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3654B - 手持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3654B
CN102413654B CN201010297768.1A CN201010297768A CN102413654B CN 102413654 B CN102413654 B CN 102413654B CN 201010297768 A CN201010297768 A CN 201010297768A CN 102413654 B CN102413654 B CN 102413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late
hand
chute
hold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77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3654A (zh
Inventor
黄哲宏
刘信志
刘大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977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136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13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3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3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36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以及一摩擦件。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相叠,且第一机体滑设于第二机体上。摩擦件设置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两个相对的移动面之间,且摩擦件在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的滑动行程中承靠所述两个相对的移动面。

Description

手持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滑盖式的手持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今资讯科技的发达,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容易从电子装置取得所需的资讯。另一方面,凭借工艺技术水准的提高,各类型手持电子装置莫不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也因为具有便于随身携带的特性与优势,使得大众普遍接受并将其运用在日常生活上。
为使手持电子装置方便携带并符合不同的喜好与需求,其外型在设计上,除了传统的直立式手机之外,另有掀盖式、旋盖式及滑盖式等形式。就滑盖式的手持电子装置而言,其上下机体相叠并可相对滑动,以呈现展开与收合等不同的操作状态。
传统的滑盖式的手持电子装置会在上下两机体之间配置连动机构,使上下两机体在收合状态与展开状态间转换。然而,由于连动机构内含弹性件或连杆等元件,因此不利于手持电子装置的轻量化与薄型化。此外,过于复杂的连动机构容易损坏而影响手持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且会增加手持电子装置的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装置,通过简单的滑动机构来使上下机体相对滑动,并稳定地呈现展开与收合等不同的操作状态。
为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内容,在此提出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以及一摩擦件。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相叠,且第一机体滑设于第二机体上。摩擦件设置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两个相对的移动面之间,且摩擦件在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的滑动行程中承靠所述两个相对的移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机体包括一第一板件。第一板件具有一滑槽以及一肋条。滑槽面向第二机体,肋条横设于滑槽内且沿滑槽延伸。第二机体包括一第二板件,且第二板件的一侧缘具有一滑块。滑块嵌入滑槽并夹持于肋条上,使第二板件可沿滑槽移动,以带动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完全相叠而成为一收合状态或是相互远离而成为一展开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板件具有一第一平板部,第二板件具有一第二平板部,且第一平板部与第二平板部实质上相互平行设置。摩擦件位于第一平板部与第二平板部之间,且摩擦件固定于第二平板部,并承靠于第一平板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摩擦件的材质包括不织布或铁氟龙(Teflon)。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摩擦件包括一弹性件。此弹性件固定于滑块,并承靠于滑槽内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弹性件包括一第一弹片,其两端固定于滑块上。第一弹片的中央部位具有一第一突出部,此第一突出部承靠滑槽内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包括由第一弹片本体弯曲形成的凸包(convex hull)。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电子装置更包括一第一定位结构以及一第二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配置于第一板件上,且第一定位结构位于第二板件的移动路径上。此外,第二定位结构配置于滑块上,且第二定位结构适于在移动路径的一锁定位置上与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位于滑块上且朝向滑槽的一定位缺口,而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一第二弹片。第二弹片位于滑槽外侧。第二弹片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板件,且第二弹片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二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穿过第一板件的一开孔进入到滑槽内,且第二突出部适于在锁定位置上卡掣于定位缺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突出部包括由弹片本体弯曲形成的凸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滑块包括一底板、一侧墙以及一顶板。底板连接第二板件的侧缘。侧墙立于底板的一侧缘。顶板连接侧墙,且顶板与底板实质上相互平行,以共同夹持肋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二定位结构在锁定位置上与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时,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完全相叠而成为收合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二定位结构在锁定位置上与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时,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相互远离而成为展开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电子装置更包括一弹片以及一定位缺口。弹片位于滑槽外侧。弹片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板件,且弹片的另一端具有一突出部。突出部穿过第一板件的一开孔进入到滑槽内。定位缺口位于滑块上且朝向滑槽。突出部适于在滑块沿滑槽移动至一锁定位置时,卡掣于定位缺口。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出的滑动机构可被视为手动滑动绞链,虽然省略了弹性件或连杆等元件,但仍可维持手持电子装置的正常操作,有利于手持电子装置的轻量化与薄型化。此外,本发明在两机体之间设置摩擦件,使两机体之间不会发生松动或摇晃,以提高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稳定度。因外,本发明的滑动机构设计具有较佳的可靠度,可延长手持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并有助于降低手持电子装置的制作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2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3A、图3B为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下视图及侧视图;
图4绘示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一板件;
图5绘示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二板件;
图6为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A-A’断面图;
图7为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B-B’断面图;
图8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9为图8的手持电子装置的C-C’断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手持电子装置
110:第一机体
120:第二机体
180:显示荧幕
190:键盘
F:侧向力
D:方向
210:第一板件
210a:第一板件的开孔
212:滑槽
214:肋条
220:第二板件
222:滑块
222a:滑块的底板
222b:滑块的侧墙
222c:滑块的顶板
252:弹片
252a:弹片的突出部
254:滑块上的定位缺口
282:摩擦件
284:摩擦件
292:第一平板部
294:第二平板部
284a:摩擦件的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多个实施例详述了本发明的手持电子装置可能的实施态样,其中通过调整摩擦件的型态、位置,可以得到如该些实施例所述的多种架构。此外,定位结构的型态、位置同样也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被改变,为以下实施例并未逐一赘述。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参照下列实施例之后,理应能依当下的技术水平在合理的范围内来组合、微调或省略该些可供调整的参数,以符合实际需求。此外,在可能的情况下,下列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相同的元件符号来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以提供连贯且清楚的描述。
图1A与图1B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示意图。此手持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滑盖式手机、个人移动数字助理、笔记型电脑或其他类似的电子装置。
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100处于收合状态,此时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相叠合,且第一机体110位于第二机体120的上方。接着,如图1B所示,使用者可对第一机体110施加一侧向力F,使第一机体110沿着方向D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平移,且第一机体110会由第二机体120的上方滑出第二机体120的一侧。此时,第一机体110会暴露出第二机体120上的局部区域,而使手持电子装置100成为展开状态。
一般而言,第一机体110具有显示荧幕180,用以显示图像或文字资讯,而第二机体120具有键盘190或是其他可能的元件,用以供使用者输入资讯,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随着电子装置100的功能日益多样化,显示荧幕180例如可为触控荧幕,以提供使用者采用触控方式输入资讯,如此使用者在使用电子装置100时,便可能在第二机体120与第一机体110之间进行来回操作。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也可同时设置显示面板,以实现双荧幕的同步显示或是触控操作的功能。
为了结合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会在两机体之间设置连接支架,例如可相互滑移的两个板件。该两板件分别连接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使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可相对滑动。下列实施例的附图可能省略了前述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以清楚表达本发明提出的滑动机构的设计。
图2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3A、图3B为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下视图及侧视图。图4绘示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一板件。图5绘示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二板件。图6为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A-A’断面图。图7为图2的手持电子装置的B-B’断面图。
请同时参考图1-图7,手持电子装置100包括如图1A与图1B所示的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以及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位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其中第一板件210固定于第一机体110,而第二板件220固定于第二机体120。
本实施例的滑动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板件210上的两个滑槽212以及两个肋条214,以及位于第二板件220上的两个滑块222。两个滑槽212相互平行,并且位于第一板件210面向第二机体120的一侧,其例如是对第一板件210进行形塑所形成的条状凹槽。滑槽212的延伸方向例如是与前述图1B的方向D平行。肋条214分别横设于相应的滑槽212内且沿滑槽212延伸。滑块222位于第二板件220的两端的侧缘并且滑设在相应的滑槽212内。第二板件220可通过滑块222夹持于相应的肋条214上,使第二板件220可沿滑槽212而相对于第一板件210移动,并且带动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完全相叠而成为如图1A所示的收合状态或是相互远离而成为如图1B所示的展开状态。
更详细而言,参见图5所示的第二板件220的局部放大图。滑块222可包括底板222a、侧墙222b以及顶板222c。底板222a是指由第二板件220的侧缘向外水平延伸的部分。侧墙222b立于底板222a的一侧缘。顶板222c连接侧墙222b,且顶板222c与底板222a实质上相互平行,以共同夹持相应的肋条214。
请参考图2与图7,本实施例的第一板件210具有一第一平板部292,第二板件220具有一第二平板部294,且第一平板部292与第二平板部294实质上相互平行设置。换言之,当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相对展开或收合时,第一板件210的第一平板部292与第二板件220的第二平板部294会相对移动时。
本实施例为了提高手持电子装置100的操作稳定度,避免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在相对移动时发生松动或摇晃,因此在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的两个相对的移动面之间设置了摩擦件282,使摩擦件282在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的滑动行程中承靠所述两个相对的移动面。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是将摩擦件282设置在在第一板件210的第一平板部292与第二板件220的第二平板部294之间,其中摩擦件282固定于第二平板部294,并承靠于第一平板部292。如此,在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由图1A的收合状态转换为图1B所示的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或是反向操作的过程中,固定于第二平板部294的摩擦件282会保持与第一平板部292的接触,以维持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的滑动行程的稳定。
前述摩擦件282的材质例如是不织布、铁氟龙或是其他可提供适当的摩擦效果的材料。此外,本发明也可以用其他具有类似的摩擦效果的物件来取代摩擦件282。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改为将摩擦件282固定于第一平板部292,并承靠于第二平板部294。如此,同样可以达到稳定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的滑动行程的效果。
图8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9为图8的手持电子装置的C-C’断面图。如图8与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更在第一板件210与第二板件220的移动路径上设置定位结构,以稳定地呈现各种特定的操作状态。例如,在第一板件210上设置第一定位结构,使其位于第二板件220的移动路径上,并且在第二板件220的滑块222上设置与第一定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使得第二定位结构可在移动路径的一个锁定位置上与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换言之,当第二板件220带动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一板件210而移动到该锁定位置时,可通过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的相互干涉,来锁定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的相对位置。此锁定位置可以被设定为手持电子装置100处于收合状态、展开状态或是其他特定操作模态时的位置。
具体实施上,本实施例在对应于滑槽212两端的两个锁定位置上分别设置了弹片252作为前述的第一定位结构。第一板件210具有开孔210a,以暴露出滑槽212内的滑块222。弹片252位于滑槽212外侧,且弹片252的一端被固定于第一板件210。弹片252还具有悬空的另一端,其具有突出部252a。突出部252a其穿过第一板件210的开孔210a而突出至滑槽212内。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252a例如是由弹片252本体弯曲形成的凸包。
此外,本实施例在滑块222上形成朝向滑槽212的定位缺口254,以作为前述的第二定位结构。此定位缺口254位于滑块222的顶板222c上,且定位缺口254的方向与顶板222c的平面方向(即顶板的延伸方向)垂直。在此,所述定位缺口254的方向即是指定位缺口254正对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缺口254正对于第一机体110,而弹片252则是被设置于滑槽212的顶部。如此,弹片252的突出部252a可在第二板件220的滑块222移动到滑槽212两端的两个锁定位置时,卡掣于定位缺口254。
通过前述的弹片252与定位缺口254,可以让使用者在操作手持电子装置100时有较佳的手感。更详细而言,当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呈现收合状态时,相互卡掣的弹片252与定位缺口254可以提供定位的效果,以锁定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的相对位置。当使用者要将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展开时,只需施加可以克服弹片252与定位缺口254之间的卡掣效果的侧向力F(如图1B所示),便可以解开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的干涉,而使第一机体110沿着方向D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平移。之后,当手持电子装置100完全展开而成为展开状态时,滑块222上的定位缺口254会再与位于移动路径另一端的另一个弹片252的突出部252a达成干涉,而将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所定在相对展开的状态。
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前述定位缺口254在滑块222上的位置,以及相应的弹片252在第一板件210上的位置。
另外,本实施例更可选择在滑块222与滑槽212之间配置了另一个摩擦件284。此摩擦件284例如是固定于滑块222,并承靠于滑槽212内壁的弹性件,以使摩擦件284与滑槽212内壁持续接触。更详细而言,摩擦件284例如是一弹片,其两端固定于滑块222上,且弹片的中央部位具有一突出部284a,其承靠滑槽212内壁。在此,突出部284a例如是由弹片本体弯曲形成的凸包。
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可提供类似的摩擦效果的物件或材料来取代摩擦件284,本文不再逐一赘述。再者,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改为将摩擦件284固定于滑槽212内壁,并承靠于滑块222。如此,同样可以达到稳定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的滑动行程的效果。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的手持电子装置可以选择在滑槽212与滑块222之间设置定位结构,并且可在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的两个相对的移动面之间设置摩擦件282或284。其中,摩擦件282与284可以同时被应用在同一个手持电子装置上,或是可以择一使用。例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除了摩擦件284之外,还可以同时具有如图2与图7所示的摩擦件282。此外,图8所示的实施例也可以使摩擦件282取代图8所示的摩擦件284。另外,图2-图7所示的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图8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结构(弹片252)与第二定位结构(定位缺口254)。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两机体之间设置滑动机构,使两机体可相对滑动,并且在两机体之间设置摩擦件,使两机体之间不会发生松动或摇晃,以提高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稳定度。此外,本发明还可在两机体的移动路径上设置定位结构,以在各种特定的操作状态下,如收合状态或展开状态等,呈现稳定的定位效果。本发明提出的滑动机构可被视为手动滑动绞链,虽然省略了弹性件或连杆等元件,但仍可维持手持电子装置的正常操作,有利于手持电子装置的轻量化与薄型化。此外,此简化的滑动机构设计具有较佳的可靠度,可延长手持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并有助于降低手持电子装置的制作成本。另外,两机体之间设置的摩擦件与定位结构有助于提高操作稳定度与操作手感。
虽然已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机体;
第二机体,与该第一机体相叠,且该第一机体滑设于该第二机体上;以及
摩擦件,设置于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的两个相对的移动面之间,该摩擦件在该第一机体相对于该第二机体的滑动行程中承靠该两个相对的移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机体包括第一板件,该第一板件具有滑槽以及肋条,该滑槽面向该第二机体,该肋条横设于该滑槽内且沿该滑槽延伸,该第二机体包括第二板件,该第二板件的一侧缘具有滑块,该滑块嵌入滑槽并夹持于该肋条上,使该第二板件可沿该滑槽移动,以带动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完全相叠而成为一收合状态或是相互远离而成为一展开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板件具有第一平板部,该第二板件具有第二平板部,该第一平板部与该第二平板部实质上相互平行设置,该摩擦件位于该第一平板部与该第二平板部之间,且该摩擦件固定于该第二平板部,并承靠于该第一平板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摩擦件的材质包括不织布或铁氟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摩擦件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固定于该滑块,并承靠于该滑槽内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片,其两端固定于该滑块上,且该第一弹片的中央部位具有第一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承靠该滑槽内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突出部包括由该第一弹片本体弯曲形成的凸包。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还包括:
第一定位结构,配置于该第一板件上,该第一定位结构位于该第二板件的移动路径上;以及
第二定位结构,配置于该滑块上,该第二定位结构适于在该移动路径的一锁定位置上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位于该滑块上且朝向该滑槽的一定位缺口,而该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弹片,该第二弹片位于该滑槽外侧,该第二弹片的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板件,且该第二弹片的另一端具有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穿过该第一板件的一开孔进入到该滑槽内,且该第二突出部适于在该锁定位置上卡掣于该定位缺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突出部包括由该弹片本体弯曲形成的凸包。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滑块包括:
底板,连接该第二板件的该侧缘;
侧墙,立于该底板的一侧缘;以及
顶板,连接该侧墙,该顶板与该底板实质上相互平行,以共同夹持该肋条。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二定位结构在该锁定位置上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时,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完全相叠而成为该收合状态。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二定位结构在该锁定位置上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干涉时,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相互远离而成为该展开状态。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还包括:
弹片,位于该滑槽外侧,该弹片的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板件,且该弹片的另一端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穿过该第一板件的一开孔进入到该滑槽内;以及
定位缺口,位于该滑块上且朝向该滑槽,该突出部适于在该滑块沿该滑槽移动至一锁定位置时,卡掣于该定位缺口。
CN201010297768.1A 2010-09-21 2010-09-21 手持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3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7768.1A CN102413654B (zh) 2010-09-21 2010-09-21 手持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7768.1A CN102413654B (zh) 2010-09-21 2010-09-21 手持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3654A CN102413654A (zh) 2012-04-11
CN102413654B true CN102413654B (zh) 2014-08-20

Family

ID=45915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776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3654B (zh) 2010-09-21 2010-09-21 手持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36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3985A (zh) * 2013-07-03 2015-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骨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0106Y (zh) * 2003-12-31 2005-02-23 沈楙钦 抽屉滑轨复归定位装置
CN2770279Y (zh) * 2004-12-10 2006-04-05 李阳 手机组件滑动配合机构
DE202006012829U1 (de) * 2006-08-21 2006-10-19 Cherng Jyieh Corporation, Hsin Chuang Führungsanordnung zum Anheben und Absenken eines Tragarms für ein Display
CN101009718A (zh) * 2006-01-26 2007-08-0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单平面多向滑动机构及其应用
CN201504247U (zh) * 2009-08-20 2010-06-09 通达(厦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滑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55763B1 (ko) * 2004-04-28 2006-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독취센서유닛 이송 가이드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스캐닝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0106Y (zh) * 2003-12-31 2005-02-23 沈楙钦 抽屉滑轨复归定位装置
CN2770279Y (zh) * 2004-12-10 2006-04-05 李阳 手机组件滑动配合机构
CN101009718A (zh) * 2006-01-26 2007-08-0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单平面多向滑动机构及其应用
DE202006012829U1 (de) * 2006-08-21 2006-10-19 Cherng Jyieh Corporation, Hsin Chuang Führungsanordnung zum Anheben und Absenken eines Tragarms für ein Display
CN201504247U (zh) * 2009-08-20 2010-06-09 通达(厦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滑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3654A (zh) 201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2845B (zh) 电子装置
US982369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6629746B2 (ja) 折り畳み可能(Foldable)機器
US82286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providing a display panel with planar support
US787286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5900037B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JP4638508B2 (ja) シフト可能なキーパッドを有する携帯電話
CN102448270B (zh) 手持电子装置
US20130128453A1 (en) Peripheral input device
CN103167070A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手持电子设备
US8811034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50136093A (ko) 회전 컴포넌트 부착용 힌지 기구
KR101682491B1 (ko) 케이스 장치
CN102681611A (zh) 电子设备及其扩充基座
US9864407B2 (e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dock
CN104345800A (zh) 安装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013532U (zh) 便携式终端
CN102413654B (zh) 手持电子装置
US20110157793A1 (en) Slide-type electronic device
CN102458067B (zh) 手持电子装置
JP5383754B2 (ja) 無線入力装置
US20130306457A1 (en) Multi-directional key assembly
CN102933046B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
US928583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0983218B1 (ko) 확장 가능한 키패드용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