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7363A -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7363A
CN102457363A CN2010105173136A CN201010517313A CN102457363A CN 102457363 A CN102457363 A CN 102457363A CN 2010105173136 A CN2010105173136 A CN 2010105173136A CN 201010517313 A CN201010517313 A CN 201010517313A CN 102457363 A CN102457363 A CN 102457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k
nack feedback
member carrier
terminal equipment
n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73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7363B (zh
Inventor
高雪娟
沈祖康
林亚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0105173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57363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PCT/CN2011/080427 priority patent/WO2012051904A1/zh
Priority to US13/703,629 priority patent/US8902784B2/en
Priority to KR1020127031277A priority patent/KR101447067B1/ko
Priority to EP23170302.6A priority patent/EP4228183A1/en
Priority to JP2013519954A priority patent/JP5523631B2/ja
Priority to EP11833810.2A priority patent/EP2632070B1/en
Publication of CN102457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7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7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7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selection方案基于ACK/NACK映射表格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时,避免ACK/NACK反馈信息反馈过程中由于基站和终端设备对传输方案的理解不一致造成的检测结果不一致问题,从而,实现对LTE Rel-8 PUCCH format 1a/1b的回退。

Description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长期演进多载波系统,为支持比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更宽的系统带宽,比如100MHz,一种可能是直接分配100M带宽的频谱,如图1所示;一种可能是将分配给现有的系统一些频谱聚合起来,凑成大带宽供给长期演进多载波系统使用,此时系统中上下行载波可以不对称配置,即用户可能会占用N≥1个载波进行下行传输,M≥1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如图2所示。
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系统目前确定最多可支持5个载波进行聚合,一个LTE-A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需要在同一个上行子帧内反馈对应多个下行载波及下行子帧的ACK(Acknowledgement,肯定确认)/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确认)反馈信息。LTE-A系统中,已确定对于不超过4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可采用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案,对于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系统,该方案应用的典型场景为2个载波聚合场景。
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通过终端设备在多个信道资源进行选择传输来区分不同的ACK/NACK反馈信息状态,其中,ACK/NAK映射表格就是用来实现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与实际信道传输信息(即PUCCH format 1b QPSK调制的4个星座点)及传输信道的映射。对于2、3、4比特ACK/NACK反馈,分别需要2、3、4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LTE系统中,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ACK/NACK时所使用的信道资源都为隐式信道资源。所谓隐式信道资源,就是一个上行载波上对应一个固定的下行载波的控制信息区域预留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中的控制信息区域即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终端设备通过在该下行载波上发送的每个下行控制信令的最低CCE编号,都可计算获得一个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简称该类资源为“隐式信道资源”或“动态信道资源”。
在LTE-A系统中,每个UL CC(Uplink Component Carrier,上行成员载波)上隐式信道资源的预留都只针对与之配对的DL CC(Downlink ComponentCarrier,下行成员载波)上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预留,而PUCCH只能在UL PCC(Uplink PrimaryComponent Carrier,上行主成员载波)进行发送,所以对于一个终端设备而言,隐式信道资源只在UL PCC上存在,考虑到UL PCC只针对DL PCC(Downlink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下行主成员载波)进行资源预留,只有在DL PCC上的发送的PDCCH才存在隐式信道资源,因此,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selection所需的信道资源不一定都可以从隐式信道资源获得。
LTE-A系统中需要设计新的ACK/NACK映射表格以满足以下要求:
(1)尽可能使用在UL PCC预留的隐式资源,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开销;
(2)可同时应用于跨载波调度和非跨载波调度场景以降低标准复杂度;
(3)避免LTE系统中ACK/NACK映射表格中存在的多对一模糊状态;
(4)可以解决DL CC重配置过程中或只在DL PCC存在数据包调度时的模糊问题,即当终端设备只在DL PCC接收到数据包传输时(DL CC重配置时,下行数据只在DL PCC发送;或UE配置了多个DL CC,但基站只在DL PCC上调度了数据包),可回退为LTE Rel-8中的PUCCH format 1a/1b传输方式。
当LTE-A Rel-10系统支持回退到Rel-8 PUCCH format 1a/1b传输时,需要解决终端设备与eNB(evolved NodeB,演进的B节点,即基站)对终端设备实际采用的传输方案理解不一致问题,主要表现为:
情况1:当DL CC重配置时,eNB和终端设备的生效时间不同,会存在eNB和终端设备对DL CC的配置个数理解不一致问题。
例如,终端设备配置DL CC从2个CC降低到1个CC时,eNB只在DL PCC上存在调度,eNB期望在UL PCC上采用PUCCH format 1a(FDD系统:单码字传输或多码字传输但只存在一个码字调度;或TDD系统:单码字传输+时域合并或多码字传输但只存在一个码字调度+时域合并)接收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或采用PUCCH format 1b(FDD系统:多码字传输并且同时调度了2个码字;或TDD系统:多码字传输并且同时调度了2个码字+时域合并)接收2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
但是,此配置在终端设备端未生效之前,终端设备还会工作在2DL CC配置下,仍旧会根据2CC配置来生成ACK/NACK反馈比特,并在UL PCC上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方案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反之亦然。
情况2:当UE被配置了多个DL CC,但eNB只在DL PCC上存在调度时,会存在eNB和终端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实际传输方案理解不一致问题。
例如,eNB只在DL PCC调度了数据包传输,因此期望在UL PCC上采用PUCCH format 1a(单码字调度)/1b接收(多码字调度)ACK/NACK反馈信息。
但是,由于UE配置工作在2个DL CC,因此不论UE实际在几个DL CC接收到数据包,UE都会根据2CC配置来生成ACK/NACK反馈比特,并在UL PCC上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方案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
为解决以上问题,需保证ACK/NACK映射表格设计满足对于只在DL PCC存在下行传输的ACK/NACK反馈状态所对应的传输信道和调制符号应与PUCCH format 1a/1b吻合。如表1所示的3比特ACK/NACK映射表格中,带有底色的部分的DL PCC为多码字模式时的映射方式,此时,带有底色的4个状态可回退为PUCCH format 1b;粗体部分的DL PCC为单码字模式时的映射方式,此时,粗体的2个状态可回退为PUCCH format 1a。
表1  3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的回退映射表格
Figure BSA00000315587100041
如表2所示的4比特ACK/NACK映射表格中,粗体的DL PCC为多码字模式时的映射方式,此时,粗体的4个状态可回退为PUCCH format 1b。
表2  4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的回退映射表格
其中,表1和表2中的字符A表示ACK,字符N表示NACK。
终端设备对一个下行载波的反馈信息状态包括ACK(正确接收的数据包)、NACK(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和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不连续发送,即表示丢失或未调度的数据包)。
目前LTE-A FDD系统中已经确定,终端设备反馈ACK/NACK反馈信息比特基于配置的下行载波和每个下行载波的传输模式确定,即终端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需要反馈
Figure BSA00000315587100051
N比特ACK/NACK,其中,Ci为每个下行载波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1,多码字传输时C=2),不同下行载波的传输模式(即码字数)可以不同,N为终端设备配置下行载波数。
对于FDD系统,当一个DL CC为多码字传输模式,即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传输模式时,终端设备需要对每个码字单独生成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不论该DL CC实际是否存在2个码字调度。对于传输模式为MIMO的但只存在一个码字传输的DL CC,终端设备需要对第二个码字生成一个假定的ACK/NACK反馈状态,以满足终端设备反馈的ACK/NACK比特总数为LTE Rel-8系统中,终端设备对不存在调度的数据包/码字位置产生NACK信息。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LTE-A Rel-10系统中,当终端设备在PCC上配置为MIMO传输模式,但实际在DL PCC只存在一个码字调度时,此时应支持回退为PUCCH format 1a进行1比特ACK/NACK传输。PUCCH format 1a中ACK反馈状态对应调制符号“-1”,NACK反馈状态对应调制符号“1”。如果按照LTE Rel-8方式,对不存在调度的码字位置产生NACK信息,则当终端设备只在DL PCC收到一个码字时,终端设备生成的DL PCC上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为[A,N]时,对应的传输符号为“j”,如表1和表2所示,而不是PUCCH format 1a所对应的“-1”,因此,无法回退到PUCCH format 1a。
目前,在现有的技术中还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解决LTE-A系统中,当DL CC重配置或只在DL PCC存在调度时,实现对LTE Rel-8PUCCH format 1a/1b传输方案的回退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当终端设备在配置为多码字传输模式的下行主成员载波上只接收到一个码字时,终端设备获取所述接收到的一个码字的1比特的ACK/NACK反馈信息,并将所述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重复为2比特,作为下行主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每个配置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获取的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终端设备在配置为多码字传输模式的下行主成员载波上只接收到一个码字时,获取接收到的一个码字的1比特的ACK/NACK反馈信息,并将所述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重复为2比特,作为下行主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还用于获取每个配置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获取模块所获取的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channel selection方案基于ACK/NACK映射表格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时,避免ACK/NACK反馈信息反馈过程中的基站和UE端对传输方案理解不一致造成的检测结果的不一致问题,从而,实现对LTE Rel-8 PUCCH format1a/1b的回退。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频谱系统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频谱聚合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场景一中的一种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场景二中的一种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场景三和四中的一种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场景五中的一种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在LTE-A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系统中,目前已经确定了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作为ACK/NACK复用(Multiplexing)传输的一种方案。
当终端设备只在下行主成员载波存在调度时,LTE-A系统可回退(fallback)为LTE Rel-8系统中的单载波ACK/NACK传输方式,即等效为采用PUCCH format 1a/1b进行ACK/NACK传输。
为了满足这种后相兼容需求,需要对LTE-A系统设计新的ACK/NACK映射表格,该表格需满足当DL SCC上的数据包DTX状态时,PUCCH format 1bwith channel selection实际传输的调制符号和使用的传输信道与PUCCHformatla/1b相一致,从而避免终端设备与eNB之间检测结果的不一致问题。
考虑到DL PCC可能存在单码字和多码字两种传输模式,DL PCC上的ACK/NACK生成需要基于不同的DL PCC传输模式进行,以实现回退。
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一种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channel selection方案基于ACK/NACK映射表格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终端设备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
本步骤的处理主要用于保证终端设备侧和网络侧对于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的一致性,避免信息模糊。
在本步骤中,具体的实现过程根据系统类型的差别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对于FDD系统,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数量以及每个配置的下行载波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
(2)对于TDD系统,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数量、一个上行子帧所对应的需要反馈ACK/NACK反馈比特的下行子帧数量,以及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会在下行成员载波和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传输模式配置或重配置之后,进行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的确定,确定后这个数值是不变的,即终端设备总是按照之前确定的ACK/NACK反馈比特数进行反馈,除非终端设备接收到重配置下行载波数或者下行载波的传输模式的信令生效后,才会重新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
步骤S302、当终端设备在配置为多码字传输模式的下行主成员载波上只接收到一个码字时,终端设备获取接收到的一个码字的1比特的ACK/NACK反馈信息,并将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重复为2比特,作为下行主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其中,终端设备将接收到的一个码字所对应的动态信道资源作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选择所使用的各信道资源中下行主成员载波所对应的动态信道资源。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上述的动态信道资源为终端设备根据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最低序号所确定的上行主载波上的一个信道资源,PDCCH用于调度终端设备在下行主载波上接收到的一个码字,PDCCH在终端设备的下行主成员载波上传输。
需要指出的是,下行主成员载波上调度一个码字传输的PDCCH可采用DCI format 2/2A或DCI format 1A,具体的方式类型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通过上述方式,结合前述的表1和表2,可以看出,经过复制处理的ACK/NACK反馈信息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和网络侧之间不会出现信息模糊。
而当终端设备在配置为多码字传输模式的下行主成员载波上同时接收到两个码字时,由于不会出现信息模糊的问题,所以,终端设备直接按照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处理,终端设备分别获取被调度的两个码字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过程中,多码字ACK/NACK反馈信息的生成不采用spatial bundling。
步骤S303、终端设备获取每个配置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其中,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与2比特之和等于步骤S301中所确定的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
通过本步骤这样的处理,保证了终端设备和网络侧之间对于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的一致性。
在本步骤中,对于ACK/NACK反馈比特,具体有两种生成方式:
方式一、按照现有的处理
终端设备对每个配置的并且未收到码字的下行辅成员载波生成NACK或DTX反馈比特。
方式二、复制ACK/NACK反馈信息
与步骤S302相类似,当终端设备在配置为多码字传输模式的下行辅成员载波上只接收到一个码字时,终端设备获取每个配置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终端设备获取接收到的一个码字的1比特的ACK/NACK反馈信息,并将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重复为2比特,作为该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过程中,多码字ACK/NACK反馈信息的生成不采用spatial bundling。
步骤S304、终端设备发送所获取的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终端设备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方案,根据获取的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在多个信道资源中确定一个信道资源和对应的调制符号;
终端设备在确定的一个信道资源上发送相应的调制符号。
其中,所述多个信道资源至少包括一个与调度下行主成员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PDCCH对应的动态信道资源。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动态信道资源与所述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的最低序号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channel selection方案基于ACK/NACK映射表格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时,避免ACK/NACK反馈信息反馈过程中由于基站和终端对传输方案理解不一致造成的检测结果不一致问题,从而,实现对LTE Rel-8 PUCCH format 1a/1b的回退。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LTE-A系统中,当终端设备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selection反馈M比特ACK/NACK信息时,2≤M≤4,M为正整数,如果下行主载波的传输模式为多码字传输,且实际只存在一个码字调度传输时,终端设备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的过程如下:
(1)首先,终端设备获取配置为多码字传输模式的DL PCC上被调度的一个码字的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并将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重复为2比特,重复的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表示没有被调度码字的ACK/NACK反馈信息。
其中,DL PCC上接收到的码字所对应的隐式(动态)信道资源作为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进行信道选择所使用的M个信道资源中DL PCC所对应的信道资源,其中DL PCC上接收到的码字所对应的隐式信道资源为DL PCC上调度该码字传输的PDCCH的最低CCE编号所确定的ULPCC上的一个隐式信道资源,DL PCC上调度该码字传输的PDCCH可采用DCI format 2/2A或DCI format 1A。
在此过程中,多码字ACK/NACK反馈信息的生成不采用spatial bundling。
不仅如此,当DL PCC上的两个码字同时被调度时,终端设备根据实际接收情况,分别获得每个码字的ACK/NACK反馈信息(Rel-8方式)。
(2)终端设备获取配置的各DL SCC所对应的M-2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其中M为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确定的ACK/NACK反馈比特数,2≤M≤4,设定N(N≥2)为终端设备配置的DL CC个数,则本处理过程中的DLSCC的数量为N-1个。
在此过程中,多码字ACK/NACK反馈信息的生成不采用spatial bundling;
在此过程中,终端设备确定ACK/NACK反馈比特数的方法如下:
对于FDD系统,根据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数量以及每个配置的下行载波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
对于TDD系统,根据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数量、一个上行子帧所对应的需要反馈ACK/NACK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数量以及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
不仅如此,如前,本过程中ACK/NACK反馈信息的生成过程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A、按照现有技术,当终端设备在DL SCC上没有接收到下行数据包时,终端设备设置该DL CC上每个码字的ACK/NACK反馈信息为NACK或DTX状态。
B、按照与DL PCC中相似的处理过程,当DL SCC为多码字传输模式但终端设备只接收到一个码字时,可采用与DL PCC上ACK/NACK生成相同的方案,即将实际接收到的1个码字的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重复,作为没有被调度的码字的ACK/NACK反馈信息。
(3)终端设备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案发送M比特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
本过程的处理具体包括,终端设备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selection传输方案,根据ACK/NACK映射表格,对待反馈的M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选择实际传输信道资源和传输调制符号(PUCCH format1b的4个QPSK星座点),并在相应的信道资源上发送相应的调制符号。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应用于本技术方案的ACK/NACK映射表格的设计可以基于2DL CC优化。
进一步的,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的技术方案的应用过程描述如下:
应用场景一、DL CC重配置过程,UE从2个DL CC重配置为1个DL CC,如图4所示场景,UE初始配置了2个DL CC,DL CC1为DL PCC,采用多码字传输模式,DL CC2为DL SCC,采用单码字传输模式,eNB只在DL PCC上通过承载DCI format 2的PDCCH调度了码字1,则传输ACK/NACK的流程如下:
终端设备端:重配置未生效前,UE按照2个DL CC配置以及每个DL CC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3比特ACK/NACK;UE获得DL PCC上码字1的ACK/NACK反馈信息为ACK,重复码字1的ACK/NACK反馈信息作为实际没有调度的码字0的反馈信息,即码字0对应的反馈信息也为ACK;UE在DL SCC上没有检测到数据包,则对DL SCC生成的ACK/NACK反馈信息为DTX,则UE最终生成的3比特待反馈ACK/NACK反馈信息为[ACK,ACK,DTX];UE通过调度码字1的DL PCC上的PDCCH的最低CCE编号,确定码字1所对应的一个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该隐式信道资源作为ACK/NACK映射表格中的DL PCC所对应的隐式信道资源,即如表1所示的第一个信道资源;然后,UE根据ACK/NACK映射表格,确定待反馈ACK/NACK反馈信息传输的信道资源为第一个信道资源(即DL PCC所对应的隐式信道资源),对应调制符号为“-1”;最后,UE在码字1所确定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上发送调制符号“-1”;
基站端:基站只在DL PCC调度了一个码字1,因此基站采用PUCCHformat 1a接收ACK/NACK反馈信息;由于PUCCH format 1a的信道资源即为码字1所对应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且PUCCH format 1a中ACK所对应的调制符号也为“-1”,即UE和基站实际传输信道和传输调制符号相同,不存在模糊问题;基站检测PUCCH format 1a的信道资源(即码字1所对应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可得到UE发送调制符号“-1”,即可获得UE发送的码字1的反馈信息ACK;
应用场景二、UE配置了2个DL CC,如图5所示场景,DL CC1为DL PCC,采用多码字传输模式,DL CC2为DL SCC,采用单码字传输模式,eNB只在DL PCC上通过承载DCI format 1A的PDCCH调度了码字0,则传输ACK/NACK的流程如下:
终端设备端:UE按照2个DL CC配置以及每个DL CC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3比特ACK/NACK;UE获得DL PCC上码字0的ACK/NACK反馈信息为ACK,重复码字0的ACK/NACK反馈信息作为实际没有调度的码字1的反馈信息,即码字1对应的反馈信息也为ACK;UE在DL SCC上没有检测到数据包,则对DL SCC生成的ACK/NACK反馈信息为DTX,则UE最终生成的3比特待反馈ACK/NACK反馈信息为[ACK,ACK,DTX];UE通过调度码字0的DL PCC上的PDCCH的最低CCE编号,确定码字0所对应的一个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该隐式信道资源作为ACK/NACK映射表格中的DL PCC所对应的隐式信道资源,即如表1所示的第一个信道资源;然后,UE根据ACK/NACK映射表格,确定待反馈ACK/NACK反馈信息传输的信道资源为第一个信道资源(即DL PCC所对应的隐式信道资源),对应调制符号为“-1”;最后,UE在码字0所确定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上发送调制符号“-1”;
基站端:基站只在DL PCC调度了一个码字0,因此基站采用PUCCHformat 1a接收ACK/NACK反馈信息;由于PUCCH format 1a的信道资源即为码字0所对应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且PUCCH format 1a中ACK所对应的调制符号也为“-1”,即UE和基站实际传输信道和传输调制符号相同,不存在模糊问题;基站检测PUCCH format 1a的信道资源(即码字0所对应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可得到UE发送调制符号“-1”,即可获得UE发送的码字0的反馈信息ACK;
应用场景三、DL CC重配置过程,UE从2个DL CC重配置为1个DL CC,如图6所示场景,UE初始配置了2个DL CC,DL CC1为DL PCC,采用多码字传输模式,DL CC2为DL SCC,采用多码字传输模式,eNB只在DL PCC上通过承载DCI format 2的PDCCH调度了码字0,则传输ACK/NACK的流程如下:
终端设备端:重配置未生效前,UE按照2个DL CC配置以及每个DL CC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4比特ACK/NACK;UE获得DL PCC上码字0的ACK/NACK反馈信息为ACK,重复码字0的ACK/NACK反馈信息作为实际没有调度的码字1的反馈信息,即码字1对应的反馈信息也为ACK;UE在DL SCC上没有检测到数据包,则对DL SCC生成的ACK/NACK反馈信息为2个DTX,则UE最终生成的4比特待反馈ACK/NACK反馈信息为[ACK,ACK,DTX,DTX];UE通过调度码字0的DL PCC上的PDCCH的最低CCE编号,确定码字0所对应的一个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该隐式信道资源作为ACK/NACK映射表格中DL PCC所对应的隐式信道资源,即如表2所示的第一个信道资源;然后,UE根据ACK/NACK映射表格,确定待反馈ACK/NACK反馈信息传输的信道资源为第一个信道资源(即DL PCC所对应的隐式信道资源),对应调制符号为“-1”;最后,UE在码字0所确定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上发送调制符号“-1”;
基站端:基站只在DL PCC调度了一个码字0,因此基站采用PUCCHformat 1a接收ACK/NACK反馈信息;由于PUCCH format 1a的信道资源即为码字0所对应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且PUCCH format 1a中ACK所对应的调制符号也为“-1”,即UE和基站实际传输信道和传输调制符号相同,不存在模糊问题;基站检测PUCCH format1a的信道资源(即码字0所对应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可得到UE发送调制符号“-1”,即可获得UE发送的码字0的反馈信息ACK;
应用场景四、UE配置了2个DL CC,如图6所示场景,DL CC1为DL PCC,采用多码字传输模式,DL CC2为DL SCC,采用多码字传输模式,eNB只在DL PCC上通过承载DCI format 1A的PDCCH调度了码字0,则UE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案传输ACK/NACK的流程如下:
终端设备端:UE按照2个DL CC配置以及每个DL CC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4比特ACK/NACK;UE获得DL PCC上码字0的ACK/NACK反馈信息为ACK,重复码字0的ACK/NACK反馈信息作为实际没有调度的码字1的反馈信息,即码字1对应的反馈信息也为ACK;UE在DL SCC上没有检测到数据包,则对DL SCC生成的ACK/NACK反馈信息为2个DTX,则UE最终生成的4比特待反馈ACK/NACK反馈信息为[ACK,ACK,DTX,DTX];UE通过调度码字0的DL PCC上的PDCCH的最低CCE编号,确定码字0所对应的一个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该隐式信道资源作为ACK/NACK映射表格中DL PCC所对应的隐式信道资源,即如表2所示的第一个信道资源;然后,UE根据ACK/NACK映射表格,确定待反馈ACK/NACK反馈信息传输的信道资源为第一个信道资源(即DL PCC所对应的隐式信道资源),对应调制符号为“-1”;最后,UE在码字0所确定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上发送调制符号“-1”;
基站端:基站只在DL PCC调度了一个码字0,因此基站采用PUCCHformat 1a接收ACK/NACK反馈信息;由于PUCCH format 1a的信道资源即为码字0所对应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且PUCCH format 1a中ACK所对应的调制符号也为“-1”,即UE和基站实际传输信道和传输调制符号相同,不存在模糊问题;基站检测PUCCH format 1a的信道资源(即码字0所对应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可得到UE发送调制符号“-1”,即可获得UE发送的码字0的反馈信息ACK;
应用场景五、UE配置了2个DL CC,如图7所示场景,DL CC1为DL PCC,采用单码字传输模式,DL CC2为DL SCC,采用多码字传输模式,eNB只通过DL PCC上承载DCI format 1A的PDCCH跨载波调度了DL SCC上的码字0,则UE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方案传输ACK/NACK的流程如下:
终端设备端:UE按照2个DL CC配置以及每个DL CC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3比特ACK/NACK;UE获得DL SCC上码字0的ACK/NACK反馈信息为ACK,重复码字0的ACK/NACK反馈信息作为实际没有调度的码字1的反馈信息,即码字1对应的反馈信息也为ACK;UE在DL SCC上没有检测到数据包,则对DL PCC生成的ACK/NACK反馈信息为1个DTX,则UE最终生成的3比特待反馈ACK/NACK反馈信息为[ACK,ACK,DTX](对于3比特传输,配置为多码字传输模式的DL CC的ACK/NACK反馈信息放在反馈信息序列的前面,即对应ACK/NACK映射表格中ACK/NACK反馈状态的前2位);UE通过调度DL SCC上码字0的DL PCC上的PDCCH的最低CCE编号,确定码字0所对应的一个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该隐式信道资源作为ACK/NACK映射表格中DL SCC所对应的隐式信道资源,即如表2所示的第一个信道资源;然后,UE根据ACK/NACK映射表格,确定待反馈ACK/NACK反馈信息传输的信道资源为第一个信道资源(即DL SCC所对应的隐式信道资源),对应调制符号为“-1”;最后,UE在码字0所确定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上发送调制符号“-1”;
基站端:基站只在DL SCC调度了一个码字0,因此基站采用PUCCHformat 1a接收ACK/NACK反馈信息;由于PUCCH format 1a的信道资源即为码字0所对应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且PUCCH format 1a中ACK所对应的调制符号也为“-1”,即UE和基站实际传输信道和传输调制符号相同,不存在模糊问题;基站检测PUCCH format 1a的信道资源(即码字0所对应的UL PCC上的隐式信道资源),可得到UE发送调制符号“-1”,即可获得UE发送的DL SCC上码字0的反馈信息ACK;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channel selection方案基于ACK/NACK映射表格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时,避免ACK/NACK反馈信息反馈过程中由于基站和终端设备对传输方案理解不一致造成的检测结果不一致问题,从而,实现对LTE Rel-8 PUCCH format1a/1b的回退。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71,用于当终端设备在配置为多码字传输模式的下行主成员载波上只接收到一个码字时,获取接收到的一个码字的1比特的ACK/NACK反馈信息,并将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重复为2比特,作为下行主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还用于获取每个配置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发送模块72,用于发送获取模块71所获取的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终端设备还包括确定模块73,用于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其中,所述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与所述2比特之和等于所述确定模块所确定的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具体包括:
对于FDD系统,根据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数量以及每个配置的下行载波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
对于TDD系统,根据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数量、一个上行子帧所对应的需要反馈ACK/NACK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数量以及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
进一步的,获取模块71,还用于获取下行主成员载波上接收到的一个码字所对应的动态信道资源,动态信道资源为根据调度下行主成员载波上的一个码字的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最低序号确定的上行主载波上的一个信道资源。PDCCH在下行主成员载波上传输。
另一方面,本终端设备还包括选择模块74,用于将获取模块71获取的下行主成员载波上接收到的一个码字所对应的动态信道资源作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选择所使用的各信道资源中下行主成员载波所对应的动态信道资源。
需要指出的是,选择模块74,还用于当UE采用PUCCH format 1bwithchannel selection方案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时,根据获取模块71获取的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确定相对应的信道资源和调制符号;
发送模块72,具体用于在选择模块74所选择的相应的信道资源上发送调制符号。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获取模块71获取每个配置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进一步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71对每个配置的并且未收到码字的下行辅成员载波生成NACK或DTX反馈比特;或,
当在配置为多码字传输模式的下行辅成员载波上只接收到一个码字时,获取接收到的一个码字的1比特的ACK/NACK反馈信息,并将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重复为2比特,作为下行辅成员载波的ACK/NACK反馈比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channel selection方案基于ACK/NACK映射表格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时,避免ACK/NACK反馈信息反馈过程中由于基站和终端设备对传输方案理解不一致造成的检测结果不一致问题,从而,实现对LTE Rel-8 PUCCH format1a/1b的回退。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限制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多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终端设备在配置为多码字传输模式的下行主成员载波上只接收到一个码字时,终端设备获取所述接收到的一个码字的1比特的ACK/NACK反馈信息,并将所述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重复为2比特,作为下行主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每个配置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获取的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其中,所述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与所述下行主成员载波上2比特ACK/NACK反馈比特之和等于所述终端设备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的方法,具体为:
对于FDD系统,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数量以及每个配置的下行载波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
对于TDD系统,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数量、一个上行子帧所对应的需要反馈ACK/NACK反馈比特的下行子帧数量,以及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每个配置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对每个配置的并且未收到码字的下行辅成员载波生成NACK或DTX反馈比特;或,
当所述终端设备在配置为多码字传输模式的下行辅成员载波上只接收到一个码字时,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下行辅成员载波上接收到的一个码字的1比特的ACK/NACK反馈信息,并将所述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重复为2比特,作为所述下行辅成员载波的ACK/NACK反馈比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获取的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方案,根据获得的各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在多个信道资源中确定一个信道资源和对应的调制符号;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确定的一个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调制符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所述多个信道资源至少包括一个与调度下行主成员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PDCCH对应的动态信道资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调度下行主成员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PDCCH对应的动态信道资源,进一步包括:
所述动态信道资源与所述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的最低序号对应。
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终端设备在配置为多码字传输模式的下行主成员载波上只接收到一个码字时,获取接收到的一个码字的1比特的ACK/NACK反馈信息,并将所述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重复为2比特,作为下行主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还用于获取每个配置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获取模块所获取的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其中,所述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与所述2比特之和等于所述确定模块所确定的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具体包括:
对于FDD系统,根据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数量以及每个配置的下行载波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
对于TDD系统,根据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数量、一个上行子帧所对应的需要反馈ACK/NACK反馈比特的下行子帧数量,以及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反馈的ACK/NACK反馈比特的比特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下行主成员载波上接收到的一个码字所对应的动态信道资源,所述动态信道资源为根据调度所述下行主成员载波上的一个码字的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最低序号确定的上行主载波上的一个信道资源。所述PDCCH在所述下行主成员载波上传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择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下行主成员载波上接收到的一个码字所对应的动态信道资源作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信道选择所使用的各信道资源中下行主成员载波所对应的动态信道资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每个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确定相对应的信道资源和调制符号;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方案,在所述选择模块所选择的相应的信道资源上发送所述调制符号。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每个配置的下行辅成员载波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比特,进一步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对每个配置的并且未收到码字的下行辅成员载波生成NACK或DTX反馈比特;或,
当在配置为多码字传输模式的下行辅成员载波上只接收到一个码字时,所述获取模块获取接收到的一个码字的1比特的ACK/NACK反馈信息,并将所述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重复为2比特,作为所述下行辅成员载波的ACK/NACK反馈比特。
CN201010517313.6A 2010-10-18 2010-10-18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457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7313.6A CN102457363B (zh) 2010-10-18 2010-10-18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3/703,629 US8902784B2 (en) 2010-10-18 2011-09-3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feedback information
KR1020127031277A KR101447067B1 (ko) 2010-10-18 2011-09-30 Ack/nack 피드백 정보의 전송방법과 장치
EP23170302.6A EP4228183A1 (en) 2010-10-18 2011-09-3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feedback information
PCT/CN2011/080427 WO2012051904A1 (zh) 2010-10-18 2011-09-30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JP2013519954A JP5523631B2 (ja) 2010-10-18 2011-09-30 Ack/nack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の伝送方法と設備
EP11833810.2A EP2632070B1 (en) 2010-10-18 2011-09-3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feedback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7313.6A CN102457363B (zh) 2010-10-18 2010-10-18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7363A true CN102457363A (zh) 2012-05-16
CN102457363B CN102457363B (zh) 2015-01-14

Family

ID=45974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7313.6A Active CN102457363B (zh) 2010-10-18 2010-10-18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02784B2 (zh)
EP (2) EP2632070B1 (zh)
JP (1) JP5523631B2 (zh)
KR (1) KR101447067B1 (zh)
CN (1) CN102457363B (zh)
WO (1) WO201205190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3644A (zh) * 2017-05-25 2018-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两载波聚合下行调度harq反馈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78958A (zh) * 2016-06-30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0158B2 (en) * 2010-09-29 2015-08-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ultiple reception confirmations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KR101771550B1 (ko) * 2010-10-15 2017-08-29 주식회사 골드피크이노베이션즈 Ack/nack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2016530781A (ja) * 2013-07-16 2016-09-29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アンド 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リサーチ インスチチュート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ベース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方法(communica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on basis of carrier aggregation)
EP3198961B1 (en) * 2014-09-24 2019-06-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bs for scheduling ue and method and ue for transmitting harq
US10264571B2 (en) * 2015-01-29 2019-04-16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an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10355897B2 (en) * 2015-01-30 2019-07-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EP3399681A4 (en) * 2016-01-19 2018-1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channel
KR20180046741A (ko) * 2016-10-28 2018-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224A (zh) * 2009-05-19 2009-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99781A (zh) * 2009-11-05 2010-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和秩指示信令的编码方法及装置
WO2010099653A1 (zh) * 2009-03-03 2010-09-10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联合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41621A (en) * 2007-03-14 2008-10-16 Interdigital Tech Corp Transmission of ACK/NACK an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eedback in evolved UTRA
WO2008133461A1 (en) * 2007-04-27 2008-1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86108A (zh) 2008-09-22 2010-03-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多天线在多个信道上发送信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99653A1 (zh) * 2009-03-03 2010-09-10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联合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CN101588224A (zh) * 2009-05-19 2009-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99781A (zh) * 2009-11-05 2010-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和秩指示信令的编码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8958A (zh) * 2016-06-30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933644A (zh) * 2017-05-25 2018-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两载波聚合下行调度harq反馈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28183A1 (en) 2023-08-16
EP2632070A1 (en) 2013-08-28
EP2632070A4 (en) 2018-06-27
EP2632070B1 (en) 2023-06-07
US20130208633A1 (en) 2013-08-15
US8902784B2 (en) 2014-12-02
KR20130012961A (ko) 2013-02-05
JP5523631B2 (ja) 2014-06-18
CN102457363B (zh) 2015-01-14
JP2013533707A (ja) 2013-08-22
WO2012051904A1 (zh) 2012-04-26
KR101447067B1 (ko) 2014-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7363B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859923B (zh) 在物理数据信道中复用来自用户设备的控制和数据信息
CN101883391B (zh) 上行控制信令反馈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326806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422583B (zh) 用于由用户设备发送与harq过程关联的确认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70339B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119886A (zh) 在无线系统中发送接收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95395A (zh) Pucch的资源配置方法、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44411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CN105594149B (zh) 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083211A (zh)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2164029B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02665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80797A (zh) 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136896A (zh) Ack/nack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384183A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237982B (zh)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下ack/nak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111211B (zh) 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2468942A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469599B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2215084A (zh)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2468945B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7113797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接入网设备
CN102263620A (zh) 一种对多载波应答信息的反馈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377536A (zh) 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1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29,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