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5094B - 包括制冰器的冰箱 - Google Patents

包括制冰器的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5094B
CN102455094B CN201110329241.7A CN201110329241A CN102455094B CN 102455094 B CN102455094 B CN 102455094B CN 201110329241 A CN201110329241 A CN 201110329241A CN 102455094 B CN102455094 B CN 1024550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making
making disc
cooling component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292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5094A (zh
Inventor
吴承桓
金成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55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5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5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5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2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 F25C5/04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 F25C5/06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by deforming bodies with which the ice is in contact, e.g. using inflatabl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features for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22Harvesting ice including rotating or tilting or pivoting of a mould or tray
    • F25C2305/0221Harvesting ice including rotating or tilting or pivoting of a mould or tray rotating ice moul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10Refrigerat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30Quick freez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制冰器的冰箱。所述冰箱包括制冰器,所述制冰器包括:制冰盘,所述制冰盘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制冰器中;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制冰盘连接以选择性地旋转所述制冰盘;和冷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设置在所述制冰盘中,并且能够与供应到所述制冰盘的水接触。

Description

包括制冰器的冰箱
技术领域
实施例可以涉及包括制冰器的冰箱,更具体地,涉及能够通过增加制冰盘内接纳的水的冷却速度而更快速地制冰的冰箱。
背景技术
通常,冰箱是一种能够利用制冷循环来冷冻或冷藏储存在其中的食物的电器。这类冰箱包括具有诸如冷冻隔室或冷藏隔室的储存隔室的机柜和布置到机柜以打开和关闭储存隔室的门。
在储存隔室或门内设有用于制造或保持冰的制冰室。在制冰室内设有包括制冰盘的制冰器。在制冰盘内设有用于向制冰盘供应水的供水装置。
根据在常规冰箱内进行的制冰过程,水通过供水装置供应到制冰盘。一旦将冷空气引入制冰室内,在制冰室内接纳的水就被冷冻,并且制成具有预设形状的冰。
当制冰结束时,制冰盘旋转和扭曲,并且冰与制冰盘分离。分离的冰下落并排出到邻近于制冰盘布置的储冰容器。
制冰时,根据冷却供应到制冰盘以制冰的水(以下称为“水”)所花费的时间来确定制冰时间。
由此,考虑到用户方便性而有必要减少此类制冰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实施例可以涉及包括制冰器的冰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施例的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制冰器和具有该制冰器的冰箱,所述制冰器能够通过增加设置在制冰器中的制冰盘内接纳的水的冷却速度而更快速地制冰。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实施例的目的,如本文所实施和广泛描述的,冰箱包括制冰器,该制冰器包括:制冰盘,所述制冰盘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制冰器中;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与制冰盘连接以选择性地旋转制冰盘;和冷却构件,该冷却构件设置在制冰盘内,并且能够与供应到制冰盘的水接触。
制冰盘可以在冰被排出时变形,并且冷却构件可以与制冰盘的变形相对应地变形。
制冰盘可以可扭曲地旋转,并且冷却构件可以与制冰盘的可扭曲旋转相对应地扭曲。
冷却构件可以弹性变形。
冷却构件可在制冰盘的纵向方向上布置,并且冷却构件可布置在制冰凹部的内部,所述制冰凹部形成于制冰盘中以在其中接纳水。
冷却构件可以安装在制冰盘内,并且冷却构件可以被防止与制冰盘分离。
冰箱还可包括:固定槽,其设置在制冰盘内以将冷却构件的预定区域固定地插入其中;以及固定部件,其设置在冷却构件内以被插入固定槽。
可以设置多个制冰凹部,该多个制冰凹部可被分隔壁隔开,并且冷却构件可包括:多个冷却翼片,该多个冷却翼片布置在制冰凹部的每一个中,该多个冷却翼片能够与制冰凹部内接纳的水接触,并且所述多个冷却翼片彼此间隔开;以及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将冷却翼片彼此连接。
多个冷却翼片可以使制冰凹部的内部形成多个空间。
冷却翼片可以是设置成与制冰凹部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板状翼片。
连接部件可以以弯曲状态布置在分隔壁的上方。
冷却构件可沿着制冰盘内部的中央布置在制冰盘的纵向方向上。
冷却构件可沿着制冰盘内部的内壁布置在制冰盘的纵向方向上。
制冰盘还可包括布置在制冰盘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第一分隔壁,该第一分隔壁沿着制冰盘的纵向方向跨越制冰盘的内部中央,并且冷却构件可以与第一分隔壁相对地布置在邻近于制冰盘的至少一个内壁处。
冰箱还可包括第二分隔壁,第二分隔壁与第一分隔壁以连接方式相交以与第一分隔壁一起形成多个制冰凹部,并且冷却构件可包括:多个冷却翼片,该多个冷却翼片分别布置在多个制冰凹部内,并且能够与制冰凹部内接纳的水接触;以及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将多个冷却翼片彼此连接,且布置在第二分隔壁的上方。
在另一方面中,冰箱包括:具有储存隔室的机柜;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机柜以打开和关闭储存隔室的门;设置在门中的制冰室;设置在制冰室中的制冰器,其中,制冰器可包括:制冰器壳体;制冰盘,该制冰盘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制冰器壳体内,并且在冰被排出时能够弹性变形;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设置在制冰器壳体内,且与制冰盘连接以选择性地旋转制冰盘;以及冷却构件,该冷却构件布置在制冰盘内,能够与供应到制冰盘的水接触,并且所述冷却构件能够与制冰盘的变形相对应地弹性变形。
在又一方面中,冰箱包括:具有冷冻隔室的机柜;以及设置在冷冻隔室内的制冰器,其中,制冰器可包括:制冰器壳体;制冰盘,该制冰盘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制冰器壳体内,并且在冰被排出时能够弹性变形;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设置在制冰器壳体内,并且与制冰盘连接以选择性地旋转制冰盘;以及冷却构件,该冷却构件布置在制冰盘内,能够与供应到制冰盘的水接触,并且冷却构件能够与制冰盘的变形相对应地弹性变形。
在再一个方面中,冰箱包括:机柜,该机柜包括冷冻隔室和冷藏隔室;制冰室,该制冰室与冷藏隔室分隔开地设置在冷藏隔室中,以经由管道抽取冷冻隔室内部的冷空气;和制冰器,该制冰器设置在制冰室内,其中,制冰器可包括:制冰器壳体;制冰盘,该制冰盘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制冰器壳体内,并且在冰被排出时可弹性变形;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设置在制冰器壳体内,并且与制冰盘连接以选择性地旋转制冰盘;以及冷却构件,该冷却构件布置在制冰盘内,能够与供应到制冰盘的水接触,并且冷却构件能够与制冰盘的变形相对应地弹性变形。
附图说明
可以结合下列附图详细描述布置方式和实施例,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具有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制冰器的冰箱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制冰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制冰器的连接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制冰盘和冷却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示出制冰盘和冷却构件的连接的透视图;
图6和图7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制冰盘的排出操作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冰盘和冷却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9和图10是示出根据图8中所示实施例的制冰盘中进行的排出操作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冰箱的透视图,该冰箱具有布置在设在冰箱内的冷冻隔室中的制冰器;并且
图12是示出冰箱的透视图,该冰箱具有布置在设在冰箱内的冷藏隔室中的制冰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可以详细参照具体实施例,这些具体实施例的实例可以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如图1所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冰箱包括具有冷藏隔室2和冷冻隔室3的机柜1、以可旋转的方式布置到机柜1以打开和关闭冷藏隔室2的冷藏隔室门12、以及打开和关闭冷冻隔室的冷冻隔室门13。
此处,在该实施例中,冷藏隔室2可设置在机柜1的顶部,冷冻隔室3可设置在机柜1的底部。然而,该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将具有布置在机柜1顶部的冷冻隔室3的上冷冻式冰箱或具有并列布置的冷藏隔室和冷冻隔室的对开门式冰箱应用于该实施例。
在冷藏隔室门12的后表面内可设有制冰室20。在制冰室20内可设有用于制冰的制冰器100和用于接纳从制冰器100排出的冰的储冰容器200。
制冰器100可包括用于在其中接纳水的制冰盘110和与制冰盘110连接以旋转制冰盘110的驱动单元130。
在制冰盘110上方可设有用于向制冰盘110供应水的供水软管140。
冷空气入口211和冷空气出口212可设置在制冰室20的侧面中,以分别将冷空气引入制冰室20内和将冷空气排放到制冰室20的外部。
冷空气入口211和冷空气出口212可分别与布置在机柜1的侧面中的冷空气引导管道220连接。
冷空气引导管道220可被构造成将设置在机柜1的下部区域内的冷冻隔室3内部的冷空气朝制冰室20移动,并且同时将制冰室20内部的冷空气重新朝冷冻隔室3移动。
更具体地讲,一旦在设置在冷冻隔室3后方的蒸发器6内产生冷空气,就可以通过驱动布置在蒸发器6附近的冷空气风扇7来将大量冷空气引入冷冻隔室3内,并且一些其他冷空气可以通过冷空气引导管道220的引导移动到制冰室20。
当在该结构下用户关闭的冷藏隔室门12时,冷空气入口211和冷空气出口212可以分别与冷空气引导管道220连接。
冷空气导向器230可设在制冰室20内,以将流出冷空气入口211的冷空气集中到制冰室20内。
冷空气导向器230可布置到制冰室20的内壁的形成冷空气入口211的部位处,在制冰室20上方,更具体地在制冰盘110上方,并且与制冰盘110间隔开。
此处,冷空气导向器230可以安装在供水软管140附近。
如图2所示,制冰器100可包括制冰盘110、驱动单元130和另外的防溅水板150。制冰盘110可包括分隔成多个给定空间的制冰凹部111。防溅水板150可设置在制冰盘110的侧部附近。驱动单元130可设置成接近制冰盘110。
驱动单元130可包括壳体131和设置在壳体131内的旋转构件132。旋转构件132可包括旋转马达,并且可与制冰盘110连接以旋转制冰盘110。
因此,接纳冰的制冰盘110可被旋转构件132的旋转所旋转。当旋转构件132旋转预定角度时,制冰盘110可以扭曲,并且接纳在制冰盘110内的冰可以落下并从中排出。
同时,在制冰盘110内可设有跨越制冰盘110内部的冷却构件120。冷却构件120可与制冰盘110内提供的水接触,以增加水的冷却速度。
通常,制冰盘110可由具有弹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以旋转和扭曲。然而,树脂材料具有比金属材料低的导热率,并且可能限制提高水的冷却速度。
为了克服这种限制,冷却构件120可由具有比形成制冰盘110的材料的导热率高的导热率的材料(如金属材料)形成。由具有更高导热率的材料形成的冷却构件120可布置在制冰盘110内以接触水。由于这个原因,可以增加水的冷却速度,并可缩短制冰时间。
此处,冷却构件120可以相对于制冰盘110沿纵向方向布置,并且可以容纳到制冰盘110内,使其大的面积与水接触。
同时,在制冰盘110下方可设有满冰检测传感器250,以检测储冰容器(200,参见图1)内部是否满冰。此处,满冰检测传感器250可以是使用红外线的传感器,并且可以是杠杆式传感器。
在制冰盘110的后表面内可设有固定托架300,以将制冰器100固定在制冰室20内。在固定托架300内可设有供水导向器301,以引导供应到制冰盘110的水。
供水导向器301可以接纳从供水软管140排出的水,并将水引导至制冰盘110。
冷空气导向器230可设置成一种管道形状。冷空气导向器230可包括具有空的内部的主体231、设在主体231内以与冷空气入口211连通的入口孔232、布置成与入口孔232相对的出口孔233、以及可拆卸地布置以限定主体231顶部的盖构件234。
此处,盖构件234可与主体231一体地形成。
在冷空气导向器230和冷空气入口211之间可布置预定的密封构件,以防止二者之间的冷空气泄漏。
此处,在冷空气导向器230的侧面中可设有联接孔236,并且可在联接孔236内插入联接构件238(例如螺钉)以联接到固定托架300。由于这个原因,冷空气导向器230可以固定联接到固定托架300。
如图3所示,支撑构件135可设置成与制冰器100的驱动单元130相对且与驱动单元130间隔开,以支撑制冰盘110。
在支撑构件135内可设有旋转限制器(未示出)。当制冰盘110的旋转角度为预设角度时,旋转限制器可以接触制冰盘110的另一端,并且可以作为一种钩形凸起限制制冰盘110的旋转。
在制冰盘110下方可设有制冰传感器110a。当制冰传感器110a确定制冰结束时,可以通过驱动单元130的驱动来旋转制冰盘110。
当制冰盘110旋转时,制冰盘110的两端从旋转开始到预定角度可以划出相同轨迹。
一旦制冰盘110的另一端在制冰盘110旋转过程中接触旋转限制器(未示出),该另一端就不可以进一步进行任何旋转,并且制冰盘110可以停止在该点处。由于制冰盘110的一端与驱动单元130的旋转构件(132,参见图2)连接,该端可以连续旋转。
如上所述,该端的旋转角度与属于制冰盘110的另一端的旋转角度不同,制冰盘110可以扭曲,并且容纳在制冰盘110内的冰可以与制冰盘分离并从中排出。
同时,接纳在制冰盘110内的冷却构件120与制冰盘110连接。由于这个原因,冷却构件120可以与制冰盘110一起旋转,并且可以随后与制冰盘110的扭曲相对应地扭曲。
如图4所示,制冰盘110可包括由分隔壁112分隔成多个列的多个制冰凹部111。
制冰凹部111可以以分隔壁112为边界分隔开。在布置在制冰凹部111两端中的最外侧制冰凹部旁边可分别设有防溅水壁113和114。防溅水壁113和114可防止水在供应时溅到外部。
同时,在防溅水壁113和114内可设有固定槽113a和114a,以在所述固定槽中插入设置在冷却构件120两端处的固定部件123和124。
在制冰盘110两端处可设有第一联接部件115和第二联接部件116,以分别联接到驱动单元(130,参见图2)的旋转构件(132,参见图2)和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支撑构件(135,参见图3)。
第一联接部件115可设置成凹陷形状从而以被插入的方式接纳旋转构件132。第二联接部件116可设置成轴状以通过可旋转的方式插入支撑构件135内。
当旋转构件132旋转时,第一联接部件115可以为中空形状,以将旋转构件132的所有旋转力传递到制冰盘110,从而防止旋转构件132打滑。
第二联接部件116可以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轴状,以便在制冰盘110旋转时与支撑构件135一起平稳地旋转。
凸起117可布置在第二联接部件116附近,以与设置在支撑构件135内的旋转限制器可接触。
同时,冷却构件120可包括:多个冷却翼片,该多个冷却翼片彼此间隔开,并且被形成为与制冰凹部111的侧剖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连接部件122,该连接部件122弹性地连接冷却翼片121中的两个;以及固定部件123和124,该固定部件123和124分别固定地插入固定槽113a和114a中。
该实施例示出,固定部件设置在冷却构件120的两端处,并且固定地插入固定槽113a和114a中。替代地,固定部件可以设置在冷却构件120仅一端处,并且固定槽可以靠近制冰盘110的仅一侧地设置。
同时,值得考虑的是,固定部件可以为夹子形状或保持件形状,以钩接到制冰盘110。
冷却翼片121可以分别接纳到制冰凹部111内,并且可以接触引入制冰凹部111内的水。
固定部件123和124可设置在冷却构件120的两端处。当固定部件123和124插入固定槽113a和114a内时,固定部件123和124的端部可以向下弯曲,以防止其与固定槽113a和114a分离。
因此,当冷却构件120移动时,固定部件可以与固定槽113a和114a的边缘接合。
连接部件122可以弯曲成“U”形以具有适当的弹性,而不布置成直线形状,并且将冷却翼片121彼此连接。
当制冰盘110的轮廓扭曲和旋转时,冷却构件120也可以扭曲和旋转。在制冰盘110扭曲旋转之后恢复其初始轮廓的情况下,连接部件122可以为冷却构件120提供弹性恢复以使冷却构件120复原。
当冷却构件120布置在制冰盘110内时,每个连接部件122可以布置在每个分隔壁112的上方,并且与每个分隔壁112间隔开。
在分隔壁112内可设有通过凹部112a,以便在其中一个制冰凹部111充满供应到制冰盘110的水时允许水移动到相邻的一个制冰凹部111。为了不影响水的移动,分隔壁112可布置成离开连接部件122。
冷却构件120可布置成在水平方向或纵向方向上跨越制冰盘110的内部,并且冷却翼片121可以容纳在制冰凹部111内,以将制冰凹部111的内部分隔成多个空间。
这是因为将在每个制冰凹部111内制备的冰必须具有正确的形状,并且必须将冰分开。
以下将详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冰的排出。
如图5所示,冷空气被供应到制冰盘110和冷却构件120。然后,对冷却翼片121的冷却可以比制冰盘110快得多,并且可以将冷却翼片121的表面温度降低至低于将通过这种冷却供应的水的温度。
一旦将水以该状态供应到制冰盘110内部(“B”方向),落入水的第一个制冰凹部111即可充满水,并且可以沿着通过凹部112a的引导方向将下一个制冰凹部111充满水。
所供应的用来充满制冰凹部111的水可以接触设置在制冰凹部111的冷却构件120中的冷却翼片121的表面。
如上所述,冷却翼片121的温度可以远低于所供应的水的温度,并且冷却翼片可以因此从水中带走热量。
不断地供应到水表面和制冰盘110表面的冷空气可以带走水中的热量。另外,冷空气可以带走冷却翼片121的热量。由于这个原因,相比没有冷却构件120时的水的冷却速度,水的冷却速度可以被加速。
特别地,制冰盘110可由树脂形成,其相比由金属形成的冷却构件120具有明显劣化的导热率。由于这个原因,相比没有冷却构件120时的制冰时间,采用冷却构件120时的制冰时间可以显著地缩短。
一旦设置在制冰盘110下方的制冰传感器110a确定制冰结束,即可通过驱动单元(130,参见图3)的驱动而沿“A”方向旋转制冰盘110。
图6和图7是示出从相对于图5的制冰盘翻转的方向观察的制冰盘110的示意图。
当制冰盘110如图6所示可以在驱动单元(130,参见图3)作用下沿“A”方向旋转时,制冰盘110的两端可以旋转,以从第一旋转角度到预设角度划出相同轨迹。
换句话讲,在设置在制冰盘110的另一端内的凸起117接触设置在支撑构件(135,参见图3)内的旋转限制器136之前,制冰盘110可以在不变形的情况下进行旋转运动。
由于制冰盘110不发生轮廓变形,在制冰盘110内制备的冰可以在制冰盘110内形成的每个制冰凹部111内部保持被容纳状态。当然,冷却构件120也可以定位在制冰盘110内,而不发生轮廓变形。
当设置在制冰盘110的另一端内的凸起117接触旋转限制器136而如图7所示被钩接时,另一端的旋转不可能继续进行。
然而,由于在制冰盘110的一端内不设有诸如旋转限制器136之类的障碍物,制冰盘110的一端可以继续进行旋转运动。
因此,构成制冰盘110的该端的旋转角度可以不同于另一端的旋转角度,使得制冰盘110可以被扭曲。
由于制冰盘110的上述扭曲,容纳在制冰盘110内的冰可以从制冰盘110的制冰凹部111内分离和排出以向下掉落。
同时,设置在制冰盘110内的冷却构件120可以与制冰盘110的扭曲相对应地扭曲。
连接部件122可以弯曲,使得冷却翼片121彼此弹性地连接。由于这个原因,冷却构件120的整个区域可以弹性变形,而不是塑性变形。
因此,设置在冷却构件120内且由制冰盘110的另一端支撑的固定部件123和124中的一者(即124)可位于与制冰盘110的另一端的最终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由制冰盘110的一端支撑的另一个固定部件123可以进一步旋转。由于这个原因,冷却构件120可以进行扭曲。
由驱动单元(130,参见图3)进行的制冰盘110的一端的旋转不可能永久性地持续,却可能在预设角度处停止,该预设角度大于制冰盘110的另一端的旋转角度(例如,制冰盘110的另一端的旋转角度为150°~180°,制冰盘110的一端的旋转角度则为200°~240°)。
当构成制冰盘110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旋转角度之间的差值为预设值时,可以平稳地进行冰的排出,并且该状态可以保持预设时间段。
一旦该时间段结束,驱动单元(130,参见图3)即可沿“A”的相反方向旋转制冰盘110,并且在图5和图6中所示状态之后,制冰盘110和冷却构件120的轮廓可通过弹性恢复力恢复到初始形状。
图8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冰器。除了制冰盘1110和冷却构件120之外,其他元件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元件相同。由于这个原因,其他元件的详细描述将参考上述实施例。
如图8所示,在制冰盘1110内可设有分隔的制冰凹部1111。制冰凹部1111可包括沿纵向方向(在图8的图中为水平方向)跨越制冰盘1110内部布置的第一分隔壁1112和与第一分隔壁1112相交的第二分隔壁1122,以将制冰盘1110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列。
在第一分隔壁1112内可形成通过凹部1112a,用来引导其中一个制冰凹部1111内充满的水朝向相邻的一个制冰凹部1111。
在邻近最外侧的制冰凹部111处可设有防溅水壁1113和1114,以防止所供应的水溅到外部。
根据该实施例,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位于制冰盘中央的单个冷却构件120不同,可以在制冰盘1110的内壁1150附近布置两个冷却构件120,这两个冷却构件120彼此远离。
因此,在防溅水壁1113和1114内可设有固定槽1113a和1114a,以在其中固定地插入设置在冷却构件120两端处的固定部件123和124。然而,固定槽1113a和1114a的位置可以不同于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固定槽的位置。
换句话讲,两个固定槽1113a和1114a可以布置在每个防溅水壁1113和1114的侧部区域内。
在制冰盘1110的两端处可分别设有以插入方式联接到驱动单元(130,参见图2)的旋转构件(132,参见图2)的第一联接部件1115和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到支撑构件(135,参见图3)的第二联接部件1116。
第一联接部件1115可以为凹槽形状,以将旋转构件132插入到该联接部件。第二联接部件1116可以为轴状,以通过可旋转的方式插入支撑构件135内。
第一联接部件1115可以形成为中空形状,以防止打滑,从而将旋转构件132的所有旋转力传递到制冰盘1110。
第二联接部件1116可以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轴状,以便在制冰盘1110旋转时与支撑构件135一起平稳地旋转。
凸起1117可布置在第二联接部件1116附近,以与设置在支撑构件135内的旋转限制器可接触。
同时,冷却构件120可包括:多个冷却翼片,该多个冷却翼片彼此间隔开,并且被形成为与制冰凹部1111的侧剖面区域相对应的形状;连接部件122,该连接部件122弹性地连接其中两个冷却翼片121;以及固定部件123和124,该固定部件123和124分别固定地插入固定槽1113a和1114a中。
冷却翼片121可以分别接纳到制冰凹部1111内,并且可以接触引入制冰凹部1111内的水。
固定部件123和124可设置在冷却构件120的两端处。当固定部件123和124插入固定槽1113a和1114a内时,固定部件123和124的端部可以向下弯曲,以防止其与固定槽1113a和1114a分离。
因此,当冷却构件120移动时,固定部件123和124可以与固定槽1113a和1114a的边缘接合。
连接部件122可以弯曲成“U”形以具有适当的弹性,而不布置成直线形状,并且将冷却翼片121彼此连接。
当制冰盘1110扭曲和旋转时,冷却构件120也可以扭曲和旋转。在制冰盘1110扭曲旋转之后返回其初始位置的情况下,连接部件122可以为冷却构件120提供弹性恢复以使冷却构件120复原。
当冷却构件120布置在制冰盘1110内时,每个连接部件122可以布置在第一分隔壁1112的上方,并且与第一分隔壁1112的顶面间隔开。
类似于上述实施例,第一分隔壁1112可布置成与连接部件122分开,以免影响水在制冰凹部1111之间的移动。
该实施例还示出,冷却构件120可布置成在水平方向或纵向方向上跨越制冰盘1110的内部,并且冷却翼片121可以容纳在制冰凹部1111内。
下面将描述该实施例的操作。
如图8所示,冷空气可被供应到制冰盘1110和冷却构件120附近。然后,可以使冷却翼片121的冷却比制冰盘1110快得多,并且可以将冷却翼片121的表面温度降低至低于将通过这种冷却供应的水的温度。
一旦将水以该状态供应到制冰盘1110的内部(“B”方向),落入水的第一个制冰凹部1111即可充满水。之后,可以沿着设置在第一分隔壁1112内的通过凹部1112a和设置在第二分隔壁1122内的通过凹部1112a的引导方向将下一个制冰凹部1111充满水。
制冰凹部1111内充满的水可以接触设置在容纳在制冰凹部1111内的冷却构件120中的冷却翼片121。
冷却构件120可以设置在制冰盘1110的每个内壁中。由于这个原因,可以增加独立地容纳在每个制冰凹部中的水的冷却速度。
如上所述,冷却翼片121的温度可以远低于所供应的水的温度,并且冷却翼片可以因此从水中带走热量。
不断地供应到水表面和制冰盘1110表面的冷空气可以带走水中的热量。另外,冷空气可以带走冷却翼片121的热量。由于这个原因,相比没有冷却构件120时的水的冷却速度,水的冷却速度可以被加速。
甚至在该实施例中,制冰盘1110也可由树脂形成,其相比由金属形成的冷却构件120具有明显劣化的导热率。由于这个原因,相比没有冷却构件120时的制冰时间,采用冷却构件120时的制冰时间可以显著缩短。
一旦设置在制冰盘1110下方的制冰传感器110a确定制冰结束,即可通过驱动单元(130,参见图3)的驱动而沿“A”方向旋转制冰盘1110。
图9和图10是示出从相对于图8的制冰盘翻转的方向观察的制冰盘1110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当制冰盘1110可以在驱动单元(130,参见图3)作用下沿“A”方向旋转时,制冰盘1110的两端可以旋转,以从初始旋转点到预设角度划出相同轨迹。
换句话讲,在设置在制冰盘1110的另一端内的凸起1117接触设置在支撑构件(135,参见图3)内的旋转限制器136之前,制冰盘1110可以在不变形的情况下进行旋转运动。
由于制冰盘1110不发生轮廓变形,在制冰盘1110内制备的冰可以在制冰盘1110内形成的每个制冰凹部1111内部保持被容纳状态。当然,冷却构件120也可以定位在制冰盘1110内,而不发生轮廓变形。
当设置在制冰盘1110的另一端内的凸起1117接触旋转限制器136以如图10所示被钩接时,另一端的旋转不可能继续进行。
然而,由于在制冰盘1110的一端内不设有诸如旋转限制器136之类的障碍物,制冰盘1110的一端可以继续进行旋转运动。
因此,构成制冰盘1110的该端的旋转角度可以不同于另一端的旋转角度,使得制冰盘1110可以被扭曲。
由于制冰盘1110的上述扭曲,容纳在制冰盘1110内的冰可以从制冰盘1110的制冰凹部1111内分离和排出以向下掉落。
同时,设置在制冰盘1110内壁附近的冷却构件120可以与制冰盘1110的扭曲相对应地扭曲。
连接部件122可以弯曲,使得冷却翼片121彼此弹性地连接。由于这个原因,冷却构件120的整个区域可以弹性变形,而不是塑性变形。
因此,设置在冷却构件120内且由制冰盘1110的另一端支撑的固定部件123和124中的一者(即124)可位于与制冰盘1110的另一端的最终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由制冰盘1110的一端支撑的另一个固定部件123可以进一步旋转。由于这个原因,冷却构件120可以进行扭曲。
由驱动单元(130,参见图3)进行的制冰盘1110的一端的旋转不可能永久性地持续,而可能在预设角度处停止,该预设角度大于制冰盘1110的另一端的旋转角度(例如,制冰盘1110的另一端的旋转角度为150°~180°,制冰盘1110的一端的旋转角度则为200°~240°)。
当构成制冰盘1110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旋转角度之间的差值为预设值时,可以平稳地进行冰的排出,并且该状态可以保持预设时间段。
一旦该时间段结束,驱动单元(130,参见图3)即沿着“A”的相反方向旋转制冰盘1110。
之后,在图9和图8中所示状态之后,制冰盘1110和冷却构件120的轮廓可通过弹性恢复力恢复到初始轮廓。
图11和图12示出了布置在具有与图1中所示冰箱的结构不同的结构的冰箱内的、图2至图10中所示的制冰器。
布置在图11和图12内的制冰器可包括根据前一实施例的冷却构件和制冰盘,或者可包括根据后一实施例的冷却构件和制冰盘。
在图11中,冷藏隔室53可设置在机柜51的左侧区域,冷冻隔室52可设置在机柜51的右侧区域。制冰器100和储冰容器1200可设置在冷冻隔室的上部区域内。
冷冻隔室53可设置到零度以下。由于这个原因,被构造成对制冰器100附近区域绝热的辅助制冰室可以是不必要的。
此处,储冰容器1200可以与设置在打开和关闭冷冻隔室53的冷冻隔室门内的分配器64连通,并且该实施例可以不限于此。
图11中所示制冰器的构型和操作可以与图1中所示制冰器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12中所示冰箱的结构与图1中所示冰箱的结构相同,不同的是制冰器布置在冷藏隔室内。
因此,在冷藏隔室2内可设有用于容纳制冰器100和储冰容器1200的辅助制冰室20,以使制冰器100和储冰容器1200相对于冷藏隔室2绝热。
冷藏隔室2的温度可以在零度以上。如果制冰器100和储冰容器1200不与冷藏隔室2隔开,则不可能排出和储存冰。
此外,在该冰箱中,容纳在制冰室20内的制冰器100的构型可以与根据结合图2至图10描述的实施例的制冰器的构型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制冰器100的构型的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等的任何引用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这些短语出现在本说明书中多个位置处时未必全表示相同实施例。此外,当结合任何实施例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时,可以认为,结合其他实施例改变这些特征、结构或特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虽然已经结合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实施例,但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想出属于本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多个其他修改和实施例。更具体地,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装置的组成部分和/或布置方式进行各种变型和修改。除了对组成部分和/或布置方式的变型和修改之外,替代形式的应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将显而易见。
有利技术效果
根据实施例,具有带预定面积的冷却翼片的冷却构件可以接纳到制冰盘的制冰凹部内。当被冷空气冷却的冷却构件在该状态下接触水时,水可以通过与冷却构件热交换而迅速冷却。
因此,相比不带冷却构件的制冰速度,制冰速度可以显著提高。由于这个原因,可能存在缩短制冰完成时间的效果。
此外,冷却构件的冷却翼片可以弹性地彼此连接。由于这个原因,当以颠倒的状态可扭曲地旋转制冰盘以排出冰时,冷却翼片可以与制冰盘的可扭曲旋转相对应地扭曲旋转。因此,制冰盘的排出可以不受影响。
此外,冷却构件具有弹性恢复力。当制冰盘在完成排出之后恢复时,冷却构件可以复原,而不是塑性变形。由于这个原因,冷却构件可以在冰排出时与水不断地进行热交换,并且其可能有助于加快制冰速度。
应当理解,实施例或布置方式的上述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

Claims (15)

1.一种冰箱,包括:
制冰器,所述制冰器包括:
制冰盘,所述制冰盘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制冰器中;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制冰盘连接,以选择性地旋转所述制冰盘;
多个制冰凹部,所述多个制冰凹部设置在所述制冰盘中,且所述多个制冰凹部被分隔壁隔开;
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器还包括:
冷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设置在所述制冰盘中,并且所述冷却构件能够与供应到所述制冰盘的水接触,其中所述冷却构件包括:
多个冷却翼片,所述多个冷却翼片布置在所述制冰凹部的每一个中,所述多个冷却翼片能够与在所述制冰凹部中接纳的水接触,并且所述多个冷却翼片彼此间隔开;和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将所述冷却翼片彼此连接;
防溅水壁,所述防溅水壁设置在所述制冰盘的两端;
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在所述防溅水壁中,以将所述冷却构件的固定部件固定地插入所述固定槽中;和
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冷却构件中以被插入所述固定槽中,
其中,所述制冰盘在冰被排出时能够变形,并且
所述冷却构件能够与所述制冰盘的所述变形相对应地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制冰盘可扭曲地旋转,并且
所述冷却构件能够与所述制冰盘的所述可扭曲地旋转相对应地扭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却构件是可弹性变形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却构件在所述制冰盘的纵向方向上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却构件安装在所述制冰盘中,并且所述冷却构件被防止与所述制冰盘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多个冷却翼片使所述制冰凹部的内部形成多个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却翼片是设置成与所述制冰凹部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板状翼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连接部件以弯曲状态布置在所述分隔壁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却构件沿着所述制冰盘的内部的中央布置在所述制冰盘的纵向方向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却构件沿着所述制冰盘的内部的内壁布置在所述制冰盘的纵向方向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制冰盘还包括,
第一分隔壁,所述第一分隔壁布置在所述制冰盘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分隔壁沿着所述制冰盘的纵向方向跨越所述制冰盘的内部中央,并且
所述冷却构件布置成邻近于所述制冰盘的至少一个内壁,且与所述第一分隔壁相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还包括:
第二分隔壁,所述第二分隔壁与所述第一分隔壁以连接方式相交,以与所述第一分隔壁一起形成多个制冰凹部,并且
所述冷却构件包括,
多个冷却翼片,所述多个冷却翼片分别布置在所述多个制冰凹部中,且能够与在所述制冰凹部中接纳的水接触;和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将所述多个冷却翼片彼此连接,且布置在所述第二分隔壁的上方。
13.一种冰箱,包括:
机柜,所述机柜包括储存隔室;
门,所述门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到所述机柜,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储存隔室;
制冰室,所述制冰室设置在所述门中;
制冰器,所述制冰器设置在所述制冰室中,
其中,所述制冰器包括,
制冰器壳体;
制冰盘,所述制冰盘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制冰器壳体中,并且所述制冰盘在冰被排出时能够弹性变形;
旋转构件,所述旋转构件设置在所述制冰器壳体中,并且所述旋转构件与所述制冰盘连接以选择性地旋转所述制冰盘;
多个制冰凹部,所述多个制冰凹部设置在所述制冰盘中,且所述多个制冰凹部被分隔壁隔开;
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器还包括:
冷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布置在所述制冰盘中,所述冷却构件能够与供应到所述制冰盘的水接触,并且所述冷却构件能够与所述制冰盘的所述变形相对应地弹性变形,其中所述冷却构件包括:
多个冷却翼片,所述多个冷却翼片布置在所述制冰凹部的每一个中,所述多个冷却翼片能够与在所述制冰凹部中接纳的水接触,并且所述多个冷却翼片彼此间隔开;和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将所述冷却翼片彼此连接;
防溅水壁,所述防溅水壁设置在所述制冰盘的两端;
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在所述防溅水壁中,以将所述冷却构件的固定部件固定地插入所述固定槽中;和
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冷却构件中以被插入所述固定槽中。
14.一种冰箱,包括:
机柜,所述机柜包括冷冻隔室;和
制冰器,所述制冰器设置在所述冷冻隔室中,
其中,所述制冰器包括,
制冰器壳体;
制冰盘,所述制冰盘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制冰器壳体中,并且所述制冰盘在冰被排出时能够弹性变形;
多个制冰凹部,所述多个制冰凹部被设置在所述制冰盘中,且所述多个制冰凹部被分隔壁隔开;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制冰器壳体中,并且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制冰盘连接以选择性地旋转所述制冰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器还包括:
冷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布置在所述制冰盘中,所述冷却构件能够与供应到所述制冰盘的水接触,并且所述冷却构件能够与所述制冰盘的所述变形相对应地弹性变形,其中所述冷却构件包括:
多个冷却翼片,所述多个冷却翼片布置在所述制冰凹部的每一个中,所述多个冷却翼片能够与在所述制冰凹部中接纳的水接触,并且所述多个冷却翼片彼此间隔开;和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将所述冷却翼片彼此连接;
防溅水壁,所述防溅水壁设置在所述制冰盘的两端;
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在所述防溅水壁中,以将所述冷却构件的固定部件固定地插入所述固定槽中;和
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冷却构件中以被插入所述固定槽中。
15.一种冰箱,包括:
机柜,所述机柜包括冷冻隔室和冷藏隔室;
制冰室,所述制冰室相对于所述冷藏隔室密封地设置在所述冷藏隔室中,以经由管道抽取所述冷冻隔室内部的冷空气;和
制冰器,所述制冰器设置在所述制冰室中,
其中,所述制冰器包括,
制冰器壳体;
制冰盘,所述制冰盘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制冰器壳体中,并且所述制冰盘在冰被排出时能够弹性变形;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制冰器壳体中,并且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制冰盘连接以选择性地旋转所述制冰盘;
多个制冰凹部,所述多个制冰凹部被设置在所述制冰盘中,且所述多个制冰凹部被分隔壁隔开;
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器还包括:
冷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布置在所述制冰盘中,所述冷却构件能够与供应到所述制冰盘的水接触,并且所述冷却构件能够与所述制冰盘的所述变形相对应地弹性变形,其中所述冷却构件包括:
多个冷却翼片,所述多个冷却翼片布置在所述制冰凹部的每一个中,所述多个冷却翼片能够与在所述制冰凹部中接纳的水接触,并且所述多个冷却翼片彼此间隔开;和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将所述冷却翼片彼此连接;
防溅水壁,所述防溅水壁设置在所述制冰盘的两端;
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在所述防溅水壁中,以将所述冷却构件的固定部件固定地插入所述固定槽中;和
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冷却构件中以被插入所述固定槽中。
CN201110329241.7A 2010-10-28 2011-10-24 包括制冰器的冰箱 Active CN1024550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105891A KR101750309B1 (ko) 2010-10-28 2010-10-28 제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KR10-2010-0105891 2010-10-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5094A CN102455094A (zh) 2012-05-16
CN102455094B true CN102455094B (zh) 2014-11-12

Family

ID=44763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9241.7A Active CN102455094B (zh) 2010-10-28 2011-10-24 包括制冰器的冰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20108B2 (zh)
EP (2) EP2447631B1 (zh)
KR (1) KR101750309B1 (zh)
CN (1) CN102455094B (zh)
BR (1) BRPI1105917B1 (zh)
ES (1) ES2864550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13045B2 (en) 2012-05-03 2016-12-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Heater-less ice maker assembly with a twistable tray
US8925335B2 (en) 2012-11-16 2015-01-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 cube release and rapid freeze using fluid exchange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9518773B2 (en) 2012-12-13 2016-12-13 Whirlpool Corporation Clear ice maker
US9518770B2 (en) 2012-12-13 2016-12-13 Whirlpool Corporation Multi-sheet spherical ice making
US9476629B2 (en) 2012-12-13 2016-10-25 Whirlpool Corporation Clear ice make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lear ice
US9470448B2 (en) 2012-12-13 2016-10-18 Whirlpool Corporation Apparatus to warm plastic side of mold
US9557087B2 (en) 2012-12-13 2017-01-31 Whirlpool Corporation Clear ice making apparatus having an oscillation frequency and angle
US9410723B2 (en) 2012-12-13 2016-08-09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 maker with rocking cold plate
US9500398B2 (en) 2012-12-13 2016-11-22 Whirlpool Corporation Twist harvest ice geometry
US9759472B2 (en) 2012-12-13 2017-09-12 Whirlpool Corporation Clear ice maker with warm air flow
US9097454B2 (en) * 2013-02-04 2015-08-04 Whirlpool Corporation In-the-door compact cooling system for domestic refrigerators
US20140216095A1 (en) * 2013-02-04 2014-08-07 Whirlpool Corporation In-the-door compact cooling system for domestic refrigerators
KR102154524B1 (ko) * 2013-10-04 2020-09-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 유닛
US9915458B2 (en) 2014-10-23 2018-03-13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rate of ice production in an automatic ice maker
US10030906B2 (en) 2014-12-18 2018-07-24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Refrigerator
KR102338471B1 (ko) * 2016-12-29 2021-1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110494704B (zh) * 2017-04-19 2021-07-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冰机
US10712074B2 (en) 2017-06-30 2020-07-14 Midea Group Co., Ltd. Refrigerator with tandem evaporators
WO2019012715A1 (ja) * 2017-07-14 2019-01-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製氷トレイおよび製氷ユニット
US10935296B2 (en) 2017-09-28 2021-03-02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Ice making machine
US10739053B2 (en) 2017-11-13 2020-08-11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making appliance
JP7141287B2 (ja) * 2018-09-21 2022-09-2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製氷機
KR102640322B1 (ko) * 2018-10-02 2024-0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US10907874B2 (en) 2018-10-22 2021-02-02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 maker downspout
JP2021071213A (ja) * 2019-10-29 2021-05-06 アクア株式会社 製氷装置
KR20210061102A (ko) * 2019-11-19 2021-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2468A (en) * 1962-12-14 1965-05-11 Erling B Archer Automatic ice cube freezing apparatus
US3476350A (en) 1967-05-10 1969-11-04 Gen Motors Corp Freezing device with helical actuator
US6050097A (en) * 1998-12-28 2000-04-18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 making and storage system for a refrigerator
KR20040085526A (ko) * 2003-03-31 2004-10-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빙장치
US20060065008A1 (en) * 2004-09-30 2006-03-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US7185508B2 (en) 2004-10-26 2007-03-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with compact icemaker
KR100830461B1 (ko) 2006-11-10 2008-05-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용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제빙기
JP2008151366A (ja) 2006-12-14 2008-07-0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KR100982700B1 (ko) * 2008-04-22 2010-09-17 웅진코웨이주식회사 두 개의 물받이를 구비하는 얼음 정수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40339A1 (en) 2019-09-18
CN102455094A (zh) 2012-05-16
EP2447631A2 (en) 2012-05-02
ES2864550T3 (es) 2021-10-14
BRPI1105917B1 (pt) 2020-09-08
EP2447631A3 (en) 2017-05-17
KR20120044555A (ko) 2012-05-08
BRPI1105917A2 (pt) 2013-02-26
US8820108B2 (en) 2014-09-02
US20120102997A1 (en) 2012-05-03
EP3540339B1 (en) 2021-03-03
EP2447631B1 (en) 2019-07-10
KR101750309B1 (ko) 2017-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5094B (zh) 包括制冰器的冰箱
US10634408B2 (en) Refrigerator having a rotatable door for the ice making compartment forming the exterior appearance
EP2610564B1 (en) Refrigerator and icemaker
CN102388280B (zh) 冰箱
US11022358B2 (en) Direct cooling ice maker
EP3410044B1 (en) Refrigerator
EP2578969B1 (en) Ice maker and ice mak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EP3483533B1 (en) Refrigerator
CN101520260B (zh) 用于冰箱的制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335087B2 (en) Refrigerator having ice making device
CN103542662B (zh) 冰箱
US10119740B2 (en) Refrigerator
US9423166B2 (en) Refrigerator
EP3497390B1 (en) Refrigerator with an auger for ice-cubes
KR101798570B1 (ko) 냉장고의 제빙 장치
US11859893B2 (en) Refrigerator
KR20080112705A (ko) 냉장고
KR102532248B1 (ko) 냉장고
US11808510B2 (en) Ice maker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KR20050021218A (ko) 냉장고의 자동제빙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