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7889A - 一种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07889A CN102407889A CN2011102601057A CN201110260105A CN102407889A CN 102407889 A CN102407889 A CN 102407889A CN 2011102601057 A CN2011102601057 A CN 2011102601057A CN 201110260105 A CN201110260105 A CN 201110260105A CN 102407889 A CN102407889 A CN 1024078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aight gear
- sprocket wheel
- gear
- iii
- principal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解决现有履带机器人存在的越障不灵活的问题。它包括驱动轮和套在驱动轮外面的履带,位于一侧前后方向的驱动轮是两个;还包括至少两个行星轮,每个行星轮分别与两个驱动轮通过履带连接;所述驱动轮与行星轮的位置关系为,两个驱动轮分别处于隐形椭圆的两个焦点位置上,所述行星轮处于所述椭圆的圆环位置上;两个行星轮之间通过轮系连接实现二者的对称运动;所述驱动轮与一号电机连接实现前进或后退,所述行星轮与二号电机连接实现越障。该越障机构提高了履带式底盘的越障性、机动性。机构简单,结构变形能力强。具有良好地面适应性、易于控制、重量较轻,可用于多种救援、探测设备的底盘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可变履带式越障机构,是基于椭圆原理的一种越障机构,尤其适用于救援机器人、战场机器人的底盘开发。
背景技术
由于救援机器人在9·11事件中的成功应用,引发了人们研究救援机器人的热潮。救援机器人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越障机构与机械本体,只有很好的翻越障碍,才能顺利的执行任务。
越障机构的移动载体,按其运动机构总体上可分为蛇形(无肢类)、轮式、腿式(类人型)、轮腿式、履带式以及复合式等。
蛇形机器人具有运动稳定性好、适应地形能力强和高的牵引力等特点,但多自由度的控制困难,运动速度低。
轮式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轮式滚动摩擦阻力小和机械效率高等特点,但越过壕沟、台阶的能力差。
腿式机器人具有适应地形能力强的特点,能越过大的壕沟和台阶,其缺点是速度慢,稳定性较差。
轮腿式及其它复合式机器人能融合各自特点,其缺点是结构复杂,控制繁琐。
履带式机器人因为自身地形适应能力强,控制简单,动载荷小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十分广泛,但在越障方面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具有越障灵活的优点。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包括驱动轮和套在驱动轮外面的履带,位于一侧前后方向的驱动轮是两个;还包括至少两个行星轮,每个行星轮分别与两个驱动轮通过履带连接;所述驱动轮与行星轮的位置关系为,两个驱动轮分别处于隐形椭圆的两个焦点位置上,所述行星轮处于所述椭圆的圆环位置上;两个行星轮之间通过轮系连接实现二者的对称运动;所述驱动轮与一号电机连接实现前进或后退,所述行星轮与二号电机连接实现越障。
所述二号电机与轮系配合实现越障的具体结构为:
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与直齿轮I的中心轴连接,直齿轮I与直齿轮VI外啮合,直齿轮VI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主臂III的一端,所述主臂III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直齿轮VII的中心轴,所述直齿轮VII与直齿轮VIII外啮合,直齿轮VIII通过中心轴固定连接主臂I;
直齿轮VI与直齿轮V外啮合,直齿轮V与直齿轮IV的中心轴固定连接,直齿轮IV与直齿轮VII外啮合,直齿轮VII与直齿轮II外啮合,直齿轮II 4中心轴与轴I固定连接,轴I上固定链轮II,链轮II通过链条I带动链轮I转动,链轮I中心连接曲柄I,曲柄I带动行星轮I转动;
轴I的另一端与锥齿轮III的中心固定连接,锥齿轮III与锥齿轮I啮合,锥齿轮I与锥齿轮II啮合,锥齿轮II中心与轴III固定连接,轴III与链轮III中心固定连接,链轮III通过链条II带动链轮IV转动,链轮IV中心连接曲柄II带动行星轮II转动。
所述直齿轮II、直齿轮III、直齿轮IV、直齿轮V和直齿轮VI的齿数都相等;所述链轮I、链轮II、链轮III和链轮IV的齿数相等;所述锥齿轮I、锥齿轮II和锥齿轮III的齿数相等。
本发明通过一套可行的传动方案与传动关系,利用椭圆圆周上任意一点到两个焦点所构成的三角形周长不变、三角形外形可不断变化的几何特性(见图1),以合理简洁的齿轮传动(直齿轮、锥齿轮),并排布置在该机构两侧,通过一定传动关系与传动件的布置能够在单侧形成一对关于Y轴对称、具有共同太阳轮心的行星轮机构,使其在单侧能够形成V字型的摆动,保证双侧履带时刻处在张紧状态下,通过控制驱动电机,主臂驱动电机的正转与反转实现此结构的越障,差速转弯等动作。可以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完成越障的功能,提高了履带式底盘的越障性、机动性。另外,本实用新型机构设计简单,结构变形能力强,能够实现理想的几何、数学运动关系。本机构通过不同控制模块的植入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应用,依托于此结构的可开发性高、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椭圆模型原理图。
图2:行星轮数学坐标图。
图3:主臂传动机构布置图,为图4所示的A-A向剖视图。
图4:机构上台阶前示意图。
图5:机构上台阶中I示意图。
图6:机构上台阶中II示意图。
图7:机构上台阶后示意图。
图8:机构下台阶前示意图。
图9:机构下台阶中I示意图。
图10:机构下台阶中II示意图。
图11:机构下台阶后示意图。
图中1.直齿轮I,2.主臂驱动电机,3.轴I,4.直齿轮II,5.直齿轮III,6.轴II,7.直齿轮IV,8.直齿轮V,9.行星轮I,10.直齿轮VI,11.曲柄I,12.链轮I,13.;链条I,14.链轮II,15.直齿轮VII,16.锥齿轮I,17.轴III,.链轮III,19.链条II,20.链轮IV,21.曲柄II,22.行星轮II,23.主臂I,24.轴IV,25.直齿轮VIII,26.锥齿轮II,27.锥齿轮III,28.主臂II,29.履带,30.车体,31.履带架,32.驱动轮II,33.地面,34.驱动电机,35.驱动轮I,36台阶,37.主臂III,38.履带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基于的原理:
根据椭圆的性质,设p1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见图1),F1,F2为焦点可以得出p1f1+p1f2和为常数2a。三角形p1f1f2的周长在焦点F1,F2确定时,也同样为常数,则关于y轴与P1对称的P2点也同样满足以上的数学关系,则六个点构成的两个三角形关于y轴对称。如果p1,p2时刻满足此关系,则当p1,p2运动时,中心在y轴上动态的上下移动。
在本机构的椭圆几何关系中(见图1,图4)。一方面,在隐形椭圆两焦点F1、F2处布置驱动轮I 35和驱动轮II 32,二者通过履带架31连接固定。驱动轮I 35,驱动轮II 32,在隐形椭圆的圆环上布置行星轮I 9和行星轮II 22,通过履带I 29将驱动轮I 35、驱动轮II 32和行星轮I 9相连,通过履带II 38将驱动轮I 35、驱动轮II 32和行星轮II 22连接,再利用轮系的相互配合关系实现它们同步转动。履带I 29和履带II 38由于同时置于两个驱动轮上,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可将驱动轮表面纵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套接履带I 29,另一部分用于套接履带II 38。同时,一号电机(以下称驱动电机)34连接在驱动轮I 35上提供驱动轮前进的动力。使用时,可在本发明所述越障机构上固定搜索或报警设备以实现相应目的。
本发明中,位于一侧前后方向的驱动轮是两个,为了增加运动效果也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个;本发明所述的“一侧”是指如图4所示越障机构的一个侧面,而从整体看,本发明所述越障机构还应当包括另一侧的驱动轮(个数应当相等以实现对称),当然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将驱动轮设置为具有较长轴心的结构,这样只通过两个驱动轮也可以实现越障目的。
二号电机(以下称主臂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与直齿轮I 1的中心轴连接,直齿轮I 1与直齿轮VI 10外啮合,直齿轮VI 10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主臂III 37的一端,所述主臂III 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直齿轮VII 15的中心轴,所述直齿轮VII 15与直齿轮VIII 25外啮合,直齿轮VIII 25通过中心轴24固定连接主臂I 23;
直齿轮VI 10与直齿轮V 8外啮合,直齿轮V 8与直齿轮IV 7的中心轴固定连接,直齿轮IV 7与直齿轮VII 5外啮合,直齿轮VII 5与直齿轮II 4外啮合,直齿轮II 4中心轴与轴I 3固定连接,轴I 3上固定链轮II 14,链轮II 14通过链条I 13带动链轮I 12转动,链轮I 12中心连接曲柄I 11,曲柄I 11带动行星轮I 9转动;
轴I 3的另一端与锥齿轮III 27的中心固定连接,锥齿轮III 27与锥齿轮I 16啮合,锥齿轮I 16与锥齿轮II 26啮合,锥齿轮II 26中心与轴III 17固定连接,轴III 17与链轮III 18中心固定连接,链轮III 18通过链条II 19带动链轮IV 20转动,链轮IV 20中心连接曲柄II带动行星轮II 22转动。
所述链轮III 18、链条II 19、链轮IV 20都设置在主臂I 23内;链轮I 12、链条I 13、链轮II 14都设置在主臂II 28内,主臂I 23与主臂II 28具有相同的长度,同时,主臂II 28与主臂III 37相固定并且二者相互垂直。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首先,主臂驱动电机2正转(见图3),通过直齿轮I 1、直齿轮VI 10啮合带动主臂III 37转动。其次,主臂III 37通过直齿轮VII 15、直齿轮VIII 25啮合带动主臂I 23反向转动,二者形成V字形运动。再次,通过直齿轮I 1、直齿轮III 5、直齿轮IV 7、直齿轮V 8、直齿轮VI 10这一系列啮合关系可以带动直齿轮II 4转动,此时,通过直齿轮II 4与轴I 3的连接可以带动链轮II 14转动,通过链条I 13带动使其与链轮I 12连接的曲柄I 11转动,从而带动行星轮I 9转动。最后,通过轴I 3的连接、锥齿轮I 16、锥齿轮II 26、锥齿轮III 27的啮合关系,使轴I 3和轴III 17反向运动;轴III 17的转动带动链轮III 18,通过链条II 19的连接使链轮IV 20又带动曲柄II 21转动,最终带动行星轮II 22转动。
直齿轮II 4,直齿轮III 5,直齿轮IV 7,直齿轮V 8,直齿轮VI 10的齿数z相等。则传动比:
链轮I 12,链轮II 14,链轮III 18,链轮IV 20齿数z均相等,锥齿轮I 16,锥齿轮II 26,锥齿轮III 27齿数z也相等,同理也可得出图中轴III 17,轴I 3转速相等,转向相反。行星轮I 9,行星轮II 22转向相反,转速相等。这样就可以得出前面所提到的的几何关系。双臂机构反向对称运动可以形成V字型,主臂II 28,主臂I 23相向运动时,曲柄I 11,曲柄II 21反向运动;主臂II 28,主臂I 23反向运动时,曲柄I 11,曲柄II 21相向运动。
在本机构的椭圆几何关系中(见图1,图4)。一方面,在一侧主臂处的两焦点处布置驱动轮I 35,驱动轮II 32,二者通过履带架31连接固定。驱动轮I 35,驱动轮II 32,行星轮I9通过履带29相连从而实现三者同步转动。另一方面,驱动电机34连接在驱动轮I 35上提供驱动轮前进动力。
本发明翻越障碍过程如下:
当车体30在地面33行驶时,车体30上的主臂II 28上移,驱动电机34驱动车体30前进(见图4)。遇到台阶36时(见图5),第一阶段,主臂驱动电机2驱动车体30两侧主臂I23,主臂II 28同时下移。一方面,提高车体30重心,另一方面,令履带I 29和履带II 38前端“攀爬”至台阶36上。第二阶段,当车体30重心上移到合理高度时(见图6),驱动电机34驱动车体30继续前进。同时,主臂驱动电机2驱动主臂I 23,主臂II 28同步上移(见图7)。至此,车体30完全越过台阶36。
主臂I 23,主臂II 28在主臂驱动电机2下形状的改变令履带I 29和履带II 38与地面33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力也在发生变化,直至获得合适的形状、抓地力等参数,应用灵活。在“攀爬”阶梯时,其运动过程与其类似。
当机构遇到下台阶36时,首先,主臂驱动电机2驱动车体30两侧主臂I 23,主臂II 28同步下移(见图8)至履带I 29和履带II 38前端接触到地面33。其次,驱动电机34驱动车体30前进(见图9),同时通过操作主臂驱动电机2来调整主臂I 23,主臂II 28在车体30前进过程中的“变形”状态(见图10),使履带I 29和履带II 38充分接触地面33,获得最佳的力、几何状态等参数。再次,主臂驱动电机2驱动车体30两侧主臂I 23,主臂II 28渐渐的同步向上移动。最后,当车体30重心降低到合理高度(见图11)、履带I 29和履带II 38前端部分与地面33完全接触。驱动电机34驱动车体30继续前进。同时,主臂驱动电机2驱动主臂I 23,主臂II 28同步上移。至此,整个车体30顺利完成下台阶36的结构变化过程。本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调节车体30底牌履带的形状,使车体30重心在对称的轴内上下移动。稳定性和越障性都能够很好的实现。
Claims (7)
1.一种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包括驱动轮和套在驱动轮外面的履带,其特征在于:
位于一侧前后方向的驱动轮是两个;
还包括至少两个行星轮,每个行星轮分别与两个驱动轮通过履带连接;
所述驱动轮与行星轮的位置关系为,两个驱动轮分别处于隐形椭圆的两个焦点位置上,所述行星轮处于所述椭圆的圆环位置上;
两个行星轮之间通过轮系连接实现二者的对称运动;
所述驱动轮与一号电机连接实现前进或后退,所述行星轮与二号电机连接实现越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电机与轮系配合实现越障的具体结构为:
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与直齿轮I的中心轴连接,直齿轮I与直齿轮VI外啮合,直齿轮VI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主臂III的一端,所述主臂III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直齿轮VII的中心轴,所述直齿轮VII与直齿轮VIII外啮合,直齿轮VIII通过中心轴固定连接主臂I;
直齿轮VI与直齿轮V外啮合,直齿轮V与直齿轮IV的中心轴固定连接,直齿轮IV与直齿轮VII外啮合,直齿轮VII与直齿轮II外啮合,直齿轮II中心轴与轴I固定连接,轴I上固定链轮II,链轮II通过链条I带动链轮I转动,链轮I中心连接曲柄I,曲柄I带动行星轮I转动;
轴I的另一端与锥齿轮III的中心固定连接,锥齿轮III与锥齿轮I啮合,锥齿轮I与锥齿轮II啮合,锥齿轮II中心与轴III固定连接,轴III与链轮III中心固定连接,链轮III通过链条II带动链轮IV转动,链轮IV中心连接曲柄II带动行星轮II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齿轮II、直齿轮III、直齿轮IV、直齿轮V和直齿轮VI的齿数都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I、链轮II、链轮III和链轮IV的齿数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I、锥齿轮II和锥齿轮III的齿数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III、链条II、链轮IV都设置在主臂I内;链轮I、链条I、链轮II都设置在主臂II内;主臂II与主臂III相固定并且二者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臂I与主臂II具有相同的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60105 CN102407889B (zh) | 2011-09-05 | 2011-09-05 | 一种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60105 CN102407889B (zh) | 2011-09-05 | 2011-09-05 | 一种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07889A true CN102407889A (zh) | 2012-04-11 |
CN102407889B CN102407889B (zh) | 2013-02-27 |
Family
ID=45910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26010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7889B (zh) | 2011-09-05 | 2011-09-05 | 一种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07889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07510A (zh) * | 2013-08-21 | 2013-11-27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可变形左右两节链接的行星轮机器人 |
CN105292283A (zh) * | 2015-12-01 | 2016-02-03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具有形状自适应的履带式欠驱动机器人及传动方法 |
CN108163068A (zh) * | 2017-12-25 | 2018-06-15 |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椭圆原理的可变形机器人行走装置 |
CN110126931A (zh) * | 2019-05-24 | 2019-08-16 | 北京深醒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形状可变履带式地窖巡逻机器人 |
CN110450869A (zh) * | 2019-08-02 | 2019-11-15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自适应欠驱动履带机器人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2568A (ja) * | 1983-07-15 | 1985-02-05 | Hitachi Ltd | クロ−ラ走行車のクロ−ラベルト形状制御方法 |
CN2652765Y (zh) * | 2003-09-26 | 2004-11-03 | 吉林大学 | 可变形履带行走机械 |
WO2008128950A2 (en) * | 2007-04-19 | 2008-10-30 | Arrigo Arletti | Vehicle with variable geometry for users with deambulation problems |
CN101417674A (zh) * | 2008-11-20 | 2009-04-29 | 太原理工大学 | 煤矿井下搜救探测机器人运动装置 |
-
2011
- 2011-09-05 CN CN 201110260105 patent/CN10240788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2568A (ja) * | 1983-07-15 | 1985-02-05 | Hitachi Ltd | クロ−ラ走行車のクロ−ラベルト形状制御方法 |
CN2652765Y (zh) * | 2003-09-26 | 2004-11-03 | 吉林大学 | 可变形履带行走机械 |
WO2008128950A2 (en) * | 2007-04-19 | 2008-10-30 | Arrigo Arletti | Vehicle with variable geometry for users with deambulation problems |
WO2008128950A3 (en) * | 2007-04-19 | 2008-12-11 | Arrigo Arletti | Vehicle with variable geometry for users with deambulation problems |
CN101417674A (zh) * | 2008-11-20 | 2009-04-29 | 太原理工大学 | 煤矿井下搜救探测机器人运动装置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07510A (zh) * | 2013-08-21 | 2013-11-27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可变形左右两节链接的行星轮机器人 |
CN105292283A (zh) * | 2015-12-01 | 2016-02-03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具有形状自适应的履带式欠驱动机器人及传动方法 |
CN108163068A (zh) * | 2017-12-25 | 2018-06-15 |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椭圆原理的可变形机器人行走装置 |
CN110126931A (zh) * | 2019-05-24 | 2019-08-16 | 北京深醒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形状可变履带式地窖巡逻机器人 |
CN110450869A (zh) * | 2019-08-02 | 2019-11-15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自适应欠驱动履带机器人 |
CN110450869B (zh) * | 2019-08-02 | 2024-05-24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自适应欠驱动履带机器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07889B (zh) | 2013-0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92428B (zh) | 基于四连杆机构的轮式跳跃机构 | |
CN100567066C (zh) | 复合式越障行走系统 | |
CN102407889B (zh) | 一种基于椭圆原理的双v型可变履带越障机构 | |
CN104709369A (zh) | 一种行星差动越障式履带机器人 | |
CN103231748B (zh) | 内外加固结构式可变构型越障机器人 | |
CN103481956B (zh) | 取样机器人行走机构 | |
CN105711672A (zh) | 一种基于关节耦合手轮机构的行走攀爬机器人 | |
CN103963869A (zh) | 一种椭圆齿轮传动行走机器人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248970B (zh) | 主臂伸缩可变构型式越障机构 | |
CN103661669A (zh) | 一种轮腿式机器人底盘悬挂装置 | |
CN107128390B (zh) | 一种腿轮混合机器人 | |
CN114275071B (zh) | 一种新型可变形轮腿机器人 | |
CN110293543A (zh) | 一种融合履带式行进机构和蛇脖关节的多步态蛇形机器人 | |
CN110667724B (zh) | 一种全地形移动机器人 | |
CN104787133A (zh) | 一种适用于轮履复合式底盘的翻转臂机构 | |
CN102700634B (zh) | 基于连杆机构的小型履带机器人 | |
CN105292283A (zh) | 具有形状自适应的履带式欠驱动机器人及传动方法 | |
CN105539786A (zh) | 轮-腿复合并联腿机构及水下机器人 | |
CN204488996U (zh) | 行星差动越障式履带机器人 | |
CN107776700A (zh) | 轮履腿复合式移动机器人 | |
CN207015472U (zh) | 一种腿轮混合机器人 | |
CN205131414U (zh) | 具有形状自适应的履带式欠驱动机器人 | |
CN202716955U (zh) | 基于连杆机构的小型履带机器人 | |
CN102642572B (zh) | 复式三角连架可变构型履带式越障机构 | |
CN114074723A (zh) | 一种基于麦克纳姆轮的轮履式移动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