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8034A - 视频显示系统、显示装置以及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视频显示系统、显示装置以及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8034A
CN102378034A CN2011101652653A CN201110165265A CN102378034A CN 102378034 A CN102378034 A CN 102378034A CN 2011101652653 A CN2011101652653 A CN 2011101652653A CN 201110165265 A CN201110165265 A CN 201110165265A CN 102378034 A CN102378034 A CN 102378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ent
video
message
displa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52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8034B (zh
Inventor
甲展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78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8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8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8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56Image reproduce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04N13/359Switching between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72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image signals comprising non-image signal components, e.g. headers or format information
    • H04N13/178Metadata, e.g. disparity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89Recording image signals; Reproducing recorded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56Image reproduce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频显示系统和再生装置。其技术问题是与各种的3D显示方式的显示装置连接的视频信号再生装置,确认能进行用户的视听准备,开始3D内容再生。其构成为:视频信号再生装置传递向3D显示装置请求引导显示或者声音引导的消息,用户能够进行视听的准备因此3D显示装置将催促再生开始的消息向视频信号再生装置传送,由此,开始内容再生。

Description

视频显示系统、显示装置以及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涉及视频信号的收发。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其课题是“使用者分别能从最初十分满足2D显示的图像、3D显示的图像”,作为其解决手段,公开了“辨别在显示单元显示的应用程序数据是2D显示用的图像还是3D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辨别单元,在上述显示单元显示上述应用程序数据之前使上述显示单元显示在上述辨别单元的辨别结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3624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进行3D显示的手法,有....使用特殊的眼镜由此能进行立体视的方式、或者、....能够进行裸眼的立体视的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方式、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方式”,如“使用者为了对3D显示的图像进行立体视,需要进行如下行为:戴3D观察用的特殊眼镜、或者、调整观察位置以便对3D显示的图像进行立体视。”的记载所示,为了对显示的图像适当地进行视听,需要进行对应于各个3D显示方式的调整。
在此,专利文献1:为了使“能录像和再生3D图像的带显示装置的电子式录像再生设备等”3D显示装置和视频信号再生装置一体后的装置成为对象,3D显示装置的3D显示方式被预先确定。由此,如下结构:对于有关3D显示的图像的视听的注意事项,视频信号再生装置成为显示仅与该预先确定的3D显示有关的注意事项的结构。
但是,在3D显示装置与视频信号再生装置分离的情况下,视频信号再生装置不能对连接的显示装置的3D显示方式进行特定,担心会无法对3D显示装置输出与3D显示的图像的视听有关的注意事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当从再生装置对显示装置输入包含3D视频的3D内容时,显示装置向再生装置发送停止该3D内容的再生的消息,提示催促3D视频的视听的准备的消息,当从用户接受到再生上述3D内容的指示时,对再生装置发送再生上述3D内容的消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方案,能促进3D内容的适当的视听,能提供一种对用户来说使用方便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视频系统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2是表示视频系统中的消息的收发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视频系统中的消息的一个例子的表。
图4是表示视频系统中的消息的引数的一个例子的表。
图5是表示视频系统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6是表示视频传送系统中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13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11存储介质;112数据读出部;113解码部;114、215OSD生成部;115、216视频信号合成部;116、211CEC通信部;117、212控制部;118EDID读出部;119视频发送部;131天线;132广播接收部;133临时存储部;223D显示装置;213EDID存储部;214视频接收部;217显示部;31HDMI电缆;311CEC线;312DDC线;313TMDS线;41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3D是指三维,2D是指二维。例如3D视频是指如下这样的视频:通过提示在左右眼有视差的视频,从而观察者能立体地以与自身存在于相同空间的方式感知某对象。此外,例如3D显示装置是,能显示3D视频的显示装置。此外,例如3D内容是,包含通过3D显示装置的处理能进行3D视频的显示的视频信号的内容。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视频传送系统的框图,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2与3D显示装置22经由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电缆31连接起来。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2例如是DVD播放器、DVD记录器、蓝光光盘播放器、蓝光光盘记录器、HDD记录器等,具有光盘或磁记录盘、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介质111、数据读出部112、解码部113、OSD(On Screen Display:在屏显示)生成部114、视频信号合成部115、CEC(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消费性电子控制)通信部116、控制部117、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扩展显示标识数据)读出部118、视频发送部119。另外,记录介质111可以内置于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1中,也可以是能够装卸。
在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1中,通过数据读出部112从记录介质111读出的视频数据在解码部113被解码。解码后的视频数据根据需要在视频信号合成部115与OSD生成部114所生成的OSD进行合成,并从视频发送部119输出。
3D显示装置22是能够显示3D视频的显示器,例如是包含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的显示装置。3D显示装置21具有CEC通信部211和控制部212、EDID存储部213、视频接收部214、OSD生成部215、视频信号合成部216、显示部217。另外,也可以成为还包含对天线所接收的广播波进行处理的调谐器、解扰器(descrambler)、解复用器(demultiplexer)、解码器等的结构。
在3D显示装置22中,在显示部217显示由视频接收部214接收的视频数据。此外,还能将OSD生成部215所生成的OSD图像与视频接收部214所接收的视频数据利用合成部216进行合成,并显示于显示部217。
作为3D显示装置22显示3D视频的方法,有红绿方式、偏振显示方式、帧顺序(frame sequential)方式、视差(parallax)栅栏方式、柱状透镜方式、微透镜阵列(microlens array)方式、光线再生方式等。
所谓红绿(anaglyph)方式是,将从左右不同角度拍摄的视频分别利用红色和绿色的光进行重叠并再生,利用左右带红色和绿色的滤色器的眼镜(以下还称为“红绿眼镜”)进行观看的方式。
所谓偏振显示方式是,施加与左右视频正交的直线偏振光进行重叠投影,将其通过带偏振滤波器的眼镜(以下还称为“偏振光眼镜”)进行分离的方式。
所谓帧顺序方式是,对从左右不同角度拍摄的视频进行交替再生,利用具备左右视场交替被遮挡的液晶快门的眼镜(以下还称为快门眼镜)进行观看的方式。
所谓视差屏障方式是,通过在显示器上重叠称为“视差屏障”的纵条的栅栏,从而使右眼观看右眼用的视频、使左眼观看左眼用的视频的方式,用户无需佩戴特别的眼镜等。视差屏障方式还可进一步分类为视听的位置较窄的2视点方式、视听的位置较宽的多视点方式等。
所谓柱状透镜方式是,通过在显示器上重叠柱状透镜,从而使右眼观看右眼用的视频、使左眼观看左眼用的视频的方式,用户无需佩戴特别的眼镜等。柱状透镜方式还可进一步分类为视听的位置较窄的2视点方式、视听的位置左右较宽的多视点方式等。
所谓微透镜阵列方式是,通过在显示器上重叠微透镜阵列,从而使右眼观看右眼用的视频、使左眼观看左眼用的视频的方式,用户无需佩戴特别的眼镜等。微透镜阵列方式是视听的位置在上下左右较宽的多视点方式。
所谓光线再生方式是,通过再生光线的波面从而对观察者提示视差图像的方式,用户无需佩戴特别的眼镜等。此外,视听的位置也较宽。
另外,3D视频的显示方式是一个例子,也可以采用上述以外的方式。此外,将红绿眼镜、偏振眼镜、快门眼镜等,总称为视听3D视频所需的道具、装置,也称作3D眼镜、3D视听装置或3D视听辅助用具。
HDMI电缆31具有CEC线311、DDC(Display Data Channel:显示数据通道)线312、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线313。
HDMI以及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是HDMI Licensing,LLC的注册商标,是视频/音频信号的数字接口之一。CEC提供进行HDMI所具有的双方向通信的视频设备间控制的功能。EDID是表示VESA(Video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视频电子标准协会)所筹划的显示装置的接收显示能力的记述数据形式,采用了HDMI。TMDS是采用了HDMI的数字数据的差动传送方式。以下,以HDMI为例进行说明,但即使是其他视频数字接口也能同样实现。
以下说明了如下这样的实施例:使用CEC,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2向3D显示装置22指示3D显示,显示装置22通过将当前的3D显示状态实时地向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2传递,从而向用户提供更确实易懂的引导显示或者引导声音。
图3表示在CEC中新追加的消息的定义例,图4表示该消息的引数的定义例。以下,使用图2所示的消息的收发的一个例子,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
用户41当利用显示装置22的遥控器按压〔播放〕按钮(是指示内容的再生的按钮,也称为再生按钮。)时,接受到其红外光的显示装置22的控制部212对CEC通信部211进行控制,使得通过HDMI电缆31的CEC线311向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2以<User Control Pressed:用户控件按压>[“播放”]消息传递遥控器/代码〔播放〕。在此,<>是命令代码,[]表示引数,该消息是HDMI的标准消息。
当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2的CEC通信部116接收该消息时,控制部117对各块进行控制,数据读出部112从存储介质111读出3D内容的导入部的视频数据,解码部113解码为3D视频信号,经由视频信号合成部115从视频发送部119向HDMI电缆31的TMDS线313输出3D格式的视频信号。
或者,也可以是OSD生成部114生成3D视频信号,经由视频信号合成部115从视频发送部119向HDMI电缆31的TMDS线输出3D格式的视频信号。
在3D显示装置22利用视频接收部214接收到该3D格式的视频信号后,经由视频信号合成部显示于显示部217。该显示在3D显示装置接收到3D格式的视频信号时,通过3D显示装置的用户设定或显示装置厂家的设计等而改变继续2D显示状态还是进行向3D显示状态自动切换等。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任一方法。
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2与3D格式的视频信号的输出开始相匹配地,向3D显示装置22发送请求将3D显示装置设定为3D显示状态的<Activate 3Ddisplay mode:激活3D显示模式>[“3D”]消息。该消息使用图3和图4所定义的本发明的命令代码和引数。
被请求了3D显示状态的3D显示装置22若已经是3D显示状态,则省略向用户41的引导显示或者引导声音,但在重新从2D显示状态转变的情况下,将“请戴3D眼镜”等引导显示或者引导声音提供给用户41。
在引导显示的情况下,在利用OSD生成部215生成引导显示用视频信号后,通过视频信号合成部216与从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2输入的视频信号合成并在显示部217进行显示。在引导声音的情况下,虽然未图示,但利用扬声器对声音生成部所生成的声音进行再生。
3D显示装置22将引导显示、引导声音提供给用户41,同时,为了确保3D眼镜的佩戴等、用户用于视听3D视频的准备期间,以等待3D内容再生的方式,利用<report 3D display mode:报告3D显示模式>[“需要眼镜”][“0”][“3D”][“等待”]消息来向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2进行回答。该消息也使用图3和图4所定义的本发明的命令代码和引数。
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2不开始3D内容再生而是待机,或者通过静止图像显示或反复显示等来等待3D内容的导入部。
当用户41能进行戴3D眼镜等视听3D视频的准备时,用户41按压遥控器的〔播放〕。接受到其红外光的显示装置22向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2以<User Control Pressed:用户控制按压>[“播放”]消息传递遥控器/代码〔播放〕,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2开始3D内容的再生,将3D视频信号向显示装置22输出。
3D显示装置22在取代按压〔播放〕按钮的引导显示或者引导声音,而进行按压其他按钮例如〔确定〕按钮等规定按钮的引导的情况下,只要用户41在3D视听准备完成时按压的按钮是按照其引导的按钮即可。在这种情况下,指示3D内容再生的消息可以是传递上述的遥控器/代码〔播放〕的消息,也可以是转移至3D显示状态并意味着准备完成的<report 3Ddisplay mode:报告3D显示模式>“需要眼镜”[“0”][“3D”][“无错”]。
另外,上述记载以需要3D眼镜的方式的3D显示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按照图3所示的定义表,则即使是无需3D眼镜的裸眼方式的情况、能切换显示2D/3D的情况,3D显示装置也能利用该3D显示装置自身来把握该3D显示装置的3D显示方式、当前的2D/3D的切换状态,因此,能提供至适当的3D视听的引导显示或者引导声音,能实现对用户使用方便的3D显示装置。此外,由于视频信号再生装置能通过实时通信获知视听3D显示装置的用户的3D视频的准备的状况,所以有能进行更可靠的内容再生准备的优点。
在例如是裸眼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佩戴3D眼镜的引导的显示,传达视听范围窄的情况,做成催促向能良好地看到3D显示的位置的移动的引导显示或者引导声音。此外,在能进行2D/3D显示的切换的3D显示装置中,传达由用户设定等设定为2D显示状态的情况,也可以做成催促切换为3D显示状态的引导显示或者引导声音。
在这种情况下,在用户偏要选择2D显示状态的继续的情况下,也可以3D显示装置在保持2D显示状态的状态下,传送<report 3D display mode:报告3D显示模式>[“无需眼镜”][“4”][“3D”][“无错”]来请求3D视频信号。这是因为,虽然也可以发送<report 3D display mode:报告3D显示模式>[“无需眼镜”][“4”][“2D”][“无错”],但在这种情况下,在3D内容具有“禁止2D显示状态”的标志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取消了3D视频输出。
以上,虽然以HDMI的CEC通信消息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即使是通过了由HDMI定义的因特网(注册商标)信道的通信消息,也可以期待同样的动作和效果。通过使用该因特网信道,与CEC相比能进行短时间的通信,能构筑2D/3D切换的响应性更优的3D系统。
[实施例2]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框图。经由HDMI电缆31将能进行广播接收的视频信号再生装置13和3D显示装置22连接起来。对与图1的框图拥有相同功能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编号。与图1不同的部分,取代存储介质111和数据读出部,设置连接于接受广播电波的天线131的广播接收部132、和临时存储其接收数据的临时存储部。
在需要用于视听3D视频的准备(例如佩戴3D眼镜、调整视听的位置等)的情况下,对用户来说更优选在准备齐备之前不开始3D内容再生。在实施例1中,在进行了与3D视听要件有关的显示后,等待来自用户的再生指示来进行3D内容的再生,但在经由广播波接收、再生3D内容的情况下,不能暂时停止内容的再生。因此,担心在进行视听3D内容的准备的期间,会看漏3D内容的开头部分。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临时存储部133从而在3D视听要件齐备之前使经由广播波接收到的3D内容临时存储,在3D视听要件齐备后进行时移再生,由此,构成为能从最初开始视听3D内容。以下,使用图6来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的一个例子。
在步骤1501中,广播接收部132经由天线131进行广播节目的接收处理。在步骤1502中,进行由广播接收部132进行了接收处理的广播节目是3D内容、还是2D内容的判断。
当在步骤1502判断为2D内容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1508,对所接收的广播节目进行再生。
当在步骤1502判断为3D内容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1503,判断是否是需要紧接着再生(时移再生)的内容。例如,在重视新闻、实况中继等的实时性的广播内容的情况下,也有考虑紧接着再生(追つかけ再生)不合适的用户存在的可能性。是否是需要紧接着再生的判断,可以构成为基于从例如广播节目中包含的元数据等特定的节目的种类来进行(例如,在节目的种类为新闻的情况下,判断为不需要紧接着再生)。此外,紧接着再生是指一边对广播节目进行录像一边进行再生。
当在步骤1503判断为不需要紧接着再生的情况下,保持原样地对所接收的广播节目进行再生。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与广播节目的再生一起,显示与3D视听要件有关的引导。
当在步骤1503判断为需要紧接着再生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1504,开始向所接收的节目的临时存储部133的记录,前进到步骤1505。
在步骤1505中,进行与3D视听要件有关的引导显示,前进到步骤1506。对于引导显示,只要使用实施例1中说明的方法(例如图2的流程)即可。虽然在图2中,以来自用户的再生的指示为起点,但在本实施例可以取代用户的再生的指示而以3D内容的接收为起点。而且,只要使图2中的用户的第二次再生的指示(引导显示后的再生的指示)成为后述的步骤1506中的用户的再生指示即可。
在步骤S1506中,判断是否有来自用户的内容再生的指示,当从用户做出再生的指示时,前进到S1507,开始临时存储部133中记录的内容的再生。
也可以省略上述说明的步骤中的步骤1503。此外,S1504和S1505的顺序可以相反,也可以同时进行。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对具备临时存储部133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做成具有记录内容的内置或外接的记录介质的构成,构成为使用该记录介质进行紧接着再生。
根据本实施例,在经由广播波接收到3D内容时,即使用户视听3D视频的准备未齐备,通过对所接收的3D内容进行紧接着再生,从而也能够从所接收的3D内容的开头视听3D视频。
此外,也可以是,做成不具备临时存储部133的构成,当接收3D内容时,进行与3D视听要件有关的引导显示(通过实施例1中说明的方法(例如图2的流程)决定的引导显示)。虽然在图2中,以来自用户的再生的指示为起点,但是在此也可以成为取代用户的再生的指示而以3D内容的接收为起点,不等待用户的第二次指示地对所接收的3D内容进行再生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所接收的3D内容的开头的视频担心无法作为3D视频进行视听,但是能对用户通知所接收的内容是3D内容。
此外,在例如能从电子节目表(EPG)的信息特定播放3D内容的时间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在播放3D内容的规定时间前(例如5分钟前),显示通过实施例1中说明的方法(例如图2的流程)特定的与3D视听要件有关的引导。在图2中,虽然以来自用户的再生的指示为起点,但在此也可以成为取代用户的再生的指示而以播放3D内容的规定时间前为起点,不等待用户的第二次再生的指示地对所接收的3D内容进行再生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具备临时存储部133,也能从再生所接收的3D内容之前开始催促用于视听3D视频的准备。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以使用了广播波的内容的传送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即使是利用了因特网线路的广播(IP广播)等使用其他方法的广播,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视频显示系统,具备对内容进行再生并输出的再生装置、以及显示从该再生装置输出的内容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再生装置向上述显示装置输出请求3D视频的显示的消息的情况下,在是上述显示装置没有准备好显示3D视频的状态时,上述显示装置向上述再生装置发送停止3D内容的再生的消息,
上述再生装置在接收到停止上述3D内容的再生的消息时,停止上述3D内容的再生,
上述显示装置在完成显示3D视频的准备时,对上述再生装置发送再生上述3D内容的消息,
上述再生装置在接收到再生上述3D内容的消息时,对上述3D内容进行再生并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向上述再生装置发送停止3D内容的再生的消息,并且,提示催促3D视频的视听的准备的消息,在从用户接受到再生上述3D内容的指示时,判断为显示3D视频的准备已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中的催促3D视频的视听的准备的消息的提示是通过输出声音而进行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中的催促3D视频的视听的准备的消息的提示是通过显示该消息而进行的。
5.一种显示装置,显示从再生装置输出的内容,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再生装置输入请求3D视频的显示的消息时,
在是没有准备好显示3D视频的状态的情况下,向上述再生装置发送停止3D内容的再生的消息,
在完成显示3D视频的准备的情况下,对上述再生装置发送传达完成了显示3D视频的准备的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没有准备好显示3D视频的情况下,提示催促3D视频的视听的准备的消息,
在从用户接收到再生上述3D内容的指示时,对上述再生装置发送再生上述3D内容的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催促上述3D视频的视听的准备的消息的提示是通过输出声音而进行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催促上述3D视频的视听的准备的消息的提示是通过显示该消息而进行的。
9.一种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部,接收内容;
记录部,记录接收到的内容;
解码部,对上述接收部所接收的内容或上述记录部所记录的内容进行解码;
输出部,将上述解码部所解码的内容向显示装置输出;以及
读出部,读出上述显示装置所保持的与3D视频的显示方式有关的信息,
在上述接收部所接收的内容是包含3D视频的3D内容的情况下,在上述记录部记录接收到的内容,
在从上述显示装置接收到表示内容的再生的消息或表示上述显示装置是能显示3D视频的状态的消息时,将上述记录部所记录的内容利用上述解码部进行解码,并将该解码后的内容从上述输出部向上述显示装置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3D内容是预先确定的规定种类的内容的情况下,利用上述解码部对上述接收部所接收的内容进行解码,并将该解码后的内容从上述输出部向上述显示装置输出。
CN201110165265.3A 2010-08-06 2011-06-20 视频显示系统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3780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6923/2010 2010-08-06
JP2010176923A JP5527727B2 (ja) 2010-08-06 2010-08-06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8034A true CN102378034A (zh) 2012-03-14
CN102378034B CN102378034B (zh) 2016-03-16

Family

ID=45555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5265.3A Active CN102378034B (zh) 2010-08-06 2011-06-20 视频显示系统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48185B2 (zh)
JP (1) JP5527727B2 (zh)
CN (1) CN1023780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52537B2 (ja) 2011-04-04 2014-03-26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
WO2017139194A1 (en) * 2016-02-11 2017-08-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opulation-based surface mesh reconstruc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50987A (ja) * 2008-04-01 2009-10-29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96118A (ja) * 2008-06-03 2009-12-17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放送受信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16490A (ja) * 2008-07-01 2010-01-21 Sharp Corp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77205B2 (en) * 1998-07-30 2013-11-05 Tivo Inc. Digital video recording system
JP2003333624A (ja) 2002-05-10 2003-11-21 Sharp Corp 電子機器
US20050262533A1 (en) * 2004-05-19 2005-11-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 having a cycling display of content representations
JP2006118877A (ja) * 2004-10-19 2006-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車載再生装置及び車載再生装置のメディア再生方法
JP5011842B2 (ja) * 2006-06-22 2012-08-29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再生装置
KR20080064331A (ko) * 2007-01-04 2008-07-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수신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JP2009135686A (ja) * 2007-11-29 2009-06-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立体映像記録方法、立体映像記録媒体、立体映像再生方法、立体映像記録装置、立体映像再生装置
BRPI0902887A2 (pt) * 2008-01-17 2015-09-22 Panasonic Corp meio de gravação no qual um vídeo 3d é gravado, meio de gravação para gravação de um vídeo 3d e dispoisitivo de reprodução e método para reprodução de um vídeo 3d
US8265453B2 (en) * 2008-06-26 2012-09-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playback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playback method, record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10021880A (ja) * 2008-07-11 2010-01-28 Toshiba Corp 映像表示装置、映像再生装置、映像再生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0088092A (ja) * 2008-09-02 2010-04-15 Panasonic Corp 立体映像伝送システム、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出力装置
US8339441B2 (en) * 2008-12-26 2012-12-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rame processing device, television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frame processing method
CN102577398B (zh) * 2009-06-05 2015-11-25 Lg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20110012896A1 (en) * 2009-06-22 2011-01-20 Ji Maengsob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3d glasse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EP2448273A4 (en) * 2009-06-22 2013-12-25 Lg Electronics Inc VIDEO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EP2430839B1 (en) * 2009-06-23 2017-08-16 LG Electronics Inc. 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3d image
JP5433862B2 (ja) * 2009-09-30 2014-03-05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02577410B (zh) * 2009-10-16 2016-03-16 Lg电子株式会社 指示3d内容的方法和处理信号的装置
US20110320941A1 (en) * 2010-06-01 2011-12-29 Jain Sunil K Stereoscopic 3d content auto-format-adapter middleware for streaming consumption from interne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50987A (ja) * 2008-04-01 2009-10-29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96118A (ja) * 2008-06-03 2009-12-17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放送受信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16490A (ja) * 2008-07-01 2010-01-21 Sharp Corp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33044A1 (en) 2012-02-09
JP2012039338A (ja) 2012-02-23
CN102378034B (zh) 2016-03-16
US9848185B2 (en) 2017-12-19
JP5527727B2 (ja)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2928B2 (ja) 映像再生装置
US917297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coding and transmitting high definition 3-D multimedia content
US20110063422A1 (en) Video processing system and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WO201008443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over a video interface and for compositing 3d video and 3d overlays
JP5608475B2 (ja) 伝送システム及びSource機器
US20110285827A1 (en) Image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12049934A (ja) 伝送システム
JP5568404B2 (ja)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再生装置
CN102378034B (zh) 视频显示系统及显示装置
JP5550520B2 (ja) 再生装置及び再生方法
JP5527730B2 (ja) 再生装置
WO2012017687A1 (ja) 映像再生装置
US20130265390A1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processing device,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processing program
JP2012039339A (ja)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
US20120033934A1 (en) Video displaying system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06101681A (zh) 三维图像显示处理方法、信号输入设备及电视终端
KR20120017127A (ko) 입체영상 재생 장치 및 입체영상 재생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MAXELL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25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23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xel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31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