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9997B - 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9997B
CN102439997B CN201180002199.6A CN201180002199A CN102439997B CN 102439997 B CN102439997 B CN 102439997B CN 201180002199 A CN201180002199 A CN 201180002199A CN 102439997 B CN102439997 B CN 1024399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e frequency
node
spectral bandwidth
idle
avail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21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9997A (zh
Inventor
资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431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098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39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9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9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9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1Reconfigurable arrangements, e.g.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ROADM] or tun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TOADM]
    • H04J14/0212Reconfigurable arrangements, e.g.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ROADM] or tun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TOADM] using optical switches or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es [W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13Groups of channels or wave bands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第一节点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频谱带宽获得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第一链路为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第一节点获得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第一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节点设备和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背景技术
波分网络中的波长连接通过光纤链路承载,每个波长连接需要占用一定的光纤频谱资源。通常,光纤中的可用频谱资源划分固定的频谱间隔,每个频谱间隔作为一个波长通道承载一个波长连接,同一光纤中承载的波长连接的带宽是相同的。由此导致,在不同带宽需求的业务采用波长连接混合传送时,需要将光纤的频谱资源按照最大带宽需求的业务来划分波长通道,而其它较小带宽需求的业务并不需要这么大带宽的波长通道,浪费了光纤的频谱资源,降低了光纤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为了提高波分网络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可以根据业务需要灵活划分频谱间隔,即同一光纤中承载的波长连接占用的频谱带宽可以不同。
目前,需要通过网管在节点上的手动配置,完成可变频谱带宽的波长交叉连接的建立,实现复杂、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解决现有技术实现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所述第一节点获得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二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三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三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将所述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所述第三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三链路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三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二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三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三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三节点将第四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四链路为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所述第三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中心频率为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确定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五链路的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所述第五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获得所述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一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中心频率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间的第四节点在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二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四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一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和所述第四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四节点在所述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
所述第四节点根据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六链路的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所述第六链路为所述第四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获得所述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所述第四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第二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第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所述第四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二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一频谱范围,基于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二频谱范围,所述第一频谱范围和所述第二频谱范围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为第八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八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三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十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和所述第三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或者第四节点至所述第三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七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将所述所述第七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十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七链路为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所述第三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三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中心频率为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间的第四节点或者所述第二节点在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确定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八链路的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八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五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中心频率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间第四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结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二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所述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四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三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和所述第四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四节点根据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所述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
所述第四节点获得第九链路的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所述第四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第四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第四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九链路为所述第四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所述第四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六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三频谱范围,基于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第四频谱范围,所述第三频谱范围和所述第四频谱范围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为所述第八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八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三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和所述第三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或者第四节点至所述第三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三节点将第十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十链路为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所述第三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中心频率为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间的第四节点或者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结合的交集。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所述第一链路为本节点与本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所述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本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
第一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
第二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至本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将所述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二链路为本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所述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三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三链路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所述第三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所述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
第一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
第二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至本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将第四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四链路为本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所述中心频率为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三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五链路的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所述第五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本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本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还用于获得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所述中心频率为本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间的第四节点在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一中心频率信息;
第一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在所述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
第二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一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二中心频率信息;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本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和本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在所述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还用于根据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六链路的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所述第六链路为本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获得所述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本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第二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获得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为第八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八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第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四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一频谱范围,基于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二频谱范围,所述第一频谱范围和所述第二频谱范围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十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三中心频率信息;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和本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或者第四节点至本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七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将所述所述第七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十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七链路为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所述中心频率为本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间的第四节点或者所述第二节点在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三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八链路的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所述第八链路为本节点与本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所述中心频率为本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间第四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结合的交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本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五中心频率信息;
第一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所述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
第二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三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六中心频率信息;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本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和本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所述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还用于获得第九链路的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本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第四频谱带宽信息;所述第九链路为本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为所述第八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八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第四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四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三频谱范围,基于本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第四频谱范围,所述第三频谱范围和所述第四频谱范围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本节点所在段连接和本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或者第四节点至本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将第十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十链路为本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所述中心频率为本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间的第四节点或者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结合的交集;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本节点所在段连接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三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
第一节点,用于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第二节点,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还用于获得所述中心频率对应的中心频率信息,向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
第一节点,用于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三链路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三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第二节点,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还用于获得所述中心频率对应的中心频率信息,向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四节点:
第一节点,用于确定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五链路的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所述第五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一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第四节点,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一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和所述第四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在所述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对应的第四中心频率信息;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六链路的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所述第六链路为所述第四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所述第四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第二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第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二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一频谱范围,基于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二频谱范围,所述第一频谱范围和所述第二频谱范围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为第八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八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四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
第二节点,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在所述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对应的第五中心频率信息,向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五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四节点:
第一节点,用于确定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八链路的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八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五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第四节点,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三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和所述第四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所述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还用于获得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对应的第八中心频率信息;还用于获得第九链路的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所述第四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第四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第四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九链路为所述第四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六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三频谱范围,基于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第四频谱范围,所述第三频谱范围和所述第四频谱范围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为所述第八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所述第八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四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八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
第二节点,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所述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对应的第九中心频率信息,向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九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能够自动建立节点上可变频谱带宽的波长交叉连接,实现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b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c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d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e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f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g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h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i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j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k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l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m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n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链路的频谱资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波分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波分网络中链路A-B的光纤频谱资源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波分网络中链路B-C的光纤频谱资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波分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波分网络中链路A-D的光纤频谱资源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波分网络中链路D-E的光纤频谱资源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波分网络中链路E-C的光纤频谱资源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参数对象净荷的封装格式;
图7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标签请求对象净荷的封装格式;
图7c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标签对象净荷的封装格式;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节点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节点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系统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a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a,第一节点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频谱带宽获得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第一链路为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步骤S102a,第一节点获得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步骤S103a,第一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b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b,第二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步骤S102b,第二节点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c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c,第三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第一节点至第三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步骤S102c,第三节点根据频谱带宽获得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将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与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第二链路为第三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第三节点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步骤S103c,第三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d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d,第一节点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三链路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第三链路为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步骤S102d,第一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根据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e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e,第二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步骤S102e,第二节点根据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f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f,第三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第一节点至第三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步骤S102f,第三节点将第四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与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第四链路为第三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第三节点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步骤S103f,第三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根据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g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g,第一节点确定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五链路的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第五链路为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步骤S102g,获得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步骤S103g,第一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一中心频率信息,获得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中心频率为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的第四节点在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h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h,第二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步骤S102h,第二节点在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i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i,第四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一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和第四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步骤S102i,第四节点在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
步骤S103i,第四节点根据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六链路的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第六链路为第四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获得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第四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第二频谱带宽信息,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步骤S104i,第四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二中心频率信息,获得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一频谱范围,基于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二频谱范围,第一频谱范围和第二频谱范围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为第八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八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j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j,第三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十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和第三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第一节点或者第四节点至第三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步骤S102j,第三节点根据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七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将第七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与第十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第七链路为第三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第三节点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步骤S103j,第三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三中心频率信息,获得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中心频率为第三节点与第二节点间的第四节点或者第二节点在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k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k,第一节点确定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八链路的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第八链路为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步骤S102k,第一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五中心频率信息,获得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中心频率为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第四节点根据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结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l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l,第二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步骤S102l,第二节点根据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第二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m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m,第四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三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和第四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步骤S102m,第四节点根据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
步骤S103m,第四节点获得第九链路的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第四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第四频谱带宽信息,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四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第九链路为第四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步骤S104m,第四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六中心频率信息,获得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三频谱范围,基于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第四频谱范围,第三频谱范围和第四频谱范围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为第八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八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如图1n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n,第三节点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和第三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第一节点或者第四节点至第三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步骤S102n,第三节点将第十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与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第十链路为第三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第三节点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步骤S103n,第三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中心频率为第三节点与第二节点间的第四节点或者第二节点根据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结合的交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光纤链路的频谱资源从194.1THz开始划分中心频率,向两边以6.25GHz为单位步进作为中心频率,则光纤链路中的频谱资源可以按照图2所示划分,中心频率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fn=193.1+(n×6.25/1000)(THz)
其中n为整数,例如:n=0时,中心频率f0为193.1THz;n=7时,中心频率f7为193.14375THz;n=-8时,中心频率f-8为193.05THz。
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如图3所示的波分网络,节点A、B、C、D间的连线表示光纤链路。
网管或客户端通知节点A,建立图3中节点A接口1与节点C接口6间的波长连接,频谱带宽需求为50GHz,中心频率为f-8=193.1+(-8×6.25/1000)=193.05THz。节点A计算或通过网管获得波长连接的路由为(A,B,C),即(接口1,接口2,接口3,接口4,接口5,接口6),则节点A为源节点,节点B为中间节点,节点C为宿节点。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节点A向节点B发送携带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节点A确定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为f-8=193.05THz,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为50GHz。节点A向下游节点B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频谱带宽信息和中心频率信息,本实施例中为频谱带宽50GHz和中心频率f-8=193.05THz。此外,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显示路由信息(接口3,接口4,接口5,接口6)。
步骤S202,节点B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向节点C发送携带中心频率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节点B收到节点A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频谱带宽50GHz和中心频率f-8
节点B向节点C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中心频率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本实施例中为频谱带宽50GHz和中心频率f-8。此外,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显示路由信息(接口5,接口6)。
步骤S203,节点C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建立波长交叉连接,向节点B发送携带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
节点C收到节点B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频谱带宽50GHz和中心频率f-8
节点C将接口6的工作频率设置为中心频率f-8=193.05THz,根据中心频率f-8和频谱带宽50GHz,确定该波长连接占用的频谱范围:
最低频率=中心频率-频谱带宽/2;
最高频率=中心频率+频谱带宽/2。
即该波长连接占用的频谱范围为193.05625~193.10625THz,将接口5和接口6的上述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
节点C向节点B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中心频率信息,本实施例中为中心频率f-8
步骤S204,节点B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建立波长交叉连接,向节点A发送携带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
节点B收到节点C发送的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中心频率f-8。根据中心频率f-8和频谱带宽50GHz,确定该波长连接占用的频谱范围为193.025~193.075THz,将接口3和接口4的上述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
节点B向节点A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中心频率信息,本实施例中为中心频率f-8
步骤S205,节点A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节点A收到下游节点B发送的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中心频率f-8
节点A将接口1的工作频率设置为中心频率f-8=193.05THz,根据中心频率f-8和频谱带宽50GHz,确定该波长连接占用的频谱范围为193.025~193.075THz,将接口1和接口2的上述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
对于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和中心频率已知的情况,除实施例一中的方式以外,各节点还可以采用其它步骤建立交叉连接,例如:
源节点直接根据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和中心频率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交叉连接,携带频谱带宽信息和中心频率信息的请求消息可以在建立交叉连接之前或者之后向下游节点发送。
中间节点接收到携带频谱带宽信息和中心频率信息的请求消息,根据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和中心频率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交叉连接,携带频谱带宽信息和中心频率信息的请求消息可以在建立交叉连接之前或者之后向下游节点发送;
中间节点接收到携带频谱带宽和中心频率的应答消息,先向上游节点发送携带频谱带宽信息和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再根据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和中心频率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交叉连接。
宿节点接收到携带频谱带宽信息和中心频率信息的请求消息,先向上游节点发送携带频谱带宽信息和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再根据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和中心频率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交叉连接。
各节点可以根据配置属性确定消息发送或者消息接收与交叉连接建立之间的先后顺序,具体执行步骤与实施例一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中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和中心频率为已知,通过请求消息将其通告给波长连接上的节点。还可以根据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频谱资源情况自动选择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下面通过后续的实施例详细描述该方法。
实施例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如图3所示的波分网络,节点A、B、C、D间的连线表示光纤链路。
网管或客户端通知节点A,建立图3中节点A接口1与节点C接口6间的波长连接,频谱带宽需求为50GHz。节点A计算或通过网管获得波长连接的路由为(A,B,C),即(接口1,接口2,接口3,接口4,接口5,接口6),则节点A为源节点,节点B为中间节点,节点C为宿节点。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节点A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频谱带宽获得链路A-B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向节点B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节点A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为50GHz。节点A与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B间的链路为链路A-B,节点A根据频谱带宽50GHz获得链路A-B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
如图4a所示,链路A-B的空闲频谱资源为193.04375~193.125THz,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
根据频谱带宽50GHz,确定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每一个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
最低频率=中心频率-频谱带宽/2;
最高频率=中心频率+频谱带宽/2。
如果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则确定该空闲中心频率为可用中心频率。
例如:中心频率f-7=193.05625THz覆盖的频率范围为193.03125~193.08125THz,包含中心频率f-11、f-10、f-9、f-8、f-7、f-6、f-5、f-4、f-3,其中f-11、f-10不是空闲频率,则中心频率f-7非可用中心频率;中心频率f-3=193.08125THz覆盖的频率范围为193.05625~193.10625,包含中心频率f-7、f-6、f-5、f-4、f-3、f-2、f-1、f0、f1,都是空闲中心频率,则中心频率f-3为可用中心频率。依此类推,节点A获得链路A-B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f-5,f-4,f-3,f-2,f-1,f0}。
获得链路A-B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50GHz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
节点A向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B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频谱带宽信息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本实施例中为频谱带宽50GHz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5,f-4,f-3,f-2,f-1,f0}。此外,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显示路由信息(接口3,接口4,接口5,接口6)。
步骤S302,节点B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链路A-B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频谱带宽获得链路B-C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将链路B-C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与链路A-B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更新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向节点C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更新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节点B接收到节点A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链路A-B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5,f-4,f-3,f-2,f-1,f0}和该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50GHz。
节点B与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C间的链路为链路B-C,如图4b所示,链路B-C的空闲频谱资源为193.05625~193.11875THz,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f-7,f-6,f-5,f-4,f-3,f-2,f-1,f0,f1,f2,f3}。
节点B根据频谱带宽50GHz,按照本实施例步骤301中类似的方式,获得链路B-C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f-3,f-2,f-1}。
将链路A-B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5,f-4,f-3,f-2,f-1,f0}与链路B-C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3,f-2,f-1}取交集,得到更新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3,f-2,f-1},获得更新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更新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
节点B向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C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更新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本实施例中为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3,f-2,f-1}和频谱带宽50GHz。此外,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显示路由信息(接口5,接口6)。
步骤S303,节点C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和该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在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该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建立波长交叉连接;向节点B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携带中心频率信息。
节点C接收到节点B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该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包括链路A-B和B-C)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f-3,f-2,f-1}和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50GHz。
节点C在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该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如果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仅有一个可用中心频率,则选择该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如果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有多个可用中心频率,则可以随机选择或者通过某规则选择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节点C在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3,f-2,f-1}中选择f-3作为中心频率。
节点C将接口6的工作频率设置为中心频率f-3=193.1+(-3×6.25/1000)=193.08125THz,根据中心频率f-3和频谱带宽50GHz,确定该波长连接占用的频谱范围为193.05625~193.10625THz,将接口5和接口6的上述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
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f-3=193.08125THz对应的中心频率信息。
节点C向上游(即宿节点C至源节点A方向的)相邻节点B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中心频率信息,本实施例中为中心频率f-3
步骤S304,节点B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建立波长交叉连接;向节点A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携带中心频率信息。
节点B接收到节点C发送的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f-3。根据中心频率f-3和频谱带宽50GHz,确定该波长连接占用的频谱范围为193.05625~193.10625THz,将接口3和接口4的上述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
节点B向上游(即宿节点C至源节点A方向的)相邻节点A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中心频率信息,本实施例中为中心频率f-3
步骤S305,节点A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节点A接收到节点B发送的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中心频率f-3
节点A将接口1的工作频率设置为中心频率f-3=193.1+(-3×6.25/1000)=193.08125THz。根据中心频率f-3和频谱带宽50GHz,确定该波长连接占用的频谱范围为193.05625~193.10625THz,将接口1和接口2的上述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
实施例二中,通过请求消息收集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都可用的中心频率集合,即收集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由请求消息的宿节点(即实施例二中的节点C)从该交集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
确定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通过请求消息收集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都空闲的中心频率集合,即收集该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请求消息的宿节点在交集中选择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下面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三详细描述该方法。
实施例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如图3所示的波分网络,节点A、B、C、D间的连线表示光纤链路。
网管或客户端通知节点A,建立图3中节点A接口1与节点C接口6间的波长连接,频谱带宽需求为50GHz。节点A计算或通过网管获得波长连接的路由为(A,B,C),即(接口1,接口2,接口3,接口4,接口5,接口6),则节点A为源节点,节点B为中间节点,节点C为宿节点。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节点A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向节点B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节点A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为50GHz。节点A与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B间的链路为链路A-B。如图4a所示,链路A-B的空闲频谱资源为193.04375~193.125THz,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
获得链路A-B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50GHz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
节点A向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B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频谱带宽信息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本实施例中为频谱带宽50GHz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此外,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显示路由信息(接口3,接口4,接口5,接口6)。
步骤S402,节点B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链路A-B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将链路B-C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与链路A-B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更新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向节点C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更新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节点B接收到节点A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链路A-B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和该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50GHz。
节点B与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C间的链路为链路B-C,如图4b所示,链路B-C的空闲频谱资源为193.05625~193.11875THz,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f-7,f-6,f-5,f-4,f-3,f-2,f-1,f0,f1,f2,f3}。
将链路A-B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与链路B-C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7,f-6,f-5,f-4,f-3,f-2,f-1,f0,f1,f2,f3}取交集,得到更新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7,f-6,f-5,f-4,f-3,f-2,f-1,f0,f1,f2,f3},获得更新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更新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
节点B向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C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更新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本实施例中为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7,f-6,f-5,f-4,f-3,f-2,f-1,f0,f1,f2,f3}和频谱带宽50GHz。此外,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显示路由信息(接口5,接口6)。
步骤S403,节点C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和该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在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该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建立波长交叉连接;向节点B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携带中心频率信息。
节点C接收到节点B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该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包括链路A-B和B-C)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7,f-6,f-5,f-4,f-3,f-2,f-1,f0,f1,f2,f3}和该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50GHz。
节点C在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
首先,节点C查找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7,f-6,f-5,f-4,f-3,f-2,f-1,f0,f1,f2,f3}中的可用中心频率。根据频谱带宽为50GHz,确定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每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
最低频率=中心频率-频谱带宽/2;
最高频率=中心频率+频谱带宽/2。
如果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则确定该中心频率为可用中心频率。
例如:中心频率f-7=193.05625THz覆盖的频率范围为193.03125~193.08125THz,包含中心频率f-11、f-10、f-9、f-8、f-7、f-6、f-5、f-4、f-3,其中f-11、f-10不是空闲频率,则中心频率f-7非可用中心频率;中心频率f-3=193.08125THz覆盖的频率范围为193.05625~193.10625,包含中心频率f-7、f-6、f-5、f-4、f-3、f-2、f-1、f0、f1,都是空闲中心频率,则中心频率f-3为可用中心频率。依此类推,节点C获得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即所有可用中心频率为{f-3,f-2,f-1}。
节点C采用实施例二步骤303中类似方式,在所有可用中心频率(即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本实施例中,节点C在所有可用中心频率中选择f-3作为中心频率。
节点C将接口6的工作频率设置为中心频率f-3=193.1+(-3×6.25/1000)=193.08125THz。根据中心频率f-3和频谱带宽50GHz,确定该波长连接占用的频谱范围为193.05625~193.10625THz,将接口5和接口6的上述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
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f-3=193.08125THz对应的中心频率信息。
节点C向上游(即宿节点C至源节点A方向的)相邻节点B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中心频率信息,本实施例中为中心频率f-3
本实施例中步骤S404、S405与实施例二中步骤S304、S305的实施方法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如图5所示的波分网络,节点A、B、C、D、E间的连线表示光纤链路,节点E具有OEO(Optical-Electrical-Optical,光-电-光转换)功能。
网管或客户端通知节点A,建立图5中节点A接口1与节点C接口6间的波长连接,波长连接的路由为(A,D,E,C),即(接口1,接口10,接口9,接口11,接口12,接口13,接口14,接口6),则节点A为源节点,节点D为中间节点,节点C为宿节点。节点E为OEO节点,实现OEO功能,即节点E利用电交叉连接将两个段波长连接A-E和E-C拼接起来。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需求为50GHz,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需求为37.5GHz。段连接A-E为节点E所在的源节点A侧的段连接,段连接E-C为节点E所在的宿节点C侧的段连接。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节点A确定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获得链路A-D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向节点D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节点A确定波长连接上的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为50GHz,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为37.5GHz。
节点A与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D间的链路为链路A-D,如图6a所示,链路A-D的空闲频谱资源为193.025~193.125THz,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f-12,f-11,f-10,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
节点A根据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50GHz,按照实施例二步骤S301中类似的方式,获得链路A-D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f-8,f-7,f-6,f-5,f-4,f-3,f-2,f-1,f0}。
获得链路A-D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波长连接中每个段连接(包括段连接A-E和E-C)的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
节点A向下游节点D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波长连接中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50GHz和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37.5GHz。请求消息中还携带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本实施例中为链路A-D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8,f-7,f-6,f-5,f-4,f-3,f-2,f-1,f0}。此外,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显示路由信息(接口9,接口11,接口12,接口13,接口14,接口6)。
步骤S502,节点D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根据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获得链路D-E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将链路D-E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与链路A-D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更新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向节点E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信息和更新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
节点D接收到节点A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50GHz和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37.5GHz,以及段连接A-E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8,f-7,f-6,f-5,f-4,f-3,f-2,f-1,f0}。
节点D与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E间的链路为链路D-E,如图6b所示,链路D-E的空闲频谱资源为193.0375~193.0625THz,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f-10,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f5,f6}。
节点D根据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50GHz,按照实施例二步骤S301中类似的方式,获得链路D-E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f-6,f-5,f-4,f-3,f-2,f-1,f0,f1,f2}。
将链路A-D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8,f-7,f-6,f-5,f-4,f-3,f-2,f-1,f0}与链路D-E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6,f-5,f-4,f-3,f-2,f-1,f0,f1,f2}取交集,得到更新的段连接A-E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6,f-5,f-4,f-3,f-2,f-1,f0}。
节点D向下游节点E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节点D所在段连接和下游(即节点D至宿节点C间的)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50GHz和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37.5GHz。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更新的段连接A-E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更新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6,f-5,f-4,f-3,f-2,f-1,f0}。此外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显示路由信息(接口12,接口13,接口14,接口6)。
步骤S503,节点E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段连接A-E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获得段连接A-E和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确定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根据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获得链路E-C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向节点C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节点E接收到节点D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频谱带宽信息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50GHz和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37.5GHz,以及段连接A-E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6,f-5,f-4,f-3,f-2,f-1,f0}。
节点E按照实施例二步骤303中类似的方式,在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本实施例中,节点E在段连接A-E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6,f-5,f-4,f-3,f-2,f-1,f0}中选择f-3作为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
节点E与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C间的链路为链路E-C,如图6c所示,链路E-C的空闲频谱资源为193.075~193.15THz,空闲中心频率为{f-4,f-3,f-2,f-1,f0,f1,f2,f3,f4,f5,f6,f7,f8}。
节点E根据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37.5GHz,按照实施例二步骤S301中类似的方式,获取链路E-C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f-1,f0,f1,f2,f3,f4,f5}。
节点E向下游节点C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节点E下游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37.5GHz。请求消息中还携带节点E所在下游段连接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段连接E-C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1,f0,f1,f2,f3,f4,f5}。此外,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显示路由信息(接口14,接口6)。
步骤S504,节点C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频谱带宽信息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和段连接E-C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确定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基于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建立波长交叉连接;向节点E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信息。
节点C接收到节点E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频谱带宽信息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37.5GHz以及段连接E-C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f-1,f0,f1,f2,f3,f4,f5}。
节点C按照实施例二步骤中S303类似的方式,在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本实施例中,节点C在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选择f-2作为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
节点C将接口6的工作频率设置为E-C段连接的中心频率f-2=193.1+(-2×6.25/1000)=193.0875THz。根据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f-2和频谱带宽37.5GHz,确定该段连接占用的频谱范围为193.06875~193.10625THz,将接口14和接口6的上述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
节点C向上游节点E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节点C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f-2
步骤S505,节点E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基于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频谱范围,基于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频谱范围,建立两个段连接的波长交叉连接;向节点D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中心频率信息。
节点E接收到节点C发送的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f-2
节点E将接口13的工作频率设置为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f-2=193.1+(-2×6.25/1000)=193.0625THz。根据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f-2和频谱带宽37.5GHz,确定段连接E-C占用的频谱范围为193.06875~193.10625THz。
节点E将接口12的工作频率设置为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f-3=193.1+(-3×6.25/1000)=193.08125THz。根据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f-3和频谱带宽50GHz,确定段连接A-E占用的频谱范围为193.05625~193.10625THz。
将段连接A-E占用的频谱范围193.05625~193.10625THz和段连接E-C占用的频谱范围193.06875~193.10625THz间建立波长交叉。
节点E向上游节点D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节点E所在上游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信息f-3
步骤S506,节点D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频谱带宽信息,获得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基于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向节点A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信息。
节点D接收到节点E发送的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f-3。根据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f-3频谱带宽50GHz,确定段连接A-E占用的频谱范围为193.05625~193.10625THz,将接口9和接口11的上述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
节点D向上游节点A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中心频率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信息f-3
步骤S507,节点A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基于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节点A接收到节点D发送的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f-3
节点A将接口1的工作频率设置为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f-3=193.1+(-3×6.25/1000)=193.08125THz。根据段连接的中心频率f-3和频谱带宽50GHz,确定段连接A-E占用的频谱范围为193.05625~193.10625THz,将接口1和接口10的上述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
实施例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如图5所示的波分网络,节点A、B、C、D、E间的连线表示光纤链路,节点E具有OEO(光-电-光转换)功能。
网管或客户端通知节点A,建立图5中节点A接口1与节点C接口6间的波长连接,波长连接的路由为(A,D,E,C),即(接口1,接口10,接口9,接口11,接口12,接口13,接口14,接口6),则节点A为源节点,节点D为中间节点,节点C为宿节点。节点E为OEO节点,实现OEO功能,即节点E利用电交叉连接将两段波长连接A-E和E-C拼接起来。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需求为50GHz,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需求为37.5GHz。段连接A-E为节点E所在的源节点A侧的段连接,段连接E-C为节点E所在的宿节点C侧的段连接。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1,节点A确定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向节点D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频谱带宽信息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
节点A确定波长连接上的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为50GHz,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为37.5GHz。
节点A与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D间的链路为链路A-D,如图6a所示,链路A-D的空闲频谱资源为193.025~193.125THz,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f-12,f-11,f-10,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
节点A向下游节点D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波长连接中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50GHz和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37.5GHz。请求消息中还携带节点A所在段连接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段连接A-E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12,f-11,f-10,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此外,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显示路由信息(接口9,接口11,接口12,接口13,接口14,接口6)。
步骤S602,节点D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频谱带宽信息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将链路D-E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与链路A-D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更新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向节点E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频谱带宽信息和更新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
节点D接收到节点A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频谱带宽信息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50GHz和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37.5GHz,以及段连接A-E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12,f-11,f-10,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
节点D与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E间的链路为链路D-E,如图6b所示,链路D-E的空闲频谱资源为193.0375~193.0625THz,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f-10,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f5,f6}。
将链路A-D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12,f-11,f-10,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与链路D-E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10,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f5,f6}取交集,得到更新的段连接A-E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10,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
节点D向下游节点E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节点D所在段连接和下游(即节点D至宿节点C间的)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50GHz和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37.5GHz。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更新的段连接A-E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本实施例中为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10,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此外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显示路由信息(接口12,接口13,接口14,接口6)。
步骤S603,节点E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频谱带宽信息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段连接A-E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获得段连接A-E和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确定第一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向节点C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节点E接收到节点D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频谱带宽信息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段连接A-E的频谱带宽50GHz和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37.5GHz,以及段连接A-E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10,f-9,f-8,f-7,f-6,f-5,f-4,f-3,f-2,f-1,f0,f1,f2,f3,f4}。
节点E按照实施例三步骤403中类似的方式,在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首先查找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可用中心频率,继而在所有可用中心频率{f-6,f-5,f-4,f-3,f-2,f-1,f0}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本实施例中,节点E在段连接A-E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选择f-3作为段连接A-E的中心频率。
节点E与下游(即源节点A至宿节点C方向的)相邻节点C间的链路为链路E-C,如图6c所示,链路E-C的空闲频谱资源为193.075~193.15THz,空闲中心频率为{f-4,f-3,f-2,f-1,f0,f1,f2,f3,f4,f5,f6,f7,f8}。
节点E向下游节点C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节点E下游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37.5GHz。请求消息中还携带节点E所在下游段连接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段连接E-C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4,f-3,f-2,f-1,f0,f1,f2,f3,f4,f5,f6,f7,f8}。此外,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显示路由信息(接口14,接口6)。
步骤S604,节点C接收到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频谱带宽信息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和段连接E-C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确定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基于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建立波长交叉连接;向节点E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信息。
节点C接收到节点E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频谱带宽信息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段连接E-C的频谱带宽37.5GHz以及段连接E-C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f-4,f-3,f-2,f-1,f0,f1,f2,f3,f4,f5,f6,f7,f8}。
节点C按照实施例三步骤中S403类似的方式,在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首先查找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可用中心频率,继而在所有可用中心频率{f-1,f0,f1,f2,f3,f4,f5}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本实施例中,节点C在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选择f-2作为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
节点C将接口6的工作频率设置为E-C段连接的中心频率f-2=193.1+(-2×6.25/1000)=193.0875THz。根据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f-2和频谱带宽37.5GHz,确定该段连接占用的频谱范围为193.06875~193.10625THz,将接口14和接口6的上述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
节点C向上游节点E发送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携带节点C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信息,本实施例中为段连接E-C的中心频率f-2
本实施例中步骤S605、S606、S607与实施例四中步骤S505、S506、S507的实施方法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波长连接的路由中可以含有一个或者多个OEO节点,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中描述了波长连接的路由中包含一个OEO节点的情况,对于源节点和宿节点间存在多个OEO节点的情况,每个OEO节点的处理与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中描述的OEO节点处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源节点与OEO节点间、OEO节点与宿节点间、OEO节点间可以不含有中间节点,或者含有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能够自动建立节点上可变频谱带宽的波长交叉连接,实现简单、可靠性高。
实施例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801:用于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频谱带宽获得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第一链路为本节点与本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一发送模块802:用于向本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一接收模块803: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
第一交叉建立模块804:用于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实施例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9所示,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二处理模块902,用于获得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还用于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
第二交叉建立模块903,用于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实施例八,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10所示,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
第三处理模块1002,用于获得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第一节点至本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频谱带宽获得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将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与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第二链路为本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三发送模块1003,用于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三交叉建立模块1004,用于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实施例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801,用于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三链路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第三链路为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根据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一发送模块802,用于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一接收模块803,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
第一交叉建立模块804,用于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实施例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9所示,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902,用于获得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
第二交叉建立模块903,用于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实施例十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10所示,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
第三处理模块1002,用于获得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第一节点至本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将第四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与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第四链路为本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中心频率为第二节点根据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三发送模块1003,用于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三交叉建立模块1004,用于基于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实施例十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801,用于确定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五链路的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第五链路为第一节点与本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802,用于向本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五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还用于获得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中心频率为本节点与第二节点间的第四节点在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一接收模块803,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一中心频率信息;
第一交叉建立模块804,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实施例十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9所示,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902,用于获得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在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
第二交叉建立模块903,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实施例十四,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11所示,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一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二中心频率信息;
第四处理模块1102,用于获得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本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和本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在第六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本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还用于根据本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六链路的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第六链路为本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获得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本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第二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获得本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本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为第八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八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四发送模块1103,用于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七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四交叉建立模块1104,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一频谱范围,基于本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二频谱范围,第一频谱范围和第二频谱范围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实施例十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10所示,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十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三中心频率信息;
第三处理模块1002,用于获得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和本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第九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第一节点或者第四节点至本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七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将第七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与第十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第七链路为第三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中心频率为本节点与第二节点间的第四节点或者第二节点在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第三节点所在段连接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三发送模块1003,用于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十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三交叉建立模块1004,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实施例十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801,用于确定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八链路的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波长连接上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第八链路为本节点与本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中心频率为本节点与第二节点间第四节点根据第一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结合的交集;
第一发送模块802,用于向本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五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一接收模块803,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五中心频率信息;
第一交叉建立模块804,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实施例十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9所示,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902,用于获得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第九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
第二交叉建立模块903,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实施例十八,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11所示,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三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六中心频率信息;
第四处理模块1102,用于获得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本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和本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本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第六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本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还用于获得第九链路的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获得本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对应的第四频谱带宽信息;第九链路为本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第四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本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为第八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八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四发送模块1103,用于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七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第四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四交叉建立模块1104,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的第一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第三频谱范围,基于本节点所在的第二节点侧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第四频谱范围,第三频谱范围和第四频谱范围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实施例十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如图10所示,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
第三处理模块1002,用于获得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一节点确定的本节点所在段连接和本节点至第二节点间每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第一节点或者第四节点至本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将第十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与第十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第十链路为本节点与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中心频率为本节点与第二节点间的第四节点或者第二节点根据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频谱带宽在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的一个可用中心频率;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结合的交集;
第三发送模块1003,用于向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第十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本节点所在段连接和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三交叉建立模块1004,用于基于本节点所在段连接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上述实施例六至十九节点设备内的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节点设备,能够自动建立节点上可变频谱带宽的波长交叉连接,实现简单、可靠性高。
实施例二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系统,如图12所示,至少包括第一节点1201和第二节点1202:
第一节点1201,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第一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六的第一处理模块801、第一发送模块802、第一接收模块803、第一交叉建立模块804,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节点1202,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处理模块、第二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七的第二接收模块901、第二处理模块902、第二交叉建立模块903,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一节点1201和第二节点1202之间还可以存在第三节点1203,具体为:
第三节点1203,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第三处理模块、第三发送模块、第三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八的第三接收模块1001、第三处理模块1002、第三发送模块1003、第三交叉建立模块1004,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十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系统,如图12所示,至少包括第一节点1201和第二节点1202:
第一节点1201,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第一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九的第一处理模块801、第一发送模块802、第一接收模块803、第一交叉建立模块804,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节点1202,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处理模块、第二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十的第二接收模块901、第二处理模块902、第二交叉建立模块903,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一节点1201和第二节点1202之间还可以存在第三节点1203,具体为:
第三节点1203,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第三处理模块、第三发送模块、第三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十一的第三接收模块1001、第三处理模块1002、第三发送模块1003、第三交叉建立模块1004,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十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系统,如图13所示,至少包括第一节点1301、第二节点1302和第四节点1303:
第一节点1301,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第一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十二的第一处理模块801、第一发送模块802、第一接收模块803、第一交叉建立模块804,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节点1303,包括:第四接收模块、第四处理模块、第四发送模块、第四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十四的第四接收模块1101、第四处理模块1102、第四发送模块1103、第四交叉建立模块1104,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节点1302,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处理模块、第二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十三的第二接收模块901、第二处理模块902、第二交叉建立模块903,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一节点1301和第二节点1302之间还可以存在第三节点1304,具体为:
第三节点1304,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第三处理模块、第三发送模块、第三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十五的第三接收模块1001、第三处理模块1002、第三发送模块1003、第三交叉建立模块1004,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十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系统,如图13所示,至少包括第一节点1301、第二节点1302和第四节点1303:
第一节点1301,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第一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十六的第一处理模块801、第一发送模块802、第一接收模块803、第一交叉建立模块804,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节点1303,包括:第四接收模块、第四处理模块、第四发送模块、第四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十八的第四接收模块1101、第四处理模块1102、第四发送模块1103、第四交叉建立模块1104,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节点1302,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处理模块、第二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十七的第二接收模块901、第二处理模块902、第二交叉建立模块903,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一节点1301和第二节点1302之间还可以存在第三节点1304,具体为:
第三节点1304,第三接收模块、第三处理模块、第三发送模块、第三交叉建立模块,具体内容参见实施例十九的第三接收模块1001、第三处理模块1002、第三发送模块1003、第三交叉建立模块1004,此处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单向波长交叉或者双向波长交叉的自动配置。配置双向波长交叉时,上述实施例中的中心频率为双向中心频率,频谱带宽为双向频谱带宽;配置单向波长交叉时,上述实施例中的中心频率为单向中心频率,频谱带宽为单向频谱带宽。
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答消息,可以携带或者不携带频谱带宽信息。如果接收到的应答消息中携带频谱带宽信息,则需要与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频谱带宽信息进行校验,二者一致才会继续执行后续的步骤。
波长连接的路由中可以只包含源节点和宿节点,不包含中间节点;或者可以包含源节点、宿节点和一个或者多个中间节点。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波长连接的路由中包含一个中间节点的情况,对于源节点和宿节点间存在多个中间节点的情况,每个中间节点的处理与本实施例中描述的中间节点处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扩展GMPLS(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Switching,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RSVP-TE(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with TE,带流量工程的资源预留协议)协议实现,Path消息作为请求消息,Resv消息作为应答消息,频谱带宽信息、中心频率信息、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可以通过新增或者扩展现有GMPLS RSVP-TE信令来承载。
频谱带宽信息通过Path消息携带时,可以通过新增的流量参数对象或者扩展的标签请求对象承载;频谱带宽信息通过Resv消息携带时,可以通过新增的流量参数对象承载。
Path消息和Resv消息中新增流量参数对象,其净荷的封装格式如图7a所示,以32比特来表示频谱带宽。各字段含义如下:
S:比特0~3,用于表示单个频谱单元的宽度,频谱间隔Slot=6.25×S(GHz)。如S=1,表示Slot=6.25GHz;S=2,表示Slot=12.5GHz;
m:比特16~31,表示频谱带宽占用的频谱间隔Slot的数量,即频谱带宽=Slot×m;
Reserved:比特4~15,保留。
根据上述定义,当S=1,m=8时,表示频谱带宽=Slot×m=6.25×S×m=50GHz。
Path消息中扩展标签请求对象,其净荷封装格式如图7b所示。在标签请求对象中增加32比特表示频谱带宽,其中S和m的含义与上述新增的流量参数对象的含义相同。
标签请求对象中原来的字段含义:
LSP Encap.Type:比特0~7,表示连接的编码类型,如LSP Encap.Type=8时,表示连接的编码类型为波长连接;
Switching Type:比特8~15,表示连接的交换类型。
在编码类型为波长时,即为波长连接时,为Switching Type赋予一个新值,如Switching Type=151,用以新定义一种可变频谱带宽的波长交换类型。
例如,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为50GHz可以通过标签请求对象中的下述参数表示:LSP Encap.Type=8,Switching Type=151,S=1,m=8。
除图7a和7b所示的两种报文格式外,还可以在新增的流量参数对象或者扩展的标签请求对象中直接承载频谱带宽值,用于Path消息或者Resv消息携带频谱带宽信息。
对于需要携带一个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信息或者一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信息的情况,通过Path消息中的流量参数对象或者标签请求对象,或者Resv消息中的流量参数对象承载。
对于需要携带多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信息的情况,如上述实施例四的步骤501、502。其中一个段连接的频谱带宽信息可以通过Path消息中的流量参数对象或者标签请求对象、Resv消息中的流量参数对象承载,其它段连接的频谱带宽信息可以通过显式路由对象承载:定义显式路由子对象,在显示路由对象的OEO波长转换接口之后插入一个或者多个显式路由子对象,显式路由子对象净荷的封装格式与图7a所示的流量参数对象净荷的封装格式相同。
中心频率信息通过Resv消息携带时,可以通过扩展的标签对象承载。Resv消息中标签对象中标签的封装格式如图7c所示,扩展标签的参数赋值。各字段含义如下:
Grid:比特0~2,表示波分类型,例如Grid=1时,表示DWDM。
C.S.:比特3~6,表示频谱间隔,为C.S.赋予新值,例如C.S.=5,表示频谱间隔为6.25GHz。
n:比特16~31,中心频率fn=193.1+(n×C.S.×/1000)(THz)。
根据以上定义,中心频率为193.05THz,可以通过Resv消息中的标签对象中标签的下述参数表示:Grid=1,C.S.=5,n=-8;中心频率为193.1THz,可以通过Path消息中的标签集对象的下述参数表示:Grid=1,C.S.=5,n=0。
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可用中心频率集合或者空闲中心频率集合)通过Path消息携带时,可以通过扩展的标签集对象承载。标签集对象中每个标签承载一个中心频率信息,每个标签的封装格式如图7c所示,标签中各字段含义与上述标签对象中标签的各字段含义相同。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自动建立节点上可变频谱带宽的波长交叉连接,实现简单、可靠性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所述第一节点获得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应答消息为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携带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后发送的消息;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频谱带宽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每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如果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则确定所述空闲中心频率为可用中心频率,然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
2.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节点接收到第二节点至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三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将所述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所述第三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应答消息为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携带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后发送的消息;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具体包括:
第三节点根据所述频谱带宽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的每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如果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则确定所述空闲中心频率为可用中心频率,然后获得所述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
3.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三链路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三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应答消息为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携带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所有可用中心频率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后发送的消息;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可用中心频率为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空闲中心频率;根据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所述可用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
4.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至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频谱带宽确定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每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如果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则确定所述空闲中心频率为可用中心频率;在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所有可用中心频率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
5.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节点接收到第二节点至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三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第三节点将第四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四链路为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
所述第三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所述第三节点接收到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所述应答消息为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携带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所有可用中心频率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后发送的消息;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所述可用中心频率为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空闲中心频率;根据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所述可用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
6.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一交叉建立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所述第一链路为本节点与本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所述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频谱带宽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每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如果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则确定所述空闲中心频率为可用中心频率,然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本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所述应答消息为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至本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携带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后发送的消息;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一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7.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第三处理模块、第三发送模块和第三交叉建立模块: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节点至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所述应答消息为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携带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在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后发送的消息;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的所述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至本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将所述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二链路为本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所述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频谱带宽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的每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如果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则确定所述空闲中心频率为可用中心频率,然后获得所述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三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8.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一交叉建立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三链路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所述第三链路为本节点与本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本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所述应答消息为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至本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携带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所有可用中心频率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后发送的消息;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所述可用中心频率为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空闲中心频率;根据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所述可用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
第一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9.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第二交叉建立模块: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本节点至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频谱带宽确定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每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如果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则确定所述空闲中心频率为可用中心频率;在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所有可用中心频率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
第二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10.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第三处理模块、第三发送模块和第三交叉建立模块: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节点至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所述应答消息为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的携带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所有可用中心频率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后发送的消息;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所述可用中心频率为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空闲中心频率;根据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所述可用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的所述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至本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将第四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四链路为本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
第三交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11.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至少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
第一节点,用于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所述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频谱带宽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每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如果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则确定所述空闲中心频率为可用中心频率,然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中心频率集合;
第二节点,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还用于获得所述中心频率对应的中心频率信息,向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还包括第三节点,具体为:
第三节点,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三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将所述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三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四可用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
所述根据所述频谱带宽获得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频谱带宽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的每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如果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则确定所述空闲中心频率为可用中心频率,然后获得所述第二链路的可用中心频率集合。
13.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至少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
第一节点,用于确定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获得第三链路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对应的频谱带宽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三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
第二节点,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还用于获得所述中心频率对应的中心频率信息,向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所述根据所述频谱带宽在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作为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频谱带宽确定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每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如果一个空闲中心频率覆盖的频率范围中包含的中心频率都是空闲中心频率,则确定所述空闲中心频率为可用中心频率;在所述第二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中的所有可用中心频率中获取一个可用中心频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还包括第三节点,具体为:
第三节点,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提取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频谱带宽信息,获得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和第一节点确定的波长连接的频谱带宽;所述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为所述波长连接经由的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三节点间的所有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的交集;还用于将第四链路的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与所述第三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取交集,获得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获得所述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对应的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所述第四链路为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至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间的链路;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第四空闲中心频率集合信息和所述频谱带宽信息的请求消息;还用于接收应答消息,提取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中心频率信息,获得所述波长连接的中心频率,基于所述中心频率和所述频谱带宽确定的频谱范围建立波长交叉连接;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至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的相邻节点发送携带所述中心频率信息的应答消息。
CN201180002199.6A 2011-10-14 2011-10-14 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Active CN102439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43176.XA CN104009818B (zh) 2011-10-14 2011-10-14 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80805 WO2012149804A1 (zh) 2011-10-14 2011-10-14 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43176.XA Division CN104009818B (zh) 2011-10-14 2011-10-14 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9997A CN102439997A (zh) 2012-05-02
CN102439997B true CN102439997B (zh) 2014-07-09

Family

ID=45986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2199.6A Active CN102439997B (zh) 2011-10-14 2011-10-14 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4) EP3629501B1 (zh)
CN (1) CN102439997B (zh)
ES (3) ES2640529T3 (zh)
WO (1) WO20121498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31711A4 (en) * 2016-12-13 2020-02-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NECTION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KNOT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431A (zh) * 2009-07-10 2009-12-2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光网络中基于业务分类的资源预留方法
CN101715151A (zh) * 2009-11-02 2010-05-2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域间资源预留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76105A1 (en) * 1999-06-09 2000-12-14 Astral Point 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optical banding and optical management bus
US8145056B2 (en) * 2007-08-27 2012-03-2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ed wavelength conversion control for signaling protoco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431A (zh) * 2009-07-10 2009-12-2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光网络中基于业务分类的资源预留方法
CN101715151A (zh) * 2009-11-02 2010-05-2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域间资源预留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多域ASON中拓扑聚合算法与资源预留策略研究;肖尚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090902(第10期);第4.1.1节 *
肖尚德.多域ASON中拓扑聚合算法与资源预留策略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09,(第10期),第4.1.1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93470B1 (en) 2019-08-21
EP3193470A1 (en) 2017-07-19
CN102439997A (zh) 2012-05-02
EP3934136A1 (en) 2022-01-05
EP2747309A1 (en) 2014-06-25
EP3629501A1 (en) 2020-04-01
EP2747309A4 (en) 2015-02-25
ES2754396T3 (es) 2020-04-17
EP2747309B1 (en) 2017-08-02
ES2882650T3 (es) 2021-12-02
ES2640529T3 (es) 2017-11-03
EP3629501B1 (en) 2021-06-02
WO2012149804A1 (zh) 201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8566B (zh) 波长交换光网络的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信息编码方法
CN103931123B (zh) Wson复原
US8515280B1 (en) Physically-diverse routing in heterogeneous optical networks
Lee et al. 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 information model for 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s
CN102301627A (zh) 光通信网络节点和控制光通信网络节点之间数据传送的方法
CN101820556A (zh) 路由协议消息发布和路由计算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39027A (zh) 波长交换光网络中路由和波长指配的路径计算单元系统以及方法
CN101965697A (zh) 光交换机与复用器/解复用器的表征方法
US20090087184A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Node Information
CN107852242B (zh) 光网络、光网络装置以及配置光网络的方法
EP1502474B1 (en) Hierarchical switch architecture for core optical networks
CN102316007A (zh) 电光多层网络的路由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JP2007158667A (ja) 全光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波長サービス提供装置
CN102439886B (zh) 路径计算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39997B (zh) 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JP4878536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2118497A (zh) 资源管理及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0548067C (zh) 一种在多粒度光交换网络中实现光通道建立的控制方法
CN102577430B (zh) 一种建立光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CN104009818A (zh) 一种建立波长交叉连接的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CN108702330A (zh) 一种建立层间链路绑定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57112A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1656590A (zh) 可重构光分叉复用器在gmpls协议族中的新型编码实现方式
Mas-Machuca et al. Optical Networks and Interconnects
WEICHANG Rout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 Elastic Optical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