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4850A - 无线电资源的频谱排列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资源的频谱排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4850A
CN102474850A CN200980160378.5A CN200980160378A CN102474850A CN 102474850 A CN102474850 A CN 102474850A CN 200980160378 A CN200980160378 A CN 200980160378A CN 102474850 A CN102474850 A CN 102474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radio resource
data
flow direction
boundary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03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斯科夫
林洁珍
姚春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02474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48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2Fixed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无线电资源的频谱排列(100a),所述无线电资源可用于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所述频谱排列(100a)包括(a)可用于在第一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的第一无线电资源(110),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流方向是上行链路方向或下行链路方向,(b)可用于在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的第二无线电资源(120),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流方向与所述第一数据流方向相反,(c)可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的第三无线电资源(130),以及(d)保护带(115),其在频率标度上位于第一无线电资源(110)和第二无线电资源(120)之间,使得第一无线电资源(110)与第二无线电资源(120)分隔开来。由此,在第二无线电资源(120)和第三无线电资源(130)之间没有提供保护带。

Description

无线电资源的频谱排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或无线电电信网络的领域。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无线电传输资源的载波聚合的概念,以便允许可以向电信网络的通信终端设备提供的被提高的峰值数据速率。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可用于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的无线电资源的频谱排列。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a)一种适于使用所提到的频谱排列与另一个网络部件进行无线电通信的网络部件,以及(b)一种用于控制所描述的无线电数据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中,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中,在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以及其它标准研发组织(SDO)中,都存在当前所讨论的载波聚合或灵活频谱利用的概念。
载波聚合的一般思想是寻找合并用于单个无线电接入系统的频谱的新的方式。已经预见到,在长期演进(LTE)以及特别是在LTE高级(LTE-Advance,LTE-A)系统中,载波聚合将使得系统带宽能够高达100 MHz,由此导致可用峰值数据速率的重要提高。载波聚合的其它考虑或动机是能够将小型频谱块聚合为一个大型系统带宽以允许更高的峰值数据速率和更好的中继效率。
当在毗邻频谱带中部署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系统时,典型地由于TDD在相同的带中具有UL和DL无线电数据传输而需要大的保护带。根据可用于传输无线电数据的无线电资源的已知频谱排列,这些保护带是保护免于干扰而必需的。然而,这些保护带导致了大量被浪费的空闲频谱,从而整体电信系统的效率被降低。
图4在由时间轴和频率轴跨越的图内示出了当FDD和TDD系统一起部署在毗邻频带中时无线电资源的已知示例性频谱排列400。频谱排列400包括用于在UL方向上的FDD无线电传输的第一无线电资源410。在频率标度上,第一无线电资源410利用保护带415与第二无线电资源420a和另外的第二无线电资源420b二者在频谱上分隔开来。如能够从图4看到的,被分配给TDD UL传输机制的第二无线电资源420a和被分配给TDD DL传输机制的另外的第二无线电资源420b使用相同的频率带宽。为了减少干扰,彼此毗连的无线电资源420a和420b在预先确定的完整时间间隔T的不同时间间隔中是活跃的。第二无线电资源420a在缩短时间间隔Tr中是活跃的。而另外的第二无线电资源420b在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Tc中是活跃的。此外,在第二无线电资源420a和另外的第二无线电资源420b与被分配给FDD DL传输机制的第三无线电资源430之间提供了另外的保护带425,以便减少不同无线电传输之间的干扰。
可能需要提供一种无线电资源的频谱排列,其允许可用无线电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无线电电信网络内的整体数据速率能够被提高。
发明内容
该需要可以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得以满足。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通过从属权利要求进行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电资源的频谱排列,所述无线电资源可用于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所述频谱排列包括(a)可用于在第一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的第一无线电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流方向是上行链路方向或下行链路方向,(b)可用于在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流方向与所述第一数据流方向相反,(c)可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的第三无线电资源,以及(d)保护带,其在频率标度上位于第一无线电资源和第二无线电资源之间,使得第一无线电资源与第二无线电资源分隔开来。在频率标度上,在第二无线电资源和第三无线电资源之间没有提供保护带,使得第二无线电资源与第三无线电资源毗邻。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基于以下思想:为了提供足够保护免受沿不同无线电链路传播的无线电信号之间的干扰效应,(a)在频谱上将用于上行链路无线电传输的无线电资源与用于下行链路无线电传输的另一无线电资源分隔开来的保护带远比(b)将用于上行链路无线电传输或可替换地用于下行链路无线电传输的两个无线电资源分隔开来的保护带更为重要。在这种背景下,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在许多无线电情形中,在用于相同数据流方向上的无线电传输的不同无线电资源之间完全省略保护带是可能的。在不需要时省略保护带可以提供的优势在于对应的无线电资源不再空闲并且可以被用于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因此,通过聚合不同的无线电资源,其中与已知的无线电资源排列相比牵涉到至少一个对应于非必要保护带的无线电资源,能够显著提高电信网络内的整体数据传送速率。
在本文中,术语“传输”或“以传输”可以表示发送和/或接收。这表明关于无线电电信网络的特定网络部件,各种无线电资源可以被(a)用于从另一个网络部件接收无线电数据和/或(b)用于向另一个网络部件传输无线电数据。
所要指出的是,为了经由无线电链路传输数据,必须要提供适当的无线电资源。典型地,为了进行数据传送,整体可用的无线电资源被细分为多个最小的无线电资源单元。该最小单元可以被称作物理资源块(PRB)、块(chunk)和/或时隙(slot)。所述最小单元可以被图示为在具有时间轴和频率轴的坐标系内的二维元素。
换句话说,在本申请中,术语“无线电资源”可以特别表示电信网络的任意类型的独立传输数据的能力,无论所述数据是有效载荷数据、基准数据、控制数据等。例如,不同无线电资源可以由于它们涉及相同帧的不同子帧和/或不同频率这一事实而彼此不同。例如,两个无线电资源可以涉及相同子帧但是可以涉及不同频率,即通过使用所述两个无线电资源所传输的数据可能在不同频率上进行传输。通常,无线电资源可以通过任意适当参数彼此进行区分,例如帧号、子帧号、所使用的频带、编码机制等。在高级应用中,可能存在另外维度的无线电资源单元,特别是在空间域中,即资源在不同空间层或束中的再利用。
依据本文中所描述的发明,所述第一无线电源被分配给第一频率带宽,而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被分配给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带宽的第二频率带宽。此外,所述第三无线电资源可以被分配给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带宽和第二频率带宽二者的第三频率带宽。
依据移动无线电通信领域中所使用的标准术语,上行链路(UL)方向是从移动终端设备(例如,用户设备)朝着电信网络(例如,基站)的数据流方向。相应地,下行链路(DL)方向是从电信网络朝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数据流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可用于通过采用频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来传输无线电数据。由此,在具有时间轴和频率轴的坐标系内描绘所有可使用无线电资源的图示上,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可以位于表示所有可使用无线电资源的区域的边界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a)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可用于通过采用频分双工或时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来传输无线电数据,并且(b)所述第三无线电资源可用于通过采用频分双工或时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来传输无线电数据。这可以意味着总共存在四种使用第二和第三无线电资源的可能性。在这些可能性中的每一种之中,分配给第二和第三无线电资源二者的数据流方向与针对第一无线电资源内的数据传送所请求的数据流方向相反。
具体地,根据第一种可能性(i),频分双工(FDD)无线电传输机制被分配给第二无线电资源,并且FDD无线电传输机制也被分配给第三无线电资源。根据第二种可能性(ii),对第二无线电资源使用FDD而对第三无线电资源使用时分双工(TDD)无线电传输机制。根据第三种可能性(iii),对第二无线电资源使用TDD而对第三无线电资源使用FDD。根据第四种可能性(iv),在第二和第三无线电传输机制二者中使用TDD进行无线电传输。
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在时间上在预定义的完整时间间隔内延伸,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在时间上被限制为包括在所述完整时间间隔中的预定义的缩短时间间隔。由此,所述预定义的完整时间间隔可以周期性地重复。这可以提供的优势在于保护带在时间上也可以被限制为缩短时间间隔。结果,保护带所必需的无线电资源的大小可以被减少并且更多的无线电资源单元可以被用于传输数据。
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所述频谱排列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毗邻的、用于在第一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的第四无线电资源,其中(a)保护带在时间上被限制为缩短时间间隔,其中(b)相对于完整时间间隔,所述第四无线电资源在时间上被限制为所述缩短时间间隔的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并且其中(c)在频率标度上,所述第四无线电资源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毗邻。这可以提供的优势在于,在所述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内,分配给保护带的频率带宽可以被用于传输无线电数据。
在这方面,术语“互补的”意味着所述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和缩短时间间隔在时间上彼此毗邻,而且它们一起具有与(预定义的)完整时间间隔相同的长度并且与(预定义的)完整时间间隔完全重叠。这意味着在时间标度上,所述第四无线电资源毗邻其余的保护带。
分配给第四无线电资源的无线电传输机制可以与分配给第一无线电资源的无线电传输机制相同或不同。然而,为了将干扰效应保持在可接受的限度之内,用于在第四无线电资源内传输数据的数据流方向应当与用于在第一无线电资源内传输数据的数据流方向(即,第一数据流方向)相同。
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所述频谱排列进一步包括另外的保护带,其(a)在时间上被限制为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并且其(b)在频率标度上位于两个另外的无线电资源之间。由此,所述两个无线电资源中的第一个可被用于在第一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而所述两个无线电资源中的第二个可被用于在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
提供另外的保护带可以提供的优势在于,可被用于在不同数据流方向上进行数据传输的两个另外的无线电资源可以彼此分隔,使得尽管可能有效地采用整体可用的无线电资源,但是可以将电信网络内的干扰问题保持为很小。
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电资源在时间上被限制为缩短时间间隔,并且所述第三无线电资源和另外的保护带被分配给相同频带。由此,在时间标度上,所述保护带可以直接与第三无线电资源毗邻。
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在频率标度上,(a)所述保护带将用于时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的无线电资源与用于频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的另一个无线电资源分隔开来,和/或(b)所述另外的保护带将用于时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的无线电资源与用于频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的另一个无线电资源分隔开来。由此,依据本发明,保护带的一(频率)侧可以用于UL无线电传输,而保护带的另一(频率)侧可用于DL无线电传输。对于所述另外的保护带同样如此,所述另外的保护带也可以将用于UL无线电传输的无线电资源与用于DL无线电传输的另一个无线电资源分隔开来。
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在频率标度上,(a)所述保护带将用于相同的无线电传输双工机制的两个无线电资源彼此分隔开来,和/或(b)所述另外的保护带将用于相同的无线电传输双工机制的两个无线电资源彼此分隔开来。
同样,依据本发明,保护带的一(频率)侧可以用于UL无线电传输,而保护带的另一(频率)侧可以用于DL无线电传输。
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a)被保护带分隔开来的两个无线电资源可以用于通过采用频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来传输无线电数据,和/或(b)被另外的保护带分隔开来的两个无线电资源可以用于通过也采用频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来传输无线电数据。
由此,在频率标度上,可以存在在时间上彼此分隔的两个内部可使用无线电资源。一个内部可使用无线电资源可以用于UL无线电传输,而另一个内部可使用无线电资源可以用于DL无线电传输。这可以提供的优势在于,特别在(具有时间轴和频率轴的坐标系中所描绘的)所描述的频谱排列的中心区域能够被有效用于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
根据本发明另外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电信网络中传输无线电数据的方法。所提供的方法包括(a)通过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在第一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流方向是上行链路方向或下行链路方向,(b)通过使用第二无线电资源在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流方向与所述第一数据流方向相反,并且(c)通过使用第三无线电资源在所述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由此,在频率标度上,存在位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和第二无线电资源之间的保护带,使得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与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分隔开来。此外,在频率标度上,在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和第三无线电资源之间没有提供保护带,使得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与第三无线电资源毗邻。
本发明的该另外的方面是基于以下思想,在不同无线电链路之间没有出现明显增加的干扰问题的许多无线电情形中,在用于在相同数据流方向上进行无线电传输的不同无线电资源之间完全省略保护带是可能的。因此,通过在不需要时省略保护带,对应的无线电资源可以用于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并且整体可用的无线电资源可以被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信网络的网络部件,其中结合另一个网络部件,所述网络部件适用于通过采用根据以上所描述的任一个实施例的频谱排列来传输无线电数据。
所述网络部件可以是无线电电信网络的任意组件,其能够向另一个网络部件传输无线电数据或从另一个网络部件传输无线电数据。特别地,所描述的网络可以是基站、中继节点或者是通信终端或用户设备。所述电信网络可以是长期演进(LTE)并且特别是目前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中规定的LTE高级电信系统。
如上文中已经提到的,术语“传输”和/或“以传输”可以表示发送和/或接收。这表明各种无线电资源可以被用于(a)从另一个网络部件接收无线电数据和/或(b)向另一个网络部件传输无线电数据。
根据本发明另外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的计算机程序。当被数据处理器所执行时,所述计算机程序适用于控制以上所描述的无线电数据传输方法。
如这里所使用的,对计算机程序的引用意在等同于对包含用于控制计算机系统以与以上所描述方法的执行进行协调的指令的程序部件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引用。
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实现为任意适当编程语言(诸如例如JAVA、C++)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代码,并且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移动盘、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嵌入式存储器/处理器等)上。所述指令代码在操作中对计算机或任意其它可编程设备进行编程以执行预期功能。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从该计算机程序能够从其下载的网络获得,诸如万维网。
本发明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或软件来实现。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特定电子电路或硬件来实现。此外,本发明也可以以混合形式来实现,即以软件模块和硬件模块的组合来实现。
所要注意的是,已经参考不同主题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特别地,已经参考装置类型权利要求对一些实施例进行了描述,而参考方法类型权利要求对其它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以上和以下描述得出,除非另外指出,否则除了属于一种主题类型的特征的任意组合之外,与不同主题相关的特征之间的任意组合、特别是装置类型权利要求的特征和方法类型权利要求的特征之间的任意组合也被认为被本申请所公开。
以上所限定的方面以及本发明另外的方面从随后所要描述的实施例示例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参考实施例示例进行解释。此后将参考实施例示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采用与FDD系统的毗邻性的TDD系统的频谱排列。
图1b示出了采用保护带的FDD系统的频谱排列。
图2示出了采用中央带的FDD系统的频谱排列,其中通过在TDD带上由时域机制将UL无线电资源区域与DL无线电资源区域分开而避免了规则问题。
图3示出了另一种频谱排列,其中TDD载波被用于FDD无线电传输机制。
图4示出了当FDD和TDD系统被一起部署在毗邻频带中时的无线电资源的已知频谱排列。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的图示是示意性的。注意到,在不同的图中相似或相同的要素被提供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仅第一个数字与对应附图标记不同的附图标记。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对在频谱上介于TDD和FDD系统之间的现有保护带进行聚合的新方式。由此,针对FDD或TDD的部分保护带不再保持空闲,并且与此同时被用于发送或接收无线电数据。
通过对FDD和TDD的共存进行分析,发明人已经发现,在时域中,FDD DL和TDD之间的保护要求在TDD在DL方向上活跃的时隙中并不是那么重要。对于在TDD在UL方向上活跃的情况下TDD和FDD UL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所描述的无线电资源排列的主要思想是使得空闲的保护周期映射到特定方向的无线电传输资源,其中其在频域中的两个毗邻资源处于相同的传输方向上。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将TDD/FDD无线电系统映射到频谱排列的新的方式。利用这样的排列,通过利用空闲保护带的一些时间传输间隔来采用TDD和FDD系统之间的现有的空闲保护带是可能的,以允许在减少保护带的同时一起进行操作,因此增加了可用的无线电资源并由此提高了整体系统效率。
如图1a所示,可以看到该思想是使得TDD载波在一个频带中具有UL而在另一个频带中具有DL。利用这样的排列,采用TDD和FDD系统之间现有的空闲保护带来配置有效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可能的。
特别地,图1a在由时间轴和频率轴跨越的图中示出了采用与FDD系统的毗邻性的TDD系统的频谱排列100a。频谱排列100a包括第一无线电资源110,其被用于UL方向上的FDD无线电传输。在缩短时间间隔Tr期间,保护带115在频谱上将第一无线电资源110与第二无线电资源120分隔开来,所述缩短时间间隔Tr是预先确定的完整时间间隔T的一部分。如能够从图1a所看到的,第二无线电资源120被分配给TDD DL传输机制。
此外,在与保护带115相同的频带内,提供了在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Tc期间活跃的第四无线电资源140。根据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第四无线电资源140被用于UL方向上的TDD无线电传输。此外,在与第二无线电资源120相同的频带内,提供了也在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Tc期间活跃的无线电资源160。根据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无线电资源160也被用于UL方向上的TDD无线电传输。
如能够从图1a进一步看出的,在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Tc内,提供了在频谱上将无线电资源160与无线电资源170分隔开来的另外的保护带125,所述无线电资源170在完整时间间隔T期间延伸。完整时间间隔T被划分为在时间轴上彼此毗邻的时间间隔Tr和Tc。
此外,在缩短时间间隔Tr内以及在与另外的保护带125相同的频带内,提供了第三无线电资源130。根据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第三无线电资源被分配给DL方向上的TDD无线电传输。
图1b示出了采用保护带的FDD系统的频谱排列100b,所述保护带根据现有技术(见图4)被用于将干扰效应保持在可接受的限度之内。频谱排列100b与图1a所示的频谱排列100a的区别仅在于第三无线电资源130被分配给DL方向上的FDD无线电传输,而140则被分配给UL方向上的FDD无线电传输。除了该区别之外,频谱排列100b的配置与频谱排列100a的配置相同。
已经提到了,根据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无线电资源110和170被用于FDD全双工无线电传输,而无线电资源140和130则被用于FDD半双工无线电传输。
一般来讲,当从频谱排列100a开始时,也可以将(包括保护带125在内的)中央带用于FDD半双工用途。由此创建了频谱排列100b,其中原始保护带(见图4)被用于FDD半双工系统。
图2示出了用于采用中央带的FDD系统的频谱排列200,其中通过在TDD带上由时域机制将UL无线电资源区域与DL无线电资源区域分开而避免了规则问题。FDD系统的频谱排列200采用中央带并且避免了规则问题,因为“UL/DL传输区域”仍然通过TDD带上的时域机制进行划分。
具体地,频谱排列200包括第一无线电资源210,其被用于UL方向上的全双工FDD无线电传输。在缩短时间间隔Tr期间,保护带215在频谱上将第一无线电资源210与第二无线电资源220分隔开来。根据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第二无线电资源220被分配给半双工FDD DL传输机制。然而,通过与图1a和1b所示的第二无线电资源120相比,第二无线电资源220的频谱带宽更大。
此外,提供了在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Tc期间活跃的第四无线电资源240。根据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第四无线电资源240被用于UL方向上的半双工FDD无线电传输。
如能够从图2所看到的,在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Tc内,提供了在频谱上将无线电资源240与第三无线电资源230分隔开来的另外的保护带225,所述第三无线电资源230在预先确定的完整时间间隔T期间延伸并且根据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被用于DL方向上的全双工FDD无线电传输。此外,在缩短时间间隔Tr内,第二无线电资源220与第三无线电资源230毗邻。
图3中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另一种特殊频谱排列。由此,图4中所示的TDD载波可以被用于纯UL或纯DL。这样的配置也允许将保护带转换为有效频谱。
具体地,图3示出了另一种频谱排列300,其中TDD载波被用于FDD无线电传输机制。频谱排列300包括第一无线电资源310,其依据本文所示的其它实施例被用于UL方向上的FDD无线电传输。提供了在频率标度上将第一无线电资源310与第二无线电资源320分隔开来的保护带315,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320被用于DL方向上的FDD无线电传输。提供了在频率标度上与第二无线电资源320直接毗邻的第三无线电资源330,该第三无线电资源也被用于DL方向上的FDD无线电传输。此外,频谱排列300包括在频率标度上与第三无线电资源330直接毗邻并且也被用于DL方向上的FDD无线电传输的无线电资源370。
本文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的本质上的好处在于将一些空闲的保护带用于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至于图1a所示的采用与FDD系统后台程序(demon)的毗邻性的TDD系统的频谱排列100,TDD和FDD系统可以进行协调或不协调。TDD和FDD系统可以在同一个芯片上实现。关于图2所示的频谱排列200,甚至两个不同的FDD系统也可以在单个系统或单个芯片中或者在单个系统或单个芯片上实现。
除了本文中的不同频谱排列,进一步描述了一种用于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通过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110、210、310在第一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流方向是上行链路方向或下行链路方向,(b)通过使用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在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流方向与所述第一数据流方向相反,和(c)通过使用第三无线电资源310、320、330在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由此,在频率标度上,在第一无线电资源110、210、310和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之间存在保护带115、215、315,使得第一无线电资源110、210、310与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分隔开来。此外,在频率标度上,在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和第三无线电资源130、230、330之间没有提供保护带,使得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与第三无线电资源130、230、330毗邻。此外,在本文中,描述了依据所描述的无线电数据传输方法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的网络部件和计算机程序。
应当注意的是,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它要素或步骤,“a”或“an”(一个)并不排除多个。关联于不同实施例所描述的要素也可以进行合并。还应当注意的是,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
附图标记列表
100a 频谱排列
100b 频谱排列
110 第一无线电资源
115 保护带
120 第二无线电资源
125 另外的保护带
130 第三无线电资源
140 第四无线电资源
160 无线电资源
170 无线电资源
T 预先确定的完整时间间隔
Tr 缩短时间间隔
Tc 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
200 频谱排列
210 第一无线电资源
215 保护带
220 第二无线电资源
225 另外的保护带
230 第三无线电资源
240 第四无线电资源
T 预先确定的完整时间间隔
Tr 缩短时间间隔
Tc 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
300 频谱排列
310 第一无线电资源
315 保护带
320 第二无线电资源
330 第三无线电资源
370 无线电资源
400 频谱排列
410 第一无线电资源
415 保护带
420a 第二无线电资源
420b 另外的第二无线电资源
425 另外的保护带
430 第三无线电资源
T 预先确定的完整时间间隔
Tr 缩短时间间隔
Tc 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

Claims (13)

1. 一种无线电资源的频谱排列(100a、100b、200、300),所述无线电资源能用于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所述频谱排列(100a、100b、200、300)包括
·能用于在第一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的第一无线电资源(110、210、310),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流方向是上行链路方向或下行链路方向,
·能用于在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的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流方向与所述第一数据流方向相反,
·能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的第三无线电资源(130、230、330),以及
·保护带(115,215,315),所述保护带在频率标度上位于第一无线电资源(110、210、310)和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之间,使得第一无线电资源(110、210、310)与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分隔开来,
其中在频率标度上,在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和第三无线电资源(130、230、330)之间没有提供保护带,使得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与第三无线电资源(130、230、330)毗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谱排列(100a、100b、200、300),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110、210、310)能用于通过采用频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来传输无线电数据。
3. 如之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频谱排列(100a、100b、200、300),其中
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能用于通过采用频分双工或时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来传输无线电数据,并且所述第三无线电资源(130、230、330)能用于通过采用频分双工或时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来传输无线电数据。
4. 如之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频谱排列(100a、100b、200),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110,210)在时间上在预定义的完整时间间隔(T)内延伸,并且
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在时间上被限制为包括在完整时间间隔(T)内的预定义的缩短时间间隔(Tr)。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频谱排列(100a、100b、200),进一步包括
·能用于在第一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的、与第一无线电资源(110,210)毗邻的第四无线电资源(140,240),
- 其中所述保护带(115,215)在时间上被限制为缩短时间间隔(Tr),
- 其中关于完整时间间隔(T),所述第四无线电资源(140,240)在时间上被限制为所述缩短时间间隔(Tr)的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Tc),并且
- 其中在频率标度上所述第四无线电资源(140,240)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110,210)毗邻。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频谱排列(100a、100b、200),进一步包括
· 另外的保护带(125,225),
其在时间上被限制为所述互补的缩短时间间隔(Tc),并且
其在频率标度上位于两个另外的无线电资源(160,170;240,230)之间,
· 其中所述两个无线电资源中的第一个(160;240)能用于在第一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而所述两个无线电资源中的第二个(170;230)能用于在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频谱排列(100a、100b),其中
所述第三无线电资源(130)在时间上被限制为缩短时间间隔(Tr),并且
所述第三无线电资源(130)和另外的保护带(125)被分配给相同的频带。
8. 如之前权利要求6和7所述的频谱排列(100a、100b),其中在频率标度上所述保护带(115)将用于时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的无线电资源(120)与用于频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的另一无线电资源(110)分隔开来,和/或
所述另外的保护带(125)将用于时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的无线电资源(160)与用于频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的另一无线电资源(170)分隔开来。
9. 如之前权利要求6所述的频谱排列(200),其中在频率标度上
所述保护带(215)将用于相同无线电传输双工机制的两个无线电资源(210,220)彼此分隔开来,和/或
所述另外的保护带(225)将用于相同无线电传输双工机制的两个无线电资源(240,230)彼此分隔开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频谱排列(200),其中
被所述保护带(215)分隔开来的两个无线电资源(210,220)能用于通过采用频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来传输无线电数据,和/或
被所述另外的保护带(225)分隔开来的两个无线电资源(240,230)能用于通过也采用频分双工无线电传输机制来传输无线电数据。
11. 一种用于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110,210,310)在第一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流方向是上行链路方向或下行链路方向,
·通过使用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在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流方向与所述第一数据流方向相反,和
·通过使用第三无线电资源(130,230,330)在第二数据流方向上传输无线电数据,
其中在频率标度上,在第一无线电资源(110,210,310)和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之间存在保护带(115,215,315),使得第一无线电资源(110,210,310)与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分隔开来,并且
其中在频率标度上,在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和第三无线电资源(130,230,330)之间没有提供保护带,使得第二无线电资源(120,220,320)与第三无线电资源(130,230,330)毗邻。
12. 一种用于电信网络的网络部件,其中,与另一网络部件相结合,所述网络部件适于通过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频谱排列(100a,100b,200,300)来传输无线电数据。
13. 一种用于在电信网络内传输无线电数据的计算机程序,当被数据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
CN200980160378.5A 2009-07-09 2009-07-09 无线电资源的频谱排列 Pending CN1024748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09/058736 WO2011003450A1 (en) 2009-07-09 2009-07-09 Spectral arrangement for radio resourc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4850A true CN102474850A (zh) 2012-05-23

Family

ID=42026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0378.5A Pending CN102474850A (zh) 2009-07-09 2009-07-09 无线电资源的频谱排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89135B2 (zh)
EP (1) EP2452532A1 (zh)
CN (1) CN102474850A (zh)
WO (1) WO20110034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6385A1 (en) * 2010-11-17 2012-05-2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reduce interference between frequency-division duplex and time-division duplex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03124B2 (en) * 2012-04-24 2017-03-21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portunistic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584297B2 (en) 2012-05-11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adaptive TDD with frequency domain separations
US9866366B2 (en) * 2014-11-06 2018-01-09 Skyworks Solutions, Inc. Mobile device front end architecture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US10693574B2 (en) 2015-07-02 2020-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s in half-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large propagation delays
US11729050B2 (en) 2019-11-14 2023-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s for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516800B2 (en) 2020-04-02 202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ndwidth part (BWP) configuration for full duplex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8528A (en) 1994-04-28 2000-01-25 At&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spectral efficiency using time-frequency-code slicing
SE0002285L (sv) * 2000-06-19 2001-12-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ynamisk upp och nedlänksresursallokering
US7321601B2 (en) * 2001-09-26 2008-01-22 General Atomic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fer using 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frequency scheme supplemented with polarity modulation
US20070232349A1 (en) 2006-04-04 2007-10-04 Jones Alan E Simultaneous dual mode oper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WO2007146017A2 (en) 2006-06-06 2007-12-21 Sr Télécom & Co, S.E.C. Utilizing guard band between fdd and tdd wireless systems
KR20090023280A (ko) * 2007-08-31 2009-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및 시간 자원 활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GB2453527A (en) * 2007-09-28 2009-04-15 Fujitsu Ltd Signalling method in a frame-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69923B2 (en) * 2008-11-14 2011-06-28 Dbsd Satellite Services G.P. Asymmetric TDD in flexible use spectr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99558A1 (en) 2012-04-26
US8989135B2 (en) 2015-03-24
EP2452532A1 (en) 2012-05-16
WO2011003450A1 (en) 2011-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5120B2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search space setting method and decoding method
US11329715B2 (en) Wireless relay operation on top of 5G frame structure
CN104734828B (zh) 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tti捆绑
US981321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0972321B (zh) 非相干联合传输的下行链路控制
CN104521267B (zh) 通信控制装置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2474850A (zh) 无线电资源的频谱排列
CN110972279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68437A (zh) 探测参考信号配置
KR102364638B1 (ko) 캐리어 집적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내 단말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918790A (zh) 载波聚合中的非周期cqi/pmi请求
CN105163264A (zh) 处理用于机器型态通信的资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4704765A (zh) 用于具有分布式物理资源块的增强型控制信道的交错
JP6740415B2 (ja) ライセンス不要アクセスについてのプリアンブルについての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8282876A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
KR102535440B1 (ko) Nr tdd 라디오 프레임 구성 및 cli 민감도의 gnb-간 xn 시그널링
US9877287B2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in a radio network
WO2020062800A1 (zh)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KR102602530B1 (ko) 자원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WO202406535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beams for forwarding links
WO2024035643A1 (en) Uplink transmitter switching with multiple supplementary uplink bands or carriers
CN115918012A (zh) 用于新空口中的pdcch监测的系统和方法
KR10108991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모드를 스위칭하는 하이브리드 전송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23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