-273的保藏号为CGMCC No.532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和所述灯笼形甜椒10-273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将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A和所述灯笼形甜椒09-313B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41016.5A CN102511373B (zh) | 2011-11-02 | 2011-11-02 | 灯笼形甜椒胞质型雄性不育系09-313a及其三系配套品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41016.5A CN102511373B (zh) | 2011-11-02 | 2011-11-02 | 灯笼形甜椒胞质型雄性不育系09-313a及其三系配套品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11373A true CN102511373A (zh) | 2012-06-27 |
CN102511373B CN102511373B (zh) | 2014-03-12 |
Family
ID=46282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4101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11373B (zh) | 2011-11-02 | 2011-11-02 | 灯笼形甜椒胞质型雄性不育系09-313a及其三系配套品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1137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03448A (zh) * | 2020-08-24 | 2020-11-10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一种辣椒植株培育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7158A (zh) * | 2002-08-14 | 2003-02-19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一种辣椒或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制种方法 |
-
2011
- 2011-11-02 CN CN201110341016.5A patent/CN10251137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7158A (zh) * | 2002-08-14 | 2003-02-19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一种辣椒或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制种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刘金兵等: "CMS 三系配套品种江蔬5号甜椒的选育", 《中国蔬菜》, no. 3, 31 December 2004 (2004-12-31), pages 25 - 26 * |
刘金兵等: "几个灯笼形辣甜椒品种及其关键栽培技术", 《辣椒杂志》, no. 2, 31 December 2009 (2009-12-31), pages 21 * |
王述彬等: "辣( 甜) 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制种技术", 《江苏农业学报》, vol. 18, no. 3, 31 December 2002 (2002-12-31), pages 143 - 146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03448A (zh) * | 2020-08-24 | 2020-11-10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一种辣椒植株培育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11373B (zh) | 2014-03-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46275B2 (en) | Method for breeding small-grain sterile rice line and simple method for producing hybrid rice seed | |
CN101803564B (zh) | 一种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甘蓝的简化育种方法 | |
CN103598085B (zh) | 一种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 |
CN107306786B (zh) | 一种高粒重优质抗稻瘟病抗倒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的育种方法 | |
CN100337533C (zh) | 一种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及制种方法 | |
CN103125370A (zh) | 一种适合多季栽培的高产、高抗大葱品种的选育方法 | |
CN103250635A (zh) | 一种高粒重优质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的育种方法和制种方法 | |
CN100353833C (zh) | 一种番茄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 |
CN101810136A (zh) | 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方法及其不育系的应用 | |
CN104521744A (zh) | 一种白叶枯病抗性粳稻育种新方法 | |
CN110100722B (zh) | 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景观油菜常规品种的选育方法 | |
CN107347625A (zh) | 强雌性自交系lc-03在南瓜育种中的应用 | |
CN102511373B (zh) | 灯笼形甜椒胞质型雄性不育系09-313a及其三系配套品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 |
CN102652477A (zh) | 一种粉红果番茄的培育方法 | |
Ozrenk et al. | Fire blight (Erwinia amylovora) resistant/susceptibility of native apple germplasm from eastern Turkey | |
Chen et al. |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breeding in Korea | |
CN107410005A (zh) | 一种菠菜杂交种及其选育方法 | |
Cecilio Filho et al. | CHICORY AND ARUGULA IN INTERCROPPING WITH COLLARD GREENS1 | |
CN101743904A (zh) | 一种作物细胞育种的新方法 | |
CN106171960B (zh) | 一种穗部无蜡质啤酒大麦品种的选育方法 | |
CN111011209A (zh) | 半弯曲重穗大粒型粳稻选育的方法 | |
CN106134978B (zh) | 一种适于条桑收获桑树品种的选育方法 | |
CN1032568C (zh) | 西瓜一代杂种的育种方法 | |
CN103609430A (zh) | 一种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选育和繁殖方法 | |
Yurteri et al. | Plant breeding based evaluation of Turkish tea [Camellia Sinensis L.(O.) Kuntze] genetic resourc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