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3519B - 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3519B
CN102403519B CN201110238837.6A CN201110238837A CN102403519B CN 102403519 B CN102403519 B CN 102403519B CN 201110238837 A CN201110238837 A CN 201110238837A CN 102403519 B CN102403519 B CN 1024035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grated
bye
pass
electrolyte
fluid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88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3519A (zh
Inventor
陈继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1102388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35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3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3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3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3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主要特点在于通过集成支管路和集成总管路将若干个液流电池、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和储备电堆组集成为一个整体,协调管理该系统中的液流电池的电堆组和储液罐的数量。本发明中的集成系统,可以实现统一调配液流电池系统的功率和容量,辅机系统互为冗余,从而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系统,具体讲涉及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电能是一种难以存储而又不可或缺的商品,任何时刻它的生产都要满足用电需求,因此人们一直寻找经济可行的储能技术,以平衡供需关系,稳定电力供应。电能存储在以下几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行电能管理,用电高峰时协助发电,平衡负载以维护电网的稳定;提供电能辅助服务,包括频率调节、运转备用、固定存储、长期存储;分散在电能传输与分布的节点上,进行电压控制,提高电能质量及系统稳定;与太阳能、风能等再生源结合,解决用电与发电的时段差矛盾,稳定再生能源的输出,提高其在能源中的比例;作为政府、医院、社区、军事、通讯、工厂等重要部门大型不间断电源;与大型火力发电站联合,降低电站峰值容量与发电成本并减小污染;可根据不同时段的电差价进行电力贸易。
以化学能方式存储电能的电池能量存储系统,由于选址灵活、成本低、效率高,应用前景良好。其中液流电池由于功率和容量的设计是独立的,电解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被重复利用,系统可以自动化封闭运行,对环境影响小,所以在电池储能领域发展很快。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能储存技术,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正负极电解液通过循环泵输送到电堆内,在惰性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后送回到电解液储罐中。液流电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量转化和能量存储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电堆和电解液相对独立,液流电池功率和容量配置灵活。
公开号为CN200610046183.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氧化还原液流储能电堆模块化结构及其群组模式,其中至少具有一个子电堆,电解液通过电解液输送泵经各子电堆液路进入各子单元液路中,其中公开了由1~40个子电堆、管路和储液罐等构成的一套液流电池系统。图2示出了一种更大规模的采用上述液流电池组合的液流电池系统。
电力系统应用大规模储能技术应考虑储能系统的运行情况、维护成本、可靠性、寿命和冗余调节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虽然采用大规模液流电池系统储能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用电供需矛盾、提高电网安全和稳定性、改善供电质量,并能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发展,但是大规模液流电池系统在应用中需要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液流电池系统采用的泵、阀等运动部件易发生故障;
2.电解液循环系统整体性强,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套电池系统就无法工作,可靠性降低;
3.若停机维修液流电池,电池系统便不能继续提供24小时/天不间断运行服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不但液流电池能够独立运行工作,而且可以通过集成支管路和集成总管路将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储备电堆组和液流电池集成为一个整体,构建能够实现液流电池功率/容量统一调度的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所述集成系统包括液流电池、集成支管路、集成总管路、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和储备电堆组;
所述液流电池包括电堆组、正负极电解液循环泵、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和正负极循环管路;
所述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储备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储备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集成总管路包括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以及负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以及负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
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1a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2a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7a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8a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负极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3a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液流电池的负极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4a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正极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6a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液流电池的正极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5a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3c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4c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6c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5c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储备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1c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储备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2c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储备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7c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储备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8c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集成支管路1a、2a、3a、4a、5a、6a、7a、8a、1c、2c、3c、4c、5c、6c、7c和8c中的阀门全部关闭,液流电池独立工作。
当液流电池中的电堆组、储液罐或循环管路需要检修,或者需要统一管理系统功率/容量时,通过集成支管路和集成总管路将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或储备电堆组分别或同时集成到液流电池中运行,运行过程如下:
1.将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集成到液流电池中:所述集成支管路3a、3c、4a和4c分别设有阀门,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经集成支管路4c、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集成支管路4a与负极电解液循环泵连接。负极电解液循环泵将液流电池和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送往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进行反应,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一部分输入到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另一部分经集成支管路3a、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3c输入到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所述集成支管路5a、5c、6a和6c分别设有阀门,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经过集成支管路5c、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集成支管路5a输入到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循环泵,正极电解液循环泵将液流电池和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送往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一部分输入到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另一部分经集成支管路6a、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6c输入到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
2.将储备电池组集成到液流电池中:所述集成支管路1a、1c、2a和2c分别设有阀门,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电解液经过负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经过负极循环泵输出的负极电解液一路输入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另外一路经集成支管路1a、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1c输入到储备电堆组中,在储备电堆组中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经集成支管路2c、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集成支管路2a与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一并送回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所述集成支管路7a、7c、8a和8c分别设有阀门,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电解液经过正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经过正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的正极电解液一路输入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另外一路经集成支管路7a、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7c输入到储备电堆组中,在储备电堆组中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经集成支管路8c、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集成支管路8a与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一并送回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
3.将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和储备电池组同时集成到液流电池中:所述集成支管路1a、2a、3a、4a、1c、2c、3c和4c分别设有阀门,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负极电解液经过集成支管路4c、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4a,与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负极电解液一起经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负极电解液一路输入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另外一路负极电解液经集成支管路1a、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1c输入到储备电堆组,在储备电堆组中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经过集成支管路2c、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集成支管路2a与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一起,一路输入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另外一路负极电解液经集成支管路3a、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3c输入到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同时集成支管路5a、6a、7a、8a、5c、2c、7c和8c分别设有阀门,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正极电解液经过集成支管路5c、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5a,与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正极电解液一起经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正极电解液一路输入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另外一路负极电解液经集成支管路7a、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7c输入到储备电堆组,在储备电堆组中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经过集成支管路8c、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集成支管路8a与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一起,一路输入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另外一路正极电解液经集成支管路6a、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6c输入到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
所述阀门为电动阀门。
所述集成总管路的端部采用法兰结构,实现集成总管路的扩充。
所述集成总管路设有数量在1以上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的接口,以及数量在1个上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异效果在于:这种基于集成液流电池和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或储备电堆组组合而成的大规模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各液流电池模块的零部件互为冗余设计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可以根据实际运行需求,调整参与工作的电堆和电解液的数量,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充分体现液流电池能量转化和能量存储相对独立的特性,灵活方便的实现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功率\容量的扩充;在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工作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便于检修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液流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多组独立液流电池集成的大规模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示意图;
图3是采用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的单液流电池示意图;
图4是采用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将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和储备电堆组接入到液流电池的示意图;
图5是采用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的多组液流电池和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和储备电堆组所构成的大规模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液流电池包括电堆组、正负极电解液循环泵、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和正负极循环管路,本发明中用到的液流电池属于电化学液流电池,电化学液流电池一般称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大型电化学储能装置。
图2为多组独立液流电池集成的大规模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示意图。
图3为采用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的单液流电池示意图,包括液流电池、集成支管路和集成总管路。
如图4所示,所述集成系统包括液流电池、集成支管路、集成总管路、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和储备电堆组;
所述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储备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储备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集成总管路包括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以及负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以及负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
所述集成总管路包括正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以及负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
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1a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2a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7a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8a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负极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3a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液流电池的负极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4a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正极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6a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液流电池的正极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5a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3c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4c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6c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5c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储备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1c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储备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2c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储备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7c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储备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集成支管路8c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集成支管路1a、2a、3a、4a、5a、6a、7a、8a、1c、2c、3c、4c、5c、6c、7c和8c中的阀门全部关闭,液流电池独立工作。
当液流电池中的电堆组、储液罐或循环管路需要检修,或者需要统一管理系统功率/容量时,通过集成支管路和集成总管路将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或储备电堆组分别或同时集成到液流电池中运行,运行过程如下:
1.将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集成到液流电池中:所述集成支管路3a、3c、4a和4c分别设有阀门,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经集成支管路4c、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集成支管路4a与负极电解液循环泵连接,负极电解液循环泵将液流电池和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送往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进行反应,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一部分输入到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另一部分经集成支管路3a、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3c输入到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所述集成支管路5a、5c、6a和6c分别设有阀门,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经过集成支管路5c、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集成支管路5a输入到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循环泵,正极电解液循环泵将液流电池和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送往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一部分输入到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另一部分经集成支管路6a、集成总管路中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6c输入到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
2.将储备电池组集成到液流电池中:所述集成支管路1a、1c、2a和2c分别设有阀门,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电解液经过负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经过负极循环泵输出的负极电解液一路输入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另外一路经集成支管路1a、集成总管路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1c输入到储备电堆组中,在储备电堆组中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经集成支管路2c、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集成支管路2a与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一并送回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所述集成支管路7a、7c、8a和8c分别设有阀门,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电解液经过正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经过正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的正极电解液一路输入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另外一路经集成支管路7a、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7c输入到储备电堆组中,在储备电堆组中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经集成支管路8c、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集成支管路8a与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一并送回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
3.将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和储备电池组同时集成到液流电池中:所述集成支管路1a、2a、3a、4a、1c、2c、3c和4c分别设有阀门,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负极电解液经过集成支管路4c、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4a,与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负极电解液一起经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负极电解液一路输入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另外一路负极电解液经集成支管路1a、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1c输入到储备电堆组,在储备电堆组中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经过集成支管路2c、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集成支管路2a与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一起,一路输入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另外一路负极电解液经集成支管路3a、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3c输入到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同时集成支管路5a、6a、7a、8a、5c、2c、7c和8c分别设有阀门,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正极电解液经过集成支管路5c、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5a,与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正极电解液一起经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正极电解液一路输入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另外一路负极电解液经集成支管路7a、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7c输入到储备电堆组,在储备电堆组中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经过集成支管路8c、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集成支管路8a与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一起,一路输入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另外一路正极电解液经集成支管路6a、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6c输入到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
所述集成总管路设有数量在1以上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的接口,以及数量在1个上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接口。
如图5所示,通过集成支管路和集成总管路将若干个液流电池和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和储备电堆组接到液流电池系统中,可实现液流电池系统功率和容量的扩充。
最后应该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系统包括液流电池、集成支管路、集成总管路、储备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和储备电堆组;
所述液流电池包括电堆组、正负极电解液循环泵、正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和正负极循环管路;
所述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储备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储备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通过相应集成支管路与相应集成总管路的电解液输入、输出管路分别连接;
所述集成总管路包括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以及负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以及负极电解液输入和输出管路;
所述集成总管路的端部采用法兰结构,实现集成总管路的扩充;
所述集成总管路设有数量在1以上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的接口,以及数量在1以上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接口;
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第一集成支管路(1a)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第二集成支管路(2a)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第三集成支管路(7a)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第四集成支管路(8a)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第五集成支管路(3a)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第六集成支管路(4a)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第七集成支管路(6a)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第八集成支管路(5a)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第九集成支管路(3c)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第十集成支管路(4c)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第十一集成支管路(6c)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第十二集成支管路(5c)与集成总管路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储备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第十三集成支管路(1c)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储备电堆组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第十四集成支管路(2c)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储备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通过第十五集成支管路(7c)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连接,所述储备电堆组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通过第十六集成支管路(8c)与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第五集成支管路(3a)、第九集成支管路(3c)、第六集成支管路(4a)和第十集成支管路(4c)分别设有阀门,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经第十集成支管路(4c)、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第六集成支管路(4a)与负极电解液循环泵连接;
负极电解液循环泵将液流电池和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的负极电解液送往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进行反应,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一部分输入到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另一部分经第五集成支管路(3a)、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集成支管路(3c)输入到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所述第八集成支管路(5a)、第十二集成支管路(5c)、第七集成支管路(6a)和第十一集成支管路(6c)分别设有阀门,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经过第十二集成支管路(5c)、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第八集成支管路(5a)输入到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循环泵,正极电解液循环泵将液流电池和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的正极电解液送往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一部分输入到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另一部分经第七集成支管路(6a)、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第十一集成支管路(6c)输入到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支管路(1a)、第十三集成支管路(1c)、第二集成支管路(2a)和第十四集成支管路(2c)分别设有阀门,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电解液经过负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经过负极循环泵输出的负极电解液一路输入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另外一路经第一集成支管路(1a)、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第十三集成支管路(1c)输入到储备电堆组中,在储备电堆组中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经第十四集成支管路(2c)、集成总管路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第二集成支管路(2a)与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一并送回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所述第三集成支管路(7a)、第十五集成支管路(7c)、第四集成支管路(8a)和第十六集成支管路(8c)分别设有阀门,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电解液经过正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经过正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的正极电解液一路输入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另外一路经第三集成支管路(7a)、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第十五集成支管路(7c)输入到储备电堆组中,在储备电堆组中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经第十六集成支管路(8c)、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第四集成支管路(8a)与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一并送回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支管路(1a)、第二集成支管路(2a)、第五集成支管路(3a)、第六集成支管路(4a)、第十三集成支管路(1c)、第十四集成支管路(2c)、第九集成支管路(3c)和第十集成支管路(4c)分别设有阀门,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负极电解液经过第十集成支管路(4c)、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第六集成支管路(4a),与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负极电解液一起经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负极电解液一路输入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另外一路负极电解液经第一集成支管路(1a)、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第十三集成支管路(1c)输入到储备电堆组,在储备电堆组中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经过第十四集成支管路(2c)、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负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第二集成支管路(2a)与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反应后的负极电解液一起,一路输入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储液罐中,另外一路负极电解液经第五集成支管路(3a)、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第九集成支管路(3c)输入到储备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同时第五集成支管路(5a)、第七集成支管路(6a)、第三集成支管路(7a)、第四集成支管路(8a)、第十二集成支管路(5c)、第十一集成支管路(6c)、第十五集成支管路(7c)和第十六集成支管路(8c)分别设有阀门,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正极电解液经过第十二集成支管路(5c)、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第八集成支管路(5a),与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的正极电解液一起经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循环泵输出,正极电解液一路输入到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另外一路负极电解液经第三集成支管路(7a)、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第十五集成支管路(7c)输入到储备电堆组,在储备电堆组中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经过第十六集成支管路(8c)、集成总管路中的电堆组正极电解液输出管路和第四集成支管路(8a)与液流电池的电堆组中反应后的正极电解液一起,一路输入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储液罐中,另外一路正极电解液经第七集成支管路(6a)、集成总管路中的储液罐正极电解液输入管路和第十一集成支管路(6c)输入到储备正极电解液储液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电动阀门。
CN201110238837.6A 2011-08-19 2011-08-19 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 Active CN102403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8837.6A CN102403519B (zh) 2011-08-19 2011-08-19 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8837.6A CN102403519B (zh) 2011-08-19 2011-08-19 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3519A CN102403519A (zh) 2012-04-04
CN102403519B true CN102403519B (zh) 2015-02-04

Family

ID=45885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8837.6A Active CN102403519B (zh) 2011-08-19 2011-08-19 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035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6403177B2 (en) * 2016-04-21 2021-08-05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Container-type battery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488A (zh) * 2001-05-01 2004-10-06 ס�ѵ�����ҵ��ʽ���� 蓄电池及其运转方法
CN102148390A (zh) * 2010-02-10 2011-08-10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对于液流储能电流或电压进行分配的电池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64172A (ja) * 1986-12-26 1988-07-07 Nkk Corp レドツクス・フロ−電池のシヤントカレント消去装置
JP3574514B2 (ja) * 1995-09-19 2004-10-0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型二次電池システム
JP5882888B2 (ja) * 2009-04-06 2016-03-09 24エム・テクノロジ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24M Technologies, Inc.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を使用した燃料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488A (zh) * 2001-05-01 2004-10-06 ס�ѵ�����ҵ��ʽ���� 蓄电池及其运转方法
CN102148390A (zh) * 2010-02-10 2011-08-10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对于液流储能电流或电压进行分配的电池系统及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3-164172A 1988.07.07 *
JP特开平9-92320A 1997.04.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3519A (zh)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8849C (zh) 大功率氧化还原液流储能电堆模块化结构及其群组模式
CN102074952B (zh) 一种独立微电网系统
CN106450528B (zh) 储能系统及其功率均衡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1447677A (zh) 电储能、电力调峰运行方法及装置
CN103199285B (zh) 一种液流电池停机保护方法及液流电池系统
CN112109578A (zh) 车辆能源补给站及其控制方法
CN209766559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氢燃料电池的分布式发电实验系统
Logenthiran et al.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distributed storage elements in a smart grid
CN113315155A (zh) 分布式能源发电与v2g混合系统
CN111934348A (zh) 一种光伏电站分散式制氢与共享式储能直流侧接入系统
Brahmendra Kumar et al. Review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microgrid
Leahy et al. Wind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CN204835684U (zh) 一种混合储能供电转换装置
CN102315466B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堆组的集成系统
CN212332418U (zh) 一种智慧能源站
CN102403519B (zh) 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
CN2914456Y (zh) 基于燃料电池的备用电源
CN201758280U (zh) 新型能源互联网系统
Mohanned et al. A synopsis for utilization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s in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CN102315467B (zh) 一种液流电池储液罐的集成系统
CN202275889U (zh) 一种液流电池储液罐的集成系统
CN202308174U (zh) 一种液流电池的集成系统
CN202275890U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堆组的集成系统
CN209823438U (zh) 一种基于综合能源的复线全并联at牵引供电系统
CN218276191U (zh) 一种动车组应急电源用基于燃料电池的多源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TATE ELECTRIC NET CROP.

Effective date: 201305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517

Address after: 100192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Qinghe small Camp Road No. 15

Applicant aft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ddress before: 100192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Qinghe small Camp Road No. 15

Applicant befor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