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7060B -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7060B
CN102387060B CN201010269340.6A CN201010269340A CN102387060B CN 102387060 B CN102387060 B CN 102387060B CN 201010269340 A CN201010269340 A CN 201010269340A CN 102387060 B CN102387060 B CN 1023870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r
lsp
label
notice
rou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93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7060A (zh
Inventor
杨霞
雷昭燕
刘绍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693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7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7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7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7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7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标签交换路径(LSP)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P路由器学习到到达一接口的路由后,判断设置的LSP策略是否允许自身作为代理出口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如果否,则不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阻止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如果是,则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使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采用本发明,能够控制LDP LSP隧道建立,使VPN应用中公网LDP LSP隧道能提供可靠的端到端隧道。

Description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由技术,特别涉及标签交换路径(LSP)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专用网(MPLS VPN)是由IETF提出的新一代IP骨干网络交换标准,是一种集成式的IP Over ATM技术。它融合了IP路由技术灵活性和ATM交换技术简洁性的优点,在面向无连接的IP网络中引入了MPLS面向连接的属性,提供了类似于虚电路的标签交换业务。
MPLS VPN有三种类型的路由器:CE路由器、PE路由器和P路由器。其中,CE路由器是客户端路由器,为用户提供到PE路由器的连接,PE路由器是运营商边缘路由器,P路由器是运营商网络主干路由器。参见图1,图1为现有常见的组网示意图。在图1中,CE1、CE2为CE路由器,PE1-M、PE2-M为PE路由器,P-M为P路由器。
在图1中,P-M可同时作为边界网关协议(BGP)路由反射器,用于和PE1-M及PE2-M建立BGP对等邻接关系。另外,为了增强网络可靠性,还配置了一组备份路由器,其中,PE1-S和PE2-S为PE路由器,P-S为P路由器,也作为BGP路由反射器。
如果CE1、CE2属同一VPN,在正常情况下,CE2至CE1的VPN流量走主路径,即PE2-M->P-M->PE1-M。而当PE1-M发生故障时,PE1-M和P-M间的BGP连接(用于发布CE路由器的路由)和标签分发协议会话(LDP会话,用于创建标签交换路径LSP隧道)中断,为了保证VPN流量的稳定性,将VPN流量切换到备路径,即PE2-M->PE2-S<->P-S<->PE1-S。
而当PE1-M恢复时,就会和P-M重建BGP连接和LDP会话。如果该LDP会话建立的比较晚,晚于IGP路由(用于发布PE路由器的路由)学习和BGP连接的建立,即在P-M与PE1-M间的LDP会话未建立之前,PE1-M与P-M之间的BGP连接和IGP路由学习都已完成,如此,当P-M学习到PE1-M的环回(loopback)接口10.1.1.1/32的路由时,P-M就会作为代理出口(proxy egress)向PE2-M通告标签,PE2-M就会建立到10.1.1.1/32的LDP入口(ingress)LSP。之后,PE2-M利用PE1-M与P-M之间建立的BGP连接从PE1-M学习到CE1的VPN路由,由于PE1-M的LDP ingress LSP已建立,因此,PE2-M认为该学习到的VPN路由可用,就会将到CE1的流量切回主路径(PE2-M->P-M->PE1-M)。而实际上,由于P-M和PE1-M之间的LDP会话还未建立,因此,P-M和PE1-M之间不能传输VPN流量,这导致VPN流量到P-M后即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标签交换路径(LSP)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以便控制LDP LSP隧道建立,使VPN应用中公网LDP LSP隧道能提供可靠的端到端隧道。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标签交换路径隧道建立方法,包括:
P路由器学习到到达一接口的路由后,判断设置的LSP策略是否允许自身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如果否,则不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阻止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如果是,则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使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
一种应用于标签交换路径(隧道建立的P路由器,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设置的LSP策略是否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代理出口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使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在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不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阻止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通过在P路由器上设置LSP策略,能够保证P路由器在学习到接口路由后,并非盲目地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使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而是先判断该LSP策略是否允许自身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这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控制LDP LSP隧道建立,使VPN应用中公网LDPLSP隧道能提供可靠的端到端隧道;
进一步地,在支持LSP隧道数量少的设备组网应用场景中,本发明通过控制LSP隧道的建立,能够防止大量无用的LSP隧道冲击而导致真正有用的LSP隧道无法建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常见的组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本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图2所示的流程: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本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可包括:
步骤201,P路由器学习到到达一接口的路由后,判断设置的LSP策略是否允许自身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如果是,执行步骤202;否则,执行步骤203;
这里,该接口可为与所述P路由器连接、且为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上的loopback接口,当然,也可为其他路由器上的接口,这里并不具体限定。
步骤202,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使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
步骤203,不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阻止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
如果步骤201中的接口为与所述P路由器连接、且为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上的loopback接口,则步骤202和步骤203中的PE路由器实质上为P路由器连接的、且除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外的其他处于正常状态的PE路由器。
至此,完成对图2所示的流程描述。
在上述流程中,步骤201的LSP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针对从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上学习到的接口路由,如果该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与所述P路由器之间的LDP会话未建立,则不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否则,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而针对从本机学习到的接口路由,则允许该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为了实现该LSP策略,可通过以下方式对P路由器进行设置:
1、在P路由器上设置LSP策略控制器,该LSP策略控制器可按照以上内容设置,具体实现时可为:在允许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时,开启该LSP策略控制器,否则,关闭该LSP策略控制器。优选地,本实施例可默认LSP策略控制器处于开启状态,而当在允许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时,将该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比如通过命令“undo mpls ldp proxy”控制实现。
2、在P路由器上设置LDP LSP策略控制器,该LDP LSP策略控制器除了实现控制P路由器是否允许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外,还可对转发等价类(FEC)允许建立的LSP类型进行控制(优选地,可设置LDP LSP策略控制器在默认情况下不控制),比如,控制数据传输(transit),控制入口(ingress)等,具体可通过以下命令实现:
lsp-policy ip-prefix prefix-name for{egress|transit|ingress等}。
基于以上描述,如果步骤201中的接口为与所述P路由器连接、且为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上的loopback接口,则步骤201中的判断具体为:
判断所述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与所述P路由器之间的LDP会话是否已建立,如果否,则不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否则,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LSP策略是通过在P路由器上设置LDP LSP策略控制器实现,由于该LDP LSP策略控制器还可对FEC允许建立的LSP类型进行控制,因此,在P路由器在传输标签至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时,还可执行以下操作:针对所述其他PE路由器中的每一PE路由器,所述P路由器判断所述数据传输控制策略是否允许向该PE路由器发送标签,在是时,发送所述标签至该PE路由器;否则,忽略该标签。
当其他PE路由器接收到LSP标签,建立到达loopback接口的LSP隧道后,可进一步包括:如果其他PE路由器当前向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发送的流量采用备份路径传输,则在该建立的LSP隧道属于主用路径时,其他PE路由器将该流量切换至包含该建立的LSP隧道的主用路径上传输。为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更加清楚,下面举一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仍以图1所示的组网为例,在图1中,正常情况下,CE2至CE1的VPN流量走主路径,即PE2-M->P-M->PE1-M。而当PE1-M发生故障时,PE1-M和P-M间的BGP连接和LDP会话中断,为了保证VPN流量的稳定性,将VPN流量切换到备路径,即PE2-M->PE2-S<->P-S<->PE1-S。
而当PE1-M恢复时,就会和P-M重建BGP连接和LDP会话。如果该LDP会话建立的比较晚,晚于IGP路由(用于发布PE路由器的路由)学习和BGP连接的建立,即在P-M与PE1-M间的LDP会话未建立之前,PE1-M与P-M之间的BGP连接和IGP路由学习都已完成,如此,当P-M学习到PE1-M的loopback接口10.1.1.1/32的路由时,由于该路由为从故障恢复后的PE1-M学习来的,并且此时P-M与PE1-M间的LDP会话未建立,因此,基于该P-M增加了上述策略控制,该P-M就不会作为proxy egress向PE2-M通告标签,如此,PE2-M就不会建立到10.1.1.1/32的LDP ingress LSP。即使之后PE2-M利用PE1-M与P-M之间建立的BGP连接从PE1-M学习到CE1的VPN路由,由于该PE2-M到PE1-M的LDP ingress LSP未已建立,因此,PE2-M会认为该学习到的VPN路由不可用,仍然使到CE 1的流量走备路径。
当PE1-M和P-M的LDP会话建立后,PE1-M作为egress向P-M通告10.1.1.1/32的标签,如果P-M按照上述策略控制继续向PE2-M通告标签,则在PE2-M接收到该标签后,就会建立到PE1-M的10.1.1.1/32的LSP。此时,PE2-M认为已从PE1-M学习的到CE1的VPN路由可用,就会将到CE1的流量切换至主路径(PE2-M->P-M->PE1-M)。而实际上该学习到的VPN路由确实可用,将该流量切换至主路径不会造成VPN流量中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能够保持VPN流量的连续性,并能实现在VPN应用中,保证公网LDP LSP提供PE-PE的端到端可靠隧道。
优选地,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上述LSP策略科包含允许转发LSP标签的路由类型;如此,步骤201中的判断包括:判断学习的路由类型是否存在于所述LSP策略中,如果否,则不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如果是,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在该实施例中,不限定学习的接口为与P路由器连接、且为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上的loopback接口,具体实现原理与上面描述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具体为应用于LSP隧道建立的P路由器,如图3所示,该装置可包括:
判断单元301,用于判断设置的LSP策略是否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代理出口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
处理单元302,用于在判断单元301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使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在判断单元301的判断结果为否时,不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阻止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
优选地,所述接口为与所述P路由器连接、且为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上的环回loopback接口;
基于此,判断单元301判断所述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与所述P路由器之间的标签分发协议(LDP)会话是否建立,如果否,则不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如果是,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处理单元302在判断单元301为是时,向连接的、且除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外的其他处于正常状态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LSP策略还包含数据传输控制策略;基于此,处理单元302向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包括:针对其他PE路由器中的每一PE路由器,所述P路由器判断所述数据传输控制策略是否允许向该PE路由器发送标签,在是时,发送所述标签至该PE路由器;否则,忽略该标签。
作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LSP策略还包含允许转发LSP标签的路由类型;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学习的路由类型是否存在于所述LSP策略中,如果否,则不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如果是,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通过在P路由器上设置LSP策略,能够保证P路由器在学习到接口路由后,并非盲目地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使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而是先判断该LSP策略是否允许自身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这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控制LDP LSP隧道建立,使VPN应用中公网LDP LSP隧道能提供可靠的端到端隧道。
进一步地,在支持LSP隧道数量少的设备组网应用场景中,本发明通过控制LSP隧道的建立,能够防止大量无用的LSP隧道冲击而导致真正有用的LSP隧道无法建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标签交换路径(LSP)隧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P路由器学习到到达一接口的路由后,判断设置的LSP策略是否允许自身作为代理出口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如果否,则不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阻止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如果是,则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使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为与所述P路由器连接、且为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上的环回loopback接口;
所述P路由器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包括:
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且除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外的其他处于正常状态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包括:
判断所述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与所述P路由器之间的标签分发协议(LDP)会话是否建立,如果否,则不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如果是,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其他PE路由器建立到达所述环回loopback接口的LSP隧道后,进一步包括:
如果所述其他PE路由器当前向所述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发送的流量采用备份路径传输,则在该建立的LSP隧道属于主用路径时,所述其他PE路由器将所述流量切换至包含该建立的LSP隧道的主用路径上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的LSP策略还包含数据传输控制策略;
所述P路由器向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包括:
针对其他PE路由器中的每一PE路由器,所述P路由器判断所述数据传输控制策略是否允许向该PE路由器发送标签,在是时,发送所述标签至该PE路由器;否则,忽略该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SP策略包含允许转发LSP标签的路由类型;所述判断包括:
判断学习的路由类型是否存在于所述LSP策略中,如果否,则不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如果是,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
7.一种应用于标签交换路径(LSP)隧道建立的P路由器,其特征在于,该P路由器,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所述P路由器学习到到达一接口的路由后,判断设置的LSP策略是否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代理出口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使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在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不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以阻止该PE路由器建立到所述接口的LSP隧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为与所述P路由器连接、且为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上的环回loopback接口;
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与所述P路由器之间的标签分发协议(LDP)会话是否建立,如果否,则不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如果是,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egress向连接的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
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判断单元为是时,向连接的、且除故障后恢复的PE路由器外的其他处于正常状态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的LSP策略还包含数据传输控制策略;
所述处理单元向其他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包括:针对其他PE路由器中的每一PE路由器,所述P路由器判断所述数据传输控制策略是否允许向该PE路由器发送标签,在是时,发送所述标签至该PE路由器;否则,忽略该标签。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SP策略包含允许转发LSP标签的路由类型;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学习的路由类型是否存在于所述LSP策略中,如果否,则不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如果是,允许所述P路由器作为Proxy egress向连接的PE路由器通告LSP标签。
CN201010269340.6A 2010-08-31 2010-08-31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387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9340.6A CN102387060B (zh) 2010-08-31 2010-08-31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9340.6A CN102387060B (zh) 2010-08-31 2010-08-31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7060A CN102387060A (zh) 2012-03-21
CN102387060B true CN102387060B (zh) 2015-02-11

Family

ID=45826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9340.6A Active CN102387060B (zh) 2010-08-31 2010-08-31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70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3789B (zh) * 2017-02-20 2020-02-04 广州启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编程多拨号路由出口寻访系统的实现方法
WO2019061520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0960A2 (en) * 2005-11-01 2007-05-02 Ericsson AB Ring LSP topology for supporting VPNs over MPLS-based networks
CN1968178A (zh) * 2006-11-02 2007-05-23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Lsp的建立方法
CN101656740A (zh) * 2009-10-20 2010-02-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标签发送的方法和路由设备
CN101719868A (zh) * 2009-11-16 2010-06-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sp承载于te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587B (zh) * 2007-10-24 201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流量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0960A2 (en) * 2005-11-01 2007-05-02 Ericsson AB Ring LSP topology for supporting VPNs over MPLS-based networks
CN1968178A (zh) * 2006-11-02 2007-05-23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Lsp的建立方法
CN101656740A (zh) * 2009-10-20 2010-02-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标签发送的方法和路由设备
CN101719868A (zh) * 2009-11-16 2010-06-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sp承载于te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7060A (zh) 2012-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7372B2 (en) Method for resource optimized network virtualization overlay transport in virtualized data center environments
CN100473069C (zh) 支持伪线标签反射的二层虚拟专网设备和组网方法
US7990852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ing BFD and VRRP tracking system
CN101616082B (zh) 一种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网络中报文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0450039C (zh) 快速收敛端到端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30424B (zh) 一种虚拟专用网服务故障处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771577B (zh) 一种为双向lsp建立双向转发检测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159690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转发方法、装置及标签交换路径管理模块
CN104065576B (zh) 一种动态mpls卫星网络中的标签交换方法
CN101155076B (zh) 一种检测二层虚拟专用网伪线故障的方法
WO2009056034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équipement pour établir une détection bfd pour un tunnel lsp
CN102638389A (zh) 一种trill网络的冗余备份方法及系统
WO2009138036A1 (zh) 以太网业务传送中转发表的更新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07016834A1 (fr) Procede rapide de convergence de services de point a point et dispositif associe cote fournisseur de services
US10924332B2 (en) Node protection for bum traffic for multi-homed node failure
CN101815006B (zh) 一种穿越运营商网络的链路汇聚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2282805B (zh)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及接入设备
WO2007143952A1 (fr) Procédé d&#39;accès à un réseau privé virtuel, système privé virtuel, réseau privé virtuel et équipement de bordure du fournisseur
CN102195822A (zh) 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和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
CN105591936A (zh) 一种更新转发表项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46855B (zh) Vpls网络中mac地址回收方法及pe设备
CN102742221A (zh) 一种组播实现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EP3641240A1 (en) Node protection for bum traffic for multi-homed node failure
CN103490951A (zh) 基于bfd的多跳链路中双向转发检测方法
CN101160862A (zh) 一种实现虚电路状态一致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