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8059B - 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8059B
CN102418059B CN 201110411751 CN201110411751A CN102418059B CN 102418059 B CN102418059 B CN 102418059B CN 201110411751 CN201110411751 CN 201110411751 CN 201110411751 A CN201110411751 A CN 201110411751A CN 102418059 B CN102418059 B CN 1024180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annealing
titanium
plate
back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4117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8059A (zh
Inventor
戴毅
吕利强
侯高洁
吴晓东
叶红川
王军刚
邢义胜
安文斌
弥鸣
尹娟
李信
王鲁平
张晓卫
张清
李辉
王兴
王蕊宁
舒滢
曲恒磊
杨建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ERN TITANIUM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STERN TITANIUM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ERN TITANIUM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STERN TITANIUM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41175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18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18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8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8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8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该方法为:一、在真空退火炉的料盘上放置垫板,然后将待处理的板材整齐叠放于垫板上;二、将隔离垫板置于最上层板材上方,然后将多个压块平铺于隔离垫板上;三、将配重压板置于压块上,并在配重压板四周与垫板之间的空间放置金属支撑物;四、对真空退火炉的料盘进行清理,然后将料盘推入真空退火炉中,按照设计的退火工艺曲线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采用压块进行退火校形的过程中,由于高温退火过程中,原始板材中某区域板形不好,则配重压板的作用力就会集中作用在该区域的压块上,直到将此处板型缺陷消除,又将转入处理另一不平区域,依次类推,直到退火板材整体平直度一致为止。

Description

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及钛合金板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及船舶等工业技术的发展,对钛及钛合金宽幅薄板的要求日益增多,对板材不平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常用的钛及钛合金薄板校形退火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真空退火炉校形处理→检验交货;2)大气退火炉校形退火→碱酸洗→检验交货;3)蠕变退火→碱酸洗→检验交货。真空退火炉校形处理效果受装炉量多少、原始板型情况等因素影响较大;后两种方法退火后必须进行表面处理,后续工序增多,生产成本增加、交货周期延长。
钛及钛合金板材回弹大(钛的杨氏模量仅为钢的一半)且强度高,在室温下矫正到期望平直度后,板材表面产生的残余应力能使板形保持暂时平整,但随后的磨削加工或化学处理会使板面的残余应力平衡状态被打破,使板形再次劣化而出现废品。金属材料的固定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以上,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应力不增加,其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发展,这就是材料的蠕变过程。经过这一过程,金属材料的原始弹性被蠕变变形(其绝大部分为塑性变形)所取代,材料的应力也随时间的严惩而逐渐释放。因此,钛及钛合金板材矫平一般采用校平和退火同时完成的方法进行处理。而传统的校平工艺由于压板的单位压力有限且压板的热容量大,使生产效率低下且校形效果不理想。蠕变校形的方法是利用退火板材内外部压力差达到板材校形的方法(压力可达4~8t/m2),而传统工艺矫形压板产生的压力一般小于2t/m2
蠕变校形后会产生表面氧化,并且由于退火时间长,氧化皮还比较致密,不易去除,而传统校平退火压校形方法又无法满足板材较高平直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该方法将对板材的配重离散化,在配重压板重量不变甚至减小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得到作用到板材上的压强远远超过蠕变过程中的4t/m2~8t/m2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真空退火炉的料盘上放置不平度不大于3mm/m的垫板,然后将待处理的板材整齐叠放于垫板上;所述板材为钛板材或钛合金板材;
步骤二、将隔离垫板置于最上层板材上方,然后将多个压块平铺于隔离垫板上并使压块的平铺面积完全覆盖住待处理的板材;
步骤三、将配重压板置于步骤二中所述压块上,并在配重压板四周与垫板之间的空间放置用于支撑配重压板防止配重压板变形的金属支撑物;
步骤四、对真空退火炉的料盘进行清理,去除料盘和压板上的粉尘颗粒,然后将料盘推入真空退火炉中,按照设计的退火工艺曲线进行退火处理。
上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步骤一中所述板材的叠放厚度不大于50mm。
上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步骤一中所述垫板的材质为纯钛。
上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步骤二中所述隔离垫板的材质为纯钛,隔离垫板的厚度为1.0mm~5.0mm,隔离垫板的不平度不大于3mm/m。
上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步骤二中所述压块的材质为碳钢。
上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步骤二中所述平铺于隔离垫板上的压块的高度公差不大于1mm。
上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步骤二中所述压块的高度为10mm~100mm,压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边长不大于100mm的正方形。
上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步骤三中所述配重压板的重量≥4A吨,其中A为瞬时作用面积,单位为m2,A的计算方法为:当板材的表面积<1m2时,A为板材表面积的1/2;当板材的表面积为1m2~2m2,A为板材表面积的1/3;当板材的表面积>2m2,A为板材表面积的1/4。
上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步骤三中所述金属支撑物的高度为板材的叠放厚度、隔离垫板的厚度和压块的高度之和。
上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步骤四中所述退火处理过程中控制升温速率为2℃/min,待炉内温度降至250℃时向炉内充氩气冷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方法将对板材的配重离散化,在配重压板重量不变甚至减小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得到作用到板材上的压强远远超过蠕变过程中的4t/m2~8t/m2
2、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压块进行退火校形的过程中,由于高温退火过程中,原始板材中某区域板形不好,则配重压板的作用力就会集中作用在该区域的压块上,直到将此处板型缺陷消除;又将转入处理另一不平区域,依次类推,直到退火板材整体平直度一致为止。
3、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退火后的钛及钛合金板材的不平度不大于2.0mm/m。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退火前的料盘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垫板;    2-板材;        3-隔离垫板;
4-压块;    5-配重压板;    6-金属支撑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一、如图1所示,在3m真空退火炉的料盘上放置不平度不大于3mm/m的厚度为12mm的纯钛垫板1,然后将50张待处理的TA2板材2整齐叠放于垫板1的中心;所述板材2的尺寸规格为0.6mm×600mm×1000mm;
步骤二、将不平度不大于3mm/m,尺寸规格为1.0mm×700mm×1100mm的纯钛隔离垫板3置于最上层板材上方,然后将240个普通碳钢压块4平铺于隔离垫板3上并使压块4的平铺面积完全覆盖住待处理的板材2,压块4的尺寸规格为10mm×50mm×50mm,压块4的高度公差不大于1mm,压块4棱边圆滑;
步骤三、将重量为2102kg配重压板5置于步骤二中所述压块4上,并在配重压板5四周与垫板1之间的空间放置用于支撑配重压板5防止配重压板5变形的金属支撑物6;所述配重压板5的重量≥4A吨,A为瞬时作用面积,单位为m2,由于板材2的表面积为0.6m2,A为板材2的表面积的1/2,即0.3m2,配重压板5的重量≥1.2吨;所述金属支撑物6的高度为41mm;
步骤四、对真空退火炉的料盘进行清理,去除料盘和压板上的粉尘颗粒,然后将料盘推入真空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所述退火处理过程中控制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工艺为550℃保温3h后升温至650℃保温4h,待炉内温度降至250℃时向炉内充氩气冷却,待炉内温度降至80℃以下出炉,待板材温度降至50℃以下时卸料。
随机抽取7张本实施例退火后的板材进行不平度检测,与退火之前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
表1实施例1板材退火前与退火后的不平度比较结果
  板材   1   2   3   4   5   6   7
  退火前   32mm/m   40mm/m   10mm/m   10mm/m   11mm/m   35mm/m   65mm/m
  退火后   1mm/m   1mm/m   1mm/m   1mm/m   1mm/m   1mm/m   1mm/m
从表1可以看出,经本实施例退火后的板材不平度得到很大改善,板材不平度由原始的10mm/m~65mm/m改善为1mm/m,表面无压坑划痕等。
实施例2
步骤一、如图1所示,在3m真空退火炉的料盘上放置不平度不大于3mm/m的厚度为70mm的纯钛垫板1,然后将20张待处理的TC4板材2整齐叠放于垫板1的中心;所述板材2的尺寸规格为1.0mm×1336mm×2418mm;
步骤二、将不平度不大于3mm/m,尺寸规格为1.0mm×1400mm×2500mm的纯钛隔离垫板3置于最上层板材上方,然后将334个重量为5kg的普通碳钢压块4平铺于隔离垫板3上并使压块4的平铺面积完全覆盖住待处理的板材2,压块4的尺寸规格为60mm×100mm×100mm,压块4的高度公差不大于1mm,压块4棱边圆滑;
步骤三、将重量为3230kg配重压板5置于步骤二中所述压块4上,并在配重压板5四周与垫板1之间的空间放置用于支撑配重压板5防止配重压板5变形的金属支撑物6;所述配重压板5的重量≥4A吨,A为瞬时作用面积,单位为m2,由于板材2的表面积为3.23m2,A为板材2的表面积的1/4,即0.8075m2,配重压板5的重量≥3.23吨;所述金属支撑物6的高度为81mm;
步骤四、对真空退火炉的料盘进行清理,去除料盘和压板上的粉尘颗粒,然后将料盘推入真空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所述退火处理过程中控制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工艺为650℃保温4h后升温至780℃保温3.5h,待炉内温度降至250℃时向炉内充氩气冷却,待炉内温度降至80℃以下出炉,待板材温度降至50℃以下时卸料。
随机抽取6张本实施例退火后的板材进行不平度检测,与退火之前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
表2实施例2板材退火前与退火后的不平度比较结果
  板材   1   2   3   4   5   6
  退火前   16mm/m   28mm/m   12mm/m   15mm/m   30mm/m   9mm/m
  退火后   1mm/m   1.5mm/m   1mm/m   1mm/m   1.6mm/m   1mm/m
从表2可以看出,经本实施例退火后的板材不平度得到很大改善,板材不平度由原始的12mm/m~30mm/m改善为1mm/m~1.6mm/m,表面无压坑划痕等。
实施例3
步骤一、如图1所示,在3m真空退火炉的料盘上放置不平度不大于3mm/m的厚度为70mm的纯钛垫板1,然后将30张待处理的TA1板材2整齐叠放于垫板1的中心;所述板材2的尺寸规格为1.0mm×800mm×2000mm;
步骤二、将不平度不大于3mm/m,尺寸规格为1.0mm×850mm×2100mm的纯钛隔离垫板3置于最上层板材上方,然后将250个普通碳钢压块4平铺于隔离垫板3上并使压块4的平铺面积完全覆盖住待处理的板材2,压块4的尺寸规格为100mm×80mm×80mm,压块4的高度公差不大于1mm,压块4棱边圆滑;
步骤三、将重量为2821kg配重压板5置于步骤二中所述压块4上,并在配重压板5四周与垫板1之间的空间放置用于支撑配重压板5防止配重压板5变形的金属支撑物6;所述配重压板5的重量≥4A吨,A为瞬时作用面积,单位为m2,由于板材2的表面积为1.6m2,A为板材2的表面积的1/3,即0.53m2,配重压板5的重量≥2.12吨;所述金属支撑物6的高度为131mm;
步骤四、对真空退火炉的料盘进行清理,去除料盘和压板上的粉尘颗粒,然后将料盘推入真空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所述退火处理过程中控制升温速率为2℃/min,退火工艺为550℃保温4h后升温至630保温3.5h,待炉内温度降至250℃时向炉内充氩气冷却,待炉内温度降至80℃以下出炉,待板材温度降至50℃以下时卸料。
随机抽取6张本实施例退火后的板材进行不平度检测,与退火之前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
表3实施例3板材退火前与退火后的不平度比较结果
  板材   1   2   3   4   5   6
  退火前   11mm/m   18mm/m   12mm/m   9mm/m   21mm/m   13mm/m
  退火后   1.5mm/m   1.2mm/m   1mm/m   0.5mm/m   2.0mm/m   1mm/m
从表3可以看出,经本实施例退火后的板材不平度得到很大改善,板材不平度由原始的9mm/m~21mm/m改善为0.5mm/m~2.0mm/m,表面无压坑划痕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真空退火炉的料盘上放置不平度不大于3mm/m的垫板(1),然后将待处理的板材(2)整齐叠放于垫板(1)上;所述板材为钛板材或钛合金板材;
步骤二、将隔离垫板(3)置于最上层板材上方,然后将多个压块(4)平铺于隔离垫板(3)上并使压块(4)的平铺面积完全覆盖住待处理的板材(2);
步骤三、将配重压板(5)置于步骤二中所述压块(4)上,并在配重压板(5)四周与垫板(1)之间的空间放置用于支撑配重压板(5)防止配重压板(5)变形的金属支撑物(6);所述配重压板(5)的重量≥4A吨,其中A为瞬时作用面积,单位为m2,A的计算方法为:当板材(2)的表面积<1m2时,A为板材(2)表面积的1/2;当板材(2)的表面积为1m2~2m2,A为板材(2)表面积的1/3;当板材(2)的表面积>2m2,A为板材(2)表面积的1/4;
步骤四、对真空退火炉的料盘进行清理,去除料盘和压板上的粉尘颗粒,然后将料盘推入真空退火炉中,按照设计的退火工艺曲线进行退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板材(2)的叠放厚度不大于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垫板(1)的材质为纯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隔离垫板(3)的材质为纯钛,隔离垫板(3)的厚度为1.0mm~5.0mm,隔离垫板(3)的不平度不大于3m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压块(4)的材质为碳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平铺于隔离垫板(3)上的压块(4)的高度公差不大于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压块(4)的高度为10mm~100mm,压块(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边长不大于100mm的正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金属支撑物(6)的高度为板材(2)的叠放厚度、隔离垫板(3)的厚度和压块(4)的高度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退火处理过程中控制升温速率为2℃/min,待炉内温度降至250℃时向炉内充氩气冷却。
CN 201110411751 2011-12-12 2011-12-12 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 Active CN102418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411751 CN102418059B (zh) 2011-12-12 2011-12-12 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411751 CN102418059B (zh) 2011-12-12 2011-12-12 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8059A CN102418059A (zh) 2012-04-18
CN102418059B true CN102418059B (zh) 2012-12-05

Family

ID=45942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411751 Active CN102418059B (zh) 2011-12-12 2011-12-12 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80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6978B (zh) * 2012-08-31 2014-06-11 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蠕变校形方法
CN102861788B (zh) * 2012-10-18 2015-01-07 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规格钛板材的热校形方法
CN103014307B (zh) * 2012-11-14 2014-07-30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卷材退火过程板面质量和成材率的方法
CN103031427A (zh) * 2012-11-14 2013-04-10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钛及钛合金板材堆垛式罩式退火方法
CN103028903B (zh) * 2012-11-22 2015-05-13 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钛合金阻尼套的热成型方法及夹具
CN103341527A (zh) * 2013-05-22 2013-10-09 宝鸡力兴钛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钛板的简便矫形装置及方法
CN103433320B (zh) * 2013-08-13 2016-03-02 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由纯钛板坯制备钛阳极板的加工方法
CN104384252B (zh) * 2014-08-07 2016-05-11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凝汽器复合管板现场校形方法
CN104998925B (zh) * 2015-07-30 2017-01-18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金属板材层叠压平装置
CN105598211B (zh) * 2015-12-29 2017-12-26 西安瑞福莱钨钼有限公司 一种高比重钨合金薄板材的热校平方法
CN105598217B (zh) * 2015-12-30 2017-10-17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钛合金模锻件翘曲的恒温恒压校直方法
CN107586998A (zh) * 2017-10-11 2018-01-16 宝鸡市永盛泰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钛合金板及其退火方法
CN109136807B (zh) * 2018-06-28 2021-03-26 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良好板形的钛板退火方法
CN109500550A (zh) * 2018-12-12 2019-03-22 攀钢集团成都钛材有限公司江油分公司 一种宽幅钛合金中厚板压矫方法
CN110438324B (zh) * 2019-08-23 2021-03-26 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轧钛板的真空退火方法
CN110624980B (zh) * 2019-09-16 2021-02-23 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钛薄板真空热压矫形工艺
CN110453165A (zh) * 2019-09-20 2019-11-15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钴靶坯整平方法及夹具
CN110639976B (zh) * 2019-09-27 2021-08-13 攀钢集团攀枝花钛材有限公司江油分公司 钛合金板材固溶矫直方法
CN111203455A (zh) * 2020-03-16 2020-05-29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钛合金板材矫平的方法
CN111961932A (zh) * 2020-08-18 2020-11-20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超平铝合金中厚板制备方法
CN114134440A (zh) * 2021-12-28 2022-03-04 西安圣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钛板阻隔氧化退火校平工艺及系统
CN116765769B (zh) * 2023-08-16 2023-10-31 陕西长羽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合金焊接件焊接及去应力校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0181B (zh) * 2007-01-19 2011-05-18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板材热矫型处理方法
CN101898205B (zh) * 2010-03-11 2012-03-28 常州苏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利用真空退火校平有应力变形金属板材的方法
CN102094220B (zh) * 2011-01-21 2012-04-18 仇文东 一种钛种板的修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8059A (zh)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8059B (zh) 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校形退火方法
CN102861788B (zh) 一种大规格钛板材的热校形方法
CN102796978B (zh) 一种钛及钛合金板材的蠕变校形方法
CN110624980B (zh) 一种钛薄板真空热压矫形工艺
CN1970181B (zh) 一种金属板材热矫型处理方法
CN101323938A (zh) 用罩式退火炉对冷轧工业纯钛卷退火的工艺
CN109136807B (zh) 一种获得良好板形的钛板退火方法
CN103341527A (zh) 一种钛板的简便矫形装置及方法
CN103203361A (zh) 一种tc4钛合金宽幅厚板的轧制方法
CN102581002A (zh) 一种纯镍薄板的制备方法
CN111097799B (zh) 一种镍带的短流程轧制方法
CN103433320A (zh) 一种由纯钛板坯制备钛阳极板的加工方法
CN109226263A (zh) 一种制备不锈钢与碳钢复合板的异温轧制方法
CN110639976B (zh) 钛合金板材固溶矫直方法
CN104152746B (zh) 提高钛板纵向塑性应变比的生产工艺
TW200606116A (en) Method for relieving deformation of glass platen
CN111394610B (zh) 一种5g用vc均温板的铜板带材料生产工艺
CN111020192B (zh) 一种从AgCd废料中提纯AgCd合金并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09500550A (zh) 一种宽幅钛合金中厚板压矫方法
CN207452177U (zh) 一种铝碳化硅产品的热处理变形矫正夹具
CN105819450A (zh) 一种多晶硅还原炉用氮化硅陶瓷尾气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85922A (zh) 高等级耐蚀合金冷轧薄型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13996668B (zh) 利用废料生产不锈钢板的方法和不锈钢板
CN213416943U (zh) 高速钢轧辊淬火用摆放架
CN102560553B (zh) 能抑制钢爪变形的电解铝用阳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