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01968A - 涵道共轴直升机操纵机构 - Google Patents
涵道共轴直升机操纵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01968A CN102501968A CN201110456506XA CN201110456506A CN102501968A CN 102501968 A CN102501968 A CN 102501968A CN 201110456506X A CN201110456506X A CN 201110456506XA CN 201110456506 A CN201110456506 A CN 201110456506A CN 102501968 A CN102501968 A CN 1025019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or
- moment
- auto
- control
- rotating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涵道共轴直升机操纵机构,旨在解决涵道共轴直升机的飞行耦合问题,实现通过单输入得到单输出的操纵效果。本操纵机构采用上下旋翼系统分布在机身中部,上下旋翼各三个操纵通道,比普通涵道共轴直升机多两个通道,该六个操纵通道分别是总距同步操纵、总距差动操纵、纵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纵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横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横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可以单独控制飞行器的前向速度、侧向速度、垂向速度、俯仰角、滚转角、和航向角。本操纵机构利用对称性抵消操纵引起的耦合,实现解耦操纵,具有该解耦操纵系统的飞行器,通过六自由度的操纵方式,解决了欠输入多输出的控制耦合问题,使得飞行器的操纵更加简单。该操纵机构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涉及涵道飞行器、共轴直升机等旋翼飞行器的操纵机构,尤其涉及涵道共轴直升机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无人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采用轴对称布局的共轴式无人直升机。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由于没有尾桨,运动和动力耦合小,飞控系统容易实现,同时其具有较高的悬停效率、结构紧凑,因此无人直升机很多采用共轴式布局。而近期出现的共轴式无人直升机中,轴对称外形的涵道式共轴无人直升机也得到较大发展。涵道式布局的特点为:旋翼被包于涵道内,可以对旋翼起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涵道可以提供附加的升力,提高了气动效率。而且涵道式布局使得旋翼的噪声小,安全性好,适合于复杂条件下起降。如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在结合ABC旋翼和涵道尾桨的基础上,研制高性能涵道共轴无人直升机Cypher。
国内外的直升机包括涵道共轴直升机都采用四通道操纵方式。而通过四通道操纵飞行器的六个自由度必将引起耦合。目前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解耦。由于直升机飞行原理复杂,飞行环境变化多样,因此这种控制系统解耦的方法难度交大,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涵道共轴直升机的飞行耦合问题,实现通过单输入得到单输出的操纵效果。
众所周知,直升机的操纵存在较大耦合关系,比如当提高旋翼总距时,由于反扭距的增加使得直升机的航向发生变化,形成了垂向速度和航向的耦合。飞行员需要采取措施调整航向。而调整航向的同时又会引起侧向速度的变化。形成航向与侧向速度的耦合。侧向速度的调整又会引起总距的调整等。这些耦合关系增加了直升机的操纵复杂程度。若能有效的解决这些耦合关系将简化操纵,提高飞行安全系数,增加飞行舒适感。
本发明依据涵道共轴直升机的特殊构型,设计了独特的六通道操纵机构,通过机械结构实现了从根本上解决直升机的耦合问题。使得飞行器的操纵更加简单,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更加容易。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涵道共轴直升机的操纵机构,包括上旋翼系统、下旋翼系统、连接块和撑杆,其中,所述上旋翼系统包括桨毂、桨叶、第一连杆、摇臂组件、自动倾斜器、第二连杆、上支撑座、舵机座、舵机、滑道、电机、大齿盘、小齿轮、旋翼轴,所述小齿轮与所述电机相互啮合,所述大齿盘与所述小齿轮连接,所述旋翼轴一端与所述大齿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桨毂连接,所述舵机通过所述舵机座固定在所述桨毂下方,所述上支撑座设置在所述舵机座上方,所述滑道设置在所述上支撑座之上,所述自动倾斜器上有动环和不动环,所述不动环上设有杆状物,所述杆状物伸入所述滑道中,所述舵机通过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自动倾斜器上的不动环连接,所述桨毂通过所述第一连杆与自动倾斜器上的动环连接,所述摇臂组件一端与所述自动倾斜器的动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桨毂连接,所述桨叶设置在所述桨毂上;所述下旋翼系统与所述上旋翼系统结构相同,桨叶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上旋翼系统与所述下旋翼系统通过所述连接块相互连接,并通过所述撑杆与机身连接;所述上、下旋翼系统各有三个舵机、三个第二连杆、三个第一连杆、三个桨毂和三个桨叶,均匀分布,构成六个操纵通道。
本发明操纵机构的操纵方法,包括上下旋翼总距同步操纵、上下旋翼差动操纵、纵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横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纵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横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具体为:
(1)上下旋翼总距同步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向上,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同步向上,此时,上、下旋翼系统力矩相互抵消,产生合力变化量,直升机改变垂向速度;
(2)上下旋翼差动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向上,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向下,此时上下旋翼合力不变,产生力矩变化量,此时直升机只改变航向;
(3)纵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同步倾斜,上旋翼拉力与下旋翼拉力的合力方向发生变化,即前倾,上旋翼力矩与下旋翼力矩相互抵消,此时,直升机只改变前向速度;
(4)横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同步倾斜,上旋翼拉力与下旋翼拉力的合力方向发生变化,即侧倾,上旋翼力矩与下旋翼力矩相互抵消,此时,直升机只改变侧向速度;
(5)纵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倾斜,上旋翼拉力与下旋翼拉力的合力方向不改变,而上旋翼力矩与下旋翼力矩的合力矩发生变化,产生俯仰力矩,此时,直升机只改变俯仰姿态;
(6)横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倾斜,上旋翼拉力与下旋翼拉力的合力方向不改变,而上旋翼力矩与下旋翼力矩的合力矩发生变化,产生滚转力矩,因此此时,直升机只改变滚转姿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操纵机构利用对称性抵消操纵引起的耦合,实现解耦操纵,通过六自由度的操纵方式,实现完全解耦的操纵系统,解决了欠输入多输出的控制耦合问题,使得飞行器的操纵更加简单,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更加容易。
(2)具有解耦操纵系统的飞行器具有普通飞行器无法实现的飞行能力,增强了飞行器的功能,使得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3)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使得共轴涵道直升机结构极其紧凑,有效缩小了上下旋翼间距,减少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操纵机构主视图;
图2为操纵机构俯视图;
图3为操纵机构轴式图;
图4为总距同步操纵原理图;
图5为总距差动操纵原理图;
图6为纵、横向周期变距同步操纵原理图;
图7为纵、横向周期变距差动操纵原理图。
其中:1、桨毂,2、桨叶,3、第一连杆,4、摇臂组件,5、自动倾斜器,6、第二连杆,7、上支撑座,8、舵机座,9、舵机,10、滑道,11、电机,、12、大齿盘,13、小齿盘,14、连接块,15、撑杆,16、旋翼轴;
F1、上旋翼拉力,F2、下旋翼拉力,ΔF、上旋翼拉力与下旋翼拉力合力变量, M1、上旋翼力矩,M2、下旋翼力矩,ΔM、上旋翼力矩与下旋翼力矩合力矩变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涵道共轴直升机的操纵机构,包括上旋翼系统、下旋翼系统、连接块14和撑杆15,其中,所述上旋翼系统包括桨毂1、桨叶2、第一连杆3、摇臂组件4、自动倾斜器5、第二连杆6、上支撑座7、舵机座8、舵机9、滑道10、电机11、大齿盘12、小齿轮13、旋翼轴16,所述小齿轮13与所述电机11连接,所述大齿盘12与所述小齿轮13相互啮合,所述旋翼轴16一端与所述大齿盘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桨毂1连接,所述舵机9通过所述舵机座8固定在所述桨毂1下方,所述上支撑座7设置在所述舵机座8上方,所述滑道10设置在所述上支撑座7之上,所述自动倾斜器5上有动环和不动环,所述不动环上设有杆状物,所述杆状物伸入所述滑道10中,所述舵机9通过所述第二连杆6与所述自动倾斜器5上的不动环连接,所述桨毂1通过所述第一连杆3与自动倾斜器5上的动环连接,所述摇臂组件4一端与所述自动倾斜器5的动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桨毂1连接,所述桨叶2设置在所述桨毂1上,所述舵机9、第二连杆6、第一连杆3、桨毂1和桨叶2均有三个,构成三个操纵通道;所述下旋翼系统与所述上旋翼系统结构相同,桨叶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上旋翼系统与所述下旋翼系统通过所述连接块14相互连接,并通过所述撑杆15与机身连接。
所述上下旋翼系统,对称的分布在机身中部,整体重心位于上下旋翼中部,上旋翼为右旋旋翼,下旋翼为左旋旋翼。
图4至图7所示,为涵道共轴旋翼操纵原理图。如图4中,当上下旋翼总距同步操纵时:操纵上旋翼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向上,操纵下旋翼上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同步向上,上下旋翼力矩相互抵消,合力变化量为ΔF。此时直升机改变垂向速度。
如图5中,当上下旋翼差动操纵时:操纵上旋翼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向上,操纵下旋翼上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响向下,此时上下旋翼合力不变,力矩变化量为ΔM,此时直升机只改变航向。
如图6中纵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时:操纵上旋翼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同步倾斜,上旋翼拉力F1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发生变化(前倾),上旋翼力矩M1与下旋翼力矩M2相互抵消,因此只改变前向速度。同样横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时,上旋翼拉力F1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发生变化(侧倾),上旋翼力矩M1与下旋翼力矩M2相互抵消,因此只改变侧向速度。
如图7中,当纵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时:操纵上旋翼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倾斜,上旋翼拉力F1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不改变,而上旋翼力矩M1与下旋翼力矩M2的合力矩发生变化(俯仰力矩),因此只改变俯仰姿态。同样横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时,上旋翼拉力F1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不改变,而上旋翼力矩M1与下旋翼力矩M2的合力矩发生变化(滚转力矩),因此只改变滚转姿态。
Claims (2)
1.一种涵道共轴直升机的操纵机构,包括上旋翼系统、下旋翼系统、连接块(14)和撑杆(15),其中,所述上旋翼系统包括桨毂(1)、桨叶(2)、第一连杆(3)、摇臂组件(4)、自动倾斜器(5)、第二连杆(6)、上支撑座(7)、舵机座(8)、舵机(9)、滑道(10)、电机(11)、大齿盘(12)、小齿轮(13)、旋翼轴(16),所述小齿轮(13)与所述电机(11)连接,所述大齿盘(12)与所述小齿轮(13)相互啮合,所述旋翼轴(16)一端与所述大齿盘(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桨毂(1)连接,所述舵机(9)通过所述舵机座(8)固定在所述桨毂(1)下方,所述上支撑座(7)设置在所述舵机座(8)上方,所述滑道(10)设置在所述上支撑座(7)之上,所述自动倾斜器(5)上有动环和不动环,所述不动环上设有杆状物,所述杆状物伸入所述滑道(10)中,所述舵机(9)通过所述第二连杆(6)与所述自动倾斜器(5)上的不动环连接,所述桨毂(1)通过所述第一连杆(3)与自动倾斜器(5)上的动环连接,所述摇臂组件(4)一端与所述自动倾斜器(5)的动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桨毂(1)连接,所述桨叶(2)设置在所述桨毂(1)上;所述下旋翼系统与所述上旋翼系统结构相同,桨叶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上旋翼系统与所述下旋翼系统通过所述连接块(14)相互连接,并通过所述撑杆(15)与机身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旋翼系统各有三个舵机(9)、三个第二连杆(6)、三个第一连杆(3)、三个桨毂(1)和三个桨叶(2),均匀分布,构成六个操纵通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共轴直升机的操纵机构的操纵方法,包括上下旋翼总距同步操纵、上下旋翼差动操纵、纵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横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纵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横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1)上下旋翼总距同步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向上,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同步向上,此时,上、下旋翼系统力矩相互抵消,产生合力变化量(ΔF),直升机改变垂向速度;
(2)上下旋翼差动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向上,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向下,此时上下旋翼合力不变,产生力矩变化量(ΔM),此时直升机只改变航向;
(3)纵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同步倾斜,上旋翼拉力(F1)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发生变化,即前倾,上旋翼力矩(M1)与下旋翼力矩(M2)相互抵消,此时,直升机只改变前向速度;
(4)横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同步倾斜,上旋翼拉力(F1)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发生变化,即侧倾,上旋翼力矩(M1)与下旋翼力矩(M2)相互抵消,此时,直升机只改变侧向速度;
(5)纵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倾斜,上旋翼拉力(F1)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不改变,而上旋翼力矩(M1)与下旋翼力矩(M2)的合力矩发生变化,产生俯仰力矩,此时,直升机只改变俯仰姿态;
(6)横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倾斜,上旋翼拉力(F1)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不改变,而上旋翼力矩(M1)与下旋翼力矩(M2)的合力矩发生变化,产生滚转力矩,因此此时,直升机只改变滚转姿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56506.XA CN102501968B (zh) | 2011-12-31 | 2011-12-31 | 涵道共轴直升机操纵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56506.XA CN102501968B (zh) | 2011-12-31 | 2011-12-31 | 涵道共轴直升机操纵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01968A true CN102501968A (zh) | 2012-06-20 |
CN102501968B CN102501968B (zh) | 2014-02-05 |
Family
ID=46214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5650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01968B (zh) | 2011-12-31 | 2011-12-31 | 涵道共轴直升机操纵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01968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10463A (zh) * | 2012-12-26 | 2013-04-0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高速共轴倾转双旋翼飞翼机 |
CN103600840A (zh) * | 2013-11-12 | 2014-02-26 | 燕山大学 | 一种共轴直升机旋翼机构 |
CN104129498A (zh) * | 2014-07-23 | 2014-11-05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一种用于共轴直升机的旋翼操纵机构 |
CN104787316A (zh) * | 2015-04-17 | 2015-07-22 | 何春旺 | 多旋翼飞行器 |
CN104859854A (zh) * | 2015-04-16 | 2015-08-2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大载荷低结构复杂度双共轴双旋翼无人飞行器 |
CN105235900A (zh) * | 2015-11-04 | 2016-01-13 | 中航维拓(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上旋翼半差动航向控制的共轴式无人直升机操纵系统 |
CN105270617A (zh) * | 2014-06-19 | 2016-01-27 |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中置桨距控制装置 |
CN106168531A (zh) * | 2016-09-30 | 2016-11-30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风洞试验旋翼操纵机构 |
CN106347650A (zh) * | 2016-10-09 | 2017-01-25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纵列双涵道式飞行机器人及其动力学协同控制方法 |
JP2018095236A (ja) * | 2016-09-19 | 2018-06-21 | ロッキード マーティン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 重量移動式同軸回転翼ヘリコプタのための風力充電 |
US10814968B2 (en) | 2016-03-30 | 2020-10-27 |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 Hinge mechanism for a weight-shifting coaxial helicopter |
TWI742250B (zh) * | 2017-03-02 | 2021-10-11 | 美商洛伊馬汀公司 | 移載同軸直升機用絞鏈機構 |
CN114180046A (zh) * | 2021-12-16 | 2022-03-15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0618B (zh) * | 2015-11-04 | 2017-07-25 | 中航维拓(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油动变距共轴六旋翼直升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72616A (en) * | 1969-09-18 | 1971-03-30 | United Aircraft Corp | Pitch control mechanism for bladed rotor |
GB2360752A (en) * | 2000-04-01 | 2001-10-03 | Glyn Jones | Helicopter without tail rotor |
JP3952106B2 (ja) * | 1998-06-02 | 2007-08-01 | 勝彦 荒木 | 同軸二重反転式ヘリコプタ |
CN101773736A (zh) * | 2009-12-31 | 2010-07-14 | 罗之洪 | 一种双旋翼模型直升飞机控制系统 |
CN102119101A (zh) * | 2008-08-04 | 2011-07-06 | 詹尼·奇利 | 带有对向旋转同轴旋翼而不带有桨距的周期变化、装备有飞行姿态和路径的空气动力学控制装置的直升机 |
-
2011
- 2011-12-31 CN CN201110456506.XA patent/CN10250196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72616A (en) * | 1969-09-18 | 1971-03-30 | United Aircraft Corp | Pitch control mechanism for bladed rotor |
JP3952106B2 (ja) * | 1998-06-02 | 2007-08-01 | 勝彦 荒木 | 同軸二重反転式ヘリコプタ |
GB2360752A (en) * | 2000-04-01 | 2001-10-03 | Glyn Jones | Helicopter without tail rotor |
CN102119101A (zh) * | 2008-08-04 | 2011-07-06 | 詹尼·奇利 | 带有对向旋转同轴旋翼而不带有桨距的周期变化、装备有飞行姿态和路径的空气动力学控制装置的直升机 |
CN101773736A (zh) * | 2009-12-31 | 2010-07-14 | 罗之洪 | 一种双旋翼模型直升飞机控制系统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10463A (zh) * | 2012-12-26 | 2013-04-0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高速共轴倾转双旋翼飞翼机 |
CN103600840A (zh) * | 2013-11-12 | 2014-02-26 | 燕山大学 | 一种共轴直升机旋翼机构 |
CN103600840B (zh) * | 2013-11-12 | 2016-03-30 | 燕山大学 | 一种共轴直升机旋翼机构 |
CN105270617A (zh) * | 2014-06-19 | 2016-01-27 |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中置桨距控制装置 |
CN104129498A (zh) * | 2014-07-23 | 2014-11-05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一种用于共轴直升机的旋翼操纵机构 |
CN104859854A (zh) * | 2015-04-16 | 2015-08-2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大载荷低结构复杂度双共轴双旋翼无人飞行器 |
CN104859854B (zh) * | 2015-04-16 | 2017-01-2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大载荷低结构复杂度双共轴双旋翼无人飞行器 |
CN104787316A (zh) * | 2015-04-17 | 2015-07-22 | 何春旺 | 多旋翼飞行器 |
CN105235900B (zh) * | 2015-11-04 | 2017-04-19 | 中航维拓(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上旋翼半差动航向控制的共轴式无人直升机操纵系统 |
CN105235900A (zh) * | 2015-11-04 | 2016-01-13 | 中航维拓(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上旋翼半差动航向控制的共轴式无人直升机操纵系统 |
US10814968B2 (en) | 2016-03-30 | 2020-10-27 |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 Hinge mechanism for a weight-shifting coaxial helicopter |
JP2018095236A (ja) * | 2016-09-19 | 2018-06-21 | ロッキード マーティン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 重量移動式同軸回転翼ヘリコプタのための風力充電 |
CN106168531A (zh) * | 2016-09-30 | 2016-11-30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风洞试验旋翼操纵机构 |
CN106347650A (zh) * | 2016-10-09 | 2017-01-25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纵列双涵道式飞行机器人及其动力学协同控制方法 |
CN106347650B (zh) * | 2016-10-09 | 2019-02-26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纵列双涵道式飞行机器人及其动力学协同控制方法 |
TWI742250B (zh) * | 2017-03-02 | 2021-10-11 | 美商洛伊馬汀公司 | 移載同軸直升機用絞鏈機構 |
CN114180046A (zh) * | 2021-12-16 | 2022-03-15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01968B (zh) | 2014-0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01968B (zh) | 涵道共轴直升机操纵机构 | |
CN108438220B (zh) | 一种多自由度仿蜻蜓扑翼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723272B (zh) | 飞行器和飞行时飞行器结构形态转换的方法 | |
CN104859854B (zh) | 一种大载荷低结构复杂度双共轴双旋翼无人飞行器 | |
CN202754143U (zh) | 旋转发动机垂直起降飞机 | |
CN102490898B (zh) | 一种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 | |
CN106882371A (zh) | 一种混合式倾转旋翼无人机 | |
CN204660020U (zh) | 一种分布式独立控制多旋翼飞行器 | |
CN103332293A (zh) | 倾转式双涵道超小型无人机 | |
CN102490897B (zh) | 多驱动内嵌式旋翼载人直升机 | |
CN104590555A (zh) | 电动力多旋翼直升机 | |
CN106585976A (zh) | 一种倾转旋翼/升力风扇高速长航时飞行器布局 | |
CN102358420A (zh) | 变姿飞行器 | |
CN205022862U (zh) | 带有倾转机构的动力装置和固定翼飞行器 | |
CN105292465B (zh) | 一种直升机的刚性旋翼系统 | |
CN204916182U (zh) | 高速垂直起降飞机 | |
WO2016062223A1 (zh) |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 |
CN207191420U (zh) | 一种垂直起降飞机 | |
WO2017000156A1 (zh) | 双叶桨纵列式直升机 | |
CN102069905B (zh) | 倾斜翼直升机 | |
CN213800172U (zh) | 一种交叉式倾转旋翼机 | |
CN204197290U (zh) | 一种新型倾转旋翼飞行器 | |
CN205396534U (zh) | 倾转旋翼无人机 | |
CN113371190A (zh) | 一种基于常规旋翼构型的复合式高速直升机 | |
CN206797726U (zh) | 一种采用模块化动力的倾转翼垂直起降无人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