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7573A - 数字测图简拼编码法和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 - Google Patents

数字测图简拼编码法和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7573A
CN102467573A CN201110170119XA CN201110170119A CN102467573A CN 102467573 A CN102467573 A CN 102467573A CN 201110170119X A CN201110170119X A CN 201110170119XA CN 201110170119 A CN201110170119 A CN 201110170119A CN 102467573 A CN102467573 A CN 102467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atural object
data
line
symb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01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7573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Original Assignee
WANG SHANGQ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G SHANGQI filed Critical WANG SHANGQI
Priority to CN2011101701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67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67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7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7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75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数字测图简拼编码法和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属于测绘科学范畴,直接应用于全野外数字测图的技术领域。简拼编码法由 类别码+(序列号)+(描述符)+(特征码)+(-属性码)组成(括号表示可选择),测量数据使用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进行数据排序处理。最短距离排序法是指从地物数据点的起点开始,以地物数据点的起点为基点,依次计算基点与其余各点的距离,从中选择距离最短的数据点作为与基点的连接点,然后将选择出来的距离最短的数据点重新作为基点,依次计算基点与剩余的其它各点的距离,从中选择距离最短的数据点作为与基点的连接点,依此法重复直到无剩余点为止,最后将每次选择出来的距离最短的数据点依先后次序排列,这个序列就完全确定了每一个地物数据点与其它各点的连接关系。最短距离排序法可以实现外业测图快速编码和内业数据处理及制图的完全自动化。

Description

数字测图简拼编码法和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属于测绘科学范畴,直接应用于全野外数字测图的技术领域,利用该专利中的简拼编码法和以内部排序法为辅助方法的最短距离排序法可以实现外业测图快速编码和内业数据处理及制图的完全自动化。 
背景技术:
在全野外数字测图领域,野外地物信息的复杂性决定了当前测绘界所使用的全野外数字成图软件中数据编码方案的多样性。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据编码方案有:1.块结构编码方案,使用块结构编码方案的主流软件是清华山维的EPSW电子平板系统,块结构编码方案虽然操作简单,编码连接信息明确,对野外草图要求较低,但其编码较为难于记忆,进行编码查询时无疑要消耗一定的外业时间,特别是不得不每一个点每一个点的明确编码连接信息,也不方便交叉作业。2.简编码方案虽然其形式简单、规律性强,并能同时采集测点的地物要素和拓扑关系码。它也能适应多人跑尺、交叉观测不同地物等复杂情况。但简编码中的次分类数字(如“K2”中的“2”)含义必须经过记忆,一点同时代表多个地物要素时必须重新测点并重新编码,也不得不对每一个点明确编码连接信息。另外,简编码对于现场草图的绘制要求也很高。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的CASS系统的有码作业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简编码输入方案。3.二维编码方案没有包含连接信息,连接信息码由绘图操作顺序反映。二维编码的缺点是编码位数较多,观测员很难记住这些编码,且不能适应多人跑尺、交叉观测不同地物等复杂情况的需要。广州开思测绘软件有限公司的SCS成图软件就采用了典型的二维编码方案。该测图系统的电子平板采用无码作业。测图时对照实地现场利用屏幕菜单和绘图专用工具或用鼠标提取地物属性编码,绘制成图。另外,由史长鳌等人提出的适用于大比例尺数字测绘的简码法实际是对以上几种通用的数据编码方案的二次改造,是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的创新,具有更加简单方便的特点,野外测量操作更加容易,但仍带有与几种通用的数据编码方案相同的缺点。而倪少华等人提出的草图编码法已经不能简单归结为纯粹意义上的数据编码方案了。经过对以上几种当前主流测图软件中所使用的数据编码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知,各方案的优点及不足都十分明显,有的编码偏重地物特征的描述以方便内业制图,但野外操作码就会相当复杂、难于记忆;而有的地物编码方法输入简单、操作方便,但对野外草图的绘制要求相对较高。经过多年野外实践,我们对比以上几种数据编码,均衡了几种编码方案的优缺点,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全站仪测站式测图及GPS手簿式数据采集的全新数据编码方案一一简拼编码法,其编码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对野外草图绘制要求也很低,在实践中极大的提高了测图效率。并针对使用此编码的野外测量数据研制出以内部排序法为辅助方法的最短距离排序法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实现外业测图快速编码和内业数据处理及制图的完全自动化。 
发明内容:
A、发明目的:简拼编码法和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就是要解决上述正在使用的各个编码方案中存在的编码难于记忆,野外输入编码速度慢,不能充分满足多台仪器交叉作业的需要,没有明确编码连接信息或有明确编码连接信息的方法但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等问题而精心研制的。 
B、技术方案:简拼编码法将地物符号分为以下几类:1、点(POINT)状符号(①无向点状独立符号(P类);②有向点状独立符号(PD类);③两点定位点状符号(P2类));2、线(LINE)状符号(①无向线状符号(L类);②有向线状符号(LD类));3块(BLOCK)状结构类符号(B类);4、面状填充(FILL)符号(F类);5)特殊(SPECIAL)符号(S类)。简拼编码法就是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对地物进行编码的。 
1.简拼编码法的编码规则 
简拼编码系统的野外操作码由类别码、序列号、描述符、特征码和属性码的全部或者部分组成。下面将详细介绍各部分代码的意义及具体编码方式: 
1)类别码(即地物类别码),其编码方法如下:采用《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007)中的符号名称列的地物符号名称,当一种地物符号名称前有较长描述性的文字时,摘取主要文字重新组成地物符号简略名称(地物符号的简称,即日常惯用的地物符号名称),并拼出地物符号名称中每个汉字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即组成地物类别码。如:土堆上的三角点可以简称为土堆三角点,汉语拼音为:Tu Dui San Jiao Dian,提取每个汉字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后为“TDSJD”,“TDSJD”即为土堆上 的三角点的类别码。已加固的陡坎,其类别码是“JGK”等等。类别码的长度视地物符号名称而定,经总体统计得出类别码的平均码长为3、4位之间,可谓方便简洁。 
2)序列号,是指同一种类的地物在该种类地物集合体中的排列序号,采用数值表示。数据采集时一般由1开始从小到大计数,步值为1或不定的其它数值。 
3)描述符,是指对组成地物的碎部点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有方向地物的方向、平行线体的平行线进行描述的单个字符符号。“T”代表“头”,意思是此点为连线的开头点(即始点);“Z”代表“左”,意思是以此点为始点连线,在线的左边生成附属符号;“Y”代表“右”。“Z”和“Y”用在符号的起始点上。“P”的字面意思是“平”,含义是用相同的平行线绘制符号;“X”代表“下”,意思是生成符号所用的辅助线点;“H”代表“合”,意思是线状符号首尾相连形成闭合,该描述符用在符号的结束点上;“L”代表“连”,意思是地物数据点之间依据数据点点号的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规律可以相互连接成线,此描述符只有在线性地物较复杂时使用。多个描述符可以组合使用,如:“XT”可表示辅助线的始点。 
4)特征码(亦称地物特征码),是指用来描述表示地物形体特征的实体的代码。如点状独立体用符号“K”表示,“K”的字面意思是“块”,含义是图块,表示绘该类地物符号时只要在地形图上插入符号库中的相应图块即可快速生成符号;曲线体用符号“Q”表示,“Q”的字面意思是“曲”,含义是绘制符号的主线是曲线线型;缺省不用时表示直线体,含义是绘制符号的主线是直线线型;圆弧用符号“Y”表示。该特征码将地物从形体特征上区分开来,同时对地物符号的绘制方法和采用的线型也清楚的表示出来了。 
5)属性码,即对地物的属性编码,属性码由地物属性名称中每个汉字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组成。使用时在特征码后以“-”开始,后接属性码。 
2.各类地物的具体简拼编码实现方式(见表1) 
表1 各类地物要素简拼编码结构表 
Figure BSA00000523154600021
说明:()中为可选择的字母。其中无向点状独立符号,有向点状、两点定位符号和块状结构类符号的编码为:“特征码(K)+类别码”,已将“K”与类别码固化在一起,统称独立符号的类别码。从字母“K”,可以快速区分出该地物是独立地物,并依此将独立地物符号单独成库。这将会大大降低野外输入地物符号编码的出错几率。多地物共用点其编码最大长度视仪器所允许的最大符号长度而定。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个描述符和特征码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规则,根据地物的需要而组合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每个地物点的码长,确保野外输入的方便高效。 
3.以内部排序法为辅助方法的最短距离排序法 
采用上述简拼编码的野外测量数据,由于没有明确编码连接信息,为了实现自动制图,必须通过以内部排序法为辅助方法的最短距离排序法来确定地物数据点的连接关系。 
1)最短距离排序法确定地物数据点连接关系的原理 
所谓的最短距离排序法是指从地物数据点的起点开始,以地物数据点的起点为基点,依次计算基点与其余各点的距离,从中选择距离最短的数据点作为与基点的连接点,然后将选择出来的距离最短的数据点重新作为基点,依次计算基点与剩余的其它各点的距离,从中选择距离最短的数据点作为与基点的连接点,依此法重复直到无剩余点为止,最后将每次选择出来的距离最短的数据点依先后次序排列,这个序列就完全确定了每一个地物数据点与其它各点的连接关系。 
但是,由许多点连接而成的线,无论是直线还是曲线,它们都是千变万化的,虽然可以使用单一的最短距离排序法,通过加密数据点能强有力实现确定每一个地物数据点与其它各点的连接关系的目的,但却会降低外业采集数据点的效率,有时极不划算。很显然如果仅仅依靠最短距离排序法来确定每一个地物数据点与其它各点的连接关系是不够的。当按常规测图方法,不加密数据点采集数据时,用最短距离排序法无法确定一个地物数据点与其它各点的连接关系时,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加以辅助,来共同实现确定每一个地物数据点与其它各点的连接关系的目的。可以采用内部排序法作为确定每一个地物数据点与其它各点的连接关系的辅助方法,内部排序法就是对线中变化复杂的部分线段依靠地物数据点原始采集顺序来确定线中各点的连接关系的方法。它对复杂线段的数据点单独编码,其编码中含有“L”,“L”代表“连”,意思是地物数据点之间依据数据点点号的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规律可以相互连接成线。 
2)、以内部排序法为辅助方法的最短距离排序法确定地物数据点连接关系的实现方法
为能充分适应一台仪器多人跑尺、多台仪器(如GPS)同测区同时作业、交叉观测不同地物等复杂情况。在野外采集线性地物数据时应遵照以下原则: 
①、对使用最短距离排序法可确定地物数据点连接关系的编码数据,采集本点数据时,通过观察和估计务必使本点(A)、下一连接点(B)和接下来的第二连接点(C)构成的三角形的AB和BC两条边的边长都小于AC边的边长。见附图图1(三角形示例1)。如果测点一直沿同一方向(例如A→B→C方向)施测,则可以允许BC边长大于AC边长的情况。见附图图3(三角形示例3)。 
②、如果测点没有一直沿同一方向(例如A→B→C方向)施测,对只有AB边的边长、BC边的边长或AB、BC两条边的边长都大于AC边的边长的,本点数据编码不能使用用最短距离排序法可确定地物数据点连接关系的编码原则进行数据编码,除采取加密数据点方法外只能使用内部排序法进行编码,其编码中含有“L”。分别见说明书附图图2(三角形示例2)、图3、图4(三角形示例4)。当使用内部排序法进行数据编码时,其编码数据个数至少不少于3个。且编码数据的点号遵循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规律。在同一个地物的数据列中可以包含多段的以内部排序法进行编码的数据段。 
③、使用内部排序法为辅助方法的最短距离排序法确定地物数据点连接关系时,在遵照上述两条原则的基础上,数据采集可以从任意方向、任意点上开始,不必考虑点与点之间的任何连接关系。 
④、当使用单一的最短距离排序法就可确定地物数据点连接关系时,可以不使用辅助方法;当遇到很难判断的复杂情况时,可以一律采用内部排序法。 
有益效果: 
简拼编码法和以内部排序法为辅助方法的最短距离排序法的特点如下:从简拼编码系统的野外操作码的编码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看出,简拼编码法比目前正在使用的其它编码方法有如下几个优点: 
1)易记,方便。这种编码的特征码、类别码甚至描述码均为汉语拼音的简写,简单到可以形容为“知地物名称就知地物编码”的程度,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编码系统,其编码对国人来讲,尤其是对许多不懂英文的资深野外测量工作者来讲,非常方便、直观且不需专门记忆。野外作业根本无须查询各地物类别码,可以节省野外时间和不必要的工作量。 
2)输入快捷。该编码系统类别码长平均在3、4位,序列号一般在1、2位,描述符和特征码几乎只使用在线性地物的起始点和结束点上,整个编码平均长度在4、6位。当连续测量线性地物点或块状结构 类符号点时,其中间点的编码或全部编码因相同可以缺省输入,无形之中就提高了野外采集速度。 
3)野外输入工作量少,节时高效。该编码系统没有描述地物数据点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关系码,免除了每测一个点就必需计算其与其它点的连接关系数据的麻烦,地物数据点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将利用地物序列号、描述符和点号通过具体的计算原则自动确定。大大节省了计算、输入连接关系码的工作时间和劳动量。 
4)充分满足多台仪器交叉作业的需要。因没有连接关系码,很方便多台仪器、多个地物同时交叉作业。避免交叉作业因时时跟踪记忆连接关系码而导致的出错几率。其作业的自由度相当高。降低野外草图绘制要求。因该编码系统分类较详细而全面,地物编码使用率较高,这样就可以避免在野外因不能全面编码地物而绘制的大量草图。 
5)针对简拼编码法的以内部排序法为辅助方法的最短距离排序法数据处理方法简单,能在无任何编码连接信息的情况下用数学方法彻底解决地物数据点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并且全部自动处理,快速实现自动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A.野外测量数据编码的具体实现过程:在野外测量地物数据时,在遵照以内部排序法为辅助方法的最短距离排序法确定地物数据点连接关系的实现方法的情况下,按照表1(各类地物要素简拼编码结构表)分别对各种不同地物进行编码。表2列举了一些具体的地物要素及其简拼编码,以方便读者理解。 
表2 部分代表地物要素的整体编码表 
Figure BSA00000523154600041
在对线性数据编码的过程中,遇到复杂段就使用内部排序法进行编码,不复杂时可再次使用距离排序法编码,两种编码可以交互进行。在使用中要保证能利用最短距离排序法找到内部排序数据段的第一个数据和该段最后一个内部排序数据即可,对于内部排序的数据段数据点号可以不连续,但整个段内数据的数据点号必须遵循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规律。 
B.以内部排序法为辅助方法的最短距离排序法确定地物数据点连接关系的具体实现步骤 
①、首先根据描述符在已经经过特别码分类存储的具有相同序列号的线性地物数据中查找线性地物的起始点。 
②、由起始点开始,用最短距离排序法逐个确定剩余点中与基点相连的距离最短的下一个地物数据点。并通过数据交换的方法将该点数据排在起始点之后,并写入最终结果的数据表中。参与排序的包括内部排序法编码的数据点。 
③、当下一个地物数据点的编码含有“L”时,以此点为起始点,先不考虑其编码方法,继续进行最 短距离排序,然后检查已确定顺序点的数据编码,直到确定的点的编码是非内部排序法编码的点为止,取出非内部排序法编码的点的前一个内部排序法编码的点,判断数据表中起始点的点号与该数据点点号的大小关系,接下来从起始点开始,将起始点点号和该数据点点号之间所有内部排序法编码的点依大小关系排序后依次写入最终结果的数据表中。然后,从该段最后一个内部排序法编码的点开始,再循环进行②、③两步,直到原数据列所有点排序完为止。 
复杂线性地物测量数据编码实例见说明书附图图5(复杂坎编码实例图)。坎的类别吗是“K”,序列号是“6”,其中有3段使用了内部排序法进行编码,第一段数据有1、2、3、5、8、13、15,数据处理时从1开始按照最短距离排序法找到17点之前的15号点,并比较1和15的大小后,在1和15之间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序找到2、3、5、8、13即可。然后从15开始再次对剩余未排好序的数据进行最短距离排序找到17、106,到106后就再次开始内部排序计算即可。从而将全部数据排序完成。 
C.对简拼编码法数据的数据处理过程: 
(使用简拼编码法和以内部排序法为辅助方法的最短距离排序法制作的测量数字化制图系统SDPS(Survey Digital Plot System)为例)测量数字化制图系统SDPS(Survey Digital Plot System)是一款对AutoCAD软件二次开发而成的直接处理简拼编码的绘图软件。可以快速成图。其主要的数据处理过程如下: 
1、数据格式转换 
新数据编码的SDPS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数据处理过程的第一步就是通过使用各种手段将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在野外采集到的带简拼编码的不同格式的数据文件转换为带简拼编码的标准格式的数据文件,供自动绘图使用。系统标准格式的数据文件使用网格坐标,经纬度坐标必须转化成网格坐标。它采用TXT格式的纯文本文件,其原始数据文件名定义为“*.DAT”。数据文件由可具有不同列数的多行数据组成。每行数据数据格式如下:数据的第一列是数据的点名,用数字表示,因为一般测量仪器对数据的点名都采用数字表示,如果用其它形式表示的点名可以将其转换成数字表示的;第二列是X坐标(北);第三列是Y坐标(东);第四列是高程;第五列是数据编码(数据点为地形碎部点时编码可缺省)。示例如下: 
Figure BSA00000523154600051
2、原始数据文件的检查整理 
系统读取标准格式的数据文件后,将调用数据文件检查整理子程序对数据文件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文件中有空行和文件头尾有空格,则会通过重写数据文件将空行和空格自动删去,系统将经过检查整理后的数据自动存成临时数据文件″YSCLSJ.DAT″。 
3、分解具有多重数据编码的数据 
系统读取临时数据文件YSCLSJ.DAT(原始测量数据),添加缺省的地形碎部点的编码,然后调用提取地物编码的子程序,检测出具有多重数据编码的数据,将地物编码逐个分解,然后按照分解后得到的地物编码个数重新组合成带相应地物编码的数据行,写入临时数据文件″BMFJSJ.DAT″中。如:“YSCLSJ.DAT”数据文件中的数据为: 
46  100.234   421.278  101.82 
74  10.973    442.107  102.34     tsw1+wq2+gsgl2p 
经分解后″BMFJSJ.DAT″数据文件中的数据为: 
Figure BSA00000523154600052
4、根据地物编码序列号将数据按行重新进行排序 
系统读取临时数据文件BMFJSJ.DAT(编码分解数据),调用提取地物特别码(即为了系统处理数据的方便,将地物特征码和地物类别码合在一起后重新组成的码叫做地物特别码)子程序、提取地物序列号子程 序,将数据编码进行层层分离后,得到地物编码的序列号。如果数据编码没有序列号,则将该行数据直接写入临时数据文件XLPXSJ.DAT(序列排序数据)。然后系统接着调用根据数据的地物序列号进行的数据行表排序子程序,将数据行按地物序列号进行排序,排序好的数据写入临时文件。通过此步数据整理后,XLPXSJ.DAT文件的首部分是只有地物特征码的数据,其它为按地物序列号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如: 
Figure BSA00000523154600061
5、根据地物特征码将数据按行重新进行排序 
系统读取XLPXSJ.DAT文件,根据地物特征码将数据按行重新进行排序,排序后的文件为“TZMPXSJ.DAT(特征码排序数据)”,为检查数据文件的方便,系统同时生成“地物符号文件.DAT”和“线性地物文件.DAT”两个附属文件。如: 
Figure BSA00000523154600062
6、确定图形比例尺,计算整幅图的符号插入角度 
系统读取“TZMPXSJ.DAT”文件,根据地物特征码提取控制点数据,并计算首个控制点与其它各点平差后得到的点连接得到的直线与图形水平方向线的夹角,即可得到整幅图的符号插入角度。然后系统弹出对话框,要求输入图形比例尺,并确认经过计算得到的符号插入角度。如果想使符号插入角度为真北方向,则请输入“0”即可。 
7、分类存储地物数据,绘制数据编码只有“特别码”的符号 
系统读取“TZMPXSJ.DAT”文件后,调用提取地物特别码子程序、提取地物序列号子程序,提取地物描述符子程序,将数据编码字符串层层分离后,得到地物特征码、序列号和描述符并分类存储。然后系统调用地物特别码分类存储数据子程序,检测地物特别码,根据地物特别码分别调用相应的地物数据存储子程序,为制图存储有用的数据。各个地物数据存储子程序将根据地物描述符分类存储。如果数据编码为只有唯一的“特征码”的符号,则系统不存储数据,调用绘符号子程序直接绘制图形符号。 
8、检测地物特别码,调用制图子程序绘图 
系统重新检测地物特别码,调用相应的制图子程序,利用已经分类存储的数据进行绘图。绘图过程根据地物符号的分类可调用最短距离排序子程序和内部排序子程序确定线性地物每个数据点的连接关系,然后进行地物符号的绘制,并调用地形点展点子程序展点,并分别标注地物的属性值,包括地物数据点点名、数据编码和高程值等。各制图子程序具有各自的功能,能够自动利用程序的主线和封闭线用“加线”和“连线”功能构成封闭多边形(即符号的范围线(框架线)),并赋予封闭多边形相应的编码,其编码为“主编码+B”。“B”含义为“Bound”。并且独立成Bound层。 
9、绘等高线 
系统调用自动绘制等高线程序,弹出对话框输入等高距和等高线拟合参数,构建三角网,生成等高线并且独立成为等高线层。自动绘制等高线程序将根据Bound层的地物范围线,切除地物范围线内的等高线,并且自动注记计曲线的高程。 
10、对生成的“原始”图形进行修改、编辑和整理后,加上系统不能自动生成的汉字注记、高程注记、面状地物填充、测区图形拼接、图形分幅和图廓整饰等。至此,一幅完整的地形图才绘制完成。 
D.说明书附图图5为使用测量数字化制图系统SDPS自动生成的地形图 
图5为利用简拼编码法数据文件自动生成的地形图样图。图上注记,如“25,XP3XT”,其中25为测点编号,“XP3XT”为该点的简码。此代码对应的含义为:“XP”为“斜坡”;“3”为所测同类斜坡序号;后面一位“X”表示“下”,代表辅助线点,“T”表示“头”,代表要素起始点,连在一起表示“辅助线始点”。 
附图及说明: 
图1三角形示例1 
图2三角形示例2 
图3三角形示例3 
图4三角形示例4 
图5复杂坎编码实例图 
图6利用简拼编码法数据文件自动生成的地形图样图。

Claims (2)

1.全野外数字测图简拼编码法
其技术特征如下:
A.简拼编码法的编码规则
简拼编码法的野外操作码由类别码、序列号、描述符、特征码和属性码的全部或者部分组成。
1)类别码(即地物类别码),其编码方法如下:采用《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中的符号名称列的地物符号名称,当一种地物符号名称前有较长描述性的文字时,摘取主要文字重新组成地物符号简略名称(地物符号的简称,即日常惯用的地物符号名称),并拼出地物符号名称中每个汉字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即组成地物类别码。
2)序列号,是指同一种类的地物在该种类地物集合体中的排列序号,采用数值表示。数据采集时一般由1开始从小到大计数,步值为1或不定的其它数值。
3)描述符,是指对组成地物的碎部点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有方向地物的方向、平行线体的平行线进行描述的单个字符符号。“T”代表“头”,意思是此点为连线的开头点(即始点);“Z”代表“左”,意思是以此点为始点连线,在线的左边生成附属符号;“Y”代表“右”。“Z”和“Y”用在符号的起始点上。“P”的字面意思是“平”,含义是用相同的平行线绘制符号;“X”代表“下”,意思是生成符号所用的辅助线点;“H”代表“合”,意思是线状符号首尾相连形成闭合,该描述符用在符号的结束点上;“L”代表“连”,意思是地物数据点之间依据数据点点号的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规律可以相互连接成线,此描述符只有在线性地物较复杂时使用。多个描述符可以组合使用。
4)特征码(亦称地物特征码),是指用来描述表示地物形体特征的实体的代码。如点状独立体用符号“K”表示,“K”的字面意思是“块”,含义是图块,表示绘该类地物符号时只要在地形图上插入符号库中的相应图块即可快速生成符号;曲线体用符号“Q”表示,“Q”的字面意思是“曲”,含义是绘制符号的主线是曲线线型;缺省不用时表示直线体,含义是绘制符号的主线是直线线型;圆弧用符号“Y”表示。该特征码将地物从形体特征上区分开来,同时对地物符号的绘制方法和采用的线型也清楚的表示出来了。
5)属性码,即对地物的属性编码,属性码由地物属性名称中每个汉字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组成。使用时在特征码后以“-”开始,后接属性码。
B.各类地物的具体简拼编码实现方式(见表1)
表1 各类地物要素简拼编码结构表
Figure FSA00000523154500011
Figure FSA00000523154500021
说明:()中为可选择的字母。其中无向点状独立符号,有向点状、两点定位符号和块状结构类符号的编码为:“特征码(K)+类别码”,已将“K”与类别码固化在一起,统称独立符号的类别码。从字母“K”,可以快速区分出该地物是独立地物,并依此将独立地物符号单独成库。多地物共用点其编码最大长度视仪器所允许的最大符号长度而定。
要求保护的范围如下:
简拼编码法由 类别码+(序列号)+(描述符)+(特征码)+(-属性码)组成的整体组织形式(括号表示可选择)及类别码的编码方法、描述符和特征码中所定义使用的表示各种意义的各个专用字符。各类地物要素简拼编码结构表中所体现的各类地物要素编码的固定方式及所用的类别码、序列号、描述符、特征码、属性码的固定组成顺序。
2.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
其技术特征如下:
A.最短距离排序法
最短距离排序法是指从地物数据点的起点开始,以地物数据点的起点为基点,依次计算基点与其余各点的距离,从中选择距离最短的数据点作为与基点的连接点,然后将选择出来的距离最短的数据点重新作为基点,依次计算基点与剩余的其它各点的距离,从中选择距离最短的数据点作为与基点的连接点,依此法重复直到无剩余点为止,最后将每次选择出来的距离最短的数据点依先后次序排列,这个序列就完全确定了每一个地物数据点与其它各点的连接关系。
B.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
复杂线性地物不采用加密数据点利用最短距离排序法确定每一个地物数据点与其它各点的连接关系时,可以采用内部排序法作为确定每一个地物数据点与其它各点的连接关系的辅助方法。内部排序法就是对线性地物中变化复杂的部分线段依靠地物数据点原始采集顺序来确定线中各点的连接关系的方法。它对复杂线段的数据点单独编码,其编码中含有“L”,“L”代表“连”,意思是地物数据点之间依据数据点点号的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整体排列规律可以相互连接成线。采用内部排序法确定地物相互的连接关系的数据点号可以不保持连续,但整段地物数据点号必须保持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整体排列顺序。
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就是整体数据采用最短距离排序法处理数据,但当处理到描述符中含有“L”的编码数据时,则对后续含有“L”的编码数据利用内部排序法进行排列,确定相互的连接关系,直到将该段描述符中含有“L”的编码数据全部处理完毕,然后再使用最短距离排序法排序其它数据。
要求保护的范围如下:
在全野外数字测图领域,为实现自动绘制地形图的目的对使用最短距离排序法或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处理测量数据的独特的创意方法加以专利保护。
CN201110170119.XA 2011-06-23 2011-06-23 数字测图简拼编码法和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7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0119.XA CN102467573B (zh) 2011-06-23 2011-06-23 数字测图简拼编码法和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0119.XA CN102467573B (zh) 2011-06-23 2011-06-23 数字测图简拼编码法和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7573A true CN102467573A (zh) 2012-05-23
CN102467573B CN102467573B (zh) 2015-08-19

Family

ID=46071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7011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7573B (zh) 2011-06-23 2011-06-23 数字测图简拼编码法和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675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3000A (zh) * 2013-08-19 2013-11-27 浙江浙大万维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绘制斜坡线方法和装置
CN112765291A (zh) * 2020-12-29 2021-05-07 中图测绘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地物快速编码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4920A (zh) * 2016-08-30 2018-03-09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南方cass成图系统的测绘地物编解码方法、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79162A2 (en) * 2002-03-15 2003-09-25 Summu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ownloading and viewing maps
CN101751682A (zh) * 2009-12-31 2010-06-23 武汉大学 一种通用地图的制备方法
CN101833780A (zh) * 2010-05-07 2010-09-15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游程表达和运算的地图成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79162A2 (en) * 2002-03-15 2003-09-25 Summu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ownloading and viewing maps
CN101751682A (zh) * 2009-12-31 2010-06-23 武汉大学 一种通用地图的制备方法
CN101833780A (zh) * 2010-05-07 2010-09-15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游程表达和运算的地图成图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3000A (zh) * 2013-08-19 2013-11-27 浙江浙大万维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绘制斜坡线方法和装置
CN103413000B (zh) * 2013-08-19 2016-08-10 浙江浙大万维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绘制斜坡线方法和装置
CN112765291A (zh) * 2020-12-29 2021-05-07 中图测绘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地物快速编码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7573B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9986B (zh) 数字矿山中矿体建模系统及其建模和检测方法
Jasiewicz et al. A new GRASS GIS toolkit for Hortonian analysis of drainage networks
Weibel Generalization of spatial data: Principles and selected algorithms
McMaster et al. Generalization in digital cartography
CN105320811A (zh) 一种建立城市地下电力管网拓扑连通模型的方法
CN105868326B (zh) 一种管线数据存储方法
CN102289991B (zh) 一种基于视觉变量的地图注记自动分类配置方法
CN106779417A (zh) 工程勘察信息数字化采集、管理及综合应用方法
CN102521878B (zh) 可编程三维人体建模和人体测量系统和方法
CN103955566B (zh) 一种基于谷歌地球的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2750413B (zh) 一种输电线路塔位地形测量的数据处理及成图方法
CN104008252A (zh) 地下电缆管线平断面图自动生成方法
CN110030972A (zh) 基于ExcelVBA的隧道超欠挖检测方法
CN109658510B (zh) 变电站选址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1630419A (zh) 一种用于城市综合管网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架构方法
CN106897445A (zh) 一种基于ArcGIS的改进边界划定操作的新型方法
CN103914618A (zh) 一种基于电子海图的海水深度等值线生成方法
CN110889794A (zh) 一种市政道路征地房屋统计方法
CN101750037A (zh) 大型不规则土方开挖量精确测定方法
CN106294572A (zh) 一种基于AutoCAD数据源和ArcGIS工具的高程图快速生成方法
CN101604419A (zh) 一种建设项目拟选址自动提取的方法
CN112818776B (zh) 一种基于机载LiDAR点云的铁路既有线横断面测量方法
CN110688756B (zh) 一种采集和制图一体化的竣工图制作方法
CN102495879A (zh) 基于地面lidar的工业架空管线量测方法
CN102467573A (zh) 数字测图简拼编码法和内部排序法为辅的最短距离排序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ANG XUECHUN

Effective date: 201208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808

Address after: 065000, Langfang, Anci, Hebei Province, West outer ring, Huaxia ninth garden, 6-2-301

Applicant after: Wang Shangqi

Applicant after: Wang Xuechun

Address before: 065000, Langfang, Anci, Hebei Province, West outer ring, Huaxia ninth garden, 6-2-301

Applicant before: Wang Shangqi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Wang Shangq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