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冷冻贮存箱,其采用常规油润滑单级压缩机驱动,通过在制冷系统中低温下适当温区增设一级分凝分离器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工质可燃性问题,并兼顾了在低温区系列中不能采用甲烷工质而使系统制冷效率下降的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冷冻贮存箱,由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组成,所述制冷系统R为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以提供所需冷量;所述制冷系统R由压缩机模块CU、回热换热器模块RU、节流模块JU和蒸发换热模块EU及其连接管路但组成,其连接方式为:制冷压缩机模块CU的高压出口连接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高压入口;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高压出口连接节流模块JU的制冷剂高压入口;节流模块JU的制冷剂低压出口连接蒸发换热模块EU入口,蒸发换热模块EU的出口连接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低压入口,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低压出口连接制冷压缩机模块CU的低压入口;
如图5所示,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为一体式结构,其制冷系统R的制冷压缩机模块CU置于箱体下方形成立式结构或置于箱体内一侧形成卧式结构;
如图5.1所示,所述的压缩机模块CU包括压缩机CU1、第一前冷却器CU21及连接管路,其连接为:压缩机CU1高压出口连接第一前冷却器CU21进口;第一前冷却器CU21出口为压缩机模块CU高压出口;压缩机CU1低压进口为压缩机模块CU低压进口;
如图5.2所示,所述的回热换热器模块RU由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和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组成,其连接方式为: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高压入口作为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高压入口,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高压出口连接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的高压入口,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的高压出口作为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高压出口;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的低压入口作为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低压入口,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的低压出口连接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低压入口,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低压出口作为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低压出口;
如图5.3所示,所述分凝分离子模块RU1与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结构相同,二者均包括垂直放置的分凝分离器RF1、第一回热换热器RF2、中间节流元件RF3、第二回热换热器RF4及连接管路,其连接为:制冷压缩机模块CU高压出口排出的高压来流连接至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下部高压入口,经分凝分离后高压来流主流从分凝分离换热器RF1顶部高压出口连接至第一回热换热器RF2第一高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第一回热换热器RF2第一高压出口连接至第二回热换热器RF4高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第二回热换热器RF4高压出口排出;蒸发换热模块EU出口排出的低压来流连接至第二回热换热器RF4低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第二回热换热器RF4低压出口连接至第一回热换热器RF2低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第一回热换热器RF2低压出口连接至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上部低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低压出口排出;所述高压来流的其余来流由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高压出口流出经由中间节流元件RF3连接至所述第二回热换热器RF4低压出口及第一回热换热器RF2低压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
如图5.4所示,所述节流模块JU由并联的n个节流组件及连接管路组成,n为整数,5≥n≥1;n个节流组件中有m个节流组件带通/断控制,m≤n,m为整数;
如图5.5所示,所述蒸发换热模块EU由均化分配组件EU0和j个蒸发组件及连接管路组成,j为整数,36≥j≥1;其连接为:节流模块JU出口排出的低压来流经均化分配组件EU0均化后形成j股支流,该j股支流分别接至j个蒸发组件的每一蒸发组件入口,并由每一蒸发组件出口合并后排出;
所述控制系统C通过控制制冷系统R的制冷能力调控箱体B内部温度;
所述蒸发换热模块EU的j个蒸发组件采用低温胶粘接、低熔点钎焊或机械压接固定于低温冷冻贮存箱箱体B内胆的外表面上。
所述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制冷工质为由s(s为整数,3≤s≤30)个组元经物理混合形成的不可燃混合物;
本发明的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冷冻贮存箱,所述的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低温冷冻贮存箱B还可为分体式结构,其制冷系统R的压缩机模块CU与低温冷冻贮存箱B分置,控制系统C置于低温冷冻贮存箱B之上、置于制冷压缩机模块CU之上或独立放置,各部分之间由连接管路和电缆连接。
如图5.6所示,所述的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冷冻贮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模块CU还包括第二前冷却器CU22和润滑油过滤回油器CU3;所述第一前冷却器CU21出口通过一个三通连接管件分别与第二前冷却器CU22进口及润滑油过滤回油器CU3进口相连,第二前冷却器CU22出口作为压缩机模块CU高压出口,润滑油过滤回油器CU3出口连接另一个三通管件,该三通管件的另外两个接口中的一个接口连接压缩机CU1低压进口,另一个接口作为压缩机模块CU低压进口。
如图5.7所示,所述的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冷冻贮存箱,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分凝分离子模块RU1及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中的第一回热换热器RF2均设有第二高压入口和第二高压出口,所述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高压出口连接第一回热换热器RF2第二高压入口,第一回热换热器RF2第二高压出口连接中间节流元件RF3入口。
如图5.8所示,所述的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冷冻贮存箱,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分凝分离子模块RU1或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的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高压出口连接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高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中部高压出口连接中间节流元件RF3入口。
如图5.9所示,所述的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冷冻贮存箱,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分凝分离子模块RU1与或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的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高压出口连接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高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中部高压出口连接第一回热换热器RF2第二高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第一回热换热器RF2第二高压出口连接中间节流元件RF3的入口。
如图5.10所示,所述的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冷冻贮存箱,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分凝分离子模块RU1或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均还包括前回热换热器RF0;制冷剂高压来流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入口,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出口连接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下部高压入口;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低压出口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入口,流体经回热换热后由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出口排出。
如图5.11所示,所述的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冷冻贮存箱,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分凝分离子模块RU1或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均还包括前回热换热器RF0,制冷剂高压来流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的高压入口,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出口连接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下部高压入口;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低压出口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入口,流体经回热换热后由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出口排出。
如图5.12所示,所述的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冷冻贮存箱,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分凝分离子模块RU1或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均还包括前回热换热器RF0,制冷剂高压来流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入口,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出口连接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下部高压入口;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低压出口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入口,流体经回热换热后由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出口排出。
如图5.13所示,所述的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冷冻贮存箱,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分凝分离子模块RU1或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均还包括前回热换热器RF0,制冷剂高压来流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入口,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出口连接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下部高压入口;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低压出口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入口,流体经回热换热后由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出口排出。
本发明提供的带二级分凝分离的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其的优点在于:采用的制冷系统由单台压缩机驱动,简单可靠;由于采用二级分凝分离,不仅摒弃了低温系统必须的常规润滑油精确过滤分离系统,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工质可燃性问题并兼顾了在低温区系列中不能采用甲烷工质而使系统制冷效率下降的难题;两个分凝分离级利用回流低压冷流体冷却富含高沸点的高压流体,使高压流体中的部分高沸点组份实现分凝分离回流,回流液体在节流并回热后返回低压,因而可有效控制了进入更低温区的高沸点组份的量,在高效实现高沸点组份分离回流的同时兼具了回热换热作用,可以在保证制冷系统高热力效率的同时,以低廉的成本有效避免过多的高沸点组份进入低温区,实现制冷系统既高效又可靠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
如图5所示,一种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冷冻贮存箱,由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组成,所述制冷系统R为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以提供所需冷量;所述制冷系统R由压缩机模块CU、回热换热器模块RU、节流模块JU和蒸发换热模块EU及其连接管路但组成,其连接方式为:制冷压缩机模块CU的高压出口连接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高压入口;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高压出口连接节流模块JU的制冷剂高压入口;节流模块JU的制冷剂低压出口连接蒸发换热模块EU入口,蒸发换热模块EU的出口连接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低压入口,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低压出口连接制冷压缩机模块CU的低压入口;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为一体式结构,其制冷系统R的制冷压缩机模块CU置于箱体内一侧形成卧式结构;
如图5.1所示,所述的压缩机模块CU包括压缩机CU1、第一前冷却器CU21及连接管路,其连接为:压缩机CU1高压出口连接第一前冷却器CU21进口;第一前冷却器CU21出口为压缩机模块CU高压出口;压缩机CU1低压进口为压缩机模块CU低压进口;
如图5.2所示,所述的回热换热器模块RU由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和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组成,其连接方式为: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高压入口作为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高压入口,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高压出口连接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的高压入口,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的高压出口作为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高压出口;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的低压入口作为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低压入口,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的低压出口连接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低压入口,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低压出口作为回热换热器模块RU的制冷剂低压出口;
如图5.3所示,所述分凝分离子模块RU1与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结构相同,二者均包括垂直放置的分凝分离器RF1、第一回热换热器RF2、中间节流元件RF3、第二回热换热器RF4及连接管路,其连接为:制冷压缩机模块CU高压出口排出的高压来流连接至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下部高压入口,经分凝分离后高压来流主流从分凝分离换热器RF1顶部高压出口连接至第一回热换热器RF2第一高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第一回热换热器RF2第一高压出口连接至第二回热换热器RF4高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第二回热换热器RF4高压出口排出;蒸发换热模块EU出口排出的低压来流连接至第二回热换热器RF4低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第二回热换热器RF4低压出口连接至第一回热换热器RF2低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第一回热换热器RF2低压出口连接至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上部低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低压出口排出;所述高压来流的其余来流由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高压出口流出经由中间节流元件RF3连接至所述第二回热换热器RF4低压出口及第一回热换热器RF2低压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
如图5.4所示,所述节流模块JU由并联的n个节流组件及连接管路组成,n为整数,5≥n≥1;n个节流组件中有m个节流组件带通/断控制,m≤n,m为整数;
如图5.5所示,所述蒸发换热模块EU由均化分配组件EU0和j个蒸发组件及连接管路组成,j为整数,36≥j≥1;其连接为:节流模块JU出口排出的低压来流经均化分配组件EU0均化后形成j股支流,该j股支流分别接至j个蒸发组件的每一蒸发组件入口,并由每一蒸发组件出口合并后排出;
所述控制系统C通过控制制冷系统R的制冷能力调控箱体B内部温度;
所述蒸发换热模块EU的j个蒸发组件采用低温胶粘接、低熔点钎焊或机械压接固定于低温冷冻贮存箱箱体B内胆的外表面上。
低温冷冻贮存箱制冷系统工质为由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和氮气5个组元经物理混合形成的。
实施例2:一种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
一种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冷冻贮存箱,由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组成,所述制冷系统R为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以提供所需冷量;所述制冷系统R由压缩机模块CU、回热换热器模块RU、节流模块JU和蒸发换热模块EU及其连接管路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为分体式结构,其制冷系统R的制冷压缩机模块CU与箱体分置,控制系统C置于箱体B上各部分之间由连接管路和电缆连接。所述的压缩机模块CU包括压缩机CU1、第一前冷却器CU21、第二前冷却器CU22和润滑油过滤回油器CU3,其连接方式为:压缩机CU1的高压出口管连接第一前冷却器CU21的进口管,第一前冷却器CU21的出口通过一个三通连接管件同时与第二前冷却器CU22进口及润滑油过滤回油器CU3的进口相连,第二前冷却器CU22的出口作为压缩机模块CU的高压出口,润滑油过滤回油器CU3的出口连接一个三通管件,三通管件的另外两个接口中一个连接压缩机CU1的低压进口,一个作为压缩机模块CU的低压进口。
如图5.2所示,所述的回热换热器模块RU由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和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
所述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结构同实施例1。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与实施例1相比,第一回热换热器RF2均设有第二高压入口和第二高压出口,所述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高压出口连接第一回热换热器RF2第二高压入口,第一回热换热器RF2第二高压出口连接中间节流元件RF3入口,如图5.7所示。
节流模块JU由第一节流组件EJ1至第4节流组件EJ4共4个节流组件及连接管路组成,4个节流组件中有1个带有通/断控制,各节流组件采用并联连接方式;
蒸发换热模块EU由均化分配组件EU0、EU1至EU30组蒸发组件及连接管路组成,其连接方式为:来流经分配组件均化后形成30股支流分别接至EU1至Eu30的入口,EU1至Eu30的出口合并后排出;各蒸发组件EU1至EU30由便于传热的低温胶粘接固定于箱体内胆外表面上,并带有防止绝热层发泡剂进入二者接合面的措施;
低温冷冻贮存箱制冷系统工质为由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氮气及三氟化氮6个组元经物理混合形成的。
实施例3:一种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
一种带一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其由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组成,以带一级分凝分离的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提供所需冷量;所述制冷系统R由压缩机模块CU、回热换热器模块RU、节流模块JU和蒸发换热模块EU及其连接管路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为分体式结构,同实施例2。压缩机模块CU同实施例1。
如图5.2所示,所述的回热换热器模块RU由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和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
所述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结构同实施例1相比,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高压出口连接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高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中部高压出口连接中间节流元件RF3入口,如图5.8所示。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与实施例2相同。
节流模块JU由第一节流组件EJ1至第3节流组件EJ3共3个节流组件及连接管路组成,3个节流组件中有3个带有通/断控制,各节流组件采用并联连接方式;
蒸发换热模块EU由均化分配组件EU0、EU1至EU20组蒸发组件及连接管路组成,其连接方式为:来流经分配组件均化后形成20股支流分别接至EU1至Eu20的入口,EU1至Eu20的出口合并后排出;各蒸发组件EU1至EU20由机械压接组件固定于箱体内胆外表面上,并带有防止绝热层发泡剂进入二者接合面的措施;
低温冷冻贮存箱制冷系统工质为由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氖气及三氟化氮6个组元经物理混合形成的。
实施例4:一种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
一种带一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其由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组成,以带一级分凝分离的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提供所需冷量;所述制冷系统R由压缩机模块CU、回热换热器模块RU、节流模块JU和蒸发换热模块EU及其连接管路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为分体式结构,同实施例2。压缩机模块CU同实施例1。
如图5.2所示,所述的回热换热器模块RU由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和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
所述的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所述的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结构与实施例1相比,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高压出口连接分凝分离换热器RF1底部高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中部高压出口连接第一回热换热器RF2第二高压入口,经回热换热后由第一回热换热器RF2第二高压出口连接中间节流元件RF3的入口,如图5.9所示。
节流模块JU由第一节流组件EJ1至第5节流组件EJ5共5个节流组件及连接管路组成,5个节流组件中有2个带有通/断控制,各节流组件采用并联连接方式;蒸发换热模块EU同实施例3。
低温冷冻贮存箱制冷系统工质为由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及三氟化氮5个组元经物理混合形成的。
实施例5:一种带一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
一种带一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其由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组成,以带一级分凝分离的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提供所需冷量;所述制冷系统R由压缩机模块CU、回热换热器模块RU、节流模块JU和蒸发换热模块EU及其连接管路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为一体式结构,同实施例1。压缩机模块CU同实施例2。
如图5.2所示,所述的回热换热器模块RU由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和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
所述的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结构与实施例1相比,还包括前回热换热器RF0,其连接方式为:制冷剂高压来流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入口,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出口连接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下部高压入口;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低压出口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入口,流体经回热换热后由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出口排出;如图5.10所示。
节流模块JU由第一节流组件EJ1及连接管路组成,节流组件EJ1带有通/断控制,各节流组件采用并联连接方式;蒸发换热模块EU由均化分配组件EU0、EU1至EU10组蒸发组件及连接管路组成,其连接方式为:来流经分配组件均化后形成10股支流分别接至EU1至Eu10的入口,EU1至Eu10的出口合并后排出;各蒸发组件EU1至EU10由机械压接组件固定于箱体内胆外表面上,并带有防止绝热层发泡剂进入二者接合面的措施。
低温冷冻贮存箱制冷系统工质为由乙烷、丙烷、异丁烷及氮气4个组元经物理混合形成的。
实施例6:一种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
一种带一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其由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组成,以带一级分凝分离的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提供所需冷量;所述制冷系统R由压缩机模块CU、回热换热器模块RU、节流模块JU和蒸发换热模块EU及其连接管路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为一体式结构,同实施例1。压缩机模块CU同实施例1。
如图5.2所示,所述的回热换热器模块RU由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和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
所述的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结构与实施例1的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相比,还包括前回热换热器RF0,其连接方式为:制冷剂高压来流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的高压入口,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出口连接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下部高压入口;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低压出口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入口,流体经回热换热后由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出口排出,如图5.11所示。所述的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节流模块JU同实施例1;蒸发换热模块EU同实施例1。低温冷冻贮存箱制冷系统工质同实施例1。
实施例7:一种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
一种带一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其由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组成,以带一级分凝分离的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提供所需冷量;所述制冷系统R由压缩机模块CU、回热换热器模块RU、节流模块JU和蒸发换热模块EU及其连接管路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为一体式结构,同实施例1。压缩机模块CU同实施例1。
如图5.2所示,所述的回热换热器模块RU由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和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
所述的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结构与实施例3相比,还包括前回热换热器RF0,其连接方式为:制冷剂高压来流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入口,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出口连接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下部高压入口;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低压出口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入口,流体经回热换热后由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出口排出,如图5.12所示。所述的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结构与实施例5相同。
节流模块JU同实施例2;蒸发换热模块EU同实施例1。低温冷冻贮存箱制冷系统工质同实施例2。
实施例8:一种带二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
一种带一级分凝分离回热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低温冷冻贮存箱,其由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组成,以带一级分凝分离的回热式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提供所需冷量;所述制冷系统R由压缩机模块CU、回热换热器模块RU、节流模块JU和蒸发换热模块EU及其连接管路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制冷系统R、控制系统C和箱体B为一体式结构,同实施例1。压缩机模块CU同实施例2。
如图5.2所示,所述的回热换热器模块RU由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和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组成,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
所述的第一分凝分离子模块RU1结构与实施例4的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相比,还包括前回热换热器RF0,其连接方式为:制冷剂高压来流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入口,前回热换热器RF0高压出口连接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下部高压入口;分凝分离换热器RF1低压出口连接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入口,流体经回热换热后由前回热换热器RF0低压出口排出,如图5.13所示。所述的第二分凝分离子模块RU2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节流模块JU同实施例1;蒸发换热模块EU同实施例3。低温冷冻贮存箱制冷系统工质同实施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