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5952B - 一种数据备份与还原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备份与还原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5952B
CN102455952B CN201110210566.3A CN201110210566A CN102455952B CN 102455952 B CN102455952 B CN 102455952B CN 201110210566 A CN201110210566 A CN 201110210566A CN 102455952 B CN102455952 B CN 1024559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computing machine
electronic equipment
multiple files
ti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05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5952A (zh
Inventor
孙伟
韩澍青
周佳
杜国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ren Eb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ren Eb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ren Eb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ren Eb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105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559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55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5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5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59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备份与还原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备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若连接至计算机,则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备份;在接收到用户的备份指令后,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单元属性不完全相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单元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本发明能够同步更新电子设备内的数据,克服突然断电或者电子设备存储区物理损毁带来的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备份与还原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电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备份与还原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产品是当前主流发展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正被广泛地、越来越多地被消费者所青睐,但运行在电子设备中的数据的安全性逐渐成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威胁电子设备数据安全性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数据丢失,而在电子设备中数据丢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户不熟练而出现误操作使得重要数据丢失;
二、存储区中的数据被非法访问导致数据丢失;
三、突然断电或者存储区物理损毁而出现重要数据丢失。
现有技术解决数据丢失的方法主要是将需要保护的数据做成一个镜像文件,并将此镜像文件存储在另外一个分区中,并对该镜像文件进行加密。当需要访问加密文件时需要输入口令才能解密,这样的加密解密过程过于复杂,从而降低了上述方法的适用性,且当突然断电或者存储区物理损毁时,上述方法仍然解决不了数据丢失的问题。
现有技术也公开了进行异地存储以解决数据丢失的方案,其通过移动电子盘来备份与恢复数据,可以解决突然断电或者存储区物理损毁而出现重要数据丢失的问题,但是其不能自动提示用户同步进行数据备份,在电子设备的数据出现更新之后可能没有将这些更新过的数据存储到移动电子盘中,在进行后续的数据恢复时,会导致上述更新数据的遗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备份与还原方法及装置及系统,能够同步更新电子设备内的数据,克服突然断电或者电子设备存储区物理损毁带来的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安装有Android系统的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
若连接至计算机,则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备份;
在接收到用户的备份指令后,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完全相同,其中,所述文件单元的属性包括所述文件单元的名称及修改时间的至少一种;
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单元属性不完全相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单元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其中,
当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时,首先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夹名称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夹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若完全相同,则继续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夹修改日期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夹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或当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时,首先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名称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若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则继续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修改日期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修改日期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或若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则利用MD5算法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是否跟计算机内对应的多个文件的内容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内容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其中,在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夹修改日期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夹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夹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其中,若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分别检测每个文件夹内的多个文件的属性是否跟计算机中对应文件夹内的多个文件的属性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属性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中的对应文件夹内。
其中,在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属性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中的对应文件夹内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其中,在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修改日期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其中,在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内容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其中,在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前,包括检测电子设备的标识号是否为合法标识号,若电子设备的标识号为合法标识号,则继续执行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若电子设备的标识号为非法标识号,则不执行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安装有Android系统的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
若连接至计算机,则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还原;
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后,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完全相同,其中,所述文件单元的属性包括所述文件单元的名称及修改时间的至少一种;
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单元属性不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单元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
其中,
当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时,首先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夹名称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夹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若完全相同,则继续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夹修改日期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夹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
或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时,首先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名称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若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则继续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修改日期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修改日期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或若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则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是否跟电子设备内对应的多个文件的内容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内容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
其中,在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夹修改日期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夹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夹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其中,若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分别检测每个文件夹内的多个文件的属性是否跟电子设备中对应文件夹内的多个文件的属性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属性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中的对应文件夹内。
其中,在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属性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中的对应文件夹内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其中,在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修改日期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其中,在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内容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其中,在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前,包括检测电子设备的标识号是否为合法标识号,若电子设备的标识号为合法标识号,则继续执行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若电子设备的标识号为非法标识号,则不执行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备份装置,包括:
第一备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安装有Android系统的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
备份提示模块:用于当电子设备连接至计算机时,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备份;
第一备份对比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备份指令后,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完全相同,其中,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或文件;
第二备份对比模块:用于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或者在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时,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是否跟计算机内对应的多个文件的内容完全相同;
备份模块:用于在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与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不完全相同时,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单元名称不完全相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单元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在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与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不完全相同时,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单元修改日期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单元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在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与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时,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内容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还原装置,包括:
第一还原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安装有Android系统的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
还原提示模块:用于电子设备连接到计算机时,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还原;
第一还原对比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后,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完全相同,其中,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或文件;
第一还原对比模块:用于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或者在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时,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是否跟计算机内对应的多个文件的内容完全相同;
还原模块:用于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与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不完全相同时,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单元名称不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单元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与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不完全相同时,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单元修改日期不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单元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与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时,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的内容不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备份及还原系统,包括如上述的数据备份装置和上述的数据还原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解决数据丢失的方法会导致更新的数据遗失的情况,本发明通过检测电子设备与计算机是否连接,若连接则判断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单元是否有更新,当文件单元出现更新时将更新数据从电子设备备份到计算机中。另外,本发明的还原方法通过检测电子设备与计算机是否连接,若连接则判断计算机内的文件单元是否有更新,当文件单元出现更新时将更新数据从计算机还原到电子设备中。本发明通过将电子设备与计算机连接,能够更新电子设备内的数据,克服突然断电或者电子设备的存储区物理损毁带来的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备份还原方法中,仅将属性有变动的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复制同步,属性没有变动的不进行任何重复处理,这样可以节约处理器的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据备份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数据备份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数据备份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数据备份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数据备份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数据还原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数据还原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数据还原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数据还原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由于基于Android系统的消费类产品是当前发展的主流技术,因其效率高及其开放性,正被广泛地、越来越多地被消费类电子厂商所关注,但也正是这种开放性的运行环境,运行在Android系统中的数据的安全性逐渐成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于是,优选地,以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以采用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为例进行阐述说明,但并不限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还可为搭建其它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
参阅图1,本发明的数据备份方法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
步骤102:若连接至计算机,则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备份;
步骤103:在接收到用户的备份指令后,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完全相同;
步骤104: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单元属性不完全相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单元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区别于现有技术解决数据丢失的方法会导致更新的数据遗失的情况,本发明通过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与计算机是否连接,若连接则判断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单元是否有更新,当文件单元出现更新时将更新数据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备份到计算机中。本发明通过将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与计算机连接,能够更新基于Android系统设备内的数据,克服突然断电或者Android系统存储区物理损毁带来的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备份方法中,仅将属性有变动的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复制同步,属性没有变动的不进行任何重复处理,这样可以节约处理器的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软件设置用户选择界面,用户通过用户选择界面进行自主选择,备份某些文件单元,减少处理器的处理负担,有利于提高备份工作效率。
下面,以手写平板电脑为例但不限于平板电脑,来描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写平板电脑是如何使用本发明的备份方法的。手写平板电脑存储备份的工具为计算机,但并不限于计算机,只要有存储运算功能的设备均可成为本发明的备份工具。为了描述方便,下面以计算机为例来描述:
要对手写平板电脑进行备份,首先需要将手写平板电脑与计算机连接,当手写平板电脑与计算机连接后,弹出备份确认对话框,需要用户确认是否需要备份。若接收到用户的备份指令,则检测手写平板电脑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计算机内文件单元属性不同的手写平板电脑内的文件单元从手写平板电脑复制到计算机。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上述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时,首先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计算机内文件夹名称不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夹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若完全相同,则继续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计算机内文件夹修改日期不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夹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当然,文件单元可以为文件夹,也可以为文件。当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时,首先判断文件夹的名称属性是否有修改,如果有修改则进行文件夹备份,如果名称属性未修改则进行下一个判断,即判断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属性是否有修改,若有修改则进行备份,若没有修改则不进行备份处理,可以节约处理器的处理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
下面,仍然以手写平板电脑为例,来具体描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写平板电脑是如何对文件夹进行处理的。一般手写平板电脑在与计算机连接后,计算机会划分一个专用备份区用于存储手写平板电脑的备份用文件,当然,用户也可自行选定备份区,这个是现有通用的做法,在此不再赘述。
假设手写平板电脑内有三个文件夹,分别为【工作】、【学习】和【资料】,在进行备份判定时,那么首先判断手写平板电脑内的三个文件夹的名称是否跟计算机内的文件夹的名称完全相同,在不完全相同时(包括计算机内的备份区没有这些文件夹的情况),比如计算机中有【工作】、【学习】和【数据】三个文件夹(没有【资料】文件夹,但有【数据】文件夹),将与计算机内文件夹名称不同的手写平板电脑内的【资料】文件夹从手写平板电脑复制到计算机。在完全相同时,比如计算机内同样有【工作】、【学习】和【资料】三个文件夹时,则进行下一个判断,即判断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属性是否有修改,若有修改则进行备份,比如平板电脑内的【学习】这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属性相对于计算机内的【学习】这个文件的修改日期属性有修改,则将与计算机内文件夹修改日期不同的手写平板电脑内的【学习】文件夹从手写平板电脑复制到计算机。当连修改日期都完全相同,则不进行备份操作,可以节约处理器的处理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将与上述计算机内文件夹修改日期不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夹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夹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由于属性有变动的文件夹是采用追加复制的方法进行备份,这样就会存在多个名称相同的文件夹,在本实施例中对名称相同的文件夹按照修改的时间顺序编号,有利于用户的查阅。
假设手写平板电脑内有三个文件夹,分别为【工作】、【学习】和【资料】,【工作】文件夹的名称经过修改后另存为一个【工作类】的文件夹,而【学习】文件夹的修改日期进行了修改,那么在进行备份后,就存在了【工作】、【学习】、【资料】、【工作类】和【学习】(日期修改后的新学习文件夹)。由于有两个【学习】文件夹,那么为了查找方便,则需要对名称相同的两个【学习】文件夹进行顺序编号,有利于用户的查阅。
前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双方的文件夹名称和修改日期都完全相同情况下,不进行备份操作的情况,本发明则在另一实施例中,描述另一种情况,即若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和修改日期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和修改日期完全相同,则分别检测每个文件夹内的多个文件的属性是否跟计算机中对应文件夹内的多个文件的属性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计算机内文件属性不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中的对应文件夹内。
当然,文件单元可以为文件夹,也可以为文件。当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时,且文件夹的名称和修改日期完全相同,那么对名称和修改日期完全相同的文件夹内的文件进行判断,如果名称和修改日期完全相同的文件夹内的文件属性不完全相同,则进行备份,若完全相同,则不进行备份处理,可以节省处理器的处理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
假设手写平板电脑内有三个文件夹,分别为【工作】、【学习】和【资料】,【工作】文件夹的名称经过修改后另存为一个【工作类】的文件夹,而【学习】文件夹的修改日期进行了修改,那么在进行备份后,就存在了【工作】、【学习】、【资料】、【工作类】和【学习】(日期进过修改后的新学习文件夹)。由于手写平板电脑中的【资料】文件夹的修改时间和名称均与计算机内的【资料】文件夹相同,在备份的时候,还需要考虑【资料】文件夹内包含的文件的属性,对【资料】文件夹内的文件进行判定的时候,首先判定这些文件的名称,然后再判定这些文件的修改时间,在判定后通过判定结果对属性不完全相同的所有文件均进行备份操作。
假设手写平板电脑内的【资料】文件夹内有{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和{对比文件3}三个文件,而计算机的备份区内的【资料】文件夹内有{对比文件2}和{对比文件3},首先对比名称,发现计算机内的【资料】文件夹内并不存在{对比文件1},那么需要将{对比文件1}从手写平板电脑复制到计算机内。然后检查{对比文件2}和{对比文件3}的修改时间,发现手写平板电脑的【资料】文件夹内的{对比文件2}文件的修改时间与计算机内的【资料】文件夹内的{对比文件2}文件的修改时间完全相同,则认为不需要备份。后续再发现手写平板电脑的【资料】文件夹内的{对比文件3}文件的修改时间与计算机内的【资料】文件夹内的{对比文件3}文件的修改时间不相同,那么将手写平板电脑的【资料】文件夹内的{对比文件3}复制到计算机的备份区。
当然,在对比名称发现需要备份后,可以不先进行备份操作,而是继续进行后续的所有判定并得出需不需要备份的结论,在进行了所有判定并都得出需不需要备份的结论后,再一起进行备份的操作。
在进行上述备份操作后,计算机的备份区内的【资料】文件夹内就存在了{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对比文件3}(具有第一修改时间)和{对比文件3}(具有第二修改时间)共四个文件。上述的第一修改时间与第二修改时间并不相同。
同样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将与上述计算机内文件属性不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中的对应文件夹内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由于修改时间相同的文件夹内的属性有变动的文件是采用追加复制的方法进行备份,这样就会存在多个名称相同的文件,在本实施例中对名称相同的文件按照修改的时间顺序编号,有利于用户的查阅。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手写平板电脑内的【资料】文件夹内有{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和{对比文件3}三个文件进行备份后,在计算机的备份区内的【资料】文件夹内就存在了{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对比文件3}(具有第一修改时间)和{对比文件3}(具有第二修改时间)共四个文件。那么存在有两个{对比文件3},这两个{对比文件3}具有不同的修改时间,为了查阅方便,需要对这两个{对比文件3}进行顺序编号,可以采用时间先后的顺序升序排列,也可以采用时间先后的顺序降序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存在多级文件夹存在的形式,如手写平板电脑中存在三个第一级的文件夹,分别为【工作】、【学习】和【资料】。而第一级文件夹【工作】文件夹内又包含【计划】、【设计】和【需求】三个第二级文件夹。在这种情况下,对第一级文件夹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判定方法先对其进行名称和修改日期的判定之后,还要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判定方法对第二级文件夹进行名称和修改日期的判定,然后再判定第二级文件中文件的名称和修改日期,在这些判定中,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计算机内文件夹或文件属性(包括名称和修改日期)不同的手写平板电脑内的文件夹或文件从手写平板电脑复制到计算机。
前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与计算机中的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时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则在另一实施例中,描述另一种情况,即在另一实施例中,当上述文件单元为文件时,首先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计算机内文件名称不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若完全相同,则继续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修改日期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计算机内文件修改日期不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当然,文件单元可以为文件夹,也可以为文件。当文件单元为文件时,首先判断文件的名称属性是否有修改,如果有名称属性有修改则进行文件备份,如果名称属性未修改则进行下一个判断,即判断文件的修改日期属性是否有修改,若名称属性相同的文件的修改日期属性有修改则进行备份,若名称属性相同的文件的修改日期属性没有修改则不进行重复备份,可以节约处理器的处理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
下面,仍然以手写平板电脑为例,来具体描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写平板电脑是如何对文件进行处理的。假设手写平板电脑内有三个文件,分别是{工作日志1}、{工作日志2}和{工作日志3},计算机的备份区内有两个文件{工作日志2}和{工作日志3},首先对比文件的名称属性,发现计算机内并不存在{工作日志1},那么需要将{工作日志1}从手写平板电脑复制到计算机内。然后检查{工作日志2}和{工作日志3}的修改时间,发现手写平板电脑的{工作日志2}文件的修改时间与计算机内的{工作日志2}文件的修改时间完全相同,则认为不需要复制。发现手写平板电脑的{工作日志3}文件的修改时间与计算机内的{工作日志3}文件的修改时间不相同,那么将手写平板电脑的{工作日志3}复制到计算机的备份区。
在进行上述备份操作后,计算机的备份区就存在了{工作日志1}、{工作日志2}、{工作日志3}(具有第一修改时间)和{工作日志3}(具有第二修改时间)共四个文件。上述的第一修改时间与第二修改时间并不相同。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将与上述计算机内文件修改日期不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由于属性有变动的文件是采用追加复制的方法进行备份,这样就会存在多个名称相同的文件,在本实施例中对名称相同的文件按照修改的时间顺序编号,有利于用户的查阅。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手写平板电脑内的{工作日志1}、{工作日志2}和{工作日志3}三个文件进行备份后,在计算机的备份区内就存在了{工作日志1}、{工作日志2}、{工作日志3}(具有第一修改时间)和{对比文件3}(具有第二修改时间)共四个文件。那么存在有两个{工作日志3},这两个{工作日志3}具有不同的修改时间,为了查阅方便,需要对这两个{工作日志3}进行顺序编号,可以采用时间先后的顺序升序排列,也可以采用时间先后的顺序降序排列。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上述文件单元为文件时,首先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计算机内文件名称不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若完全相同,则利用MD5算法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是否跟计算机内对应的多个文件的内容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计算机内文件内容不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当然,文件单元可以为文件夹,也可以为文件。当文件单元为文件时,首先判断文件的名称属性是否有修改,如果有修改则进行文件备份,如果名称未修改则进行下一个判断,即判断文件的内容是否有修改,若有修改则进行备份,若没有修改则不进行备份处理,可以节约处理器的处理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MD5算法对计算机内的文件内容是否有修改进行判定,MD5算法的判断过程是:首先,把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分别计算成MD5值,如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工作日志1}、{工作日志2}和{工作日志3}对应的MD5值分别为A1、B1、C1,同时把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也分别计算成MD5值,如计算机内{工作日志1}、{工作日志2}和{工作日志3}对应的MD5值分别为A2、B2、C2;然后,将A1与A2、B1与B2、C1与C2分别进行比较,若A1与A2相同,则得出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工作日志1}与计算机内的{工作日志1}内容完全相同,若A1与A2不同,则得出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工作日志1}与计算机内的{工作日志1}内容不完全相同,其它判断过程同理,不再赘述。
当然,也不仅限于MD5算法,还可采用MD4算法等,具体MD5算法、MD4算法的计算算法,也已被用于加密、解密技术中。
同样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将与上述计算机内文件内容不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由于内容有变动的文件是采用追加复制的方法进行备份,这样就会存在多个名称相同的文件,在本实施例中对名称相同的文件按照修改的时间顺序编号,有利于用户的查阅。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前,包括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是否为合法标识号,若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为合法标识号,则继续执行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若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为非法标识号,则不执行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
电子设备,如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如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掌上PDA设备等,为了表明其唯一性,一般都会有合法标识号。合法标识号可以为条形码或者三维码,或者是一串标识字符,根据合法标识号来判定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型号和软件类型,可以根据确定的型号选择对应的备份环境,对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进行备份操作。
参阅图2,本发明的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
步骤202:若连接至计算机,则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还原;
步骤203: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后,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是否跟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完全相同;
步骤204: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单元属性不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单元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
区别于现有技术解决数据丢失的方法会导致更新的数据遗失的情况,本发明的还原方法通过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与计算机是否连接,若连接则判断计算机内的文件单元是否有更新,当文件单元出现更新时将更新数据从计算机还原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中。本发明通过将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与计算机连接,能够更新基于Android系统设备内的数据,克服突然断电或者Android系统存储区物理损毁带来的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还原方法中,仅将属性有变动的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复制同步,属性没有变动的不进行任何重复处理,这样可以节约处理器的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软件设置用户选择界面,用户通过界面上用户选择界面进行自主选择,还原某些文件单元,减少处理器的处理负担,有利于提高还原工作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时,首先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是否跟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夹名称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夹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若完全相同,则继续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是否跟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夹修改日期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夹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
当然,文件单元可以为文件夹,也可以为文件。当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时,首先判断文件夹的名称属性是否有修改,如果有修改则进行文件夹还原,如果名称未修改则进行下一个判断,即判断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属性是否有修改,若有修改则进行还原,若没有修改则不进行还原处理,可以节约处理器的处理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
还以手写平板电脑为例,来描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写平板电脑是如何使用本发明的还原方法的内容与备份方法相对应。阅读上述备份方法的实施过程结合下述描述的技术方案可以清晰地得到还原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因此,在此不再赘述,即不再以手写平板电脑为例进行具体文件与文件夹的属性的判定还原过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将与上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夹修改日期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夹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夹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由于属性有变动的文件夹是采用追加复制的方法进行还原,这样就会存在多个名称相同的文件夹,在本实施例中对名称相同的文件夹按照修改的时间顺序编号,有利于用户的查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跟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分别检测每个文件夹内的多个文件的属性是否跟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中对应文件夹内的多个文件的属性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属性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中的对应文件夹内。
当然,文件单元可以为文件夹,也可以为文件。当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时,且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那么对修改日期完全相同的文件夹内的文件进行判断,如果修改日期完全相同的文件夹内的文件属性不完全相同,则进行还原,若完全相同,则不进行还原处理,可以节省处理器的处理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将与上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属性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中的对应文件夹内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由于修改时间相同的文件夹内的属性有变动的文件是采用追加复制的方法进行还原,这样就会存在多个名称相同的文件,在本实施例中对名称相同的文件按照修改的时间顺序编号,有利于用户的查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上述文件单元为文件时,首先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是否跟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名称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若完全相同,则继续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修改日期是否跟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修改日期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
当然,文件单元可以为文件夹,也可以为文件。当文件单元为文件时,首先判断文件的名称属性是否有修改,如果有修改则进行文件夹还原,如果名称未修改则进行下一个判断,即判断文件的修改日期属性是否有修改,若有修改则进行还原,若没有修改则不进行还原处理,可以节约处理器的处理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将与上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修改日期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由于属性有变动的文件是采用追加复制的方法进行还原,这样就会存在多个名称相同的文件,在本实施例中对名称相同的文件按照修改的时间顺序编号,有利于用户的查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上述文件单元为文件时,首先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是否跟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对应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名称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若完全相同,则利用MD5算法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是否跟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上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内容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
当然,文件单元可以为文件夹,也可以为文件。当文件单元为文件时,首先判断文件的名称属性是否有修改,如果有修改则进行文件夹还原,如果名称未修改则进行下一个判断,即判断文件的修内容是否有修改,若有修改则进行还原,若没有修改则不进行还原处理,可以节约处理器的处理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MD5算法对计算机内的文件内容是否有修改进行判定,MD5算法的判断过程请详见上文所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将与上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内容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由于内容有变动的文件是采用追加复制的方法进行还原,这样就会存在多个名称相同的文件,在本实施例中对名称相同的文件按照修改的时间顺序编号,有利于用户的查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前,包括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是否为合法标识号,若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为合法标识号,则继续执行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若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为非法标识号,则不执行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
电子设备,如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如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掌上PDA设备等,为了表明其唯一性,一般都会有合法标识号。合法标识号可以为条形码或者三维码,或者是一串标识字符,根据合法标识号来判定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型号和软件类型,可以根据确定的型号选择对应的备份环境,对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进行还原操作。
参阅图3,本发明的数据备份装置实施例,用于实现上述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第一备份检测模块301:用于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
备份提示模块302:用于当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连接至计算机时,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备份;
第一备份对比模块303: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备份指令后,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完全相同;
备份模块304:用于在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不完全相同时,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单元属性不完全相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单元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本发明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备份装置中,第一备份检测模块301、备份提示模块302、第一备份对比模块303和备份模块304顺序连接。当第一备份检测模块301检测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连接到计算机后,备份提示模块302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备份,在接到用户的备份指令后,第一备份对比模块303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包括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是否跟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完全相同,当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跟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不完全相同时,备份模块304将与上述计算机内文件单元属性不完全相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文件单元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与计算机同步,能够同步备份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数据,克服突然断电或者Android系统存储区物理损毁带来的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备份装置中,文件单元可以为文件,也可以为文件夹,在处理时仅将属性有变动的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复制同步,属性没有变动的不进行任何重复处理,这样可以节约处理器的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软件设置用户选择界面,用户通过用户选择界面进行自主选择,备份某些文件或文件夹,减少处理器的处理负担,有利于提高备份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备份装置还包括第二备份对比模块305,第二备份对比模块305一端连接第一备份对比模块303,另一端连接备份模块304。第二备份对比模块305用于在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包括文件和文件夹)的名称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包括文件和文件夹)的名称相同时,比较相同文件单元中各单元的修改时间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将修改时间不同的文件单元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第二备份对比模块305的加入,可以解决由于名称相同、但是修改时间不同的文件单元在备份时没有得到处理,导致数据丢失。当然,在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相同时,可以不采用判断修改时间这个属性的方式,而是通过MD5算法来判定文件单元的内容,当文件单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时即将文件单元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请参阅图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数据备份装置还包括备份编号模块306,备份编号模块306与备份模块304连接。备份编号模块306用于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单元(包括文件和文件夹)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将相同名称的文件单元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有利于查找文件,并对比,方便取阅。
请参阅图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数据备份装置还包括第二备份检测模块307,第二备份检测模块307与第一备份检测模块301连接。第二备份检测模块307用于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是否为合法标识号,若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为合法标识号,则继续执行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若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为非法标识号,则不执行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可以为条形码或者三维识别码,通过扫描仪来检测其代表的标识号是否是本公司认可的标识号,如果是本公司认可的标识号则可以通过本案的数据备份装置进行数据备份。
参阅图7,本发明的数据还原装置实施例,用于实现上述的数据还原方法,包括:
第一还原检测模块401:用于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
还原提示模块402:用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连接到计算机时,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还原;
第一还原对比模块403: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后,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完全相同;
还原模块404:用于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与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不完全相同时,则将与所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单元属性不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单元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
本发明的数据还原装置中,第一还原检测模块401、还原提示模块402、第一还原对比模块403和还原模块404顺序连接。当第一还原检测模块401检测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连接到计算机后,还原提示模块402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还原,在接到用户的还原指令后,第一还原对比模块403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包括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完全相同,当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与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不完全相同时,还原模块404将与上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文件单元属性不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单元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与计算机同步,能够同步还原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数据,克服突然断电或者Android系统存储区物理损毁带来的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还原装置中,文件单元可以为文件,也可以为文件夹,在处理时仅将属性有变动的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复制同步,属性没有变动的不进行任何重复处理,这样可以节约处理器的资源,同时节省存储空间。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软件设置用户选择界面,用户通过用户选择界面进行自主选择,还原某些文件或文件夹,减少处理器的处理负担,有利于提高还原工作效率。
参阅图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数据还原装置还包括第二还原对比模块405,第二还原对比模块405一端与第一还原对比模块403连接,另一端与还原模块404连接。第二还原对比模块405用于在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包括文件和文件夹)的名称与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相同时,比较相同文件单元中各单元的修改时间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将修改时间不同的文件单元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第二还原对比模块405的加入,可以解决由于名称相同、但是修改时间不同的文件单元在还原时没有得到处理,导致数据丢失。当然,在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相同时,不仅可以判断修改时间这个属性,也可以通过MD5算法来判定文件单元的内容,当文件单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时即将文件单元从计算机复制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
参阅图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数据还原装置还包括还原编号模块406,还原编号模块406与还原模块404连接。还原编号模块406用于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单元(包括文件和文件夹)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将相同名称的文件单元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有利于查找文件,并对比,方便取阅。
参阅图1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数据还原装置还包括第二还原检测模块407,第二还原检测模块407与第一还原检测模块401连接。第二还原检测模块407用于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是否为合法标识号,若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为合法标识号,则继续执行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若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为非法标识号,则不执行检测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如,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的标识号可以为条形码或者三维识别码,通过扫描仪来检测其代表的标识号是否是本公司认可的标识号,如果是本公司认可的标识号则可以通过本案的数据还原装置进行数据对其进行还原。
另外,本发明中,可理解地,可在用户操作界面上设置选择和/或删除控件,以便于用户手动选择和/或删除需备份、需还原的文件单元,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本发明的数据备份及还原系统,包括如上述的数据备份装置和上述的数据还原装置。该数据备份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的数据备份方法,该数据还原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的数据还原方法,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见上文所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安装有Android系统的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
若连接至计算机,则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备份;
在接收到用户的备份指令后,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完全相同,其中,所述文件单元的属性包括所述文件单元的名称及修改时间的至少一种;
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单元属性不完全相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单元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其中,
当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时,首先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夹名称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夹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若完全相同,则继续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夹修改日期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夹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或当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时,首先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名称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若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则继续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修改日期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修改日期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或若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则利用MD5算法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是否跟计算机内对应的多个文件的内容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内容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夹修改日期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夹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夹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分别检测每个文件夹内的多个文件的属性是否跟计算机中对应文件夹内的多个文件的属性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属性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中的对应文件夹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属性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中的对应文件夹内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修改日期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内容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前,包括检测电子设备的标识号是否为合法标识号,若电子设备的标识号为合法标识号,则继续执行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若电子设备的标识号为非法标识号,则不执行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
8.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安装有Android系统的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
若连接至计算机,则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还原;
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后,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属性完全相同,其中,所述文件单元的属性包括所述文件单元的名称及修改时间的至少一种;
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单元属性不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单元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
其中,
当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时,首先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夹名称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夹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若完全相同,则继续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夹修改日期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夹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
或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时,首先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名称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若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则继续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修改日期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修改日期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或若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是否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名称完全相同,则检测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是否跟电子设备内对应的多个文件的内容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内容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夹修改日期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夹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夹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跟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夹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分别检测每个文件夹内的多个文件的属性是否跟电子设备中对应文件夹内的多个文件的属性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属性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中的对应文件夹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属性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中的对应文件夹内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修改日期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内容不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有相同名称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顺序编号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之前,包括检测电子设备的标识号是否为合法标识号,若电子设备的标识号为合法标识号,则继续执行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若电子设备的标识号为非法标识号,则不执行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的步骤。
15.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备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安装有Android系统的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
备份提示模块:用于当电子设备连接至计算机时,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备份;
第一备份对比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备份指令后,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完全相同,其中,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或文件;
第二备份对比模块:用于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或者在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时,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是否跟计算机内对应的多个文件的内容完全相同;
备份模块:用于在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与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不完全相同时,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单元名称不完全相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单元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在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与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不完全相同时,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单元修改日期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单元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在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与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时,则将与所述计算机内文件内容不同的电子设备内的文件从电子设备复制到计算机。
16.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还原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安装有Android系统的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计算机;
还原提示模块:用于电子设备连接到计算机时,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还原;
第一还原对比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还原指令后,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完全相同,其中,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夹或文件;
第一还原对比模块:用于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是否跟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完全相同,或者在所述文件单元为文件时,检测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是否跟计算机内对应的多个文件的内容完全相同;
还原模块:用于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与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名称不完全相同时,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单元名称不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单元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与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单元的修改日期不完全相同时,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单元修改日期不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单元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与计算机内的多个文件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时,则将与所述电子设备内文件的内容不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内的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电子设备。
17.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备份及还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备份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6所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还原装置。
CN201110210566.3A 2011-07-26 2011-07-26 一种数据备份与还原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24559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0566.3A CN102455952B (zh) 2011-07-26 2011-07-26 一种数据备份与还原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0566.3A CN102455952B (zh) 2011-07-26 2011-07-26 一种数据备份与还原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5952A CN102455952A (zh) 2012-05-16
CN102455952B true CN102455952B (zh) 2014-07-30

Family

ID=46039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0566.3A Active CN102455952B (zh) 2011-07-26 2011-07-26 一种数据备份与还原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559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8332A (zh) * 2013-05-23 2016-06-2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及其数据备份方法
CN104243533B (zh) * 2013-06-21 2018-03-30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在局域网络中进行数据分享与数据同步的方法
CN103399875A (zh) * 2013-07-12 2013-11-2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56430A (zh) * 2014-08-11 2014-11-19 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快速提取安卓手机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06293997A (zh) * 2015-05-28 2017-01-04 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安卓设备不介入sd卡还原系统及数据的方法
CN105630961A (zh) * 2015-12-24 2016-06-0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复制时同名文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391315A (zh) * 2017-08-15 2017-11-24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备份系统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9985A (zh) * 2006-06-16 2007-12-19 安辰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复制资料的方法
CN101174231A (zh) * 2006-11-03 2008-05-07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快照备份方法
CN102053874A (zh) * 2009-10-27 2011-05-1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备用数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0038C (zh) * 2000-05-25 2006-12-1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生成文件版本的方法
US7975171B2 (en) * 2007-09-12 2011-07-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file recovery based on subsystem error detection resul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9985A (zh) * 2006-06-16 2007-12-19 安辰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复制资料的方法
CN101174231A (zh) * 2006-11-03 2008-05-07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快照备份方法
CN102053874A (zh) * 2009-10-27 2011-05-1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备用数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5952A (zh) 201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5952B (zh) 一种数据备份与还原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707990B (zh) 基于容器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809566B (zh) 高效的文件散列标识符计算
CN103970585B (zh) 创建虚拟机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40362B (zh) 一种改进的写时拷贝快照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JP3600414B2 (ja) 複数システム環境におけるデータのバックアップ・復元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EP278887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toring application data
CN102932407B (zh) 基于云计算的安全备份系统及方法
CN101814045B (zh) 一种用于备份服务的数据组织方法
CN102799500B (zh) 系统修复方法及装置
CN102436408B (zh) 基于Map/Dedup的数据存储云化和云备份方法
KR100515890B1 (ko) 효율적인 데이터베이스 복구방법
US8140537B2 (en) Block level tagging with file level information
US20070226278A1 (en) Method for resotoring backup data
US8271445B2 (en) Storage, organization and searching of data stored on a storage medium
CN102193844A (zh) 基于部分块的备份
CN102323930B (zh) 对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变更进行镜像
CN105573859A (zh) 一种数据库的数据恢复方法和设备
CN1677355B (zh) 文件同步更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3918385B (zh) 虚拟机在线增量备份恢复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9496292A (zh) 一种磁盘管理方法、磁盘管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677509A (zh) 数据库中数据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1785239B (zh) 基于密钥的隐藏分区系统
CN112380057A (zh) 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H11134235A (ja) 外部記憶装置故障時の回復支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