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8196A - 硬件资源共用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硬件资源共用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8196A
CN102448196A CN201010501660XA CN201010501660A CN102448196A CN 102448196 A CN102448196 A CN 102448196A CN 201010501660X A CN201010501660X A CN 201010501660XA CN 201010501660 A CN201010501660 A CN 201010501660A CN 102448196 A CN102448196 A CN 102448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hardware resource
application program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16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8196B (zh
Inventor
赖玉鹏
马建华
马修·W·泰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016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481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48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8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8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8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硬件资源共用系统与方法。该硬件资源共用系统包括两个电子装置。其中,第一电子装置包括一应用程序,第二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硬件资源。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建立一连线,而且上述应用程序通过上述连线使用第二电子装置的硬件资源。

Description

硬件资源共用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件资源共用系统与方法,特别是涉及藉由电子装置之间的连线使用另一电子装置的硬件资源的一种硬件资源共用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ataassistant)、以及随身媒体播放器(PMP:portable media player)之类电子装置,由于轻薄小巧,目前已经非常普及。这些电子装置通常都设有显示屏幕、摄影机、录影机、以及无线或有线通讯系统等硬件资源。不过不同厂牌型号的电子装置之间通常有些许差异,例如某些电子装置可能不包含摄影机,各种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幕可能有不同的解析度和尺寸。
由于上述差异,自然会衍生不同电子装置之间共用硬件资源的想法。例如当某一使用者想向朋友展示手上的电子装置所储存的一张数字照片时,若发现朋友的电子装置的屏幕解析度更高,就可能会希望使用朋友的电子装置观赏上述照片。问题是目前并无这样的技术,如果上述使用者想使用朋友的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幕,必须用存储卡之类的储存媒体在两个电子装置之间搬运数字照片,不仅使用不便,时间上也缺乏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硬件资源共用系统与方法,可通过电子装置之间的有线或无线连线,让其中一个电子装置使用另一个电子装置的硬件资源。
本发明提出一种硬件资源共用系统,此系统包括两个电子装置。其中,第一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应用程序,第二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硬件资源。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建立第一连线,而且第一应用程序通过第一连线使用第二电子装置的硬件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应用程序通过第一连线传送控制信号至硬件资源,硬件资源执行控制信号所指示的操作之后,通过第一连线传送回应信号至第一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线可为蓝牙(Bluetooth)、近场通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或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连线。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亦建立第二连线。第一应用程序通过第一连线传送控制信号至硬件资源,硬件资源执行控制信号所指示的操作之后,通过第一连线或第二连线传送回应信号至第一应用程序。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根据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的传送速度以及回应信号的数据量,选择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其中之一,以传送回应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线的传送速度、传送距离、以及耗电量皆小于第二连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线可为蓝牙或近场通讯连线,第二连线可为Wi-Fi或全球微波互通(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连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二应用程序,第二应用程序亦可使用上述硬件资源。第一应用程序在使用硬件资源时自第二电子装置取得第二应用程序关于上述硬件资源的使用设定,第一应用程序可以在使用上述硬件资源时变更上述使用设定,并且在使用硬件资源之后将上述使用设定传回第二电子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硬件资源共用方法,也就是上述的第一电子装置和第二电子装置所执行的方法。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建立第一连线,然后第一电子装置的第一应用程序通过第一连线使用第二电子装置的硬件资源。
基于上述,本发明可让不同的电子装置之间共用彼此的硬件资源。由于使用现有的有线或无线连线技术,本发明提出的系统与方法可以广泛推行,实现迅速且方便的硬件资源共享。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硬件资源共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系统所执行的硬件资源共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硬件资源共用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10:电子装置
111:应用程序
113:硬件资源
114:蓝牙系统
115:Wi-Fi系统
116:处理器
117:USB系统
121~123:电子装置之间的连线
150:电子装置
152:应用程序
153:硬件资源
154:蓝牙系统
155:Wi-Fi系统
156:处理器
157:USB系统
210~280:流程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硬件资源共用系统的示意图。图1的硬件资源共用系统包括电子装置110与150。电子装置110与150可以是智能型手机、个人数字助理、随身媒体播放器、或类似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110包括应用程序111与112、硬件资源113、处理器(processor)116、蓝牙系统114、以及Wi-Fi系统115。电子装置150包括应用程序152、硬件资源153、处理器156、蓝牙系统154、以及Wi-Fi系统155。
硬件资源113和153可以是一般电子装置所装设的任何硬件资源,例如键盘、支持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等标准的定位装置、摄影机、录影机、液晶面板之类的显示屏幕、支持全球行动电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等标准的无线或有线通讯系统、或存储卡与硬盘之类的储存装置。
每个硬件资源都有对应的应用程序,用来提供使用者界面,接受使用者操作,并根据使用者的操作驱动或使用对应的硬件资源。图1的实施例中,应用程序111对应硬件资源113,应用程序112和152对应硬件资源153。如果电子装置110要使用电子装置150的硬件资源,电子装置110必须事先安装对应的应用程序,反之亦然。举例来说,为了让电子装置110使用电子装置150的硬件资源153,电子装置110必须事先安装对应的应用程序112。而电子装置150必然会使用自身的硬件资源153,所以电子装置150也有同样对应的应用程序152。
处理器116和156分别是电子装置110与150的核心。上述两个处理器控制所属电子装置的全部活动与功能,包括执行所属电子装置的应用程序。蓝牙系统114与154负责电子装置110与150之间的蓝牙通讯功能。Wi-Fi系统115与155则负责电子装置110与150之间的Wi-Fi通讯功能。
图2是图1的电子装置110与150所执行的硬件资源共用方法的流程图。藉由此方法,电子装置110和150可共用彼此的硬件资源。
以下说明图2的方法流程,图2的方法以电子装置110使用电子装置150的硬件资源153为范例。首先,电子装置110与电子装置150建立两个连线121与122(步骤210)。连线121使用蓝牙通讯协定,连线122使用Wi-Fi通讯协定。接下来,应用程序112通过连线121和122使用硬件资源153(步骤220)。
步骤220分为230至270这五个小步骤。应用程序112和152各有一组关于硬件资源153的使用设定,例如摄影机的光圈大小与快门速度等参数。正常情况下以应用程序152的版本为较新版本。为了取得较新版的使用设定,应用程序112可在使用硬件资源153之时,自电子装置150取得应用程序152关于硬件资源153的使用设定(步骤230)。接下来,视使用需求,应用程序112可在使用硬件资源153之时变更其使用设定(步骤240),例如因应使用者操作而调整摄影机的光圈大小与快门速度等参数。应用程序112通过连线121传送控制信号至硬件资源153(步骤250)。硬件资源153执行控制信号所指示的操作(步骤260),然后通过连线121或连线122传送回应信号至应用程序112(步骤270)。
上述回应信号是硬件资源153执行控制信号所指示的操作之后所产生的执行结果,例如状态回报或执行上述操作所产生的数据。电子装置110与150会根据连线121与122的传送速度以及回应信号的数据量,选择连线121与122其中之一以传送回应信号。本实施例中,连线121除了使用蓝牙标准,也可以使用近场通讯标准,或其他类似的标准。连线122可以使用Wi-Fi标准、全球微波互通标准、或其他类似的标准。将两个连线相比,连线121的传送速度较慢,传送距离较短,但是比较省电。连线122的传送速度较快,传送距离较长,但是比较耗电。为了节省电力,应用程序的控制信号以及数据量较小的回应信号都用连线121传送,数据量较大的回应信号才用连线122传送。
举例而言,像状态回报之类的回应信号,因为数据量小,就用省电的连线121回传至应用程序112。如果硬件资源153是摄影机或录影机,而应用程序112所指示的操作是撷取影像,上述回应信号就是撷取所得的数字影像,因为数字影像的数据量较大,会用速度快但比较耗电的连线122回传至应用程序112。
应用程序112使用过硬件资源153之后,可将变更过的使用设定传回电子装置150,以供电子装置150储存(步骤280)。这样电子装置150也能保有最新版的使用设定。一般的使用设定因为数据量较小,可以使用连线121传送。图2的步骤280不一定要执行,如果应用程序112没有变更使用设定,或电子装置150不需要保留最新的使用设定,就不必执行步骤280。
藉由以上的硬件资源共用方法,电子装置110的使用者可以通过无线连线121和122使用电子装置150的硬件资源,如同直接操作电子装置150。反之亦然,电子装置150的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无线连线121和122使用电子装置110的硬件资源,如同直接操作电子装置110。
图1的连线121与122都是无线连线,但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可以使用有线连线,例如图3的实施例。图3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硬件资源共用系统的示意图。和图1的实施例相比,图3的电子装置110将蓝牙系统114和Wi-Fi系统115改为USB系统117,电子装置150也将蓝牙系统154和Wi-Fi系统155改为USB系统157。电子装置110与150使用USB缆线对接,建立USB连线123。在图3的实施例中,控制信号、回应信号、以及使用设定都通过连线123传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让不同的电子装置之间共用彼此的硬件资源。由于使用现有的有线或无线连线技术,本发明提出的系统与方法可以广泛推行,达成迅速且方便的硬件资源共享。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硬件资源共用系统,包括:
一第一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应用程序;以及
一第二电子装置,包括一硬件资源,其中该第一电子装置与该第二电子装置建立一第一连线,而且该第一应用程序通过该第一连线使用该硬件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件资源共用系统,其中该第一应用程序通过该第一连线传送一控制信号至该硬件资源,该硬件资源执行该控制信号所指示的操作之后,通过该第一连线传送一回应信号至该第一应用程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件资源共用系统,其中该第一连线为蓝牙、近场通讯、或通用串列汇流排连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件资源共用系统,其中该第一电子装置与该第二电子装置亦建立一第二连线,该第一应用程序通过该第一连线传送一控制信号至该硬件资源,该硬件资源执行该控制信号所指示的操作之后,通过该第一连线或该第二连线传送一回应信号至该第一应用程序,该第一电子装置与该第二电子装置根据该第一连线与该第二连线的传送速度以及该回应信号的数据量选择该第一连线与该第二连线其中之一以传送该回应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件资源共用系统,其中该第一连线的传送速度、传送距离、以及耗电量皆小于该第二连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件资源共用系统,其中该第一连线为蓝牙或近场通讯连线,该第二连线为Wi-Fi或全球微波互通连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件资源共用系统,其中该第二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二应用程序,该第二应用程序使用该硬件资源;当该第一应用程序在使用该硬件资源时自该第二电子装置取得该第二应用程序关于该硬件资源的使用设定,该第一应用程序变更该使用设定,并且在使用该硬件资源之后将该使用设定传回该第二电子装置。
8.一种硬件资源共用方法,包括:
一第一电子装置与一第二电子装置建立一第一连线;以及
该第一电子装置的一第一应用程序通过该第一连线使用该第二电子装置的一硬件资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件资源共用方法,其中该第一应用程序使用该硬件资源的步骤包括:
该第一应用程序通过该第一连线传送一控制信号至该硬件资源;以及
该硬件资源执行该控制信号所指示的操作之后,通过该第一连线传送一回应信号至该第一应用程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件资源共用方法,还包括:
该第一电子装置与该第二电子装置建立一第二连线;
而且该第一应用程序使用该硬件资源的步骤包括:
该第一应用程序通过该第一连线传送一控制信号至该硬件资源;以及
该硬件资源执行该控制信号所指示的操作之后,通过该第一连线或该第二连线传送一回应信号至该第一应用程序;其中该第一电子装置与该第二电子装置根据该第一连线与该第二连线的传送速度以及该回应信号的数据量选择该第一连线与该第二连线其中之一以传送该回应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硬件资源共用方法,其中该第一连线的传送速度、传送距离、以及耗电量皆小于该第二连线。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件资源共用方法,其中该第二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二应用程序,该第二应用程序使用该硬件资源,而且该硬件资源共用方法更包括:
当该第一应用程序在使用该硬件资源时自该第二电子装置取得该第二应用程序关于该硬件资源的使用设定,该第一应用程序变更该使用设定,并且在使用该硬件资源之后将该使用设定传回该第二电子装置。
CN201010501660.XA 2010-09-30 2010-09-30 硬件资源共用系统与方法 Active CN102448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1660.XA CN102448196B (zh) 2010-09-30 2010-09-30 硬件资源共用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1660.XA CN102448196B (zh) 2010-09-30 2010-09-30 硬件资源共用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8196A true CN102448196A (zh) 2012-05-09
CN102448196B CN102448196B (zh) 2015-04-29

Family

ID=46010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1660.XA Active CN102448196B (zh) 2010-09-30 2010-09-30 硬件资源共用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4819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9510A (zh) * 2013-03-13 2015-10-07 英特尔公司 用于资源共享的设备-设备通信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4798A (zh) * 2004-03-02 2005-09-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外部设备资源共享方法
CN1904717A (zh) * 2005-07-29 2007-01-3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机切换系统
US20070201809A1 (en) * 2006-02-24 2007-08-30 Jeyhan Karaoguz Multi-Communication Pathway Address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4798A (zh) * 2004-03-02 2005-09-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外部设备资源共享方法
CN1904717A (zh) * 2005-07-29 2007-01-3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机切换系统
US20070201809A1 (en) * 2006-02-24 2007-08-30 Jeyhan Karaoguz Multi-Communication Pathway Address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9510A (zh) * 2013-03-13 2015-10-07 英特尔公司 用于资源共享的设备-设备通信
US10158582B2 (en) 2013-03-13 2018-12-18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for resource sharing
CN110086834A (zh) * 2013-03-13 2019-08-02 英特尔公司 用于资源共享的设备-设备通信
CN104969510B (zh) * 2013-03-13 2019-11-19 英特尔公司 用于资源共享的设备-设备通信
CN110086834B (zh) * 2013-03-13 2022-04-01 英特尔公司 用于资源共享的设备-设备通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8196B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54530B1 (ko) 하이브리드 전기통신 네트워크 접속 표시기
US9955523B2 (en) Adaptively changing availability of NAN devices for post NAN activities
EP362440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US9451029B2 (en) Method of remote control for portable device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13176045A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ピアツーピアデバイス探索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デバイス通信方法
KR20090091343A (ko) 통합된 통신 및 정보 처리 시스템
CN102823320A (zh) 用于移动设备上的电源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EP3200481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mobile services outside of cellular coverage
EP3046352B1 (en) Method by which portable device displays information through wearable device,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5320616B (zh) 外部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53609A (zh) 用于Wi-Fi直连的方法和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US9571477B2 (en) Mechanism for facilitating remote access of user and device credentials for remoting device activities between computing devices
WO2009061356A1 (en) Mobile computer with auxiliary display on a secondary device
CN101005296A (zh) 具有蓝牙传输图片功能的数字电视机及蓝牙传输方法
CN102448196B (zh) 硬件资源共用系统与方法
McCormick 802.11 ba Battery Life Improvement-Preview: IEEE Technology Report on Wake-Up Radio
CN103391635B (zh) 运行存储设备的方法及一种无线存储设备
CN102780729A (zh) 提供远端接取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TWI521995B (zh) 硬體資源共用系統與方法
CN101925022A (zh) 资料转送方法与资料转送装置
JP2008269522A (ja) 文書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文書を表示する端末装置
US20200053631A1 (e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for implementing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bootstripping
EP2439642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2911562B (zh) 蓝牙传输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60127599A (ko) 고해상도 이미지의 효율적 전송을 위한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