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4865A - 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4865A
CN102404865A CN2011102672546A CN201110267254A CN102404865A CN 102404865 A CN102404865 A CN 102404865A CN 2011102672546 A CN2011102672546 A CN 2011102672546A CN 201110267254 A CN201110267254 A CN 201110267254A CN 102404865 A CN102404865 A CN 102404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idental access
priorization
configuration
priority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72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4865B (zh
Inventor
邱俊渊
陈詠翰
郑延修
方誉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2404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4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4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4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根据一实施例,所述方法根据延迟要求将随机接入尝试分类为多个优先级等级,且为不同优先级等级保留专用随机接入机会。针对此些专用测距(随机接入)机会提出一拥塞检测机制。当基站检测到拥塞情况时,可经由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动态地或暂时地修改随机接入的参数或配置。此外,提出一具有优先次序的竞争解决方案,以保证较高优先级接入比较低优先级接入被较早处理。根据另一实施例,提出另一具有优先次序的竞争解决方案,以减少较低优先级的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对人对人通信的影响。

Description

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揭露大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具有不同优先级等级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也称为机器型通信,缩写为MTC)是一种使得能够实施“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的非常独特的能力的通信。M2M通信被定义为(经由基站的)核心网络(core network)中的用户站(subscriber station)(或无线通信装置)与服务器之间或仅订户站之间的信息交换,其可在没有任何人类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进行。如果干行业报告已找到此市场的巨大潜能。在已知所述巨大潜能的情况下,一些新颖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例如,3GPP LTE和IEEE 802.16m)已开始开发用于实现M2M通信的增强方案。机器对机器
在M2M通信的一些使用案例模型(例如,保健、安全接入与监视、公共安全和远程维护与控制)中,需要较高优先级接入以便传送警报、紧急情况或需要即时注意的任何其它装置状态。此外,对于电池受限的M2M装置,需要在长时间周期内消耗极低的操作电力。此些M2M装置可为了省电而在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模式。因此,优先化测距(或随机接入)是闲置M2M装置在其想要将对延迟敏感(delay-sensitive)的消息发送到M2M服务器时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在此些紧急案例中,主干无线通信系统应具有为那些对延迟敏感的应用提供足够的测距容量的能力,即使这可能是针对同时发生的紧急情况的大测量距尝试的罕见案例。
根据当前IEEE 802.16m规范,当闲置移动台(mobile station)想要执行网络进入时,其将首先接收超帧标头(superframe header)中所运载的系统信息,以用于知晓测距码(ranging code)分割的当前配置。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测距码被分成初始测距码和越区移交(handover)测距码。在获得测距码分割的当前配置之后,移动台随机选择初始测距码以执行CDMA测距。如果基站(base station)检测到测距码,那么基站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控制消息AAI RNG-ACK进行响应,以指示移动台之前执行的CDMA移动台测距是否成功。如果CDMA测距成功,那么基站随后将上行链路(UL)带宽(bandwidth)分配给移动台。接着,移动台使用所分配的带宽来发送AAI RNG-REQ,并等待对应的响应消息AAI RNG-RSP。
如在上述描述内容中,已知当前不存在用于IEEE 802.16m中的优先化测距(或随机接入)的设计。然而,这可导致网络进入期间紧急接入与正常接入之间的竞争(contentions)和冲突(collisions)。如果闲置M2M装置以移动台所使用的相同测距机会执行CDMA测距以发送对延迟敏感的消息(即,在相同时间和频率资源使用相同代码),那么基站无法检测到相同测距码是从两个不同装置发送。因此,在接收到AAI RNG-ACK之后,移动台和M2M装置假设其CDMA测距成功,于是从这两个装置发送的后续AAI RNG-REQ消息将冲突。随后,基站可辨识这两个AAI RNG-REQ消息中的一个或失去这两者。如果移动台未接收到对应的AAI RNG-RSP消息,那么移动台将再次执行CDMA测距。如此,随机接入和竞争解决方案所消耗的时间成为网络进入期间的主要时间。
3GPP LTE规范中的随机接入程序类似于IEEE 802.16m中的上述测距程序。3GPP LTE又提出一种机制,称为接入类别禁止(Access Class Barring,ACB),以针对每一接入类别配置不同的禁止因子和禁止时间。如果ACB经配置,那么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应在执行随机接入之前提取均匀地分布在范围0到1中的随机数字。如果所述随机数字大于与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禁止因子,那么用户设备认为随机接入被禁止,且推迟其接入尝试直到定时器期满为止,其中定时器是根据与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禁止时间计算的。尽管ACB可区分不同接入类别的接入概率,但其无法保证在发生竞争时,较高优先级随机接入比较低优先级随机接入先被服务。因此,如何修改一般随机接入协议,以便实现具有拥塞检测和竞争解决方案的优先化随机接入,确为本产业的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
本揭露提出一种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适合于基站检测随机接入的拥塞情况,且包含以下程序:根据随机接入尝试的延迟要求,将无线通信装置的所述随机接入尝试分类成至少一优先级等级;使所述优先级等级中的每一个分别与一组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相关联;广播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预设配置;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接收随机接入消息;检测所述随机接入消息的拥塞情况当检测到一些随机接入消息的所述拥塞情况时,改变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以及通过响应消息向所发送的随机接入消息被拥塞的一些无线通信装置通知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所述改变。
本揭露提出一种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适合于实现无线通信装置的优先化竞争解决方案,且包含以下程序:使用随机接入机会来用基站发送随机接入消息;从所述基站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作为对所述随机接入消息的响应,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包括上行链路准予;从所述基站接收指示;以及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消息的所述指示和优先级等级,确定放弃来自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准予。
本揭露提出一种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适合于无线通信装置发送对延迟敏感的消息,且包含以下程序:使用来自针对优先级Pa的预设配置的代码集Ca (0)的第一随机接入码来发送第一随机接入消息;接收来自基站的具有第一指示符的第一随机接入响应,其中所述第一指示符指示所述预设配置改变为当前配置i;确定所述当前配置i的代码集Ca (i)是否与所述预设配置的所述代码集Ca (0)相同;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响应,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消息是否成功;当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消息成功且所述代码集Ca (i)与所述代码集Ca (0)相同时,通过使用来自所述基站的所分配的上行链路准予来发送随后的请求消息;完成网络进入程序;以及发送所述对延迟敏感的消息。
本揭露提出一种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所述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适合于无线通信装置执行网络进入程序,且包含以下程序:使用来自为预设配置的初始随机接入而排列的代码集CIN (0)的第一随机接入码来发送第一随机接入消息;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具有第一指示符的第一随机接入响应,其中所述第一指示符指示所述预设配置改变为当前配置i;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码是否属于所述当前配置i的代码集CIN (i);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响应,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消息是否成功;当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码属于所述代码集CIN (i)且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消息成功时,通过使用来自所述基站的所分配的上行链路准予来发送随后的请求消息;以及完成所述网络进入程序。
下文详细描述附有图的若干示范性实施例,以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揭露。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是为了提供进一步理解,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示范性实施例,且与描述内容一起用来阐释本揭露的原理。
图1说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专用测距过程。
图2说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拥塞检测机制。
图3说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优先化竞争解决方案操作。
图4说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优先化竞争解决方案操作。
图5为说明基站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暂时改变配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为用于发送对延迟敏感的业务的M2M装置的测距操作的流程图。
图7为用以执行正常网络进入的移动台的测距操作的流程图。
图8说明根据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基站/进阶型节点
20:无线通信装置
101、102、103:步骤
201、202、203、204、205、206:步骤
21、22、23:机器对机器通信装置
301、302、303、304、305、306、307、308:步骤
30:无线通信装置/用户设备
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步骤
501、502、503、504、505、506、507、508:步骤
60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步骤
70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10:步骤
32:MTC装置
801、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10、811:步骤
A、B、C、D、E、F: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看附图在下文更全面地描述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附图中绘示本揭露的一些(但并非所有)示范实施例。的确,本揭露的各种示范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揭露所陈述的示范实施例;事实上,提供这些示范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揭露将满足适用的正当要求。相同参考标号始终指代相同组件。
在本揭露中,提出优先化随机接入(也称为测距)方法的所提出的功能性,以满足多数机器对机器应用(也称作MTC型应用)的延迟要求。因此,修改一般随机接入协议,以便实现具有拥塞(congestion)检测和竞争(contention)解决方案机制的优先化随机接入。
贯穿本揭露,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可指代无线通信装置、移动台、进阶型移动台、无线终端通信装置、M2M装置、MTC装置等等。用户设备可为(例如)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digital set-top box)、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型PC、台式PC、上网本型(netbook)PC、移动电话、智能电话、水表、气表、电表、紧急报警装置、传感器装置、摄像机等等。而且,基站(BS)可指代进阶型基站、节点B、进阶型节点(eNB)等等。
在本揭露中,术语“下行链路”(DL)指代从基站到在基站的无线电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装置的RF信号发送;术语“上行链路”(UL)指代从无线通信装置到其接入基站的RF信号发送。
本揭露提出一种用于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优先化随机接入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在本揭露中,假设所有测距(随机接入)尝试根据其优先级而提前被分类成若干优先级等级。所提出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可保证较高优先级测距(随机接入尝试)应比较低优先级测距(随机接入尝试)被较早服务。
对于一些优先级等级,尤其对于较高优先级等级,其可与一组专用测距(随机接入)机会相关联,所述机会仅为所述优先级等级而保留。专用测距(随机接入)机会可为(例如)专用码、专用时隙(time slot)、专用频率资源或者专用码、专用时隙或专用频率资源的任何组合。由于为较高优先级等级保留专用测距(随机接入)机会,所以基站可在检测到专用测距(随机接入)机会后首先服务较高优先级测距(随机接入)尝试,如在图1中所绘示。
在本揭露中,如果基站检测到为某(些)优先级等级保留的测距(随机接入)机会的拥塞情况,那么基站可动态增加用于所述优先级等级的测距(随机接入)机会以减轻拥塞(或随机接入拥塞)情况。所增加的测距(随机接入)机会可以是(例如)暂时地从其它较低优先级等级借得,或是从代码、时间或频率域上的一条新无线电资源中的额外测距(随机接入)机会。此外,基站可经由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即,802.16m中的AAI RNG-ACK和LTE中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来通知移动台测距(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改变(即,为一些优先级等级保留的测距机会暂时增加或减小)。如果移动台执行CDMA测距(随机接入),且后面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指示测距(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临时改变,那么移动台(或接收无线通信装置)可使用新配置再次尝试执行CDMA测距(随机接入),如在图2中所绘示。
当所增加的测距(随机接入)机会为从其它较低优先级等级借得时,由于测距(随机接入)响应不是广播信息,所以一个将执行较低优先级测距(随机接入)尝试的无线通信装置可能未意识到测距(随机接入)机会改变。因此,此将执行较低优先级测距(随机接入)尝试的无线通信装置将可能使用已借给较高优先级等级的测距(随机接入)机会,进而导致冲突(collision)。如图3中所绘示,在本揭露中,执行较低优先级测距(随机接入)尝试的无线通信装置应放弃使用所分配的上行链路(UL)带宽(或作无线上行资源的准予),来发送后续的MAC请求消息(即,802.16m中的AAI RNG-REQ和LTE中的RRC连接请求),当从基站接收到指示时,其中所述指示可包含于测距(随机接入)响应中,且所述指示可明确/隐含地指示UL准予带宽也可由高优先级测距(随机接入)尝试使用。
【第一示范性实施例】
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存在针对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的五个主要提议。第一提议为“用于每一优先级等级的专用测距(随机接入)码”;第二提议为“检测为某优先级等级保留的测距(随机接入)码的拥塞情况”;第三提议为“码分割(code partition)的临时配置”;第四提议为“动态或暂时改变配置以增加或减小用于某优先级等级的测距码”;第五提议为“优先化竞争解决方案”。
在第一提议中,为了提供优先化CDMA测距(随机接入),每一优先级等级与一组专用测距(随机接入)码相关联,所述专用测距(随机接入)码仅为所述优先级等级保留。假设测距(随机接入)尝试(初始测距(随机接入)和越区移交测距(随机接入)除外)的所有目的基于装置类型或流类型(flow type)而被分类成n个优先级等级P1、P2、...、Pn,其中n≥1。举例来说,装置类型可为正常用户设备、较高优先级M2M装置或较低优先级M2M装置。优先级次序为P1≥P2≥P3≥...≥Pn
优先级Pa与预设测距(随机接入)代码集Ca (0)相关联。因此,码分割的预设配置为{C1 (0)、C2 (2)、......、Cn (0)、CIN (0)、CHO (0)},其中CIN (0)和CHO (0)为分别用于初始测距(随机接入)和越区移交测距(随机接入)的预设测距(随机接入)代码集。码分割的预设配置在系统信息中指示,且可(例如)基于每一优先级等级(包含初始测距(随机接入)和越区移交测距)的平均测距(随机接入)到达率(arrival rate)而确定。预设配置并不频繁改变。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基站可负责确定每一优先级等级的平均测距(随机接入)到达率。
图1说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专用测距(随机接入)过程。参看图1,无线通信装置20打算执行对延迟敏感的接入,且无线通信装置20已被网络或基站10指派较高优先级(例如,优先级等级P1)。在步骤101中,无线通信装置20接收系统信息,其中系统信息含有码分割的预设配置{C1 (0)、C2 (0)、......、Cn (0)、CIN (0)、CHO (0)}。无线通信装置20从预设测距(随机接入)代码集C1 (0)随机选择为优先级等级P1保留的专用测距(随机接入)码。在步骤102中,无线通信装置20用所选定的测距(随机接入)码执行专用测距(随机接入)。在步骤103中,在从无线通信装置20检测到(或接收到)专用测距(随机接入)之后,基站10首先服务专用测距(随机接入),且向无线通信装置20回复测距(随机接入)响应作为对专用测距(随机接入)的响应。
在第二提议中,提出一种用于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的拥塞检测机制,尤其用于检测优先级等级是否为拥塞等级。基站可在预定义周期内连续监视每一优先级等级的利用率。在第二提议中,对于某优先级等级Pa,当基站发现在预定的较短周期期间,属于代码集Ca (0)的测距(随机接入)码的利用率大于预定义的利用率上阈值(upper threshold)时,可判定代码集Ca (0)为拥塞集。例如,预定义的利用率上阈值为55%,且预定义的较短周期为20毫秒。当代码集Ca (0)或代码集Ca (i)为拥塞集(其中i为临时配置的当前索引)时,等级Pa为拥塞等级。基站应连续监视优先级等级是否为拥塞等级。当检测到拥塞等级时,可使用第三提议来暂时减轻随机接入拥塞。
图2说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拥塞检测机制。事实上,图2还说明经由测距响应(或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暂时改变当前配置的实例,将在第三提议中描述所述实例。参看图2,无线通信装置20打算执行对延迟敏感的接入,且无线通信装置20已被网络或基站10指派较高优先级(例如,优先级等级P1)。步骤201和步骤202类似在步骤101和102,其中无线通信装置20接收系统信息,且用来自预设测距(随机接入)代码集C1 (0)中所选定的测距(随机接入)码执行专用测距(随机接入)。
在步骤203中,基站10检测到优先级等级P1(在当前配置中)为拥塞等级。因此,在步骤204中,基站10向无线通信装置20回复测距(随机接入)响应,且还经由测距(随机接入)响应通知无线通信装置20改变为临时配置(或配置改变)。在步骤205中,无线通信装置20采用临时配置。在步骤206中,无线通信装置20通过使用临时配置将另一专用测距(随机接入)发送到基站10。
在第三提议中,预设码分割{C1 (0)、C2 (0)、......、Cn (0)、CIN (0)、CHO (0)}可基于每一优先级等级的负载而暂时改变为其它配置i={C1 (i)、C2 (i)、......、Cn (i)、CIN (i)、CHO (i)}。如步骤204中所绘示,临时配置可为预定义的且由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每一临时配置可为(例如)对预设配置进行操作的重新排列规则(rearrangement rule)。换句话说,如果存在预定义的A个预设配置和B个临时配置(重新排列规则),那么可存在码分割的总共A×B个配置(configurations)。表I显示用于此些临时配置的设计原理的实例。所述设计原理是为一些较低优先级等级保留的一些测距(随机接入)码可暂时借给较高优先级等级。
表I
Figure BDA0000090339760000081
Figure BDA0000090339760000091
为了理解用于预设配置和临时配置的设计原理,根据下文中表II来阐释表I中的某些符号。表II提供实例以阐释表II中所显示的符号。举例来说,C1 (0)指代用于配置0中的优先级等级P1的代码集。在本揭露中,配置0指代预设配置。举例来说,最初在预设配置中,存在针对C1 (0)而排列的4个代码;针对C2 (0)而排列的2个代码;针对G3 (0)而排列的2个代码。CIN指代针对配置0中的初始测距(随机接入)而排列的代码集,其中CIN1为代码集CIN的第一半;CIN2为代码集CIN的第二半。举例来说,最初在预设配置中,针对CIN1排列12个代码;针对CIN2排列12个代码。
表II
  代码集
  C1 (0):4个代码
  C2 (0):2个代码
  C3 (0):2个代码
  CIN=CIN1+CIN2
  CIN1:12个代码
  CIN2:12个代码
  CHO=CHO1+CHO2
  CHO1:16个代码
  CHO1:16个代码
  C1=CIN1+CHO1
 C2=CIN1+CHO2
 C+=C1+C2
在表II中,CHO指代针对配置0中的越区移交测距(随机接入)而排列的代码集,其中CHO1为代码集CHO的第一半;CHO2为代码集CHO的第二半。举例来说,最初在预设配置中,存在针对CHO1而排列的16个代码;针对CHO2而排列的16个代码。此外,C1指代CIN1和CHO1的组合;C2指代CIN2和CHO2的组合。此外,C+指代C1与C2的组合。
基于表II中所显示的实例,可通过重新排列预设配置(或对预设配置进行操作)来找到临时配置。举例来说,在配置1中,针对优先级等级P1暂时重新排列的代码集可为C1 (0)与C1的组合。又例如,在配置5中,针对优先级等级P2暂时重新排列的代码集可为C2 (0)与C2的组合。再例如,在配置9中,针对优先级等级P3暂时重新排列的代码集可为C3 (0)与C+的组合。
在表I中,符号“φ”指代没有为对应配置中的特定测距(随机接入)保留代码集。举例来说,在配置3中,由于初始测距(随机接入)CIN和越区移交测距(随机接入)CHO的所有代码集均被借给优先级等级P1,因此将不存在为初始测距(随机接入)和越区移交测距(随机接入)保留的代码集。然而,本揭露不限于表I和表II,且用于不同优先级等级的码分割(在预设配置和临时配置中)可被设计为不同于表I和表II,以便满足无线通信网络的实际系统要求。
在第四提议中,当基站检测到某优先级等级Pa为拥塞等级时,所述基站可采用临时配置j以借得一些测距(随机接入)码,使得代码集Ca (j)足够大以减轻优先级等级Pa的拥塞情况。基站可经由测距响应消息(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来通知(其无线电服务覆盖范围内的)移动台配置改变。在减轻拥塞情况之后,基站选择合适的配置h以归还所借的测距(随机接入)码。然而,本揭露不限于此,且在其它实施例中,基站也可通过暂时为优先级等级分配时域、频域或码域中的一条新无线电资源来增加所述优先级等级的专用随机接入机会。
由于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不是广播信息,所以一个将执行低优先级测距(随机接入)尝试的无线通信装置可能未意识到配置改变。因此,此无线通信装置将可能使用已借给较高优先级等级Pa的测距(随机接入)码。在第五提议中,当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具有改变为临时配置的通知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时,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可确定所用的测距(随机接入)码是否已借给较高优先级等级Pa。如果确定结果为是,那么无线通信装置将放弃使用从基站分配的上行无线资源(UL)准予带宽来发送其MAC消息。
图3说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优先化竞争解决方案操作。参看图3,最初在步骤301到步骤304(类似在步骤201到步骤204)中,较高优先级等级(例如,优先级等级P1)M2M装置21接收系统信息,且执行具有从预设测距(随机接入)代码集C1 (0)中所选定的测距(随机接入)码执行专用测距(随机接入),基站10检测到优先级等级P1(在当前配置中)为拥塞等级,所以基站10向较高优先级等级M2M装置21回复测距(随机接入)响应,且还经由测距(随机接入)响应通知较高优先级等级M2M装置21改变为临时配置。步骤304中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受其它执行测距(随机接入)的那些无线通信装置监视。
在步骤305中,较高优先级等级M2M装置21采用临时配置,且通过使用所述临时配置将另一专用测距(随机接入)发送到基站10。同时,另一较低优先级等级M2M装置22接收系统信息,且用从预设测距(随机接入)代码集CIN (0)中所选定的测距(随机接入)码执行初始测距(随机接入)。由于较低优先级等级M2M装置22未意识到配置改变,所以其可使用已借给较高优先级等级P1的测距(随机接入)码。在步骤306中,当较低优先级等级M2M装置22接收到具有改变为临时配置的通知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时,较低优先级等级M2M装置22可发现所用的测距(随机接入)码已借给较高优先级等级P1。这暗示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由基站10准予的UL带宽也可由较高优先级等级无线通信装置21使用。因此,较低优先级等级M2M装置22随后在步骤307中放弃UL准予带宽,且在步骤308中较高优先级等级无线通信装置21继续将MAC请求消息发送到基站10。换句话说,由较低优先级等级M2M装置22接收的具有改变为临时配置的通知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可为一指示,其指示随机接入消息可能遭遇竞争,且较高优先级无线通信装置可使用来自基站的上行链路准予。
然而,旧式用户设备(legacy UEs)在接收到具有改变为临时配置的通知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之后不能发现所用的测距(随机接入)码已被借给较高优先级等级。为了提供向后兼容性(backward compatibility),本揭露提出对每一个临时安排给其它优先级等级的测距(随机接入)码,其测距响应(或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中的响应为“未成功”状态,但在测距响应(或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添加新的扩展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IE),其中所述扩展信息元素进一步指示对测距(随机接入)码的实际响应。因此,支持所提出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可读取实际响应。另一方面,不支持所提出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的旧式用户设备可读取“未成功”状态的响应。
图4说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优先化竞争解决方案操作。参看图4,所述情形包含打算执行初始测距(随机接入)的正常用户设备30和具有相同优先级等级P1的MTC装置21、22、23。在步骤401中,MTC装置21、22、23全部遭遇紧急情况,且因此在步骤402中,MTC装置21、22、23全部试图执行测距(随机接入)。在步骤402中,MTC装置21、22、23从测距(随机接入)代码集C1 (0)分别且随机选择测距(随机接入)码,且将测距(随机接入)码发送到基站10。在步骤403中,基站10检测到测距(随机接入)代码集C1 (0)的拥塞情况。因此,在步骤404中,基站10选择临时配置j,且针对所述临时配置起始定时器Tcongestton_1。在步骤405中,基站10发送具有标志=j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或RAR)消息,且对属于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C1 (0)的所有测距(随机接入)码响应“退让(backoff)”。在接收到具有标志=j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或RAR)消息之后,MTC装置21、22、23可知道预设配置改变为配置j。
因此,在步骤406中,MTC装置21、22、23基于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响应而分别执行较短随机退让程序。在步骤407中,MTC装置21、22、23从测距(随机接入)代码集C1 (j)分别且随机选择测距(随机接入)码,且将测距(随机接入)请求发送到基站10。同时,在MTC装置21、22、23在步骤407中分别执行测距(随机接入)的周期期间,用户设备30在步骤408中执行初始测距(随机接入)。在(例如)一帧内或跨越若干个帧的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时隙中发送所有测距(随机接入)消息,如图4中所说明。
根据关于向后兼容性的先前论述,在接收到步骤407的测距(随机接入)和步骤408的初始测距(随机接入)之后,基站10回复具有标志=j的另一测距响应(或RAR)消息,通过使用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扩展信息元素对属于C1 (j)的所有测距(随机接入)码响应“成功”状态,且通过使用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原始信息元素在配置j中每一个临时安排给优先级等级P1暂时重新排列的所有测距(随机接入)码响应“未成功”状态。由于用户设备30仅可读取“未成功”状态的响应,且MTC装置21、22、23可读取“成功”状态的响应,所以在步骤410中,用户设备30(suspend)暂停其测距(随机接入)意图,且放弃UL准予带宽。另一方面,在步骤409之后,MTC装置21、22、23可使用UL准予带宽来继续后面的发送。
以下是基站的操作,其用于暂时改变配置,以便减轻随机接入拥塞情况。假设i为当前使用的临时配置的索引,其中i=0意味着使用预设配置。当基站检测到某优先级等级Pa为拥塞等级时,所述基站可选择合适的配置j使得
Figure BDA0000090339760000131
且开始定时器Tcongestion_a。定时器Tcongestion_a是为优先级等级Pa特别安排(且维持)。如果定时器Tcongestion_a已开始,那么其应延长。基站发送具有log2(K+1)个位的标志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以指示暂时使用哪个配置,其中k为临时配置的数目。注意,其它正在执行测距(随机接入)程序的那些无线通信装置将监视指示临时配置的此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基站可将对具有码c∈Ca (i)的所有CDMA测距(随机接入)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设定为“退让”。当定时器Tcongestion_a期满时,基站可选择合适的配置h,使得Ca (h)=Ca (0)。如果针对所有的1≤a≤n,Tcongestion_a=0,那么h=0。就是说,当用于每一优先级等级P1、P2、P3、...、Pn的所有定时器均期满时,选择预设配置。如果支持向后兼容性,那么对每一个临时安排给另一优先级等级的每一测距(随机接入)码,基站可将测距响应(或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中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设定为“未成功”状态,但在测距响应(或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添加新的扩展信息元素,其中所述扩展信息元素进一步指示对测距(随机接入)码的实际响应(例如,“退让”、“成功”状态或“未成功”状态。)
图5为说明基站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暂时改变配置的操作的流程图。参看图5,在步骤501中,基站将i设定为当前使用的临时配置的索引。在步骤502中,基站确定所述基站是否接收到测距(随机接入)码c。在步骤502中,当基站接收到测距(随机接入)码c时,在步骤502之后执行步骤503;否则,在步骤502之后执行步骤505。
在步骤503中,基站进一步确定是否所接收到的测距(随机接入)码c属于Ca (i),且优先级等级Pa是否为拥塞等级。当基站确认所接收到的测距(随机接入)码满足c∈Ca (i),且优先级等级Pa为拥塞等级时,那么在步骤503之后执行步骤504;否则,在步骤503之后执行步骤505。
在步骤504中,为了减轻随机接入拥塞情况,基站选择合适的配置j使得
Figure BDA0000090339760000141
且开始或延长定时器Tcongestion_a。在步骤505中,基站确定是否到了发送测距(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当基站确认到了发送测距(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时,在步骤505之后执行步骤506;否则,在步骤505之后执行步骤502。
在步骤506中,基站确定log2(k+1)个位的标志(用于测距响应消息)以指示暂时使用哪个配置,且发送具有log2(k+1)个位的标志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k为临时配置的数目。在步骤507中,基站确定定时器Tcongestion_a是否期满。当定时器Tcongestion_a在步骤507中期满时,在步骤507之后执行步骤508;否则,执行步骤501。在步骤508中,当定时器Tcongestion_a期满时,基站选择合适的配置h,使得Ca (h)=Ca (0)。在步骤508之后执行步骤501。
当闲置M2M装置打算以优先级等级Pa执行网络进入(network entry)以用于发送对延迟敏感的消息时,所述M2M装置首先接收系统消息以知道测距(随机接入)码分割的当前预设配置。在获得预设配置之后,M2M装置随机选择测距(随机接入)码c∈Ca (0)以执行CDMA测距。如果基站检测到测距(随机接入)码,那么基站回复标志以指示暂时使用的是哪个配置,以及测距(随机接入)响应以指示CDMA测距(随机接入)是成功、不成功还是需要短暂退让(即,基站检测到拥塞的情况)。出于阐释的目的,假设标志的值为i。当Ca (i)=Ca (0)(即,配置i中为优先级等级Pa保留的测距(随机接入)代码集未改变)且CDMA测距(随机接入)的响应不成功时,M2M装置执行随机退让,且接着再次执行CDMA测距(随机接入)。如果Ca (i)=Ca (0)且CDMA测距(随机接入)的响应成功,那么基站接着分配UL准予带宽此成功的测距尝试。而且,M2M装置使用UL准予带宽以发送后续的MAC请求消息,且等待基站对应的响应消息。
当Ca (i)≠Ca (0)(即,Pa为拥塞等级,且配置暂时改变为i)时,M2M装置执行短暂的随机退让,且接着再次执行具有测距码c′∈Ca (i)的CDMA测距(随机接入)。当在接收到第二CDMA测距(随机接入)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标志仍等于i时,M2M装置根据第二CDMA测距(随机接入)的结果进行操作。否则,当标志改变为j且j≠i时,应进一步讨论M2M装置的操作,以便保证较高优先级测距比较低优先级测距被较早服务。当临时配置从i改变为j时,这意味着在M2M装置接收到第一CDMA测距(随机接入)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某优先级等级Pb中发生随机接入拥塞情况,或某定时器Tcongestion_b期满。当Ca (j)等于Ca (i)时,M2M装置根据第二CDMA测距(随机接入)的结果进行操作。当
Figure BDA0000090339760000151
时,这意味着在将配置从0改变为i之后,优先级等级Pa中仍发生随机接入拥塞情况,所以基站再次将配置从i改变为j。因此,在此情况下,M2M装置应执行短暂随机退让,且接着再次以测距(随机接入)码c”∈Ca (j)执行CDMA测距(随机接入)。否则,当
Figure BDA0000090339760000152
时,这意味着属于Ca (i)的一些测距(随机接入)码被借给配置j中的等级Pb或者Tcongestion_a期满。在这种情况下,当测距(随机接入)码c′属于配置j中的优先级等级Pb且优先级次序为Pa<Pb时,M2M装置的第二CDMA测距(随机接入)可能与等级Pb中的另一CDMA测距冲突。因此,在此情况下,M2M装置应假设第二CDMA测距(随机接入)不成功,即使测距(随机接入)响应为成功也是如此。否则,当优先级次序为Pa≥Pb时,M2M装置根据第二CDMA测距的结果进行操作。用于在等级Pa中发送对延迟敏感的业务的M2M装置的详细测距操作描述如下。
图6为用于发送对延迟敏感的业务的M2M装置的测距(随机接入)操作的流程图。参看图6,在步骤601中,处于优先级等级Pa的M2M装置执行以测距(随机接入)码c∈Ca (0)执行测距(随机接入)。在步骤602中,M2M装置从基站接收具有标志i(即,当前配置为配置i)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步骤603中,M2M装置确定Ca (i)是否等于Ca (0)。如果M2M装置确认Ca (i)=Ca (0),那么在步骤603之后执行步骤604;否则,当M2M装置确认Ca (i)≠Ca (0)时,那么在步骤603之后执行步骤607。
在步骤604中,M2M装置根据所接收到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来确定先前的测距(随机接入)是否成功。当M2M装置确认先前的测距(随机接入)成功时,那么在步骤604之后执行步骤605;否则,在步骤604之后执行步骤607。在步骤605中,M2M装置使用所分配的UL准予带宽来发送进一步的请求消息且完成网络进入。在步骤606中,M2M装置随后发送对延迟敏感的消息。
另一方面,在步骤607中,M2M装置执行(短暂)随机退让程序,且接着再次以重新选定的测距码c′∈Ca (i)执行测距(随机接入),其中配置i为当前配置。在步骤608中,M2M装置接收具有标志为j(注意,j可等于i或不等于i)的第二测距(随机接入)响应。在步骤609中,M2M装置确定是否满足以下条件:(Ca (j)=Ca (i))或(c′∈Cb (j)且Pa>Pb)。当满足上述条件(即,确定结果为是)时,那么在步骤609之后再次执行步骤604;否则,在步骤609之后执行步骤607。在步骤606之后,完成M2M装置的测距(随机接入)操作。
当闲置移动台打算执行正常网络进入时,其也首先接收系统信息。在获得预设配置之后,移动台随机选择测距(随机接入)码c∈CIN (0)以执行CDMA测距。当测距响应消息中指示的标志为i且c∈CIN (i)时,移动台根据CDMA测距(随机接入)的结果进行操作。否则,当
Figure BDA0000090339760000161
时,这意味着某优先级等级Pa中发生随机接入拥塞情况,且测距(随机接入)码c被借给配置i中的等级Pa。由于正常初始测距(随机接入)的优先级比所有等级低,因此如果测距(随机接入)码c被借给配置i中的等级Pa,那么移动台的CDMA测距(随机接入)可能与等级Pa中的另一CDMA测距冲突。因此,在此情况下,移动台应假设CDMA测距(随机接入)不成功,即使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成功也是如此。用于执行正常网络进入的移动台的详细测距(随机接入)操作描述如下。
图7为用以执行正常网络进入的移动台的测距操作的流程图。参看图7,在步骤701中,移动台以测距(随机接入)码c∈CIN (0)执行测距(随机接入)。在步骤702中,移动台从基站接收具有标志i(即,当前配置从预设配置改变为配置i)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步骤703中,M2M装置确定是否满足
Figure BDA0000090339760000162
如果移动台确认
Figure BDA0000090339760000163
那么在步骤703之后执行步骤706;否则,如果移动台确认c∈CIN (i),那么在步骤703之后执行步骤704。
在步骤704中,移动台根据所接收到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来确定先前的测距(随机接入)是否成功。当移动台确认先前的测距(随机接入)成功时,那么在步骤704之后执行步骤705;否则,在步骤704之后执行步骤706。在步骤705中,移动台使用所分配的UL准予带宽来发送进一步的请求消息且完成网络进入。
在步骤706中,移动台确定测距码集CIN (i)是否为空集(empty set),其中配置i为当前使用的配置。当移动台在步骤706中确认测距(随机接入)代码集CIN (i)为空集时,那么在步骤706之后执行步骤707;否则,如果移动台在步骤706中确认测距(随机接入)代码集CIN (i)不为空集,那么在步骤706之后执行步骤708。在步骤707中,移动台在预定义的时间间隔期间暂停,其中预定义的时间间隔可(例如)提前在来自基站的系统信息中广播。
在步骤708中,移动台执行随机退让程序,且接着再次以重新选定的测距(随机接入)码c′∈CIN (i)执行测距(随机接入),其中配置i为当前配置。在步骤709中,移动台接收具有标志为j(注意,j可等于i或不等于i)的测距(随机接入)响应。在步骤710中,移动台进一步确定是否满足以下条件:选定的测距(随机接入)码
Figure BDA0000090339760000171
当满足上述条件时,那么在步骤710之后执行步骤706;否则,在步骤710之后执行步骤704。在步骤705之后完成执行正常网络进入的移动台的测距(随机接入)操作。
【第二示范性实施例】
根据LTE中所指定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程序,当多个用户设备选择同一随机接入资源(即,同一前同步码(preamble)、同一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PRACH)和同一子帧)时,这些用户设备可使用RAR中由eNB给定的同一UL准予带宽来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也称为Msg3),进而导致冲突。为了解决竞争,用户设备在Msg3中将其识别符(identifier)发送到网络。此外,对Msg3发送采用非自适应混合自动请求反馈消息(HARQ)以便增加成功解码的概率。如果eNB从某用户设备成功接收到Msg3,那么其回送所接收到的用户设备识别符以解决竞争。已接收到其识别符(ID)的用户设备继续发送,而其它用户设备将退让且再次尝试。
用于Msg3的HARQ发送的最大数目由SIB2中的参数maxHARQ-Msg3Tx配置。如果参数maxHARQ-Msg3Tx也应用于MTC装置(也称为M2M装置),那么MTC装置经历与正常用户设备相同的接入冲突概率。然而,来自MTC装置的多数随机接入尝试具有比正常用户设备低的优先级。为了保证较高优先级测距(随机接入)比较低优先级测距(随机接入)被较早服务,可使用图3中所说明的(优先化竞争解决方案的)机制。就是说,提出一种优先化竞争解决方案方法以增加eNB从正常用户设备而不是其它MTC装置成功接收到Msg3的概率。
图8说明根据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参看图8,在步骤801中,用户设备30和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两者选择同一随机接入资源来执行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程序。而且,用户设备30主要实行人对人(human-to-human,H2H)业务(traffic)。在eNB 10接收到RA消息之后,eNB 10在步骤802中回复具有UL准予带宽的随机接入响应(RAR)。在步骤803中,由于用户设备30和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两者选择同一RA资源,因此用户设备30和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通过使用由eNB 10在所回复的RAR消息中准予的同一UL带宽来发送Msg3。在步骤804中,eNB 10未能成功解码Msg3,所以eNB 10向用户设备30和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两者回复HARQ否定确认消息(NACK)。来自eNB 10的HARQ NACK隐含地通知用户设备30和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两者其先前的RA程序不成功。
在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中,在步骤805中,当从eNB接收到HARQ NACK时,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放弃Msg3重发。事实上,当用户设备30和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两者从eNB 10接收到HARQ NACK时,用户设备30选择用于Msg3的HARQ发送的第一上阈值,且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选择用于Msg3的HARQ发送的第二上阈值。举例来说,用于Msg3的HARQ发送的最大数目为SIB2中的maxHARQ-Msg3Tx,且maxHARQ-Msg3Tx=INTEGER(1∶8)。用户设备30可选择“8”作为用于Msg3的HARQ发送的第一上阈值。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可选择“1”作为用于Msg3的HARQ发送的第二上阈值。因此,用户设备30在步骤806中重发Msg3,因为针对用户设备30的用于Msg3的HARQ发送的数目尚未超过用于Msg3的HARQ发送的第一上阈值。换句话说,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应减小用于Msg3的非自适应HARQ发送的数目。由于用户设备30具有重发Msg3的更多机会,因此eNB 10从用户设备30成功接收到Msg3的概率比从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成功接收到Msg3的概率大大增加。
在步骤807中,eNB 10从用户设备30成功接收到Msg3,所以eNB 10将HARQ确认(acknowledgement,ACK)发送到用户设备30。在步骤808中,eNB 10进一步将Msg4(具有对应于来自用户设备30的Msg3的用户设备ID)发送到用户设备30和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两者。因此,在步骤809中,当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接收到Msg 4(具有用户设备ID)时,所述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意识到Msg 4并不是给自己的,且因此竞争得以解决。在步骤810中,用户设备30继续后续发送或过程。在步骤811中,较低优先级MTC装置32执行退让程序。
总之,根据本揭露的示范性实施例,提出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为不同优先级等级保留专用随机接入机会,其中随机接入尝试根据延迟要求而提前被分类成若干个优先级等级。针对此些专用测距(随机接入)机会而提出一种拥塞检测机制。当基站检测到拥塞情况时,可经由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动态或暂时修改随机接入的参数或配置。提出一种优先化竞争解决方案,以保证较高优先级接入比较低优先级接入被较早处理。提出另一优先化竞争解决方案以减少较低优先级M2M装置的随机接入对H2H业务的影响。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在不脱离本揭露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所揭示的实施例的结构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鉴于前述内容,希望本揭露涵盖对本揭露的修改和变化,只要所述修改和变化属于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的范围。

Claims (32)

1.一种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适合于基站检测随机接入的拥塞情况,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随机接入尝试的延迟要求,将无线通信装置的所述随机接入尝试分类成至少一优先级等级;
使所述优先级等级中的每一个分别与一组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相关联;
广播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预设配置;
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接收随机接入消息;
检测所述随机接入消息的拥塞情况;
当检测到一些随机接入消息的所述拥塞情况时,改变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以及
通过响应消息向所发送的随机接入消息被拥塞的一些无线通信装置通知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所述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优先级等级为单个等级或多个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包括专用码、专用时隙、专用频率资源,以及所述专用码、所述专用时隙或所述专用频率资源的任何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所述预设配置的步骤包括:
周期性地广播所有所述优先级等级的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所述预设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随机接入消息的所述拥塞情况的步骤包括:
在预定义周期内监视每一个所述优先级等级中的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利用率;以及
当在所述预定义周期内所述优先级等级中的第一优先级等级的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所述利用率大于预定义的利用率上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优先级处于拥塞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优先级等级为多个等级,所述改变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步骤包括:
通过暂时借得至少一第二优先级等级的随机接入机会来增加第一优先级等级的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二优先级等级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所述改变包括临时配置,所述临时配置为对所有优先级等级的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预设配置进行操作的重新排列规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所述改变包括临时配置为预定义的且编入索引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优先级等级为所述单个等级或多个等级,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所述改变包括:
通过暂时在时域中、频域中或码域中分配一条新的无线电资源来增加第一优先级等级的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所述改变包括临时配置,且所述改变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步骤包括:
维持用于第一优先级等级的定时器来指示所述临时配置的有效周期;以及
当所述定时器期满时,将所述临时配置改变为所述第一优先级等级的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另一临时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分别维持用于至少一优先级等级Pa的至少一定时器Tcongestion_a,所述定时器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优先级等级Pa的所述临时配置的至少一有效周期;以及
当用于所有所述至少一优先级等级Pa的所有所述至少一定时器Tcongestion_a期满时,将所述临时配置恢复为所有优先级等级的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预设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优先级等级为多个等级时,所述通过所述响应消息来通知所述专用随机接入机会的所述改变的步骤包括:
通过使用随机接入响应中的原始信息元素来响应“未成功”状态,并且添加指示实际响应的扩展信息。
13.一种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适合于实现无线通信装置的优先化竞争解决方案,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随机接入机会来用基站发送随机接入消息;
从所述基站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作为对所述随机接入消息的响应,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包括上行链路准予;
从所述基站接收指示;以及
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消息的所述指示和优先级等级,确定放弃来自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准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指示所述随机接入消息遭遇竞争,且较高优先级等级的无线通信装置使用来自所述基站的所述上行链路准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为所述随机接入消息中的临时配置的索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示和所述优先级等级确定放弃来自所述基站的所述上行链路准予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机会是否被借给所述临时配置中的较高优先级等级;
当所述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机会未被借给所述临时配置中的较高优先级等级时,使用来自所述基站的所分配的上行链路准予来继续发送请求消息;以及
当所述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机会被借给所述临时配置中的较高优先级等级时,确定放弃来自用于发送请求消息的所述基站的所述上行链路准予。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为混合自动请求反馈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示和所述优先级等级确定放弃来自所述基站的所述上行链路准予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无线通信是否为较低优先级等级无线通信装置;
确定所述混合自动请求反馈消息是否为否定确认消息;以及
当无线通信为较低优先级等级无线通信装置且所述混合自动请求反馈消息为否定确认消息时,确定放弃来自用于发送请求消息的所述基站的所述上行链路准予。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无线通信装置支持所述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时,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仅读取扩展信息;以及
当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无线通信装置不支持所述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时,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仅读取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的原始信息元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信息中的实际响应为“退让”、“成功”状态或“未成功”状态。
21.一种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适合于无线通信装置发送对延迟敏感的消息,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来自针对优先级Pa的预设配置的代码集Ca (0)的第一随机接入码来发送第一随机接入消息;
接收来自基站的具有第一指示符的第一随机接入响应,其中所述第一指示符指示所述预设配置改变为当前配置i;
确定所述当前配置i的代码集Ca (i)是否与所述预设配置的所述代码集Ca (0)相同;
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响应,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消息是否成功;
当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消息成功且所述代码集Ca (i)与所述代码集Ca (0)相同时,通过使用来自所述基站的所分配的上行链路准予来发送随后的请求消息;
完成网络进入;以及
发送所述对延迟敏感的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基站接收随机接入码分割的所述预设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代码集Ca (i)不同于所述代码集Ca (0),或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消息未成功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执行短暂随机退让且发送具有从所述当前配置的所述代码集Ca (i)选择的第二随机接入码的第二随机接入消息;以及
接收具有第二指示符的第二随机接入响应,其中所述第二指示符指示所述当前配置为配置j,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响应为所述第二随机接入消息的对应响应。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配置j的代码集Ca (j)与所述代码集Ca (i)相同;且
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第二随机接入码来自在所述配置j下针对优先级Pb分配的代码集,且所述优先级Pa高于所述优先级Pb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或所述第二条件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响应,确定所述第二随机接入消息是否成功。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既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也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执行短暂随机退让,且发送具有从所述当前配置的代码集选择的第三随机接入码的第三随机接入消息。
27.一种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适合于无线通信装置执行网络进入程序,所述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使用来自为预设配置的初始随机接入而排列的代码集CIN (0)的第一随机接入码来发送第一随机接入消息;
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具有第一指示符的第一随机接入响应,其中所述第一指示符指示所述预设配置改变为当前配置i;
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码是否属于所述当前配置i的代码集CIN (i)
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响应,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消息是否成功;
当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码属于所述代码集CIN (i)且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消息成功时,通过使用来自所述基站的所分配的上行链路准予来发送随后的请求消息;以及
完成所述网络进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基站接收随机接入码分割的所述预设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码不属于所述代码集CIN (i),或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消息未成功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代码集CIN (i)是否为空集;
当所述代码集CIN (i)不为空集时,执行短暂随机退让,且发送具有从所述当前配置的所述代码集CIN (i)选择的第二随机接入码的第二随机接入消息;以及
接收具有第二指示符的第二随机接入响应,其中所述第二指示符指示所述当前配置为配置j,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响应为所述第二随机接入消息的对应响应;以及
确定所述第二随机接入码是否属于所述当前配置j的代码集CIN (j)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代码集CIN (i)为空集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预定义时间间隔期间暂停当前随机接入尝试;以及
返回以使用来自所述代码集CIN (0)的第三随机接入码来发送第三随机接入消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随机接入码不属于所述当前配置j的所述代码集CIN (j)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返回以确定所述当前配置j的所述代码集CIN (j)是否为空集。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随机接入码属于所述当前配置j的所述代码集CIN (j)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响应,确定所述第二随机接入消息是否成功。
CN201110267254.6A 2010-09-10 2011-09-09 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 Active CN1024048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178610P 2010-09-10 2010-09-10
US61/381,786 2010-09-10
US13/224,346 2011-09-02
US13/224,346 US8705352B2 (en) 2010-09-10 2011-09-02 Prioritized random access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4865A true CN102404865A (zh) 2012-04-04
CN102404865B CN102404865B (zh) 2014-10-15

Family

ID=45806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7254.6A Active CN102404865B (zh) 2010-09-10 2011-09-09 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05352B2 (zh)
CN (1) CN102404865B (zh)
TW (1) TWI435632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7644A (zh) * 2014-08-06 2017-05-3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设备到设备(d2d)先占和接入控制
WO2017173892A1 (zh) * 2016-04-06 2017-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拥塞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615867A (zh) * 2015-03-27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36131A (zh) * 2015-07-14 2018-03-23 索尼公司 用于对共享传输介质的依赖于业务模式的接入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214599A1 (zh) * 2018-05-11 2019-11-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资源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0691373A (zh) * 2019-01-29 2020-01-14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拥塞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019762A1 (zh) * 2018-07-27 2020-0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34333A (zh) * 2017-08-21 2020-04-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优先化随机接入过程
CN114286374A (zh) * 2021-12-15 2022-04-05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拥塞等级检测及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70721B1 (ko) 2008-02-01 2022-03-04 옵티스 와이어리스 테크놀로지, 엘엘씨 통신 단말기 및 우선순위가 매겨진 제어 정보를 사용하는 방법
WO2010058466A1 (ja) * 2008-11-20 2010-05-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特定情報配信方法、および特定情報受信方法
EP2543175B1 (en) * 2010-03-01 2018-05-0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achine-to-machine gateway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ity
EP2632213B1 (en) * 2010-10-21 2016-12-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network entry/reent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913259B1 (ko) * 2010-11-08 2018-10-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rrc 연결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198216B2 (en) * 2011-01-07 2015-11-24 Broadcom Corporation Wait timer for delay tolerant terminal
GB2488512B (en) * 2011-01-28 2015-03-11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KR20120095138A (ko) * 2011-02-18 2012-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기 간 통신 서비스를 위한 초기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US9544124B2 (en) * 2011-04-12 2017-01-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ging at M2M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785668B1 (ko) * 2011-05-02 2017-10-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m2m 장치의 레인징 수행방법 및 장치
TWI475905B (zh) * 2011-05-31 2015-03-01 Innovative Sonic Corp 在無線通訊中避免傳統網路之無線存取網路過載的方法和裝置
US8929267B2 (en) * 2011-08-25 2015-0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in idle mode using identifier type
EP2754323B1 (en) * 2011-09-08 2015-11-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random acces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23147B2 (en) * 2011-10-03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tering and processing received vehicle peer transmissions based on reliability information
US9025498B2 (en) * 2011-12-28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lication layer access channel congestion avoidance in group communications over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s
US9077756B1 (en) * 2012-03-05 2015-07-07 Symantec Corporation Limiting external device access to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according to device type and connection context
WO2013138701A2 (en) 2012-03-16 2013-09-1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in wireless systems
US9246874B2 (en) * 2012-06-29 2016-01-2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Virtual domain name system
JP6012305B2 (ja) 2012-07-06 2016-10-2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US9282572B1 (en) * 2012-08-08 2016-03-08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Enhanced access class barring mechanism in LTE
JP5977128B2 (ja) * 2012-09-13 2016-08-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CN104054377B (zh) * 2012-09-29 2018-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拥塞控制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064067A (zh) 2012-09-29 2018-05-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用户设备与网络连接的方法及移动管理设备
GB2509071B (en) 2012-12-19 2018-07-11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9485604B2 (en) * 2013-01-27 2016-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configura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9179242B2 (en) * 2013-04-05 2015-11-03 Alcatel Luc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gistering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scheduling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device transmissions
US9609499B2 (en) * 2013-05-22 2017-03-28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prioritize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emergency access
CN104253788B (zh) * 2013-06-26 2019-07-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客户端、页面引擎及系统
GB2531221B (en) 2013-08-01 2020-04-15 Toshiba Res Europe Limited RAN overload control for M2M communications in LTE networks
WO2015046944A1 (ko) * 2013-09-26 2015-04-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d2d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CN105264968B (zh) * 2014-04-29 2019-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的装置及方法
US9521514B2 (en) 2014-11-25 2016-12-13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031287B (zh) * 2015-01-26 2019-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US9980284B2 (en) 2015-03-13 2018-05-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ention-based reservations of network resources
WO2017075790A1 (zh) * 2015-11-05 2017-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设备、方法及系统
EP3244682B1 (en) * 2016-05-12 2020-08-19 ASUSTek Computer Inc. Uplink transmission in shorten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224779B2 (ja) * 2016-07-13 2017-11-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8084635A1 (ko) * 2016-11-03 2018-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ngs에서 eps로 이동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TWI611715B (zh) * 2016-11-16 2018-01-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無線裝置及其隨機存取方法
US10681727B2 (en) * 2016-12-19 2020-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parameter selection during random access message transmission and retransmission
EP3567927B1 (en) * 2017-01-23 2022-03-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US10292160B1 (en) * 2017-02-17 2019-05-14 Sprint Spectrum L.P. Prioritizing uplink grants to mobile devices assigned to frequencies subject to group delay variation
FR3080254A1 (fr) * 2018-04-13 2019-10-18 Orange Dispositifs, systemes et procedes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pour l'etablissement de services critique en latence
US10555119B2 (en) * 2018-07-06 2020-02-04 Apple Inc. Ranging priority indication
CN113728717B (zh) * 2019-04-24 2024-06-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2步与4步ra过程之间切换和竞争解决的方法和设备
US11596004B2 (en) * 2021-03-25 2023-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random access channel occasion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7396B1 (en) * 1999-12-13 2003-05-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throughput in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idle time slot scheduling
CN1679350A (zh) * 2002-08-23 2005-10-05 摩托罗拉公司 专用高优先级接入信道
CN101272608A (zh) * 2007-03-21 2008-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侦听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
US20100074204A1 (en) * 2008-09-16 2010-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during random access
US20100227636A1 (en) * 2007-11-14 2010-09-09 Yeong Hyeon Kwon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based on prior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842034D1 (de) * 1998-10-05 2011-01-20 Sony Deutschland Gmbh Prioritätsschema für einen Zufallszugriffskanal
US20020118661A1 (en) * 2000-12-22 2002-08-29 Daniel Voce Method of optimizing random access performan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ing dynamically controlled persistence techniques
US7733896B2 (en) * 2002-08-19 2010-06-08 Alcatel-Lucent Usa Inc. Dynamic access priority scheme
US7990927B2 (en) 2006-10-31 2011-08-0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093218A2 (en) 2007-01-31 2008-08-07 Nokia Corporation Emergency and priority calling support in wimax
US9462443B2 (en) 2007-04-17 2016-10-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handling radio access and to prioritize subscribers in case of an emergenc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7396B1 (en) * 1999-12-13 2003-05-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throughput in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idle time slot scheduling
CN1679350A (zh) * 2002-08-23 2005-10-05 摩托罗拉公司 专用高优先级接入信道
CN101272608A (zh) * 2007-03-21 2008-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侦听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
US20100227636A1 (en) * 2007-11-14 2010-09-09 Yeong Hyeon Kwon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based on priority
US20100074204A1 (en) * 2008-09-16 2010-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during random access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12980B2 (en) 2014-08-06 2021-05-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to-device (D2D) pre-emption and access control
CN106797644A (zh) * 2014-08-06 2017-05-3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设备到设备(d2d)先占和接入控制
US11758519B2 (en) 2014-08-06 2023-09-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to-device (D2D) pre-emption and access control
US10743293B2 (en) 2014-08-06 2020-08-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 to-device (D2D) pre-emption and access control
CN106797644B (zh) * 2014-08-06 2021-01-2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设备到设备(d2d)先占和接入控制
CN107615867A (zh) * 2015-03-27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071168B2 (en) 2015-03-27 2021-07-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station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7836131A (zh) * 2015-07-14 2018-03-23 索尼公司 用于对共享传输介质的依赖于业务模式的接入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173892A1 (zh) * 2016-04-06 2017-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拥塞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34333A (zh) * 2017-08-21 2020-04-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优先化随机接入过程
WO2019214599A1 (zh) * 2018-05-11 2019-11-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资源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WO2020019762A1 (zh) * 2018-07-27 2020-0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13064A (zh) * 2018-07-27 2023-05-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25519B2 (en) 2018-07-27 2023-11-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691373B (zh) * 2019-01-29 2023-06-06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拥塞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691373A (zh) * 2019-01-29 2020-01-14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拥塞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286374A (zh) * 2021-12-15 2022-04-05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拥塞等级检测及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86374B (zh) * 2021-12-15 2023-08-25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拥塞等级检测及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35632B (zh) 2014-04-21
US8705352B2 (en) 2014-04-22
US20120063305A1 (en) 2012-03-15
TW201212678A (en) 2012-03-16
CN102404865B (zh)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4865B (zh) 优先化随机接入方法
US11290948B2 (en) Access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eng et al. Overload control for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 in LTE-advanced system
CN102238752B (zh) 一种mtc设备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及mtc设备
CN110856271B (zh) 设备到设备终端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5557056B (zh) 用于改善随机接入消息的发送的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7864499B (zh) 用户设备的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447546B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0574482A (zh) 用于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033613A1 (en) Enhanced rach design for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CN102740492B (zh) 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EP3503469B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common message and device
CN102740374B (zh) 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378364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实现随机接入的系统
CN111149414A (zh) 参与优先的随机接入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EP2943016A1 (en) Coverage exten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555114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rocessing common search area
CN107026721B (zh) 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Toor et al. Evolution of random access process: From Legacy networks to 5G and beyond
de Andrade et al. The impact of 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on the access probability of human-to-human users in LTE networks
CN106465338B (zh) 用于低功率d2d通信的基于竞争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EP256626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ranging
Wei et al. Random Access Mechanism Based on Priority Discrimination in Internet of Th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