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4728A - 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4728A
CN102394728A CN2011103652291A CN201110365229A CN102394728A CN 102394728 A CN102394728 A CN 102394728A CN 2011103652291 A CN2011103652291 A CN 2011103652291A CN 201110365229 A CN201110365229 A CN 201110365229A CN 102394728 A CN102394728 A CN 102394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cending
subframe
process number
sps resource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652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94728B (zh
Inventor
赵亚利
李国庆
许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1103652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947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94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4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4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4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和设备,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基站和终端设备分别依次确定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从而,保证合理分配进程号,降低数据丢包率,避免因为SFN编号翻转的情况而导致计算得到的下行HARQ进程号和期望使用的进程号不一致,以及因此而导致的数据包不能进行重传而造成的丢包情况。

Description

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中支持两种帧结构。一种用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系统,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LTE FDD系统帧结构的示意图,另一种则用于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系统,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LTE TDD系统帧结构的示意图。无论对于TDD还是FDD系统,一个无线帧长度都为10ms,包含10个子帧。
(System Frame Number,系统帧号)为每个无线帧对应无线帧编号。SFN的取值从0到1023,即当SFN取值到1023后下一个无线帧编号又将从0开始,该变化过程即SFN编号翻转。一个SFN编号翻转周期内对应的无线帧个数为1024个,对应的子帧个数为10240个。
为了减少控制信令的开销,LTE系统针对数据包大小基本相同且到达时间间隔比较有规律的业务引入了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半持续调度)技术。
相关参数包括:SPS 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UL/DL(Uplink/Downlink,上行/下行) SPS资源的周期,DL SPS预留的进程号(Number of Configured SPS Processes)等。
这些参数由基站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配置给终端。其中:
DL SPS预留的进程号:取值范围为1到8,即最小预留一个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最多预留8个HARQ进程。如果预留一个进程号,那么一般来说对应的即HARQ process ID=0,如果预留两个进程号,那么对应的HARQ process ID一般为0和1,依次类推。
周期目前可选取值集合为:{10,20,32,40,64,80,128,160,320,640},单位为子帧。需要注意的是对于TDD系统,要求SPS周期应该为10的整数倍,因此如果基站配置的SPS周期为32/64/128子帧,那么基站和终端实际使用的SPS周期应该为30/60/120子帧。
具体使用的资源由基站通过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通知终端,即SPS激活信令。PDCCH具有多种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 format(格式),DCI format0用于上行,其余DCI format1/1A/2/2A等格式均用于下行。用于激活/释放SPS资源的PDCCH DCI格式中某些域需要取特殊值,对于SPS激活的PDCCH,其各域的特殊取值如表1所示。
表1   SPS激活的PDCCH信令各域取值
Figure 923088DEST_PATH_IMAGE001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DL SPS激活的PDCCH信令,其对应的HARQ进程号(Process ID)为0。对于后续预配置的DL SPS资源,其对应的HARQ进程号按照协议规定,应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HARQ Process ID = [floor(CURRENT_TTI/(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 modulo Number of Configured SPS Processes;
其中,CURRENT_TTI = (SFN × 10) + subframe number。
上述公式中相关参数含义如下:
SFN/subframe number:分别为当前子帧对应的无线帧号/子帧号。
:为基站和终端实际使用的DL SPS资源的时间间隔,对于FDD系统,等于基站RRC信令配置的DL SPS周期,对于TDD系统,其取值,可能会和基站RRC信令配置的DL SPS周期不同,比如基站配置的是32个子帧,实际使用时用30个子帧。
:基站RRC信令预配置的预留进程数量。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无论是对于FDD系统还是TDD系统,当SFN编号翻转的时候,按照现有DL SPS进程号计算公式,实际使用的进程号和期望使用的进程号都可能不一致,从而导致某个数据包无法进行重传和重传合并,可能导致丢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和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计算得到的下行进程号与期望的下行进程号不一致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包括:
基站从下行半持续调度SPS激活子帧开始,依次轮流确定预配置给终端设备的进程号,作为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向各终端设备预配置下行SPS可使用的进程号个数和下行SPS资源;
确定模块,用于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依次轮流确定预配置给终端设备的进程号作为所述配置模块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设备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依次轮流确定基站预配置的进程号作为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所使用的下行进程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预配置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和下行SPS资源;
确定模块,用于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依次轮流确定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所述基站预配置的进程号作为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所使用的下行进程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基站和终端设备分别依次确定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从而,保证合理分配进程号,降低数据丢包率,避免因为SFN编号翻转的情况而导致计算得到的下行HARQ进程号和期望使用的进程号不一致,以及因此而导致的数据包不能进行重传而造成的丢包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LTE FDD系统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LTE TDD系统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按照现有技术进行处理的场景下,LTE FDD系统SFN编号翻转对DL SPS进程HARQ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4为按照现有技术进行处理的场景下,LTE TDD系统SFN编号翻转对DL SPS进程HARQ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LTE系统中为了节省控制信令的开销,对于数据包大小基本相同且到达时间间隔比较固定的业务,引入了SPS技术。对于下行SPS调度,其使用的HARQ进程号是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的。
但是,无论是对于FDD系统还是TDD系统,目前的下行HARQ进程号计算公式在SFN编号发生翻转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按照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下行HARQ进程号将会和期望使用的进程号不一致的情况,这样将导致数据包不能进行重传,从而造成数据包丢失。
例如:
假设SPS激活时刻为:SFN=1018,subframe=5。
基站RRC信令配置的DL SPS周期为32个子帧,预留的进程个数为3。
如图3所示,为按照现有技术进行处理的场景下,LTE FDD系统SFN编号翻转对DL SPS进程HARQ的影响的示意图。
由图3可知,对于FDD系统,SFN编号翻转后,第一个DL SPS资源期望使用的进程应该为进程2,但是,按照现有DL SPS HARQ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下行进程号的结果却为:
HARQ Process ID = [floor(5/32)] modulo 3 = 0。
如图4所示,为按照现有技术进行处理的场景下,LTE TDD系统SFN编号翻转对DL SPS进程HARQ的影响的示意图。
由图4可知,对于TDD系统,基站配置的DL SPS周期为32个子帧,而实际使用时要按照30个子帧使用,SFN编号翻转后,第一个DL SPS资源期望使用的进程应该为进程2,但是,按照现有DL SPS HARQ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下行进程号的结果却为:
HARQ Process ID = [floor(5/30)] modulo 3 = 0。
由此可知,对于以上的图3和图4所示的场景,当SFN编号翻转的时候,按照现有方案所确定的下行进程号均与期望使用的下行进程号不一致。
按照现有技术方案的上述结果,SFN编号翻转后进程0和进程1很快会被占用,而如果在SFN编号翻转之前进程0和/或进程1没有传输成功,那么由于进程0和进程1被占用,将可能造成进程0和1无法对SFN编号翻转之前没有传输成功的数据进行重传以及重传合并,因此可能造成丢包。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降低数据传输的丢包率,提高传输质量,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下行HARQ进程号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可以保证合理分配进程号,减少数据丢包率。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基站为终端设备预配置下行SPS可使用的进程号个数和下行SPS资源。
步骤S502、基站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依次轮流确定预配置给终端设备的进程号,作为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在具体的处理场景中,具体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两种。
方法一、循环利用预配置的进程号作为下行进程号。
首先,所述基站确定下行SPS激活子帧所使用的下行进程号并通过用于激活下行SPS的PDCCH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并以此作为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进程号。
然后,所述基站按照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和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依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SPS激活子帧之后的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其中,当所述基站确定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为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最后一个进程号时,所述基站重新从第一个进程号开始,按照所述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将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进程号,继续依次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后续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以直接配置具体的进程号,例如进程号0,进程号1,……进程号N,也可以只预配置下行SPS可使用的进程号个数,根据该进程号个数,按照相应的规则自行确定具体的进程号,例如,如果预配置进程号个数为1,那么一般来说对应的具体进程号即为0,如果预配置进程号个数为2,那么对应的具体进程号即为0和1,依次类推。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处理过程中所提及的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至少包括从小到大的顺序,或从大到小的顺序,当然,只要能够保证预配置的进程号能够依次被利用,其他顺序同样可以被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方法二、结合SFN编号翻转次数确定下行进程号。
所述基站记录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的系统帧号SFN编号翻转次数。
所述基站根据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系统帧号、子帧号、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确定相应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在具体的处理场景中,所述基站具体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相应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HARQ Process ID = [floor(CURRENT_TTI/(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 modulo Number of Configured SPS Processes;
其中,CURRENT_TTI = (SFN×10 + 1024×10×M) + subframe number;
SFN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number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的子帧号;
M表示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到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为止的时间范围内SFN编号翻转次数;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表示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
Number of Configured SPS Processes表示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
另一方面,考虑到当使用的SPS周期不能满足被10240整除时,SFN编号翻转前后预配置的SPS资源位置不一致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出了上下行SPS资源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与前述的处理方案中。
(1)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确定:
10×(1024×M + SFN) + subframe = [(10×SFN start time  + subframe start time ) + N×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 modulo 10240;
其中,N表示大于0的整数,对于第一个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N取值为1,第二个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N取值为2,后续下行SPS资源对应的N值依次类推;
M表示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到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为止的时间范围内SFN编号翻转次数;
SFN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number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的子帧号;
SFN start time 表示下行SPS激活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start time 表示下行SPS激活子帧的子帧号;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表示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
(2)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上行SPS资源,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确定:
10×(1024×M + SFN) + subframe = [(10×SFN start time  + subframe start time ) + N×Up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 + Subframe_Offset ×(N modulo 2)] modulo 10240;
其中,N表示大于0的整数,对于第一个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N取值为1,第二个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N取值为2,后续下行SPS资源对应的N值依次类推;
M表示从SPS激活信令所针对的上行子帧开始到当前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为止的时间范围内SFN编号翻转次数;
SFN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number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的子帧号;
SFN start time 表示SPS激活信令所针对的上行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start time 表示SPS激活信令所针对的上行子帧的子帧号;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表示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上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
上述的说明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在基站侧的实现流程,相应的,在终端设备侧,同样按照相应的规则确定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以及与配置的上下行SPS资源,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基站和终端设备分别依次确定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从而,保证合理分配进程号,降低数据丢包率,避免因为SFN编号翻转的情况而导致计算得到的下行HARQ进程号和期望使用的进程号不一致,以及因此而导致的数据包不能进行重传而造成的丢包情况。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核心思想在于:根据为SPS预留的进程号个数N,从DL SPS激活子帧开始,对于每个预配置的SPS资源依次轮流使用0、1、……N-1作为DL SPS资源所使用的下行进程号。
与前述的步骤S502中的说明相对应,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设最大预留进程个数为N,SPS激活子帧使用的DL HARQ进程ID为0,则后续预配置的SPS资源使用的下行进程号按照进程号依次递增的原则确定,即从SPS激活子帧开始,后续预配置的SPS资源使用的下行进程号依次使用0、1、2、……N-1、0、1、2、……N-1、0、1……。
对于应用此方式的具体应用场景,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以FDD系统为例,设预留的进程个数为N=3,SPS配置的周期为32个子帧,SPS激活时刻为SFN=1018,subframe=5,则各预配置的DL SPS资源对应的下行HARQ进程号根据预留进程个数循环使用,即循环使用进程0、进程1和进程2。
具体如下:
SPS激活时刻(SFN=1018, subframe=5)对应的HARQ下行进程号为0。
第一个预配置的DL SPS资源(SFN=1021, subframe=7)对应的HARQ下行进程号为1。
第二个预配置的DL SPS资源(SFN=0,subframe=9)对应的HARQ下行进程号为2。
第三个预配置的DL SPS资源(SFN=4,subframe=1)对应的HARQ下行进程号为0。
第四个预配置的DL SPS资源(SFN=7,subframe=3)对应的HARQ下行进程号为1。
第五个预配置的DL SPS资源(SFN=10,subframe=5)对应的HARQ下行进程号为2。
后续其他预配置的DL SPS资源对应的HARQ下行进程号按照进程号循环的规则确定即可。具体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而对于TDD系统,相应的处理方式与前述处理方案相一致,在此不再重复说明,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对于TDD系统,如果配置的周期为32个子帧,那么基站和终端实际使用时应该按照30个子帧计算。
方式二、需要记录自SPS激活时刻开始,SFN编号翻转的次数M。仍然利用现有协议中的DL SPS HARQ进程号计算公式计算SPS资源对应的HARQ进程号,只不过公式中参数CURRENT_TTI 取值需要修改为CURRENT_TTI = (SFN×10+1024×10×M) + subframe number。
对于应用此方式的具体应用场景,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二
以TDD系统为例,设预留的进程个数为N=3,SPS配置的周期为32个子帧,则对于TDD系统实际使用时SPS周期应该为30个子帧。
激活时刻为SFN=1018,subframe=5,则各预配置DL SPS资源使用如下DL SPS进程号计算公式计算得到:
HARQ Process ID = [floor(CURRENT_TTI/(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 modulo Number of Configured SPS Processes;
其中,CURRENT_TTI = (SFN×10 + 1024×10×M) + subframe number;
SFN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number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的子帧号;
M表示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到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为止的时间范围内SFN编号翻转次数;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表示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
Number of Configured SPS Processes表示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
按照以上公式计算出来各预配置的DL SPS资源对应的下行HARQ进程号具体如下:
SPS激活时刻(SFN=1018, subframe=5)对应的HARQ下行进程号为[floor((1018×10 + 1024×10×0 + 5)/30)] modulo 3 = 0。
第一个预配置的DL SPS资源(SFN=1021, subframe=5)对应的HARQ下行进程号为[floor((1021×10 + 1024×10×0 + 5)/30)] modulo 3 = 1。
对于第二个预配置的DL SPS资源(SFN=0,subframe=5),已经发生了一次SFN编号翻转,则第二个预配置的DL SPS资源对应的HARQ下行进程号为[floor((0×10 + 1024×10×1 + 5)/30)] modulo 3 = 2。
第三个预配置的DL SPS资源(SFN=3,subframe=5)对应的HARQ进程号为[floor((3×10 + 1024×10×1 + 5)/30)] modulo 3 = 0;
第四个预配置的DL SPS资源(SFN=6,subframe=5)对应的HARQ进程号为[floor((6×10 + 1024×10×1 + 5)/30)] modulo 3 = 1。
第五个预配置的DL SPS资源(SFN=9,subframe=5)对应的HARQ进程号为[floor((9×10 + 1024×10×1 + 5)/30)] modulo 3 = 2。
后续其他预配置的DL SPS资源对应的HARQ下行进程号同样可以按照上述公式进行确定。具体如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而对于FDD系统,在预配置参数相一致的情况下,其具体的处理方式与前述处理方案的差别仅在于SPS配置的周期可以直接应用于具体的计算,例如,第三个预配置的DL SPS资源(SFN=3,subframe=5)对应的HARQ进程号为[floor((3×10 + 1024×10×1 + 5)/32)] modulo 3 = 0,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此外,为了避免当使用的SPS周期不能满足被10240整除时,SFN编号翻转前后预配置的SPS资源位置不一致的情况发生,也可以考虑对SPS预配置资源公式进行修改,具体的修改方式可以参考前述的方式二。
在现有技术方案中,SPS预配置资源计算公式为:
DL:
(10×SFN + subframe) = [(10×SFNstart time + subframestart time) + N×semiPersistSchedIntervalDL] modulo 10240, for all N>0.
UL: 
(10×SFN + subframe) = [(10×SFNstart time + subframestart time) + N×semiPersistSchedIntervalUL + Subframe_Offset×(N modulo 2)] modulo 10240, for all N>0.
则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相应的修改方式如下:
预配置的UL/DL SPS资源计算公式不变,只是将其中SFN变更为SFN=1024×M + SFN,其中,M为从SPS激活时刻到当前子帧,SFN编号的翻转次数,SFN为当前子帧归属的无线帧的SFN。
具体的,对于DL SPS资源,相应的计算公式调整为:
10×(1024×M + SFN) + subframe = [(10×SFN start time  + subframe start time ) + N×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 modulo 10240;
其中,N表示大于0的整数,对于第一个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N取值为1,第二个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N取值为2,后续下行SPS资源对应的N值依次类推;
M表示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到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为止的时间范围内SFN编号翻转次数;
SFN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number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的子帧号;
SFN start time 表示下行SPS激活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start time 表示下行SPS激活子帧的子帧号;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表示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
对于UL SPS资源,相应的计算公式调整为:
10×(1024×M + SFN) + subframe = [(10×SFN start time  + subframe start time ) + N×Up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 + Subframe_Offset ×(N modulo 2)] modulo 10240;
其中,N表示大于0的整数,对于第一个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N取值为1,第二个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N取值为2,后续下行SPS资源对应的N值依次类推;
M表示从SPS激活信令所针对的上行子帧开始到当前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为止的时间范围内SFN编号翻转次数;
SFN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number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的子帧号;
SFN start time 表示SPS激活信令所针对的上行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start time 表示SPS激活信令所针对的上行子帧的子帧号;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表示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上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
上述的UL/PL SPS资源的确定方式可以应用于前述的技术方案中,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案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UL/PL SPS资源的确定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案中,UL/PL SPS资源的确定方式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基站和终端设备分别依次确定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从而,保证合理分配进程号,降低数据丢包率,避免因为SFN编号翻转的情况而导致计算得到的下行HARQ进程号和期望使用的进程号不一致,以及因此而导致的数据包不能进行重传而造成的丢包情况。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其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
配置模块81,用于向各终端设备预配置下行SPS可使用的进程号个数和下行SPS资源;
确定模块82,用于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依次轮流确定预配置给终端设备的进程号作为所述配置模块81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82,具体用于:
确定下行SPS激活子帧所使用的下行进程号并通过用于激活下行SPS的PDCCH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
按照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和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依次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SPS激活子帧之后的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其中,当所述基站确定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为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最后一个进程号时,所述基站重新从第一个进程号开始,按照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将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进程号,继续依次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后续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进一步的,该基站还包括记录模块83,用于记录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的SFN编号翻转次数。
在此场景下,所述确定模块82,具体用于:
根据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系统帧号、子帧号、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间隔,以及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确定相应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进一步的,所述配置模块81,还用于根据所述记录模块83所记录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确定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SPS资源。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记录模块83,还用于记录从SPS激活时刻所对应的上行子帧开始到当前子帧的SFN编号翻转次数;
所述配置模块81,还用于根据所述记录模块83所记录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确定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SPS资源。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其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91,用于接收基站预配置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和下行SPS资源;
确定模块92,用于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依次轮流确定所述接收模块91所接收到的所述基站预配置的进程号作为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所使用的下行进程号。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92,具体用于:
确定下行SPS激活的PDCCH信令中携带的进程号为所述基站预配置的第一个进程号;
按照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和所述基站预配置的进程号个数,依次确定在下行SPS激活子帧之后的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其中,当确定所述基站预配置的一个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为所述基站预配置的最后一个进程号时,重新从第一个进程号开始,按照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将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进程号,继续依次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后续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进一步的,该终端设备,还包括记录模块93,用于记录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的SFN编号翻转次数。
相应的,所述确定模块9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系统帧号、子帧号、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基站预配置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确定相应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模块92,还用于根据所述记录模块93所记录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确定所述基站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记录模块93,还用于记录从SPS激活时刻所对应的上行子帧开始到当前子帧的SFN编号翻转次数;
所述确定模块92,还用于根据所述记录模块93所记录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确定所述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基站和终端设备分别依次确定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从而,保证合理分配进程号,降低数据丢包率,避免因为SFN编号翻转的情况而导致计算得到的下行HARQ进程号和期望使用的进程号不一致,以及因此而导致的数据包不能进行重传而造成的丢包情况。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网络侧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限制范围。

Claims (26)

1.一种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从下行半持续调度SPS激活子帧开始,依次轮流确定预配置给终端设备的进程号,作为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下行SPS激活子帧所使用的下行进程号并通过用于激活下行SPS的PDCCH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基站按照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和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依次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SPS激活子帧之后的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其中,当所述基站确定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为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最后一个进程号时,所述基站重新从第一个进程号开始,按照所述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将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进程号,继续依次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后续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至少包括:
从小到大的顺序;或,
从大到小的顺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记录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的系统帧号SFN编号翻转次数;
所述基站根据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系统帧号、子帧号、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确定相应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系统帧号、子帧号、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确定相应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的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相应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HARQ Process ID = [floor(CURRENT_TTI/(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 modulo Number of Configured SPS Processes;
其中,CURRENT_TTI = (SFN×10 + 1024×10×M) + subframe number;
SFN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number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的子帧号;
M表示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到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为止的时间范围内SFN编号翻转次数;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表示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
Number of Configured SPS Processes表示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确定:
10×(1024×M + SFN) + subframe = [(10×SFNstart time + subframestart time) + N×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 modulo 10240;
其中,N表示大于0的整数,对于第一个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N取值为1,第二个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N取值为2,后续下行SPS资源对应的N值依次类推;
M表示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到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为止的时间范围内SFN编号翻转次数;
SFN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number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的子帧号;
SFNstart time表示下行SPS激活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start time表示下行SPS激活子帧的子帧号;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表示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上行SPS资源,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确定:
10×(1024×M + SFN) + subframe = [(10×SFNstart time + subframestart time) + N×Up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 + Subframe_Offset ×(N modulo 2)] modulo 10240;
其中,N表示大于0的整数,对于第一个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N取值为1,第二个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N取值为2,后续下行SPS资源对应的N值依次类推;
M表示从SPS激活信令所针对的上行子帧开始到当前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为止的时间范围内SFN编号翻转次数;
SFN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number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的子帧号;
SFNstart time表示SPS激活信令所针对的上行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start time表示SPS激活信令所针对的上行子帧的子帧号;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表示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上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
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向各终端设备预配置下行SPS可使用的进程号个数和下行SPS资源;
确定模块,用于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依次轮流确定预配置给终端设备的进程号作为所述配置模块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下行SPS激活子帧所使用的下行进程号并通过用于激活下行SPS的PDCCH信令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
按照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和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依次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SPS激活子帧之后的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其中,当所述基站确定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为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最后一个进程号时,所述基站重新从第一个进程号开始,按照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将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进程号,继续依次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后续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记录模块:
所述记录模块,用于记录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的SFN编号翻转次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系统帧号、子帧号、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间隔,以及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确定相应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记录模块所记录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确定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SPS资源。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模块,还用于记录从SPS激活时刻所对应的上行子帧开始到当前子帧的SFN编号翻转次数;
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记录模块所记录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确定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SPS资源。
14.一种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设备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依次轮流确定基站预配置的进程号作为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所使用的下行进程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下行SPS激活的PDCCH信令中携带的进程号为所述基站预配置的第一个进程号;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和所述基站预配置的进程号个数,依次确定在下行SPS激活子帧之后的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其中,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基站预配置的一个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为所述基站预配置的最后一个进程号时,所述终端设备重新从第一个进程号开始,按照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将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进程号,继续依次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后续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至少包括:
从小到大的顺序;或,
从大到小的顺序。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记录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的SFN编号翻转次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系统帧号、子帧号、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基站预配置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确定相应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系统帧号、子帧号、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基站预配置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确定相应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相应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HARQ Process ID = [floor(CURRENT_TTI/(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 modulo Number of Configured SPS Processes;
其中,CURRENT_TTI = (SFN×10 + 1024×10×M) + subframe number;
SFN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number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的子帧号;
M表示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到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为止的时间范围内SFN编号翻转次数;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表示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
Number of Configured SPS Processes表示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
19.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确定:
10×(1024×M + SFN) + subframe = [(10×SFNstart time + subframestart time) + N×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 modulo 10240;
其中,N表示大于0的整数,对于第一个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N取值为1,第二个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N取值为2,后续下行SPS资源对应的N值依次类推;
M表示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到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为止的时间范围内SFN编号翻转次数;
SFN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number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的子帧号;
SFNstart time表示下行SPS激活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start time表示下行SPS激活子帧的子帧号;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表示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
20.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上行SPS资源,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确定:
10×(1024×M + SFN) + subframe = [(10×SFNstart time + subframestart time) + N×Up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 + Subframe_Offset ×(N modulo 2)] modulo 10240;
其中,N表示大于0的整数,对于第一个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N取值为1,第二个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N取值为2,后续下行SPS资源对应的N值依次类推;
M表示从SPS激活信令所针对的上行子帧开始到当前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为止的时间范围内SFN编号翻转次数;
SFN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 number表示当前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对应的子帧的子帧号;
SFNstart time表示SPS激活信令所针对的上行子帧所属的无线帧的系统帧号;
subframestart time表示SPS激活信令所针对的上行子帧的子帧号;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表示基站通过RRC信令预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上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
2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预配置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和下行SPS资源;
确定模块,用于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依次轮流确定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所述基站预配置的进程号作为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所使用的下行进程号。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下行SPS激活的PDCCH信令中携带的进程号为所述基站预配置的第一个进程号;
按照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和所述基站预配置的进程号个数,依次确定在下行SPS激活子帧之后的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其中,当确定所述基站预配置的一个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为所述基站预配置的最后一个进程号时,重新从第一个进程号开始,按照预设的进程号分配顺序,将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进程号,继续依次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后续各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记录模块:
所述记录模块,用于记录从下行SPS激活子帧开始的SFN编号翻转次数。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系统帧号、子帧号、所述基站预配置的各下行SPS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基站预配置的用于下行SPS传输的进程号个数,确定相应的各下行SPS资源所对应的下行进程号。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记录模块所记录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确定所述基站预配置的下行SPS资源。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模块,还用于记录从SPS激活时刻所对应的上行子帧开始到当前子帧的SFN编号翻转次数;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记录模块所记录的SFN编号翻转次数,确定所述预配置的上行SPS资源。
CN201110365229.1A 2011-11-17 2011-11-17 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394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5229.1A CN102394728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5229.1A CN102394728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4728A true CN102394728A (zh) 2012-03-28
CN102394728B CN102394728B (zh) 2014-08-20

Family

ID=45861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5229.1A Active CN102394728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94728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0186A (zh) * 2013-03-29 2014-10-0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Tdd通信系统中避免tti捆绑和半持续调度冲突的方法
CN106550463A (zh) * 2015-09-22 2017-03-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业务数据传输调度方法和装置
WO2018028617A1 (zh) * 2016-08-11 2018-02-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确定混合自动重复请求进程号的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8127218A1 (zh) * 2017-01-04 2018-07-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8137241A1 (zh) * 2017-01-26 2018-08-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18202158A1 (zh) * 2017-05-05 2018-1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持续调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217974A (zh) * 2017-06-29 2019-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9417434A (zh) * 2016-05-03 2019-03-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快速确认反馈机制的可变传输格式参数
CN111148228A (zh) * 2018-11-02 2020-05-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0151678A1 (zh) * 2019-01-24 2020-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JP2021510942A (ja) * 2017-11-10 2021-04-30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Harq id決定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端末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13056949A (zh) * 2018-11-14 2021-06-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免授权来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RU2800143C2 (ru) * 2019-01-24 2023-07-19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ного ресурса и аппаратура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115A (zh) * 2008-09-23 2010-03-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半持续调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00260130A1 (en) * 2009-04-13 2010-10-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mi-Synchronou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CN102036398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节点及其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2113266A (zh) * 2008-06-06 2011-06-29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保留用于下行链路半持久性调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令
CN102160318A (zh) * 2008-07-18 2011-08-17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映射规则
CN102202408A (zh) * 2010-03-22 201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10239072A1 (en) * 2010-03-26 2011-09-29 Zhijun Ca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activation detec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3266A (zh) * 2008-06-06 2011-06-29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保留用于下行链路半持久性调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令
CN102160318A (zh) * 2008-07-18 2011-08-17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映射规则
CN101686115A (zh) * 2008-09-23 2010-03-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半持续调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00260130A1 (en) * 2009-04-13 2010-10-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mi-Synchronou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CN102036398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节点及其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2202408A (zh) * 2010-03-22 201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10239072A1 (en) * 2010-03-26 2011-09-29 Zhijun Ca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activation detection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0186B (zh) * 2013-03-29 2018-06-08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Tdd通信系统中避免tti捆绑和半持续调度冲突的方法
CN104080186A (zh) * 2013-03-29 2014-10-0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Tdd通信系统中避免tti捆绑和半持续调度冲突的方法
CN106550463A (zh) * 2015-09-22 2017-03-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业务数据传输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9417434A (zh) * 2016-05-03 2019-03-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快速确认反馈机制的可变传输格式参数
CN109417434B (zh) * 2016-05-03 2021-10-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快速确认反馈机制的可变传输格式参数
WO2018028617A1 (zh) * 2016-08-11 2018-02-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确定混合自动重复请求进程号的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0952197B2 (en) 2016-08-11 2021-03-16 Ntt Docomo,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 number,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8127218A1 (zh) * 2017-01-04 2018-07-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172443B2 (en) 2017-01-04 2021-11-09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9644195A (zh) * 2017-01-26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18137241A1 (zh) * 2017-01-26 2018-08-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09644195B (zh) * 2017-01-26 2021-09-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US11991004B2 (en) 2017-05-05 2024-05-2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ing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US11190304B2 (en) 2017-05-05 2021-11-3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ing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WO2018202158A1 (zh) * 2017-05-05 2018-1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持续调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217974A (zh) * 2017-06-29 2019-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9217974B (zh) * 2017-06-29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JP2021510942A (ja) * 2017-11-10 2021-04-30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Harq id決定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端末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US11223451B2 (en) 2017-11-10 2022-01-1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HARQ number determin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JP7113079B2 (ja) 2017-11-10 2022-08-04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Harq id決定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端末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JP7113079B6 (ja) 2017-11-10 2022-09-30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Harq id決定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端末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US11689322B2 (en) 2017-11-10 2023-06-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HARQ number determin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1148228B (zh) * 2018-11-02 2022-06-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1381355B2 (en) 2018-11-02 2022-07-05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1148228A (zh) * 2018-11-02 2020-05-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056949A (zh) * 2018-11-14 2021-06-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免授权来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56949B (zh) * 2018-11-14 2024-05-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免授权来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78784A (zh) * 2019-01-24 2020-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0151678A1 (zh) * 2019-01-24 2020-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RU2800143C2 (ru) * 2019-01-24 2023-07-19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ного ресурса и аппаратур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4728B (zh) 201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4728B (zh) 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EP359699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random access response
CN109804697B (zh) 用于基于增强竞争的随机接入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EP2034755B1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mobil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JP6383999B2 (ja) 電力割り当て方法、ユーザ機器及び基地局
RU2672795C2 (ru) Повторная передача назначения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для отклика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KR20110123811A (ko) Lte에서 견실한 다운링크 mac pdu 전송에 대한 동적 ack/nack 반복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565416A (zh) 确定混合自动重复请求进程号的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1018039A1 (zh) 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298128A (zh) 随机接入处理方法和设备
US8463263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identity to user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1222756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WO2012175019A1 (zh) 一种时分双工tdd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8121052A1 (zh) 上行控制的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5323857A (zh) 一种harq信息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JP6300836B2 (ja) ユーザ機器間で信号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771197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7000471A1 (zh) 多用户共享接入过程中的重传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N109587767B (zh) 按需系统信息请求响应、接收方法及装置、基站
CN105208664A (zh) 一种tdd d2d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JP2023164806A (ja) 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JP7372317B2 (ja) 無線通信におけるランダムアクセス
CN113615275A (zh) 终端及发送方法
CN107567095B (zh) 一种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分配方法和基站
CN106712910A (zh) 冗余版本及其改变周期的确定、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7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