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7875B - 业务倒换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业务倒换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7875B
CN102457875B CN201010520822.4A CN201010520822A CN102457875B CN 102457875 B CN102457875 B CN 102457875B CN 201010520822 A CN201010520822 A CN 201010520822A CN 102457875 B CN102457875 B CN 102457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bsc
mgw
signaling
ro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08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7875A (zh
Inventor
徐锡芳
唐忠伟
秦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208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57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57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7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7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7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业务倒换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应用于包含多个软交换端局的软交换网络中;将其中一个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作为主用SERVER,将至少一个剩余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作为所述主用SERVER的备用SERVER;当主用SERVER出现故障时,执行如下倒换流程:步骤1,主用SERVER和其控制的基站控制器BSC切断相互之间的信令交互;步骤2,将所述主用SERVER控制的媒体网关MGW重注册至备用SERVER;步骤3,当MGW成功重注册至备用SERVER后,备用SERVER激活到所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电路,并在检测到所述A接口信令路由和所述话务中继电路均可用时,接替主用SERVER负责的业务。采用本发明,能够快速实现业务倒换。

Description

业务倒换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心网技术,特别涉及业务倒换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服务器(SERVER)和媒体网关(MGW)为传统扩展时分多路复用(TDM)被分设的两个重要部分。其中,MSC SERVER和MGW之间新增了基于IP承载方式的Mc接口,IP路由通过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疏通,具体如图1所示。
截至到2009年初,苏南大容量爱立信软交换端局总数为62台,登记用户总数达1900万户,日均话务量达400万ERL。基于此,确保苏南大容量爱立信软交换端局稳定、高效运行,有效提升网络稳定性,缩短紧急故障时业务恢复时间,提高网络应急处理能力,成为软交换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依据苏南大容量爱立信软交换端局的安全现状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在软交换端局MSC SERVER出现紧急故障时的业务倒换手段为:BSC割接方式。其中,BSC割接方式是指:当一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出现紧急故障时,将该软交换端局下的BSC话务电路和信令链路全部通过物理端口割接的方式倒换到其他正常的MSC SERVER上去,由该正常的MSC SERVER临时接管故障MSCSERVER的业务接续。
参见图2,图2为现有BSC割接方式应用的组网示意图。以图2所示的组网仅包含两个软交换端局,并且该两个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分别为SERVER1和SERVER2为例。当SERVER1出现故障时,SERVER1控制的BSC1话务将全部阻断。为紧急恢复业务,减少对用户的影响,只能对BSC1的话务端口和信令端口进行紧急调整,将话务电路和信令链路割接到正常SERVER2控制的MGW3。但是,这种BSC割接方式能够执行的前提条件是:MGW3上需要额外预留端口,否则无法进行物理端口的对接。如此,这会导致物理电路终端和传输设备投资量很大;并且,由于BSC割接方式需要通过物理端口割接的方式来恢复业务,即需要直接进行物理传输电路调整,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并且割接时间较长,对用户影响较大,从现网试点局验证结果来看,恢复一个BSC的业务需要40分钟左右。
为了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还公开了另一业务倒换手段:基站割接方式。其中,基站割接方式是在MSC SERVER出现紧急故障,而其他正常MSC
SERVER控制的MGW又没有预留端口时执行的,具体是将故障MSC SERVER控制的BSC下面连接的基站临时割接至其他正常的MSC SERVER。
参见图3,图3为现有技术中基站割接方式应用的组网示意图。以图3所示的组网仅包含两个软交换端局,并且该两个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分别为SERVER1和SERVER2为例。当SERVER1出现紧急故障时,BSC1话务将全部阻断,为紧急恢复业务,减少对用户的影响,需要进行业务倒换。由于硬件资源受限,如果处于正常的SERVER2所控制的MGW3上没有额外预留端口,则无法对BSC1的话务端口和信令端口进行紧急调整,所以只能将BSC1下面的话务基站逐个割接到SERVER2下连的BSC2。但是这种基站割接方式能够执行的前提是:BSC2预先准备应急TDM电路端口,这影响物理端口资源的利用率,加大投资量;并且,通常现网中每个MSC SERVER控制3至4个BSC,而每个BSC下挂40个左右基站,这样,一旦MSC SERVER出现全阻故障,采取基站割接方式整体恢复业务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据统计,一般在2-3小时左右,难以实现对用户业务的无缝恢复,对用户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业务倒换方法和系统,以便快速实现业务倒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业务倒换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含多个软交换端局的软交换网络中,将其中一个软交换端局的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MSC SERVER作为主用SERVER,将至少一个剩余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作为所述主用SERVER的备用SERVER;当主用SERVER出现故障时,执行如下倒换流程:
步骤1,主用SERVER和其控制的基站控制器BSC切断相互之间的信令交互;
步骤2,将所述主用SERVER控制的媒体网关MGW重注册至备用SERVER;
步骤3,备用SERVER激活到所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电路,并在检测到所述A接口信令路由和所述话务中继电路均可用时,接替主用SERVER负责的业务。
优选地,所述步骤1包括:
主用SERVER检查和所述BSC之间的信令路由,如果检查出该信令路由并未切断,则关闭和所述BSC之间的信令路由,或者,关闭和所述BSC之间的2M信令链路;
所述BSC检查和所述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路由,如果检查出该信令路由并未切断,则关闭和所述主用SERVER之间的2M信令链路。
优选地,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所述备用SERVER获取所述BSC的无线小区参数,将所述无线小区参数写入至自身的交换机系统数据中;
步骤22,所述MGW将控制自身的SERVER由所述主用SERVER更改为所述备用SERVER,并通过开启到备用SERVER的IP信令路由数据激活到备用SERVER的IP信令路由;
步骤23,所述备用SERVER通过开启到所述MGW的IP信令路由数据激活到所述MGW的IP信令路由,并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使所述MGW重注册到备用SERVER。
优选地,步骤21中,所述备用SERVER通过与主用SERVER通信获取配置在所述主用SERVER的BSC无线小区参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23中,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使MGW重注册到备用SERVER包括:所述备用SERVER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主动发送H.248信令至MGW,以使MGW重注册至所述备用SERVER。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备用SERVER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链路包括:
所述备用SERVER在确定已配置的BSC信令点属性表示备用SERVER和所述BSC之间的A接口信令交互通过所述MGW的信令网关进行转接时,利用已配置的和所述主用SERVER相同的14位信令点,并通过所述IP信令路由发送用于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的通知至所述MGW;
所述MGW中的信令网关SG通过所述MGW和所述BSC之间已开通的64Kbps信令链路将所述通知发送至BSC,以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
利用激活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链路。
优选地,所述14位信令点配置在所述备用SERVER的A接口;
所述备用SERVER的A接口还配置了另一14位信令点,用于与所述备用SERVER自带的其他MGW和BSC通信。
优选地,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进一步包括:确定MGW是否成功重注册到所述备用SERVER,如果是,执行步骤3。
优选地,所述确定MGW是否成功重注册到备用SERVER包括:
检查所述IP信令路由状态和所述MGW的状态是否均正常,如果是,则确定MGW成功重注册到备用SERVER,否则,确定MGW未成功重注册到备用SERVER。
优选地,将至少一个剩余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作为主用SERVER的备用SERVER包括:
从剩余软交换端局中选择出与所述主用SERVER所在的软交换端局处于同一区域的软交换端局;
从选择出的软交换端局中确定出至少一个满足预设条件的软交换端局,所述预设条件为确定出的软交换端局的工程设计容量大于或等于自身的话务量与所述主用SERVER所在的软交换端局的话务量之和;
将该确定出的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作为所述主用SERVER的备用SERVER。
一种业务倒换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包含多个软交换端局的软交换网络中;该系统包括:
主用SERVER,为所述软交换网络中其中一个软交换端局的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MSC SERVER;
备用SERVER,为至少一个剩余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用于作为所述主用SERVER的备用;
基站控制器BSC和媒体网关MGW,分别由所述主用SERVER控制,其中所述MGW下连BSC;
其中,当主用SERVER出现故障时,
所述主用SERVER和BSC用于切断相互之间的信令交互;
所述MGW用于重注册至备用SERVER;
所述备用SERVER用于激活到所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电路,并在检测到所述A接口信令路由和所述话务中继电路均可用时,接替主用SERVER负责的业务。
优选地,所述主用SERVER和BSC用于切断相互之间的信令交互包括:主用SERVER切断和BSC之间的信令交互,以及BSC切断和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交互;
其中,主用SERVER切断和BSC之间的信令交互包括:主用SERVER检查和所述BSC之间的信令路由,如果检查出该信令路由并未切断,则关闭和所述BSC之间的信令路由,或者,关闭和所述BSC之间的2M信令链路;
BSC切断和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交互包括:BSC检查和所述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路由,如果检查出该信令路由并未切断,则关闭和所述主用SERVER之间的2M信令链路。
优选地,所述MGW重注册至备用SERVER包括:
所述MGW在所述备用SERVER获取所述BSC的无线小区参数,将所述无线小区参数写入至所述备用SERVER的交换机系统数据中之后,将控制自身的SERVER由所述主用SERVER更改为所述备用SERVER,并通过开启到备用SERVER的IP信令路由数据激活到备用SERVER的IP信令路由,并在所述备用SERVER通过开启到所述MGW的IP信令路由数据激活到所述MGW的IP信令路由后,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重注册到备用SERVER。
优选地,所述MGW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重注册到备用SERVER为:所述MGW接收到所述备用SERVER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主动发送的H.248信令,并执行重注册至所述备用SERVER的过程,以重注册到所述备用SERVER。
优选地,所述备用SERVER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链路包括:
所述备用SERVER在确定已配置的BSC信令点属性表示备用SERVER和BSC之间的A接口信令交互通过所述MGW的信令网关进行转接时,利用已配置的和所述主用SERVER相同的14位信令点,并通过所述IP信令路由发送用于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的通知至所述MGW;
所述MGW中的信令网关SG通过所述MGW和所述BSC之间已开通的64Kbps信令链路将所述通知发送至BSC,以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
利用激活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链路。
优选地,所述备用SERVER还用于确定MGW是否重注册成功,如果是,继续执行激活到所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的操作;
其中,所述确定MGW是否重注册成功为:检查所述IP信令路由状态和所述MGW的状态是否均正常,如果是,则确定MGW重注册成功,否则,确定MGW重注册不成功。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在主用SERVER出现紧急故障时,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投资用于容灾的物理电路资源,也不需要改动现有的硬件配置,以及对话务电路和信令链路进行硬件割接,而是通过软件上的业务倒换流程来实现两个独立的软交换端局的业务倒换,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快速业务倒换,依据工程实验局和现网软交换端局进行应急倒换的验证,本发明可将业务恢复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并且,也无需增加额外成本。
进一步地,本发明立足于解决MSC SERVER层面的容灾保护,当MSCSERVER出现紧急故障时,通过本发明可以快速恢复用户业务,大大缩短了紧急故障时业务恢复时间,有效提升了网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软交换网示意图;
图2为现有BSC割接方式应用的组网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基站割接方式应用的组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本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详细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图4所示的流程。该流程应用于包含多个(比如截止到2009年初苏南大容量爱立信软交换端局达到的个数62个)软交换端局的软交换网络中,在该软交换网络中,每一个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作为该软交换端局的主用SERVER,同时还可作为其他软交换端局中MSCSERVER的备用SERVER,具体实现可为:将其中一个软交换端局的MSCSERVER作为主用SERVER,将至少一个剩余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作为所述主用SERVER的备用SERVER。
其中,将至少一个剩余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作为主用SERVER的备用SERVER包括:从剩余软交换端局中选择出与所述主用SERVER所在的软交换端局处于同一区域的软交换端局;从选择出的软交换端局中确定出至少一个满足预设条件的软交换端局,所述预设条件为确定出的软交换端局的工程设计容量大于或等于自身的话务量与所述主用SERVER所在的软交换端局的话务量之和;将该确定出的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作为所述主用SERVER的备用SERVER。比如,软交换网络中包含5个软交换端局,分别为软交换端局1至5,若软交换端局1中的MSC SERVER为主用SERVER,则从剩余的4个软交换端局中选择出与软交换端局1处于同一区域的软交换端局,假如软交换端局2至3与软交换端局1处于同一区域,则针对软交换端局2,判断该软件换端局2的工程设计容量是否大于或等于软件换端局2的话务量与软交换端局1的话务量之和,如果是,则确定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作为所述主用SERVER的备用SERVER。对软交换端局3执行类似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确定出多个软交换端局的MSCSERVER都可作为所述主用SERVER的备用SERVER,则可从中任选一个或多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另外,现网软交换网络中,各个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和MGW之间的Mc接口在物理上基于IP承载方式,采用扁平化方式组网,并通过唯一的一张IP专用承载网疏通信令路由,且各个MSC SERVER和任意一个MGW在物理上都能互相PING通对方的IP地址,即已经实现了底层IP物理端口的互通,因此,本实施例中备用SERVER和主用SERVER控制的MGW处于同一张IP承载网内,这能够便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倒换流程。
基于此,当主用SERVER出现故障时,执行图4所示的业务倒换流程:
步骤401,主用SERVER和其控制的BSC切断相互之间的信令交互。
也就是说,主用SERVER切断和其控制的BSC之间的信令交互,以及BSC切断和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交互。至于如何切断,可分别参见图5所示的步骤501至步骤502。
步骤402,将所述主用SERVER控制的MGW重注册至备用SERVER;
步骤403,备用SERVER激活到所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电路,并在检测到所述A接口信令路由和所述话务中继电路均可用时,接替主用SERVER负责的业务。
至此,实现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本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401至步骤403执行的流程都是通过软件指令实现的,在图5中进行了详细描述。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详细流程图。该流程以图6所示的组网为例,假如图6所示的组网包含两个处于同一区域的软交换端局,其中一个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为主用SERVER,另一个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为备用SERVER,其中,主用SERVER平时控制MGW1,MGW1下连BSC1,用于开通微蜂窝用作话务测试;备用SERVER平时控制MGW2,MGW2下连若干个BSC,各BSC有用户话务;并且,该备用SERVER和MGW1的IP物理端口已实现互通。当主用SERVER出现紧急故障,无法处理用户业务时,执行图5所示的业务倒换流程:
步骤501,主用SERVER启动应急软件切断指令:检查和BSC1之间的信令路由,如果检查出该信令路由并未切断,则关闭和BSC1之间的信令路由,或者,关闭和BSC1之间的2M信令链路,以达到切断和BSC1的信令交互的目的。
步骤501为主用SERVER切断和其控制的BSC1之间的信令交互操作。
步骤502,BSC1启动应急软件切断指令,该切断指令类似于步骤501所述的切断指令,具体为:检查和所述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路由,如果检查出该信令路由并未切断,则关闭和所述主用SERVER之间的2M信令链路,以达到切断和主用SERVER的信令交互。
步骤502为BSC1切断和控制其的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交互。
可以看出,以上步骤501至步骤502具体为主用SERVER和其控制的BSC切断相互之间的信令交互的操作。
步骤503,备用SERVER启动应急软件获取指令:获取BSC 1无线小区参数,将BSC1无线小区参数写入至自身的交换机系统数据。
步骤503中的获取具体为:备用SERVER与主用SERVER通信,以获取配置在所述主用SERVER的BSC无线小区参数。
之后,备用SERVER处于等待状态,直至到达步骤505。
步骤504,MGW1启动应急软件激活指令:将控制自身的SERVER由所述主用SERVER更改为所述备用SERVER,并通过开启到备用SERVER的IP信令路由数据激活到备用SERVER的IP信令路由。
也就是说,步骤504是将控制MGW1的SERVER由原来的主用SERVER更改为备用SERVER。另外,步骤504中的IP信令路由为Mc接口的IP信令路由。
之后,MGW1处于等待状态,直至步骤505中重注册。
步骤505,备用SERVER启动应急软件重注册指令:通过开启到MGW1的IP信令路由数据激活到MGW1的IP信令路由,并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使MGW1重注册到备用SERVER。
步骤505中重注册具体为:备用SERVER使用已激活的IP信令路由主动发起H.248信令,以使MGW1重注册至所述备用SERVER。其中,该H.248信令采用有M3UA层的SIGTRAN协议栈结构,底层为IP以太网络。至于MGW1重注册至备用SERVER的具体H.248信令消息交互过程与现有MGW注册到MSC SERVER的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6,在MGW1重注册到备用SERVER之后,备用SERVER检查Mc接口的IP信令路由状态和MGW1状态是否均正常,如果是,则确定MGW1成功重注册到备用SERVER,否则,确定MGW1未成功重注册到备用SERVER。
步骤506实质上为确定MGW1是否成功重注册到所述备用SERVER,其可仍属于步骤505中软件重注册指令所包含的操作。
步骤507,当MGW成功重注册至备用SERVER后,备用SERVER继续执行软件启用指令:激活到BSC 1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BSC 1A接口的话务中继电路。
本步骤507中,为了实现BSC1话务的快速倒换,使BSC1无需改动大量的话务设备,经研究和现场测试验证,对备用SERVER的A接口采用了双信令点设置,即设置两个14位信令点,其中,第一个14位信令点用于和该备用SERVER原本自带的MGW和BSC通信,比如图6中的MGW2和BSC3、BSC4;之所以设置该第一个14位信令点,目的就是为了不影响该备用SERVER控制的原有话务;而第二个14位信令点设置成和主用SERVER的14位信令点相同,专门用于和紧急倒入的MGW1和BSC1通信,之所以设置第二个14位信令点,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对BSC1数据做任何修改,有效解决了话务倒换时效性问题,实现了A接口话务的快速恢复。
基于此,步骤507中激活到BSC1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BSC1A接口的话务中继电路具体为:
步骤5071,备用SERVER确定已配置的BSC1信令点属性。
本实施例中,SERVER上配置的BSC信令点属性不外乎两种,一种为:SP属性=“IP”,用于表示该SERVER和该BSC之间的A接口信令交互将通过该SERVER控制的MGW的信令网关(SG)进行转接;另一种为:SP属性=“SS7”,用于表示直达信令链路方式。本实施例中,由于BSC1原本不是备用SERVER的BSC,其需要将该BSC1信令点属性配置为:SP属性=“IP”。如此,本步骤5071确定的BSC1信令点属性为:SP属性=“IP”,之后执行步骤5072。
步骤5072,利用已确定的BSC1信令点属性,并通过所述IP信令路由发送用于激活到BSC1的A接口信令路由的通知至MGW1。
具体地,步骤5072为:利用和所述主用SERVER相同的14位信令点,并通过所述IP信令路由发送用于激活到BSC1的A接口信令路由的通知至MGW1。
步骤5073,MGW1中的信令网关SG通过MGW1和所述BSC之间已开通的64Kbps信令链路将所述通知发送至BSC1,以激活到BSC1的A接口信令路由;并利用激活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链路。
至此,完成对步骤507中激活到BSC 1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BSC1A接口的话务中继电路的具体描述。之后,备用SERVER和BSC1之间的A接口信令交互将通过MGW1的信令网关功能进行转接,具体见图6中用“-----”表示的业务倒换后的A接口信令流。
步骤508,备用SERVER在检测到所述接口信令路由和所述话务中继电路均可用时,发送软件提示:业务倒换完成,之后接替主用SERVER负责的业务。
至此,完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个步骤中涉及的指令都可通过软件设计。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进行描述。
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图。其中,该系统应用于包含多个软交换端局的软交换网络中;该系统包括:
主用SERVER,为所述软交换网络中其中一个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
备用SERVER,为至少一个剩余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用于作为所述主用SERVER的备用;
BSC和MGW,分别由所述主用SERVER控制,其中所述MGW下连BSC;
其中,当主用SERVER出现故障时,
所述主用SERVER和BSC用于切断相互之间的信令交互;
所述MGW用于重注册至备用SERVER;
所述备用SERVER用于激活到所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电路,并在检测到所述A接口信令路由和所述话务中继电路均可用时,接替主用SERVER负责的业务。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用SERVER和BSC用于切断相互之间的信令交互包括:主用SERVER切断和BSC之间的信令交互,以及BSC切断和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交互;
其中,主用SERVER切断和BSC之间的信令交互包括:主用SERVER检查和所述BSC之间的信令路由,如果检查出该信令路由并未切断,则关闭和所述BSC之间的信令路由,或者,关闭和所述BSC之间的2M信令链路;
BSC切断和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交互包括:BSC检查和所述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路由,如果检查出该信令路由并未切断,则关闭和所述主用SERVER之间的2M信令链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MGW重注册至备用SERVER包括:
所述MGW在所述备用SERVER获取所述BSC的无线小区参数,将所述无线小区参数写入至所述备用SERVER的交换机系统数据中之后,将控制自身的SERVER由所述主用SERVER更改为所述备用SERVER,并通过开启到备用SERVER的IP信令路由数据激活到备用SERVER的IP信令路由,并在所述备用SERVER通过开启到所述MGW的IP信令路由数据激活到所述MGW的IP信令路由后,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重注册到备用SERVER。
本实施例中,所述MGW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重注册到备用SERVER为:所述MGW接收到所述备用SERVER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主动发送的H.248信令,并执行重注册至所述备用SERVER的过程,以重注册到所述备用SERVER。
本实施例中,所述备用SERVER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并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链路包括:
所述备用SERVER在确定已配置的BSC信令点属性表示备用SERVER和BSC之间的A接口信令交互通过所述MGW的信令网关进行转接时,利用已配置的和所述主用SERVER相同的14位信令点,并通过所述IP信令路由发送用于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的通知至所述MGW;
所述MGW中的信令网关SG通过所述MGW和所述BSC之间已开通的64Kbps信令链路将所述通知发送至BSC,以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
利用激活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链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备用SERVER还用于确定MGW是否重注册成功,如果是,继续执行激活到所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的操作;
其中,所述确定MGW是否重注册成功为:检查所述IP信令路由状态和所述MGW的状态是否均正常,如果是,则确定MGW重注册成功,否则,确定MGW重注册不成功。
至此,完成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描述。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在主用SERVER出现紧急故障时,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投资用于容灾的物理电路资源,也不需要改动现有的硬件配置,以及对话务电路和信令链路进行硬件割接,而是通过严格的业务倒换流程来实现两个独立的软交换端局的业务倒换,即仅在信令中进行改进,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快速业务倒换,依据工程实验局和现网软交换端局进行应急倒换的验证,本发明可将业务恢复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进一步地,本发明立足于解决MSC SERVER层面的容灾保护,当MSCSERVER出现紧急故障时,通过本发明可以快速恢复用户业务,大大缩短了紧急故障时业务恢复时间,有效提升了网络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软件指令实现业务快速倒换,无需投资专用的冗余物理TDM电路资源和IP电路资源,无需增加额外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业务倒换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含多个软交换端局的软交换网络中;其特征在于,将其中一个软交换端局的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MSC SERVER作为主用SERVER,将至少一个剩余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作为所述主用SERVER的备用SERVER;当主用SERVER出现故障时,执行如下倒换流程:
步骤1,主用SERVER和其控制的基站控制器BSC切断相互之间的信令交互;
步骤2,将所述主用SERVER控制的媒体网关MGW重注册至备用SERVER,具体为:
步骤21,所述备用SERVER获取所述BSC的无线小区参数,将所述无线小区参数写入至自身的交换机系统数据中;
步骤22,所述MGW将控制自身的SERVER由所述主用SERVER更改为所述备用SERVER,并通过开启到备用SERVER的IP信令路由数据激活到备用SERVER的IP信令路由;
步骤23,所述备用SERVER通过开启到所述MGW的IP信令路由数据激活到所述MGW的IP信令路由,并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使所述MGW重注册到备用SERVER;
步骤3,备用SERVER激活到所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电路,并在检测到所述A接口信令路由和所述话务中继电路均可用时,接替主用SERVER负责的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主用SERVER检查和所述BSC之间的信令路由,如果检查出该信令路由并未切断,则关闭和所述BSC之间的信令路由,或者,关闭和所述BSC之间的2M信令链路;
所述BSC检查和所述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路由,如果检查出该信令路由并未切断,则关闭和所述主用SERVER之间的2M信令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中,所述备用SERVER通过与主用SERVER通信获取配置在所述主用SERVER的BSC无线小区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中,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使MGW重注册到备用SERVER包括:所述备用SERVER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主动发送H.248信令至MGW,以使MGW重注册至所述备用SERVE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备用SERVER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链路包括:
所述备用SERVER在确定已配置的BSC信令点属性表示备用SERVER和所述BSC之间的A接口信令交互通过所述MGW的信令网关进行转接时,利用已配置的和所述主用SERVER相同的14位信令点,并通过所述IP信令路由发送用于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的通知至所述MGW;
所述MGW中的信令网关SG通过所述MGW和所述BSC之间已开通的64Kbps信令链路将所述通知发送至BSC,以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
利用激活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4位信令点配置在所述备用SERVER的A接口;
所述备用SERVER的A接口还配置了另一14位信令点,用于与所述备用SERVER自带的其他MGW和BSC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进一步包括:确定MGW是否成功重注册到所述备用SERVER,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MGW是否成功重注册到备用SERVER包括:
检查所述IP信令路由状态和所述MGW的状态是否均正常,如果是,则确定MGW成功重注册到备用SERVER,否则,确定MGW未成功重注册到备用SERVER。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一个剩余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作为主用SERVER的备用SERVER包括:
从剩余软交换端局中选择出与所述主用SERVER所在的软交换端局处于同一区域的软交换端局;
从选择出的软交换端局中确定出至少一个满足预设条件的软交换端局,所述预设条件为确定出的软交换端局的工程设计容量大于或等于自身的话务量与所述主用SERVER所在的软交换端局的话务量之和;
将该确定出的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作为所述主用SERVER的备用SERVER。
10.一种业务倒换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包含多个软交换端局的软交换网络中;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主用SERVER,为所述软交换网络中其中一个软交换端局的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MSC SERVER;
备用SERVER,为至少一个剩余软交换端局的MSC SERVER,用于作为所述主用SERVER的备用;
基站控制器BSC和媒体网关MGW,分别由所述主用SERVER控制,其中所述MGW下连BSC;
其中,当主用SERVER出现故障时,
所述主用SERVER和BSC用于切断相互之间的信令交互;
所述MGW用于通过以下步骤重注册至备用SERVER:所述MGW在所述备用SERVER获取所述BSC的无线小区参数,将所述无线小区参数写入至所述备用SERVER的交换机系统数据中之后,将控制自身的SERVER由所述主用SERVER更改为所述备用SERVER,并通过开启到备用SERVER的IP信令路由数据激活到备用SERVER的IP信令路由,并在所述备用SERVER通过开启到所述MGW的IP信令路由数据激活到所述MGW的IP信令路由后,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重注册到备用SERVER;
所述备用SERVER用于激活到所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电路,并在检测到所述A接口信令路由和所述话务中继电路均可用时,接替主用SERVER负责的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SERVER和BSC用于切断相互之间的信令交互包括:主用SERVER切断和BSC之间的信令交互,以及BSC切断和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交互;
其中,主用SERVER切断和BSC之间的信令交互包括:主用SERVER检查和所述BSC之间的信令路由,如果检查出该信令路由并未切断,则关闭和所述BSC之间的信令路由,或者,关闭和所述BSC之间的2M信令链路;
BSC切断和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交互包括:BSC检查和所述主用SERVER之间的信令路由,如果检查出该信令路由并未切断,则关闭和所述主用SERVER之间的2M信令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GW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重注册到备用SERVER为:所述MGW接收到所述备用SERVER利用激活的IP信令路由主动发送的H.248信令,并执行重注册至所述备用SERVER的过程,以重注册到所述备用SERVER。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SERVER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链路包括:
所述备用SERVER在确定已配置的BSC信令点属性表示备用SERVER和BSC之间的A接口信令交互通过所述MGW的信令网关进行转接时,利用已配置的和所述主用SERVER相同的14位信令点,并通过所述IP信令路由发送用于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的通知至所述MGW;
所述MGW中的信令网关SG通过所述MGW和所述BSC之间已开通的64Kbps信令链路将所述通知发送至BSC,以激活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
利用激活的A接口信令路由启用A接口的话务中继链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SERVER还用于确定MGW是否重注册成功,如果是,继续执行激活到所述BSC的A接口信令路由的操作;
其中,所述确定MGW是否重注册成功为:检查所述IP信令路由状态和所述MGW的状态是否均正常,如果是,则确定MGW重注册成功,否则,确定MGW重注册不成功。
CN201010520822.4A 2010-10-21 2010-10-21 业务倒换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2457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20822.4A CN102457875B (zh) 2010-10-21 2010-10-21 业务倒换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20822.4A CN102457875B (zh) 2010-10-21 2010-10-21 业务倒换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7875A CN102457875A (zh) 2012-05-16
CN102457875B true CN102457875B (zh) 2014-05-07

Family

ID=46040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20822.4A Active CN102457875B (zh) 2010-10-21 2010-10-21 业务倒换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578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3772B (zh) * 2012-09-14 2015-12-09 中兴国通通讯装备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支持多Flex通道的软终端及其自适应动态接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574A (zh) * 2002-01-24 2003-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交换中心的备份方法
CN1545345A (zh) * 2003-11-12 2004-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软交换网络的容灾方法
CN1741665A (zh) * 2004-08-29 2006-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双归属组网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1159757A (zh) * 2007-10-25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归属同步数据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9656C (zh) * 2005-02-25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媒体网关功能的方法和无线接入控制设备及接入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574A (zh) * 2002-01-24 2003-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交换中心的备份方法
CN1545345A (zh) * 2003-11-12 2004-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软交换网络的容灾方法
CN1741665A (zh) * 2004-08-29 2006-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双归属组网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1159757A (zh) * 2007-10-25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归属同步数据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7875A (zh) 201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5555B (zh) 通信设备间的主备倒换方法、通信设备和系统及服务请求设备
JP600797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経路制御方法
CN1536819B (zh) 下一代网络中双归属的实现方法
EP2238782B1 (en) Mobile core network node redundancy
CN100574486C (zh) 通信网络中双归属组网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1083606B (zh) 移动交换中心仿真的容灾备份方法及其装置
US20080161054A1 (en) Node selection function for multipoint radio network configurations
WO2007000094A1 (fr) Procede pour effectuer un raccordement a double anneau de central de commutation mobile
CN102257848B (zh) 通信设备间的主备倒换方法、通信设备和系统及服务请求设备
CN101127588B (zh)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故障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368712A (zh) 主、备用设备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111790B (zh) 基于基站控制设备群组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57701A (zh) 一种lte网络网关池组容灾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984014A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05634848B (zh) 一种虚拟路由器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9392007A (zh) 用于解决随选网络信令风暴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265556B (zh) 通信设备间的主备倒换方法、通信设备和系统及服务请求设备
CN101425965A (zh) 业务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6465094B (zh) 一种业务容灾的方法、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1237622B (zh) 容灾控制设备
CN104041090B (zh) 会话恢复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457875B (zh) 业务倒换方法和系统
CN101217293A (zh) 媒体业务托管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05790995B (zh) 一种业务自动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217405B (zh) Sgsn的备份方法和通信系统、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