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8733A - 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8733A
CN102388733A CN2011102005186A CN201110200518A CN102388733A CN 102388733 A CN102388733 A CN 102388733A CN 2011102005186 A CN2011102005186 A CN 2011102005186A CN 201110200518 A CN201110200518 A CN 201110200518A CN 102388733 A CN102388733 A CN 102388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ers
plants
camel thorn
alhagi sparsifolia
oa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05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8733B (zh
Inventor
曾凡江
雷加强
穆桂金
刘波
毛东雷
庞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of CAS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1102005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8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8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8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8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87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该方法在骆驼刺生长期末(秋末)、依据不同地段(沙漠-绿洲过渡带、绿洲近外围)分别通过小块状和窄条带砍伐的方式对骆驼刺植物进行适度利用,形成骆驼刺保留植株和骆驼刺新生植株交互分布的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保留植株对新生植株进行有效保护,以确保其在严酷环境中能正常生长,并逐步发挥稳定的防护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不同方式通过对骆驼刺的适度利用,收获一定的生物量,以满足当地一定程度的饲草需要,既可以收获骆驼刺地上部分生物量,满足一定饲草的需要,又可以保留大部分的骆驼刺植被,在来年春季发生风沙危害时起到防护作用。以逐步实现干旱区绿洲外围多年生植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统一的目标。

Description

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该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将为干旱区多年生植物的有效保护和适度利用提供技术保障。从而为干旱区环境条件下多年生植物的修复提供技术途径。
背景技术
干旱区荒漠-绿洲过渡带的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等)在防风固沙、保护绿洲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在有效保护这些植物的同时,对其进行适度合理的利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当前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途径,长期以来干旱区多年生植物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关系问题一直没有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探索并建立能普遍应用干旱区多年生植物的适度利用技术及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荒漠-绿洲过渡带分布有较大面积的骆驼刺植物。骆驼刺不仅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盐碱的特点,而且是绿洲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生态与环境、保护农牧业生产的重要生态屏障。同时骆驼刺又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资源,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具有人工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为不合理地利用和牲畜破坏,使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近外围的骆驼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快骆驼刺植被的修复,既可以提供良好的饲料和牧场,促进畜牧业发展,又将为绿洲农田构建安全屏障。本发明将为塔里木盆地南缘骆驼刺植被的合理利用提供实践方法和技术途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塔里木盆地南缘是我国著名的极端干旱区和风沙危害区。风沙灾害频繁,年平均风速1.9m/s。由于沙物质的粒度组成偏细,在大于4m/s的风速条件下,即可起沙。每年风速大于4m/s的日数在90天以上。春、夏季多大风天气,每年八级以上大风3-9次。多年平均降水量35.1mm,年蒸发量达2595.3mm,干燥度为20.8。在这样的极端环境条件下,怎样确保骆驼刺在充分发挥防护效益的同时,又能对其进行适度利用,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是本发明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对骆驼刺进行适度利用的方法与途径是本发明探索的重点内容。
骆驼刺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既是绿洲外围防风固沙的重要植物,又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资源。因此怎样协调好骆驼刺防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是本技术的关键所在。本发明正是围绕这一基本思路对骆驼刺适度利用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在骆驼刺生长期末(秋末)、依据不同地段(沙漠-绿洲过渡带、绿洲近外围)分别通过小块状和窄条带砍伐的方式对骆驼刺植物进行适度利用。这样既可以收获骆驼刺地上部分生物量,满足一定饲草的需要,又可以保留大部分的骆驼刺植被,在来年春季发生风沙危害时起到防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该方法在骆驼刺生长期末(秋末)、依据不同地段(沙漠-绿洲过渡带、绿洲近外围)分别通过小块状和窄条带砍伐的方式对骆驼刺植物进行适度利用,形成骆驼刺保留植株和骆驼刺新生植株交互分布的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保留植株对新生植株进行有效保护,以确保其在严酷环境中能正常生长,并逐步发挥稳定的防护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不同方式通过对骆驼刺的适度利用,收获一定的生物量,以满足当地一定程度的饲草需要,既可以收获骆驼刺地上部分生物量,满足一定饲草的需要,又可以保留大部分的骆驼刺植被,在来年春季发生风沙危害时起到防护作用。以逐步实现干旱区绿洲外围多年生植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统一的目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每年的11月底,秋末,为骆驼刺植物的生长末期,在沙漠-绿洲过渡带通过小块(1)状砍伐的方式对骆驼刺植物进行利用,小块(1)的面积为3米×3米,各小块之间的间隔分布距离为:在垂直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5米、在平行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10米,小块的布设按照垂直于主风向的位置进行布设即可;
或每年的11月底,秋末,为骆驼刺植物的生长末期,在绿洲近外围通过窄条带(2)砍伐的方式对骆驼刺植物进行利用,窄条带(2)的面积为2米×5米,窄条带(2)的长边,5米长的边垂直与主风向,各窄条带(2)之间的间隔分布距离为:在垂直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3米、在平行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5米,窄条带的布设按照垂直于主风向的位置进行布设即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该方法基于长期的试验示范,依据骆驼刺生长的不同地段和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提出干旱区绿洲外围骆驼刺植物合理保护措施;基于多年的技术研发,通过对不同利用方式下骆驼刺植物防护效益的观测和对土壤水分的监测,提出绿洲外围骆驼刺植物的适度利用方法,在经过多年的探索,该方法已在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策勒绿洲进行应用。并计划将该技术推广应用到其他条件类似区域。利用该技术方法在干旱区绿洲外围骆驼刺植物适度利用的前期试验示范中,与没有经过利用骆驼刺相比,经过适度利用骆驼刺的整体生长态势和防护效益没有明显差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小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窄条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方法已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外围骆驼刺适度利用前期试验中成功实施,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每年的11月底,秋末,在骆驼刺植物的生长末期,在沙漠-绿洲过渡带的骆驼刺分布带,带宽一般在1000米,通过小块1状砍伐的方式对骆驼刺植物进行适度利用,小块1的面积为3米×3米,各小块1之间的间隔分布距离为:在垂直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5米,在平行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10米,小块1的布设按照垂直于主风向的位置进行布设,采用这种方式对骆驼刺进行适度砍伐利用的好处是:骆驼刺生物量的积累比较高,满足饲草的需要;风沙活动较弱,不会产生风积风蚀现象;保留的骆驼刺植株可对来年的风沙起到防护作用。
实施例2
每年的11月底,秋末,在骆驼刺植物的生长末期,在绿洲近外围的骆驼刺分布带,带宽在500米,通过窄条带2砍伐的方式对骆驼刺植物进行适度利用,窄条带2的面积为2米×5米(窄条带2的长边,即,5米长的边垂直与主风向),各窄条带2之间的间隔分布距离为:在垂直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3米,在平行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5米,窄条带2的布设按照垂直于主风向的位置进行布设。采用这种方式对骆驼刺进行适度砍伐利用的好处是:由于砍伐的骆驼刺数量较多,可以收获更多的骆驼刺生物量,满足饲草的需要;由于距离绿洲较近,受绿洲的保护作用,在来年也不至于产生严重的风积风蚀现象。
通过不同地段两种骆驼刺植物利用方式的实施,可以形成骆驼刺保留植株和骆驼刺新生植株交互分布的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保留植株对新生植株进行有效保护,以确保其在严酷环境中能正常生长,并逐步发挥稳定的防护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不同方式通过对骆驼刺的适度利用,收获一定的生物量,以满足当地一定程度的饲草需要,以逐步实现干旱区绿洲外围多年生植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统一的目标。

Claims (1)

1.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每年的11月底,秋末,为骆驼刺植物的生长末期,在沙漠-绿洲过渡带通过小块(1)状砍伐的方式对骆驼刺植物进行利用,小块(1)的面积为3米×3米,各小块之间的间隔分布距离为:在垂直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5米、在平行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10米,小块的布设按照垂直于主风向的位置进行布设即可;
或每年的11月底,秋末,为骆驼刺植物的生长末期,在绿洲近外围通过窄条带(2)砍伐的方式对骆驼刺植物进行利用,窄条带(2)的面积为2米×5米,窄条带(2)的长边,5米长的边垂直与主风向,各窄条带(2)之间的间隔分布距离为:在垂直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3米、在平行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5米,窄条带的布设按照垂直于主风向的位置进行布设即可。
CN2011102005186A 2011-07-18 2011-07-18 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8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05186A CN102388733B (zh) 2011-07-18 2011-07-18 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05186A CN102388733B (zh) 2011-07-18 2011-07-18 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8733A true CN102388733A (zh) 2012-03-28
CN102388733B CN102388733B (zh) 2013-03-20

Family

ID=45856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051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8733B (zh) 2011-07-18 2011-07-18 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873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7241A (zh) * 2012-11-13 2013-02-06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绿洲外围骆驼刺人工植被的建设方法
CN103004393A (zh) * 2012-11-13 2013-04-0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洪灌条件下绿洲外围节水型生物防护体系的构建方法
CN104957045A (zh) * 2015-08-01 2015-10-07 徐伟明 一种骆驼刺组织培养的快速诱导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瑞年: "巴音郭楞自治州的骆驼刺及其开发利用", 《干旱区研究》 *
董治国: "干旱荒漠区骆驼刺的经济价值及其利用",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7241A (zh) * 2012-11-13 2013-02-06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绿洲外围骆驼刺人工植被的建设方法
CN103004393A (zh) * 2012-11-13 2013-04-0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洪灌条件下绿洲外围节水型生物防护体系的构建方法
CN102907241B (zh) * 2012-11-13 2013-12-04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绿洲外围骆驼刺人工植被的建设方法
CN103004393B (zh) * 2012-11-13 2015-01-07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洪灌条件下绿洲外围节水型生物防护体系的构建方法
CN104957045A (zh) * 2015-08-01 2015-10-07 徐伟明 一种骆驼刺组织培养的快速诱导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8733B (zh)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u et al.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in China
CN104885752B (zh) 一种干旱沙区固沙植物栽植方法
CN102135501A (zh) 一种深根植物骆驼刺根系生长过程的观测方法
CN101974910B (zh) 无覆土条件下的尾矿库后期坝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3696431A (zh) 集雨水收集灌溉一体化的喀斯特地区护坡方法及其结构
CN201928683U (zh) 植物纤维毯
CN102388733B (zh) 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
CN203505208U (zh) 一种用于园林绿化的无线智能灌溉系统
Small et al. Urban heat island mitigation due to enhanced evapotranspiration in an urban garden in Saint Paul, Minnesota, USA
CN104996267B (zh) 一种提高水杉大树全冠移植成活率的栽培方法
Qin et al. Climate,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CN102138467B (zh) 一种促进寒区植被快速恢复的措施
CN103993608A (zh) 一种喀斯特地区边坡护理方法及其结构
CN103425892A (zh) 一种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成效计算方法
CN207452747U (zh) 沙漠地区铁路路基两侧工程兼植物防沙的树苗方格沙障
CN203878596U (zh) 一种具有灌溉及保水功能的喀斯特地区边坡护理结构
CN102301937B (zh) 一种多年生深根植物根系生长的控制灌溉诱导方法
CN102415250B (zh) 一种在边坡上种植剪秋罗的方法
LU501794B1 (en) Utilization method for perennial plants in arid areas alhagi maurorum
CN203872660U (zh) 一种具有保水功能的t型植生板
CN103215939A (zh) 一种在地面集土的结构和方法
CN201001326Y (zh) 一种用于防护林根基的蓄水装置
CN103004393B (zh) 洪灌条件下绿洲外围节水型生物防护体系的构建方法
Aatya et al.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e deterioration in Nineveh Governorate Tel Abtah District as a model
CN203872574U (zh) 具有缓慢释放肥效、保水功能的植生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