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4802A - 扰码选择 - Google Patents

扰码选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4802A
CN102484802A CN2010800356849A CN201080035684A CN102484802A CN 102484802 A CN102484802 A CN 102484802A CN 2010800356849 A CN2010800356849 A CN 2010800356849A CN 201080035684 A CN201080035684 A CN 201080035684A CN 102484802 A CN102484802 A CN 102484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identification code
tabulation
access point
femtocell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56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4802B (zh
Inventor
阿米奴·瓦德·梅达
艾伦·詹姆斯·奥什穆提·卡特
西蒙·皮尔斯
安德莉亚·朱思蒂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co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Ubiquisy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biquisys Ltd filed Critical Ubiquisy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84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4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4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4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83Cell search, e.g. using a three-step approa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6Inter-base st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04W16/20Network planning tools for indoor coverage or short range network deploy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2Intercell-related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基站在蜂窝通信网络内成为基站群的一部分,其用于选择从基站中识别传输信息的识别码。基站从管理节点中接收第一识别码列表和第二识别码列表,其中,第一列表的识别码可在所述基站群外的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而第二列表的识别码则不能在所述基站群外的的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基站判定在第一识别码列表或第二识别码列表中,是否有至少一个识别码未被所述基站群内的任何其它基站使用。如果第一识别码列表中的至少一个识别码,和第二识别码列表中的至少一个识别码,都未被所述基站群内的任何其它基站使用,则从第一识别码列表中选择识别码,而不是从第二识别码列表中选择识别码。

Description

扰码选择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网络,尤其是蜂窝基站选择其自身扰码的方法和系统。
众所周知,在建筑物内建立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是为了改善蜂窝通信网络用户的覆盖范围,并附带其他的优点。当注册用户装置在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之内时,其可以与该接入点建立连接,例如,从该接入点到蜂窝网络的核心网络的连接,而该蜂窝网络的核心网络已与现存的宽带因特网建立起连接。当用户离开该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覆盖范围时,其连接可切换到蜂窝网络的宏蜂窝基站。
建立这种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网络,也是众所周知的。
在蜂窝通信网络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扰码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扰码必须被网络的众多基站分享。在传统网络中,对基站中扰码的分配是作为网络规划运营的一部分,以使共享相同扰码的基站之间的距离最远。对于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来说,其没有这种网络规划,每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就以一种方式,即类似于努力把共享相同扰码的基站之间的距离设为最远,选择其自身的扰码。
在有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网络的地方,例如,在单独一栋建筑物内,或者在一个相对小的区域内,扰码选择的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式,当具有未使用过的扰码时,以及使用相同扰码的两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之间相互有冲突时,这一问题可通过恰当的扰码选择得以解决。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方式,其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在蜂窝通信网络内组成基站群其中一部分的基站中,并用于选择从该基站中识别传输信息的识别码,该方法包括:
从管理节点中接收第一识别码列表和第二识别码列表,其中,第一列表的识别码可在所述基站群外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而第二列表的识别码则不能在所述基站群外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
判定在第一识别码列表或第二识别码列表中,是否有至少一个识别码未被所述基站群内的任何其它基站使用;以及
如果第一识别码列表中的至少一个识别码,和第二识别码列表中的至少一个识别码,都未被所述基站群内的任何其它基站使用,则从第一识别码列表中选择识别码,而不是从第二识别码列表中选择识别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方式,提供了一种方法,其用于在蜂窝通信网络内组成基站群的一部分的基站中,并用于选择从该基站中识别传输信息的识别码该方法包括:
从管理节点中接收第一识别码列表和第二识别码列表,其中,第一列表的识别码可在所述基站群外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而第二列表的识别码则不能在所述基站群外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
判定是否有必要在该基站与所述基站群外基站之间进行小区重选;
如果确定有必要在该基站与所述基站群外基站之间进行小区重选,则从第一识别码列表中选择识别码;以及
如果确定没有必要在该基站与所述基站群外基站之间进行小区重选,则从第一识别码列表中,或从第二识别码列表中,选择识别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方式,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蜂窝通信网络的管理节点中,其中,该网络包括至少一个基站群,以及还包括不在所述基站群内的其它基站,该方法包括:
将可用的识别码分别放入第一识别码列表和第二识别码列表,其中,第一列表的识别码可在所述基站群外的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而第二列表的识别码则不能在所述基站群外的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
将第一识别码列表和第二识别码列表,通知所述基站群内的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方式,其提供了一种方法,分配识别码到蜂窝通信网络内组成基站群其中一部分的基站中,该方法包括:在该基站群的每一个基站中,
以尽可能避免选择与邻居基站相同识别码的方式,选择识别码,
以及该方法还进一步包括:在该基站群内的至少一个基站中,
如果任何邻居基站选择了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相同的识别码,则判定冲突就会发生,以及
如果冲突已经发生,则判定该冲突可否由所述基站或所述基站群中的另一个基站解决。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其提供了根据这些方法运行的基站和管理节点。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电源接通基站群中的每个接入点,其将会根据一个或多个允许的主扰码(PSC)列表,自动选择主扰码/主信息块(MIB)数值标签(PSC/MVT)组合。根据由ZMS提供的扰码列表、通过主关系表(MRT)进行了选择和传送的主扰码(PSC)、以及其自身监测到的无线电环境的结果,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就会努力选择唯一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如果不可能选择唯一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则可以再使用一个已经由另一接入点使用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当接入点再使用主扰码(PSC)时,其将会努力将其覆盖区域与使用相同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的另一接入点的覆盖区域重叠的可能性减到最低。当进行选择时,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将会优选考虑在该基站群内,和位于附近的其他基站群中(在同一区域内,可能指定有多个基站群)正在使用的所有主扰码(PSC),以及由其它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正在使用的所有主扰码(PSC),即使这些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并不是任何基站群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表示本发明应如何实施,现以实施例作为参考,并参照以下附图,其中:
图1示出了蜂窝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域内的建筑物。
图2示出了建筑物内多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部署情况。
图3是在更广泛的通信网络中存在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示意图。
图4是流程图,表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一种程序。
图5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流程图,表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二种程序。
图7是流程图,详细表示了图6所示程序的一部分。
图8是流程图,详细表示了图6所示程序的另一部分。
图9是本发明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1示出了建筑物10,其位于蜂窝通信网络的宏蜂窝基站12的覆盖区域内。因此,在建筑物10附近的用户设备,如移动电话14、笔记本电脑等,可以通过宏蜂窝基站12,与蜂窝网络建立连接,进而获得蜂窝网络的服务。
然而,众所周知,在建筑物内的蜂窝覆盖信号是较弱的,这会导致难以获得蜂窝网络的服务,或者迫使用户设备在较高的传输功率下传输信号,从而缩短电池寿命。
因此,在建筑物10内配置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目的就是使位于建筑物10内的用户设备至少能够通过一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与蜂窝网络建立连接,获得蜂窝网络的服务。
尽管本发明在此所述的是关于建筑物内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配置情况,并预计用户可在其中,如办公楼、教育机构,或购物中心内自由移动,但很明显,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情况。例如,本发明同样也适用于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户外配置情况,特别是,但不只限于一些公共所有和/或公共管理的区域,在这些区域中,预计用户将在其中自由移动。
图2是在建筑物10内部,其中一个楼层16的示意图。在这个例子中,建筑物10是办公楼,一个公司进驻了该整个楼层16。基于任何时间内,该楼层16内预计用户的数量,配置了合适数量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18。图2中显示了8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AP1-AP8。
毫微微蜂窝接入点18都位于合适的位置。例如: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适合设于靠近一个或每个入口/出口位置,这样,进出建筑物的用户可以尽可能长时间地与一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连接。设在建筑物入口/出口位置的一个或多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例如接入点AP5,可以被指定为“网关”小区,这样,在入口/出口位置向原来只被周围的宏蜂窝层覆盖的网关区域,提供了毫微微蜂窝网络覆盖。另外,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可以分布于整个空间,如此,在该空间内的任何用户均可以与其中一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建立连接。
图3是一个示意图,示出了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网络连接情况。具体地,在一个群内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18全部连接于局域网(LAN),该局域网(LAN)具有局域网(LAN)服务器20,该LAN服务器20也连接于广域网22,特别是公共广域网,如:因特网。毫微微蜂窝接入点18能够通过广域网22连接到蜂窝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络24。核心网络24包括管理节点26,其监视和控制毫微微蜂窝接入点18必要的运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管理节点26把有关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群内的相关信息分配给群内的所有毫微微蜂窝接入点18,这些信息包括:群内所有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标识符(ID);以及它们的主射频(RF)参数,如:UTRA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UARFCN)和扰码(SC),位置区码(LAC)和小区识别码(Cell-ID),以及初始功率水平。
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可以进入下行链路监视模式,在该模式下,其可以检测由其它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发出的信号,获取邻居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标识符。因此,通过将检测到的、由每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发出的UARFCN/SC和LAC/Cell-ID,与从管理节点26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匹配,毫微微蜂窝接入点18就能够自动填入邻居表中。随后这将用于本地移动的切换情形中。因此,在该群内的移动得到全面支持。通过每次广播相关的载波和扰码信息,可以实现与其它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小区重选。从一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切换到另一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是可行的,因为每一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都已经有其相邻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完整分布图,如它们的标识符(ID),如此,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可以清楚地向一特定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发出切换命令。同时,也为电路交换(CS)、分组交换(PS)和多个无线接入承载(Multi-RAB)呼叫移动性,以及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间的频内(intra-frequency)切换和频间(inter-frequency)切换提供了全面支持。
另外,每一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都可从其所连接的用户设备中接收到定期的测量报告,这些报告会指出频内且相邻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进一步,每一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会向与之连接的、以压缩模式运行的用户设备发送测量控制信息,要求它们提供对频间且相邻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定期测量报告。
进一步,每一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通过他们所连接的局域网,能够与其它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进行通信。
图4是流程图,表示了通常情况下,当选择主扰码时,在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中所遵循的程序。优选地,每当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开启时,都会运行这程序。而当其显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时,该处理程序也会再次运行。例如:当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从一个新的、附近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检测信号的时候,为了核实所选的扰码仍为最优,这程序会再次运行。
在步骤40,毫微微蜂窝接入点记录了以下行链路监视模式(DLMM)接收的数据。如上所述,这些数据包含了每个可以检测到信号的小区的标识符,也包含了由这种小区使用的扰码。
另外,毫微微蜂窝接入点记录了包含在当前主关系表(MRT)中的数据。
该主关系表包含下列与群内每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有关的信息,分别是:每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唯一的小区标识符(Cell ID);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群标识符(Group ID);由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选择的频率和主扰码;其他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小区标识符(Cell ID),主扰码,UTRA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UARFCN),公共导频信道(CPICH)发送功率(TxPower)调整和公共导频信道(CPICH)发送功率(TxPower),以及由该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检测到的宏蜂窝层节点(Macro Layer nodeBs);以及检测到最强的小区信息。
每当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首次开启,其就会广播信息,指出它已是网络的一部分。然后,一个随机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会把主关系表(MRT)的副本发送给该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如此,该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就会开始它的自动设置。
新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总是连同特定的时间戳(就是已知的生成时间戳)被加入到主关系表(MRT)中。有时,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优先次序可以由时间戳的值去确定,如下所述。
每当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改变其设置(或选择新的频率和/或扰码,或更新移动表),它都会通过局域网,再次广播主关系表(MRT)以及这些设置的变化。另外,如果这些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已无法再运行,管理系统会移除这些毫微微蜂窝接入点。
每当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接收到更新的主关系表,它将会核实其是否已作为邻居加入到其他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中,并互相交换列表。
另外,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也将遵循下面描述的、设定扰码的步骤,检查并解决任何主扰码(PSC)的冲突。
根据在步骤40中接收到的信息,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可把群中的其它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分成若干个等级。邻居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或宏蜂窝层邻居)的等级指出了步骤数目,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通过这些步骤知晓邻居。因此,等级1邻居是这样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可在其下行链路监视模式下自我检测。或者,邻居可在其下行链路监视模式下检测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且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通过主关系表发觉这种情况,并交换相互的联系。等级2邻居是这样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通过等级1邻居被发觉。从等级1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或宏蜂窝层邻居的系统信息模块(SIB)11,可获得对等级2邻居的认知。或者,通过查找等级1邻居的主关系表入口,获得对等级2邻居的认知。等级3邻居是这样的:通过查找等级2邻居的主关系表入口,毫微微蜂窝接入点被发觉。根据网络的规模,可能会存在较低等级的邻居,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通过查找前一等级中邻居的主关系表入口发觉这些较低等级的邻居。
在图4所示程序的步骤42中,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接收关于主扰码(PSC)选择库的信息,即:主扰码列表,从该列表中,其可以选择自身主扰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蜂窝网络中可用的主扰码被分成外部扰码列表和内部扰码列表。在外部扰码列表中的主扰码是首选的扰码。这些扰码会在宏蜂窝层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且通常也会被那些可看到宏蜂窝层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所使用。在内部扰码列表中的主扰码是非首选的扰码。这些扰码不会在宏蜂窝层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因此,这些扰码,通常但不一定是全部,会被那些不能看到宏蜂窝层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所使用。
因此,在步骤42中,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接收来自如管理节点26的信息,该信息是关于其选择库是仅仅包含外部扰码列表中的主扰码,还是也包含内部扰码列表中的扰码的信息。这种做法是用来明确规定毫微微蜂窝是作为“网关”小区,即:在建筑物的入口/出口处的毫微微蜂窝覆盖区域。
另外,毫微微蜂窝也从管理节点26中接收信息,这些信息可使其自动判断,其是否需要自我设置这种“网关”状态。例如,可对毫微微蜂窝接入点进行设置,这样,它可根据用户设备重选的历史数据,即这些用户设备从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切换到宏蜂窝网络,或从宏蜂窝网络切换到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历史数据,来收集统计资料。根据这些最近的历史数据,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可确定其是否应作为“网关”小区。这种状态是可以改变的。例如,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可自我设置成“网关”小区,限制其自身从外部扰码列表中选择主扰码。
然而,如果新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位于其群中靠近总体覆盖区域的出口/入口处,在第一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和宏蜂窝层之间的重选将更少,因而,该第一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将会根据这最近的历史数据,确定其不再作为“网关”小区。然后,其会从外部扰码列表或内部扰码列表中,选择主扰码。
在步骤44,毫微微蜂窝接入点设置其选择分数值,关于其应用将在后面作出描述。该选择分数值等于【选择库中主扰码(PSC)的数量】-【在选择库中,并且由一个等级1邻居使用的唯一主扰码(PSC)的数量】。
在步骤46,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确定在其选择库中是否存在任何这样的主扰码,即该主扰码在列于主关系表中一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中,或在可探测到的任何其他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中,并没有被使用。(例如:该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可在其他企业,或附近的居住物业中,检测到一些毫微微蜂窝接入点。)
如果在选择库中有未使用的主扰码(PSC),程序会进入到步骤48,在这里,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选择未使用的主扰码(PSC)。如果有不止一个这样的主扰码(PSC),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就会随机选择一个。然而,优选地,如果选择库中同时包含有外部扰码列表中的主扰码,以及内部扰码列表中的扰码,则外部扰码列表中的主扰码将优先于内部扰码列表中的扰码。然后,在步骤50,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就会选择主信息块(MIB)数值标签(MVT)。例如,它随机选择数值标签(MVT)值。
如果在步骤46中确定了完全没有未使用的扰码,则程序进入到步骤52,在这里,要确定在其选择库中是否存在任何这样的主扰码,即该主扰码在其一个等级1或等级2邻居中,并没有被使用。应该留意到,主扰码(PSC)选择算法仅仅考虑在相同UTRA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UARFCN)下的那些邻居,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包括了群内所有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因此,如果在选择库中,没有未使用的主扰码(PSC)存在,可能的话,该算法会努力寻找仅被等级3(或更高等级)邻居使用的主扰码(PSC)。
如果在步骤52中确定了在其选择库中,有一个或多个主扰码存在,而这些主扰码在其一个等级1或等级2邻居中,并没有被使用,则程序进入到步骤54。在步骤54中,对于每个这些主扰码(PSC)来说,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对每个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的次数进行计数,这些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出现在检测到的所有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邻居列表中。可以预期,如果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经常作为检测到的邻居出现在主关系表(MRT)中,则这个组合就不会由孤立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使用,因此,最好尽量避开这个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因此,在步骤54,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选择有最小计数值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在这个步骤,毫微微蜂窝接入点能够选择还没使用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即使在选择库中的所有主扰码(PSC)已在使用。不同的主信息块数值标签(MVT)的使用会使用户(UE)移动到有相同主扰码(PSC)的另一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覆盖范围时,被迫进行位置区域更新。
如果在步骤52中确定了在其选择库中,没有主扰码存在,而这些主扰码在其一个等级1或等级2邻居中,并没有被使用,则程序进入到步骤56,在步骤56,会确定在其选择库中,是否有任何的主扰码存在,而这些主扰码在其一个等级1邻居中,并没有被使用(即:在其选择库中,是否有任何的主扰码存在,而这些主扰码仅在其一个等级2邻居中使用)。
如果在步骤56中确定了有一个或多个、仅在等级2邻居中使用的主扰码(PSC),则程序进入到步骤58。在步骤58,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选择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具体地,如上述的步骤54,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选择有最小计数值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
如果在步骤56中确定在选择库中,所有的主扰码都已在等级1邻居中使用,则程序进入到步骤60,在其中,将会选择一个主扰码。在这个例子中,以尽量将使用那个主扰码的其他装置所产生的干扰的风险降至最低的方式,去做出这个选择。在这个例子中,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仅从外部扰码列表的主扰码中选择扰码。
为了做出这个选择,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为每个这些主扰码产生一个数值,这数值代表了计数值和路径损耗加权的组合。更具体地,这个组合是把标准化计数值加上标准化路径损耗值而得出。
首先对任何主扰码(RSC)确定在等级1的最大计数值(max_occ_t1),从计数值(occ_t1)得出标准化计数值(norm_occ_t1)。然后,对于每个主扰码(RSC),标准化计数值由下列公式得出:
标准化计数值=计数值/最大计数值.通过知道执行程序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与其每个探测到的邻居之间的路径损耗(Path_Loss),就可以确定每个主扰码(RSC)的标准化路径损耗值。由于每个小区都会广播其公共导频信道(CPICH)发送功率(Txpower)(它也是通过主关系表(MRT)进行通信),以及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可以从这发送功率(Txpower)和在其下行链路监视模式中检测到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去确定路径损耗,所以,可以计算路径损耗,如下公式:
路径损耗(Path_Loss)(单位:dB)=公共导频信道(CPICH)发送功率【检测到的邻居】-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检测到的邻居】
计算了这些路径损耗之后,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就可以得出在毫微微蜂窝和其检测到的邻居之间的路径损耗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这就是:
最小路径损耗(Min_Path_Loss)=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和任何检测到的邻居之间的路径损耗最小值
最大路径损耗(Max_Path_Loss)=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和任何检测到的邻居之间的路径损耗最大值
然后,使用由管理节点提供的一个参数即:路径损耗加权偏差值(Path_Loss_Weight_Offset),就可算出其偏差。
最大路径损耗=最大路径损耗-最大路径损耗x路径损耗加权偏差值
然后,对于所有检测到的邻居,标准化的路径损耗加权值(Norm_Path_Loss_Weight)可以由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0135061540000091
如上所述,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然后通过把标准化计数值(norm_occ_t1)和标准化路径损耗加权值(Norm_Path_Loss_Weitht)相加,计算出计数值和路径损耗加权值的组合值。基于这些计算,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选择具有最小组合值的主扰码(PSC)。
然后,程序进入到步骤62,在这步骤中,对应已选出的主扰码(PSC),将确定是否有任何未被使用的主信息块数值标签(MVT)。如果有,则程序进入到步骤64,在这步骤中,选出未被使用的主信息块数值标签(MVT)。
如果在步骤62中确定了没有未被使用的主信息块数值标签(MVT),则程序进入到步骤66,在步骤66中,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就会为每个对应于已选出的主扰码(PSC)的主信息块数值标签(MVT),考虑个别的计数值和路径损耗加权值的组合值,然后,选出那个主信息块数值标签(MVT)。
因此,图4示出了在启动时,群中每个接入点所执行的程序。
很清楚,本方法努力避免选择已由其他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使用的、或至少由等级1邻居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使用的主扰码。如果相同的主扰码被两个相邻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使用,那么,两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之间的位置区域更新可能会失败,或者把来自这两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信号组合起来的用户接收器,会引起呼叫停止。
该程序支持扰码的两种可能范围(外部和内部)。运营商可以倾向于选择内部主扰码(PSC),将外部主扰码(PSC)的数量减到最低限度,从而把邻居小区列表的规模减到最小,该邻居小区列表是由宏蜂窝层的小区保留的。然而,除非由运营商通过管理系统指定,否则,程序倾向于选择外部扰码,而不是内部扰码。
由选择了主扰码(PSC)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接收的主关系表(MRT),将包含有关在企业中所有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信息,即使它们被分配在不同的群。因此,算法可考虑在其他企业群中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即使它们不能直接由选择了其主扰码(PSC)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检测。只有在它们被选择了其主扰码(PSC)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检测,或它们出现在能被检测的小区的邻居小区列表中时,才会考虑其他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
总体来说,程序在再次使用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前,会选择未被使用的扰码(PSC)和主信息块数值标签(MVT)组合。例如:当有需要再使用主扰码(PSC),程序将努力为该最不常用的主扰码(PSC),选择一个未使用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
程序努力避免选择被等级2邻居使用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目的就是首先要选出被等级3邻居使用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当有需要使用被等级2邻居使用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时,就会在该选择中产生标准化路径损耗加权值。这是路径损耗加权值和事件加权值的组合。
程序会自我修复,如果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从主关系表(MRT)中被移除,曾被使用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将会有效而可再使用。此外,这种对主关系表(MRT)作出的改变,将会触发至少一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重启程序,选择主扰码(PSC)。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管理节点可使一个或多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确定其是否被允许,去确定其可否作为网关小区。如果这被允许,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将被允许选择一个内部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MVT)组合,即使有可用的外部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例如:小于预设的这类组合值的百分比)。例如,如果以下的条件得到满足,就可以选择一个内部主扰码:
管理节点允许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去激活这个特性;
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已检测到毫微微蜂窝邻居;
其他的毫微微蜂窝可检测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以及
从宏蜂窝层到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或切换到宏蜂窝层蜂窝,都没有空闲模式的重选。
一旦检测到冲突,就可以籍着所提供的方法,尝试去解决冲突。否则,管理系统就会发出警报。
在企业群中,多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将以无法预测的顺序运行启动程序。因此,很有可能图4所示的程序在几个其他接入点启动了之后,会导致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作出扰码选择的决定,而这个扰码选择不再是最佳的。例如:这些决定有可能导致两个等级1邻居,被迫选择相同的扰码。
图5示出了这样一种状况,在图2所示的环境上下文中,其中,有4个可用的主扰码PSC:1-PSC:4。可以看到,在这个图示的状况中,AP5有5个等级1邻居,称为AP1,AP2,AP4,AP6和AP7。另外,AP5是这些接入点中最迟开启的一个,以及,在AP5开启时,AP1选择了PSC:4;AP2选择了PSC:1;AP4选择了PSC:3;以及AP6选择了PSC:2。结果,AP5必须选择一个会与其中一个等级1邻居有冲突的主扰码。如图5,它选择了PSC:4。
算法中的冲突解决章节试图去理顺这个事件,而不对接入点群造成连锁反应,以及不对主扰码(RSC)选择造成影响。
程序包括了一组规则,其判别主关系表(MRT)的关系以及主扰码(PSC)的选择,然后,决定是否作出改变去解决冲突。合适的改变可能会涉及一个冲突接入点,其选择了另一个在其等级1中自由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也有可能会涉及一个冲突接入点,其与一个其等级1邻居交换主扰码(PSC),该等级1邻居并不与之发生冲突。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则不会作出改变,以及程序依赖于其可通过接入点的主信息块数值标签(MVT)去区分两个使用相同主扰码(PSC)的接入点。
图6是流程图,该图示出了在问题可以解决的情况下,一种检测扰码冲突的方法。
在步骤80,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完成了其初始主扰码选择,如图4。在步骤82,设定了一个冲突检测计时器,确定了毫微微蜂窝接入点试图检测和解决任何扰码冲突的时间间隔。在步骤84,计时器到期之后,程序进入到步骤86,在这步骤中,其检测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是否涉及扰码冲突。
图7是流程图,示出了程序中步骤86的详细情形。具体地,在步骤88中确定由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选择的主扰码是否也被该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任何等级1邻居使用。如果是,程序进入到步骤90,指出已检测到等级1冲突。
如果没有等级1冲突,程序进入到步骤92,在这步骤中,确定由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选择的主扰码是否也被该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任何等级2邻居使用。如果是,程序进入到步骤94,指出已检测到等级2冲突。如果没有等级2冲突,在步骤96中,会确定没有冲突需要解决,图6的程序进入到步骤98,在这里其将等待新的信息,例如:在其下行链路监视模式下或在更新的主关系表中接收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指出,需要做新的检查。
如果在步骤86中,确定存在冲突,程序会进入到步骤100,在这步骤中,确定该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是否低优先级别于其它的、已检测到有冲突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优先级别首先是由主扰码(PSC)选择分数值44确定,接入点的分数值越低,其优先级别越高。如果接入点的主扰码(PSC)选择分数值相等,则会利用生成时间戳的数值,这数值表示了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加入到主关系表(MRT)中的时间,生成时间戳越早,其优先级别越高。如果生成时间戳也是相同的,则会利用毫微微蜂窝的小区标识符,标识符数值越小,其优先级别越高。如果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优先级别高于其它的、已检测到有冲突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则程序进入到如上所述的步骤98。
如果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优先级别低于其它的、已检测到有冲突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则程序进入到步骤102,在这步骤中,会确定该冲突可否解决,以及,如果可以解决,将如何解决。
图8是流程图,示出了程序中步骤102的详细情形。首先,在步骤104中,会确定在前面图4所示程序的步骤44中计算出来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选择分数值,是否大于零。如果分数值等于零(即:如果选择库中的所有主扰码(PSC)都已被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等级1邻居所使用),程序会进入到步骤106。
在步骤106中,会确定已被检测到有冲突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是否有大于零的选择分数值。如果有,程序进入到步骤108,并指示,该冲突最好通过对其他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采取措施来解决,如此,步骤102的程序转向结束。
如果已被检测到有冲突的、其它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没有大于零的选择分数值,程序进入到步骤110。在步骤110中,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会考虑其等级1邻居,而排除主扰码(PSC)有冲突的邻居。具体地,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会考虑任何无冲突、选择分数值大于零的等级1邻居(即:其选择库中,具有未被任何其等级1邻居使用的主扰码(PSC))。然后,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会确定任何那些邻居的主扰码(PSC)是否在它们自己的选择库中。
如果不是,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会确定冲突不能解决,以及进入到步骤112。
如果在步骤110中的判断是正面的,程序会进入到步骤114,在这步骤中,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会选择在步骤110中识别的一个邻居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找到有着极大自由度去选择其它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的邻居,然后,去选择该邻居目前所使用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更具体地,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审查那些无冲突等级1邻居的选择分数值,这些邻居已在其自身的选择库中,具有已选择的主扰码(PSC)。基于此,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会找到最高的选择分数值,其为自身的使用,选择已被邻居使用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该邻居有着最高的选择分数值。
然后,程序进入到步骤116,程序在这里结束,直到涉及第一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通过改变邻居中的主扰码(PSC),可以解决冲突,该邻居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已在步骤114中被选出。
图8的程序结束于步骤112,这将导向图6中的步骤128,在这步骤中,会确定冲突没有解决,并发出警报。例如:警报可以指示,如果毫微微蜂窝接入点重置位置,问题可能会解决。另外,警报也可向运营商指示,应该通过,例如:加入更多的内部扰码的方式,向选择库分配更多扰码。然后,程序进入到前述的步骤98。
如果在步骤104中确定分数值大于零,程序进入到步骤118,在这步骤中,会判断分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已发生冲突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分数值。如果不是,会确定冲突最好由其它毫微微蜂窝接入点解决,以及程序进入到步骤108。如果在步骤118中,确定分数值大于或等于已发生冲突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分数值,程序进入到步骤120,在这步骤中,会判断分数值是否等于已发生冲突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分数值。
如果在步骤120中,确定分数值是一样的,程序会进入到步骤122,在这步骤中,会判断哪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别。如果在冲突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之后,该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不启动,就要确定冲突应该由其它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解决,以及程序进入到步骤108。
如果在步骤120中,确定毫微微蜂窝接入点具有大于其它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的分数值,或者如果在步骤122中,确定在冲突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之后,该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不启动,程序进入到步骤124。
在步骤124,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使用没有被其任何的等级1邻居使用的主扰码(PSC),去选择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这可通过再运行图4中的扰码选择程序去实现,然后,程序在步骤126结束。
图8的程序结束于步骤116或步骤126,这将导向图6中的步骤130,在这步骤中,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会更新主关系表(MRT),指出被选择出的主扰码-主信息块数值标签(PSC-MVT)组合。再次,程序进入到前述的步骤98。
如果图8的程序结束于步骤108,就无需在第一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中采取任何措施,因为冲突的解决方案是依赖于另一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中所采取的措施,然后,程序直接进入到图6中的步骤98。
当程序进入到步骤98,如果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接收到任何新的信息,其会在步骤132中,根据新信息重新计算其选择分数值,在步骤134中,设定冲突检测计时器,以及如前述,程序运行到步骤84。
图9显示了前面图5所示的情况,在这里,冲突已被解决。具体地,AP5被强迫启动,选择与一个等级1邻居冲突的主扰码,以及选择同时被AP1使用的PSC:4。
冲突可以由执行图6所示程序的AP1解决。但从图5的审核中要注意,AP1并不能简单地通过选择没有被其等级1邻居使用的主扰码(PSC),去解决冲突,因为PSC:1已被AP2选择;PSC:2已被AP6选择;因为PSC:3已被AP4选择;而PSC:4已被AP5选择。
然而,AP1可以识别,它其中一个等级1邻居(AP6)中,没有任何一个等级1邻居会使用PSC:1。因此,AP1可选择之前被AP6选择了的主扰码(即:PSC:2),以及AP6能够继续选择PSC:1,以解决冲突。
因此,这里描述的方式,是网络中的每个毫微微蜂窝接入点,能够以一种改善网络整体性能的方式,去选择主扰码。
尽管在这里,是结合选择毫微微蜂窝接入点所使用的选择扰码的程序去描述本发明,但要注意,不同的蜂窝网络基站可通过标识符的各种替代形式去辨别它们各自的传输,同样的程序可使用于不同的基站中,以选择它们的标识码。

Claims (16)

1.一种方法,用于在蜂窝通信网络内组成基站群其中一部分的基站中,其用于选择从基站中识别传输信息的识别码,该方法包括:
从管理节点接收第一识别码列表和第二识别码列表,其中,第一列表的识别码可在所述基站群外的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而第二列表的识别码则不能在所述基站群外的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
判定在第一识别码列表或第二识别码列表中,是否至少有一个识别码未被所述基站群内的任何其它基站使用;以及
如果在第一识别码列表中至少有一个识别码,和在第二识别码列表中至少有一个识别码,未被所述基站群内的任何其它基站使用,则从第一识别码列表中选择识别码,而不是从第二识别码列表中选择识别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是扰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是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以及所述基站群是通过局域网连接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群。
4.一种方法,用于在蜂窝通信网络内组成基站群其中一部分的基站中,其用于选择从基站中识别传输信息的识别码该方法包括:
从管理节点接收第一识别码列表和第二识别码列表,其中,第一列表的识别码可在所述基站群外的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而第二列表的识别码则不能在所述基站群外的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
判定是否有必要在所述基站与所述基站群外的基站之间,进行小区重选;
如果确定有必要在该基站与所述基站群外的基站之间,进行小区重选,则从第一识别码列表中选择识别码;以及
如果确定没有必要在该基站与所述基站群外的基站之间,进行小区重选,则从第一识别码列表中,或从第二识别码列表中,选择识别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定是否有必要根据与该基站有关的小区重选的历史数据,在所述基站与所述基站群外的基站之间,进行小区重选。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是毫微微蜂窝接入点,以及所述基站群是通过局域网连接的毫微微蜂窝接入点群。
7.一种方法,用于蜂窝通信网络的管理节点中,其中,所述网络包括至少一个基站群,以及还包括不在所述基站群内的其它基站,该方法包括:
将可用的识别码分成第一识别码列表和第二识别码列表,其中,第一列表的识别码可在所述基站群外的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而第二列表的识别码则不能在所述基站群外的基站的邻居小区列表中出现;以及
将第一识别码列表和第二识别码列表,通知所述基站群内的基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是扰码。
9.一种方法,分配识别码到蜂窝通信网络内组成基站群其中一部分的基站中,该方法包括:在所述基站群的每一个基站中,
以尽可能避免选择与邻居有相同识别码的方式,选择识别码,
以及所述方法还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站群内的至少一个基站中,
如果作为所述至少一个基站的任何邻居基站选择了相同的识别码,则判定冲突就会发生,以及
如果冲突已经发生,则判定该冲突可否由所述基站或所述基站群的其他基站解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冲突已经发生,
判定是否有任何未被所述基站的邻居正在使用的识别码;以及
如果有,选择没有被所述基站的邻居正在使用的识别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如果不存在并没有被所述基站的邻居正在使用的识别码,则识别出具有高自由度选择另外的识别码的邻居;以及
选择被所述邻居正在使用的识别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于一个或多个基站,根据被该基站使用的、潜在可用的识别码数量,或被该基站的邻居确实使用的、所述可用的识别码数量,计算选择参数的自由度。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是毫微微蜂窝接入点。
14.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包括扰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进一步包括主信息块(MIB)数值标签。
16.一种用于蜂窝通信网络的基站,所述基站适于运行如权利要求1至6或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1080035684.9A 2009-08-11 2010-06-15 扰码选择 Active CN1024848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914020A GB2472594B (en) 2009-08-11 2009-08-11 Scrambling code selection
GB0914020.3 2009-08-11
PCT/GB2010/050998 WO2011018641A2 (en) 2009-08-11 2010-06-15 Scrambling code selec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4802A true CN102484802A (zh) 2012-05-30
CN102484802B CN102484802B (zh) 2016-04-20

Family

ID=41129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5684.9A Active CN102484802B (zh) 2009-08-11 2010-06-15 扰码选择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20110039539A1 (zh)
EP (2) EP2465282B1 (zh)
JP (1) JP5567133B2 (zh)
KR (1) KR20120053035A (zh)
CN (1) CN102484802B (zh)
GB (1) GB2472594B (zh)
RU (1) RU2548898C2 (zh)
WO (1) WO2011018641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1054A1 (zh) * 2012-12-27 2014-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扰码冲突的方法和确定扰码冲突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54649B (en) * 2007-10-26 2012-05-30 Ubiquisys Ltd Cellular basestation
US8121598B2 (en) * 2009-07-27 2012-02-21 Cisco Technology, Inc. Scrambling code allocation and hand-in for wireless network radio access points
GB2472594B (en) 2009-08-11 2011-11-30 Ubiquisys Ltd Scrambling code selection
US8400949B2 (en) * 2011-01-07 2013-03-19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Limited system information decoding for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s in mobile networks
US8605668B2 (en) 2011-04-28 2013-12-1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Common channel configuration for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GB2496908B (en) 2011-11-28 2017-04-26 Ubiquisys Ltd Power management in a cellular system
US9544834B2 (en) 2011-12-21 2017-0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irst RNC, a second RNC, a base station, an OAM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a reuse of a scrambling code in a cellular network
GB2498527B (en) * 2012-01-17 2014-03-19 Ip Access Ltd Selecting a carrier frequency and scrambling code pair for an Access Point
US9332458B2 (en) 2012-03-25 2016-05-0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erformance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GB2505885B (en) * 2012-09-12 2015-04-08 Ip Access Ltd Network element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for
IL222709A (en) 2012-10-25 2016-02-29 Intucell Ltd A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coordina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ommunications cells in solar systems
US9014004B2 (en) 2012-12-04 2015-04-21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load balance in a cellular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9167444B2 (en) * 2012-12-04 2015-10-2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IL224926A0 (en) 2013-02-26 2013-07-31 Valdimir Yanover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cellphone network
CN104053202B (zh) * 2013-03-12 2018-10-23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小区主扰码冲突识别、软切换及邻区列表生成方法及装置
US10129716B1 (en) * 2014-03-17 2018-11-13 Andrew Ronnau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ocial networking with autonomous mobile agents
GB2518584B (en) 2013-07-09 2019-12-25 Cisco Tech Inc Power setting
US9414310B2 (en) 2013-11-27 2016-08-0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mall cell power control in an enterprise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6105283B (zh) 2014-02-25 2019-10-22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将物理小区id分配给小区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655102B2 (en) 2014-06-20 2017-05-16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402195B2 (en) 2014-09-07 2016-07-26 Cisco Technology, Inc. Operation of base st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844070B2 (en) 2014-09-10 2017-12-1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coupling long term evolution media access control scheduling from subframe rate procedures
US9729396B2 (en) 2014-11-04 2017-08-0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ynamic radio access network orchestration
US9918314B2 (en) 2015-04-14 2018-03-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plink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244422B2 (en) 2015-07-16 2019-03-26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manage network utilization according to wireless backhaul and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ditions
US9648569B2 (en) 2015-07-25 2017-05-0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mall cel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60852B2 (en) 2015-07-25 2018-01-0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mall cel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54535B2 (en) 2015-07-28 2017-12-26 Cisco Technology, Inc. Determining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power levels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s
US9848389B2 (en) 2015-08-03 2017-12-19 Cisco Technology, Inc. Selecting cells for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9854536B2 (en) 2015-08-03 2017-12-26 Cisco Technology, Inc. User equipment power level selection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s
US10154415B2 (en) 2015-08-04 2018-12-11 Cisco Technology, Inc. Resource adaptation for frequency domain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9967067B2 (en) 2015-09-08 2018-05-08 Cisco Technology, Inc. Serving noise/macro interference limited user equipment for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9826408B2 (en) 2015-12-07 2017-11-2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up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143002B2 (en) 2016-01-12 2018-11-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centraliz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split 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13970B2 (en) 2016-01-20 2017-11-0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small cell power control and load balancing for high mobility user equipmen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420134B2 (en) 2016-02-02 2019-09-1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ubframe scheduling in a split medium access control 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091697B1 (en) 2016-02-08 2018-10-02 Cisco Technology, Inc. Mitigation of uplink interference with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8266A1 (en) * 2007-02-02 2008-08-07 Ubiquisys Limited Basestation measurement modes
WO2008093100A2 (en) * 2007-02-02 2008-08-07 Ubiquisys Limited A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to control access point transmit power
CN101278580A (zh) * 2005-10-04 2008-10-0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Ip连接的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选择
WO2008147268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a wcdma system
WO2009082307A1 (en) * 2007-12-21 2009-07-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rambling code allo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234297B1 (pl) * 1999-07-07 2020-01-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rządzenie do generowania kodu szyfrującego w systemie łączności ruchomej UMTS
US7747257B2 (en) * 2001-02-16 2010-06-29 Motorola, Inc. GPS assistance message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and methods therefor
US7426568B2 (en) 2002-06-10 2008-09-16 Lsi Corporation Seek minimized recoverable streaming file system
BRPI0419219B1 (pt) * 2004-12-01 2018-06-26 Telecom Italia S.P.A. Métodos para designar códigos de embaralhamento para células de uma rede de comunicação móvel celular de CDMA e para planejar uma rede de comunicação móvel celular de CDMA, e, meio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US20080039141A1 (en) * 2006-08-10 2008-02-14 Holger Claussen Changing the scrambling code of a base station fo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GB2452688B (en) * 2006-10-07 2011-08-10 Andrew Richardson In-c device to core network interface: stage 2 specification
US20080101301A1 (en) * 2006-10-27 2008-05-01 Motorola, Inc. Handover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43236B (en) * 2006-10-27 2009-03-25 Motorola Inc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88759B2 (en) * 2007-08-14 2013-11-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ell identifier conflict avoidance
JP2009094559A (ja) * 2007-10-03 2009-04-30 Softbank Bb Corp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EP2048901A1 (en) * 2007-10-08 2009-04-1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a scrambling cod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such device
US9014155B2 (en) * 2007-11-19 2015-04-21 Rajarshi Gupta Access point configuration schemes
EP2079263A1 (en) * 2008-01-11 2009-07-1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ccess point reselec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2083595A1 (en) * 2008-01-23 2009-07-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pparatuses and system for network self configuration and optimization at reduced signaling
GB2457653A (en) * 2008-02-04 2009-08-26 Nec Corp User communications device which maintains and provides idle state cell/tracking area history
US20100008235A1 (en) * 2008-07-11 2010-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orting and resolving conflicting use of a node identifier
GB2462803B (en) * 2008-07-31 2012-10-24 Ubiquisys Ltd Establishing colocated second cell
JP5383307B2 (ja) * 2009-05-08 2014-01-08 ソフトバンクBb株式会社 小型基地局、設定方法
WO2010146785A1 (ja) * 2009-06-15 2010-12-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GB2472594B (en) 2009-08-11 2011-11-30 Ubiquisys Ltd Scrambling code selec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8580A (zh) * 2005-10-04 2008-10-0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Ip连接的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选择
US20080188266A1 (en) * 2007-02-02 2008-08-07 Ubiquisys Limited Basestation measurement modes
WO2008093100A2 (en) * 2007-02-02 2008-08-07 Ubiquisys Limited A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to control access point transmit power
WO2008147268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a wcdma system
WO2009082307A1 (en) * 2007-12-21 2009-07-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rambling code allo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1054A1 (zh) * 2012-12-27 2014-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扰码冲突的方法和确定扰码冲突的装置
US9503921B2 (en) 2012-12-27 2016-11-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crambling code conflict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crambling code conflic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88335A3 (en) 2014-12-03
EP2688335A2 (en) 2014-01-22
EP2688335B1 (en) 2018-09-26
KR20120053035A (ko) 2012-05-24
GB2472594A (en) 2011-02-16
RU2548898C2 (ru) 2015-04-20
GB0914020D0 (en) 2009-09-16
JP5567133B2 (ja) 2014-08-06
US20140004860A1 (en) 2014-01-02
WO2011018641A3 (en) 2011-05-05
CN102484802B (zh) 2016-04-20
EP2465282B1 (en) 2013-10-23
JP2013502129A (ja) 2013-01-17
US9148798B2 (en) 2015-09-29
GB2472594B (en) 2011-11-30
WO2011018641A2 (en) 2011-02-17
EP2465282A2 (en) 2012-06-20
US20110039539A1 (en) 2011-02-17
RU2012108042A (ru) 2013-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4802B (zh) 扰码选择
KR101586777B1 (ko) 기지국으로부터의 전송을 위한 다운링크 파워를 설정하는 방법
CN102648647B (zh) 蜂窝网络中的控制移动性
Amirijoo et al. Neighbor cell relation list and physical cell identity self-organization in LTE
KR101648527B1 (ko) 순위를 갖는 이웃 셀 리스트 생성
US20150365855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US20110086641A1 (en) Methods for Enhancing Performance of Open-Access and Closed-Access Femtocells
CN101925087A (zh) 一种封闭用户组小区的测量上报方法及相应的用户设备
KR101473683B1 (ko) 핸드오버 제어
CN101867966A (zh) 一种封闭用户组小区的测量报告上报方法
EP2719224B1 (en) A method for cell reselection and cell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98509A (zh) 可作自动载波选择的方法和基站
WO2011148883A1 (ja) 隣接セル処理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隣接セル処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構造
Amirijoo et al. Neighbor cell relation list and measured cell identity management in LTE
JP2012070074A (ja) 隣接セル処理装置および隣接セル処理方法
EP2340665B1 (en) Basestation measurements
KR20110028003A (ko) Son을 위한 인접 셀 리스트 자동 구성 장치 및 그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이동통신 시스템
GB2482071A (en) Resolving clashes of identifying code between neighbouring base stations
EP2731378B1 (en) Neighbouring cell list creation in a heterogenous network
JP2012105203A (ja) 隣接セル処理装置、隣接セル処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構造
CN102934495B (zh)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GB2486360A (en) A method of base station self-configuration
GB2481550A (en) Calculating downlink powers for transmissions from femtocell access poi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28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Cisco Tech Ind.

Address before: Swinton, Wiltshire, UK

Patentee before: UBIQUISY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