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1294A - 通信系统、发送站、移动台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发送站、移动台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1294A
CN102461294A CN2009801600024A CN200980160002A CN102461294A CN 102461294 A CN102461294 A CN 102461294A CN 2009801600024 A CN2009801600024 A CN 2009801600024A CN 200980160002 A CN200980160002 A CN 200980160002A CN 102461294 A CN102461294 A CN 102461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travelling carriage
range
information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00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1294B (zh
Inventor
瀬山崇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61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1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1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12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将在基站与移动台之间收发的控制信息量抑制为较小,对各个移动台精细地分配频带。为了解决该课题,基站按照每个移动台确定作为与各个移动台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频带的可分配区域,在所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分配给各个移动台的频带。并且,基站向移动台发送表示可分配区域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表示频带的分配的信息即分配信息。并且,基站和移动台根据可分配区域信息和分配信息相互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发送站、移动台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发送站、移动台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从基站发送的信号经过反射或衍射、散射在各种路径(下面也称为“传输路径”)中传输而到达移动台。使用图19的示例进行说明。图19是用于说明多径的图,在图19的示例中,从基站91发送的信号在路径PT1~3中传输而到达移动台92。将这样的传输一个信号的多个路径称为多径。
如上述示例所示,在信号经由多径而传输的情况下,该信号到达移动台的时刻因路径而异。使用图20的示例进行说明。图20是表示时域中的功率曲线图(powerprofile)的一例的图。在图20的示例中,在路径PT1中传输的信号最先到达移动台,接着在路径PT2中传输的信号到达移动台,然后在路径PT3中传输的信号到达移动台。因此,如图21的示例所示,移动台接收的信号在频域中产生较大的振幅变动。
因此,有的移动通信系统选择通信中的信道质量良好的频带,使用所选择的频带进行通信。具体地讲,基站从能够在与移动台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下面称为“系统频带”)中,将信道质量良好的频带分配给各个移动台。并且,基站向各个移动台发送所分配的信息即分配信息。基站和移动台使用所分配的频带进行通信。这种频带的分配处理有时被称为频率调度。
使用图22的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图22的示例中,假设基站91与3台移动台92a~92c进行通信。如图22的示例所示,基站91与移动台92a通信中的信道质量在频带A中是良好的。因此,在图22的示例中,基站91将频带A分配给移动台92a,由此使用频带A与移动台92a进行通信。基于同样的理由,在图22的示例中,基站91使用频带B和D与移动台92b进行通信,使用频带C和E与移动台92c进行通信。
在进行这种频率调度的情况下,基站从移动台取得表示信道质量的质量信息,或者自己测量信道质量。使用图23、图24进行具体说明。图23是表示下行链路(也称为“Downlink”)中的公共导频的一例的图。图24是表示上行链路(也称为“Uplink”)中的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的一例的图。
例如,基站在与移动台进行下行链路的通信时,如图23所示,使用整个系统频带向各个移动台发送导频信号。各个移动台使用从基站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测量信道质量,并向基站发送表示测量到的信道质量的质量信息。然后,基站根据从各个移动台接收到的质量信息进行频率调度。
此外,例如,在进行上行链路的通信时,如图24的示例所示,各个移动台向基站发送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基站根据该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来测量信道质量,并根据测量到的信道质量进行频率调度。
另外,在图24的示例中,移动台92a在导频信号的每个发送周期,使用整个系统频带发送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另一方面,移动台92b和92c在导频信号的每个发送周期一边变更频带一边发送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即,移动台92b和92c通过跳频来多次发送导频信号,由此来覆盖整个系统频带。
作为进行上述的频率调度的传输方式的一例,公知有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在采用OFDM的情况下,基站以比特映射图(bitmap)方式来指定分配给移动台的频带。并且,基站向移动台发送作为以比特映射图方式分配的频带的信息的分配信息。
具体地讲,如图25的示例所示,按照分配给移动台的最小的带宽(下面,称为“最小分配带宽”)将系统带宽划分为资源块,针对所划分的每个资源块,利用比特来指定是否分配给移动台。另外,在图25的示例中,比特映射图被设定为“1”的资源块表示在通信中使用,比特映射图被设定为“0”的资源块表示在通信中不使用。
即,在图25的示例中,基站针对移动台92a,将资源块B11~B21中的资源块B11~B13分配给移动台92a。并且,基站将资源块B14、B15、B17分配给移动台92b,将资源块B16、B18~B21分配给移动台92c。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TS36.211V8.5.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8)
非专利文献2:3GPP,TS36.213V8.5.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Release 8)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很难对各个移动台精细地分配频带的问题。具体地讲,为了使分配给各个移动台的频带更精细,需要减小最小分配带宽,但在这种情况下将导致分配信息的尺寸变大。例如,在采用OFDM作为传输方式的情况下,将导致以比特映射图方式指定的比特数增大。因此,在对各个移动台精细地分配频带时,将导致在基站与移动台之间收发的控制信息量增大。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对各个移动台精细地分配频带。
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第一方案中,例如通信系统是具有发送站和移动台的通信系统,所述发送站具有:区域确定部,其按照每个移动台确定作为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频带的可分配区域;分配确定部,其根据表示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的质量的质量信息,在由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的分配;以及发送部,其向所述移动台发送可分配区域信息和分配信息,所述可分配区域信息表示由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可分配区域,所述分配信息表示由所述分配确定部确定的频带的分配,所述移动台按照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分配信息,与所述发送站之间进行通信。
并且,在第二方案中,例如通信系统是具有发送站和移动台的通信系统,所述发送站具有:质量测量部,其根据由所述移动台发送的作为质量测量用的信号的导频信号,测量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的质量;发送站区域确定部,其确定将由所述移动台过去发送的所述导频信号的频带设为作为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频带的可分配区域;分配确定部,其根据表示由所述质量测量部测量出的质量的质量信息,在由所述发送站区域确定部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的分配;以及发送部,其向所述移动台发送分配信息,该分配信息表示由所述分配确定部确定的频带的分配,所述移动台具有:移动台区域确定部,其确定将由该移动台过去发送的导频信号的频带设为在与所述发送站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可分配区域;以及通信部,其按照由所述移动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和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分配信息,与所述发送站之间进行通信。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对各个移动台精细地分配频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中由基站进行的频率调度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4是表示可分配区域信息或分配信息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移动台的结构例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中由通信系统进行的频带分配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移动台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2中由通信系统进行的频带分配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频率调度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移动台的结构例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例3中由基站和移动台进行的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例3中由基站和移动台进行的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例3中由基站和移动台进行的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3中由通信系统进行的频带分配处理步骤的时序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4中的基站的结构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4中的移动台的结构例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多径的图。
图20是表示时域中的功率曲线图的一例的图。
图21是表示频率选择性信道的一例的图。
图22是表示现有的频率调度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23是表示下行链路中的公共导频的一例的图。
图24是表示上行链路中的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的一例的图。
图25是表示基于比特映射图指定的分配信息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另外,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对采用OFDM作为传输方式的一例的通信系统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采用除OFDM之外的传输方式中与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复用)相关的传输方式的通信系统。例如,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采用OFDMA(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接入)、DFTS(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 Spread:离散傅立叶扩频)-OFDM、或分簇DFTS-OFDM(Clustered DFTS-OFDM)等传输方式的通信系统。
另外,在实施例1中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下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在实施例2中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上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并且,在自实施例3之后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1
[通信系统的结构]
首先,使用图1说明实施例1的通信系统1。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通信系统1的结构示例的图。在图1的示例中,通信系统1采用OFDM作为传输方式。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具有作为发送站的基站10、和移动台100-1~100-n。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关于移动台100-1~100-n,在不需要特指某一个移动台的情况下,有时将这些移动台统称为移动台100。
基站10与移动台100-1~100-n之间进行各种信号的收发。如图19的示例所示,从基站10发送的信号在多个路径中传输而到达移动台100-1~100-n。移动台100-1~100-n经由多个路径接收从基站10发送的信号。
实施例1中的基站10在与各个移动台之间进行下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下,首先,按照每个移动台,确定在与各个移动台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频带(下面,称为“可分配区域”)。接着,基站10从各个移动台接收表示通信质量的质量信息,根据接收到的质量信息,确定分配给各个移动台的频带。此时,基站10在分配给各个移动台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分配给各个移动台的频带。然后,基站10向移动台100发送表示可分配区域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表示频带的分配的信息的分配信息。然后,移动台100根据从基站10接收到的可分配区域和分配信息,接收从基站10发送的信号。
使用图2进行具体说明。图2是表示实施例1中由基站10进行的频率调度处理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2中以基站10与3台移动台100-1~100-3之间进行下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图2的示例中,基站10确定为系统带宽H10中移动台100-1的可分配区域设为可分配区域H11。具体地讲,与图25的示例相同地,基站10确定为将移动台100-1的可分配区域设为与系统带宽H10相同的带宽的可分配区域H11。
并且,在图2的示例中,基站10确定为将移动台100-2的可分配区域设为可分配区域H12。具体地讲,基站10确定将移动台100-2的可分配区域设为系统带宽H10大致一半带宽的可分配区域H12。并且,在图2的示例中,基站10确定将移动台100-3的可分配区域设为系统带宽H10大致一半带宽的可分配区域H13。
并且,基站10从可分配区域H11~H13中,分配与移动台100-1~100-3的实际通信中使用的频带。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基站10按照最小分配带宽H110将可分配区域H11划分为10个。而且,基站10从划分后的资源块中,将4个资源块分配给移动台100-1。具体地讲,如图2所示,基站10将划分后的资源块中从左侧起第1个和第7~第9个资源块分配给移动台100-1。
并且,在图2的示例中,基站10按照最小分配带宽H120将可分配区域H12划分为10个。而且,基站10将划分后的资源块中的5个资源块分配给移动台100-2。并且,在图2的示例中,基站10按照最小分配带宽H130将可分配区域H13划分为10个,并将划分后的资源块中的5个资源块分配给移动台100-3。
并且,基站10向移动台100-1~100-3发送表示可分配区域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以比特映射图方式指定的分配信息。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基站10向移动台100-1发送表示可分配区域H11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以比特映射图方式指定的“1”、“0”、“0”、...、“1”、“1”、“0”这些分配信息。同样,基站10向移动台100-2发送表示可分配区域H12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0”、“0”、“1”、...、“0”、“0”、“1”这些分配信息。同样,基站10向移动台100-3发送表示可分配区域H13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1”、“1”、“1”、...、“0”、“0”、“0”这些分配信息。
接收到这些信息的移动台100-1~100-3根据可分配区域信息和分配信息,接收从基站10发送的信号。例如,移动台100-1接收可分配区域H11中通过比特映射图方式指定为“1”的频带的信号。
这样,基站10对每个移动台确定通信中能够使用的可分配区域,并在所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实际进行通信的频带。由此,基站10能够对各个移动台精细地分配频带。
使用图2的示例进行说明,基站10在与移动台100-2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确定将系统带宽H10大致一半的带宽设为可分配区域H12。并且,基站10将可分配区域H12划分为10个,因而与将系统带宽H10划分为10个相比,能够使分配给移动台100-2的频带更精细。另外,由于可分配区域H12是小于系统带宽H10的带宽,因而基站10不需增加划分可分配区域H12的数量,即可使分配给移动台100-2的频带更精细。结果是,基站10能够对移动台100-2精细地分配频带,而且不增大分配信息的尺寸。基于同样的理由,基站10能够对移动台100-3精细地分配频带。
另外,在图2的示例中,基站10将与系统带宽H10相同的带宽设为可分配区域H11。这样,基站10能够与图25的示例相同地将与系统带宽H10相同的带宽设为可分配区域。
[实施例1中的基站的结构]
下面,使用图3说明实施例1中的基站10的结构。图3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基站10的结构例的图。另外,在图3中主要示出了与下行链路的通信相关的处理部。
在图3的示例中,基站10具有天线11a和11b、无线处理部12a和12b、信道质量信息接收部13、调度部14、纠错编码部15a和15b、数据调制部16a和16b、子载波映射部17、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部18以及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插入部19。
天线11a接收从外部发送的信号。例如,天线11a接收从移动台100发送的信号。天线11b向外部发送信号。例如,天线11b向移动台100发送信号。另外,在图3中,示出了具有接收用的天线11a和发送用的天线11b的基站10的结构例,但基站10也可以具有一根发送接收用的天线。
无线处理部12a将由天线11a接收到的信号变换为基带信号。信道质量信息接收部13接收由无线处理部12a变换为基带信号的信号中的、由移动台100发送的质量信息。另外,关于由移动台100发送的质量信息的情况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调度部14根据由信道质量信息接收部13接收到的质量信息来进行频率调度处理。具体地讲,调度部14如图3所示具有区域确定部14a和分配确定部14b。
区域确定部14a按照每个移动台确定作为能用于与移动台100的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的可分配区域。例如,区域确定部14a在没有从移动台100接收到质量信息的情况下,随机地确定可分配区域。并且,例如区域确定部14a在从移动台100接收到质量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质量信息将信道质量良好的频带设为可分配区域。
举例说明由区域确定部14a进行的处理。在此,假设基站10与3台移动台100-1~100-3进行通信。在这种状态下,区域确定部14a在没有接收到质量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系统频带划分为3个频带A1~A3,将划分后的频带A1~A3设为各个移动台100-1~100-3的可分配区域。或者,区域确定部14a也可以在没有接收到质量信息的时刻,按照图25的示例所示将系统频带设为移动台100-1~100-3的可分配区域。
并且,在上述示例中,区域确定部14a在接收到质量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将质量良好的频带设为可分配区域。或者,区域确定部14a在接收到多次质量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将过去的质量信息的平均值良好的频带设为可分配区域。
这样,区域确定部14a也可以在没有接收到质量信息的时刻,随机地确定各个移动台的可分配区域,在接收到质量信息之后,将各个移动台的可分配区域确定为信道质量良好的区域。
分配确定部14b根据由信道质量信息接收部13接收到的质量信息,对移动台100分配下行链路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具体地讲,分配确定部14b在由区域确定部14a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分配给移动台100的频带。例如,分配确定部14b使用比例公平调度算法(Proportional Faimess)或循环算法(Round Robin)等算法,对移动台100分配频带。
并且,调度部14将发送给移动台100的用户数据10a、和表示由区域确定部14a确定的可分配区域的可分配区域信息10b进行复用。接着,调度部14将复用后的数据10c输入纠错编码部15a。并且,调度部14将表示由分配确定部14b分配的频带的分配信息10d作为控制信息10e输入纠错编码部15b。另外,在实施例1中,分配信息10d是指以比特映射图方式指定的信息。
纠错编码部15a对从调度部14输入的数据10c赋予纠错编码。数据调制部16a对由纠错编码部15a进行了纠错编码的数据10c进行调制处理。并且,数据调制部16a将调制后的数据输出给子载波映射部17。
纠错编码部15b对从调度部14输入的控制信息10e赋予纠错编码。数据调制部16b对由纠错编码部15b进行了纠错编码的控制信息10e进行调制处理。并且,数据调制部16b将调制后的控制信息输出给子载波映射部17。
子载波映射部17将由数据调制部16a进行了调制后的数据的调制符号、和由数据调制部16b进行了调制后的控制信息的调制符号映射到子载波。IFFT部18对经由子载波映射部17映射到子载波的调制符号进行快速逆傅立叶逆变换处理。由此,IFFT部18将频域的调制符号变换为时域的有效符号。
CP插入部19将从IFFT部18输入的有效符号的末尾作为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将该CP插入到有效符号的前头,由此生成OFDM符号。无线处理部12b将由CP插入部19插入了CP的OFDM符号变换到预定的无线频率,将变换后的信号通过天线11b向移动台100发送。
在此,使用图4说明可分配区域信息或分配信息所映射的子载波。图4是表示可分配区域信息或分配信息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一例的图。
在图4的示例中,基站10首先使用整个系统频带来发送公共导频信号及控制信号。然后,基站10在预定的频带中将用户数据复用,并向各个移动台发送。在此,基站10将上述的分配信息包含在控制信号中向移动台100发送。并且,基站10将上述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包含在用户数据中向移动台100发送。
[实施例1中的移动台的结构]
下面,使用图5说明实施例1中的移动台100的结构。图5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移动台100的结构例的图。另外,在图5中主要示出了与下行链路的通信相关的处理部。
在图5的示例中,移动台100具有天线101a和101b、无线处理部102a和102b、CP去除部103、FFT(FastFourier Transforn:快速傅立叶变换)部104、子载波去映射部105、数据解调部106、控制信息解调部107、纠错解码部108a和108b、信道质量测量部109、纠错编码部110、控制信息调制部111、子载波映射部112、IFFT部113和CP插入部114。
天线101a接收从外部发送的信号。例如,天线101a接收从基站10发送的信号。天线101b向外部发送信号。例如,天线101b向基站10发送信号。另外,在图5中,示出了具有接收用的天线101a和发送用的天线101b的移动台100的结构例,但移动台100也可以具有一根发送接收用的天线。
无线处理部102a将由天线101a接收到的信号变换为基带信号。CP去除部103从由无线处理部102a变换为基带信号的信号中去除CP。FFT部104对由CP去除部103去除了CP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由此将时域的信号变换为频域的信号。
子载波去映射部105将从FFT部104输入的信号分离为数据信号、控制信息信号、公共导频等。并且,子载波去映射部105将分离后的各种信号中的数据信号输入数据解调部106,将控制信息信号输入控制信息解调部107,将公共导频输入信道质量测量部109。
数据解调部106对从子载波去映射部105输入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处理。纠错解码部108a对由数据解调部106进行解调后的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纠错编码进行解码,并进行纠错处理。并且,纠错解码部108a将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可分配区域信息输入子载波去映射部105。
控制信息解调部107对从子载波去映射部105输入的控制信息信号进行解调处理。纠错解码部108b对由控制信息解调部107进行解调后的控制信息信号中所包含的纠错编码进行解码,并进行纠错处理。并且,纠错解码部108b将控制信息信号中所包含的分配信息输入子载波去映射部105。
在此,子载波去映射部105使用上述的从纠错解码部108a输入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从纠错解码部108b输入的分配信息,计算作为分配给移动台100的频率区域的“分配区域”。具体地讲,子载波去映射部105计算可分配区域信息所表示的可分配区域中的、分配信息所表示的频率区域,作为“分配区域”。并且,子载波去映射部105提取数据信号中的分配区域中的频带的信号。
信道质量测量部109根据从子载波去映射部105输入的公共导频信号来测量信道质量。并且,信道质量测量部109将表示测量到的信道质量的信息即质量信息输入纠错编码部110。
例如,信道质量测量部109按照预定的每个频带对使用整个系统频带发送的导频信号(参照图4)进行划分,对划分后的每个频带测量导频信号的电平。并且,信道质量测量部109将对每个频带所测量出的电平作为质量信息。
纠错编码部110对从信道质量测量部109输入的质量信息赋予纠错编码。控制信息调制部111对由纠错编码部110进行了纠错编码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调制处理。并且,控制信息调制部111将调制后的信道质量信息输出给子载波映射部112。
子载波映射部112将质量信息的调制符号映射到子载波。IFFT部113针对被子载波映射部112映射到子载波的调制符号,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处理,由此将频域的调制符号变换为时域的有效符号。
CP插入部114将CP插入到从IFFT部113输入的有效符号中,由此生成OFDM符号。无线处理部102b将由CP插入部114插入了CP的OFDM符号变换到预定的无线频率,将变换后的信号通过天线101b向基站10发送。
[实施例1中由通信系统进行的频带分配处理]
下面,使用图6说明实施例1中由通信系统1进行的频带分配处理步骤。图6是表示实施例1中由通信系统1进行的频带分配处理步骤的时序图。
如图6所示,首先基站10对每个移动台确定可分配区域(步骤S101)。并且,基站10向移动台100发送表示所确定的可分配区域的可分配区域信息(步骤S102)。
然后,移动台100根据从基站10发送的公共导频来测量信道质量(步骤S103)。而且,移动台100向基站10发送表示测量出的信道质量的质量信息(步骤S104)。
然后,基站10根据从移动台100接收到的质量信息,在经由步骤S101而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分配给移动台100的频带(步骤S105)。而且,基站10向移动台100发送分配给移动台100的频带的信息即分配信息(步骤S106)。
然后,移动台100根据从基站10接收到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分配信息,计算作为分配给自己的频率区域的分配区域(步骤S107)。具体地讲,移动台100计算可分配区域信息所表示的可分配区域中、分配信息所表示的频带,作为分配区域。
然后,在由基站10发送了数据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8),移动台100提取出在步骤S107计算出的分配区域中的信号,进行数据信号的接收处理(步骤S109)。
尽管在上述处理中省略了说明,基站10定期进行图6所示的步骤S101和S102的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例如,基站10定期从移动台100接收质量信息,根据接收到的质量信息定期变更可分配区域。并且,基站10每当变更可分配区域时,向移动台100发送变更后的可分配区域。
并且,移动台100定期进行图6所示的步骤S103和S104的信道质量测量处理。例如,移动台100每经过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时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处理。
并且,基站10定期进行图6所示的步骤S105和S106的分配确定处理。例如,基站10每经过TTI时进行分配确定处理。
另外,进行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的周期、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处理的周期、和进行分配确定处理的周期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是进行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的周期比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处理的周期、或进行分配确定处理的周期长。
[实施例1的效果]
如上所述,实施例1的通信系统1在进行下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下,按照每个移动台确定下行链路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可分配区域,在该可分配区域内,对各个移动台分配下行链路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由此,实施例1的通信系统1在进行下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下,能够对各个移动台精细地分配频带。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中以下行链路的通信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进行上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因此,在实施例2中对进行上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进行说明。
[通信系统的结构]
首先,对实施例2的通信系统2的结构进行说明。实施例2的通信系统2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的结构示例相同。在实施例2中,为了与实施例1的通信系统1进行区分,假设通信系统2具有基站20、和移动台200-1~200-n。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关于移动台200-1~200-n,在不需要特指某一个的情况下,有时将这些移动台统称为移动台200。
实施例2的基站20在与移动台200之间进行上行链路的通信时,从移动台200接收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并且,基站20根据从移动台200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来测量信道质量。并且,基站20确定与移动台200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可分配区域。另外,基站20在所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对移动台200分配进行通信的频带。此时,基站20根据前述测量到的信道质量,对移动台200分配频带。并且,基站20向移动台200发送表示可分配区域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表示频带的分配的信息即分配信息。并且,移动台200按照从基站20接收到的可分配区域和分配信息,向基站20发送信号。下面,对实施例2的基站20和移动台200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2中的基站的结构]
下面,使用图7说明实施例2中的基站20的结构。图7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基站20的结构示例的图。另外,在图7中主要示出了与上行链路的通信相关的处理部。并且,下面对具有与已经示出的结构部分相同的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图7的示例中,基站20具有天线11a和11b、无线处理部12a和12b、纠错编码部15a和15b、数据调制部16a和16b、子载波映射部17、IFFT部18、CP插入部19、FFT部21、子载波去映射部22、信道质量测量部23、调度部24以及CP去除部29。
CP去除部29从由无线处理部12a变换为基带信号的信号中去除CP。FFT部21对由CP去除部29去除了CP的基带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由此将时域的信号变换为频域的信号。
子载波去映射部22将从FFT部21输入的信号分离为数据信号、控制信息信号、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等。并且,子载波去映射部22将分离后的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输入信道质量测量部23。另外,在图7中只示出了由子载波去映射部22分离后的信号中的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
信道质量测量部23根据从子载波去映射部22输入的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来测量信道质量,将表示测量出的信道质量的质量信息输入调度部24。另外,信道质量测量部23与上述的信道质量测量部109一样地,例如按照预定的每个频带对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进行划分,按照划分后的每个频带来测量信号的电平。
调度部24根据由信道质量测量部23测量出的信道质量进行频率调度处理。具体地讲,调度部24如图7所示具有区域确定部24a和分配确定部24b。
区域确定部24a按照每个移动台确定作为与移动台200的上行链路通信中能够使用的频带的可分配区域。分配确定部24b根据由信道质量测量部23测量出的质量信息,在由区域确定部24a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对移动台200分配在上行链路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
并且,基站20经由纠错编码部15a、数据调制部16a、子载波映射部17、IFFT部18、CP插入部19、无线处理部12b发送由区域确定部24a确定的可分配区域信息20b。具体地讲,基站20按照图4的示例所示将可分配区域信息20b包含在用户数据中发送给移动台200。
并且,基站20经由纠错编码部15b、数据调制部16b、子载波映射部17、IFFT部18、CP插入部19、无线处理部12b发送由分配确定部24b计算出的分配信息20d。具体地讲,基站20按照图4的示例所示将分配信息20d包含在控制信号中发送给移动台200。
[实施例2中的移动台的结构]
下面,使用图8说明实施例2中的移动台200的结构。图8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移动台200的结构例的图。另外,在图7中主要示出了与上行链路的通信相关的处理部。
在图8的示例中,移动台200具有天线101a和101b、无线处理部102a和102b、CP去除部103、FFT部104、子载波去映射部105、数据解调部106、控制信息解调部107、纠错解码部108a和108b、IFFT部113、CP插入部114、数据生成部201、纠错编码部202、数据调制部203、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204、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生成部205以及子载波映射部206。
纠错解码部108a对由数据解调部106解调后的数据信号进行纠错处理,将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可分配区域信息输入数据生成部201。另外,此处所说的“可分配区域信息”是指由基站20确定的上行链路用的可分配区域信息。
纠错解码部108b对由控制信息解调部107进行解调后的控制信息信号进行纠错处理,将控制信息信号中所包含的分配信息输入数据生成部201。另外,此处所说的“分配信息”是指由基站20确定的上行链路用的分配信息。
数据生成部201生成包括向基站20发送的用户数据等的数据。具体地讲,数据生成部201按照从纠错解码部108a输入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从纠错解码部108b输入的分配信息来生成数据。
纠错编码部202对由数据生成部201生成的数据进行纠错编码。数据调制部203对由纠错编码部202进行了纠错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处理。然后,数据调制部203将调制后的数据输出给子载波映射部206。
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204保存与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相关的各种信息。具体地讲,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204保存用于发送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的频带、发送周期、跳频模式等。
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生成部205按照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204来生成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将所生成的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输出给子载波映射部206。
子载波映射部206将从数据调制部203输入的数据的调制符号、从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生成部205输入的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映射到子载波。然后,移动台200将经由子载波映射部206映射后的信号,通过IFFT部113、CP插入部114和无线处理部12b向基站20发送。
[实施例2中由通信系统进行的频带分配处理]
下面,使用图9说明实施例2中由通信系统2进行的频带分配处理步骤。图9是表示实施例2中由通信系统2进行的频带分配处理步骤的时序图。
如图9所示,移动台200向基站20发送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步骤S201)。然后,基站20根据从移动台200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来测量信道质量(步骤S202)。
然后,基站20确定作为与移动台200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频带的可分配区域(步骤S203)。并且,基站20向移动台200发送表示所确定的可分配区域的可分配区域信息(步骤S204)。
然后,基站20根据在步骤S202中测量出的信道质量,在经由步骤S203而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分配给移动台200的频带(步骤S205)。而且,基站20向移动台200发送分配给移动台200的频带的信息即分配信息(步骤S206)。
然后,移动台200根据从基站20接收到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分配信息,计算作为分配给自己的频率区域的分配区域(步骤S207)。
然后,移动台200按照在步骤S207计算出的分配区域来生成数据信号,向基站20发送所生成的数据信号(步骤S208)。并且,基站20进行从移动台200发送的数据信号的接收处理(步骤S209)。
在上述处理中省略了说明,基站20定期进行图9所示的步骤S201和S202的信道质量测量处理。并且,基站20定期进行图9所示的步骤S203的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并且,基站20定期进行图9所示的步骤S205和S206的分配确定处理。另外,进行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的周期、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处理的周期、和进行分配确定处理的周期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是进行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的周期比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处理的周期、或进行分配确定处理的周期长。
[实施例2的效果]
如上所述,实施例2的通信系统2在进行上行链路的通信时,针对每个移动台确定上行链路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可分配区域,在该可分配区域内,对各个移动台分配在上行链路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由此,实施例2的通信系统2在进行上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下,能够对各个移动台精细地分配频带。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和2中,优选基站10和20按照预定的固定数量对分配给每个移动台的可分配区域进行划分,并对各个移动台分配通信中使用的频带。具体地讲,优选的是,基站10和20将分配信息中所包含的比特数设为固定值。这样,通过使分配信息中所包含的比特数固定,能够防止与控制信息信道相关的设计和处理变复杂。
使用图10进行具体说明。图10是表示频率调度处理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10中以基站20与3台移动台100-1~100-3之间进行上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图10的示例中,基站20确定将移动台100-1的可分配区域设为可分配区域H21,将移动台100-2的可分配区域设为可分配区域H22,将移动台100-3的可分配区域设为可分配区域H23。
并且,基站20将可分配区域H21~H23划分为10个,从划分后的带宽中确定分配给通信的频带。具体地讲,基站20通过改变划分可分配区域H21~H23的最小分配带宽,将可分配区域H21~H23全部划分为10个。这样,在可分配区域H21~H23的尺寸不同的情况下,基站20通过改变最小分配带宽,能够将可分配区域划分为固定的数量。另外,在不能对可分配区域进行等分的情况下,基站20也可以不按照相同尺寸来划分可分配区域。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中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下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在上述实施例2中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上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上述实施例1和2中说明的两种处理的情况。例如,也可以是,本发明的基站具有图3所示的基站10和图7所示的基站20双方的结构。并且,例如,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移动台具有图5所示的移动台100和图8所示的移动台200双方的结构。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2中示出了基站向移动台发送可分配区域信息的示例。但是,在进行上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是基站向移动台发送可分配区域信息,而是由移动台自己计算可分配区域。因此,在实施例3中说明移动台计算可分配区域的示例。
[通信系统的结构]
首先,对实施例3的通信系统3的结构进行说明。实施例3的通信系统3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的结构示例相同。在实施例3中,为了与实施例1的通信系统1进行区分,假设通信系统3具有基站30、和移动台300-1~300-n。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关于移动台300-1~300-n,在不需要特指某一个的情况下,有时将这些移动台统称为移动台300。
在实施例3的通信系统3中,移动台300在进行上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下,测量自身的移动速度,根据测量到的移动速度来确定分配给自己的可分配区域,同时向基站30发送所测量出的移动速度。另外,关于根据移动速度来确定可分配区域的处理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并且,基站30根据从移动台300接收到的移动速度,确定分配给移动台300的可分配区域。此时,移动台300和基站30按照相同的算法来确定可分配区域。因此,移动台300和基站30能够计算出相同的可分配区域。
这样,在实施例3的通信系统3中,基站30和移动台300双方计算可分配区域。即,在实施例3的通信系统3中,不从基站30向移动台300发送可分配区域,基站30和移动台300双方能够取得可分配区域。由此,在实施例3的通信系统3中,能够降低在基站30和移动台300之间收发的数据量,对各个移动台精细地分配频带。
[实施例3中的基站的结构]
下面,使用图11说明实施例3中的基站30的结构。图11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基站30的结构例的图。另外,在图11中主要示出了与上行链路的通信相关的处理部。
在图11的示例中,基站30具有天线11a和11b、无线处理部12a和12b、纠错编码部15b、数据调制部16b、子载波映射部17、IFFT部18、CP插入部19、FFT部21、子载波去映射部22、信道质量测量部23、CP去除部29、移动速度信息接收部31、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32、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3以及调度部34。
子载波去映射部22将从FFT部21输入的信号分离为数据信号、控制信息信号、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等。并且,子载波去映射部22将分离出的数据信号输入至移动速度信息接收部31。另外,在图11中只示出了由子载波去映射部22分离后的信号中的数据信号。
移动速度信息接收部31提取出从子载波去映射部22输入的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移动速度信息,并向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3输出所提取出的移动速度信息。另外,此处所说的“移动速度信息”是指从移动台300发送的信息,其表示移动台300的移动速度。
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32保存与由移动台300发送的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相关的各种信息。具体地讲,与图8所示的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204同样地,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32保存用于发送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的频带等。
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3根据从移动速度信息接收部31输入的移动速度信息、和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32中保存的各种信息,确定可分配区域。
具体地讲,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3根据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32,参照移动台300过去发送的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然后,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3确定将所参照的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的频带设为可分配区域。
此时,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3根据移动台300的移动速度,确定参照对象的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具体地讲,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3在为了确定可分配区域而参照过去发送的导频信号的情况下,根据移动台300的移动速度确定在导频信号发送期间中参照的期间(下面,有时表述为“参照期间”)。
例如,在移动台300的移动速度越低速时,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3越延长参照期间,在移动台300的移动速度越高速时,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3越缩短参照期间。这是因为在移动速度为高速时无线环境的变化较大,过去的信息不具有可靠性,而在移动速度为低速时无线环境的变化较小,过去的信息也具有可靠性。另外,关于可分配区域的确定处理,将在后面使用图13~图15举例进行说明。
调度部34根据由信道质量测量部23测量到的信道质量,在由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3确定到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分配给移动台300的频带。
并且,基站30经由纠错编码部15b、数据调制部16b、子载波映射部17、IFFT部18、CP插入部19、无线处理部12b发送由调度部34计算出的分配信息。具体地讲,基站30按照图4的示例所示将分配信息包含在控制信号中向移动台300发送。
[实施例3中的移动台的结构]
下面,使用图12说明实施例3中的移动台300的结构。图12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移动台300的结构例的图。另外,在图12中主要示出了与上行链路的通信相关的处理部。
在图12的示例中,移动台300具有天线101a和101b、无线处理部102a和102b、CP去除部103、FFT部104、子载波去映射部105、控制信息解调部107、纠错解码部108b、IFFT部113、CP插入部114、纠错编码部202、数据调制部203、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204、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生成部205、移动速度测量部301、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02以及数据生成部303。
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204保存与由移动台300发送的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相关的各种信息。另外,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204与图11所示的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32相同。
移动速度测量部301测量移动台300的移动速度。例如,移动速度测量部301根据从基站30发送的导频信号的信道质量的变化,测量移动台300的移动速度。并且,例如移动速度测量部301具有速度传感器和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根据这些速度传感器和GPS等的测量结果来测量移动台300的移动速度。另外,移动台300测量自己的移动速度处理是公知技术。
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02根据从移动速度测量部301输入的移动速度信息、和在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204中保存的各种信息,确定在与基站30的通信中使用的可分配区域。另外,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02按照与图11所示的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3相同的算法,进行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即,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02根据移动台300的移动速度来改变参照对象的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确定将所参照的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的频带设为可分配区域。
数据生成部303根据由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02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和从纠错解码部108b输入的分配信息,生成向基站30发送的数据。
[可分配区域的确定处理示例]
下面,使用图13~图15说明由基站30和移动台300进行的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的一例。另外,由基站30和移动台300进行的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是相同的,因而下面说明由基站30进行的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
图13~图15是用于说明由基站30和移动台300进行的可分配区域确定处理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13~图15中示出了从各个移动台向基站发送的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并且,在图13~图15中假设基站30与6个移动台300-1~300-6进行通信。
首先,在图13的示例中,假设移动台300-1低速移动,移动台300-3高速移动。在这种状态下,基站30在确定分配给移动台300-1的可分配区域的情况下,参照由移动台300-1发送的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并且,基站30在确定分配给移动台300-3的可分配区域的情况下,参照由移动台300-3发送的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
此时,基站30按照图13的例子所示,使用于确定移动台300-1的可分配区域的参照期间、比用于确定移动台300-3的可分配区域的参照期间长。这是因为移动台300-1以比移动台300-3低的速度移动。
例如,在图13的示例中,基站30在确定移动台300-1的可分配区域时,参照移动台300-1从时刻t11至目前为止所发送的导频信号。具体地讲,基站30参照在时刻t11发送的导频信号和在时刻t12发送的导频信号,将用于发送所参照的两个导频信号的频带设为分配给移动台300-1的可分配区域。
并且,在图13的示例中,基站30在确定移动台300-3的可分配区域时,参照移动台300-3从时刻t13至目前为止所发送的导频信号。具体地讲,基站30参照在时刻t13发送的导频信号和在时刻t14发送的导频信号,将发送所参照的两个导频信号的频带设为分配给移动台300-1的可分配区域。
并且,在图14的示例中,假设移动台300-2高速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基站30缩短用于确定移动台300-2的可分配区域的参照期间。在图14的示例中,基站30参照由移动台300-2发送的一个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并且,基站30将发送所参照的一个导频信号的频带设为分配给移动台300-3的可分配区域。
并且,在图15的示例中,假设移动台300-4中速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基站30将用于确定移动台300-4的可分配区域的参照期间设为比高速移动时短,而且比低速移动时长。具体地讲,在图15的示例中,基站30参照由移动台300-4发送的四个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并且,基站30将发送所参照的四个参照的导频信号的频带设为分配给移动台300-4的可分配区域。另外,基站30也能够按照图15的示例所示将不连续的频带设为可分配区域。
[实施例3的通信系统进行的频带分配处理]
下面,使用图16说明由实施例3的通信系统3进行的频带分配处理的步骤。图16是表示实施例3中由通信系统3进行的频带分配处理步骤的时序图。
如图16所示,移动台300向基站30发送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步骤S301)。然后,基站30根据从移动台300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来测量信道质量(步骤S302)。
然后,移动台300测量自己的移动速度(步骤S303)。并且,移动台300向基站30发送表示测量出的移动速度的移动速度信息(步骤S304)。并且,移动台300根据测量出的移动速度确定参照对象的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确定将发送参照对象的导频信号的频带设为可分配区域(步骤S305)。
并且,基站30根据从移动台300接收到的移动速度信息,按照与移动台300相同的算法确定分配给移动台300的可分配区域(步骤S306)。
然后,基站30根据在步骤S302测量出的信道质量,在经由步骤S306而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分配给与移动台300通信的频带(步骤S307)。并且,基站30向移动台300发送分配用于通信的频带的信息即分配信息(步骤S308)。
然后,移动台300根据在步骤S305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和从基站30接收到的分配信息,计算分配给自己的分配区域(步骤S309)。
然后,移动台300按照在步骤S309计算出的分配区域来生成数据信号,并向基站30发送所生成的数据信号(步骤S310)。并且,基站30进行从移动台300发送的数据信号的接收处理(步骤S311)。
[实施例3的效果]
如上所述,实施例3的通信系统3由基站30和移动台300双方计算可分配区域。因此,在实施例3的通信系统3中能够降低在基站30与移动台300之间收发的数据量,使分配给各个移动台的频带更精细。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3中示出了移动台测量自己的移动速度的示例。但是,也可以由基站来测量移动台的移动速度。因此,在实施例4中示出基站测量移动台的移动速度的示例。
[通信系统的结构]
首先,对实施例4的通信系统4的结构进行说明。实施例4的通信系统4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的结构示例相同。在实施例4中,为了与实施例1的通信系统1进行区分,假设通信系统4具有基站40、和移动台400-1~400-n。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关于移动台400-1~400-n,在不需要特指某一个的情况下,有时将这些移动台统称为移动台400。
在实施例4的通信系统4中,基站40在进行上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下,测量移动台400的移动速度。并且,基站40根据测量到的移动速度来确定分配给移动台400的可分配区域,同时向移动台400发送所测量出的移动速度。
并且,移动台400根据从基站40接收到的移动速度,确定分配给自己的可分配区域。此时,移动台400和基站40按照相同的算法来确定可分配区域。
[实施例4中的基站的结构]
下面,使用图17说明实施例4中的基站40的结构。图17是表示实施例4中的基站40的结构例的图。另外,在图17中主要示出了与上行链路的通信相关的处理部。
在图17的示例中,基站40具有天线11a和11b、无线处理部12a和12b、纠错编码部15b、数据调制部16b、子载波映射部17、IFFT部18、CP插入部19、FFT部21、子载波去映射部22、信道质量测量部23、CP去除部29、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32、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3、调度部34、移动速度测量部41、数据生成部42、纠错编码部43以及数据调制部44。
移动速度测量部41测量移动台400的移动速度,将表示测量出的移动速度的移动速度信息输入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3和数据生成部42。例如,移动速度测量部41根据从移动台400发送的导频信号的信道质量的变化,测量移动台400的移动速度。另外,基站40测量移动台400的移动速度的处理是公知的技术。
另外,移动速度测量部41也可以不计算移动台400的移动速度作为移动速度信息,而是计算参照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的期间即参照期间作为移动速度信息。这是因为即使不知道移动速度本身,只要知道参照期间即可确定可分配区域。并且,移动速度测量部41也可以不计算移动台400的移动速度作为移动速度信息,而是计算参照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的个数作为移动速度信息。这是因为在确定可分配区域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参照过去发送的信道质量测量用的导频信号中的几个导频信号。
数据生成部42生成包括向移动台400发送的用户数据和从移动速度测量部41输入的移动速度信息等的数据。纠错编码部43对由数据生成部42生成的数据赋予纠错编码。数据调制部44对由纠错编码部43进行了纠错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处理。
并且,包括移动速度信息的数据经由子载波映射部17、IFFT部18、CP插入部19、无线处理部12b,向移动台400进行发送。
[实施例4中的移动台的结构]
下面,使用图18说明实施例4中的移动台400的结构。图18是表示实施例4中的移动台400的结构例的图。另外,在图18中主要示出了与上行链路的通信相关的处理部。
在图18的示例中,移动台400具有天线101a和101b、无线处理部102a和102b、CP去除部103、FFT部104、子载波去映射部105、数据解调部106、控制信息解调部107、纠错解码部108a和108b、IFFT部113、CP插入部114、纠错编码部202、数据调制部203、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204、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生成部205、可分配区域确定部402和数据生成部403。
数据解调部106对从子载波去映射部105输入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处理。纠错解码部108a对由数据解调部106进行解调后的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纠错编码进行解码,并进行纠错处理。并且,纠错解码部108a将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移动速度信息输入可分配区域确定部402。
可分配区域确定部402根据从纠错解码部108a输入的移动速度信息和在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204中保存的各种信息,确定可分配区域。数据生成部403根据由可分配区域确定部402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和从纠错解码部108a输入的分配信息,生成向基站40发送的数据。
[实施例4的效果]
如上所述,实施例4的通信系统4通过由基站40测量移动台400的移动速度,由基站40和移动台400双方计算可分配区域。因此,在实施例4的通信系统4中能够降低施加给移动台400的负荷,使分配给各个移动台的频带更精细。
标号说明
1~4通信系统;10、20、30、40基站;11a、11b天线;12a、12b无线处理部;13信道质量信息接收部;14、24、34调度部;14a、24a区域确定部;14b、24b分配确定部;15a、15b纠错编码部;16a、16b数据调制部;17子载波映射部;18IFFT部;19CP插入部;21FFT部;22子载波去映射部;23信道质量测量部;29CP去除部;31移动速度信息接收部;32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33可分配区域确定部;41移动速度测量部;42数据生成部;43纠错编码部;44数据调制部;92、92a~92c移动台;100、200、300、400移动台;101a、101b天线;102a、102b无线处理部;103CP去除部;104FFT部;105子载波去映射部;106数据解调部;107控制信息解调部;108a、108b纠错解码部;109信道质量测量部;110纠错编码部;111控制信息调制部;112子载波映射部;113IFFT部;114CP插入部;201数据生成部;202纠错编码部;203数据调制部;204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设定信息;205信道质量测量用导频生成部;206子载波映射部;301移动速度测量部;302、402可分配区域确定部;303、403数据生成部。

Claims (11)

1.一种具有发送站和移动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站具有:
区域确定部,其按照每个移动台确定作为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频带的可分配区域;
分配确定部,其根据表示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的质量的质量信息,在由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的分配;以及
发送部,其向所述移动台发送可分配区域信息和分配信息,所述可分配区域信息表示由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可分配区域,所述分配信息表示由所述分配确定部确定的频带的分配,
所述移动台按照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分配信息,与所述发送站之间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从所述移动台至所述发送站的通信即下行通信中的可分配区域,
所述分配确定部根据由所述移动台发送的质量信息,在由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下行通信中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在所述下行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的分配,
所述发送部向所述移动台发送由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下行通信中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由所述分配确定部确定的下行通信中的分配信息,
所述移动台按照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下行通信中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下行通信中的分配信息,向所述发送站发送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站还具有质量测量部,该质量测量部根据由所述移动台发送的作为质量测量用的信号的导频信号,测量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的质量,
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从所述发送站至所述移动台的通信即上行通信中的可分配区域,
所述分配确定部根据表示由所述质量测量部测量出的质量的质量信息,在由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上行通信中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在所述上行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的分配,
所述发送部向所述移动台发送由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上行通信中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由所述分配确定部确定的上行通信中的分配信息,
所述移动台按照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上行通信中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上行通信中的分配信息,从所述发送站接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确定部根据从所述移动台定期发送的质量信息,定期变更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的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域确定部根据从所述移动台定期发送的质量信息,定期变更所述可分配区域,
所述分配确定部在由所述区域确定部定期变更后的可分配区域内,定期变更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的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确定部按照预定的固定数量来划分所述可分配区域,并确定所划分的频带中、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的分配。
7.一种具有发送站和移动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站具有:
质量测量部,其根据由所述移动台发送的作为质量测量用的信号的导频信号,测量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的质量;
发送站区域确定部,其确定将由所述移动台过去发送的所述导频信号的频带,设为作为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频带的可分配区域;
分配确定部,其根据表示由所述质量测量部测量出的质量的质量信息,在由所述发送站区域确定部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的分配;以及
发送部,其向所述移动台发送分配信息,该分配信息表示由所述分配确定部确定的频带的分配,
所述移动台具有:
移动台区域确定部,其确定将由该移动台过去发送的导频信号的频带设为在与所述发送站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可分配区域;以及
通信部,其按照由所述移动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和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分配信息,与所述发送站之间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站区域确定部和所述移动台区域确定部使参照过去发送的导频信号的期间即参照期间,在所述移动台的移动速度越高速时越比所述移动台的移动速度为低速时长。
9.一种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的发送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站具有:
区域确定部,其按照每个移动台确定作为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频带的可分配区域;
分配确定部,其根据表示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的质量的质量信息,在由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的分配;以及
发送部,其向所述移动台发送可分配区域信息和分配信息,所述可分配区域信息表示由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可分配区域,所述分配信息表示由所述分配确定部确定的频带的分配。
10.一种与发送站进行通信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台具有:
接收部,其从所述发送站接收可分配区域信息和分配信息,所述可分配区域信息表示作为在与该发送站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频带的可分配区域,所述分配信息表示在所述可分配区域内在与所述发送站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的分配;以及
通信部,其按照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分配信息,与所述发送站之间进行通信。
11.一种由发送站和移动台进行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站执行如下步骤:
区域确定步骤,按照每个移动台确定作为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能够使用的频带的可分配区域;
分配确定步骤,根据表示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的质量的质量信息,在经由所述区域确定步骤而确定的可分配区域内,确定在与所述移动台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的分配;以及
发送步骤,向所述移动台发送可分配区域信息和分配信息,所述可分配区域信息表示经由所述区域确定步骤而确定的可分配区域,所述分配信息表示经由所述分配确定步骤而确定的频带的分配,
所述移动台执行通信步骤,按照经由所述发送步骤而发送的可分配区域信息和分配信息,与所述发送站之间进行通信。
CN200980160002.4A 2009-06-22 2009-06-22 通信系统、发送站、移动台及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12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61346 WO2010150342A1 (ja) 2009-06-22 2009-06-22 通信システム、送信局、移動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1294A true CN102461294A (zh) 2012-05-16
CN102461294B CN102461294B (zh) 2015-07-15

Family

ID=43386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000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1294B (zh) 2009-06-22 2009-06-22 通信系统、发送站、移动台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49719B2 (zh)
EP (1) EP2448348A4 (zh)
JP (1) JP5408252B2 (zh)
KR (1) KR101335821B1 (zh)
CN (1) CN102461294B (zh)
WO (1) WO201015034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5077A (zh) * 2016-12-26 2019-08-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示频域资源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536313A (zh) * 2018-08-1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测量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85480A (ko) * 2011-12-07 2013-07-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데이터 통신 장치와 방법 및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과 방법
US9319916B2 (en) 2013-03-15 2016-04-19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tus for signal interference processing
CN103490842B (zh) * 2013-09-26 2016-09-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JP7120627B2 (ja) 2016-02-02 2022-08-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ue、及び方法
CA3024175A1 (en) 2016-06-01 2017-12-07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ignal conditioning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detecte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459833B (zh) 2017-02-17 2021-10-0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文本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10298279B2 (en) 2017-04-05 2019-05-21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paths for communication nodes
US10812121B2 (en) 2017-08-09 2020-10-20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84313B2 (en) 2017-08-09 2019-05-07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detecting, testing, diagnosing and/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20340B2 (en) * 2018-06-22 2020-10-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frequency selective scheduling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81514B1 (ko) * 2004-12-30 2010-09-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분 채널 정보 피드백을 이용한 적응 부채널 및 비트 할당 방법
JP4567628B2 (ja) * 2005-06-14 2010-10-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送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767768B2 (ja) * 2006-06-19 2011-09-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及び基地局で使用される方法
JP4940867B2 (ja) 2006-09-29 2012-05-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信号およびリファレンス信号の多重方法、リソース割当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EP2068578B1 (en) * 2006-09-29 2013-0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hannel assignment notifying methods
JP5074007B2 (ja) * 2006-11-01 2012-11-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JP4531784B2 (ja) 2007-03-20 2010-08-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JP2008301422A (ja) 2007-06-04 2008-12-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システム、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DE602007001535D1 (de) * 2007-07-23 2009-08-20 Alcatel Lucent Signalisierungsverfahren
JP5068125B2 (ja) * 2007-09-25 2012-11-07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通信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5077A (zh) * 2016-12-26 2019-08-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示频域资源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115077B (zh) * 2016-12-26 2021-0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示频域资源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166278B2 (en) 2016-12-26 2021-11-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indicating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536313A (zh) * 2018-08-1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测量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6313B (zh) * 2018-08-10 2023-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测量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50342A1 (ja) 2010-12-29
JP5408252B2 (ja) 2014-02-05
KR101335821B1 (ko) 2013-12-03
KR20120026560A (ko) 2012-03-19
EP2448348A1 (en) 2012-05-02
JPWO2010150342A1 (ja) 2012-12-06
US9049719B2 (en) 2015-06-02
CN102461294B (zh) 2015-07-15
EP2448348A4 (en) 2015-11-04
US20120082055A1 (en) 201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1294A (zh) 通信系统、发送站、移动台及通信方法
KR101079102B1 (ko) Ofdm/ofdma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및 채널정보 추정 방법
KR101217292B1 (ko) 통신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CN1665228B (zh) 根据频率再用率自适应分配子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KR100894142B1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 시스템에서 무선리소스를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39123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0913089B1 (ko)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파일럿 신호 전송 방법
CN101554027B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基站和用户终端
AU20052392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preamble sequence for adaptive antenna system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06267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을 할당하고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3402264B (zh) 基站装置、集成电路和通信方法
CN107409112B (zh) 基于能量效率指示的子载波频率间隔的自适应
CN101541011B (zh) 一种协调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EP2053770A1 (en) A method for realizing frequency domain scheduling in the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and the system thereof
KR20090006863A (ko) 송신장치 및 수신장치
CN107370517A (zh) 采用显式跳频的多载波通信系统
RU2006118707A (ru) Ограничительное повторное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для системы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EP2086139A1 (en)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KR20070027948A (ko) 광대역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전송 오버 헤드를 줄이기 위한장치 및 방법
CN1953349B (zh)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
KR20080073028A (ko) 중계 방식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에 자원을할당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3053125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测距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JP2016129270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CN11804416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421197A (zh) 一种协调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