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8067B - 手持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8067B
CN102458067B CN201010529430.4A CN201010529430A CN102458067B CN 102458067 B CN102458067 B CN 102458067B CN 201010529430 A CN201010529430 A CN 201010529430A CN 102458067 B CN102458067 B CN 1024580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late
chute
location structure
slid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94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8067A (zh
Inventor
刘信志
刘大维
黄哲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294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580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58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8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8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80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一定位结构以及第二定位结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相叠。第一板件位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并且固定于第一机体。第一板件具有滑槽以及肋条。肋条横设于滑槽内且沿滑槽延伸。第二板件位于第一板件与第二机体之间并且固定于第二机体。第二板件的侧缘具有一滑块夹持于肋条上,使第二板件可沿滑槽移动。第一定位结构配置于第一板件上并且位于第二板件的移动路径上。第二定位结构配置于滑块上,且第二定位结构可在移动路径的一锁定位置上与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

Description

手持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滑盖式的手持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今资讯科技的发达,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容易从电子装置取得所需的资讯。另一方面,凭借工艺技术水准的提高,各类型手持电子装置莫不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也因为具有便于随身携带的特性与优势,使得大众普遍接受并将其运用在日常生活上。
为使手持电子装置方便携带并符合不同的喜好与需求,其外型在设计上,除了传统的直立式手机之外,另有掀盖式、旋盖式及滑盖式等形式。就滑盖式的手持电子装置而言,其上下机体相叠并可相对滑动,以呈现展开与收合等不同的操作状态。
传统的滑盖式的手持电子装置会在上下两机体之间配置连动机构,使上下两机体在收合状态与展开状态间转换。然而,由于连动机构内含弹性件或连杆等元件,因此不利于手持电子装置的轻量化与薄型化。此外,过于复杂的连动机构容易损坏而影响手持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且会增加手持电子装置的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装置,通过简单的滑动机构来使上下机体相对滑动,并稳定地呈现展开与收合等不同的操作状态。
为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内容,在此提出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一第一定位结构以及一第二定位结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相叠。第一机体具有一滑槽,且滑槽面向第二机体。第二机体具有一滑块。滑块滑设于滑槽上,以带动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完全相叠而成为一收合状态或是相互远离而成为一展开状态。第一定位结构配置于滑槽。第一定位结构位于滑块的移动路径上。第二定位结构配置于滑块上,且第二定位结构适于在移动路径的一锁定位置上与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机体包括一第一板件。第一板件具有所述滑槽以及一肋条。肋条横设于滑槽内且沿滑槽延伸。第二机体包括一第二板件。第二板件的一侧缘具有所述滑块。滑块嵌入滑槽并且夹持于肋条上,使第二板件可沿滑槽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位于滑块上且朝向滑槽的一定位缺口。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一弹片。弹片两端固定于第一板件,且弹片具有悬吊于所述两端之间的一突出部。突出部适于在锁定位置上卡掣于定位缺口。
更详细而言,前述的弹片可位于滑槽外侧,且弹片的突出部穿过第一板件的一开孔进入到滑槽内。
此外,滑块可包括一底板、一侧墙以及一顶板。底板连接第二板件的侧缘。侧墙立于底板的一侧缘。顶板连接侧墙,且顶板与底板实质上相互平行,以共同夹持肋条。如此,前述的定位缺口例如是位于顶板上,且定位缺口的方向与顶板的平面方向垂直。或者,定位缺口例如是位于顶板远离侧墙的一端,且定位缺口的方向与顶板的平面方向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位于第一板件上的一定位孔。定位孔暴露滑槽。第二固定结构包括一弹片。弹片位于滑槽内且具有朝向第一板件的一突出部。突出部适于在锁定位置上卡掣于定位孔。此外,突出部在锁定位置以外的位置时可抵靠于滑槽内壁,以使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的移动行程更为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位于肋条上的一定位缺口。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位于滑块上的一开孔以及一弹片。开孔暴露出肋条,而弹片位于滑块外侧。弹片两端固定于开孔两侧的滑块上,且弹片具有悬吊于所述两端之间的一突出部。突出部位于开孔内,且适于在锁定位置上卡掣于定位缺口。此外,突出部在锁定位置以外的位置时可抵靠于肋条,以使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的移动行程更为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突出部包括由弹片本体弯曲形成的凸包(convex hull)。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二定位结构在锁定位置上与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时,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完全相叠而成为收合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二定位结构在锁定位置上与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时,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相互远离而成为展开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位于肋条上的一定位缺口,而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位于滑块上的一开孔、位于开孔内的一滚动件以及承靠滚动件的一弹片。开孔暴露出肋条,弹片位于该滑块外侧并至少覆盖部分开孔,且弹片两端固定于开孔两侧的滑块上,以对滚动件施加朝向肋条的一作用力,使滚动件在锁定位置上卡掣于定位缺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滚动件包括一滚珠或一滚柱,而定位缺口为与滚动件外型相配合的一圆形凹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滚动件在锁定位置以外的位置时会抵靠于肋条。
基于上述,本发明在两机体之间设置滑动机构,使两机体可相对滑动,并且在两机体的移动路径上设置定位结构,以稳定地呈现各种特定的操作状态,如收合状态或展开状态等。本发明提出的滑动机构可被视为手动滑动绞链,虽然省略了弹性件或连杆等元件,但仍可维持手持电子装置的正常操作,有利于手持电子装置的轻量化与薄型化。此外,此简化的滑动机构设计具有较佳的可靠度,可延长手持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并有助于降低手持电子装置的制作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与1B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2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包括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上视图、前视图以及沿I-I’线的剖视图;
图5包括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下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6为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二板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与9分别为图7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局部结构;
图10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的手持电子装置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2包括图10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上视图、前视图以及沿I-I’线的剖视图;
图13包括图10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下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15为图14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6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19为图18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手持电子装置
110:第一机体
120:第二机体
180:显示荧幕
190:键盘
F:侧向力
D:方向
210:第一板件
210a:第一板件的开孔
212:滑槽
214:肋条
220:第二板件
222:滑块
222a:滑块的底板
222b:滑块的侧墙
222c:滑块的顶板
252:弹片
252a:弹片的突出部
254:滑块上的定位缺口
262:肋条上的定位缺口
264:滑块的开孔
266:弹片
266a:弹片的突出部
266b:弹片的连接部
272:第一板件上的定位孔
274:弹片
274a:弹片的突出部
282:定位缺口
284:开孔
286:滚珠
288:弹片
288a:凹陷部
296: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多个实施例详述了本发明的手持电子装置可能的实施态样,其中通过调整定位结构的型态、位置,可以得到如该些实施例所述的多种架构。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参照下列实施例之后,理应能依当下的技术水平在合理的范围内来组合、微调或省略该些可供调整的参数,以符合实际需求。此外,在可能的情况下,下列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相同的元件符号来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以提供连贯且清楚的描述。
图1A与图1B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示意图。此手持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滑盖式手机、个人移动数字助理、笔记型电脑或其他类似的电子装置。
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100处于收合状态,此时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相叠合,且第一机体110位于第二机体120的上方。接着,如图1B所示,使用者可对第一机体110施加一侧向力F,使第一机体110沿着方向D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平移,且第一机体110会由第二机体120的上方滑出第二机体120的一侧。此时,第一机体110会暴露出第二机体120上的局部区域,而使手持电子装置100成为展开状态。
一般而言,第一机体110具有显示荧幕180,用以显示图像或文字资讯,而第二机体120具有键盘190或是其他可能的元件,用以供使用者输入资讯,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随着电子装置100的功能日益多样化,显示荧幕180例如可为触控荧幕,以提供使用者采用触控方式输入资讯,如此使用者在使用电子装置100时,便可能在第二机体120与第一机体110之间进行来回操作。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也可同时设置显示面板,以实现双荧幕的同步显示或是触控操作的功能。
为了结合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会在两机体之间设置连接支架,例如可相互滑移的两个板件。该两板件分别连接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使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可相对滑动。下列实施例的附图可能省略了前述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以清楚表达本发明提出的滑动机构的设计。
图2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3绘示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断面结构。图4包括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上视图、前视图以及沿I-I’线的剖视图。图5包括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下视图以及侧视图。
请同时参考图1-图5,手持电子装置100包括如图1A与图1B所示的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以及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位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其中第一板件210固定于第一机体110,而第二板件220固定于第二机体120。
本实施例的滑动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板件210上的两个滑槽212以及两个肋条214,以及位于第二板件220上的两个滑块222。两个滑槽212相互平行,并且位于第一板件210面向第二机体120的一侧,其例如是对第一板件210进行形塑所形成的条状凹槽。滑槽212的延伸方向例如是与前述图1B的方向D平行。肋条214分别横设于相应的滑槽212内且沿滑槽212延伸。滑块222位于第二板件220的两端的侧缘并且滑设在相应的滑槽212内。第二板件220可通过滑块222夹持于相应的肋条214上,使第二板件220可沿滑槽212而相对于第一板件210移动,并且带动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完全相叠而成为如图1A所示的收合状态或是相互远离而成为如图1B所示的展开状态。
更详细而言,参见图6所示的第二板件220的局部放大图。滑块222可包括底板222a、侧墙222b以及顶板222c。底板222a是指由第二板件220的侧缘向外水平延伸的部分。侧墙222b立于底板222a的一侧缘。顶板222c连接侧墙222b,且顶板222c与底板222a实质上相互平行,以共同夹持相应的肋条214。
本实施例更在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的移动路径上设置定位结构,以稳定地呈现各种特定的操作状态。例如,在第一板件210上设置第一定位结构,使其位于第二板件220的移动路径上,并且在第二板件220的滑块222上设置与第一定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使得第二定位结构可在移动路径的一个锁定位置上与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换言之,当第二板件220带动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一板件210而移动到该锁定位置时,可通过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的相互干涉,来锁定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的相对位置。此锁定位置可以被设定为手持电子装置100处于收合状态、展开状态或是其他特定操作模态时的位置。
具体实施上,本实施例在对应于滑槽212两端的两个锁定位置上分别设置了弹片252作为前述的第一定位结构。第一板件210具有开孔210a,以暴露出滑槽212内的滑块222。弹片252位于滑槽212外侧,且弹片252的两端被固定于第一板件210。弹片252还具有悬吊于所述两端之间的突出部252a,其穿过第一板件210的开孔210a而突出至滑槽212内。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252a例如是由弹片252本体弯曲形成的凸包。
此外,本实施例在滑块222上形成朝向滑槽212的定位缺口254,以作为前述的第二定位结构。此定位缺口254位于滑块222的顶板222c上,且定位缺口254的方向与顶板222c的平面方向(即顶板的延伸方向)垂直。在此,所述定位缺口254的方向即是指定位缺口254正对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缺口254正对于第一机体110,而弹片252则是被设置于滑槽212的顶部。如此,弹片252的突出部252a可在第二板件220的滑块222移动到滑槽212两端的两个锁定位置时,卡掣于定位缺口254。
通过前述的弹片252与定位缺口254,可以让使用者在操作手持电子装置100时有较佳的手感。更详细而言,当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呈现收合状态时,相互卡掣的弹片252与定位缺口254可以提供定位的效果,以锁定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的相对位置。当使用者要将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展开时,只需施加可以克服弹片252与定位缺口254之间的卡掣效果的侧向力F(如图1B所示),便可以解开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的干涉,而使第一机体110沿着方向D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平移。之后,当手持电子装置100完全展开而成为展开状态时,滑块222上的定位缺口254会再与位于移动路径另一端的另一个弹片252的突出部252a达成干涉,而将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所定在相对展开的状态。
本发明并不限定前述定位缺口254在滑块222上的位置,以及相应的弹片252在第一板件210上的位置。图7便绘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局部结构。图8与图9分别绘示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的局部结构。如图7-图9所示,本实施例将定位缺口254改为设置在滑块222的顶板222c远离侧墙222b的一端,且定位缺口254的方向与顶板222c的平面方向平行。相应地,开孔210a位于滑槽212的侧壁上,使弹片252的突出部252a穿过开孔210a而突出至滑槽212内。如此,弹片252的突出部252a可在第二板件220的滑块222移动到滑槽212的锁定位置时,卡掣于定位缺口254。
图10为依照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11绘示图10的手持电子装置的断面结构。图12包括图10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上视图、前视图以及沿I-I’线的剖视图。图13包括图10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下视图以及侧视图。本实施例与图2-6所示的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定位结构的位置与型态。更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位于肋条214上的一定位缺口262,而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位于滑块222上的一开孔264以及一弹片266。开孔264暴露出肋条214,且弹片266位于滑块222外侧。弹片266两端固定于开孔264两侧的滑块222上,且弹片266具有悬吊于该两端之间的突出部266a。突出部266a穿过开孔264而抵靠于肋条214上,且适于在锁定位置上卡掣于肋条214上的定位缺口262。
本实施例的突出部266a例如是由弹片266本体弯曲形成的凸包。此外,突出部266a与弹片266两端之间可形成连续弯折的连接部266b。此连接部266b可随着突出部266a的移动而被拉伸,使突出部266a具有较大的弹性裕度。
通过本实施例的肋条214上的定位缺口262以及滑块222上的开孔264以及弹片266,同样能到达到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定位效果,以提高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手感,并且使两机体稳定地呈现各种特定的操作状态,如收合状态或展开状态等。再者,本实施例还可以让弹片266的突出部266a在锁定位置以外的位置时抵靠于肋条214,以维持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之间的间隙。换言之,在大部分的移动路径上,弹片266的突出部266a都会抵靠于肋条214,确保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之间不会发生松动或是摇晃的情况,而有助于提高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稳定度。
图14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15绘示图14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局部断面结构。本实施例与前述多个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定位结构的位置与型态。更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位于第一板件210上的一定位孔272,其暴露滑槽212。第二固定结构包括位于滑槽212内的一弹片274。此弹片274的一端例如是固定在第二板件220的滑块222的顶板222c上,且弹片274具有朝向第一板件210的突出部274a。此突出部274a适于在锁定位置上卡掣于第一板件210上的定位孔272。
本实施例的突出部274a例如是由弹片274本体弯曲形成的凸包。通过本实施例的第一板件210上的定位孔272以及弹片274,同样能到达到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定位效果,以提高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手感,并且使两机体稳定地呈现各种特定的操作状态,如收合状态或展开状态等。再者,本实施例还可以让弹片274的突出部274a在锁定位置以外的位置时抵靠于滑槽212的内壁,以维持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之间的间隙。换言之,在大部分的移动路径上,弹片274的突出部274a都会抵靠于滑槽212的内壁,确保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之间不会发生松动或是摇晃的情况,而有助于提高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稳定度。
图16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17绘示图16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局部断面结构。本实施例与前述多个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定位结构的位置与型态。更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位于肋条214上的一定位缺口282,而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位于滑块222上的一开孔284、位于开孔284内的一滚珠286以及承靠滚珠286的一弹片288。开孔284暴露出肋条214。弹片288位于滑块222外侧并至少覆盖部分开孔284,且弹片288两端固定于开孔284两侧的滑块222上,以对滚珠施加朝向肋条214的一作用力,使滚珠286在锁定位置上卡掣于肋条214上的定位缺口282。
图18为依照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19绘示图18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局部断面结构。本实施例与前述图16与图17所绘示的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将滚珠286置换为滚柱296。相关构件的配置与作动接与前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简言之,图16-图19所绘示的实施例是通过滚动件来与滑动机构上的定位结构相嵌合,以达到与前述多个实施例相同的定位效果。其中,所述定位缺口282例如是与滚珠286或滚柱296外型相配合的一圆形凹孔。此外,弹片288也可具有对应于滚珠286或滚柱296的一凹陷部288a,以与开孔284共同限制滚珠286或滚柱296的位置。如此一来,可以提高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手感,并且使两机体稳定地呈现各种特定的操作状态,如收合状态或展开状态等。再者,本实施例还可以让滚珠286或滚柱296在锁定位置以外的位置时抵靠于肋条214,以维持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之间的间隙。换言之,在大部分的移动路径上,滚珠286或滚柱296都会通过弹片288的弹力抵靠于肋条214,确保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之间不会发生松动或是摇晃的情况,而有助于提高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稳定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滑动机构以及位于两机体的移动路径上的定位结构有利于使用者采用手动的方式来操作手持电子装置,并且稳定地呈现各种特定的操作状态,如收合状态或展开状态等。由于省略了弹性件或连杆等元件,因此有利于手持电子装置的轻量化与薄型化,且简化的滑动机构设计具有较佳的可靠度,可延长手持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并有助于降低手持电子装置的制作成本。
虽然发明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机体,具有一第一板件,该第一板件具有一滑槽以及一肋条,该肋条横设于该滑槽内且沿该滑槽延伸;
第二机体,与该第一机体相叠,该滑槽面向该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具有一第二板件,该第二板件的一侧缘具有一滑块,该滑块嵌入该滑槽,其中该滑块包括:
底板,连接该第二板件的该侧缘;
侧墙,立于该底板的一侧缘;以及
顶板,连接该侧墙,该顶板与该底板实质上相互平行,以共同夹持该肋条,使该第二板件可沿该滑槽移动,以带动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完全相叠而成为一收合状态或是相互远离而成为一展开状态;
第一定位结构,配置于该滑槽,该第一定位结构位于该滑块的移动路径上;以及
第二定位结构,配置于该滑块上,该第二定位结构适于在该移动路径的一锁定位置上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
其中该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位于该滑块上且朝向该滑槽的一定位缺口,而该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一弹片,该弹片两端固定于该第一板件,且该弹片具有悬吊于该两端之间的一突出部,该突出部适于在该锁定位置上卡掣于该定位缺口。
2.如发明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突出部包括由该弹片本体弯曲形成的凸包。
3.如发明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弹片位于该滑槽外侧,且该弹片的该突出部穿过该第一板件的一开孔进入到该滑槽内。
4.如发明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定位缺口位于该顶板上,且该定位缺口的方向与该顶板的平面方向垂直。
5.如发明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定位缺口位于该顶板远离该侧墙的一端,该定位缺口的方向与该顶板的平面方向平行。
6.如发明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二定位结构在该锁定位置上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时,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相互远离而成为该展开状态。
7.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机体,具有一第一板件,该第一板件具有一滑槽以及一肋条,该肋条横设于该滑槽内且沿该滑槽延伸;
第二机体,与该第一机体相叠,该滑槽面向该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具有一第二板件,该第二板件的一侧缘具有一滑块,该滑块嵌入该滑槽,其中该滑块包括:
底板,连接该第二板件的该侧缘;
侧墙,立于该底板的一侧缘;以及
顶板,连接该侧墙,该顶板与该底板实质上相互平行,以共同夹持该肋条,使该第二板件可沿该滑槽移动,以带动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完全相叠而成为一收合状态或是相互远离而成为一展开状态;
第一定位结构,配置于该滑槽,该第一定位结构位于该滑块的移动路径上;以及
第二定位结构,配置于该滑块上,该第二定位结构适于在该移动路径的一锁定位置上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
其中该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位于该第一板件上的一定位孔,该定位孔暴露该滑槽,该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一弹片,该弹片位于该滑槽内且具有朝向该第一板件的一突出部,该突出部适于在该锁定位置上卡掣于该定位孔。
8.如发明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突出部包括由该弹片本体弯曲形成的凸包。
9.如发明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突出部在该锁定位置以外的位置时会抵靠于该滑槽内壁。
10.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机体,具有一第一板件,该第一板件具有一滑槽以及一肋条,该肋条横设于该滑槽内且沿该滑槽延伸;
第二机体,与该第一机体相叠,该滑槽面向该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具有一第二板件,该第二板件的一侧缘具有一滑块,该滑块嵌入该滑槽,其中该滑块包括:
底板,连接该第二板件的该侧缘;
侧墙,立于该底板的一侧缘;以及
顶板,连接该侧墙,该顶板与该底板实质上相互平行,以共同夹持该肋条,使该第二板件可沿该滑槽移动,以带动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完全相叠而成为一收合状态或是相互远离而成为一展开状态;
第一定位结构,配置于该滑槽,该第一定位结构位于该滑块的移动路径上;以及
第二定位结构,配置于该滑块上,该第二定位结构适于在该移动路径的一锁定位置上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
其中该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位于该肋条上的一定位缺口,而该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位于该滑块上的一开孔以及一弹片,该开孔暴露出该肋条,该弹片位于该滑块外侧,该弹片两端固定于该开孔两侧的该滑块上,且该弹片具有悬吊于该两端之间的一突出部,该突出部位于该开孔内,且适于在该锁定位置上卡掣于该定位缺口。
11.如发明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突出部包括由该弹片本体弯曲形成的凸包。
12.如发明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突出部在该锁定位置以外的位置时会抵靠于该肋条。
13.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机体,具有一第一板件,该第一板件具有一滑槽以及一肋条,该肋条横设于该滑槽内且沿该滑槽延伸;
第二机体,与该第一机体相叠,该滑槽面向该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具有一第二板件,该第二板件的一侧缘具有一滑块,该滑块嵌入该滑槽,其中该滑块包括:
底板,连接该第二板件的该侧缘;
侧墙,立于该底板的一侧缘;以及
顶板,连接该侧墙,该顶板与该底板实质上相互平行,以共同夹持该肋条,使该第二板件可沿该滑槽移动,以带动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完全相叠而成为一收合状态或是相互远离而成为一展开状态;
第一定位结构,配置于该滑槽,该第一定位结构位于该滑块的移动路径上;以及
第二定位结构,配置于该滑块上,该第二定位结构适于在该移动路径的一锁定位置上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
其中该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位于该肋条上的一定位缺口,而该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位于该滑块上的一开孔、位于该开孔内的一滚动件以及承靠该滚动件的一弹片,该开孔暴露出该肋条,该弹片位于该滑块外侧并至少覆盖部分该开孔,且该弹片两端固定于该开孔两侧的该滑块上,以对该滚动件施加朝向该肋条的一作用力,使该滚动件在该锁定位置上卡掣于该定位缺口。
14.如发明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滚动件包括一滚珠或一滚柱,而该定位缺口为与该滚动件外型相配合的一圆形凹孔。
15.如发明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滚动件在该锁定位置以外的位置时会抵靠于该肋条。
CN201010529430.4A 2010-10-29 2010-10-29 手持电子装置 Active CN102458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29430.4A CN102458067B (zh) 2010-10-29 2010-10-29 手持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29430.4A CN102458067B (zh) 2010-10-29 2010-10-29 手持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8067A CN102458067A (zh) 2012-05-16
CN102458067B true CN102458067B (zh) 2015-09-09

Family

ID=46040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29430.4A Active CN102458067B (zh) 2010-10-29 2010-10-29 手持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5806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9042A (zh) * 2000-12-20 2002-07-17 宏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系统及其防电磁波干扰结构
CN101102652A (zh) * 2006-07-07 2008-01-0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盖结构及应用该滑盖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562956A (zh) * 2008-04-18 2009-10-2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盖机构及应用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573011A (zh) * 2008-04-28 2009-11-0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盖机构及应用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1430733Y (zh) * 2009-03-23 2010-03-24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滑盖式便携电子设备的滑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8534C (zh) * 2006-01-26 2009-07-0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单平面多向滑动机构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9042A (zh) * 2000-12-20 2002-07-17 宏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系统及其防电磁波干扰结构
CN101102652A (zh) * 2006-07-07 2008-01-0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盖结构及应用该滑盖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562956A (zh) * 2008-04-18 2009-10-2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盖机构及应用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573011A (zh) * 2008-04-28 2009-11-0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盖机构及应用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1430733Y (zh) * 2009-03-23 2010-03-24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滑盖式便携电子设备的滑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8067A (zh) 201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538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162866A1 (en) Double Hinge Radial Cams
US20160037672A1 (en)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CN101141502B (zh) 用于便携通讯设备的键盘输入装置及其滑动模块
CN205029706U (zh) 卡托取出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CN101876879A (zh) 双轴式滑动界面应用系统及方法
CN102448270A (zh) 手持电子装置
CN104345800A (zh) 安装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582372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电子模组固定结构
CN103713700A (zh) 闩扣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CN202013532U (zh) 便携式终端
JP2011049805A (ja) 携帯端末
CN102458067B (zh) 手持电子装置
US20120312665A1 (en) Controlle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1049806A (ja) 携帯端末
JP5662142B2 (ja) 通信機器、通信機器の機能表示方法、通信機器のプログラムの記録媒体
JP2013186895A (ja) 上下に移動可能な入力キーが設けられたキーボードを備えた電子装置
CN101754619B (zh) 手持电子装置
CN102413654B (zh) 手持电子装置
US2007003397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apable of Conveniently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a Key Module
KR101427258B1 (ko) 휴대 단말기
CN101969750B (zh)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
CN102933046B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
KR20070071462A (ko) 슬라이드형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1142554B1 (ko) 단말기 및 이의 슬라이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