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5111A - 光纤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纤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5111A
CN102385111A CN2010102680444A CN201010268044A CN102385111A CN 102385111 A CN102385111 A CN 102385111A CN 2010102680444 A CN2010102680444 A CN 2010102680444A CN 201010268044 A CN201010268044 A CN 201010268044A CN 102385111 A CN102385111 A CN 102385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locating shaft
optical fiber
clamping plate
fibr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80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D TELE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D TELE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D TELE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D TELE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680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51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5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51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光纤固定装置,包括:一组弹性材料制作的夹板,该一组夹板相对设置,中间形成一通道,光纤的加强件和纤芯共同穿过该通道;每一夹板的外侧布置一组定位轴,定位轴的数量至少是两个,加强件在定位轴与夹板之间绕行,加强件的一端固定在定位轴上,当光纤受到拉扯力时,加强件向夹板施加向内收紧的力。采用本发明的方案,首先利用加强件来辅助纤芯的定位,可以有效减少对于外力的依赖,降低施加到光纤上的力的大小,同时,在施加力的时候,加强件依旧围绕在纤芯的外围,避免直接向纤芯施力,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纤芯受力损坏而造成的损失。

Description

光纤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固定装置,尤其涉及应用于光纤的连接器的光纤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光纤具有三层结构,参考图1所示,包括外套11、纤芯12、以及位于外套11和纤芯12之间的,由絮状材料构成的加强件13。于是,一般的光纤10由内而外包括:纤芯12、加强件13以及外套11。
受到光纤长度、直径、制式等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光纤接续的情况。光纤接续一般通过光纤的连接器实现。连接器将需要进行接续的两根光纤的外套和加强件除去,将两者的纤芯连接。在光纤的三层结构中,纤芯主要起到的信息传递的作用,外套和加强件主要起到保护的作用,连接器将两根光纤的纤芯连接口,就形成了完整的光信号通路。虽然信号通路形成了,但是由于连接器将外套和加强件都除去了,光纤的强度大大降低。连接器是两根光纤的连接之处,容易受到向两侧拉扯的力,没有外套和加强件保护的纤芯十分脆弱,在这种拉扯力下,纤芯十分容易断裂。
于是,在业内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减少纤芯受力断裂的情况的连接方式。参考图2所示,该连接方式在连接器中增加了两个部件,包括一个套管21和一个轴套22。在轴套22中形成贯穿的通道。轴套22的外表面具有锥度,从远离套管21的方向朝着接近套管21的方向具有逐渐缩小的直径。套管21的内部形成圆柱形的空腔,具有一致的直径,该直径约等于轴套22外侧最小的直径,略小于轴套22外侧最大的直径。在装配的过程中,光纤10延伸至紧轴套22的位置后,光纤10的外套11将被除去并暴露出加强件13和纤芯12。此时,纤芯12穿过轴套22中形成贯穿的通道,而加强件13则被拉伸覆盖在轴套22的外表面。接着,轴套22被推入到套管21中,如上面所说的,从推入套管21的方向来看,轴套22的外表面的直径逐渐增大,而在轴套22尾部的外表面的直径略大于套管21的内径。于是,当轴套22被完全推入到套管21的内腔时,轴套22和套管21内腔紧密配合,而此时,加强件13被夹紧在轴套22和套管21之间。当受到两侧拉扯的力时,由于轴套22和套管21之间的摩擦力和压力的作用,这些拉扯的力能够分担到一部分到加强件13上,从而减轻纤芯12的受力,减少纤芯受力断裂的情况。在一些实现中,轴套22的外表面和套管21的内表面可以加上螺纹,以增加摩擦力和压力,同时也便于更加准确地将轴套22被推入到套管21中。
图2所示的结构虽然改善了纤芯受力断裂的状况,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加强件13在进入到轴套22之前就被分离,因此贯穿轴套22中内部的纤芯12依旧缺乏保护,这部分的纤芯还是十分脆弱。尤其是,轴套22可能会将压力直接传递到没有保护的纤芯12上,造成纤芯的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光纤固定装置,利用加强件来辅助纤芯的定位。
该光纤固定装置包括:一组弹性材料制作的夹板,该一组夹板相对设置,中间形成一通道,光纤的加强件和纤芯共同穿过该通道;每一夹板的外侧布置一组定位轴,定位轴的数量至少是两个,加强件在定位轴与夹板之间绕行,加强件的一端固定在定位轴上,当光纤受到拉扯力时,加强件向夹板施加向内收紧的力。
其中,通道的宽度与纤芯包裹了加强件后的直径相当。
加强件穿出通道后被反向拉伸,首先沿着夹板和定位轴之间的间隙向反向延伸到位于后侧的定位轴之后,绕过该位于后侧的定位轴,再一次向前从位于前侧的定位轴与夹板之间的间隙穿过并被固定在位于前侧的定位轴上。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首先利用加强件来辅助纤芯的定位,可以有效减少对于外力的依赖,降低施加到光纤上的力的大小,同时,在施加力的时候,加强件依旧围绕在纤芯的外围,避免直接向纤芯施力,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纤芯受力损坏而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揭示了光纤的三层结构。
图2揭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光纤固定装置。
图3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固定装置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3所示,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固定装置的结构。该光纤固定装置30包括一组弹性材料制作的夹板31,该一组夹板31相对设置,中间形成一通道。每一夹板31的外侧布置一组定位轴32,定位轴32的数量至少是两个,也可以更多,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的是每一夹板31的外侧布置有两个定位轴32。
在装配的过程中,光纤10延伸至夹板31的位置后,光纤10的外套11将被除去并暴露出加强件13和纤芯12。此时,纤芯12与加强件13共同穿过两块夹板31之间的通道。需要说明的是,两块夹板31之间的通道的宽度略微大于纤芯12的直径,应当与纤芯12包裹了加强件13后的直径相当。也就是说,在包裹了加强件13后的纤芯12放入两块夹板31之间的通道时,应当正好占满该通道的宽度。在加强件13和纤芯12穿出两块夹板31之间的通道后,纤芯12继续向前延伸进行接续,而加强件13则被反向拉伸,首先沿着夹板31和定位轴32之间的间隙向反向延伸(参考图3的箭头所示)到位于后侧(相对于纤芯12的延伸方向)的定位轴32之后,绕过该位于后侧的定位轴,再一次向前从位于前侧的定位轴(相对于纤芯12的延伸方向)与夹板之间的间隙穿过(参考图3的箭头所示),多余的加强件被固定在位于前侧的定位轴上。需要说明的是,夹板31和定位轴32之间的间隙实际是很小的,仅供加强件13穿过,在图3中,为了表示清楚,将该间隙画的比较大。
在形成了图3所示的结构之后,当光纤10受到向两侧拉扯的力的时候(参考图3中箭头所指的力的方向),由于加强件的一端被固定在位于前侧的定位轴上,当光纤向后侧略微移动时,相当于抽紧了绕在定位轴32上的加强件13。如此的缠绕方式达到的效果是,当受到图3中箭头所指的方向的力时,加强件13会对夹板31产生向内挤压的力,由于夹板31是弹性材料制作,因此夹板31会更加紧密地加紧加强件13和纤芯12,阻止纤芯12滑动造成的损坏。更加重要的是,由于加强件13和纤芯12是一起被放在夹板31的通道内,因此夹板31施加的压力是作用在加强件13上而不是直接作用在纤芯12上,由此可以进一步减轻纤芯12损坏的可能性。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首先利用加强件来辅助纤芯的定位,可以有效减少对于外力的依赖,降低施加到光纤上的力的大小,同时,在施加力的时候,加强件依旧围绕在纤芯的外围,避免直接向纤芯施力,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纤芯受力损坏而造成的损失。

Claims (3)

1.一种光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组弹性材料制作的夹板,该一组夹板相对设置,中间形成一通道,光纤的加强件和纤芯共同穿过该通道;
每一夹板的外侧布置一组定位轴,定位轴的数量至少是两个,所述加强件在所述定位轴与夹板之间绕行,加强件的一端固定在定位轴上,当光纤受到拉扯力时,加强件向所述夹板施加向内收紧的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的宽度与纤芯包裹了加强件后的直径相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件穿出通道后被反向拉伸,首先沿着夹板和定位轴之间的间隙向反向延伸到位于后侧的定位轴之后,绕过该位于后侧的定位轴,再一次向前从位于前侧的定位轴与夹板之间的间隙穿过并被固定在位于前侧的定位轴上。
CN2010102680444A 2010-08-31 2010-08-31 光纤固定装置 Pending CN1023851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80444A CN102385111A (zh) 2010-08-31 2010-08-31 光纤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80444A CN102385111A (zh) 2010-08-31 2010-08-31 光纤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5111A true CN102385111A (zh) 2012-03-21

Family

ID=45824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80444A Pending CN102385111A (zh) 2010-08-31 2010-08-31 光纤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511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047A (zh) * 2014-07-25 2016-01-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
CN105445863A (zh) * 2014-07-25 2016-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组装方法
CN105445858A (zh) * 2014-07-25 2016-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固定装置
CN112797892A (zh) * 2019-11-14 2021-05-14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 光纤夹持机构及光纤参数测试设备的校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6024A (zh) * 2007-03-27 2008-10-01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纤接续保护盒
CN101285916A (zh) * 2008-04-24 2008-10-15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机械接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6024A (zh) * 2007-03-27 2008-10-01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纤接续保护盒
CN101285916A (zh) * 2008-04-24 2008-10-15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机械接续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047A (zh) * 2014-07-25 2016-01-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
CN105445863A (zh) * 2014-07-25 2016-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组装方法
CN105445858A (zh) * 2014-07-25 2016-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固定装置
CN105445863B (zh) * 2014-07-25 2017-09-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组装方法
CN105278047B (zh) * 2014-07-25 2017-11-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
CN105445858B (zh) * 2014-07-25 2018-04-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固定装置
CN112797892A (zh) * 2019-11-14 2021-05-14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 光纤夹持机构及光纤参数测试设备的校准方法
CN112797892B (zh) * 2019-11-14 2022-11-22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 光纤夹持机构及光纤参数测试设备的校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5111A (zh) 光纤固定装置
JP2013522677A5 (zh)
JP2004526209A5 (zh)
CN101529299A (zh) 用于沿着导管牵引光缆的改进的牵引护套
US9395500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cable assembly with dual diameter crimp sleeve
JP2010249967A5 (zh)
CN202533632U (zh) 多芯光缆分线器
CN101592205B (zh) 扭力接头及支承销总成
CN102385110A (zh) 光纤夹持装置
CN205844582U (zh) 一种高性能光纤活动连接器
CN201569765U (zh) 一种光纤接头保护装置
CN203311039U (zh) 一种lc型短尾短热缩管光纤活动连接器
CN103424815A (zh) 光连接器
US9541712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ssembling device
CN207232429U (zh) 适用于光纤热缩管的保护机构
CN104238035B (zh) 光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7557532U (zh) Lc光纤单联连接器
CN103308991A (zh) 一种lc型短尾短热缩管光纤活动连接器
CN104991313A (zh) 光纤连接器的抗拉结构
CN202204962U (zh) 紧套光缆光纤连接器
CN209746220U (zh) 多孔尾管光缆分支器
CN104991315A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101840036B (zh) 机械式单芯光纤冷接续子
CN201413404Y (zh) 医疗光纤接头连接辅助装置
CN115421253B (zh) 预制成端引入光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