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0612A - 一种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0612A
CN102430612A CN2011103200862A CN201110320086A CN102430612A CN 102430612 A CN102430612 A CN 102430612A CN 2011103200862 A CN2011103200862 A CN 2011103200862A CN 201110320086 A CN201110320086 A CN 201110320086A CN 102430612 A CN102430612 A CN 102430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coil
turriform
band steel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200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0612B (zh
Inventor
刘军
朱昌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ang Group Xichang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gang Group Xichang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gang Group Xichang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gang Group Xichang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200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30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30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0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0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0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包括在带钢穿带过程中控制钢卷内圈塔形以及在带钢收尾过程中控制钢卷外圈塔形。在带钢穿带过程中控制钢卷内圈塔形的步骤包括:在带钢穿带前,首先消除来料钢卷的塔形,然后将消除了塔形偏移量的带钢进行穿带;当带钢头部到达卷取机卷筒的钳口处时,用卸料推板装置将带钢头部的偏移量消除后再进行卷筒涨径操作。在带钢收尾过程中控制钢卷外圈塔形的步骤包括:在对带钢进行收尾操作时,将出口压尾辊的压下高度控制使得带钢有轻微变形;在带钢尾部离开出口压尾辊的瞬间,操作带钢压紧辊压住钢卷外圈,避免松卷造成的钢卷外圈塔形。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提高平整分卷机组的卷形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卷的卷形控制领域,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平整分卷机组对钢卷的卷形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平整分卷机组普遍采用的卷形控制技术是在平整机的出口安装一套EPC(Edge Position Control)带钢边部自动纠偏装置。在平整生产中,实际上是在带钢穿带完成后作业线已建立前后张力的情形下,采用平整分卷机组的EPC带钢边部自动纠偏装置执行纠偏功能。然而,在带钢头部穿带和尾部收尾的过程中,因作业线未建立张力,EPC对带钢不能起到自动纠偏的作用,所以只有靠出口侧导装置来完成机械对中。出口侧导装置在作业线的布置位置与卷取机卷筒钳口的距离为4m,这样会造成带钢头部和带钢尾部的对中效果不好,从而使卷取机卷取成型的钢卷内外圈存在塔形,吊车在吊运的过程中容易将带钢压折边,并且当钢卷塔形较大时会出现掉卷事故而砸坏设备。另外,EPC带钢边部自动纠偏装置不能保证钢卷内外3~5圈的卷形。
因此,国内钢厂为避免钢卷内外圈产生塔形,常用的操作方法是在切分剪处增加带钢头尾的切除量,但是,这样既增加了作业线的停机时间又增加了切损,严重制约了钢卷的成材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综合分析观察并利用各个设备协调配合使用来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操作方法包括在带钢穿带过程中控制钢卷内圈塔形以及在带钢收尾过程中控制钢卷外圈塔形。在带钢穿带过程中控制钢卷内圈塔形的步骤包括:在带钢穿带前,首先消除来料钢卷的塔形,然后将消除了塔形偏移量的带钢进行穿带;当带钢头部到达卷取机卷筒的钳口处时,用卸料推板装置将带钢头部的偏移量消除后再进行卷筒涨径操作。在带钢收尾过程中控制钢卷外圈塔形的步骤包括:在对带钢进行收尾操作时,将出口压尾辊的压下高度控制使得带钢有轻微变形;在带钢尾部离开出口压尾辊的瞬间,操作带钢压紧辊压住钢卷外圈,避免松卷造成的钢卷外圈塔形。
根据本发明,所述消除来料钢卷塔形的步骤可以包括:通过开卷机的浮动功能将开卷机上钢卷的塔形偏移量消除,使得开卷机上带钢的中心线与机组的中心线一致。
根据本发明,在消除来料钢卷塔形的步骤中,如果钢卷塔形偏移量没有完全消除,则执行带钢的切头操作,其中,带钢切头的长度根据来料钢卷塔形偏移量的程度来确定。
根据本发明,在带钢穿带过程中,当带钢头部到达出口侧导装置时,如果带钢头部跑偏,则关闭出口侧导装置。
根据本发明,出口侧导装置开口度的设定值可以比带钢宽度值大。
根据本发明,将带钢头部的偏移量消除后再进行卷筒涨径操作的步骤可以包括:根据带钢头部的偏移方向,对卷取机的中心线进行手动微调操作。
根据本发明,可以利用卷取机上的卸料推板装置,将带钢头部的偏移量消除后再进行卷筒涨径操作。
根据本发明,在卷取机钳口咬住带钢头部卷取一圈后,作业线自动建立机组前后张力(即开卷张力和卷取张力)运行。
根据本发明,在带钢收尾过程中,如果钢卷外圈塔形往传动侧偏,则操作带钢压紧辊摆开,将钢卷外圈松开,通过卸料推板装置对钢卷上部施加的推力和卸卷小车向外移动对钢卷下部产生往外的牵引力将钢卷外圈塔形消除。
根据本发明,在带钢收尾过程中,如果钢卷外圈塔形往操作侧偏,则根据偏移量直接操作卷取机卷筒缩径,用卸卷小车将钢卷往外移出和塔形量相等的距离,再操作卷取机卷筒涨径,将钢卷外圈松开,通过卸卷小车向内移动对钢卷下部产生向内的牵引力将钢卷外圈塔形消除。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将钢卷内外圈塔形控制在2mm以下,使得平整分卷机组的钢卷内外圈塔形量明显减小,并且降低了钢卷因塔形存在产生折边缺陷的机率,从而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减少了返倒卷的产生,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是一种通过综合分析观察并利用各个设备协调配合使用的全新控制方法,可以弥补设备控制功能的不足之处,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钢卷内外圈塔形的产生,进而提高平整分卷机组的卷形质量。
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
根据本发明,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包括在带钢穿带和带钢收尾期间控制钢卷内外圈的塔形。详细地讲,在带钢穿带过程中控制钢卷内圈的塔形,在带钢收尾过程中控制钢卷外圈的塔形。
具体地讲,在带钢穿带过程中控制钢卷内圈塔形的操作方法包括:在带钢穿带前,首先消除来料钢卷的塔形偏移量,然后将消除了塔形偏移量的带钢进行穿带;当带钢头部到达卷取机卷筒的钳口处时,将带钢头部的偏移量消除后进行卷筒涨径操作。根据本发明,在卷取机卷筒的钳口咬住带钢头部卷取一圈后,作业线选择自动建立机组前后张力(即开卷张力和卷取张力)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对带钢穿带前,需要先观察来料钢卷的卷形情况。如果发现来料钢卷外圈有塔形,则通过开卷机的浮动功能将开卷机上钢卷的塔形偏移量消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钢卷塔形的大小程度,在钢卷头部到达卷取机并且卷取机的钳口咬住带钢头部时,通过开卷机的浮动功能将开卷机上钢卷的塔形偏移量消除,使得开卷机上带钢的中心线与机组的中心线一致。将开卷机上钢卷的塔形偏移量消除的具体操作如下:在带钢头部进入三辊直头机后(由于三辊直头机的上辊压下量已设定好可以使带钢产生一定的变形,并通过导向辊压下高度的配合使得带钢头部保持平直便于穿带),将开卷机压卷辊抬起,单独操作三辊直头机正转将开头过程中在三辊直头机和开卷机之间形成的带钢套量拉直绷紧,再操作入口段联动正转,此时根据开卷机上钢卷的塔形偏移方向选择操作开卷机卷筒横移,由于带钢在绷紧状态下,开卷机上钢卷随着开卷机移动其带钢中心线也随着发生改变,从而将开卷机上来料钢卷的外圈塔形消除。
如果钢卷的塔形偏移量没有完全消除,则需要对带钢进行切头操作。具体地讲,根据来料钢卷塔形偏移量的消除情况来确定带钢切头的长度,原则上只要带钢表面无缺陷,带钢头部可以进入出口侧导装置就可继续进行后续穿带。
当带钢头部到达出口侧导装置时,要观察头部的跑偏情况,及时将出口侧导装置快速关闭。在本发明中,出口侧导装置的开口度设定值要比带钢宽度值大。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出口侧导装置的开口度设定值要比带钢宽度值大2~20mm。
当带钢头部到达卷取机卷筒的钳口处时,不立即进行卷筒涨径操作。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操作方法是可以根据带钢头部的偏移方向,在卷筒钳口涨径前对卷取机的中心线进行手动微调操作使得卷取机的中心线与带钢的中心线一致,然后再进行卷筒涨径操作。具体的调整量要根据实际观察目测的结果,不断总结修正,以达到2mm的误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另一种操作方法可以利用卷取机上的卸料推板装置,先将带钢头部偏移量消除,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当带钢头部偏向机组的传动侧时,操作卷取机上的卸料推板装置推出,当推板装置接触到带钢边部并将带钢头部偏移量消除后,再进行卷筒涨径操作,确认卷筒涨径咬住带钢头部后,操作推板装置退回到初始位置。
在卷取机钳口咬住带钢头部卷取1圈后,作业线选择自动建立机组前后张力运行。此时不能立即加速,要观察EPC的自动跟踪EVK探头是否完成巡边(带钢边部),并要观察开卷机上的钢卷外圈是否仍有塔形。如有塔形,作业线必须低速运行将开卷机上来料钢卷有塔形的部分转完再升速运行;如没有塔形作业线就可直接升速运行。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在带钢收尾过程中控制钢卷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
具体的讲,在对带钢进行收尾操作时,将出口压尾辊的压下高度控制使得带钢有轻微变形;在带钢尾部离开出口压尾辊的瞬间,迅速操作卷取机使得带钢压紧辊压住钢卷外圈,避免松卷造成的钢卷外圈塔形。
根据本发明,在对带钢尾部进行剪切之前要观察偏移情况,如遇板形不良、镰刀弯等缺陷要及时停机进行切尾操作,这样在收尾时才不至于造成较大的塔形缺陷产生。
带钢进行收尾操作时需要注意出口压尾辊的压下高度控制。如果压下量太大,则压紧力过大,带钢尾部容易往一个方向跑偏;相反,如果压下量太小,则压紧力不够,带钢尾部易出现松卷现象。因此,出口压尾辊的合适的压下高度是在压下后确保带钢有轻微变形即可。
在带钢尾部要离开压尾辊的瞬间迅速操作卷取机带钢压紧辊压住钢卷外圈,避免松卷造成的钢卷外圈塔形。
根据本发明,在带钢收尾过程中,钢卷外圈塔形可能会偏向传动侧(传动侧:指平整分卷机组作业线运行方向上设备传动部位的一侧。)或者偏向操作侧(操作侧:指平整分卷机组作业线运行方向上操作室所在的一侧)。因此,根据本发明,在带钢收尾过程中,如果钢卷外圈塔形往传动侧偏,则操作带钢压紧辊摆开,将钢卷外圈松开,通过卸料推板装置对钢卷上部施加的推力和卸卷小车向外移动对钢卷下部产生往外的牵引力将钢卷外圈塔形消除;另一方面,如果钢卷外圈塔形往操作侧偏,则根据偏移量直接操作卷取机卷筒缩径,用卸卷小车将钢卷往外移出和塔形量相等的距离,再操作卷取机卷筒涨径,将钢卷外圈松开,通过卸卷小车向内移动对钢卷下部产生向内的牵引力将钢卷外圈塔形消除。
具体地讲,在带钢收尾过程中,如果钢卷外圈塔形往传动侧偏,则操作带钢压紧辊摆开,卸卷小车稍微下降2~20mm将钢卷外圈松开,操作卸料推板前进在接触到钢卷外圈时启动操作卸卷小车前进,依靠对钢卷上部施加的推力和卸卷小车向外移动对钢卷下部产生往外的牵引力将钢卷外圈塔形消除,钢卷塔形消除后操作卸料推板退回原位,此时钢卷外圈还是松的,需要同时操作卷取机正转和卸卷小车上升将钢卷外圈收紧。
另一方面,在带钢收尾过程中,如果钢卷外圈塔形往操作侧偏,可视偏移量直接操作卷取机卷筒缩径,先将钢卷向外移出10~200mm,再将卷取机卷筒涨径,卸卷小车稍微下降2~20mm将钢卷外圈松开,操作卸卷小车往传动侧平移将钢卷尾部塔形消除。处理好后需要同时操作卷取机正转和卸卷小车上升将钢卷外圈收紧。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将钢卷内外圈塔形控制在2mm以下,使得平整分卷机组的钢卷内外圈塔形量明显减小,降低了钢卷因塔形存在产生折边缺陷的机率,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提升了企业的产品形象,减少了返倒卷(因塔形缺陷超标将钢卷返倒重新上作业线处理)的产生,降低了人机接触的概率,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操作方法经过现场实际应用效果很好。
上述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举例说明,并不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限制。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应该容易理解,在本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情况下,能够对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因此,意图将所有这些修改包括在如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在带钢穿带过程中控制钢卷内圈塔形以及在带钢收尾过程中控制钢卷外圈塔形,
其中,在带钢穿带过程中控制钢卷内圈塔形的步骤包括:在带钢穿带前,首先消除来料钢卷的塔形偏移量,然后将消除了塔形偏移量的带钢进行穿带;当带钢头部到达卷取机卷筒的钳口处时,用卸料推板装置将带钢头部的偏移量消除后再进行卷筒涨径操作,
其中,在带钢收尾过程中控制钢卷外圈塔形的步骤包括:在对带钢进行收尾操作时,将出口压尾辊的压下高度控制为使得带钢有轻微变形;在带钢尾部离开出口压尾辊的瞬间,操作带钢压紧辊压住钢卷外圈,避免松卷造成的钢卷外圈塔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来料钢卷塔形的步骤包括:通过开卷机的浮动功能将开卷机上钢卷的塔形偏移量消除,使得开卷机上带钢的中心线与机组的中心线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消除来料钢卷塔形的步骤中,如果钢卷塔形偏移量没有完全消除,则执行带钢的切头操作,其中,带钢切头的长度根据来料钢卷塔形偏移量的程度来确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带钢穿带过程中,当带钢头部到达出口侧导装置时,如果带钢头部跑偏,则关闭出口侧导装置。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出口侧导装置的开口度设定值比带钢宽度值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带钢头部的偏移量消除后再进行卷筒涨径操作的步骤包括:根据带钢头部的偏移方向,对卷取机的中心线进行手动微调操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卷取机上的卸料推板装置,将带钢头部的偏移量消除后再进行卷筒涨径操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卷取机钳口咬住带钢头部卷取一圈后,作业线自动建立机组前后张力运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带钢收尾过程中,如果钢卷外圈塔形往传动侧偏,则操作带钢压紧辊摆开,将钢卷外圈松开,通过卸料推板装置对钢卷上部施加的推力和卸卷小车向外移动对钢卷下部产生往外的牵引力将钢卷外圈塔形消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带钢收尾过程中,如果钢卷外圈塔形往操作侧偏,则根据偏移量直接操作卷取机卷筒缩径,用卸卷小车将钢卷往外移出和塔形量相等的距离,再操作卷取机卷筒涨径,将钢卷外圈松开,通过卸卷小车向内移动对钢卷下部产生向内的牵引力将钢卷外圈塔形消除。
CN201110320086.2A 2011-10-20 2011-10-20 一种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 Active CN102430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0086.2A CN102430612B (zh) 2011-10-20 2011-10-20 一种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0086.2A CN102430612B (zh) 2011-10-20 2011-10-20 一种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0612A true CN102430612A (zh) 2012-05-02
CN102430612B CN102430612B (zh) 2014-02-05

Family

ID=45979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0086.2A Active CN102430612B (zh) 2011-10-20 2011-10-20 一种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30612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2614A (zh) * 2014-01-02 2014-04-30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平整机自动停车控制方法和平整机自动停车控制器
CN104607496A (zh) * 2015-01-28 2015-05-13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钳口式卷取机卸卷方法
CN104841725A (zh) * 2014-02-13 2015-08-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钳口式卷筒头尾连接的卷取方法
CN107063116A (zh) * 2017-03-07 2017-08-18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热轧钢卷卷形的装置
CN107570533A (zh) * 2017-08-18 2018-01-12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消除钢卷塔型的动态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8838236A (zh) * 2018-06-29 2018-11-20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钢开卷塔形的控制方法
CN109675971A (zh) * 2018-11-30 2019-04-26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捆带原料用冷硬卷板的塔形修复方式
CN111644486A (zh) * 2020-04-27 2020-09-11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止带钢开卷塔形的上卷方法
WO2021248751A1 (zh) * 2020-06-13 2021-12-16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施无间隙推钢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54034A (ja) * 1998-03-10 1999-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圧延材尾端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7229746A (ja) * 2006-02-28 2007-09-13 Jfe Steel Kk 鋼帯巻き取り装置及び鋼帯巻き取り方法
CN101091966A (zh) * 2006-06-19 2007-12-26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轧机组轧机入口带钢双重纠偏控制系统
CN201031088Y (zh) * 2007-04-16 2008-03-0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卷形修复机
CN101947573A (zh) * 2010-08-09 2011-01-19 江阴市大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下卷取机带钢卷取装置中的对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54034A (ja) * 1998-03-10 1999-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圧延材尾端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7229746A (ja) * 2006-02-28 2007-09-13 Jfe Steel Kk 鋼帯巻き取り装置及び鋼帯巻き取り方法
CN101091966A (zh) * 2006-06-19 2007-12-26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轧机组轧机入口带钢双重纠偏控制系统
CN201031088Y (zh) * 2007-04-16 2008-03-0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卷形修复机
CN101947573A (zh) * 2010-08-09 2011-01-19 江阴市大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下卷取机带钢卷取装置中的对中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平等: "热轧钢带卷取塔形控制方法的研究", 《南方金属》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2614A (zh) * 2014-01-02 2014-04-30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平整机自动停车控制方法和平整机自动停车控制器
CN103752614B (zh) * 2014-01-02 2015-10-0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平整机自动停车控制方法和平整机自动停车控制器
CN104841725A (zh) * 2014-02-13 2015-08-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钳口式卷筒头尾连接的卷取方法
CN104607496A (zh) * 2015-01-28 2015-05-13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钳口式卷取机卸卷方法
CN107063116A (zh) * 2017-03-07 2017-08-18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热轧钢卷卷形的装置
CN107570533A (zh) * 2017-08-18 2018-01-12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消除钢卷塔型的动态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8838236A (zh) * 2018-06-29 2018-11-20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钢开卷塔形的控制方法
CN109675971A (zh) * 2018-11-30 2019-04-26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捆带原料用冷硬卷板的塔形修复方式
CN111644486A (zh) * 2020-04-27 2020-09-11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止带钢开卷塔形的上卷方法
WO2021248751A1 (zh) * 2020-06-13 2021-12-16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施无间隙推钢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0612B (zh)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0612B (zh) 一种控制钢卷内外圈塔形的操作方法
CN103785694B (zh) 预防启车断带的方法
CN101653801B (zh) 冲切搭边和四周翻边同步成型的冲压模具
CN102896180A (zh) 一种提高热轧卷形质量的热轧卷取侧导板控制方法
CN202655900U (zh) 全自动数控钢板开卷矫平装置
CN101875176A (zh) 高效钢板剪切实现方法
CN101704051A (zh) 一种电器零部件连续冲模模具
CN102179424A (zh) 一种不锈钢的平整生产工艺
CN102806250B (zh) 一种不锈钢带钢的平整方法
CN106269994A (zh) 一种热连轧卷取侧导板控制方法
CN102688886A (zh) 一种Cr系不锈钢的平整方法
CN103861895A (zh) 消除钢卷塔形缺陷的方法
CN107186117B (zh) 一种环状物连续弯曲成型设备
CN102671958A (zh) 利用夹送辊控制带钢尾部的方法
CN102266891B (zh) 一种轿车加油口盖铰链装配模具及装配方法
CN102389897A (zh) 用于可逆轧机轧制带钢的轧制方法
CN206356451U (zh) 标牌冲压成型模具及冲床
CN110314939A (zh) 一种利用平整机组进行的带钢头部平整方法
CN111744959A (zh) 一种冷轧带钢卷曲溢出边自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8480407B (zh) 一种卷取机导尺短行程的控制方法
CN112191693B (zh) 一种冷轧薄板处理线开卷机带尾切废的方法
CN113042547B (zh) 一种带钢引导方法及侧导板
CN110814031B (zh) 一种宽带薄板不锈钢轧钢设备及其热轧工艺
CN209753654U (zh) 钢卷准备站中带头处理设备
US20110073220A1 (en) Continuous press harden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