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90059A - 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90059A
CN102490059A CN2011103953000A CN201110395300A CN102490059A CN 102490059 A CN102490059 A CN 102490059A CN 2011103953000 A CN2011103953000 A CN 2011103953000A CN 201110395300 A CN201110395300 A CN 201110395300A CN 102490059 A CN102490059 A CN 102490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gear
gear wheel
wheel
b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953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跃
徐敏
吴学云
王少雄
师如华
罗宏
李再参
周利贤
罗庆丰
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HINERY DESIGN INST OF YUNNAN PROV
Original Assignee
MACHINERY DESIGN INST OF YUNNAN PRO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CHINERY DESIGN INST OF YUNNAN PROV filed Critical MACHINERY DESIGN INST OF YUNNAN PROV
Priority to CN2011103953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900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90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00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主轴(8)、旋转盘体(4)、主轴大端面(14),旋转盘体顶端装有滑块(3),滑块上装有仪表测量杆或刀具(1)的底座(2),传动主轴下部装有主轴大齿轮(20);滑块底端装有丝杠螺母座(5),旋转盘体上装有滚珠丝杠(6),滚珠丝杠上装有大锥齿轮(9),大锥齿轮与双联锥齿轮(10)啮合;在传动主轴旁设有竖直长轴(12),竖直长轴上部和下部分别套有第一双联大齿轮(13)和第二双联大齿轮(21),在竖直长轴上套有蜗轮(18)及蜗杆(17),在蜗轮上沿圆周均布装有一组竖直短轴(16),在竖直短轴上下端分别套装有上部行星齿轮(15)和下部行星齿轮(19);第一上端大齿轮(13b)与双联锥齿轮的直齿轮(10c)啮合,第二下端大齿轮(21b)与主轴大齿轮啮合;主轴大齿轮与双联锥齿轮的小锥齿轮(10b)的传动比为1。本发明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分别独立运动以及精确联动。

Description

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床加工及仪器检测配套设备的传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机床加工和仪器仪表测量中,机床上所采用的传动装置由于受结构限制,其工作方式单一,在许多情况下或者只能使刀具的切削刃或测量仪器的测头对台阶园孔和外圆柱进行旋转加工或测量,或者只能通过旋转和径向进给联动加工或测量锥面及曲面。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有一些机械零件即要求对台阶园孔和外圆柱进行旋转加工或测量,同时又需要加工或测量锥面及曲面。由于现有的设备传动装置结构的限制,导致一个机械零件常常要分别在不同的设备上加工或测量,费时费力,还会影响零件的加工和测量精度,在各种机床和大型测量仪器设备上采用该方法和装置能有效扩大和提升配套设备的工作性能、效率和精度,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将旋转运动与径向进给运动分开,以确保传动装置旋转运动时不会产生径向运动、传动装置不旋转时能确保精确径向进给运动、传动装置旋转和精确径向进给还可按需求同时精确复合联动的装置以及利用这种装置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包括传动主轴、通过上端键连接于主轴上端的旋转盘体、通过下端键连接于传动主轴下端的主轴大端面,在旋转盘体顶端安装有滑块,滑块上安装有用于安装仪表测量杆或刀具的底座,在传动主轴下部有固定套装于传动主轴上或与传动主轴制作为一体的主轴大齿轮;在滑块底端安装有丝杠螺母座,在旋转盘体上安装有与丝杠螺母座配装的横向设置的滚珠丝杠,在滚珠丝杠上紧固套装有大锥齿轮,大锥齿轮与位于其下方的空套在传动主轴上的双联锥齿轮啮合;所述双联锥齿轮包括空套于传动主轴上的齿轮套、位于齿轮套顶端并与大锥齿轮啮合的小锥齿轮、位于齿轮套底端的直齿轮;在传动主轴旁位于旋转盘体和主轴大端面之间设置有竖直长轴,在竖直长轴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空套有第一双联大齿轮和第二双联大齿轮,在竖直长轴上位于第一双联大齿轮和第二双联大齿轮之间套装有蜗轮,蜗轮上配装有蜗杆;在蜗轮上沿圆周均布安装有一组竖直短轴,在竖直短轴上位于蜗轮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套装有一组上部行星齿轮和一组下部行星齿轮;下部行星齿轮的齿数大于上部行星齿轮的齿数,下部行星齿轮与上部行星齿轮的节圆直径也不相等;第一双联大齿轮的第一下端小齿轮在转动过程中与上部行星齿轮顺序啮合,第二双联大齿轮的第二上端小齿轮在转动过程中与下部行星齿轮顺序啮合;第一双联大齿轮的第一上端大齿轮与双联锥齿轮的直齿轮啮合,第二双联大齿轮的第二下端大齿轮与主轴大齿轮啮合;主轴大齿轮与双联锥齿轮的小锥齿轮的传动比i为1;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15153DEST_PATH_IMAGE001
,式中,Z表示齿轮的齿数,下脚标表示齿轮的标号。
采用本发明装置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种工作状态:
①第一种工作状态:将仪表测量杆或刀具在测量或加工时的旋转运动与仪表测量杆或刀具对尺或对刀的径向进给运动分开,确保测量杆测量时或刀具加工时不产生径向运动;第一种工作状态下的传动方法及路径如下:蜗杆和蜗轮不旋转,主轴大端面转动,通过下端键带动传动主轴转动;同时,第二双联大齿轮的第二下端大齿轮始终保持与主轴大齿轮啮合,由此带动二条传动路径同时工作,第一条传动路径是:主轴大端面转动,通过下端键带动传动主轴,再通过上端键带动旋转盘体转动,旋转盘体再带动大锥齿轮与传动主轴以相同的角位移速度旋转;第二条传动路径是:主轴大齿轮转动,带动第二下端大齿轮转动,通过第二上端小齿轮带动下部行星齿轮转动,再通过竖直短轴带动上部行星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下端小齿轮转动,之后通过第一上端大齿轮带动直齿轮转动,随后带动双联锥齿轮转动;固定主轴大齿轮与双联锥齿轮的小锥齿轮的传动比为1:1,双联锥齿轮与大锥齿轮围绕传动主轴进行同步公转,相互之间无相对角位移,确保旋转盘体带动安装仪表测量杆或刀具的底座转动时,滚珠丝杠不旋转,滑块无径向运动,仪表测量杆或刀具也无径向运动;
②第二种工作状态:在仪表测量杆不测量或刀具不旋转时,调节滑块进行径向可控的精确直线移动,实现仪表测量杆的精确对尺或刀具的精确对刀;第二种工作状态下的传动方法及路径如下:传动主轴不转动,蜗杆旋转,带动蜗轮旋转,蜗轮驱动与竖直短轴紧固为一体的上部行星齿轮围绕蜗轮的轴心线作公转而不自转的运动;下部行星齿轮和上部行星齿轮的齿数不同,节圆直径不等,在蜗轮的作用下,在同时公转相同的相位时,第二上端小齿轮与下部行星齿轮啮合以及第一下端小齿轮与上部行星齿轮啮合形成的二组配对齿轮之间产生差速旋转运动,差速转动导致第一下端小齿轮产生绕自身轴心线的自旋转运动,成为太阳轮;通过第一双联大齿轮、齿轮套和大锥齿轮施加旋转力矩驱动滚珠丝杠旋转,丝杠螺母座在滚珠丝杠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带动滑块进行径向可控的精确直线移动;
③第三种工作状态:仪表测量杆或刀具在测量或加工时的旋转运动与仪表测量杆或刀具对尺或对刀的径向进给运动同时进行,实现在测量杆测量或刀具旋转的同时,调节滑块进行径向可控的精确直线移动,实现仪表测量杆或刀具在测量或加工的同时还能逐渐精确进给第三种工作状态下的传动方法及路径如下:蜗杆和传动主轴同时转动,传递到大锥齿轮上的传动运动由前面所述第一种工作状态和第二种工作状态的叠加实现:传动主轴通过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第一条传动路径作用于大锥齿轮上的传动转速被第一种工作状态同时作用的第二条传动路径作用于小锥齿轮上的传动转速,以1:1的传动比抵消,实现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的同步旋转运动;滑块3的径向精确运动由第二种工作状态下蜗杆旋转驱动下的差动传动运动实现。
本发明采用双联锥齿轮空套在传动主轴上,通过其上的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的啮合以及直齿轮与第一双联大齿轮的啮合,实现了可通过二条传动线路分别作用于大锥齿轮和与之相啮合的双联锥齿轮,并可实现主轴大齿轮与双联锥齿轮的小锥齿轮之间1:1的传动比,保证了大锥齿轮和双联锥齿轮的绝对同步旋转运动,有效防止传动装置的旋转盘体作旋转运动时滑块产生径向运动。通过控制双联锥齿轮不与旋转盘体同步旋转,可使滑块不随旋转盘体的转动而转动,以此实现滑块的径向进给独立运动。本发明采用蜗轮作为差动传动的主动件,运用所设置的上部行星齿轮和下部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齿轮围绕传动主轴的公转,实现差速传动,以此控制滑块的径向精确运动,并且第一双联大齿轮第一下端小齿轮和第二双联大齿轮的第二上端小齿轮在工作状态下,圆周上获得均匀的受力分布。
本发明既能将旋转运动与径向进给运动分开,以确保传动装置旋转运动时不会产生径向运动、传动装置不旋转时能确保精确径向进给运动、传动装置旋转和精确径向进给还可按需求同时精确复合联动,从而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简化加工和测量工序,提高机械产品的加工和测量精度。
本发明用数学表达式对同步旋转传动和差动旋转传动进行了定量精确的描述,为该方法的运用和相应机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差速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差速传动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标号如下:1、仪表测量杆或刀具;2、底座;3、滑块;4、旋转盘体;5、丝杠螺母座;6、滚珠丝杠;7、上端键;8、传动主轴;9、大锥齿轮;10、双联锥齿轮;10a、齿轮套;10b、小锥齿轮;10c、直齿轮;11、下端键;12、竖直长轴;13、第一双联大齿轮;13a、第一下端小齿轮;13b、第一上端大齿轮;14、主轴大端面;15、上部行星齿轮;16、竖直短轴;17、蜗杆;18、蜗轮;19、下部行星齿轮;20、主轴大齿轮;21、第二双联大齿轮;21a、第二上端小齿轮;21b、第二下端大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以下结构特征:
Figure 2011103953000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包括传动主轴8、通过上端键7连接于主轴上端的旋转盘体4、通过下端键11连接于传动主轴下端的主轴大端面14,在旋转盘体顶端安装有滑块3,滑块上安装有用于安装仪表测量杆或刀具1的底座2,在传动主轴下部有固定套装于传动主轴上或与传动主轴制作为一体的主轴大齿轮20;
Figure 756844DEST_PATH_IMAGE003
在滑块3底端安装有丝杠螺母座5,在旋转盘体4上安装有与丝杠螺母座5配装的横向设置的滚珠丝杠6,在滚珠丝杠上紧固套装有大锥齿轮9,大锥齿轮与位于其下方的空套在传动主轴8上的双联锥齿轮10啮合;所述双联锥齿轮10包括空套于传动主轴上的齿轮套10a、位于齿轮套顶端并与大锥齿轮9啮合的小锥齿轮10b、位于齿轮套底端的直齿轮10c;
在传动主轴8旁位于旋转盘体4和主轴大端面14之间设置有竖直长轴12,在竖直长轴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空套有第一双联大齿轮13和第二双联大齿轮21,在竖直长轴12上位于第一双联大齿轮13和第二双联大齿轮21之间套装有蜗轮18,蜗轮18上配装有蜗杆17;在蜗轮18上沿圆周均布安装有一组竖直短轴16,在竖直短轴16上位于蜗轮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套装有一组上部行星齿轮15和一组下部行星齿轮19;下部行星齿轮19的齿数大于上部行星齿轮15的齿数,下部行星齿轮19与上部行星齿轮15的节圆直径也不相等;第一双联大齿轮13的第一下端小齿轮13a在转动过程中与上部行星齿轮15顺序啮合,第二双联大齿轮21的第二上端小齿轮21a在转动过程中与下部行星齿轮19顺序啮合;第一双联大齿轮13的第一上端大齿轮13b与双联锥齿轮10的直齿轮10c啮合,第二双联大齿轮21的第二下端大齿轮21b与主轴大齿轮20啮合;
Figure 298815DEST_PATH_IMAGE005
主轴大齿轮20与双联锥齿轮10的小锥齿轮10b的传动比i为1;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2011103953000100002DEST_PATH_IMAGE006
,式中,Z表示齿轮的齿数,下脚标表示齿轮的标号。例如,Z13b表示第一上端大齿轮13b的齿数。
采用本发明装置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方法,可以实现以下三种工作状态:
①第一种工作状态:将仪表测量杆或刀具1在测量或加工时的旋转运动与仪表测量杆或刀具对尺或对刀的径向进给运动分开,确保测量杆测量时或刀具加工时不产生径向运动。第一种工作状态下的传动方法及路径如下:主轴大端面14转动,通过下端键11带动传动主轴8转动,蜗杆17和蜗轮18不旋转时,必然带动以下二条传动路线同时工作:第一条传动路径:主轴大端面14转动,通过下端键11带动传动主轴8,通过上端键7带动旋转盘体4转动 ,随着旋转盘体4的转动,带动大锥齿轮9与传动主轴8以相同的角位移速度旋转。传动主轴8旋转时,与该主轴为一体的主轴大齿轮20必然带动后面所述的第二条传动路径同时工作。第二条传动路径是:主轴大齿轮20与第二双联大齿轮21的第二下端大齿轮21b啮合,主轴大齿轮20转动,带动第二下端大齿轮21b转动,通过第二上端小齿轮21a带动下部行星齿轮19转动,再通过竖直短轴16带动上部行星齿轮1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下端小齿轮13a转动,之后通过第一上端大齿轮13b带动直齿轮10c转动,随后带动双联锥齿轮10转动。因为,主轴大齿轮20与双联锥齿轮10的小锥齿轮10b的传动比为1:1,所以锥齿轮10与大锥齿轮9围绕传动主轴8进行同步公转,而相互之间无相对角位移,确保了滚珠丝杠6不旋转,滑块3无径向运动,满足了以上第一种工作状态。
在第一种工作状态下,本发明将双联锥齿轮10空套在传动主轴8上面,实现了二条传动线路分别作用于大锥齿轮9和与之相啮合的双联锥齿轮10上面,保证了二条传动线路的绝对同步旋转运动。
由于双联锥齿轮10的小锥齿轮10b和直齿轮10c为空套在传动主轴8上的一体结构,可以确保二者的旋转角位移绝对相等。而要保证大锥齿轮9与双联锥齿轮10同步旋转运动,就必须保证主轴大齿轮20与双联锥齿轮10的传动比为1。如果用Z表示齿轮的齿数,下脚标表示齿轮的标号,例如Z21b表示第二双联大齿轮21的第二下端大齿轮21b的齿数,则主轴大齿轮20与双联锥齿轮10的传动比i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908788DEST_PATH_IMAGE007
本实施例的Z21b=21、Z20=63、Z19=20、
Figure 2011103953000100002DEST_PATH_IMAGE008
、Z13a=27、 Z15=18、Z10c=60 、Z13b=24。
当主轴大齿轮20与双联锥齿轮10的传动比为1时,大锥齿轮9与双联锥齿轮10围绕传动主轴8轴心线进行同步公转,啮合齿之间无相对运动,大锥齿轮9无自转的角位移,确保了滚珠丝杠6不会旋转,滑块3无径向运动,可靠地防止旋转盘体4作旋转运动时滑块3产生径向运动。
②第二种工作状态:在仪表测量杆不测量或刀具不旋转时,调节滑块3进行径向可控的精确直线移动,实现仪表测量杆的精确对尺或刀具的精确对刀。第二种工作状态下的传动方法及路径如图1、图4所示,传动主轴8不转动,第二双联大齿轮21的第二上端小齿轮21a和第二下端大齿轮21b也就不会旋转运动。这时,蜗杆17旋转带动蜗轮18旋转,蜗轮18作为行星机构的主传动件X,驱动与竖直短轴16紧固为一体的上部行星齿轮15和下部行星齿轮19,围绕蜗轮18的轴心线作公转而不自转的运动。由于下部行星齿轮19的齿数大于上部行星齿轮15的齿数,下部行星齿轮19与上部行星齿轮15的节圆直径也不相等,在蜗轮18的作用下,要同时公转相同的角位移,第二上端小齿轮21a与下部行星齿轮19啮合、第一下端小齿轮13a与上部行星齿轮15啮合形成的二组配对齿轮之间会产生差速旋转运动,这一差速转动会使第一双联大齿轮13产生绕自身轴心线的自旋转运动,成为太阳轮,通过传动齿轮10和9,传递旋转力矩驱动滚珠丝杠6旋转,丝杠螺母座5在滚珠丝杠6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带动滑块3进行径向可控的精确直线移动。
在第二种工作状态下,第二双联大齿轮的第二上端小齿轮21a、下部行星齿轮19、蜗轮18、竖直短轴16、上部行星齿轮15、第一双联大齿轮的第一下端小齿轮13a和竖直长轴12共同构成了一组差动行星机构,其传动型式及原理见图4。图4中用A表示的第二上端小齿轮21a为固定件;用B表示的第一下端小齿轮13a为从动件;用X表示的蜗轮18为主动件;用D表示的上部行星齿轮15只有公转、没有自转;用C表示的下部行星齿轮19也是只有公转、没有自转。在差动机构作用下,第一下端小齿轮13a的差动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50849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2011103953000100002DEST_PATH_IMAGE010
上述公式中,Z表示齿轮的齿数,下脚标表示齿轮的标号,例如ZB表示第第一下端小齿轮13a的齿数。
按本实施例ZA= Z21a=25、ZB= Z13a=27、ZC= Z19=20、ZD= Z15=18,则:
i差动=
Figure 814537DEST_PATH_IMAGE011
当主轴大齿轮20不旋转,第二双联大齿轮21也不能旋转时,第一双联大齿轮13的第一下端小齿轮13a为太阳轮。蜗杆17旋转,通过行星机构,带动大锥齿轮9自转,大锥齿轮9在围绕传动主轴8的轴心线公转的同时,还通过差动系统的作用作围绕自身轴心线的自转旋转运动,大锥齿轮9作行星复合运动的总传动比为:
Figure 2011103953000100002DEST_PATH_IMAGE012
按本实施例Z18=32、Z17=3 、i差动=6、Z10c=60、Z13b=24、 Z9=34、Z10b=62,则:
 
③第三种工作状态:仪表测量杆或刀具在测量或加工时的旋转运动与仪表测量杆或刀具对尺或对刀的径向进给运动同时进行,实现在测量杆测量或刀具旋转的同时,调节滑块3进行径向可控的精确直线移动,实现仪表测量杆或刀具在测量或加工的同时还能逐渐精确进给第三种工作状态下的传动方法及路径如下:蜗杆17和传动主轴8同时转动,传递到大锥齿轮9上的传动运动由前面所述第一种工作状态和第二种工作状态的叠加实现:传动主轴8通过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第一条传动路径作用于大锥齿轮9上的传动转速被第一种工作状态同时作用的第二条传动路径作用于小锥齿轮10b上的传动转速,以1:1的传动比抵消,实现小锥齿轮10b与大锥齿轮9的同步旋转运动。滑块3的径向精确运动由第二种工作状态下蜗杆17旋转驱动下的差动传动运动实现。

Claims (2)

1.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Figure 2011103953000100001DEST_PATH_IMAGE002
包括传动主轴(8)、通过上端键(7)连接于主轴上端的旋转盘体(4)、通过下端键(11)连接于传动主轴下端的主轴大端面(14),在旋转盘体顶端安装有滑块(3),滑块上安装有用于安装仪表测量杆或刀具(1)的底座(2),在传动主轴下部有固定套装于传动主轴上或与传动主轴制作为一体的主轴大齿轮(20);
Figure 2011103953000100001DEST_PATH_IMAGE004
在滑块(3)底端安装有丝杠螺母座(5),在旋转盘体(4)上安装有与丝杠螺母座(5)配装的横向设置的滚珠丝杠(6),在滚珠丝杠上紧固套装有大锥齿轮(9),大锥齿轮与位于其下方的空套在传动主轴(8)上的双联锥齿轮(10)啮合;所述双联锥齿轮(10)包括空套于传动主轴上的齿轮套(10a)、位于齿轮套顶端并与大锥齿轮(9)啮合的小锥齿轮(10b)、位于齿轮套底端的直齿轮(10c);
Figure 2011103953000100001DEST_PATH_IMAGE006
在传动主轴(8)旁位于旋转盘体(4)和主轴大端面(14)之间设置有竖直长轴(12),在竖直长轴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空套有第一双联大齿轮(13)和第二双联大齿轮(21),在竖直长轴(12)上位于第一双联大齿轮(13)和第二双联大齿轮(21)之间套装有蜗轮(18),蜗轮(18)上配装有蜗杆(17);在蜗轮(18)上沿圆周均布安装有一组竖直短轴(16),在竖直短轴(16)上位于蜗轮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套装有一组上部行星齿轮(15)和一组下部行星齿轮(19);下部行星齿轮(19)的齿数大于上部行星齿轮(15)的齿数,下部行星齿轮(19)与上部行星齿轮(15)的节圆直径也不相等;第一双联大齿轮(13)的第一下端小齿轮(13a)在转动过程中与上部行星齿轮(15)顺序啮合,第二双联大齿轮(21)的第二上端小齿轮(21a)在转动过程中与下部行星齿轮(19)顺序啮合;第一双联大齿轮(13)的第一上端大齿轮(13b)与双联锥齿轮(10)的直齿轮(10c)啮合,第二双联大齿轮(21)的第二下端大齿轮(21b)与主轴大齿轮(20)啮合;
Figure 2011103953000100001DEST_PATH_IMAGE008
主轴大齿轮(20)与双联锥齿轮(10)的小锥齿轮(10b)的传动比i为1;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2011103953000100001DEST_PATH_IMAGE010
,式中,Z表示齿轮的齿数,下脚标表示齿轮的标号。
2.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三种工作状态:
①第一种工作状态:将仪表测量杆或刀具(1)在测量或加工时的旋转运动与仪表测量杆或刀具对尺或对刀的径向进给运动分开,确保测量杆测量时或刀具加工时不产生径向运动;第一种工作状态下的传动方法及路径如下:蜗杆(17)和蜗轮(18)不旋转,主轴大端面(14)转动,通过下端键(11)带动传动主轴(8)转动;同时,第二双联大齿轮(21)的第二下端大齿轮(21b)始终保持与主轴大齿轮(20)啮合,由此带动二条传动路径同时工作,第一条传动路径是:主轴大端面(14)转动,通过下端键(11)带动传动主轴(8),再通过上端键(7)带动旋转盘体(4)转动,旋转盘体(4)再带动大锥齿轮(9)与传动主轴(8)以相同的角位移速度旋转;第二条传动路径是:主轴大齿轮(20)转动,带动第二下端大齿轮(21b)转动,通过第二上端小齿轮(21a)带动下部行星齿轮(19)转动,再通过竖直短轴(16)带动上部行星齿轮(1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下端小齿轮(13a)转动,之后通过第一上端大齿轮(13b)带动直齿轮(10c)转动,随后带动双联锥齿轮(10)转动;固定主轴大齿轮(20)与双联锥齿轮(10)的小锥齿轮(10b)的传动比为1:1,双联锥齿轮(10)与大锥齿轮(9)围绕传动主轴(8)进行同步公转,相互之间无相对角位移,确保旋转盘体(4)带动安装仪表测量杆或刀具(1)的底座(2)转动时,滚珠丝杠(6)不旋转,滑块(3)无径向运动,仪表测量杆或刀具(1)也无径向运动;
②第二种工作状态:在仪表测量杆不测量或刀具不旋转时,调节滑块(3)进行径向可控的精确直线移动,实现仪表测量杆的精确对尺或刀具的精确对刀;第二种工作状态下的传动方法及路径如下:传动主轴(8)不转动,蜗杆(17)旋转,带动蜗轮(18)旋转,蜗轮(18)驱动与竖直短轴(16)紧固为一体的上部行星齿轮(15)围绕蜗轮(18)的轴心线作公转而不自转的运动;下部行星齿轮(19)和上部行星齿轮(15)的齿数不同,节圆直径不等,在蜗轮(18)的作用下,在同时公转相同的相位时,第二上端小齿轮(21a)与下部行星齿轮(19)啮合以及第一下端小齿轮(13a)与上部行星齿轮(15)啮合形成的二组配对齿轮之间产生差速旋转运动,差速转动导致第一下端小齿轮(13a)产生绕自身轴心线的自旋转运动,成为太阳轮;通过第一双联大齿轮(13)、齿轮套(10a)和大锥齿轮(9)施加旋转力矩驱动滚珠丝杠(6)旋转,丝杠螺母座(5)在滚珠丝杠(6)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带动滑块(3)进行径向可控的精确直线移动;
③第三种工作状态:仪表测量杆或刀具在测量或加工时的旋转运动与仪表测量杆或刀具对尺或对刀的径向进给运动同时进行,实现在测量杆测量或刀具旋转的同时,调节滑块(3)进行径向可控的精确直线移动,实现仪表测量杆或刀具在测量或加工的同时还能逐渐精确进给第三种工作状态下的传动方法及路径如下:蜗杆(17)和传动主轴(8)同时转动,传递到大锥齿轮(9)上的传动运动由前面所述第一种工作状态和第二种工作状态的叠加实现:传动主轴(8)通过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第一条传动路径作用于大锥齿轮(9)上的传动转速被第一种工作状态同时作用的第二条传动路径作用于小锥齿轮(10b)上的传动转速,以1:1的传动比抵消,实现小锥齿轮(10b)与大锥齿轮(9)的同步旋转运动;滑块(3)的径向精确运动由第二种工作状态下蜗杆(17)旋转驱动下的差动传动运动实现。
CN2011103953000A 2011-12-02 2011-12-02 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24900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953000A CN102490059A (zh) 2011-12-02 2011-12-02 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953000A CN102490059A (zh) 2011-12-02 2011-12-02 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90059A true CN102490059A (zh) 2012-06-13

Family

ID=46181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953000A Pending CN102490059A (zh) 2011-12-02 2011-12-02 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900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3573A (zh) * 2016-06-29 2018-01-05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舞动校准装置的同步转动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5226U (zh) * 1987-12-24 1988-10-26 湘潭大学 多功能切削头
CN2354703Y (zh) * 1998-08-11 1999-12-22 沈阳自动机床厂 数控切削平旋盘
CN2481452Y (zh) * 2001-04-23 2002-03-13 中捷友谊厂 数控平旋盘
CN201279698Y (zh) * 2008-09-17 2009-07-29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平旋盘
CN202317804U (zh) * 2011-12-02 2012-07-11 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5226U (zh) * 1987-12-24 1988-10-26 湘潭大学 多功能切削头
CN2354703Y (zh) * 1998-08-11 1999-12-22 沈阳自动机床厂 数控切削平旋盘
CN2481452Y (zh) * 2001-04-23 2002-03-13 中捷友谊厂 数控平旋盘
CN201279698Y (zh) * 2008-09-17 2009-07-29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平旋盘
CN202317804U (zh) * 2011-12-02 2012-07-11 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3573A (zh) * 2016-06-29 2018-01-05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舞动校准装置的同步转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0011B (zh) 数控管子车床
CN103317160B (zh) 一种旋转推进加工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1091930Y (zh) 斜镗专用机床
CN204913581U (zh) 一种多级传动式光饰机
CN102601459A (zh) 基于圆柱齿轮成形砂轮磨齿机床的面齿轮磨削加工方法
CN101870013A (zh) 可实现多刀分别径向进给的数控平旋盘系统
CN102145405A (zh) 差动螺旋制孔装置及方法
CN202591751U (zh) 数控滚齿机
CN202622077U (zh) 一种精度加工齿轮的立式铣床
CN202317804U (zh) 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
CN102581386A (zh) 基于圆柱齿轮蜗杆磨齿机床的面齿轮磨齿加工方法
CN201702478U (zh) 单路伺服径向进给数控管螺纹车床的运动合成装置
CN102490059A (zh) 可实现旋转及径向进给独立运动和精确联动的装置及方法
CN201776918U (zh) 以滑座调整冲头高度的冲压机
CN207592946U (zh) 数控旋分刮齿机
CN201776533U (zh) 多刀数控管子车床
CN202591752U (zh) 数控滚齿机
CN201744756U (zh) 可实现多刀分别径向进给的数控平旋盘系统
CN201693259U (zh) 数控管子车床
CN201792058U (zh) 多路伺服径向进给数控管螺纹车床的运动合成的装置
CN101870014B (zh) 多路伺服径向进给数控管螺纹车床的运动合成的装置及其计算方法
CN101862869B (zh) 数控管螺纹车床径向传动系统
CN100581697C (zh) 镗刀自进给深孔镗床
CN202356870U (zh) 数控大型精密双驱动消隙回转工作台
CN105761604B (zh) 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行星传动教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