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8873A -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 Google Patents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8873A
CN102488873A CN2011104090751A CN201110409075A CN102488873A CN 102488873 A CN102488873 A CN 102488873A CN 2011104090751 A CN2011104090751 A CN 2011104090751A CN 201110409075 A CN201110409075 A CN 201110409075A CN 102488873 A CN102488873 A CN 102488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urticaria
grams
parched
r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090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玉红
王宗新
刘淑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4090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888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88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8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特点是由紫苏叶、浮萍、炒杏仁、炒白芍、生地、牡丹皮、大枣、甘草、鲜生姜、荆芥、防风、木防己和炒乳香按一定重量比配伍而成,能有效地控制荨麻疹的发生和发展,达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

Description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纯中药制作而成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技术背景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中反应。有15%-20%的人发生过荨麻疹。本病的病因复杂,可有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复杂因子引起,常见的致病因素有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物理及化学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精神因素、昆虫叮咬、毒毛刺入等。发病机制有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种,其中变态反应多数属于I型反应,少数属于II型或III型反应;非变态反应一般是由于某些药物、食物或毒素进入体内使补体C3及C5分解,产生C3a及C5a等过敏毒素或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激肽等所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在皮肤上突然出现风团,数小时即可消退,一般不超过24小时,成批发生,有时一天反复发生多次,呈鲜红色和浅黄色两种。由于荨麻疹的病因,尤其是慢性病例往往难以发现,目前临床上常用抗组胺类药物、拟交感神经类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组胺球蛋白以及钙制剂治疗为主,但疗效不十分令人满意。中医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在阻止病变发生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从近年临床文献来看,对本病的治疗多从风邪入手,分为风热、风寒、胃肠湿热及气血两虚4型,对清肺理气、调和营卫认识不足,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同,清肺理气、调和营卫、润血祛风,治愈率和有效率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紫苏叶10-12、浮萍10-12、炒杏仁10-12、炒白芍10-12、生地10-12、牡丹皮10-12、大枣10-12、甘草7-9、鲜生姜7-9、荆芥7-9、防风7-9、木防己10-12和炒乳香10-12。
本发明采用上述配方后,具有如下临床效果:
1、能有效地控制荨麻疹的发生和发展,达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
2、临床治愈率为63.01%,有效率26.59%,临床总有效率89.60%。
3、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
中医研究认为:荨麻疹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粘膜的过敏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因为机体赋禀不耐,初起为风寒外袭或风热客表,致营卫不和,邪气郁于腠理,外不得透达,内不得疏泄,故见风团,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起病急骤,时隐时现,发无定处,邪热郁于血分,血热生风或热邪灼伤阴液,血虚生风则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或因饮食失宜,脾失健运,气滞于里或内有虫积,复受风邪而致本病。
药理分析
1.紫苏叶,味辛性微温,归肺脾经,能清肺理气。《本草汇言》中载“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紫苏叶具有抗过敏作用。它的抗过敏活性成分主要是α-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物二十五碳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通过减少白三烯B4(LTB4)生成,从而减少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聚集,减少损伤内皮的炎症反应,从而阻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浮萍性寒而无毒有发汗解表、透疹、祛风止痒、利水消肿之功。宋代曾称它为“去风丹”。紫苏叶、浮萍、炒杏仁三药合用是相须为用,以加大清肺理气、调卫祛风之功。
2.炒白芍,味酸性微寒,有补血润血之功。生地,味甘性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炒白芍、生地、牡丹皮三药合用润肝调营,化瘀和营。
3.大枣、甘草均味甘性平,归肺脾经,合用以加强调和营卫之功。
4.鲜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经,能通经达表。
5.荆芥、防风二者均味辛性微温,合用泄卫以止痒。
6.木防己,味苦辛性寒,可以利尿消肿以除湿同时兼有祛风之功效。
7.炒乳香,味辛苦性温,可以活血消肿,对于过敏体质,反复发作,久久不愈者起到脱敏止痒的作用。
本发明药物组合中用辛温芳香,能清肺理气、调卫祛风的紫苏叶与补血润血、敛阴益营的炒白芍共为君药,且两者合用又具有调和营卫之功,因而共同完成清肺理气、调和营卫、润血祛风的任务。浮萍祛风止痒,利水消肿能加强紫苏叶的功效;生地、牡丹皮清热养阴、活血凉血;三药共为臣药,三药和用,一则祛风、润血、补血能够助君药一臂之力;二则因本病一般辨证为“邪热郁于血分,血热生风或热邪灼伤阴液,血虚生风”,利用其寒性以达到凉血之功。方中炒杏仁降气止咳、化痰平喘以助清肺理气之功;大枣、甘草调和营卫;木防己利水消肿兼有祛风之功;荆芥、防风泄卫以止痒均为佐药,辅助君臣诸药。生姜为使药。炒乳香主要针对病情反复发作,久久不愈者。
综上所述,本发明药物组合具有清肺理气、调和营卫、润血祛风之功效。为配伍较为合理的治疗荨麻疹的特效组合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紫苏叶12克、浮萍12克、炒杏仁12克、炒白芍12克、生地12克、牡丹皮12克、大枣12克、甘草9克、鲜生姜9克、荆芥9克、防风9克、木防己12克和炒乳香12,配合混合后,加水煎制,取汤剂500毫升为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七天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有效治疗荨麻疹。
实施例2
取紫苏叶10克、浮萍10克、炒杏仁10克、炒白芍10克、生地10克、牡丹皮10克、大枣10克、甘草7克、鲜生姜7克、荆芥7克、防风7克、木防己10克和炒乳香10。制作和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取紫苏叶11克、浮萍11克、炒杏仁11克、炒白芍11克、生地11克、牡丹皮11克、大枣11克、甘草8克、鲜生姜8克、荆芥8克、防风8克、木防己11克和炒乳香11。制作和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临床试验
为验证本发明的治疗效果,申请人于2009-2010年在山东省高唐县中医院对本发明进行了如下临床试验:
1.资料和方法
(1)基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高唐县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共347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治疗组:共计173例,其中男89例,女8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6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2天。
对照组:共计174例,其中男88例,女86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5岁,平均40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2天。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本药物,每日一剂,每剂500毫升,分早晚两次服用。7天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判定疗效,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一切药物。
对照组给予扑尔敏治疗,每次4毫克,每天3次;维生素C每次200毫克,每天3次;葡萄糖酸钙每次1克,每天3次;急性期病情严重者根据情况适当应用地塞米松。
2.诊断标准
(1)皮肤出现大小不等之风团样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退,瘙痒剧烈,预后不留痕迹。
(2)慢性荨麻疹为风团损害持续发作超过6周或间断发作超过3个月以上。
(3)实验室检查,皮肤过敏源检查可查到阳性结果,血清IgE水平增高。
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风团消退,临床症状消失,不再发作。
有效:风团消退30%以上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
未愈:风团及瘙痒无明显改善或风团消退不足30%。
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疗效比较。
5.治疗结果
5.1急性荨麻疹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急性荨麻疹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Figure BSA00000632768800051
5.2慢性荨麻疹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慢性荨麻疹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5.3总体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总体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Figure BSA00000632768800053
5.4安全指标检测
治疗组173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
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本发明对于荨麻疹的症状、体征能够有效地控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6.具体病例
病例1:王某,女,52岁,于2010年10月25日来高唐县中医院就诊。患者1年半前因外出旅游食辛辣之品,当日即起红色风团,瘙痒剧烈,经外院治疗逐渐减轻,至全身偶起少量风团,便终止治疗。最近2天病情加重。现全身散发性红色风团,遇热加重,伴有瘙痒,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给予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服药7剂症状明显减轻,偶起个别风团,继服7剂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
病例2:刘某,男,38岁,于2010年5月10日来高唐县中医院就诊。患者2天前因工作因素,接触大量灰尘,当日即起大量红色风团,瘙痒剧烈,在某诊所服药2天效果不佳来诊,诊断为急性荨麻疹。给予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服药7剂症状明显减轻,继服7剂偶起个别风团,再服7剂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
病例3:李某,女,12岁,于2010年4月23日来高唐县中医院就诊。患者7天前因在公园游玩,回家后当日即起红色风团,瘙痒剧烈,当晚便在某诊所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第2天风团消失,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服药5天后,患者自以为病情痊愈而自行停药,停药后第2天又起风团,瘙痒明显而来诊。现全身散发性红色风团伴瘙痒,纳眠差,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诊断为急性荨麻疹。给予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服药7剂症状明显减轻,偶起个别风团,继服7剂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
病例4:张某,男,69岁,于2009年11月19日来高唐县中医院就诊。患者自述3年前开始不明原因出现瘙痒症状,发无定处,用手搔抓后局部即出现风团样皮损,曾多次多处就诊,病情时轻时重,于是来诊。诊断为慢性人工性荨麻疹。给予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服药7剂症状明显减轻,再服7剂,偶有瘙痒,又服7剂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

Claims (2)

1.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紫苏叶10-12、浮萍10-12、炒杏仁10-12、炒白芍10-12、生地10-12、牡丹皮10-12、大枣10-12、甘草7-9、鲜生姜7-9、荆芥7-9、防风7-9、木防己10-12和炒乳香1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紫苏叶12、浮萍12、炒杏仁12、炒白芍12、生地12、牡丹皮12、大枣12、甘草9、鲜生姜9、荆芥9、防风9、木防己12和炒乳香12。
CN2011104090751A 2011-12-02 2011-12-02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Pending CN1024888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90751A CN102488873A (zh) 2011-12-02 2011-12-02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90751A CN102488873A (zh) 2011-12-02 2011-12-02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8873A true CN102488873A (zh) 2012-06-13

Family

ID=46180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90751A Pending CN102488873A (zh) 2011-12-02 2011-12-02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888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6803A (zh) * 2013-07-26 2013-10-23 张佳奇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晓杰: "荨麻疹方药配伍规律探讨",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
张清华: "从方药统计探析荨麻疹复方配伍规律",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6803A (zh) * 2013-07-26 2013-10-23 张佳奇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6803B (zh) * 2013-07-26 2015-03-18 张佳奇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4107C (zh) 治疗痤疮的汤剂
CN101961415B (zh)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汤剂
CN105535694A (zh) 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88420B (zh)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汤剂
CN102895528B (zh) 用于治疗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821A (zh) 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3423B (zh) 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中药
CN102526296A (zh)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药剂
CN104825944A (zh) 一种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2064A (zh) 一种治疗风寒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5190A (zh)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
CN103432563A (zh) 治疗风寒型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方剂
CN103417811B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
CN102688384A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汤剂
CN111821346B (zh) 一种局部用抗炎组合物
CN102488873A (zh)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CN103816430B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8804B (zh) 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
CN104306948A (zh)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2000295B (zh) 一种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337252A (zh)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成药
CN101979056A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
CN101439169B (zh) 治疗胃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3830536B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5816847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