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7305A - 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7305A
CN102457305A CN2010105233974A CN201010523397A CN102457305A CN 102457305 A CN102457305 A CN 102457305A CN 2010105233974 A CN2010105233974 A CN 2010105233974A CN 201010523397 A CN201010523397 A CN 201010523397A CN 102457305 A CN102457305 A CN 102457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sign indicating
wireless
radio receiver
identification 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33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ax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233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573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57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73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一无线接收装置、多个无线输入装置以及一治具。治具经由一配对频道分别发送一封包至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并于接收到来自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的响应信号时,判断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功能正常。本发明不仅节省人力的耗费,还能提升产线效率。

Description

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及方法,尤其是关于一种应用于产线上的多个无线输入装置与单一无线接收装置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其为一种已知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示意图,由中国台湾第200920001号专利申请案所揭露。图1表示了一第一测试站11、一第二测试站12以及一配对站13。其中第一测试站11包括一无线输入装置111以及一第一测试单元112,该第二测试站12包括一无线接收装置121以及一第二测试单元122,该配对站13包括一无线接收装置121以及一无线输入装置111。
其中该无线输入装置111具有一第一测试码111a、一配对辨识码111b以及一装置辨识码111c,该第一测试单元112亦具有该第一测试码111a,该无线接收装置121具有一第二测试码121a以及该配对辨识码111b,而该第二测试单元122亦具有该第二测试码121a。
于该第一测试站11中,当一操作员按压该第一测试单元112的一配对钮112a后,该无线输入装置111即通过一工作频带中的一通信频道发送该第一测试码111a至该第一测试单元112,该第一测试单元112于接收该第一测试码111a后,发送一第一响应信号113至该无线输入装置111,而该无线输入装置111则于接收该第一响应信号113后被判定为功能正常,其中该工作频带是介于2400MHz至2483.5MHz之间。
于该第二测试站12中,当一操作员按压该第二测试单元122的一配对钮122a后,该第二测试单元122即通过一配对频道发送该第二测试码121a至该无线接收装置121,该无线接收装置121于接收该第二测试码121a后发送一第二响应信号123至该第二测试单元122,而该第二测试单元122于接收该第二响应信号123后判断该无线接收装置121功能正常,其中该配对频道为2500MHz。
当确认该无线输入装置111与该无线接收装置121功能皆正常后,该无线输入装置111与该无线接收装置121即被送入该配对站13进行一配对程序。在该配对站13中,一操作员使该无线输入装置111经由该配对频道发送该配对辨识码111b与该装置辨识码111c至该无线接收装置121,并使该无线接收装置121等待接收该配对辨识码111b与该装置辨识码111c,当该无线接收装置121接收该配对辨识码111b与该装置辨识码111c后,该无线接收装置121发送一第三响应信号131至该无线输入装置111,接着该无线接收装置121以该装置辨识码111c取代该配对辨识码111b并设定该无线接收装置121经由该工作频带中的一通信频道与该无线输入装置111进行通信。而该无线输入装置111于接收该第三响应信号131后,亦设定该无线输入装置111经由该通信频道与该无线接收装置121进行通信。
综合以上所述,当该无线输入装置111与该无线接收装置121于产线上进行配对时,需先各自于该第一测试站11与该第二测试站12中测试功能正常与否,而后至该配对站13中进行配对程序以使该无线输入装置111与该无线接收装置121正常通信。
前述的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是应用于产线上的单一无线输入装置与单一无线接收装置的测试及配对过程,但当需要测试及配对无线周边装置套装产品,即多个无线输入装置配合单一无线接收装置使用时,即需要操作员分别对每一无线输入装置与无线接收装置进行测试,而后再一一对无线输入装置与无线接收装置进行配对程序,此过程不仅耗费了过多的人力,随着无线输入装置数量的增多,更是延长了产线作业时间,使得生产效率下降。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于产线上可同时测试及配对多个无线输入装置与单一无线接收装置的配对系统,以改善已知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于产线上同时测试及配对多个无线输入装置与单一相对应的无线接收装置的配对系统及方法,以提升生产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其包括:
一无线接收装置与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其中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各具有一配对辨识码且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是经由一配对频道传送接收数据;以及
一治具,包括一辨识码产生器以及一无线射频模块,其中该辨识码产生器用以产生一工作辨识码,该无线射频模块经由该配对频道分别发送一封包至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并分别接收来自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的响应信号,其中该封包内容包括与该无线接收装置及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相对应的该配对辨识码、该工作辨识码以及工作频道数据;
其中,该无线射频模块于接收该响应信号后,判断已传送该响应信号的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的功能正常,且已传送该响应信号的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以该工作辨识码取代该配对辨识码,并设定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经由该工作频道进行通信,若该无线射频模块未接收到该无线接收装置或任一该无线输入装置的该响应信号,该无线射频模块在一预定期间内持续发送该封包多次,若该无线射频模块于该预定期间内仍未收到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的该响应信号,则判断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功能不正常。
该工作辨识码具有多个通信辨识码,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各自从该多个通信辨识码中选择一通信辨识码与该无线接收装置进行通信。
该治具是通过调降该无线射频模块的功率以避免多个配对站点间的干扰。
该治具还包含多个发光元件、一连接端口以及一选择键,其中该多个发光元件是用以指示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是否配对成功,该连接端口是用以连结该无线接收装置以供应电源予该无线接收装置,而该选择键则用于设定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的数量。
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包含无线鼠标、无线键盘、无线遥控器以及无线通信装置或至少其中之二。
该工作频道为2400MHz至2483.5MHz。
该配对频道为2500MHz。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设定一无线接收装置与多个无线输入装置进入一配对模式;
(B)产生一工作辨识码;
(C)经由一配对频道发送封包至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并分别接收来自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的响应信号,其中该封包内容包括与该无线接收装置以及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相对应的一配对辨识码、该工作辨识码以及一工作频道数据;
(D)判断每一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的功能是否正常:于接收该响应信号时,判断传送该响应信号的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功能正常,且功能正常的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以该工作辨识码取代该配对辨识码,并设定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经由该工作频道进行通信;当未接收到该无线接收装置或任一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传送的该响应信号时,则于一预定期间内持续发送该封包多次,若于该预定期间内仍未收到该响应信号,则判断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功能不正常。
该工作辨识码具有多个通信辨识码,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各自从该多个通信辨识码中选择一通信辨识码与该无线接收装置进行通信。
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包含无线鼠标、无线键盘、无线遥控器以及无线通信装置或至少其中之二。
该工作频道为2400MHz至2483.5MHz。
该配对频道为2500MHz。
本发明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及方法通过一治具自动控制多个无线周边装置的测试及配对流程,操作员仅需选择待测试的无线周边装置数量并启动治具即可以一次完成无线周边装置套装产品的测试及配对,不仅节省了人力的耗费,更使产线的效率提升。再者,此治具可设定调降无线射频模块的功率,使得多个配对站点同时工作时也不会互相干扰,亦不会影响各自配对站点的工作效率,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上亦是一大帮助。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无线周边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4是本发明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方法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依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可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套装产品。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配对系统的无线周边装置示意图。无线周边装置包含无线输入装置与无线接收装置,其中无线输入装置的数量并无限制,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于本实施例中将以二无线输入装置与一无线接收装置为例。
图2显示了电脑21、无线接收装置2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23以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24,常见的无线输入装置有无线键盘、无线鼠标、无线遥控器及无线通信装置等,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输入装置23是为无线鼠标,第二无线输入装置24是为无线键盘。当无线接收装置22连接于电脑21以接受电脑21的供电而运行时,第一无线输入装置23以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24与无线接收装置22即自动依据通信识别码来进行无线通信连结。而为了确保无线周边套装产品功能正常且第一无线输入装置2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24可与无线接收装置22互相通信,在生产流程中需要进行测试及配对。
接下来请参照至图3,图3是显示本发明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较佳实施例的方块图。本发明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3包括治具31、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其中治具31包含处理器311、无线射频模块312、连接端口313、选择键314以及多个发光元件315。其中处理器311具有一辨识码产生器311a,而无线接收装置32与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各自存有一配对辨识码321、331及341。此外,治具31亦存有配对辨识码321、331及341。
请同时参照至图4,图4是显示本发明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方法的方块流程图。
步骤41:使无线周边装置32、33以及34进入配对模式并等待接收数据。
首先由一操作员通过,例如按压被测试装置32、33及34内部的特殊按键(图中未示出)等操作,使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进入配对模式,而等待接收来自治具31的数据。当进入配对模式后,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是经由一配对频道传送接收数据。本实施例中,配对频道为2500MHz。
步骤42:于治具31设定待测试无线周边装置的数量,产生工作辨识码并准备开始配对。
操作员以治具31的选择键314选取待测试的无线周边装置的数量,于本实施例中包含无线周边装置32、33以及34,共3个无线周边装置,并启动治具31使其进入配对模式。此时治具31的辨识码产生器311a产生一工作辨识码,并设定无线射频模块312经由配对频道传送接收数据,其中,工作辨识码包含多个通信辨识码,通信辨识码于本实施例中为五个字节所组成,例如0.0.0.0.255。设定完成后,治具31的无线射频模块312即准备发送数据至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此外,无线接收装置32由于无法通过内部电源,例如电池,自行供应电力,故无线接收装置32需连结于治具31的连接端口313以接受治具31所提供的电力,但无线接收装置32仍以无线方式和治具31通信。
步骤43:进行配对。
无线射频模块312首先经由配对频道分别传送一封包316、317及318至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由于无线射频模块312需依据配对识别码321、331及341与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进行通信,故封包316、317及318各自带有相对应的配对辨识码321、331及341,此外,封包316、317及318还包含工作辨识码及工作频道数据,于本实施例中,工作频道是介于2400MHz及2483.5MHz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配对辨识码321、331及341并非一般使用状态下的辨识码,举例来说,无线接收装置32的配对辨识码321为AAH.AAH.AAH.AAH.A8H,仅于产线上通信使用,故须经由一配对步骤使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的配对辨识码321、331及341被替换成实际上使用的工作辨识码。
当该无线射频模块312经由配对频道分别传送一封包316、317及318至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后,无线射频模块312开始等待接收来自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的响应信号322、332及342。
步骤44:依据接收响应信号322、332及342与否来判断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的功能是否正常。
举例来说,若无线射频模块312成功接收来自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的响应信号322、332及342,则判断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的功能皆正常,而后对功能正常的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执行步骤45,将工作辨识码储存于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中,以取代配对辨识码321、331及341,并使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经由工作频道进行通信,至此即完成配对程序。
但若无线射频模块312未接收到响应信号322、332及342中的任一者,例如未接收到无线接收装置32的响应信号322,则无线射频模块312在一预定期间内,于本实施例中为4秒钟,对无线接收装置32重复执行步骤43,发送封包317多次,若于此预定期间内成功接收无线接收装置32的响应信号322即停止发送封包317并完成无线接收装置32的配对程序,若经过此预定期间后仍未收到无线接收装置32的响应信号322,则判断无线接收装置32功能不正常。
当所有装置皆完成测试及配对程序后,治具31的多个发光元件315用以指示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是否配对成功,即指示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的功能正常与否,以利操作员选择是否重新测试及配对功能不正常的装置或者替换功能不正常的装置并再次进行测试及配对程序。
此外,由于工作辨识码具有多个通信辨识码,完成测试及配对程序的无线接收装置32、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出厂后,当使用者欲使用此无线周边装置套装产品时,首先将无线接收装置32与电脑连结以获得电力供应,而后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及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即可自动设定各自通过一通信辨识码,例如第一无线输入装置33为0.0.0.1.0,第二无线输入装置34为0.0.0.1.1,与无线接收装置32经由工作频道进行通信。
由以上较佳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通过一治具自动控制多个无线周边装置的测试及配对流程,操作员仅需选择待测试的无线周边装置数量并启动治具即可以一次完成无线周边装置套装产品的测试及配对,不仅节省了人力的耗费,更使产线的效率提升。再者,此治具可设定调降无线射频模块的功率,使得多个配对站点同时工作时也不会互相干扰,亦不会影响各自配对站点的工作效率,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上亦是一大帮助。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与特点,其目的在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无线接收装置与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其中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各具有一配对辨识码且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是经由一配对频道传送接收数据;以及
一治具,包括一辨识码产生器以及一无线射频模块,其中该辨识码产生器用以产生一工作辨识码,该无线射频模块经由该配对频道分别发送一封包至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并分别接收来自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的响应信号,其中该封包内容包括与该无线接收装置及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相对应的该配对辨识码、该工作辨识码以及工作频道数据;
其中,该无线射频模块于接收该响应信号后,判断已传送该响应信号的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的功能正常,且已传送该响应信号的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以该工作辨识码取代该配对辨识码,并设定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经由该工作频道进行通信,若该无线射频模块未接收到该无线接收装置或任一该无线输入装置的该响应信号,该无线射频模块在一预定期间内持续发送该封包多次,若该无线射频模块于该预定期间内仍未收到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的该响应信号,则判断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功能不正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工作辨识码具有多个通信辨识码,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各自从该多个通信辨识码中选择一通信辨识码与该无线接收装置进行通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治具是通过调降该无线射频模块的功率以避免多个配对站点间的干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治具还包含多个发光元件、一连接端口以及一选择键,其中该多个发光元件是用以指示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是否配对成功,该连接端口是用以连结该无线接收装置以供应电源予该无线接收装置,而该选择键则用于设定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的数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包含无线鼠标、无线键盘、无线遥控器以及无线通信装置或至少其中之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工作频道为2400MHz至2483.5MHz。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配对频道为2500MHz。
8.一种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设定一无线接收装置与多个无线输入装置进入一配对模式;
(B)产生一工作辨识码;
(C)经由一配对频道发送封包至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并分别接收来自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的响应信号,其中该封包内容包括与该无线接收装置以及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相对应的一配对辨识码、该工作辨识码以及一工作频道数据;
(D)判断每一该无线接收装置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的功能是否正常:于接收该响应信号时,判断传送该响应信号的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功能正常,且功能正常的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以该工作辨识码取代该配对辨识码,并设定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经由该工作频道进行通信;当未接收到该无线接收装置或任一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传送的该响应信号时,则于一预定期间内持续发送该封包多次,若于该预定期间内仍未收到该响应信号,则判断该无线接收装置或该无线输入装置功能不正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作辨识码具有多个通信辨识码,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各自从该多个通信辨识码中选择一通信辨识码与该无线接收装置进行通信。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无线输入装置包含无线鼠标、无线键盘、无线遥控器以及无线通信装置或至少其中之二。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作频道为2400MHz至2483.5MHz。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配对频道为2500MHz。
CN2010105233974A 2010-10-26 2010-10-26 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24573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233974A CN102457305A (zh) 2010-10-26 2010-10-26 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233974A CN102457305A (zh) 2010-10-26 2010-10-26 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7305A true CN102457305A (zh) 2012-05-16

Family

ID=46040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233974A Pending CN102457305A (zh) 2010-10-26 2010-10-26 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5730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2529A (zh) * 2012-11-07 2014-05-21 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系统及其配对方法
CN104469443A (zh) * 2014-12-03 2015-03-25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器防串扰方法和遥控器
CN103884979B (zh) * 2014-03-13 2016-09-07 江苏钜芯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二合一鼠标端芯片的批量测试方法
CN106199339A (zh) * 2016-07-22 2016-12-07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板汇流线路自动配对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9207A1 (en) * 2007-03-05 2008-09-11 Chen Ina Z Base stations routing traffic over a packet backhaul network to multiple routing elements
CN101425032A (zh) * 2007-10-29 2009-05-0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外围装置的测试及配对方法
US20090174530A1 (en) * 2008-01-07 2009-07-09 Avermedia Information, Inc. Wireless presentation system and pairing method applied thereto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9207A1 (en) * 2007-03-05 2008-09-11 Chen Ina Z Base stations routing traffic over a packet backhaul network to multiple routing elements
CN101425032A (zh) * 2007-10-29 2009-05-0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外围装置的测试及配对方法
US20090174530A1 (en) * 2008-01-07 2009-07-09 Avermedia Information, Inc. Wireless presentation system and pairing method applied thereto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2529A (zh) * 2012-11-07 2014-05-21 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系统及其配对方法
CN103884979B (zh) * 2014-03-13 2016-09-07 江苏钜芯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二合一鼠标端芯片的批量测试方法
CN104469443A (zh) * 2014-12-03 2015-03-25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器防串扰方法和遥控器
CN104469443B (zh) * 2014-12-03 2017-11-14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器防串扰方法和遥控器
CN106199339A (zh) * 2016-07-22 2016-12-07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板汇流线路自动配对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3020B (zh) 一种交互测试方法及其终端
US20020177411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functions of master station or slave station
CN103873164B (zh) 移动终端测试装置及方法
US20120093003A1 (en) Testing and pairing system for use in wireless peripheral device production process
RU2013105754A (ru) Способ и аппарат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опорного сигнала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JP2004015558A5 (zh)
CN101425032B (zh) 无线外围装置的测试及配对方法
CN104777752A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及其快速配对方法
CN102263565A (zh) 无线通信模块、遥控装置以及无线系统
CN102457305A (zh) 应用于无线周边装置生产流程的测试及配对系统及方法
US20100205438A1 (en) Authenticating method for short-distance radio devices and a short-distance radio device
JP2021005837A5 (zh)
CN105159109A (zh) 一种plc控制器远程升级系统
CN101668228B (zh) 接口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5872945A (zh) 无线显示连接方法及系统、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
CN111277303A (zh) 一种基于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转蓝牙的产测方法及系统
CN104916098A (zh) 无线控制系统的联机启用方法
CN106793003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交互式配置入网方法
EP1627351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ecyclable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obtained by the method
CN102264007B (zh) 无线通信模块、遥控装置以及无线系统
CN103376369B (zh) 通讯负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3841098A (zh) 通信设备、无线电开关和通信方法
CN207319195U (zh) 一种无线鼠标、通信装置
CN104579435A (zh) 一种用于便携式健康检查一体箱的多主多从蓝牙通信方法
US20180236656A1 (en) Robot system and robot contro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