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4981A - 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4981A
CN102404981A CN2010102837313A CN201010283731A CN102404981A CN 102404981 A CN102404981 A CN 102404981A CN 2010102837313 A CN2010102837313 A CN 2010102837313A CN 201010283731 A CN201010283731 A CN 201010283731A CN 102404981 A CN102404981 A CN 102404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elastic shee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ystem structur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37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佳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837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49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4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49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此防制结构包括:一导电弹片以及一盖板。导电弹片其一端连接一壳体,而另一端具有一接触面。盖板组装于壳体上。盖板具有一第一内表面,且盖板包括一突出于第一内表面的凸肋。凸肋的一侧壁面向接触面,并与接触面相互接触。本发明所揭露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是利用导电弹片与盖板的凸肋侧向相互接触以保持弹性接触力,且导电弹片面对凸肋的一端具有接触面,可使导电弹片与盖板之间不需增加导电贴布,以避免导电贴布容易将盖板顶出而向外隆起的问题且可缩短组装的工时。

Description

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配置于壳体上以防止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的电子产品,为了要符合电磁波辐射干扰(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Interference,简称EMI)防制的规定,大都配置有EMI的防制结构。例如,在计算机壳体的设计中,为了防制计算机内的电子元件运作时所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大都在计算机壳体的盖板内侧,配置有一导电贴布(或导电泡棉)以及多个塑料弹片。塑料弹片固定于壳体上,并朝盖板的盖合方向微凸出一适当高度,以使得盖板盖合于计算机壳体上时,塑料弹片的顶面可与盖板的底面垂直接触。
然而,塑料弹片的顶面并非为电镀面,必须靠导电贴布(或导电泡棉)才能与盖板的底面电性接触。但是,配置导电贴布(或导电泡棉)需增加组装的工时,且导电贴布(或导电泡棉)的厚度往往大于盖板与塑料弹片组装后的容许间隙,因而导电贴布(或导电泡棉)容易将盖板顶出而向外隆起,影响壳体的外观。此外,盖板长时间垂直接触塑料弹片的顶面,也容易使塑料弹片弹性疲乏而渐渐失去与盖板之间的弹性接触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利用导电弹片与盖板的凸肋相互接触以保持弹性接触力,且导电弹片面对凸肋的一端具有接触面,可使导电弹片与盖板之间不需增加导电贴布(或导电泡棉),以避免导电贴布(或导电泡棉)容易将盖板顶出而向外隆起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此防制结构包括:一导电弹片以及一盖板。导电弹片其一端连接一壳体,而另一端具有一接触面。盖板组装于壳体上。盖板具有一第一内表面以及突出于第一内表面的一凸肋。凸肋的一侧壁面向接触面,并与接触面相互接触。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本发明所揭露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是利用导电弹片与盖板的凸肋侧向相互接触以保持弹性接触力,且导电弹片面对凸肋的一端具有接触面,可使导电弹片与盖板之间不需增加导电贴布(或导电泡棉),以避免导电贴布(或导电泡棉)容易将盖板顶出而向外隆起的问题且可缩短组装的工时。
另外,由于导电弹片与盖板的凸肋间是以侧向接触,进而让导电弹片所连接的壳体与盖板之间有良好的接触关系,使得壳体不会因导电弹片的设置而有浮动的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分别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的俯视图及其沿着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防制结构
102:壳体
102a:内表面
104:接地层
104a:接地面
106:开槽
110:导电弹片
110a:接触面
112:塑料本体
114:电镀层
114a:电镀面
120:盖板
120a:内表面
122:凸肋
122a:侧壁
124:金属层
E1、E2:导电弹片的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是利用导电弹片与盖板的凸肋相互接触以保持弹性接触力。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磁波干扰防制结构为例,盖板例如是一底盖或一键盘上盖,其组装于壳体上,以覆盖电子装置的壳体内部的电子元件。为了避免壳体内的电子元件运作时所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于盖板的盖合方向上设有凸肋,且导电弹片垂直于盖板的盖合方向上对应设有一接触面。导电弹片以此接触面侧向地接触盖板的凸肋,以产生防制电磁波辐射干扰的功效。
请参考图1A及图1B,其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的俯视图及其沿着A-A线的剖面示意图。此防制结构100包括一导电弹片110以及一盖板120。如图1A所示,导电弹片110的一端E1连接一壳体102,而另一端E2具有一接触面110a。也就是说,导电弹片110的一端E1为一固定端,而另一端E2是以固定端为支撑点突出于壳体102,以使导电弹片110具有弹性变形的回复力。较佳地,导电弹片110一体成型于壳体102上,且导电弹片110为一长条形,其远离壳体102的一端面为接触面110a,并以此接触面110a面向盖板120的一凸肋122。如图2B所示,盖板120具有一内表面120a,而凸肋122突出于内表面120a。凸肋122的一侧壁122a与导电弹片110的接触面110a彼此相对,以使导电弹片110与盖板120的凸肋122相互接触并保持弹性接触力。较佳地,凸肋122的侧壁122a为一平面,且导电弹片110的接触面110a也为一平面,以保持平面对平面接触的型态。
需说明的是,当盖板120为一塑料盖板时,导电弹片110与盖板120的凸肋122之间例如配置一金属层124。如图1B所示,金属层124可包括一铝箔或其它金属材料,其较佳地贴附于盖板120的内表面120a与凸肋122的侧壁122a上,以使塑料盖板120具有电磁波屏蔽的效果。
此外,当导电弹片110的本体为塑料材料时,其塑料本体112上例如覆盖一电镀层114,此电镀层114可于导电弹片110的接触面110a上形成一电镀面114a。如图1A及图1B所示,借由此电镀面114a与盖板120上的金属层124电性接触,以避免壳体102内的电子元件(未绘示)运作时所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进而达到防制电磁波辐射干扰的功效。
较佳地,盖板120上的金属层124可借由导电弹片110上的电镀层114与壳体102的一接地面电性导通,并经由壳体102的接地面将外部干扰的噪声导入于大地,以避免外部干扰的噪声影响内部电子元件的正常运作。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2例如以部分金属壳体作为接地面、或在壳体102的一内表面102a上贴上导电贴布或电镀一接地层104于壳体102的内表面102a上来作为接地面。请参考图1B,壳体102的内表面102a上还可包括一接地层104,此接地层104可与导电弹片110上的电镀层114电性连接,用以作为噪声接地之用。由于内表面102a上的接地层104与导电弹片110上的电镀层114同向配置或同侧配置,故进行电镀时,壳体102的内表面102a、塑料本体112的表面及接触面110a上可同时分别形成一接地面104a以及一电镀面114a,以减省电镀所需的工时。
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壳体102具有一开槽106,而盖板120可沿着箭头所示的盖合方向覆盖于开槽106上。盖板120的凸肋122设置于盖板120的内表面120a,且朝盖合方向突出于开槽106中。此外,导电弹片110以垂直于盖板120的盖合方向延伸至开槽106中,并以一电镀面114a接触盖板120的凸肋122。故,导电弹片110以电镀面114a侧向地接触盖板120的凸肋122,因此可避免传统上塑料弹片的顶面需借由导电贴布(或导电泡棉)才能与盖板的底面电性接触,且盖板的底面因长时间垂直接触塑料弹片的顶面,而容易使塑料弹片弹性疲乏而渐渐失去与盖板之间的弹性接触力。
由此可知,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是利用导电弹片与盖板的凸肋侧向相互接触以保持弹性接触力,且导电弹片面对凸肋的一端具有接触面,可使导电弹片与盖板之间不需增加导电贴布(或导电泡棉),以避免导电贴布(或导电泡棉)容易将盖板顶出而向外隆起的问题。此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因不需增加导电贴布(或导电泡棉)的工序,故组装的工时可缩短。
另外,由于导电弹片与盖板的凸肋间是以侧向接触,进而让导电弹片所连接的壳体与盖板之间有良好的接触关系,使得壳体不会因导电弹片的设置而有浮动的现象。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配置于一壳体上,其特征在于,该防制结构包括:
一导电弹片,其一端连接该壳体,而另一端具有一接触面;以及
一盖板,组装于该壳体上,该盖板具有一第一内表面,且盖板包括突出于该第一内表面的一凸肋,该凸肋的一侧壁面向该接触面,并与该接触面相互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弹片为长条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弹片包括一塑料本体以及一电镀层,该电镀层覆盖于该塑料本体上,且该电镀层于该接触面上形成一电镀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第二内表面,而该导电弹片连接该第二内表面,并沿着该第二内表面延伸至该凸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括一接地层,形成于该第二内表面,且该接地层与该电镀层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层与该电镀层以电镀方式分别形成于该第二内表面与该绝缘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开槽,而该盖板覆盖于该开槽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肋沿着该盖板的盖合方向延伸至该开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弹片以垂直于该盖板的盖合方向延伸至该开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金属层,配置于该盖板的该第一内表面与该凸肋的该侧壁上。
CN2010102837313A 2010-09-14 2010-09-14 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 Pending CN1024049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37313A CN102404981A (zh) 2010-09-14 2010-09-14 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37313A CN102404981A (zh) 2010-09-14 2010-09-14 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4981A true CN102404981A (zh) 2012-04-04

Family

ID=4588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37313A Pending CN102404981A (zh) 2010-09-14 2010-09-14 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0498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9725A (zh) * 2013-09-26 2015-04-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磁屏蔽弹片
CN110854575A (zh) * 2018-07-25 2020-02-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Usb接口连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9725A (zh) * 2013-09-26 2015-04-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磁屏蔽弹片
CN110854575A (zh) * 2018-07-25 2020-02-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Usb接口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18877A1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odule and terminal device
US6490438B1 (en) Mobile phone having an improved shielded device
US8525024B2 (en) Hermetic sealing device and hermetic sealing structure
CN101389206A (zh) 屏蔽装置以及应用该屏蔽装置的电子设备
US20090122507A1 (en) Conductive elastomeric shield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US20090268420A1 (en) Shielding assembly
CN105356077B (zh) 接地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851177A (zh) 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5565011U (zh) 终端及其接地弹片组件
CN102404981A (zh) 电磁波干扰的防制结构
US20130183859A1 (en) Connector with thin film shielding structure
CN201700124U (zh) 屏蔽罩及具有屏蔽罩的电子装置
CN209897353U (zh) 电路连接板、印刷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3050951B (zh) 电子保护装置
CN211656522U (zh) 电路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KR101000465B1 (ko) 커넥터 및 정보 처리 장치
CN101419487B (zh) 壳体及运用此壳体的电子装置
CN206196252U (zh) 屏蔽盖与电子装置
WO2015033530A1 (ja) 電子機器
KR101318780B1 (ko) Emi 차폐용 도전성 핑거스트립
CN210328110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103105911A (zh) 计算机用导电弹片装置
CN115052446B (zh) 电子设备
TWI500377B (zh) 彈性導電結構及其電子裝置
CN208258210U (zh) 户外便携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