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9994A - 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9994A
CN102439994A CN2011800013133A CN201180001313A CN102439994A CN 102439994 A CN102439994 A CN 102439994A CN 2011800013133 A CN2011800013133 A CN 2011800013133A CN 201180001313 A CN201180001313 A CN 201180001313A CN 102439994 A CN102439994 A CN 102439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ignal
wavelength channel
bandwidth
filtering
modulation band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13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9994B (zh
Inventor
邓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isdom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39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9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9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99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6Multiwavelength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1Power control, e.g. to keep the total optical power const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其中,所述第一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二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一波长通道相邻;比较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对光器件的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光通信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光网络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以各种方式合并、分解或交叉互联多个波长通道的光器件,即WDM光器件,例如:波长选择光开关(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WSS)、光交叉连接(Optical Cross-Connect,OXC)、波长复用器(Multiplexer,MUX)、波长解复用器(Demultiplexer,DEMUX)、光分插复用器(OADM,OpticalAdd-Drop Multiplexer)、可重配光分插复用器(ROADM,Reconfigurable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然而,上述各具有多个波长通道的光器件的通道间隔都是相同的,其每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是固定的。
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缺点:
随着技术发展,这些WDM光器件的各波长通道需要传输不同速率(比如10Gb/s、40Gb/s、100Gb/s等)、不同调制码型(比如二进制启闭键控(On-OffKeying,OOK)、光双二进制调制(Optical Duo-Binary,ODB)、差分移相键控(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D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QPSK)、偏振模复用(Polarization Division Multiplexing,PDM)-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正交幅度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的光信号,不同速率、不同调制码型的光信号的调制带宽也不同,但是现有技术中,具有WDM光器件的滤波带宽不能基于输入信号的调制带宽进行动态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能够对光器件的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进行调整。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
一种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其中,所述第一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二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一波长通道相邻;
比较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
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一种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装置,包括:
调制带宽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其中,所述第一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二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一波长通道相邻;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比较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比较光器件相邻的波长通道所输入的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相邻的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使光器件中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能基于所接收光信号的调制带宽进行动态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能够通过比较光器件相邻的波长通道所接收的光信号的调制带宽,调整相邻的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使光器件的滤波带宽能基于输入信号的调制带宽进行动态调节。
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
101、获取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其中,所述第一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二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一波长通道相邻。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步骤由WDM网络控制设备执行。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器件为具有多个波长通道的光器件,其可以是WDM光器件。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WDM光器件的通道间隔相同,比如通道间隔为50GHz或者100GHz。
获取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从WDM网络管理设备获取第一光信号的信息和第二光信号的信息,其中,第一光信号的信息包括:第一光信号的波特率、比特率和调制码型等;第二光信号的信息包括:第二光信号的波特率、比特率和调制码型等;然后根据获取的第一光信号的信息计算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根据获取的第二光信号的信息计算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
第二种方式:从WDM网络管理设备获取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这种情况下,是WDM网络管理设备根据第一光信号的信息计算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根据第二光信号的信息计算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然后将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发送給WDM网络控制设备。
102、比较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
103、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其中,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可以是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3dB滤波带宽,也可以是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或第二波长通道的非3dB滤波带宽,比如0.5dB滤波带宽,此时如果该滤波带宽调大,相当于将滤波波形的顶部变平坦,如果该滤波带宽调小,相当于将滤波波形的顶部变陡峭。如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3dB滤波带宽,则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一个波长通道的带宽调大,那么另一个波长通道的带宽调小。
其中,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具体可以是:WDM网络控制设备输出指示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的电信号到WDM光器件的接口,WDM光器件根据该电信号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或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具体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和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其中,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包括:第一光信号经所述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距离(即第一光信号经所述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需要传输的距离要求)、第一光信号经所述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跨数(即第一光信号经所述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需要传输的跨数要求)、第一光信号经过第一波长通道时的滤波损伤要求中至少一个;其中,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包括:第二光信号经所述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距离(即第二光信号经所述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需要传输的距离要求)、第二光信号经所述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跨数(即第二光信号经所述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需要传输的跨数要求)、第二光信号经过第二波长通道时的滤波损伤要求中至少一个。比如,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和第一光信号经所述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距离与第二光信号经所述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距离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或者,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和第一光信号经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跨数与第二光信号经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跨数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或者,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和第一光信号经过第一波长通道时的滤波损伤要求与第二光信号经过第二波长通道时的滤波损伤要求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其中,如何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和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参见后续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能使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总性能指标y最大或者大于预定值,其中,所述总性能指标
Figure BDA0000088667970000051
其中,i从1到2(即此处N=2),一种方式下,B1和B2分别为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比特率,L1为第一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距离,L2为第二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距离;另一种方式下,B1和B2分别为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比特率;L1为第一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跨数,L2为第二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跨数;又一种方式下,B1和B2分别为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波特率,L1为第一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距离,L2为第二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距离;又一种方式下,B1和B2分别为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波特率;L1为第一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跨数,L2为第二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跨数。虽然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中的一个滤波带宽变大,另一个滤波带宽变小,可能会导致一个波长信号性能变好而另一个变差,但是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能使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总性能指标y最大或者大于某个预定值,这相当于将包含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光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提高了该网络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比较光器件相邻的波长通道接收的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相邻的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使光器件中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能基于所接收光信号的调制带宽进行动态调整。
为了使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如下两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如下实施例虽然是以WDM光器件为例进行描述,但是也适用于其他具有多个波长通道的光器件。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该方法中,WDM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所输入的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与WDM光器件中第二波长通道所输入的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相同,该方法具体包括:
201、WDM网络控制设备获取第一波长通道所输入的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波长通道所输入的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其中,所述第二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一波长通道相邻。
具体的,WDM网络控制设备从WDM网络管理设备获取WDM光器件的信号信息,其中包括:第一光信号的信息和第二光信号的信息,其中,第一光信号的信息包括:第一光信号的波特率、比特率和调制码型等;第二光信号的信息包括:第二光信号的波特率、比特率和调制码型等。然后根据获取的第一光信号的信息计算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根据获取的第二光信号的信息计算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
202、WDM网络控制设备比较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
203、WDM网络控制设备比较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和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
204、当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相同,且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时,控制WDM光器件提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并使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总性能指标y最大。
其中,WDM网络控制设备控制光器件提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的实现方式为:WDM网络控制设备输出指示调整滤波带宽的电信号到WDM光器件的接口,其中,指示调整滤波带宽的电信号指示提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WDM光器件根据该电信号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其中,步骤203中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包括:第一光信号经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距离;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包括:第二光信号经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距离,步骤204中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为:第一光信号经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距离大于第二光信号经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距离;或者,步骤203中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包括:第一光信号经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跨数,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包括:第二光信号经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跨数,步骤204中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为:第一光信号经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跨数大于第二光信号经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要求达到的传输跨数;其中,步骤203中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包括:第一光信号经过第一波长通道时的滤波损伤要求,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包括:第二光信号经过第二波长通道时的滤波损伤要求,步骤204中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为:第一光信号经过第一波长通道时的滤波损伤小于第二光信号经过第二波长通道时的滤波损伤。
其中,
Figure BDA0000088667970000071
其中,i从1到2,本发明实施例中假定B1和B2分别为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比特率;L1为第一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跨数或者传输距离,L2为第二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跨数或者传输距离。
为了使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如下举实例进行描述:假定在通道间隔为50GHz的WDM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输入光信号P,第二波长通道输入光信号Q,其中,光信号P和光信号Q都为比特率为100Gb/s、调制码型均为PDM-QPSK的光信号。调整前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使光信号P和Q的传输跨数为6个跨,其中,第一光信号传输性能要求为:该光信号P经第一波长通道后要求传输8个跨,第二光信号传输性能要求为:光信号Q经第二波长通道后要求传输3个跨。使用现有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不可调,所以为了满足光信号P经第一波长通道后传输8个跨的要求,需要配置中继器,增加了成本和功耗。而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略微增大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以使得光信号P经过该第一波长通道后尽量达到传输8个跨的要求,相应的,减小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以使得光信号Q经过该第二波长通道后能尽量达到传输3个跨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光信号P经过第一波长通道后传输8个跨的要求、且光信号Q经过第二波长通道后传输3个跨的要求,则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的减小幅度和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的增大幅度需要基于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总性能指标y来计算,即预算光信号Q在滤波带宽减小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的传输跨数与该光信号Q的比特率的乘积,预算光信号P在滤波带宽增大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的传输跨数与光信号P的比特率的乘积,使两个乘积的和最大,其中,光信号Q在滤波带宽减小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的传输跨数为第二波长通道调整后的滤波带宽的函数、光信号P在滤波带宽增大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的传输跨数为第一波长通道调整后的滤波带宽的函数;或者,即预算光信号Q在滤波带宽减小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的传输距离与该光信号Q的比特率的乘积,预算光信号P在滤波带宽增大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的传输距离与光信号P的比特率的乘积,使两个乘积的和最大,其中,光信号Q在滤波带宽减小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的传输距离为第二波长通道调整后的滤波带宽的函数、光信号P在滤波带宽增大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的传输距离为第一波长通道调整后的滤波带宽的函数。
本发明实施例比较WDM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所输入的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波长通道所输入的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并比较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在相邻的波长通道(即上述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所输入的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相同,且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时,控制WDM光器件提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使光器件中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能基于所接收光信号的调制带宽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由于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总性能指标y最大,则可以提高包含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光网络的整体性能。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该方法中,WDM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所输入的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二波长通道所输入的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该方法具体包括:
301、WDM网络控制设备获取第一波长通道所输入的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波长通道所输入的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其中,第二波长通道与第一波长通道相邻。
具体的,WDM网络控制设备从WDM网络管理设备获取WDM光器件的信号信息,其中包括:第一光信号的信息和第二光信号的信息,其中,第一光信号的信息包括:第一光信号的波特率、比特率和调制码型等;第二光信号的信息包括:第二光信号的波特率、比特率和调制码型等。然后根据获取的第一光信号的信息计算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根据获取的第二光信号的信息计算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
302、WDM网络控制设备比较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
303、WDM网络控制设备比较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比较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304、WDM网络控制设备比较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和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
305、当步骤302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且,步骤303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小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且步骤304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时,WDM网络控制设备控制WDM光器件降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使降低后的第二波长通道的波带带宽能够满足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控制WDM光器件升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其中,该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的升高幅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的降低幅度。
306、当步骤302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且,步骤303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且步骤304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时,WDM网络控制设备控制WDM光器件提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并使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总性能指标y最大。
其中,该实施例中的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和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与前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和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其中,i从1到2,本发明实施例中假定B1和B2分别为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比特率;L1为第一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距离或者传输跨数,L2为第二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距离或者传输跨数。
为了使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如下举实例进行描述:
假定在通道间隔为50GHz的WDM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输入光信号P和第二波长通道输入光信号Q,其中,光信号P是比特率为100Gb/s、调制码型为PDM-QPSK的光信号,此时,该光信号P的3dB调制带宽为36GHz,光信号Q是比特率为10Gb/s、调制码型为OOK的光信号,此时,该光信号Q的3dB调制带宽为14GHz,且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均为20GHz。若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比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比如,要求光信号P经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能传输10个跨段,要求光信号Q经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能传输6个跨段,则可以将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从20GHz提高到30GHz,将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从20G降低到15GHz,因为降低后的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仍然大于光信号Q的调制带宽14GHz,所以这种带宽调整方式使光信号Q经过第二波长通道时不会有滤波损伤,但是能有效减少光信号P经过第一波长通道时的滤波损伤。
假定在通道间隔为50GHz的WDM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输入光信号P和第二波长通道输入光信号Q,其中,光信号P是比特率为100Gb/s、调制码型为PDM-QPSK的光信号,此时,该光信号P的3dB调制带宽约为36GHz,光信号Q是比特率为40Gb/s、调制码型为QPSK的光信号,此时,该光信号Q的3dB调制带宽约为30GHz,且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均为20GHz。若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比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比如,要求第一波长通道对第一光信号的滤波损伤小于第二波长通道对第二光信号的滤波损伤,则可以将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从20GHz提高到22GHz,将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从20G降低到18GHz,因为降低后的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虽然小于光信号Q的调制带宽30GHz,但是这样可以使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总性能指标y最大,提高了包含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光网络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比较WDM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所输入的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波长通道所输入的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并比较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在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且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时,控制WDM光器件提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使光器件中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能基于所接收光信号的调制带宽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由于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总性能指标y最大,提高了包含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光网络的整体性能。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该方法中,WDM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有光信号传输,WDM光器件中第二波长通道中无光信号,该方法具体包括:
401、WDM网络控制设备获取输入到WDM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的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并确定WDM光器件中第二波长通道中没有光信号输入。其中,第一波长通道与第二波长通道相邻。
具体的,WDM网络控制设备从WDM网络管理设备获取WDM光器件的信号信息,其中包括:第一光信号的信息,WDM网络控制设备根据获取的第一光信号的信息计算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由于WDM网络控制设备获取的WDM光器件的信号信息中没有输入到WDM光器件中第二波长通道的光信号的信息,因而可以确定WDM光器件中第二波长通道中没有光信号输入。
其中,第一光信号的信息包括:第一光信号的波特率、比特率和调制码型等,WDM网络控制设备根据获取的第一光信号的信息计算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
402、WDM网络控制设备获取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包括:第一光信号经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需要传输的跨数要求,比如第一光信号经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需要传输8个跨。
403、WDM网络控制设备比较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404、当步骤403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时,WDM网络控制设备控制WDM光器件提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使得第一光信号经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能够达到上述传输性能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该提高后的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不能越过与第二波长通道相邻的第三波长通道。
为了使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如下举实例进行描述:
假定在通道间隔为50GHz的WDM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输入光信号P,该光信号P是比特率为40Gb/s、调制码型为QPSK的光信号,第二波长通道中没有光信号输入,同时获得光信号P的传输性能要求为:该光信号P经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需要传输12个跨。若该WDM光器件的第一波长通道当前的滤波带宽为20GHz(该实例中该滤波带宽为3dB时的滤波带宽),光信号P经过该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只能传输传9个跨,不能满足光信号P的传输性能要求,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二波长通道没有被利用,因此可以将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调高而不需要考虑对第二波长通道的影响,使得该光信号P经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能够传输12个跨,比如将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从20GHz调节到28GHz,使得光信号P经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能够传输12个跨,优化WDM光器件的整体传输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在WDM光器件中相邻的波长通道中一个有光信号输入,另一个没有光信号输入的情况,能够调整有光信号输入的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使利用调整后的滤波带宽传输该光信号能满足该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
其中,以上实施例步骤404中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的调整结果是否能满足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具体可以模拟仿真的方式实现,比如,先以第一波长通道的当前滤波带宽为初始带宽,然后将该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增加Δα,看此时的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是否能满足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如果不能,再将该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增加Δα,以这种方式进行逐步调整,直到满足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为止。
同理,采用类似的方式保证步骤305中降低后的第二波长通道的波带带宽能够满足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具体的,先以第二波长通道的当前滤波带宽为初始带宽,然后将该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Δα,看此时的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是否能满足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如果能,再将该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Δα,直到不能满足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为止,然后将最后一次调整后的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增加Δα,此时的带宽为第二波长通道的最合适带宽,其既能保证第二光信号的性能要求,又能为第一波长通道的带宽调整提供最大的调整空间。
同理,采用类似的方式可以保证步骤204和步骤306中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总性能指标y最大,即先以第一波长通道的当前滤波带宽为第一波长通道的初始带宽,以第二波长通道的当前滤波带宽为第二波长通道的初始带宽,然后将该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升高Δα,预算升高后的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导致的第一光信号的传输距离或者传输跨数,将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Δβ,预算降低后的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导致的第二光信号的传输距离或者传输跨数,将两者求和;然后再将该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升高Δα,预算升高后的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导致的第一光信号的传输距离或者传输跨数,将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Δβ,预算降低后的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导致的第二光信号的传输距离或者传输跨数,再将两者求和;将多组和值进行比较,找到最大值,其对应的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就是步骤204和步骤306中调整后的带宽。
其中,保证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的调整结果能满足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具体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比如,基于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和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计算满足该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的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保证步骤305中降低后的第二波长通道的波带带宽能够满足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基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计算满足该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的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的WDM网络控制设备获取的第一光信号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光信号的残余色散,第二光信号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光信号的残余色散,具体可以通过增加或较小对应波长通道的色散,来一定程度的补偿该波长通道输入的光信号的残余色散。例如某波长通道输入的光信号的残余色散为30ps/nm,那么可以将WDM光器件的该波长通道的色散从5ps/nm(假设调节前为5ps/nm)减小为-30ps/nm,来完全补偿该波长通道输入的光信号的残余色散。又例如某波长通道输入的光信号的残余色散为-50ps/nm,该WDM光器件的对应通道的色散调节范围为[-35,+35]ps/nm,那么可以将其色散从5ps/nm(假设调节前为5ps/nm)增加为+35ps/nm,来一定程度补偿该通道输入的光信号信号的残余色散。
其中,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适用于两个波长通道的WDM光器件,也适用于多个波长通道的WDM光器件。
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装置,该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装置可以是WDM网络控制设备,其包括:
调制带宽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其中,所述第一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二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一波长通道相邻;其中,光器件的通道间隔可以相同,比如通道间隔为50GHz或者100GHz。
第一比较单元20,用于比较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
调整单元30,用于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为了在调整的同时考虑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则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比较单元40,用于比较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调整单元30,用于根据第一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其中,该实施例中的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和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与方法实施例中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和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调整单元30具体用于当第一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相同,且第二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时,控制光器件提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调整单元30具体用于当第一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且第二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时,控制光器件提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其中,光器件的通道间隔相同;所述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且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小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或者,光器件的通道间隔相同,所述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且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其中,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能使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总性能指标y最大或者大于预定值,其中,所述总性能指标
Figure BDA0000088667970000161
其中,i从1到2,B1和B2分别为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比特率或者波特率;L1为第一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距离,L2为第二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距离;或者,L1为第一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跨数,L2为第二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跨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比较光器件相邻的波长通道所输入的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相邻的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使光器件中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能基于所接收光信号的调制带宽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由于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总性能指标y最大,提高了包含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光网络的整体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例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其中,所述第一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二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一波长通道相邻;
比较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
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包括:
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和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其中,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包括:第一光信号经所述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需要传输的距离要求、第一光信号经所述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需要传输的跨数要求、第一光信号经过第一波长通道时的滤波损伤要求中至少一个;
其中,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包括:第二光信号经所述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需要传输的距离要求、第二光信号经所述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需要传输的跨数要求、第二光信号经过第二波长通道时的滤波损伤要求中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和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包括:
当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与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相同,且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时,控制光器件提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和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包括:
当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且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时,控制光器件提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器件的通道间隔相同;所述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且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小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或者,
所述光器件的通道间隔相同,所述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且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能使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总性能指标y最大或者大于预定值,其中,所述总性能指标
Figure FDA0000088667960000021
其中,i从1到2,B1和B2分别为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比特率或者波特率;L1为第一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距离,L2为第二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距离;或者,L1为第一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跨数,L2为第二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跨数。
7.一种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制带宽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其中,所述第一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一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光信号是输入到光器件中第二波长通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波长通道与所述第一波长通道相邻;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比较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比较单元,用于比较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中至少一个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当第一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和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相同,且第二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时,控制光器件提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当第一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调制带宽大于第二光信号的调制带宽,且第二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高于第二光信号的传输性能要求时,控制光器件提高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降低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
11.根据权利要求9至10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滤波带宽能使第一波长通道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总性能指标y最大或者大于预定值,其中,所述总性能指标其中,i从1到2,B1和B2分别为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比特率或者波特率;L1为第一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距离,L2为第二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距离;或者,L1为第一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一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跨数,L2为第二光信号经调整后的第二波长通道输出后所能达到的传输跨数。
CN201180001313.3A 2011-07-22 2011-07-22 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99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77488 WO2012106917A1 (zh) 2011-07-22 2011-07-22 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9994A true CN102439994A (zh) 2012-05-02
CN102439994B CN102439994B (zh) 2013-11-06

Family

ID=45986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131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9994B (zh) 2011-07-22 2011-07-22 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89594B2 (zh)
EP (1) EP2579479B1 (zh)
CN (1) CN102439994B (zh)
WO (1) WO20121069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5812A (zh) * 2020-04-20 2020-08-18 复旦大学 采用双极化mzm调制器同时产生有线无线信号的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79479B1 (en) * 2011-07-22 2015-06-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adjusting filter bandwidth of optical apparatus
US9847951B2 (en) * 2013-11-04 2017-12-19 Ciena Corporation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content identification in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controlled multi-layer network
US9929826B2 (en) * 2014-12-30 2018-03-27 Infinera Corporation Reduction of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 (WSS) filter-based impairment using differentiated channel baud rates
US9735913B2 (en) * 2014-12-30 2017-08-15 Infinera Corporation Reduction of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 (WSS) filter-based impairment using selective subcarrier adjustment
EP3790206B1 (en) 2016-10-25 2023-06-07 NEC Corporation Optical branching/coupling device and optical branching/coupling method
CN111982471B (zh) * 2020-08-17 2022-08-2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偏振成像系统检测滤光片带宽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5276A (zh) * 2008-06-13 2009-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0022327A2 (en) * 2008-08-21 2010-02-25 Nistica, Inc. Optical channel moni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0656A (en) * 1991-08-12 1992-08-18 At&T Bell Laboratories Solito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H1702H (en) * 1995-01-06 1998-01-06 Esman; Ronald D. Wideband fiber-optic signal processor
US6055078A (en) * 1998-05-01 2000-04-25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 Real time wavelength monitoring circuit
IL129031A (en) * 1999-03-17 2003-02-12 Handelman Doron Network control system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6944406B1 (en) * 2000-08-04 2005-09-13 Fujitsu Limited Transport system with tunable channel spacing DWDM
US8494372B2 (en) * 2002-04-30 2013-07-23 Pivotal Decision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optical and electrical filtering of optical signals
US6879216B2 (en) * 2002-10-18 2005-04-12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Integrated circuit that provides access to an output node of a filter having an adjustable bandwidth
US7809280B2 (en) * 2002-12-03 2010-10-05 Finisar Corporation Chirp-managed, electroabsorption-modulated laser
US7616894B2 (en) * 2004-12-28 2009-11-10 Tyco Telecommunications (U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dispersion slope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DE602006000525T2 (de) * 2005-06-03 2009-02-05 Ntt Docomo Inc. Mehrbandvorverzerrer mit Korrekturwertetabellen
DE602006000622T2 (de) * 2005-06-06 2009-03-26 Ntt Docomo Inc. Potenzreihenvorverzerrer mehrerer Frequenzbänder
US7589840B2 (en) * 2006-01-10 2009-09-15 Sunrise Telecom Incorporated Broad- and inter-band multi-wavelength-referen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velength measurement or monitoring systems
IL178744A0 (en) * 2006-10-19 2007-09-20 Eci Telecom Ltd Method for estimating bandwidth limiting effects in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655898B2 (en) * 2006-11-30 2010-02-02 Cambridge Research & Instrumentation, Inc. Optical filter assembly with selectable bandwidth and rejection
US7965950B2 (en) * 2007-10-15 2011-06-21 Ciena Corporation Performance optimized receiver with bandwidth adaptive optical filter for high speed long haul WDM systems
US8682175B2 (en) 2008-08-28 2014-03-25 Cisco Technology, Inc. Variable rate transponder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digital electric filters
US8634679B2 (en) 2008-09-15 2014-01-21 Infinera Corporation Tunable optical filter
US8335279B2 (en) * 2009-07-24 2012-12-18 Intel Corporation Alignment of channel filters for multiple-tuner apparatuses
JP5398839B2 (ja) * 2009-09-14 2014-01-2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帯域可変通信方法、帯域可変通信装置、伝送帯域決定装置、伝送帯域決定方法、ノード装置、通信路設定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路設定方法
AU2010305311B2 (en) * 2009-10-07 2016-06-16 Ofidium Pty Ltd Multichannel nonlinearity compensation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ink
US8098969B2 (en) * 2009-12-08 2012-01-17 Onechip Photonics Inc. Waveguide optically pre-amplified detector with passband wavelength filtering
CN101846815B (zh) * 2010-04-30 2012-01-25 天津大学 可同时提取双波长的带宽可调的光波长滤波器
EP2579479B1 (en) * 2011-07-22 2015-06-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adjusting filter bandwidth of optical apparatus
JP5924088B2 (ja) * 2012-04-06 2016-05-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5276A (zh) * 2008-06-13 2009-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0022327A2 (en) * 2008-08-21 2010-02-25 Nistica, Inc. Optical channel monito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5812A (zh) * 2020-04-20 2020-08-18 复旦大学 采用双极化mzm调制器同时产生有线无线信号的装置及系统
CN111555812B (zh) * 2020-04-20 2023-03-28 复旦大学 采用双极化mzm调制器同时产生有线无线信号的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89594B2 (en) 2015-03-24
EP2579479A4 (en) 2013-12-25
EP2579479A1 (en) 2013-04-10
EP2579479B1 (en) 2015-06-10
US20130188957A1 (en) 2013-07-25
CN102439994B (zh) 2013-11-06
WO2012106917A1 (zh) 201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9994B (zh) 光器件滤波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1764665B (zh) 时钟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及系统
JP5088191B2 (ja) 光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分散補償方法
Kozicki et al. Fil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spectrum efficient spectrum-sliced elastic optical path (SLICE) network
WO2002080453A3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able wdm lightpath rings
JP2009077400A (ja) 光信号の光分散補償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EP4135222A1 (en) Baseband unit, analog fronthaul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CN108600872B (zh) Udwdm-pon下行网络传输系统
Lord et al. Evolution from wavelength-switched to flex-grid optical networks
CN104954898B (zh) 一种环形子网扩展的twdm-pon结构、设备及控制方法
JP2016066910A (ja) 光伝送装置および光伝送制御方法
CN101110660A (zh) 波分复用系统升级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025401B (zh) 一种基于子网扩展的twdm-pon系统
Nooruzzaman et al. Resource savings in gridless coherent submarine networks with filterless architectures
Castro et al. Point-to-multipoint Coherent Transceivers for Next-Generation Mobile Transport
Yoo Flexible bandwidth terabit coherent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by optical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ion and measurement
CN102780529B (zh) 无源光网络及其光线路终端光模块
Camera 100GbE optical transport, appropriate modulation formats, and impact on deployed transport networks
CN104065444A (zh) 一种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均衡rsoa调制带宽的系统及方法
JP6438578B2 (ja) 加入者装置
Zakrzewski Effectiveness of optical fiber networks in fifth and next generations of mobile systems
CN103222214A (zh) 波分复用光网络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Kimura et al. A WDM-based future optical access network and support technologies for adapting the user demands' diversity
Alferness The Evolution of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
CN109889365B (zh) 一种基于调制方式切换的otn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LIANCHU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3

Address after: 518129 Nanshan District Nanshan digital cultural industry base, east block, Guangdong, Shenzhen 407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enter

Address before: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21

Address after: 518052, room 216, west of digital cultural industry base, 10128 Shennan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Chen Xijie

Address before: 518129 Nanshan District Nanshan digital cultural industry base, east block, Guangdong, Shenzhen 407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enter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5

Address after: Binhai County, Jiangsu Province, 224500 Century Avenue, Yancheng City No. 01 Nanshan Chi garden innovation building room 505

Patentee after: Jiangsu wisdom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2, room 216, west of digital cultural industry base, 10128 Shennan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hen Xiji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