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2795A - 用于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的自适应调节 - Google Patents

用于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的自适应调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2795A
CN102412795A CN2011102812683A CN201110281268A CN102412795A CN 102412795 A CN102412795 A CN 102412795A CN 2011102812683 A CN2011102812683 A CN 2011102812683A CN 201110281268 A CN201110281268 A CN 201110281268A CN 102412795 A CN102412795 A CN 102412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amplifier
signal quality
output
signal
sur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12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2795B (zh
Inventor
A.卡穆福
C-T.高
J-E.米勒
S.皮纳雷洛
N.舒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filed Critical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412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2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2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27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36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 H03G3/3042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in modulators, frequency-changers, transmitters or power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03F1/0211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with control of the supply voltage or current
    • H03F1/0244Stepped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03F1/0277Selecting one or more amplifiers from a plurality of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72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according to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72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 H03F2203/720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the gated amplifier being switched on or off by a switch in the bias circuit of the amplifier controlling a bias voltage in the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72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 H03F2203/721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the gated amplifier being switched on or off by a switch at the input of the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72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 H03F2203/72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the gated amplifier being switched on or off by a switch at the output of the amplif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的自适应调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发送电路,被配置成基于从反馈确定的信号质量测量来动态地调节功率放大器内的活跃晶体管单元的数目。所述发送电路包括发送链,其具有被配置成提供输出信号的功率放大器。反馈环路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延伸到控制电路,并且被配置成向控制电路提供关于输出信号的所测信息(例如相位、幅度等等)。控制电路利用所测信号信息来评估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控制电路基于信号质量测量动态地调节功率放大器内的活跃晶体管单元的数目,直到功率放大器被优化成操作在对应于低电流和良好发送质量的操作点为止。

Description

用于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的自适应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射频波的发送,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高功率效率的发送器(transmitter)。
背景技术
现今的便携式通信器件(例如蜂窝电话、PDA等等)包括被配置成发送射频(RF)信号的发送链。所述发送链通常可以包括多个元件,其中包括将具有少量能量的输入信号转换成具有更大能量的类似的输出信号的功率放大器。效率和线性度都是现今的无线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发送器电路,包括:控制电路,被配置成从反馈环路接收关于输出信号的信息,该反馈环路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延伸到控制电路,其中功率放大器包括被选择性地激活或去激的多个晶体管单元,并且其中功率放大器被配置成从输出向天线提供输出信号;其中,控制电路利用所接收到的信息来确定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并且其中控制电路被配置成基于所测信号质量来动态地激活或去激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一定数目的晶体管单元。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一种高功率效率发送的方法,包括:基于来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的反馈信号生成所测信号质量,其中功率放大器具有可以被选择性地激活或去激的多个晶体管单元;以及基于所测信号质量动态地激活或去激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一定数目的晶体管单元。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方框图,其示出具有动态可调节活跃区(active area)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了方框图,其示出具有动态可调节活跃区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一个替换实施例。
图3示出了方框图,其示出具有动态可调节活跃区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一个替换实施例。
图4示出了柱状图,其示出对于被配置成动态调节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的算法,作为时间函数的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
图5示出了方框图,其示出具有可以被动态激活的多个活跃单元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
图6A-6E示出了可以是活跃的功率放大器晶体管块的不同实施例,其中晶体管块可以被选择性地操作。
图7示出了方框图,其示出具有动态可调节活跃区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一个替换实施例,其还包括输出负载调谐器。
图8示出了方框图,其示出具有耦合到所述输出负载调谐器的失配检测器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一个替换实施例。
图9示出了方框图,其示出具有动态可调节活跃区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一个替换实施例,其还包括耦合到输出负载调谐器的隔离器(isolator)。
图10示出了方框图,其示出具有动态可调节活跃区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一个替换实施例,其还包括被配置成测量外部参数的传感器。
图11示出了流程图,其示出用于优化发送链元件的操作点(operating point)的方法。
图12示出了图表,其示出作为时间函数的所测信号质量。
图13示出了图表,其示出在延长时间段内的作为时间函数的所测信号质量以及相应的电流和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被用来指代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所示出的结构和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对于现今的移动通信器件来说,功耗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关注点。低功耗允许对移动通信器件做出多方面的改进,其中包括增强性能、扩展功能以及更长的操作时间。在移动电话发送器中,用在发送链中的电流构成较大的功耗源。相应地,在这里提供一种用于减小发送链的功耗的方法和设备。
发明人已认识到,可以通过选择性地调节发送链内的各元件的操作点来改进发送链的功耗(例如通过把功率放大器的操作点调节成尽可能接近发送标准而操作)。基于这一认识,在这里提供一种用于针对一个或更多输出功率水平动态地调节发送链中的各元件的操作点的方法和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改进发送链的功耗:一直评估来自发送链的信号输出质量,以及迭代地调节发送链内的一个或更多元件(例如功率放大器)的操作点,从而优化输出信号的所评估质量以便在不违背通信标准要求的情况下减少发送链电流消耗。
更具体来说,在这里提供一种发送电路,其被配置成动态地调节一个或更多发送链元件的操作点,以便将其操作在针对低电流和良好的发送质量而优化的操作点处。所述发送电路包括发送链,其具有被配置成生成从该发送链输出的信号SOUT的多个元件。反馈环路被配置成向控制电路提供关于输出信号的所测信息(例如相位、幅度等等)。所述控制电路利用所测信号信息来评估输出信号的质量。所述控制电路可以迭代地评估输出信号的质量并且以此为基础动态地调节所述多个发送链元件中的一个或更多元件的操作点,直到确定所述一个或更多元件的优化操作点为止。
发明人还已认识到,功率放大器通常构成发送链内的最大的功耗源之一。基于这一认识,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动态地调节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来优化功率放大器的操作点,或者换句话说是通过动态地调节功率放大器体系结构中的活跃晶体管单元(cell)的数目。
图1示出了发送电路100的第一实施例,其被配置成动态地调节包括在发送链内的功率放大器的操作点,这是通过基于输出信号的所评估质量来调节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例如活跃晶体管单元的数目)而实现的。发送电路100包括发送链104,其被包括在信号102(例如基带处理器)与天线106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带处理器102被配置成向发送链104输出基带信号。基于所述基带信号,发送链104被配置成生成被提供给功率放大器108的已调RF输出信号,功率放大器108被配置成向天线106提供提高功率的输出信号SOUT以供发送。
发送电路100还包括从发送链104的输出延伸到控制电路110的反馈环路。所述反馈环路被配置成向控制电路110提供关于输出信号SOUT的信息(例如相位、幅度等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10可以包括信号质量生成器112和可调谐DC电源114。控制电路110被配置成接收输出信号信息并且执行评估输出信号质量的算法,以便基于所接收的信号信息生成所测信号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输出信号被耦合回到控制电路110,其被配置成直接从输出信号测量信号信息(例如输出信号的瞬时幅度和/或相位)。在一个替换实施例中,单独的测量电路可以测量关于输出信号的信息(例如相位、幅度等等)并且将其提供给控制电路110。
基于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控制电路110动态地调节发送链内的功率放大器的操作点,这是通过迭代地调节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即活跃晶体管单元的数目)以便在保持足够信号质量的同时最小化功率放大器的电流消耗而实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把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与预定阈值STH进行比较。如果比较表明输出信号的质量差于发送标准(例如所测信号质量高于预定阈值STH),则可以通过增大活跃区(例如活跃晶体管单元的数目)来获得更好的信号质量,从而改进实际信号质量。如果比较表明输出信号的质量好于发送标准(例如所测信号质量高于预定阈值STH),则可以通过减小活跃区(例如活跃单元的数目)来获得较低信号质量,从而降低实际信号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阈值可以包括从实验室测量确定的一个或更多值以便包括安全性阈值,其允许发送电路100操作在足够安全的状况下以便在各种情况下确保良好的调制质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阈值被设定成低于系统规范,从而不会发生违背通信标准(例如最小发送信号功率)的情况。在一个附加实施例中,所述阈值可以根据输出功率和/或所使用的调制类型而允许不同的阈值。
因此,在发送器电路100中,控制电路110被配置成把发送链104中的功率放大器的激活区驱动到一个优化值,所述优化值会减小发送链104的电流消耗(例如其选择恰好大到足以满足对应于特定输出功率的标准的活跃区)。
应当认识到,控制电路110可以连续评估输出信号的信号质量。其例如能够以规则时间间隔检查所测信号质量是否低于预定阈值STH。这样的连续评估允许控制电路110将发送器电路100保持在优化状态下,同时还确保不会发生违背通信标准的情况。举例来说,基于所测信号质量,控制电路110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调节成包括第一区(即激活第一数目的晶体管单元),该第一区具有第一电流消耗水平。在后来的第二时间,基于所测信号质量,控制电路110可以在第二时间把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调节成包括第二区(即激活第二数目的晶体管单元),该第二区具有小于第一电流消耗水平的第二电流消耗水平。
图2示出了发送电路200的一个更加详细的示例性实施例,该电路200被配置成动态调节包括在发送链204内的功率放大器206的活跃区(即活跃单元的数目)。
如图2中所示,发送链204包括调制电路208、一个或更多滤波器210以及功率放大器206。在各个实施例中,发送链204还可以根据诸如调制类型之类的因素而包括多种附加元件。应当认识到的是,发送链204不限于特定调制类型,而是在各个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实现不同调制类型的操作的不同元件。
控制电路216被配置成测量输出自功率放大器206的信号SOUT的参数,并且以此为基础评估所测信号质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16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18中的算法(例如参见图3),其利用所测参数来确定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把所测信号质量与预定阈值STH的值(其例如被存储在存储器218中)进行比较。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把所测信号质量的变化与预定变化阈值(其例如被存储在存储器218中)进行比较。
如图2中所示,所述控制电路耦合到功率放大器206以便动态地调节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控制电路216还可以耦合到发送链204中的其他元件(例如滤波器210、DAC 212等等),以便动态地调节其他元件的操作点。基于输出信号SOUT的所测信号质量与预定阈值STH的值的比较,控制电路216动态地调节发送链204中的一个或更多元件的操作点。
举例来说,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测信号质量高于预定阈值,则控制电路216可以减小功率放大器206的活跃区。类似地,控制电路216可以基于输出信号的所测特性调节滤波器210的带宽以便调节滤波器的输出信号特性,并且/或者其可以调节被提供到DAC 212的电压信号以便调节DAC的增益,从而调节DAC的操作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16被配置成按照逐步方式递进地调节(例如增大或减小)发送链204中的一个或更多元件的操作点,直到输出信号SOUT包括所测特性为止,所述特性在被评估时提供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所测信号质量。
应当认识到,所测信号质量(SQ)可以包括表示输出信号SOUT的实际质量的数值。在各个实施例中,可以按照多种不同方式来测量输出信号的质量。举例来说,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把已解调RF反馈信号(例如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处的信号)与参考信号(例如由线路220提供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处的信号)进行比较来直接测量输出信号的质量。在一个替换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评估由功率放大器引入的AM/AM和AM/PM失真来间接测量输出信号的质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测量邻近信道泄露比(ACLR)并将其用作信号质量的指标(例如低ACLR表示高信号质量,而高ACLR表示低信号质量)。
还应当认识到,虽然图2中把控制电路216显示为一个独立的电路组件,但是其也可以被包括在发送电路200的处理单元内。
图3示出了发送电路300的一个附加实施例,该电路300被配置成动态地调节功率放大器302的活跃区(即活跃单元的数目)。如图3中所示,控制电路304还可以被配置成控制偏置电路306,偏置电路306被配置成向功率放大器302提供偏置电流或偏置电压。可控偏置电路306提供与自适应活跃区控制相组合的自适应偏置控制。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功率放大器303的活跃区来设定偏置电压或偏置电流。
图4示出了信号图,其示出根据搜索算法对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进行动态调节,所述搜索算法可以由控制电路(例如控制电路216)执行来针对低电流和良好发送质量而对功率放大器的操作点进行优化。图4的描述利用术语“实际信号质量”来指代信号的实际质量,利用“所测信号质量”来指代被计算为对应于所测信号的质量的数值,并且利用“预定质量阈值”来指代可以将其与“所测信号质量”进行比较的数值阈值(应当提到的是,可能无法将预定信号质量与实际信号质量进行比较,这是因为实际信号质量并非数值)。
为了理解图4,应当认识到,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与功率放大器的电流消耗成正比。因此,通过增大或减小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可以增大或减小功率放大器的电流消耗。此外,功率放大器的电流消耗与实际信号质量成正比。相应地,随着流经功率放大器的电流增大,信号的实际质量变好。因此,如果实际信号质量高于针对发送的最低标准,则可以降低实际信号质量,从而使得降低功率放大器的电流消耗以及功率放大器的总体功耗(如图4中所示,实际信号质量与所测信号质量成反比;例如随着活跃区减小以及流经功率放大器的电流减小,实际信号质量会减小,但是所测信号质量会增大)。基于这些关系,所述算法尝试递进地减小功率放大器的电流消耗(且从而减小发送链的总体功耗),并且同时保持低于预定质量阈值的所测信号质量(也就是说其具有实际信号质量,该实际信号质量高于与确保良好发送的最低发送标准相对应的实际信号质量)。
更具体来说,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在第一时间T1具有初始值A1。该初始值A1对应于低于预定质量阈值STH的所测信号质量(也就是说其具有实际信号质量,该实际信号质量好于最低发送标准)。由于所测信号质量低于预定质量阈值STH,因此所述算法确定其可以减小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活跃区被减小的数量取决于可以在功率放大器内接通及关断活跃区的粒度(即活跃单元尺寸)。对于较小的活跃单元,活跃区的减小(从而是电流消耗的减小)小于较大活跃单元的情况。
在时间T2,递进地减小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从而导致功率放大器的电流消耗下降,并且导致所测信号质量增大。由于所测信号质量保持在预定质量阈值STH以下(即实际信号质量保持好于与最低发送标准相对应的实际信号质量),因此所述算法确定其可以进一步减小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在时间T3,递进地减小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从而导致功率放大器的电流消耗下降,并且导致所测信号质量增大。所测信号质量的这一增大导致所测信号质量高于预定质量阈值STH。由于所测信号质量高于预定质量阈值STH,因此所述算法确定实际信号质量低到不可接受的程度。相应地,在时间T4,把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增大到一定水平,从而把所测信号质量减小到低于预定质量阈值STH的水平。
如图4中所示,当所测信号质量低于预定质量阈值STH时,递进地减小活跃区。在一个替换实施例中,可以把活跃区设定到其中所测信号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先前状况(例如设定到时间T2的活跃区)。在另一个替换实施例中,当所测信号质量高于预定质量阈值STH时,可以把活跃区突然设定回对应于所选输出功率的初始状况(例如时间T1的活跃区)。
如这里所描述的那样,随着实际信号质量减小,所测信号质量的值增大。所测信号质量与实际信号质量之间的这一反关系允许系统通过把所测信号质量保持低于预定质量阈值STH而保持所发送的较高的实际信号质量。应当认识到,还可以使用替换的所测信号质量,从而使得所测信号质量的值随着实际信号质量减小而减小。这样的替换所测信号质量将通过把所测信号质量保持高于预定阈值而保持较高的实际信号质量。
图5示出了功率放大器500的示意图,其特别示出了功率放大器500的动态可调节活跃区。所述示意图是功率放大器的简化,其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而不意图进行限制或者图示出功率放大器的所有技术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功率放大器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结构或布局。
功率放大器通常包括晶体管矩阵(或者组合在一起的不同晶体管块)。如图5中所示,功率放大器可以包括多个活跃单元502a-502n。各个活跃单元502x可以对应于能够被选择性地操作的单个晶体管或晶体管块(例如晶体管矩阵的各行或各列)。
可以通过调节功率放大器体系结构中的活跃单元502x的数目来调节功率放大器500的活跃区。如图5中所示,各个活跃单元502x可以被接通或关断,以便增大或减小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
可以通过使用多种不同方法来接通及关断活跃单元502x。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控制信号(例如控制电压、比特流送、控制字等等)来实现对于活跃单元的选择性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向选择电路504提供包括控制字的控制信号SCRTL。基于所接收到的控制字,选择电路504向所选活跃单元晶体管栅极发送激活信号,从而使得所述活跃单元晶体管接通,并且从而增大功率放大器的总体活跃区。在替换实施例中,选择电路504可以向多个二极管提供信号,所述二极管被配置成在接通及关断时连接及断开输入和输出路径。
活跃单元可以被动态地接通及关断,这增大或减小活跃区。如图5中所示,将基于所选的活跃单元数目来调节功率放大器的总体活跃区。举例来说,如果选择了活跃单元502a、502b、502c和502d,则功率放大器将具有导致该功率放大器的第一电流消耗的活跃区。但是如果选择了活跃单元502a和502b,则功率放大器将具有导致该功率放大器的第二电流消耗的较小活跃区,其中第二电流消耗小于第一电流消耗。
图6A-6E示出了可以被用来选择性地操作包括在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单元内的晶体管块(即包括一个或更多晶体管的活跃单元)的电路的更加详细的实施例。所述活跃单元可以包括多个输入,其被用来实现对晶体管块进行选择性操作。在图6A中,活跃单元602被配置成具有输入信号、控制信号输入和信号输出。
图6B示出了活跃单元的一个实施例,其具有布置在晶体管块604上游(即晶体管块604之前)的开关机制606。开关机制606可以由控制信号SCTR控制,并且被配置成将晶体管块604与功率放大器耦合或解耦。举例来说,如果控制信号闭合开关机制606,则晶体管块604将被耦合到功率放大器,从而增大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相反,如果控制信号断开开关机制606,则晶体管块604将与功率放大器解耦,从而减小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
图6C示出了活跃单元的一个替换实施例,其具有布置在晶体管块604上游的第一开关机制606以及布置在晶体管块604下游的第二开关机制608。开关机制606和608可以由控制信号SCTR控制,以便将晶体管块604与功率放大器耦合或解耦。
图6D示出了活跃单元的一个替换实施例,其还包括被配置成基于控制信号SCTR将包括偏置电压或偏置电流的偏置信号选择性地提供给晶体管块604(例如接通及关断)的开关机制610。在一个实施例中,这种偏置控制可以在晶体管块604的输入和/或输出端口处控制偏置电压(即电流)。
图6E示出了活跃单元的一个替换实施例,其包括被配置成基于控制信号SCTR选择性地将输入节点、输出节点和偏置节点耦合到接地的开关机制606、608和610。
应当认识到,图6A-6E是可以被用来选择性地操作包括在功率放大器内的晶体管块(即包括一个或更多晶体管的活跃单元)的电路的非限制性实例。
如果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显著改变,则输出和输入匹配可以根据晶体管对负载变化的灵敏度而改变。图7示出了包括输出负载调谐器702的发送器电路的一个实施例,该负载调谐器702被配置成对功率放大器704的输出(其取决于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与天线706之间的负载进行匹配。举例来说,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的改变导致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级处的最优负载的改变。输出负载调谐器702保持天线负载(例如50欧姆)匹配到功率放大器的最优输出阻抗。举例来说,如果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加倍(例如活跃晶体管块的数目加倍),则输出负载调谐器702可以将天线的负载加倍。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7078被配置成控制输出负载调谐器702。这样的实施例允许控制电路708同时控制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和输出负载调谐器708。
如图7中所示,输出负载调谐器702可以被配置在反馈信号的下游,从而其不会影响由控制电路708测量的输出信号的质量。应当认识到,虽然控制电路708在图7中被图示为单独的块,但是在一个替换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控制可以被内建在功率放大器内,从而使用一个信息信号。
图8示出了发送电路800的一个替换实施例,其具有输出负载调谐器,其中可以在输出负载调谐器804的下游配置失配检测器电路808。失配检测器电路806被配置成检测功率放大器808的输出与天线810之间的负载失配。如果检测到负载失配,则失配检测器806将把表明存在失配的信号提供回到控制电路802。控制电路802将向输出负载调谐器804发送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控制信号改变输出负载调谐器的负载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失配检测器806可以被配置成测量功率放大器808与天线810之间的负载失配值,并且向控制电路802提供对于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的正确负载。失配检测器806因此可以基于所测负载数据提供对于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的优化负载值。
图9示出了这里所提供的发送电路的一个替换实施例,其中在输出负载调谐器906与天线912之间布置隔离器908。隔离器908被配置成把输出负载调谐器906与天线912隔离。当存在负载失配且从天线912反射反向散射波时,所述隔离器将吸收反向散射波,从而保护输出负载调谐器。
图10示出了这里所提供的发送电路的一个替换实施例,其中所述发送电路包括被配置成测量外部变量的附加传感器1002。如图10中所示,附加传感器1002可以耦合到控制电路1004,并且可以提供可以被控制电路1004使用来确定所测信号质量的附加信息(例如温度、电压、电流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附加传感器1002可以包括被配置成感测诸如温度之类的环境状况的传感器(例如热敏电阻)。通过知道环境状况使得有可能按照更加简单有效的方式调节自适应参数。
此外,由于控制电路1004被配置成连续评估所测信号质量,因此被配置成感测环境状况的附加传感器1002可以向评估添加附加的信息,这允许控制电路1004结合由于环境改变而导致的改变。该附加信息允许控制电路1004根据可能由于环境改变而发生的改变把系统保持在优化状态下。由于外部变量的改变可能在长于一个时隙的时间帧内发生,因此控制电路可以自适应地跟随改变,从而允许节省电流和功率。
在附加实施例中,附加传感器1002可以测量经过发送链1006的电压和/或电流。使用电压和/或电流传感器允许调节一个或更多发送链元件的电压和/或电流偏置。调节电压和/或电流偏置允许将自适应活跃区技术与自适应偏置技术相组合,从而提供对于功率放大器的操作点的改进的总体优化。在各个实施例中,可以在时间上替换地优化活跃区调节技术、DC/DC偏置电压调节技术以及/或者偏置电流调节技术。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质量阈值STH可以包括对应于不同条件(例如温度、天线尺寸等等)下的功率放大器的多个可能阈值。这样的预定质量阈值可以从实验室测量确定以便包括安全性阈值,该安全性阈值允许发送电路在各种情况下操作于足以保证良好调制质量的安全状况下。
图11示出了可以被用来(例如被控制电路操作来)以逐步方式动态地调节发送链元件的操作点的示例性方法1100的流程图。所述方法把发送链元件的操作点驱动到接近预定质量阈值的值,从而同时针对低电流和良好发送质量对发送链进行优化。图12示出了示例性功率放大器的信号图以帮助理解方法1100的各步骤。
虽然在下面将方法1100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或事件,但是应当认识到,不应当以进行限制的意义来解释这样的动作或事件的所示排序。举例来说,一些动作可以与除了这里所图示和/或描述的动作或事件之外的其他动作或事件按照不同顺序和/或同时发生。此外,可以并不需要所有图示动作来实施这里的公开内容的一个或更多方面或实施例。此外,可以在一个或更多单独的动作和/或阶段中实施这里所描绘的一个或更多动作。
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可以被实施为方法、设备,或者制造产品,其利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来产生软件、固件、硬件或其任意组合以便控制计算机实施所公开的主题内容(例如图1、2等中所示的电路是可以被用来实施方法1100的电路的非限制性实例)。这里使用的术语“制造产品”意图包含可以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种配置做出许多修改。
在1102处,设定发送链元件的初始操作点。发送链元件的所述初始操作点可对应于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或多个活跃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初始操作点(例如活跃区)可以被设定得足够大,以确保发送链的输出功率的良好线性度。举例来说,考虑到温度变化、工艺变化等等,所述安全性阈值可以被设定在导致具有高达4:1的电压驻波比的输出信号的水平。
如图12中所示,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图表1202)最初在时间T1被设定到Ainit的值。Ainit的活跃区值对应于时间T1的所测信号质量(SQ)(图表1206),其远低于功率放大器的预定质量阈值STH
在1104处调节操作点。对操作点的调节可以包括例如减小或增大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最初可以把活跃区减小到导致流经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即,以及发送链的总体功耗)有少量下降。所减小的电流导致所测信号质量的递进增大(即,实际信号质量的递进减小)。
在其中迭代地执行方法1100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测信号质量与预定质量阈值之间的比较(步骤1108)来增大或减小操作点。在其中所测信号质量与实际信号质量成反比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测信号质量(SQ)低于预定质量阈值时减小操作点,并且当所测信号质量(SQ)高于预定质量阈值时增大操作点。在其中所测信号质量与实际信号质量成正比的替换实施例中,可以在所测信号质量(SQ)低于预定质量阈值时增大操作点,并且可以在所测信号质量(SQ)高于预定质量阈值时减小操作点。
如图12中所示,活跃区(图表1202)从时间T1到时间T2减小。减小活跃区导致功率放大器在时间T2的电流消耗减小(图表1204),并且导致所测信号质量的相应增大(图表1206)。
在1106处确定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可以通过测量输出信号的诸如幅度和/或相位之类的参数来确定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随后可以对所述参数进行评估,以便生成数值的所测信号质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根据多种方法来测量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这里提供的方法1100意图包含测量输出信号的实际质量的任何方法。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已解调RF反馈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来直接确定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在一个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评估由功率放大器引入的AM/AM和AM/PM失真来间接确定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测量邻近信道泄露比(ACLR)并将其用作信号质量的指标(例如低ACLR表示高信号质量,而高ACLR表示低信号质量)。
在1108处把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与预定质量阈值进行比较。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质量阈值被设定到低于系统规范,从而不会发生违背通信标准要求的情况。如图12中所示,预定质量阈值STH与系统规范值SSYS之间的距离被保持在足够大的值,以便确保不会发生违背系统标准的情况。在一个附加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质量阈值可以根据输出功率和/或所使用的调制类型而允许不同的阈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质量阈值可以被设定到低于系统规范的值,以便在发送期间确保可接受的发送质量。
可以连续地执行方法1100,且因此如果所测信号质量低于预定质量阈值,则进一步减小(步骤1102)发送链元件(例如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的操作点,以便进一步减小流经发送链的电流(例如功耗)。
方法1100的连续执行导致在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低于优化预定质量阈值时以逐步方式减小发送链元件的操作点。这种逐步减小驱动发送链中的一个或更多元件的操作点,以便优化发送链的电流消耗。举例来说,如图12中所示,当时间T2和T3的所测信号质量(SQ)低于预定质量阈值时(步骤1108),则减小活跃区(步骤1104)。因此,从时间T1到T3,活跃区被递进地减小,从而导致流经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即,以及发送链的总体功耗)有少量下降。
此外,当时间T3到T4的所测信号质量(SQ)高于预定质量阈值时(步骤1108),则增大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步骤1104),从而增大电流,但是确保满足发送质量要求。在各个实施例中,当所测信号质量高于预定质量阈值时,可以增大发送元件的操作点(例如增大到提供可接受的线性度的区)。举例来说,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递进地增大操作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把操作点设定到其中信号质量低于预定质量阈值的先前状况。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把操作点突然设定回对于所选输出功率的初始状况。
在1110处可以可选地调节一个或更多发送链元件的电压和/或电流偏置。调节功率放大器的电压和/或电流偏置允许将自适应活跃区技术与自适应电压或电流偏置技术相组合,从而提供对于功率放大器的操作点的改进的总体优化。在各个实施例中,有可能在时间上同时或替换地利用活跃区调节技术、DC/DC偏置电压调节技术以及/或者偏置电流调节技术来优化功率放大器的操作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与通过不同技术(例如偏置电压调节、集电极电流调节等等)调节操作点一起顺序地通过调节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来对功率放大器的操作点进行动态调节。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以执行方法1100的各个迭代(例如步骤1102到1108)以便根据不同调节技术调节功率放大器的操作点。
图13示出了一个示例性功率放大器的信号图,其中对活跃区、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进行调节以便优化功率放大器的操作点。如图13中所示,在第一区域1302中,调节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例如在图12中所描述的那样)以便优化功率放大器的操作点。活跃区在时间T5达到优化的所测信号质量值Aopt。在第二区域1304中,从时间T6开始,根据自适应电压偏置技术来调节偏置电压(图表1312)。偏置电压从时间T6到时间T8减小,从而导致所测信号质量(SQ)越来越接近预定质量阈值STH。电压偏置在时间T9达到优化的所测信号质量值Vopt。在第三区域1306中,从时间T10开始,根据自适应电流偏置技术来调节电流偏置(图表1314)。偏置电流从时间T10到时间T11减小,从而导致所测信号质量(SQ)越来越接近预定质量阈值STH。电流偏置在时间T12达到优化的所测信号质量值Iopt
因此,活跃区、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调节技术得到被驱动到略低于预定质量阈值的优化操作点的所测信号质量(图表1318)。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顺序地实施自适应活跃区技术(图表1308)、自适应电压技术(图表1310)和自适应电流技术(图表1312)以便提供对于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的越来越精细的调节。举例来说,活跃区的改变可以对所测信号质量导致比偏置电压的改变更大的改变,而偏置电压的改变可以对所测信号质量导致比偏置电流的改变更大的改变。使用不同的自适应技术会提供不同的调节粒度,从而允许系统快速达到优化的所测信号质量。
应当认识到,在本公开内容中所提到并且在相关联的附图中示出的术语放大器意图包含一个或更多放大器。举例来说,放大器可以指代多于一个晶体管放大器,其由具有匹配网络的几个级构成。发明人设想到通过利用多种放大器来使用所公开的本发明。此外,虽然这里所提供的实例是关于发送器电路描述的,但是应当认识到,本发明可以宽泛地应用于不同的收发器和/或发送器体系结构。
虽然关于一种或更多种实现方式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示实例做出更改和/或修改。特别关于由前面描述的组件或结构(组装件、器件、电路、系统等等)所执行的各种功能,除非另行声明,否则被用于描述这种组件的术语(包括对“装置”的提及)意图对应于执行所描述的组件的指定功能的任何组件或结构(其例如在功能上等效),尽管其在结构上不等效于在本发明的这里所图示的示例性实现方式中执行所述功能的所公开的结构。此外,虽然可能仅仅关于几种实现方式的其中之一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特征,但是如可以对于任何给定或特定的应用所期望和有利的那样可将所述特征与其他实现方式的一项或更多项其他特征相组合。此外,就详细描述部分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有”、“带有”或其变型的范围而言,这些术语意图与术语“包括”类似是包含性的。

Claims (20)

1. 一种发送器电路,包括:
控制电路,被配置成从反馈环路接收关于输出信号的信息,该反馈环路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延伸到控制电路,其中功率放大器包括被选择性地激活或去激的多个晶体管单元,并且其中功率放大器被配置成从输出向天线提供输出信号;
其中,控制电路利用所接收到的信息来确定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并且其中控制电路被配置成基于所测信号质量来动态地激活或去激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一定数目的晶体管单元。
2. 权利要求1的发送器电路,其中,对照预定质量阈值评估所测信号质量。
3. 权利要求2的发送器电路,其中,如果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高于预定质量阈值,则减少所激活的晶体管单元的数目;并且
其中如果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低于预定质量阈值,则增加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所激活的数目。
4. 权利要求1的发送器电路,其中,功率放大器还包括选择电路,其被配置成接收来自控制电路的控制字,其中所述控制字确定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哪些可以被激活或去激。
5. 权利要求1的发送器电路,还包括耦合到控制电路的一个或更多附加传感器,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附加传感器被配置成测量可以被用来帮助确定所测信号质量的外部变量。
6. 权利要求5的发送器电路,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附加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
7. 权利要求1的发送器电路,其中,控制电路还被配置成动态地调节功率放大器的偏置电压或偏置电流。
8. 权利要求1的发送器电路,其中,控制电路还被配置成动态地调节包括功率放大器的发送链内的一个或更多附加元件的操作点。
9. 权利要求1的发送器电路,还包括输出负载调谐器,其被配置成在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与天线之间匹配负载,其中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取决于功率放大器中的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所激活的数目。
10. 权利要求1的发送器电路,其中,所述关于输出信号的信息包括输出信号的瞬时幅度。
11. 一种发送器电路,包括:
控制电路,被配置成从反馈环路接收关于输出信号的信息并且从所接收到的信息确定所测信号质量,该反馈环路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延伸到控制电路,其中功率放大器包括可以被选择性地激活或去激的多个晶体管单元,并且其中功率放大器被配置成从输出向天线提供输出信号;
其中,基于所测信号质量,控制电路被配置成在第一时间激活具有第一电流消耗水平的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第一数目个晶体管单元,并且其中控制电路被配置成在第二时间激活具有低于第一电流消耗水平的第二电流消耗水平的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第二数目个晶体管单元。
12. 权利要求11的发送器电路,其中,如果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高于预定质量阈值,则减少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所激活的数目;以及
其中如果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低于预定质量阈值,则增加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所激活的数目。
13. 权利要求11的发送器电路,其中,控制电路还被配置成动态地调节功率放大器的偏置电压或偏置电流。
14. 权利要求11的发送器电路,还包括输出负载调谐器,其被配置成在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与天线之间匹配负载,其中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取决于功率放大器中的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所激活的数目。
15. 一种高功率效率发送的方法,包括:
基于来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的反馈信号生成所测信号质量,其中功率放大器具有可以被选择性地激活或去激的多个晶体管单元;以及
基于所测信号质量动态地激活或去激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一定数目的晶体管单元。
16. 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提供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所激活的初始数目,从而使得功率放大器对于相应的输出功率以良好的线性度操作。
17. 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还包括:如果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低于预定质量阈值,则把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所激活的数目重设到初始数目。
18. 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
当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高于预定阈值时,迭代地减小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所激活的数目;以及
当输出信号的所测信号质量低于预定质量阈值时,增大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中的所激活的数目。
19. 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测信号质量动态地调节功率放大器的偏置电压或偏置电流。
20. 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顺序地调节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的数目、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以便优化功率放大器的电流消耗。
CN201110281268.3A 2010-09-21 2011-09-21 用于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的自适应调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27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886,833 US8364103B2 (en) 2010-09-21 2010-09-21 Adaptive adjustment of active area for power amplifier
US12/886833 2010-09-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2795A true CN102412795A (zh) 2012-04-11
CN102412795B CN102412795B (zh) 2015-05-13

Family

ID=45769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126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2795B (zh) 2010-09-21 2011-09-21 用于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的自适应调节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64103B2 (zh)
CN (1) CN102412795B (zh)
DE (1) DE102011083050B4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2421A (zh) * 2013-03-15 2014-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功率放大器电压的方法、装置和通讯设备
CN104995580A (zh) * 2013-02-22 2015-10-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耦合到便携式计算设备的接收设备的热策略的系统及方法
WO2016197896A1 (zh) * 2015-10-08 2016-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测试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0691372A (zh) * 2019-09-16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3595518A (zh) * 2021-09-30 2021-11-02 成都明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高可靠性hbt线性功率放大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50853A1 (en) * 2010-04-09 2011-10-13 Andrea Camuffo Operating point setting of an amplifier
US8908751B2 (en) * 2011-02-28 2014-12-09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Joint adaptive bias point adjustment and digital pre-distortion for power amplifier
US9031601B2 (en) * 2012-06-25 2015-05-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ntrolling radio transmitter power based on signal performance
US20150201384A1 (en) * 2014-01-10 2015-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transmitter direct current offset compensation
US10075310B2 (en) * 2014-08-28 2018-09-1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Adaptive linearizer
US9733684B2 (en) * 2015-09-14 2017-08-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TWI566519B (zh) * 2015-11-10 2017-01-11 大同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放大器電路的直流工作點最佳化方法與裝置
US11201595B2 (en) * 2015-11-24 2021-12-14 Skyworks Solutions, Inc. Cascode power amplifier with switchable output matching network
GB2551205B (en) 2016-06-10 2020-05-06 Etl Systems Ltd A self-optimising RF amplifier
US11115066B2 (en) * 2016-12-22 2021-09-07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urpose receiver chain for WiFi applications
US11368175B2 (en) * 2017-03-07 2022-06-21 Qorvo Us, Inc. Radio frequency control circuit
EP3732780A1 (en) * 2017-12-29 2020-11-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uper-linear power amplifiers with adaptive biasing
EP4315615A1 (en) * 2021-03-31 2024-0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radio transmitter with adaptive power amplifier and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configur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2800A1 (en) * 2000-02-08 2003-07-17 Peter Kenington Amplifier arrangement
CN101427459A (zh) * 2006-05-05 2009-05-06 诺基亚公司 用于优化功率放大器效率的方法和布置
CN101447794A (zh) * 2007-11-12 2009-06-03 朗讯科技公司 射频发射机
US7656227B1 (en) * 2008-02-26 2010-02-02 Pmc-Sierra, Inc. Techniques to control amplifier gain over process, voltage, and/or temperature (PVT) vari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0792B2 (en) 1998-06-26 2003-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distortion technique for high power amplifiers
US7068985B2 (en) * 2003-05-19 2006-06-2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 Ab Radio transmitters with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power control profil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ame
US7203511B2 (en) * 2004-01-20 2007-04-10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trol of transmit power of a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KR101125721B1 (ko) * 2008-05-27 2012-03-28 홀린워스 펀드, 엘.엘.씨. 선형화를 구비한 rf 전력 증폭기
US8384476B2 (en) 2008-08-11 2013-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digital predistortion of complex modulated waveform using peak and RMS voltage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of a power amplifier
US20100271123A1 (en) 2009-04-27 2010-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digital predistortion of complex modulated waveform using localized peak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of a power amplifier
US8188788B2 (en) * 2010-04-23 2012-05-29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discrete resizing of power devices with concurrent power combining structure for 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2800A1 (en) * 2000-02-08 2003-07-17 Peter Kenington Amplifier arrangement
CN101427459A (zh) * 2006-05-05 2009-05-06 诺基亚公司 用于优化功率放大器效率的方法和布置
CN101447794A (zh) * 2007-11-12 2009-06-03 朗讯科技公司 射频发射机
US7656227B1 (en) * 2008-02-26 2010-02-02 Pmc-Sierra, Inc. Techniques to control amplifier gain over process, voltage, and/or temperature (PVT) variations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5580A (zh) * 2013-02-22 2015-10-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耦合到便携式计算设备的接收设备的热策略的系统及方法
CN104995580B (zh) * 2013-02-22 2018-07-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耦合到便携式计算设备的接收设备的热策略的系统及方法
CN104052421A (zh) * 2013-03-15 2014-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功率放大器电压的方法、装置和通讯设备
CN104052421B (zh) * 2013-03-15 2018-08-07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功率放大器电压的方法、装置和通讯设备
WO2016197896A1 (zh) * 2015-10-08 2016-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测试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0691372A (zh) * 2019-09-16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3595518A (zh) * 2021-09-30 2021-11-02 成都明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高可靠性hbt线性功率放大器
CN113595518B (zh) * 2021-09-30 2021-12-07 成都明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高可靠性hbt线性功率放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1083050B4 (de) 2017-11-02
DE102011083050A1 (de) 2012-03-22
US8364103B2 (en) 2013-01-29
CN102412795B (zh) 2015-05-13
US20120071120A1 (en) 201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2795A (zh) 用于功率放大器的活跃区的自适应调节
US8908751B2 (en) Joint adaptive bias point adjustment and digital pre-distortion for power amplifier
US8548398B2 (en) Envelope power supply calibration of a multi-mode 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KR100357619B1 (ko) 이동 통신단말기의 출력전력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JP5349679B2 (ja) 送信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アンテナ装置
CN105594121A (zh) 带有输入功率保护电路的功率放大器
JP2018509063A (ja) ミリメートル波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システムの利得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230344B2 (en) Adjustable gain power amplifier, gain adjustment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1277121A (zh) 一种能够动态检测阻塞干扰信号的低功耗接收机
JP2011234155A (ja) 送信器
CN103312355A (zh) 可调节双工器系统
KR20060037424A (ko) 저전력 소모 적응 전력 증폭기 관련 애플리케이션
CN202383204U (zh) 一种新颖的功率放大器在线功率和驻波检测装置
CN101604960A (zh) 切换模式功率放大器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11095169B2 (en) SWIPT signal receiver and SWIPT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KR20170003837A (ko) 빔포밍을 위한 송신 배열 시스템 및 출력 전력 제어 방법
RU2209504C2 (ru) Усилитель с переменным усилением и высоким динамическим диапазоном
Moon et al. New reconfigurable nonlinear energy harvester: Boosting rate-energy tradeoff
Wu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maximization for energy harvesting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at high SNR
US11626842B2 (en) Tunable vector recombination amplifier
US7560983B1 (en) Multiple-path power amplifier
US11316479B1 (en) Load insensitive power amplifier with quadrature combiner
Ortega-Corral et al.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based on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KR100326311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송출전력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CN101098125B (zh) 具有脉冲检测和偏置控制的rf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TD.

Effective date: 201312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06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