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6705A -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及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6705A
CN102386705A CN2011103816126A CN201110381612A CN102386705A CN 102386705 A CN102386705 A CN 102386705A CN 2011103816126 A CN2011103816126 A CN 2011103816126A CN 201110381612 A CN201110381612 A CN 201110381612A CN 102386705 A CN102386705 A CN 102386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tator
motor
lead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816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6705B (zh
Inventor
李广
龚天明
李进泽
邵平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Zhuzho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Zhuzhou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Zhuzho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38161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6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6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6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6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6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线圈,该定子线圈为双层叠绕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交替嵌入电机的铁芯槽中,且每个极相组中均包含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相邻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并头搭接引线径向对齐。该定子线圈能够方便、可靠、高效的进行并头,且能够有效防止定子线圈绝缘的损伤,并保证定子线圈的并头高度,避免电机发生故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设有所述电机定子线圈的电机。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及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电机的定子线圈。本发明还涉及设有所述定子线圈的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发电机和电动机制造领域,定子线圈(双层叠绕组)联线前要根据电机的极数对线圈进行分组,每组称为极相组,然后将极相组线圈串联起来(称为并头),只留出进出极相组的两根引线,最后进行极相组间的联接(称为联线)。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定子线圈的引线出线位置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定子线圈的引线出线位置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如图所示,现有定子线圈的设计方法一般有两种,这两种定子线圈的第一引线1和第二引线2的出线位置不一样(图中所示定子线圈的鼻部偏角α向右偏)。
请参考图5、图6,图5为现有技术中定子线圈的嵌线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定子线圈的并头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定子线圈的鼻部偏角α向左偏,一台电机中使用具有同一种引线方式的线圈,线圈嵌入铁心槽后相邻线圈的引线径向不对齐,搭接时须扭转,其并头方式为“]”形(见图7)。
一些电机定子电流较大,造成定子线圈的截面积很大,由于在定子线圈并头搭接时,引出线需要先扭转一定角度,易将线圈端部的绝缘层扯开,或是磨破线圈鼻部绝缘层,形成线圈绝缘的薄弱点,导致电机故障;且线圈截面积大则引出线弯曲难度大,易造成弯曲后并头高度超差、电机的电气安全距离减小,导致电机并头联线部位发生放电现象。
因此,如何方便、可靠、高效的对定子线圈进行并头,并有效防止定子线圈绝缘的损伤,并保证定子线圈的并头高度,避免电机发生故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线圈。该定子线圈能够方便、可靠、高效的进行并头,且能够有效防止定子线圈绝缘的损伤,并保证定子线圈的并头高度,避免电机发生故障。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定子线圈的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线圈,该定子线圈为双层叠绕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交替嵌入电机的铁芯槽中,且每个极相组中均包含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相邻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并头搭接引线径向对齐。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的引线在线圈的上部和中部,所述第二线圈的引线在线圈的中部和下部。
优选地,所述相邻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并头搭接引线呈形。
优选地,所述相邻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并头搭接引线呈“]”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鼻部偏角相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鼻部偏角方向向左偏。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鼻部偏角方向向右偏。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设有定子线圈,所述定子线圈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线圈。
本发明将一台电机中的定子线圈设计成具有两种引出方式的线圈,嵌线时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交替放置于铁芯槽中,使每个极相组中均包含两种线圈,且两种线圈相邻。这样,在线圈引线并头搭接时引出线在圆周的径向已经对齐,不需扭转,可方便、可靠、高效的进行并头,能够有效防止定子线圈绝缘的损伤,并保证定子线圈的并头高度,避免电机发生故障,尤其适用于大截面定子线圈的并头。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相邻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并头搭接引线呈
Figure BDA0000112595670000022
形。这种形并头方式能有效保证大截面线圈的搭接面积,并减小引出线弯曲的难度,确保线圈并头高度满足要求。
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设有上述定子线圈,由于上述定子线圈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设有该定子线圈的电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定子线圈的引线出线位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定子线圈的引线出线位置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定子线圈的嵌线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定子线圈的并头示意图;
图7为定子线圈的并头搭接引线呈“]”形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电机定子线圈的嵌线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定子线圈的并头示意图;
图10为定子线圈的并头搭接引线呈
Figure BDA0000112595670000031
形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引线  2.第二引线  11.第一线圈  12.第二线圈  11-1.第一线圈引线  12-1.第二线圈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线圈。该定子线圈能够方便、可靠、高效的进行并头,且能够有效防止定子线圈绝缘的损伤,并保证定子线圈的并头高度,避免电机发生故障。
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定子线圈的电机。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8、图9、图10,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电机定子线圈的嵌线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定子线圈的并头示意图;图10为定子线圈的并头搭接引线呈
Figure BDA0000112595670000032
形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定子线圈为双层叠绕组,包括第一线圈11和第二线圈12,这两种线圈具有不同的引线方式,第一线圈11的引线在线圈的上部和中部,第二线圈12的引线在线圈的中部和下部,通过把第一线圈11和第二线圈12交替嵌入定子的铁芯槽中,可确保前后两个相邻线圈的引线在铁芯圆周的径向方向上对齐。
这样,每个极相组中均包含第一线圈11和第二线圈12,在极相组线圈并头搭接时,第一线圈11和第二线圈12的引出线不需扭转,能保证线圈绝缘不受损伤;且采用
Figure BDA0000112595670000041
形并头方式,第一线圈引线11-1和第二线圈引线12-1在弯曲时不会发生干涉,能减小弯曲引线的难度,提高并头效率,且容易控制并头的高度。
因此,该定子线圈能有效保证线圈绝缘的完整性和并头高度,并减小并头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该定子线圈能可靠、高效的完成大截面定子线圈的并头,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进一步地,根据每个极相组中的线圈数,上述两种线圈的嵌线顺序及极相组分组顺序(即线圈在极相组中的位置)无先后。
为了保证第一线圈11和第二线圈12的引线在径向上对齐,两者的鼻部偏角应保持一致,而鼻部偏角的方向则既可以向左偏,也可以向右偏。
当然,上述电机定子线圈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相邻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并头搭接引线依然呈“]”形等等,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除了上述电机定子线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设有定子线圈,所述定子线圈为上文所述的电机定子线圈,其余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定子线圈及电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其特征在于,该定子线圈为双层叠绕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交替嵌入电机的铁芯槽中,且每个极相组中均包含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相邻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并头搭接引线径向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的引线在线圈的上部和中部,所述第二线圈的引线在线圈的中部和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并头搭接引线呈
Figure FDA0000112595660000011
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并头搭接引线呈“]”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鼻部偏角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子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鼻部偏角方向向左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子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鼻部偏角方向向右偏。
8.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设有定子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线圈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线圈。
CN 201110381612 2011-11-25 2011-11-25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及电机 Active CN102386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81612 CN102386705B (zh) 2011-11-25 2011-11-25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及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81612 CN102386705B (zh) 2011-11-25 2011-11-25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及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6705A true CN102386705A (zh) 2012-03-21
CN102386705B CN102386705B (zh) 2013-06-19

Family

ID=45825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381612 Active CN102386705B (zh) 2011-11-25 2011-11-25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670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0667A (zh) * 2012-07-03 2015-02-1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定子
CN105556808A (zh) * 2013-09-18 2016-05-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对齐方法和对齐装置
CN108370185A (zh) * 2015-12-25 2018-08-03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定子和旋转电机
CN109155543A (zh) * 2016-05-11 2019-01-04 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无传动装置的风能设备的同步发电机以及用于制造同步发电机的方法和成形线圈的应用
CN110121831A (zh) * 2017-02-23 2019-08-13 博格华纳公司 包括具有从公共绕组层延伸的多根引线的定子的电机
DE102020101442A1 (de) 2020-01-22 2021-07-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eiter mit Hairpinbiegung in Helixform sowie Stator mit Leite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Leit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591A (zh) * 1997-05-26 1998-12-02 株式会社电装 车用发电机
US20020043886A1 (en) * 2000-10-16 2002-04-1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tator for an altern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1682342U (zh) * 2009-12-11 2010-12-2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绕线式转子并头装置
CN201893633U (zh) * 2010-12-16 2011-07-06 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直线电机初级线圈的连接结构
CN202374076U (zh) * 2011-11-25 2012-08-08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及电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591A (zh) * 1997-05-26 1998-12-02 株式会社电装 车用发电机
US20020043886A1 (en) * 2000-10-16 2002-04-1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tator for an altern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1682342U (zh) * 2009-12-11 2010-12-2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绕线式转子并头装置
CN201893633U (zh) * 2010-12-16 2011-07-06 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直线电机初级线圈的连接结构
CN202374076U (zh) * 2011-11-25 2012-08-08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及电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0667A (zh) * 2012-07-03 2015-02-1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定子
CN105556808A (zh) * 2013-09-18 2016-05-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对齐方法和对齐装置
CN105556808B (zh) * 2013-09-18 2019-01-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对齐方法和对齐装置
CN108370185A (zh) * 2015-12-25 2018-08-03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定子和旋转电机
CN109155543A (zh) * 2016-05-11 2019-01-04 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无传动装置的风能设备的同步发电机以及用于制造同步发电机的方法和成形线圈的应用
US11177710B2 (en) 2016-05-11 2021-11-16 Wobben Properties Gmbh Synchronous generator of a gearless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ynchronous generator, and use of form coils
CN110121831A (zh) * 2017-02-23 2019-08-13 博格华纳公司 包括具有从公共绕组层延伸的多根引线的定子的电机
CN110121831B (zh) * 2017-02-23 2021-06-25 博格华纳公司 包括具有从公共绕组层延伸的多根引线的定子的电机
US11418078B2 (en) 2017-02-23 2022-08-16 Borgwarner Inc. Electric machine with stator having a plurality of lead wires extending from a common winding layer
DE102020101442A1 (de) 2020-01-22 2021-07-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eiter mit Hairpinbiegung in Helixform sowie Stator mit Leite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Lei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6705B (zh)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6705B (zh)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及电机
KR102342561B1 (ko) 회전전기기기의 스테이터
US7550892B2 (en) High slot utilization systems for electric machines
US9214843B2 (en) Method of binding stator coils of motor
US8013490B2 (en) Armature
JP5938903B2 (ja) 電動機
US9906085B2 (e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11063488B2 (en)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CN105794089B (zh) 电力机械的电枢
KR102574242B1 (ko) 3상 다이나모일렉트릭 머신의 스테이터 어셈블리 및 관련 권선 방법
CN107154696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46891A (zh) 一种电机定子
JP6059066B2 (ja) ステータ巻線、ならびに、これを備えるステ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CN202094724U (zh) 马达的定子
US20150244227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4882975B (zh) 一种电动机定子及其绕线方法
CN108768033A (zh) 电机的扁线定子绕组结构
CN202374076U (zh)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及电机
CN101272068B (zh) 一种压缩机用集中绕线电机的相间绝缘结构
CN113708521B (zh) 一种卷绕的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06059222A (zh) 一种绝缘纸、双层绕组嵌线定子、电机及一种嵌线方法
CN208656532U (zh) 电机的扁线定子绕组结构
CN104506006B (zh) 一种双分数槽集中绕组抗短路永磁发电机
CN208316447U (zh) 扁线连续波绕错位绕组及含有其绕组的定子
US20210218295A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