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3419B - 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和烃油催化裂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和烃油催化裂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3419B
CN102443419B CN201010513757.2A CN201010513757A CN102443419B CN 102443419 B CN102443419 B CN 102443419B CN 201010513757 A CN201010513757 A CN 201010513757A CN 102443419 B CN102443419 B CN 1024434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luidized
catalyzer
catalytic cracking
bed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37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3419A (zh
Inventor
杨克勇
李强
常学良
鲁维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Priority to CN2010105137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43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43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3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3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3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烃油原料与第一裂化催化剂在提升管反应器中进行第一接触反应,并将第一接触反应后的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一油剂分离;(2)将第一油剂分离后得到的油气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与新加入的第二裂化催化剂进行第二接触反应并进行第二油剂分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烃油催化裂化设备。本发明能够避免由于提升管反应器出来的催化剂活性大大降低而导致的在流化床反应器中活性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使提升管反应器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不经分离而直接送入流化床反应器中,可以避免部分进料将反复冷却和气化、从而能量消耗增大的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和烃油催化裂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和烃油催化裂化设备。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领域最重要的二次加工手段之一。
从近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催化裂化技术将会围绕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继续发展:
加工重质原料。由于对轻质油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原油价格的提高,利用催化裂化技术加工重质、劣质原料油如常压渣油、减压渣油、焦化蜡油及脱沥青油等可以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如何解决在加工重质原料时重金属污染催化剂严重、焦炭产率高等问题,是催化裂化工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适应多种生产需要的新工艺。例如,多产轻质油油的技术及多产乙烯、丙烯、丁烯等化工原料的油化结合的新工艺技术。
减少环境污染。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催化裂化必需生产更清洁的燃料和产品,如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硫含量和催化裂化装置本身的排放量。
提升管反应器具有单位容积处理量大、气固接触效率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预热后的原料油经喷嘴进入反应器后,与来自再生器的高温催化剂接触、汽化并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大约在3秒。但由于气固并流逆重力场流动,提升管内存在较大的轴径向流动的不均匀性,气固返混大,停留时间分布不均匀等,而且由于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焦炭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及活性中心上,使催化剂的活性急剧下降。研究表明,目前提升管出口处的催化剂活性只有初始活性的1/3左右,反应进行1秒钟左右,催化剂的活性下降50%左右。这样,在提升管反应器的后半段催化剂的活性急剧下降,催化作用大为减弱,热裂化反应增多,产生较多干气和增加汽油烯烃含量。
催化裂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反应体系,总体来说是一个平行连串反应过程。主要的反应有裂化、环化、异构化、芳构化、氢转移、烷基化、缩合等反应。上述反应需要不同的反应条件,如高温利于吸热的裂化反应,而不利于氢转移、异构化和烷基化反应。这几种反应都是催化裂化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但它们的反应条件是矛盾的。为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开发了许多相应技术解决,比如中止剂技术、两段提升管技术(CN1118539C)、串联提升管技术MIP(CN1237477A)、双提升管技术(CN1069054A)技术等。CN1237477A提出了将催化裂化反应器分成两个反应区的概念,并开发出了相应的提升管反应器。其主要的思想是第一反应区提升管以生成烯烃的裂化反应为主,生成富含烯烃的中间产物再进入扩径的第二反应区进行二次反应。第二反应区的反应主要包括异构化、氢转移和适度的裂化,达到降低汽油烯烃并增产低碳烯烃的目的。
从研究结果看,提升管和流化床反应器各有自己的优势,提升管反应器接进平推流反应器型式,而流化床反应器接进全混流反应器型式。CN1065903C公开了一种同时制取低碳烯烃和高芳烃汽油的方法,包括使重质石油烃和水蒸汽在一个由提升管和密相流化床组成的复合反应器的下部即提升管下部与含沸石催化剂接触;使轻质石油烃进入复合反应器的上部即密相流化床底部与来自提升管的含沸石催化剂接触;分离反应产物得到干气、液化气、汽油、柴油和油浆;待生催化剂经汽提和再生后循环使用。该方法的特点是重质石油烃原料先与催化剂在提升管反应器内发生催化裂化反应,之后反应后的混合物连同催化剂一起进入流化床反应器与轻质石油烃一起进行芳构化反应,从而在同一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在同一装置内进行依次进行催化裂化和芳构化反应,提高低碳烯烃特别是丙烯的产率,汽油中的芳烃含量增加到80重量%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不同的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和烃油催化裂化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烃油原料与第一裂化催化剂在提升管反应器中进行第一接触反应,将第一接触反应后的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一油剂分离,第一油剂分离后的催化剂经汽提后得到待生催化剂;
(2)将第一油剂分离后得到的油气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与新加入的第二裂化催化剂进行第二接触反应,将第二接触反应后的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二油剂分离,第二油剂分离后的催化剂经汽提后得到待生催化剂;
其中所述第一裂化催化剂和第二裂化催化剂相同或不同,选自新鲜催化剂、再生催化剂和半再生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烃油催化裂化设备,该设备自下而上包括提升管反应器、第一沉降分离器以及流化床反应器,提升管反应器的下部连通有第一催化剂输入管、预提升介质输入管和第一进料管,第一进料管位于第一催化剂输入管和预提升介质输入管上方;提升管反应器上部的出口位于第一沉降分离器内,且在该出口处具有第一气固分离器用于将从提升管反应器出来的物料进行气固分离;第一沉降分离器和流化床反应器同轴设置且共同构成一上下封闭的内部空腔,第一沉降分离器的顶部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用于与流化床反应器连通;第一沉降分离器下部设置有第一汽提段,该第一汽提段下部连通有第一待生剂输出管和第一汽提介质输入管;流化床反应器的下部连通有第二催化剂输入管;流化床反应器上部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气固分离器,用于将流化床反应器上部的物料进行气固分离;流化床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油气管线,用于将反应生成的油气导出并输送至后续分离系统。
本发明充分利用提升管和流化床反应器各自的优势,结合不同反应区的概念,提供了一种新型烃油催化裂化设备和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即,预热后的原料油先进入提升管反应器,与高温再生催化剂短时接触发生催化裂化反应,然后将油剂分离,催化剂经汽提后去再生器再生,而油气接着进入流化床反应器与来自再生器的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在流化床反应器,可根据目标产品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操作条件,如以降低汽油烯烃为目标,可采取低温、大剂油比操作;当以低碳烯、富含芳烃汽油为目标产品时,可采取相对较苛刻的操作条件,即高温、大剂油比操作。另外,流化床反应器还可以采用与提升管反应器不同的催化剂,以适应反应的要求。比如以重质油为原料多产轻质油和低碳烯烃时,提升管反应器采用重油转化能力强的催化剂,流化床反应器则采用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充分发挥两种催化剂的优势,优化原料和催化剂的配置。
本发明通过使提升管反应器反应后所得混合物分离出催化剂后送入流化床反应器,一方面通过在流化床反应器使用新鲜或再生后的高活性催化剂,从而能够避免由于提升管反应器出来的催化剂活性大大降低而导致的在流化床反应器中活性不足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发挥作为二段反应器的流化床反应器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使提升管反应器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不经分离而直接送入流化床反应器中,可以避免部分进料将反复冷却和气化、从而能量消耗增大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烃油催化裂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烃油原料与第一裂化催化剂在提升管反应器中进行第一接触反应,将第一接触反应后的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一油剂分离,第一油剂分离后的催化剂经汽提后得到待生催化剂;
(2)将第一油剂分离后得到的油气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与新加入的第二裂化催化剂进行第二接触反应,将第二接触反应后的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二油剂分离,第二油剂分离后的催化剂经汽提后得到待生催化剂;
其中所述第一裂化催化剂和第二裂化催化剂相同或不同,选自新鲜催化剂、再生催化剂和半再生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接触反应的时间可以为0.1-2.5秒钟,优选为0.5-2秒。通过控制第一接触反应的时间,可以防止反应原料过度裂化,从而可以降低焦炭和干气的收率,由此提高目标产品的收率。
优选情况下,烃油原料与第一裂化催化剂在提升管反应器中接触的压力为0.01-0.8MPa,更优选为0.1-0.5MPa;温度为400-680℃,更优选为450-580℃;剂油重量比为1-20∶1,更优选为3-10∶1。
进一步优选情况下,烃油原料与第一裂化催化剂在提升管反应器中接触的压力为0.1-0.5MPa,温度为450-580℃,剂油重量比为3-10∶1。
优选情况下,分离出失活的第一裂化催化剂后的反应产物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与第二裂化催化剂接触的条件包括重量空速为1-50小时-1,更优选为2-40小时-1;反应温度为400-680℃,更优选为460-650℃;压力为0.01-0.6MPa,更优选为0.11-0.6MPa。
进一步优选情况下,分离出失活的第一裂化催化剂后的反应产物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与第二裂化催化剂接触的条件包括重量空速为2-40小时-1,反应温度为460-650℃,压力为0.1-0.6MPa。
所述第二接触反应的条件可以根据所需的目标产品进行确定,如以降低汽油烯烃为目标,可采取低温、大剂油比操作;当以低碳烯、富含芳烃汽油为目标产品时,可采取相对较苛刻的操作条件,即高温、大剂油比操作。另外,流化床反应器还可以采用与提升管反应器不同的催化剂,以适应反应的要求。比如以重质油为原料多产轻质油和低碳烯烃时,提升管反应器采用重油转化能力强的催化剂,流化床反应器则采用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充分发挥两种催化剂的优势,优化原料和催化剂的配置。例如,当目标产物为低碳烯烃时,使用温度为650-750℃优选680-700℃的再生催化剂,并使反应温度为480-580℃优选为490-550℃;当目标产物为汽油尤其是低烯烃、高辛烷值、低硫汽油时,使用温度为650-700℃优选660-690℃的再生催化剂,并使反应温度为450-530℃优选为480-520℃。
所述分离出反应产物中失活的第一裂化催化剂的方法可以包括将反应产物进行快速分离和/或沉降分离。
根据本发明,将第一接触反应后的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一油剂分离,第一油剂分离后的催化剂经汽提后得到待生催化剂的方法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例如,可以采用将第一接触反应后的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与汽提介质接触,进行汽提的方法。将第一接触反应后的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与汽提介质接触的方法可以为在汽提器中向第一接触反应后的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中通入汽提介质进行汽提接触。所述汽提介质可以为各种不与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反应的物质,例如可以为水蒸气。所述汽提的具体操作条件和方法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将第二接触反应后的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二油剂分离,第二油剂分离后的催化剂经汽提后得到待生催化剂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上述第一油剂分离的方法。
本发明中,在流化床反应器,采用再生后的催化剂取代一段提升管反应器已经失去大部分活性的催化剂,有利于油气进一步反应。此再生剂可以与一段反应器所用催化剂相同,也可以采用其它催化剂。在二段的流化床反应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产品采用不同的催化剂类型和操作条件。例如,当以低碳烯烃为目标产物时,可以使用多产丙烯的高温催化裂化催化剂,当以生产低烯烃高辛烷值、低硫汽油为产品时,可采用低温的催化裂化再生剂。第二反应区由于采用流化床反应器,气固接触效率高,停留时间长,有利于目标产品的生成。在一段反应器即提升管反应器,以重油的裂化反应为主,而在二段反应器即流化床反应器,则是初步裂化后的中间产物的二次反应,二次反应有些是需要的,如氢转移、异构化、中间产物烯烃的二次裂化等,有些是不必要的,如过度裂化反应生成干气,缩合反应生焦等。采用两个反应器,不同操作方式,就可以灵活调节各种反应的适宜条件,不但能提高原料转化率,改善产品分布,还能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可以适用多种原料类型,如一次加工的各种馏分油、脱沥青油、焦化蜡油、加氢重油、掺炼常压渣油、减压渣油以及各种类型原油。
本发明所述第一裂化催化剂和第二裂化催化剂可以是本领域公知的各种用于烃油裂化反应的催化剂,例如可以是Y型分子筛催化剂和/或含ZSM-5的分子筛催化剂。优选情况下,所述第一裂化催化剂和/或第二裂化催化剂为含有分子筛的裂化催化剂,所述分子筛为含或不含磷元素的Y型沸石、含或不含稀土元素的超稳Y型沸石、含或不含磷元素的具有五元环结构的高硅沸石、β沸石、丝光沸石、Ω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催化剂例如可以是商购的中国石化催化剂公司生产的催化裂化剂MLC-500平衡剂和多产低碳的MMC-2催化剂平衡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烃油催化裂化方法,优选情况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将所述待生催化剂进行烧焦再生,得到再生催化剂,或者得到再生催化剂和半再生催化剂;
(4)将再生后得到的再生催化剂和/或半再生催化剂返回提升管反应器和/或流化床反应器。
将待生催化剂进行再生的条件和方法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可以用于生产不同目标产品如低烯烃、高异构烷烃汽油,多产乙烯、丙烯、丁烯等低碳烯烃并生产富含芳烃汽油的裂解过程,汽油产品的硫含量也比采用常规催化裂化工艺有显著降低。
原料油先进入一段的提升管反应器与第一裂化催化剂接触进行初步反应,然后气固进行分离,积炭的催化剂经汽提后去再生器烧焦再生,油气进入二段的流化床反应器与第二裂化催化剂接触,进一步反应。采用本发明,能提高原料单程转化率,降低干气和焦炭的产率,改善产品分布。根据目标产品的不同,两个反应器可采取不同的操作条件,实现灵活操作。
尽管分段反应的催化裂化技术也可以是原料在一段反应区与催化剂接触发生反应后,油气与催化剂分离进入后续分离装置,分离得到的汽油、柴油或者未转化重油再进二段的反应器反应。但这样有部分进料将反复冷却和气化,能量消耗增大。因此本发明优选在提升管反应器的出口进行第一油剂分离,催化剂经汽提后去再生,油气不经分离或额外的冷却步骤后直接进入后续流化床反应器与第二裂化催化剂接触反应。两个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不同,能充分发挥提升管和床层两种反应器的优势以及催化剂的作用,提高原料单程转化率和目标产品选择性,并能改善产品质量,使之更符合环保法规的要求。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自下而上包括提升管反应器2、第一沉降分离器5以及流化床反应器9,第一沉降分离器5和流化床反应器9同轴设置且共同构成一连通且上下封闭的内部空腔。提升管反应器2的下部连通有第一催化剂输入管1、预提升介质输入管21和第一进料管20,第一进料管20位于第一催化剂输入管1和预提升介质输入管21上方;提升管反应器2上部的出口位于第一沉降分离器5内,且在该出口处具有第一气固分离器3用于将从提升管反应器2出来的物料进行气固分离;第一沉降分离器5下部设置有第一汽提段4;第一汽提段4下部连通有第一待生剂输出管6和第一汽提介质输入管22;第二催化剂输入管14与流化床反应器9连通,用于向流化床反应器9提供反应所需的催化剂;流化床反应器9上部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气固分离器12,用于将流化床反应器9上部的物料进行气固分离;流化床反应器9的顶部设置有油气管线25,用于将反应生成的油气导出并输送至后续分离系统。
根据本发明,只要将第一沉降分离器5与流化床反应器9连通,即可实现将第一沉降分离器5分离得到的油气送入流化床反应器9中进行二段反应。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上述连通,例如,可以在第一沉降分离器5的顶部开设至少一个通孔,从而第一沉降分离器5分离得到的油气能够通过该通孔进入流化床反应器9内。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通孔优选为多个,从而第一沉降分离器5的顶部为类似于气体分布板或液体分布板的结构。根据该实施方式,提升管反应器2出来的第一接触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该气体分布器后进入流化床反应器9,流化床反应器9反应后的催化剂通过第二待生剂输送管11导入第一汽提段4内进行汽提。也就是说,根据该实施方式,第一接触反应后的催化剂和第二接触反应后的催化剂共同进入同一气提器内进行汽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通孔为1个,第一沉降分离器5与流化床反应器9之间还设置有油气输送管7,该油气输送管7伸入流化床反应器9内。
本发明中,所述提升管反应器2是指图1至图3中的管状反应器,而不包括催化剂再生器以及各个分离器。可以是图1和图2所示的内管式提升管反应器,也可以是图3所示的外管式提升管反应器。
所述第一气固分离器3和第二气固分离器12可以是各种能够将固体催化剂从气固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分离器,例如,第一气固分离器3优选是惯性惯性分离器,第二气固分离器12优选为旋风分离器。当所述第一气固分离器3为惯性分离器时,该惯性分离器与提升管反应器2的出口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优选情况下,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还包括位于流化床反应器9下部的第二汽提段10,用于气提流化床反应器9反应后的催化剂,该第二气提段10的下部还连通有第二待生剂输出管11和第二汽提介质输入管23。第二待生剂输出管11可以与第一汽提段4相连通,也可以直接与催化剂再生器连通。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汽提段4和第二汽提段10内各自优选设置有汽提挡板。汽提挡板的设置方式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优选情况下,所述油气输送管7的出口处设有气体分布器或液体分布器8,使油气在进入流化床反应器9后能均匀分布。根据该实施方式,来自提升管反应器2的油气穿过该输送管7而进入流化床反应器9。
所述提升管反应器2的高度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9的高度之比优选为1∶1-20∶1,进一步优选为1∶1-15∶1。
所述提升管反应器2的直径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9的直径之比优选为1∶1-1∶20,进一步优选为1∶1-1∶15。在上述优选范围内,可以更好地保证两个反应器内的反应时间和反应的连续进行。
本发明中,所述提升管反应器2的高度指从提升管反应器2的一端原料入口的位置到另一端反应产物出口之间的距离。当所述提升管反应器2为图3所示的包括提升段和水平段两段时,所述提升管反应器2的高度仅指提升段即垂直段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流化床反应器9的下部还连通有第二进料管24,由此能够实现对流化床反应器9进行补充进料。
优选情况下,流化床反应器9上部的空腔内还设置有集气室13,用于收集来自第二气固分离器12的油气,并将收集的油气通过油气管线25导出并输送至后续分离系统。所述集气室13可以是各种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该设备还包括催化剂再生器(未示出),所述催化剂再生器与所述第一催化剂输入管1、第二催化剂输入管14和第一待生剂输送管6连通,从而能够将提升管反应器2和流化床反应器9中失活的催化剂汽提或未汽提后进行再生,并将再生后的催化剂返回提升管反应器2和流化床反应器9中进行烃油催化裂化反应。
下面结合附图的上述烃油催化裂化设备来说明本发明的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如图1所示:来自再生器的高温再生剂由第一催化剂输入管1进入提升管反应器2的入口,并在来自预提升介质输入管21输入的预提升介质的预提升作用下上行,与由第一进料管20的喷嘴进入的原料油接触,原料油发生气化并进行第一接触反应。之后油气与失活的第一裂化催化剂的混合物经过提升管反应器2出口处的气固快速分离器3后进入沉降分离器5,在此反应油气与失活的第一裂化催化剂分离。沉降下来的失活的第一裂化催化剂经第一汽提段4汽提后经待生剂输送管线6送往再生器烧焦再生,完成一个循环。汽提介质优选为水蒸汽,由第一气提介质输入管22引入。第一汽提段4内优选设有汽提挡板,以提高汽提效率。气固分离后的油气经油气输送管7、气体分布器8进入流化床反应器9,与来自第二催化剂输入管14的第二裂化催化剂接触,继续进行反应。第二裂化催化剂在流化床反应器内形成一个流化床床层,反应后的油气与失活的第二裂化催化剂经旋风分离器12分离后,油气经集气室13、油气管线25去后续分离系统。第二裂化催化剂经第二汽提段10汽提后,去再生器烧焦再生,完成另一个催化剂循环。汽提介质通过第二气提介质输入管23引进第二汽提段10。二段的流化床反应器9除了引入来自一段反应器的油气外,还可以经由第二进料管24引入第二股原料油。第二股原料油的进料位置可以在油气输送管7以上的任何位置,优选直接进入流化床反应器9。第二股原料油可以是与一段提升管反应器2相同的原料油,也可以是其它催化裂化原料或者是干气、液化气、汽油、柴油、回炼油等物流,还可以是作为二段流化床反应器提升、流化介质的水蒸汽等介质。进入二段的流化床反应器的第二裂化催化剂可以是高温再生剂或从再生器外取热器来的温度较低的再生剂,还可以根据目标产品的不同,采用另外一种类型的催化剂。当采用高温再生剂或另外的催化剂(如多产丙烯的催化裂化催化剂)时,特别有利于增产乙烯、丙烯、丁烯等低碳烯烃和生产低烯烃高辛烷值汽油。采用较低温度的再生剂时,特别有利于生产富含异构烷烃、低烯烃、高芳烃的汽油产品。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型式,与图1不同之处在于二段流化床反应器9反应后的催化剂经第二待生剂输送管11输送到第一汽提段4与一段的待生催化剂混合、汽提后再经一段的第一待生剂输出管6送往再生器再生。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型式,与图1不同之处在于一段的提升管反应器为外提升管反应器型式。
由于本发明采用原料油先进入作为第一反应区的提升管反应器,气固分离后,油气直接进入流化床反应器与第二裂化催化剂接触继续反应的特点,充分利用了两种反应器各自的优点,与现有技术比生产方案更加灵活。可提高原料转化率,改善产品分布。这种组合式的反应器型式能根据产品需求灵活调节操作条件。采用提升管反应器,气固轴向返混减少,径向流动更加均匀,气固短接触,适合于条件苛刻的(高温、短接触)催化裂化反应。能充分利用催化剂的初始活性,提高轻油收率,降低干气与焦炭的生成。从一段提升管反应器出来的气固混合物在沉降器内进行分离后,催化剂颗粒经汽提后去再生器烧焦再生,完成一个循环,而油气则进入作为第二反应区的流化床反应器继续反应。提升管反应器既可采用图1、图2所示的内提升管形式,也可以是外提升管(图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原料油A为减压蜡油掺10重量%的减渣的混合物,原料油B为减压蜡油,性质见表1,催化剂为中国石化催化剂公司生产的催化裂化剂MLC-500平衡剂和多产低碳的MMC-2催化剂平衡剂,其性质见表2。
实施例1-3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和烃油催化裂化方法。
采用图1所示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处理量为2kg/h,提升管反应器2与流化床反应器9的高度比为2∶1,直径比为1∶5。原料油先进提升管反应器2内进行反应,然后将经惯性分离器3分离出失活的催化剂后的油气引入流化床反应器9继续反应,反应后的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进行油剂分离,油剂分离后的催化剂以及惯性分离器3分离出失活的催化剂经汽提后得到待生催化剂,汽提介质为温度为250℃的水蒸气。提升管反应器2和流化床反应器9采用的催化剂均为MLC-500平衡剂。本实施例以多产轻油(汽油+柴油)为目的,流化床反应器9的温度低于提升管反应器2的温度,流化床反应器9油剂接触时间高于提升管反应器2的油剂接触时间,反应条件和结果见表3。
对比例1
所用原料、催化剂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烃油催化裂化设备为CN1237477A公开的带有扩径段反应区的串联式提升管反应器,一段反应区的油气与催化剂一起进入二段反应区继续反应。本对比例以多产轻油为目的。反应条件和结果见表3。
对比例2
所用原料、催化剂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是,烃油催化裂化设备为CN1065903C公开的由提升管和密相流化床组成的复合反应器,一段反应区的油气与催化剂一起进入二段反应区继续反应。本对比例以多产轻油为目的。反应条件和结果见表3。
实施例4-6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和烃油催化裂化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烃油的催化裂化,不同的是,原料油为原料油B,提升管反应器2采用的催化剂为MLC-500平衡剂,流化床反应器9采用的催化剂为MMC-2催化剂。本实施例以多产低碳烯烃(汽油+柴油)为目的,流化床反应器9的温度高于提升管反应器2的温度,流化床反应器9的反应条件比提升管反应器2更苛刻,反应条件和结果见表4。
对比例3
所用反应原料、催化剂与实施例4相同,烃油催化裂化设备与对比例1相同。本对比例以多产低碳烯烃为目的。反应条件和结果见表4。
对比例4
所用原料、催化剂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是,烃油催化裂化设备为CN1065903C公开的由提升管和密相流化床组成的复合反应器,一段反应区的油气与催化剂一起进入二段反应区继续反应。本对比例以多产低碳烯烃为目的。反应条件和结果见表4。
表1
  项目   A   B
  密度(20℃)/(g/cm3)   0.9092   0.8940
  运动粘度(80℃)/(mm2/s)   45.68   161.0
  运动粘度(100℃)/(mm2/s)   23.25   26.0
  残炭值/%   4.6   0.8
  元素质量组成/%
  C   86.30   86.61
  H   12.92   13.04
  S   0.46   0.23
  N   0.32   0.12
  烃族质量组成/%
  饱和烃   55.6   59.8
  芳烃   27.9   26.3
  胶质   15.7   13.3
  沥青质   0.8   0.6
  金属含量/μg/g
  Fe   4.9   3.9
  Ni   5.3   2.8
  V   0.3   0.1
  Na   3.2   1.8
  馏程/℃
  初馏点   285   284
  10%   448   439
  30%   499   484
  50%   -   540
  70%   -   -
表2
Figure BSA00000311714200161
表3
Figure BSA00000311714200162
Figure BSA00000311714200171
表4
Figure BSA00000311714200181
Figure BSA00000311714200191
从表3试验结果看,在相同的原料和催化剂作用下,以多产轻质油为目的的实施例1-3比对比例1和2轻油收率明显要高,转化率也有所提高,同时副产品干气+焦炭选择性实施例要低于对比例。所得汽油产品质量实施例也好于对比例。
从表4试验结果看,以多产轻质烯烃为目的的实施例4-6比对比例3和4转化率稍高,丙烯收率明显提高,轻质油收率实施例也高于对比例,同时干气+焦炭选择性却明显低于对比例,原料转化率和产品选择性都有较大改善。所得汽油产品烯烃实施例比对比例降低,芳烃含量升高,汽油辛烷值实施例也高于对比例,硫含量低于对比例,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实施例1-3和实施例4-6还说明采用本发明发明生产方式灵活,两个反应器可针对不同目标产品采取不同的反应条件和不同的催化剂。原料转化率和高附加值产品选择性提高,产品质量也得到改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laims (17)

1.一种烃油催化裂化设备,该设备自下而上包括提升管反应器(2)、第一沉降分离器(5)以及流化床反应器(9),提升管反应器(2)的下部连通有第一催化剂输入管(1)、预提升介质输入管(21)和第一进料管(20),第一进料管(20)位于第一催化剂输入管(1)和预提升介质输入管(21)上方;提升管反应器(2)上部的出口位于第一沉降分离器(5)内,且在该出口处具有第一气固分离器(3)用于将从提升管反应器(2)出来的物料进行气固分离;第一沉降分离器(5)和流化床反应器(9)同轴设置且共同构成一上下封闭的内部空腔,第一沉降分离器(5)的顶部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用于与流化床反应器(9)连通;第一沉降分离器(5)下部设置有第一汽提段(4),该第一汽提段(4)下部连通有第一待生剂输出管(6)和第一汽提介质输入管(22);流化床反应器(9)与第二催化剂输入管(14)连通;流化床反应器(9)上部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气固分离器(12),用于将流化床反应器(9)上部的物料进行气固分离;流化床反应器(9)的顶部设置有油气管线(25),用于将反应生成的油气导出并输送至后续分离系统;该设备还包括催化剂再生器,所述催化剂再生器与所述第一催化剂输入管(1)、第二催化剂输入管(14)和第一待生剂输出管(6)连通;该烃油催化裂化设备还包括油气输送管(7),该油气输送管(7)伸入流化床反应器(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气固分离器(3)为惯性分离器,且惯性分离器与提升管反应器(2)的出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固分离器(12)为旋风分离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位于流化床反应器(9)和第一汽提段(4)之间的第二汽提段(10),该第二气提段(10)的下部还连通有第二待生剂输出管(11)和第二汽提介质输入管(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其中,所述输送管(7)的出口设置有气体分布器(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待生剂输送管(11)的出口端与第一汽提段(4)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其中,所述提升管反应器(2)的高度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9)的高度之比为1:1-20:1,所述提升管反应器(2)的直径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9)的直径之比为1:1-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其中,所述流化床反应器(9)的下部还连通有第二进料管(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其中,流化床反应器(9)上部的空腔内还设置有集气室(13),用于收集来自第二气固分离器(12)的油气,并将收集的油气通过油气管线(25)导出并输送至后续分离系统。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设备进行烃油催化裂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烃油原料与第一裂化催化剂在提升管反应器中进行第一接触反应,将第一接触反应后的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一油剂分离,第一油剂分离后的催化剂经汽提后得到待生催化剂;
(2)将第一油剂分离后得到的油气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与新加入的第二裂化催化剂进行第二接触反应,将第二接触反应后的油气和催化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二油剂分离,第二油剂分离后的催化剂经汽提后得到待生催化剂;
(3)将所述待生催化剂进行烧焦再生,得到再生催化剂,或者得到再生催化剂和半再生催化剂;
(4)将再生后得到的再生催化剂和/或半再生催化剂返回提升管反应器和/或流化床反应器;
其中所述第一裂化催化剂和第二裂化催化剂相同或不同,选自新鲜催化剂、再生催化剂和半再生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其中,第一接触反应的时间为0.1-2.5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其中,第一接触反应的时间为0.5-2秒。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其中,第一接触反应的压力为0.01-0.8MPa,温度为400-680℃,剂油重量比为1-20: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其中,第一接触反应的压力为0.1-0.5MPa,温度为450-580℃,剂油重量比为3-15:1。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其中,第二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重量空速为1-50小时-1,反应温度为400-680℃,压力为0.01-0.6MPa,剂油重量比为1-20: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其中,第二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重量空速为2-40小时-1,反应温度为460-650℃,压力为0.1-0.6MPa,剂油重量比为1-20:1。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其中,所述烃油原料为一次加工馏分油、脱沥青油、焦化蜡油、加氢重油、掺炼常压渣油、减压渣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裂化催化剂和/或第二裂化催化剂为含有分子筛的裂化催化剂,所述分子筛为含或不含磷元素的Y型沸石、含或不含稀土元素的超稳Y型沸石、含或不含磷元素的具有五元环结构的高硅沸石、β沸石、丝光沸石、Ω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010513757.2A 2010-10-13 2010-10-13 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和烃油催化裂化设备 Active CN102443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3757.2A CN102443419B (zh) 2010-10-13 2010-10-13 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和烃油催化裂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3757.2A CN102443419B (zh) 2010-10-13 2010-10-13 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和烃油催化裂化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3419A CN102443419A (zh) 2012-05-09
CN102443419B true CN102443419B (zh) 2014-07-02

Family

ID=46006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3757.2A Active CN102443419B (zh) 2010-10-13 2010-10-13 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和烃油催化裂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434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5438A1 (en) * 2022-05-20 2023-11-23 Clean Hydrogen Technologie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yrolysis reaction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9173B (zh) * 2014-08-20 2017-03-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脑油原料的催化裂解方法
CN109678634B (zh) * 2017-10-18 2022-03-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产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裂化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0297Y (zh) * 1999-06-14 2000-05-31 石油大学(华东) 用于催化裂化的两段串联式提升管反应器
CN1302843A (zh) * 2000-12-13 2001-07-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技术
CN1340602A (zh) * 2000-08-30 2002-03-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烃油的两段催化裂化方法
CN1364854A (zh) * 2001-01-18 2002-08-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催化裂化反应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916C (zh) * 2001-01-11 2004-11-17 石油大学(北京) 多级串联紧凑型气固快速分离及沉降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0297Y (zh) * 1999-06-14 2000-05-31 石油大学(华东) 用于催化裂化的两段串联式提升管反应器
CN1340602A (zh) * 2000-08-30 2002-03-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烃油的两段催化裂化方法
CN1302843A (zh) * 2000-12-13 2001-07-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技术
CN1364854A (zh) * 2001-01-18 2002-08-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催化裂化反应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5438A1 (en) * 2022-05-20 2023-11-23 Clean Hydrogen Technologie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yrolysis reac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3419A (zh)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7928B (zh) 一种制取低碳烯烃和芳烃的催化转化方法
JP5232135B2 (ja) 触媒を用いた原料油転化装置
CN100537721C (zh) 一种增产丙烯的催化转化方法
CN101760227B (zh) 一种制取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转化方法
CN107286972B (zh) 一种多产丙烯的催化转化方法
CN101747929A (zh) 一种制取低碳烯烃和芳烃的催化转化方法
CN102453500A (zh) 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和烃油催化裂化设备
CN110724550B (zh) 一种采用快速流化床进行催化裂解的方法和系统
CN101760228B (zh) 制取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转化方法
CN103131463A (zh) 一种多产丙烯的烃类催化转化方法
CN101210191B (zh) 一种下行式反应器与提升管反应器串联的催化裂化方法
CN109705915A (zh) 一种多产异丁烷和轻质芳烃的催化裂化方法
CN102086402B (zh) 一种增产丙烯并改善汽油性质的催化裂化方法和装置
CN102690682A (zh) 一种生产丙烯的催化裂化方法及装置
CN102250641B (zh) 一种最大限度制乙烯、丙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43419B (zh) 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方法和烃油催化裂化设备
CN109679686B (zh) 一种多产乙烯和轻芳烃的烃类催化裂化方法
CN110724560B (zh) 一种生产丙烯和轻芳烃的催化裂解方法和系统
CN110724561B (zh) 一种生产丙烯和轻芳烃的催化裂解方法和系统
TW202330094A (zh) 催化裂解反應器和系統及其應用
CN103666551B (zh) 一种高温费托合成油的催化加工方法和装置
CN102021030B (zh) 一种催化转化方法
CN110551519B (zh) 一种生产丙烯和轻芳烃的催化裂解方法
CN102690680A (zh) 一种生产丙烯的催化裂化方法及装置
CN101993328B (zh) 一种多产丙烯和优质燃料油的催化转化组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