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8088B - 扬声器单元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8088B
CN102378088B CN201010254519.4A CN201010254519A CN102378088B CN 102378088 B CN102378088 B CN 102378088B CN 201010254519 A CN201010254519 A CN 201010254519A CN 102378088 B CN102378088 B CN 1023780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cone
magnetization
magnetic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45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8088A (zh
Inventor
町田贤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ter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te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ter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te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5451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780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78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8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8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8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效率高的扬声器单元,其具有纸盆、框架、磁路和音圈,该纸盆的外周形状为细长形,该纸盆的中央部从外周部凹陷,在所述中央部形成有孔,所述纸盆的外周部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外周部,所述框架具有在中央部向与所述纸盆的凹陷方向相同的方向凹陷的底部,该磁路设于所述框架的底部,该音圈由筒状线圈骨架和缠绕于该线圈骨架外周面的线圈构成,所述线圈保持在所述磁路的磁隙中,且所述线圈骨架与所述纸盆连接,通过对所述线圈通电,从而使所述纸盆振动。在磁路(11)的轭铁(13)设有长度方向厚度小于宽度方向厚度的筒状的立壁部(19),轭铁(13)借助联结件(41)与音圈(35)和所述纸盆(1)的孔(1a)相连接。

Description

扬声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框架、纸盆、磁路和音圈的扬声器单元,该纸盆的外周形状为细长形,该纸盆的中央部形成有孔,该纸盆的外周部安装在框架上,该磁路设于所述框架中,该音圈由筒状线圈骨架和缠绕于该线圈骨架外周面的线圈构成,所述线圈配置在由所述磁路产生的磁场中,该音圈与所述纸盆的内周部侧连接。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希望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框架小型化。因此,在设于电视内的扬声器上使用纸盆外周形状为细长形的扬声器单元。 
而且,还希望框体变薄、变小。因此,希望有薄型的细长形状的扬声器单元。 
作为实现薄型的细长形状的扬声器单元的一个例子,将磁路的磁隙做成开放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将纸盆内周与音圈的线圈骨架的连接部作为线圈骨架的下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84492号公报(图1~图6) 
但是,由于在开放型的磁路中产生的磁场较小,因此,存在使纸盆振动的驱动力较小,效率(输出声压级)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的扬声器单元。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扬声器单元,该扬声器单元具有纸盆、框架、磁路和音圈,该纸盆的外周形状为细长形,该纸盆的中央部从外周部凹陷,在所述中央部形成有孔,所述纸盆的外周部 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外周部,所述框架具有在中央部向与所述纸盆的凹陷方向相同的方向凹陷的底部,该磁路设于所述框架的底部,该音圈由筒状线圈骨架和缠绕于该线圈骨架外周面的线圈构成,所述线圈保持在所述磁路的磁隙中,且所述线圈骨架与所述纸盆连接,通过对所述线圈通电,从而使所述纸盆振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的线圈骨架的外周面与所述纸盆的孔借助联结件(coupling)相连接,所述磁路由磁产生部件和轭铁构成,所述轭铁由基部和筒状的立壁部构成,所述基部设于框架的底部,在该基部的中央部配置所述磁产生部件,所述立壁部从所述基部的整个周缘沿所述纸盆的振动方向朝离开所述框架的底部的方向延伸,在该立壁部与所述磁产生部件之间形成有磁隙,所述联结件由顶部和周部构成,所述顶部与所述轭铁的立壁部的前端具有空间地相对,在该顶部的中央部形成有供所述线圈骨架的外周面安装的孔,所述周部从该顶部的周缘向所述框架的底部延伸,所述周部与所述纸盆的孔相连,所述纸盆的孔的形状、所述线圈骨架的周向形状,所述磁路的磁产生部件的周向形状、所述轭铁的立壁部的周向形状、所述联结件的周向形状均为细长形状,该细长形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纸盆的外周形状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轭铁的长度方向的立壁部的厚度小于所述轭铁的宽度方向的立壁部的厚度。 
根据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扬声器单元,第2技术方案的扬声器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的磁隙、所述音圈的线圈、所述框架与所述减震器的连接部分、所述减震器与所述联结件的连接部分位于与所述纸盆的振动方向垂直的大致同一平面内。 
根据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扬声器单元,第3技术方案的扬声器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纸盆的孔与所述联结件的周部的外周面的朝所述框架的底部的一侧相连。 
根据第1~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扬声器单元,第4技术方案的扬声器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磁产生部件由第1磁体、板和第2磁体构成,所述第1磁体设于所述轭铁的底部之上,其磁化方向与所述底部垂直,所述板由磁性部件构成,在与该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 向上层叠于所述第1磁体之上,所述第2磁体在与所述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该板之上,其磁化方向与所述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该第2磁体隔着所述板与所述第1磁体同极相对。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细长形”是指具有长度方向侧和宽度方向侧的形状,例如,可以是跑道形、带圆角的长方形、椭圆形、或与这些形状近似的形状,不受限定。 
采用第1技术方案,所述磁路由轭铁和磁产生部件构成,所述轭铁由基部和筒状的立壁部构成,所述基部设于所述框架的底部,在该基部的中央部配置所述磁产生部件,所述立壁部从所述基部的整个周缘沿所述纸盆的振动方向朝离开所述框架的底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立壁部与所述磁产生部件之间形成有磁隙,与开放型磁路相比,所述磁路磁场更大。因此,线圈骨架的线圈上产生的使纸盆振动的驱动力变大,效率变高。 
另外,所述音圈的线圈骨架的外周面与所述纸盆的孔借助联结件相连接,而且,所述联结件由顶部和周部构成,所述顶部与所述轭铁的立壁部的前端隔着空间地相对,在该顶部的中央部形成有供所述线圈骨架的外周面安装的孔,所述周部从该顶部的周缘向所述框架的底部延伸,所述周部与所述纸盆的孔相连,所述纸盆的孔的形状、所述线圈骨架的周向形状、所述磁路的磁产生部件的周向形状、所述轭铁的立壁部的周向形状、所述联结件的周向形状均为细长形状,该细长形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纸盆的外周形状的长度方向相同。通过采用所述联结件,可以使减震器的宽度方向侧的框架和联结件的结合部之间的距离变长,因此能应对较大的振幅。 
而且,通过使所述轭铁的长度方向的立壁部的厚度小于所述轭铁的宽度方向的立壁部的厚度,也可以将联结件的外周形状的宽度方向的宽度抑制得较小,可以使减震器的宽度方向侧的框架和联结件的结合部之间的距离变长,因此能应对较大的振幅。 
采用第2技术方案,所述磁路的磁隙、所述音圈的线圈、所述框架与所述减震器的连接部分、所述减震器与所述联结件的连接部分位于与所述纸盆的振动方向垂直的大致同一平面内,因此,能抑制所述纸盆的振动起伏(rolling)现象,能防止音圈接触磁产生部件或轭铁而防止产生输入信号杂音(touch noise)。 
采用第3技术方案,所述纸盆的孔与所述联结件的周部的外周面的朝所述框架的底部的一侧相连,因此,能使纸盆凹陷较深,能提高纸盆的刚性,因此能提高高音区域的效率。 
采用第4技术方案,所述磁产生部件由第1磁体、板和第2磁体构成,所述第1磁体设于所述轭铁的基部之上,其磁化方向与所述基部垂直,所述板由磁性部件构成,在与该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所述第1磁体之上,所述第2磁体在与所述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所述板之上,其磁化方向与所述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该第2磁体隔着所述板与所述第1磁体同极相对。采用所述磁产生部件,磁路外周的极性相同,减少了从扬声器单元漏磁。因此,不需要防磁对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部分的图,是图6的I—I剖视图。 
图2是图1的轭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联结件的立体图。 
图4是从图3的联结件里侧看该联结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磁路的放大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单元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用图6、图7说明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单元的整体结构。图6是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单元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仰视图。在这些图中,纸盆1的外周形状为大致跑道形(细长形),纸盆1的外周部利用边缘5安装在框架3上。 
接着,使用图1~图7说明扬声器单元的内部结构。图1是图6的I-I剖视图,图2是图1的轭铁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联结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1的磁路的放大图。 
如图1、图6,图7所示,纸盆1的中央部凹陷而在中央部形成有大致椭圆形(细长形)的孔1a。该大致椭圆形的孔1a的长度方向与纸盆1的外周形状的长度方向相同。另外,框架3具有在中央部向与纸盆1的凹陷方向相同的方向凹陷的底部3a。 
如图1、图5所示,在框架3的底部3a设有磁路11。该磁路11由轭铁13和磁产生部件15构成。 
如图1、图2所示,轭铁13由基部17和筒状的立壁部19构成,所述基部17设于框架3的底部3a上,所述立壁部19从基部17的整个周缘沿纸盆1的振动方向(图1中的箭头A的方向)朝离开框架3的底部3a的方向延伸,该立壁部19的内表面与磁产生部件15的周面之间具有间隔地相对。 
本实施方式的例子的轭铁13的立壁部19的内周形状、外周形状与纸盆1的外周形状同样为跑道形(细长形)。另外,该跑道形的长度方向也与纸盆1的外周形状的长度方向相同。 
而且,如图2所示,轭铁13的长度方向的立壁部19的厚度(t)设定为小于轭铁13的宽度方向的立壁部的厚度(T)。 
如图1、图5所示,磁产生部件15由第1磁体23、板25和第2磁体27构成,所述第1磁体23设于轭铁13的基部17之上,其磁化方向与基部17垂直,所述板25由磁性部件构成,其在与第1磁体23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第1磁体23之上,所述第2磁体27在与第1磁体23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板25之上,其磁化方向与第1磁体23的磁化方向相同,该第2磁体27隔着板25与第1磁体23同极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板25侧作为N极。因而,板25的外周面附近成为沿周向产生大致均匀磁场的磁隙G。 
本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由第1磁体23、板25和第2磁体27构成的 磁产生部件15的外周形状与纸盆1的外周形状同样为跑道形(细长形)。另外,该跑道形的长度方向也与纸盆1的外周形状的长度方向相同。 
如图1、图5所示,音圈35由筒状线圈骨架31和缠绕在线圈骨架31外周面的线圈33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线圈骨架31的外周形状与纸盆1的外周形状同样为跑道形(细长形)。另外,使该跑道形的长度方向与纸盆1的外周形状的长度方向相同地配置线圈骨架31。 
如图1所示,音圈35的线圈骨架31外周面和纸盆1的孔1a借助联结件41相连接。 
如图1、图3、图4所示,联结件41由顶部43和周部45构成。顶部43与轭铁13的立壁部19的前端隔着空间地相对,在该顶部43的中央部形成有供线圈骨架31穿过且供线圈骨架31的外周面安装的孔47。周部45从顶部43的周缘向框架3的底部3a延伸,周部45与轭铁13的立壁部19外表面具有间隔地相对。 
而且,纸盆1的孔1a与联结件41的周部45外周面的朝框架3的底部3a的一侧相连。 
本实施方式的例子的联结件41的顶部43、孔47的形状为跑道形(细长形),联结件41的周部45的外周形状为大致椭圆形(细长形)。另外,跑道形、大致椭圆形的长度方向也与纸盆1的外周形状的长度方向相同。 
联结件41的周部45借助减震器37安装在框架3上。而且,音圈35的配置位置使得线圈骨架31的内周面与磁产生部件15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隔、且使得线圈骨架31的外周面与轭铁13的立壁部的内周面具有间隔,而且,线圈33配置成位于磁隙G。 
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磁路11的磁隙G、音圈35的线圈33、框架3与减震器37的连接部分、减震器37与联结件41的连接部分位于与纸盆1的振动方向垂直的大致同一平面内。 
另外,在图1中,在框架3上设有端子51,端子51和音圈35的 线圈33借助包芯线(日文:錦糸 )(导线)53电连接。而且,音圈35的与轭铁13的基部17侧相反一侧的开口被设于联结件41中央部分的防尘罩55覆盖。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的扬声器单元的动作。输入到端子51中的电信号通过包芯线53流入音圈35的线圈33中。由于线圈33配置在由磁路11产生的磁场中,因此,利用在线圈(音圈35)33中产生的驱动力使纸盆1在图1的箭头A方向上振动,放射出声音。 
采用上述结构,能获得如下效果。 
(1)磁路11的轭铁13具有筒状的立壁部19,该立壁部19从基部17的整个周缘沿纸盆1的振动方向朝离开框架3的底部3a的方向延伸,该立壁部19的内表面与磁产生部件15的周面之间具有间隔地相对,而且,音圈35的配置位置使得线圈骨架31的内周面与磁产生部件15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隔、且使得线圈骨架31的外周面与轭铁13的立壁部19的内周面具有间隔。因此,与开放型磁路相比,所述磁路11的磁场更大。因此,线圈骨架31的线圈33上产生的使纸盆1振动的驱动力变大,效率变高。 
(2)音圈35的线圈骨架31的外周面与纸盆1的孔1a借助联结件41相连接,而且,联结件41由顶部43和周部45构成,所述顶部43与轭铁13的立壁部19的前端隔着空间地相对,在该顶部43的中央部形成有供线圈骨架31穿过且供线圈骨架31的外周面安装的孔47,所述周部45从顶部43的周缘向框架3的底部3a延伸,该周部45与轭铁13的立壁部19外表面具有间隔地相对,纸盆1的孔1a与联结件41的周部45外周面相连,纸盆1的孔1a的形状和联结件41的周部45的形状为大致椭圆形,该大致椭圆形的长度方向也与纸盆1的外周形状的长度方向相同。因此,可以使减震器37的宽度方向侧的框架3和联结件41的结合部之间的距离变长,因此能应对较大的振幅。 
(3)通过使轭铁13的长度方向的立壁部19的厚度小于轭铁13的宽度方向的立壁部19的厚度,也可以将联结件41的外周形状的宽度方向的宽度抑制得较小,可以使减震器37的宽度方向侧的与框架3 和联结件41的结合部之间的距离变长,因此能应对较大的振幅。 
(4)磁路11的磁隙G、音圈35的线圈33、框架3与减震器37的连接部分、减震器37与联结件41的连接部分位于与纸盆1的振动方向垂直的大致同一平面内,因此,能抑制纸盆1的振动起伏现象,能防止音圈35接触磁产生部件15或轭铁13而产生接触噪音。 
(5)纸盆1的孔1a与联结件41的周部45外周面的朝框架3的底部3a的一侧相连,因此,能使纸盆1凹陷较深,能提高纸盆1的刚性,因此能提高高音区域的效率。 
(6)磁产生部件15由第1磁体23、板25和第2磁体27构成,所述第1磁体23设于轭铁13的基部17之上,其磁化方向与基部17垂直,所述板25由磁性部件构成,其在与第1磁体23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第1磁体23之上,所述第2磁体27在与第1磁体23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板25之上,其磁化方向与第1磁体23的磁化方向相同,该第2磁体27隔着板25与第1磁体23同极相对。采用该磁产生部件15,磁路外周的极性相同,减少了从扬声器单元漏磁。因此,不需要防磁对策。 

Claims (8)

1.一种扬声器单元,该扬声器单元具有纸盆、框架、磁路和音圈,该纸盆的外周形状为细长形,该纸盆的中央部从外周部凹陷,在所述中央部形成有孔,所述纸盆的外周部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外周部,所述框架具有在中央部向与所述纸盆的凹陷方向相同的方向凹陷的底部,该磁路设于所述框架的底部,该音圈由筒状线圈骨架和缠绕于该线圈骨架外周面的线圈构成,所述线圈保持在所述磁路的磁隙中,且所述线圈骨架与所述纸盆连接,通过对所述线圈通电,从而使所述纸盆振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圈的线圈骨架的外周面与所述纸盆的孔借助联结件相连接,
所述磁路由磁产生部件和轭铁构成,所述轭铁由基部和筒状的立壁部构成,所述基部设于所述框架的底部,在该基部的中央部配置所述磁产生部件,所述立壁部从所述基部的整个周缘沿所述纸盆的振动方向朝离开所述框架的底部的方向延伸,在该立壁部与所述磁产生部件之间形成有磁隙,
所述联结件由顶部和周部构成,所述顶部与所述轭铁的立壁部的前端具有空间地相对,在该顶部的中央部形成有供所述线圈骨架的外周面安装的孔,所述周部从该顶部的周缘向所述框架的底部延伸,所述周部与所述纸盆的孔相连,所述周部借助减震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所述纸盆的孔的形状、所述线圈骨架的周向形状、所述磁路的磁产生部件的周向形状、所述轭铁的立壁部的周向形状、所述联结件的周向形状均为细长形状,该细长形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纸盆的外周形状的长度方向相同,
所述轭铁的长度方向的立壁部的厚度小于所述轭铁的宽度方向的立壁部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路的磁隙、所述音圈的线圈、所述框架与所述减震器的连接部分、所述减震器与所述联结件的连接部分位于与所述纸盆的振动方向垂直的大致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盆的孔与所述联结件的周部的外周面的朝所述框架的底部的一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盆的孔与所述联结件的周部的外周面的朝所述框架的底部的一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产生部件由第1磁体、板和第2磁体构成,所述第1磁体设于所述轭铁的基部之上,其磁化方向与所述基部垂直,所述板由磁性部件构成,其在与该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所述第1磁体之上,所述第2磁体在与所述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该板之上,其磁化方向与所述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该第2磁体隔着所述板与所述第1磁体同极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产生部件由第1磁体、板和第2磁体构成,所述第1磁体设于所述轭铁的基部之上,其磁化方向与所述基部垂直,所述板由磁性部件构成,其在与该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所述第1磁体之上,所述第2磁体在与所述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该板之上,其磁化方向与所述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该第2磁体隔着所述板与所述第1磁体同极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产生部件由第1磁体、板和第2磁体构成,所述第1磁体设于所述轭铁的基部之上,其磁化方向与所述基部垂直,所述板由磁性部件构成,其在与该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所述第1磁体之上,所述第2磁体在与所述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该板之上,其磁化方向与所述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该第2磁体隔着所述板与所述第1磁体同极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产生部件由第1磁体、板和第2磁体构成,所述第1磁体设于所述轭铁的基部之上,其磁化方向与所述基部垂直,所述板由磁性部件构成,其在与该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所述第1磁体之上,所述第2磁体在与所述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层叠于该板之上,其磁化方向与所述第1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该第2磁体隔着所述板与所述第1磁体同极相对。
CN201010254519.4A 2010-08-11 2010-08-11 扬声器单元 Active CN1023780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4519.4A CN102378088B (zh) 2010-08-11 2010-08-11 扬声器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4519.4A CN102378088B (zh) 2010-08-11 2010-08-11 扬声器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8088A CN102378088A (zh) 2012-03-14
CN102378088B true CN102378088B (zh) 2014-02-19

Family

ID=45795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4519.4A Active CN102378088B (zh) 2010-08-11 2010-08-11 扬声器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808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1779U (zh) * 1992-05-03 1992-11-11 杭州电声厂 扬声器
JPH11298995A (ja) * 1998-04-09 1999-10-29 Kenwood Corp 同軸型スピーカ
CN1288345A (zh) * 1999-09-14 2001-03-21 日本先锋公司 扬声器
CN2751498Y (zh) * 2004-11-25 2006-01-11 天津真美电声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超薄型扬声器
US7289642B2 (en) * 2004-09-20 2007-10-30 Ting-Pang Chen Audio speak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1779U (zh) * 1992-05-03 1992-11-11 杭州电声厂 扬声器
JPH11298995A (ja) * 1998-04-09 1999-10-29 Kenwood Corp 同軸型スピーカ
CN1288345A (zh) * 1999-09-14 2001-03-21 日本先锋公司 扬声器
US7289642B2 (en) * 2004-09-20 2007-10-30 Ting-Pang Chen Audio speaker
CN2751498Y (zh) * 2004-11-25 2006-01-11 天津真美电声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超薄型扬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8088A (zh) 201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54865B2 (en) Earphone
CN211531292U (zh) 发声器件
US9716951B2 (en) Acoustic diaphragm and speaker box
US10057687B2 (en) Speaker structure
US10932050B2 (en) Micro-speaker
CN104202700A (zh) 发声器件
CN104125529A (zh) 用于声换能器的悬置件
US20130051604A1 (en) Speaker
US9756426B2 (en) Loudspeaker
CN102811410B (zh) 电声换能器
KR101584651B1 (ko) 슬림형 스피커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3945311A (zh) 一种新型双音圈动圈式扬声器
CN201667712U (zh) 一种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US20170013367A1 (en) Speaker
JP4750212B1 (ja) スピーカ
WO2015096526A1 (zh) 悬挂式弹力膜片
CN203446022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4046809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2378088B (zh) 扬声器单元
CN201854412U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02841506U (zh) 微型电声转换器
US20060239498A1 (en) Power-tolerant assembly for combining a sound ring and a diaphragm of speaker
CN103747400A (zh) 薄型动圈式扬声器
JP2012044352A (ja) スピーカー
JP6846602B2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