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2108B - 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 - Google Patents

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2108B
CN102412108B CN201110339676XA CN201110339676A CN102412108B CN 102412108 B CN102412108 B CN 102412108B CN 201110339676X A CN201110339676X A CN 201110339676XA CN 201110339676 A CN201110339676 A CN 201110339676A CN 102412108 B CN102412108 B CN 1024121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fiber board
connecting plate
shaped groov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396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2108A (zh
Inventor
尤耀明
代宁
李文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GREENWAV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GREENWAV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GREENWAV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GREENWAVE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396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121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12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2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2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21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U型槽,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属于太阳能电池应用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左碳纤维板、第二左碳纤维板、第三左碳纤维板、顶碳纤维板、第一右碳纤维板、第二右碳纤维板和第三右碳纤维板;第一左碳纤维板、第二左碳纤维板和第三左碳纤维板之间采用若干块第一左连接板固定,第三左碳纤维板和顶碳纤维板之间采用若干块第二左连接板固定,顶碳纤维板和第三右碳纤维板之间采用若干块第二右连接板固定,第一右碳纤维板、第二右碳纤维板和第三右碳纤维板之间采用若干块第一右连接板固定。本发明所选用的材料为碳纤维板做U型槽的槽体,减小由震动引起的碳化硅从U型槽内表面剥落掉到电池片上污染电池片的现象。

Description

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U型槽,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属于太阳能电池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开发工作一向高度重视,早在七五期间,非晶硅半导体的研究工作已经列入国家重大课题;八五和九五期间,我国把研究开发的重点放在大面积太阳能电池等方面。2003年10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制定出未来5年太阳能资源开发计划,发改委“光明工程”将筹资100亿元用于推进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应用,计划到2015年全国太阳能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达到300兆瓦。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产品最大制造国,我国即将出台的《新能源振兴规划》,我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规划为2020年达到20GW,是原来《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中1.8GW的10多倍。
2002年,国家有关部委启动了“西部省区无电乡通电计划”,通过太阳能和小型风力发电解决西部七省区无电乡的用电问题。这一项目的启动大大刺激了太阳能发电产业,国内建起了几条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线,使太阳能电池的年生产量迅速增加。据专家预测,目前我国光伏市场需求量为每年5MW,2001~2010年,年需求量将达10MW,从2011年开始,我国光伏市场年需求量将大于20MW。
目前国内太阳能硅生产企业主要有洛阳单晶硅厂、河北宁晋单晶硅基地和四川峨眉半导体材料厂等厂商,其中河北宁晋单晶硅基地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占世界太阳能单晶硅市场份额的25%左右。
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光伏行业的日益成熟,市场对太阳能电池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太阳能电池片表面镀膜的均匀性不仅影响外观,同时也会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而电池片上镀膜表面处理的环节是比较容易因为附着在不锈钢U型槽上面的氮化硅剥落而污染电池片的工序环节,目前市场上U型槽多采用不锈钢折弯成型,具体结构如图9所示。在工作过程中,随着镀膜反应的进行,腔室里的沉积物不仅会在太阳能电池片表面形成氮化硅膜,同时也会在U型槽的内表面形成一层氮化硅薄膜,随着工作时间的家常,附着在U型槽表面的氮化硅会越来越厚而形成一层质地较硬氮化硅层,而氮化硅层的热膨胀系数与不锈钢的热膨胀系数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当机器振动或者温度变化时,附着在不锈钢U型槽上的氮化硅会剥落而落在太阳能电池片上形成杂质;而落在电池片上的杂质会随着反应的进行最终连同沉积物一起附着在电池片上,影响电池片表面氮化硅膜的均匀性,进而影响电池片的外观和转化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通过增强其表面对氮化硅的强吸附能力,防止剥落的氮化硅颗粒掉到电池片上而影响电池片的表面质量和电池片的转换效率。碳纤维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氮化硅的热膨胀系数近似,因此当温度变化时候,附着在碳纤维U型槽内表面的氮化硅不容易剥落到太阳能电池片上而污染电池片,且碳纤维具有粗糙的表面,对氮化硅有着很强的吸附能力,进而影响电池片的外观和转化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包括第一左碳纤维板、第二左碳纤维板、第三左碳纤维板、顶碳纤维板、第一右碳纤维板、第二右碳纤维板和第三右碳纤维板;第一左碳纤维板、第二左碳纤维板和第三左碳纤维板之间采用若干块第一左连接板固定,第三左碳纤维板和顶碳纤维板之间采用若干块第二左连接板固定,顶碳纤维板和第三右碳纤维板之间采用若干块第二右连接板固定,第一右碳纤维板、第二右碳纤维板和第三右碳纤维板之间采用若干块第一右连接板固定;其中,第一左碳纤维板、第二左碳纤维板、第三左碳纤维板、顶碳纤维板、第一右碳纤维板、第二右碳纤维板和第三右碳纤维板的长边依次连接成断面近似成U型的槽。
在第三左碳纤维板和第三右碳纤维板上均设置有一个L型连接片。
所述第一左连接板、第二左连接板和第一右连接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长圆形凹槽。
所述第二左连接板和第一右连接板上的圆形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圆孔。
所述第一左连接板、第二左连接板、第一右连接板和第二右连接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圆孔。
所述第一左连接板、第二左连接板、第一右连接板和第二右连接板为折弯角度不尽相同的不锈钢板。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Figure 201110339676X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该发明所选用的材料为碳纤维板做U型槽的槽体,碳纤维材料的粗糙的表面使其相对于不锈钢槽体对氮化硅有着更强的吸附能力,而减小由震动引起的碳化硅从U型槽内表面剥落掉到电池片上污染电池片的现象。
Figure 201110339676X100002DEST_PATH_IMAGE004
该发明所采用的碳纤维材料与反应中形成的氮化硅具有近似的热膨胀系数,因此不会因为温度变化而使氮化硅从碳纤维U型槽上剥落。
③该发明采用碳纤维板和不锈钢折弯板用螺纹连接件拼接的方式,制造工艺简单,容易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顶纤维板结构图。
图3为第三左、右碳纤维板结构图。
图4为第二左、右碳纤维板结构图。
图5为第一左右碳纤维板结构图。
图6为第二左连接板结构图。
图7为第一左、右连接板结构图。
图8为第二右连接板结构图。
图9为现有的产品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左碳纤维板,2、第一左连接板,3、第三左碳纤维板,4、顶碳纤维板,5、长圆形凹槽,6、第一圆孔,7、第三右碳纤维板,8、第二左连接板,9、第二右连接板,10、第二圆孔,11、L型连接片,12、第一右连接板,13、第一右碳纤维板,14、第二右碳纤维板,15、第二左碳纤维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包括第一左碳纤维板1、第二左碳纤维板15、第三左碳纤维板3、顶碳纤维板4、第一右碳纤维板13、第二右碳纤维板14和第三右碳纤维板7;第一左碳纤维板1、第二左碳纤维板15和第三左碳纤维板3之间采用若干块第一左连接板2固定,第三左碳纤维板3和顶碳纤维板4之间采用若干块第二左连接板8固定,顶碳纤维板4和第三右碳纤维板7之间采用若干块第二右连接板9固定,第一右碳纤维板13、第二右碳纤维板14和第三右碳纤维板7之间采用若干块第一右连接板12固定;其中,第一左碳纤维板1、第二左碳纤维板15、第三左碳纤维板3、顶碳纤维板4、第一右碳纤维板13、第二右碳纤维板14和第三右碳纤维板7的长边依次连接成断面近似成U型的槽。
在第三左碳纤维板3和第三右碳纤维板7上均设置有一个L型连接片11。
如图6所示,第二左连接板8由两块一体的、呈一定倾斜角度的不锈钢板81、不锈钢板82组成,其上设置有若干个长圆形凹槽5和若干个第二圆孔10。
如图1、7所示,第一左连接板2和第一右连接板12由三块一体的、呈一定倾斜角度的不锈钢板21、不锈钢板22、不锈钢板23组成,其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圆孔10和若干个长圆形凹槽5,长圆形凹槽5内还设置有第一圆孔6。
如图8所示,第二右连接板9由两块一体的、呈一定倾斜角度的不锈钢板91、不锈钢板92组成,其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圆孔10。
本发明通过其表面减小对氮化硅很强的吸附能力,因剥落的氮化硅颗粒掉到电池片上而影响电池片的表面质量和电池片的转换效率,碳纤维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氮化硅的热膨胀系数类似,使得当温度变化时候,附着在该碳纤维U型槽内表面的氮化硅不容易剥落到太阳能电池片上而污染电池片上。

Claims (6)

1.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左碳纤维板(1)、第二左碳纤维板(15)、第三左碳纤维板(3)、顶碳纤维板(4)、第一右碳纤维板(13)、第二右碳纤维板(14)和第三右碳纤维板(7);第一左碳纤维板(1)、第二左碳纤维板(15)和第三左碳纤维板(3)之间采用第一左连接板(2)固定,第三左碳纤维板(3)和顶碳纤维板(4)之间采用第二左连接板(8)固定,顶碳纤维板(4)和第三右碳纤维板(7)之间采用第二右连接板(9)固定,第一右碳纤维板(13)、第二右碳纤维板(14)和第三右碳纤维板(7)之间采用第一右连接板(12)固定;其中,第一左碳纤维板(1)、第二左碳纤维板(15)、第三左碳纤维板(3)、顶碳纤维板(4)、第一右碳纤维板(13)、第二右碳纤维板(14)和第三右碳纤维板(7)的长边依次连接成断面近似成U型的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其特征是:在第三左碳纤维板(3)和第三右碳纤维板(7)上均设置有一个L型连接片(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左连接板(2)、第二左连接板(8)和第一右连接板(12)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长圆形凹槽(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左连接板(8)和第一右连接板(12)上的圆形凹槽(5)中设置有第一圆孔(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左连接板(2)、第二左连接板(8)、第一右连接板(12)和第二右连接板(9)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圆孔(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左连接板(2)、第二左连接板(8)、第一右连接板(12)和第二右连接板(9)为折弯角度不尽相同的不锈钢板。
CN201110339676XA 2011-10-31 2011-10-31 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21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9676XA CN102412108B (zh) 2011-10-31 2011-10-31 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9676XA CN102412108B (zh) 2011-10-31 2011-10-31 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2108A CN102412108A (zh) 2012-04-11
CN102412108B true CN102412108B (zh) 2013-11-27

Family

ID=45914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967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2108B (zh) 2011-10-31 2011-10-31 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21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2942B (zh) * 2019-01-09 2024-05-07 杭州比凡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污染片式组合挡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04743A (ja) * 2003-09-26 2005-04-21 Kyocera Corp シリコン鋳造用鋳型
WO2010085949A2 (de) * 2009-01-31 2010-08-05 Roth & Rau Ag Substratträger zur halterung von substraten
CN202332781U (zh) * 2011-10-31 2012-07-11 无锡绿波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04743A (ja) * 2003-09-26 2005-04-21 Kyocera Corp シリコン鋳造用鋳型
WO2010085949A2 (de) * 2009-01-31 2010-08-05 Roth & Rau Ag Substratträger zur halterung von substraten
CN202332781U (zh) * 2011-10-31 2012-07-11 无锡绿波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2108A (zh) 201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Cost analysis of perovskite tandem photovoltaics
Mann et al. The energy payback time of advanced crystalline silicon PV modules in 2020: a prospective study
CN201966219U (zh) 一种n型硅太阳能电池
CN203721745U (zh) 一种新型光伏光热模组
CN102185012A (zh) 镀氮化硅减反射膜的方法
CN201351336Y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面瓦
Tan et al.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 Development potential, benefit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CN102280519A (zh) 一种利用硼磷共扩散制备高效全背电极n型太阳电池的工艺
CN100546050C (zh) 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用窗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13294A (zh) 一种基于多次印刷的hjt异质结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12108B (zh) 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
CN102114481B (zh) 一种硅片的清洗方法
CN202332781U (zh) 高吸附拼接式碳纤维u型槽
CN102544525A (zh)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复合材料双极板注射成型方法
CN101407922A (zh) 太阳-氢能系统
CN107093649B (zh) 一种hjt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4779407A (zh) 一种含氮多膦酸基聚硅氧烷/Nafion双层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The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solar energy PV power
CN103337557A (zh) 一种高倍聚光光伏光电转换接收器键合固定装置
Popel’ et al. Modern development trends in photovoltaics
CN109545976A (zh) 绒面均匀空穴或电子传输膜的液膜高温高浓速涂原位速干制备方法
CN115224132A (zh) 一种减少正面损伤的背接触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5448707A (zh) 一种利用陶瓷衬底制备多晶硅薄膜的方法
CN111883611A (zh) 一种具有良好印刷性能的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CN207038493U (zh) 一种碳纤维太阳能电池硅片载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

Termination date: 20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