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7654A - 治理沙漠和沙尘暴途径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理沙漠和沙尘暴途径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7654A
CN102367654A CN2011100390121A CN201110039012A CN102367654A CN 102367654 A CN102367654 A CN 102367654A CN 2011100390121 A CN2011100390121 A CN 2011100390121A CN 201110039012 A CN201110039012 A CN 201110039012A CN 102367654 A CN102367654 A CN 102367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esert
wind
wall
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90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文华
左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0390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676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67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76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Abstract

以往治理沙尘暴只是从治理沙尘源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而对大风就毫无办法。也没有解决好水的问题。因此,我的新思路就是要从治风和治水方面去寻找治理沙漠和沙尘暴的途径和方法。我的治风办法就是根据大风有层次结构的特性,决定从克拉玛依城附近的山口起,经准噶尔盆地的出口处,到嘉峪关山坡下的两条时令河附近处(从南向北),一直到从巴丹吉林沙漠通往腾格里沙漠的山口上,打六堵挡风墙。大风经过这六道墙的阻挡和摩擦,到沙漠地区风力已大大削弱,沙尘暴就吹不起来了。再加上科学调度黄河的水和从祁连山流到沙漠地区的三条河水,用封闭的蓄水池和暗渠把水保存在地下,并输送到沙漠各地区,还要实行滴灌,节约用水,就可使沙漠地区尽快变成草地和农田。

Description

治理沙漠和沙尘暴途径和方法
技术领域:治理沙漠和沙尘暴的途径和方法 
背景技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政府做了许多防治沙尘暴的工作。诸如“三北防护林工程”,还有最近一些年实施的退牧退耕还林、还草的工程。这些工程使沙尘暴的发生地区的植被覆盖程度有所增加,使每年沙尘暴的发生次数略有减少。但是这些措施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这些措施只是从提高土壤的植被覆盖程度来减少沙尘源。而且它只能在沙漠或沙地周边地区实施,所以效果有限。它不可能在沙漠地区内实施,因为沙漠内没有水,寸草不生,怎么能提高植被覆盖程度。 
上网查询,有关文章还不少。最具代表性的,一是新疆近百位学者提出的“海水西调,引渤入疆”的建议。我读了后也认为这个建议“是一个不科学的劳民伤财的不靠谱的工程”。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办法,就是那个标题为“治理沙尘暴不再难,中国将告别沙尘暴”的文章中说的“好方法”。兹引几条供欣偿: 
一、建立生态特别行政区、直属中央。 
二、成立半军事化的生态建设部队。 
三、建造运水飞机、运水火车,成立空中运水专队、铁路运水专队,从海上、三峡水库、长江口、黄河口运水。从这三条就可以看出,这种所谓的“好方法”与前一种如出一辙,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以上两个建议倒是从反面提醒我们,治理沙尘暴不仅要走科学的道路,而且还要走投入要少、见效要快要大的道路。 
发明内容
大家都知道,沙尘暴的发生主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要有大风,第二个要有沙尘源。以往的措施只在治沙尘源,而对大风就毫无办法。现在的网站上没有人提出过可以治风的办法。在沙漠化防治中,“水”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应该从治风、治水方面去寻找有效治理沙尘暴的办法,才有出路。 
下面就谈谈我研究出的治风和治水的办法。我的办法是从老祖宗那里找来的。这个老祖宗就是李冰父子。李冰父子治理岷江,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办法就是那刻在碑上的的四句话:“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他们的思想就是根据那里的地 形地貌的实际情况,该挖的就挖,该堵的就堵,该分流的就分流。两千两百多年前就修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在使用。外国人看了都赞叹不已,说中国人真聪明。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李冰父子的思想去治理引起沙尘暴的大风呢?咋一想,任何人都会觉得那个大风铺天盖地、漫无边际地乱吹,跟水不一样,你怎么能治理它呢?我以为,我们只要按照李冰的思想,根据大风的特性和规律,该堵的就堵,该疏通的就疏通,该分流的就分流,就能治理大风,使大风能够变成小一点慢一点的风。这样,沙尘暴就起不来。 
引起沙尘暴的大风是大气环流的大风,是从中亚那边,经过山口地区和阿勒泰的额尔齐斯河谷地带进入新疆的西风。再有一股是起源于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经过罗布泊和疏勒河谷地带进入河西走廊的西风。这两股风吹到河西走廊就在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及其连成一片的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奇沙漠、毛鸟素沙地汇合。再往东吹,经过呼和浩特、大同和张家口,就到达北京。继续往东走就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这股大风一路上没有什么大山阻挡,所以越走越强大。 
根据这种大风的特点,我们可不可以设想在它经过的路途上,从山口地区,一直到腾格里沙漠。这一路上跟它设置一些障碍,就是修建挡风墙,待它到达沙漠地区时,它的速度和强度肯定会减弱。肯定有人会说,你修一点挡风墙,怎么能挡得住那么大的风。如果搬几座大山放在它经过的路上,倒是行得通。我认为挡风墙就可以了。因为风还有个特点,它有层次结构。它不是从地面到高空都混成一大块的气团。大气层从地面到高空大体分为五层。一是从地面到10公里高度称为对流层,二是从10公里到50公里高度称为平流层(也是臭氧层)三是从50公里到90公里高度称为中间层。四是从90公里到600公里高度称为热成层。五是从600公里以上称为外逸层。10公里以下的对流层也不是一整块,它又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从地表到1公里高度称为大气边界层,也称摩擦层。第二层是从1公里到10公里,称为自由大气层。而大气边界层又分两层。一是从地表到100米高度称为地表边界层,也称贴地层或下部磨擦层。100米到1000米高度称为上部磨擦层。(以上请看附页及附图一) 
从地表边界层的高度,我们就能看出,只要我们打一堵100米高的挡风墙,就挡住了大风的去路。大风必须越过墙体才能继续前进,这样大风的速度肯定会减慢。有一部分较重的沙尘肯定就越不过墙体而被挡在墙下面,而且还把气流的高度从底层抬高到100米以上的上部磨擦层。而越过墙体继续前进的风就吹不着地表了,当然,过了一段距离和一段时间,上层和下层的气流肯定又会汇合起来继续前进。但是,我们可以设想,每隔一段距离,比如50公里至100公里,又建一堵墙。继续前进的风又会重演第一次 的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大体估计到两股西风从起源地到内蒙古沙漠地区只要经过几道挡风墙,风的速度和强度肯定会降低,到那时沙尘暴很可能就吹不起来了。 
那末,具体要打哪几堵墙呢?第一堵墙是要打在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中游,乌伦古湖北面的高地上。以阻挡从哈萨克斯坦吹来的西北风。这堵墙有重大的作用。一是削弱了风的强度;二是可以大大减少鸟伦古河与额尔齐斯河流域水的蒸发量;三是对防御冬天零下40度以上的严寒,将起巨大的作用。 
第二堵墙是要打在克拉玛依城附近的风口上。这个风口是大气环流从哈萨克斯坦进入新疆的最大一股西风。可在山口西边一侧用推土机把山体推成梯坎状以增加磨擦力,而在风口上就应当建挡风墙。第三堵墙要建在准噶尔盆地东边的出口上,在地形图上,天山山脉的脉字恰恰写在那里,那里地势较高不要建墙,可在高地西侧用推土机推成一道高坎,坎的高度越高越好,在低处还是要建挡风墙,用以阻挡从盆地吹来的西风。另外,那里还有一个通往哈密盆地的风口,在推土机推坎时,可以适当进行封堵。第四堵墙要打在哈密市的山背后,托木尔提峰的山脚下,与蒙古国的交界处。此墙要东西走向,用以挡住从盆地吹来的西风,使之径直吹到蒙古国去,也可用推土机在高地上推成梯坎状,同样也可起到挡风作用。 
第五道墙要打在从嘉峪关或酒泉的山脚下,从金塔或鸳鸯池水库起,向北一直打到与蒙古国的边界线上。这堵墙很长,大约有286公里。它是这个工程的关键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它的作用和意义重大。一是它能挡住从新疆吹过来的两股西风,大大降低了风的强度,并把大风从贴地层抬高到上部磨擦层,还使一部分风沿着墙体吹到蒙古国方向去。二是它能大大减少附近河流地区(弱水、东河与西河)水的蒸发量,保护那里的水土。这三条河都是时令河,即只有雨季才有水,如果修起这堵墙,很可能使这些河里常年有水。三是它能使这一大片区域尽快变成绿洲。 
我们从低层大气结构图可以看出,墙体可建100米高,也可建50米高。但这里必须建100米高。一是因为这堵墙已经是在沙漠地区之内了,墙的东边就是连成一片的四大沙漠和一大沙地。从这堵墙到毛鸟素沙地的直线距离有1000公里,到我们计划要建的第六堵墙也有324公里,如果建低了(例如50米),必然要降低它挡风的能力。为了使继续向东吹的西风吹不起沙尘暴还得在中途再建一堵近300公里长的挡风墙,这样就增加了工程量。二是因为这堵挡风墙不用钢筋水泥,而只用石头和沙土建立起来的现代长城,是要上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请看附图二)这里不久之后,将建成世界级的旅游胜地。今后航天员上太空将会看到它,和看到古长城一样,并把它拍在照片里。 
第六堵墙要建立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通往腾格里沙漠的山口上,以阻挡巴丹吉林的风吹到腾格里沙漠。这堵墙的工程很小。 
这六堵墙中除了第五堵墙一定要建100米高的墙体之外,其余五堵墙大都处在风口上,这些墙还可以考虑用密集安装风力发电机来替代墙体,也可起到挡风的作用。 
引起沙尘暴的大风经过这六堵挡风墙后,到腾格里沙漠,其强度已经是大大削弱了,已经掀不起沙尘暴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必再建挡风墙了。但是我还觉得不太保险,还应该再建一些挡风墙。这些挡风墙是一些小工程,可以放在县或者旗及其以下的乡村乃至农牧民去建。举例来说,在我们把六堵墙都建成后,额济纳旗可在距城东面30公里处,自北向南划一条与第五堵墙平行的线。这条线有350公里长。两条平行线之向的距离大约是150公里,额济纳旗可在这条线上建一堵墙,建这墙的工程不大,墙体只需建5公尺高,墙体的西面,也不需用大石头,用小石头和不规则的石头磊起来,使西风不致把沙吹走就行了。政府可沿着这条线安置牧民。假设每隔一华里安置一户,全线就可安置700户牧民。牧民应该定居,草场也固定,牧民要修建住房和牲畜圈栏。牧民就沿着这堵墙建房。墙体就能为牧民挡风,牧民的房子不管是座西朝东还是座北朝南,还应该建一堵挡北风的墙。牧民的住房不能太高只需3公尺左右就行了。因为是在北方,冬天很冷,墙体越厚越好,至少50公分到1公尺厚。墙体要安装保温层。也就是在墙中间安装一层5-10公分厚的塑料泡沫板就行了。冬天可以保温,夏天可以隔热,冬暖夏凉,冬天可节省许多烤火费,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依我看,今后黄河以北地区,要建房都应该安装保温层。这样,每年冬天至少要节约一半以上的烤火用煤,也要减少多少万顿的碳排放量。 
上面我们讲了由额济纳旗及其以下各级政府,要承担建设一条高5米的一堵墙。依此类推,下面要建墙的一条平行线是在阿拉善右旗的土地上。再下一条平行线是在阿拉善左旗土地上,再往东走的一条平行线,已在黄河边上,就不需要建了,有了这三条平行线的三堵墙,我们就可以说,完成治理沙尘暴的任务已经有保证了。但这还不是可靠的保证。因此还得从西到东划两条平行线,也是建5米高的墙就行了。这两堵墙是用来阻挡从蒙古国吹来的北风。还有平时在沙漠地区本地也会起风。说到这里,大家就清楚了,我是在用挡风墙把大沙漠切割成豆腐干一样的小块。这样,无论东南西北风都可以挡住,使之不可能汇聚成大风。到此,我可以说治理沙尘暴已有可靠的保证了。 
以上说的是大片分割,也许以后经营时还会把地块分割得更小一点。比如说,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好像也是实行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牧民在建设自己的牧场和住 房时也是要建挡风墙的,假设一户牧民分得一平方公里的一块草地,他应该用推土机推一堵墙把草场围起来。在墙内建盖自己的住房、畜圈,牲畜也在墙内放牧。根据所占用草场的大小来确定能养多少头,就养多少头。同时还可以种植粮食作物,养猪、种菜、种果树,多种经营。养猪养羊的便粪也大有用处了,不用去买化肥,牧民的许多生活用品都可自给自足,而且还有许多东西拿到市场上出售,这是牧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大改变,也是生产力提高的表现。 
下面谈谈怎么“治水”。前面提到我们要从嘉峪关的山脚下向北打一堵近300公里长的墙。这里面就有治水的内容。这里还要补充的是从祁连山上有两股水流到嘉峪关的山脚下就进了沙漠。继续往北走的河道就变成了时令河,名叫弱水,它在走到内蒙古的绿园之后,又分成两条时令河,一为东河,一直流到苏古诺尔(东居延海)。一为西河,一直流到嘎顺诺尔(居延海)。我要建议的是,应该在前面说的从祁连山上流下的两条河水当流到山脚下还没流入沙漠时,就把水汇集到蓄水池,再通过暗渠流到各处,以灌溉农田和草地。特别是要修整时令河,要把河床挖深一点,要修建河堤,每隔10公里左右修一道坝以拦住河水,并提高水位,在坝的两头挖一出水口,待涨水时水就顺着暗渠流到各处。(见附图三) 
其次,处在内蒙,甘肃和宁夏交界处的大沙漠和一大沙地是连成一片的,并有黄河从沙漠沙地中流过,这是多么好的有利条件,这是上天的赐与。这就是就,我们治理沙漠和沙尘暴所需要的水就在身边,不需要从渤海湾和长江口去运水。就是用黄河的水。而且还可以不费多大力气就能使水自然流进沙漠里去。也许有人马上就会反驳:沙漠是个无底洞,你把所有黄河的水都弄到沙漠里去,也不足以把沙漠改造过来,而整个黄河流域的人畜用水,农林用水、工业用水又从哪里来?其实,这只是一个调度的问题,我们只能在夏季或者还可在秋季涨水季节调用黄河水。从地图上看,我们可以在沙坡头上游38公里处的南长滩或者在更上游一点的黑山峡打一道水坝,以抬高水位,从那里挖一条引水渠到沙坡头,这样就可以把水引进沙漠。我已打电话去宁夏中卫市水利局防汛办公室请教过,接电话人认为我的设想是可行的。照这样做下去,不出五年,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以及库布齐沙漠都可改造成草原或农田。 
还有,在石嘴山市城的斜对岸,有一条流入黄河的小河,名叫都思兔河,它的发源地正处在毛乌素沙地的北面,从发源地鄂托克旗附近向东挖一条河,穿过毛鸟素沙地,到达陕西榆林附近的河口水库,全长可能有100公里左右。再一条也是从鄂托克旗附近向东南挖一条河与红柳河连接,也是100公里多一点。挖这两条河就可以灌溉毛鸟素沙 地,使沙地很快就可以变成第二个鄂尔多斯草原。 
前面所说的治水问题,一是找水源,二是怎么保存水,三是怎么用水。我这里所说的找水不是一般的找水源,像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区的水源就是北大河与黑河这两个水源。这是早就明摆着的,而这两条河水早就不够用了,到哪里去找新水源呢?我所说的找水源,主要是从保存水的措施中,从使用滴灌的措施中去找水源。据专家研究的统计数据:由于仍然使用老的落后的漫灌技术,使用露天的输水沟渠等因素,造成灌溉用水的损失,高达灌溉用水总量的70%。也就是说,每一年我国的灌溉用水总量的大部分都损失了,而真正用在作物上的有效用水只有30%。我们可以设想如果采取措施使有效用水提高一倍(30%)。那末,我们就节约下30%的灌溉用水,这是多么大的数字。试问,有没有节水的有效措施?能否做得到?我认为完全有,而且很容易就能做到。 
一是修好蓄水池和暗渠,把水保存在地下;使水不致被蒸发和在输水过程中造成损失。二是改掉漫灌的习惯,采用以色列创造的滴灌技术,就能达到节约30%的灌溉用水。何乐而不为!以甘肃民勤县为例。从祁连山上流入民勒县的石羊河水量是丰沛的。县里已经修了一个大的红崖山水库,在地图都有标识。其它还有许多小水库。但水还是不够用。据说,还要修6座水库。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取的馊主意。理由有二:一个是投资巨大,劳民伤财;二是效果很小。因为这6座水库即使修好了,也蓄满了水。但最终只有30%能用在作物上,其它70%的水都在过程中损失了。如果采用我上面说的办法:先在石羊河水流进沙漠的终点修一个较大的封闭的蓄水池。然后,从蓄水池向北、东、西修三条较宽的暗渠(主渠道),直到边界线处。在每条渠道线上每隔一段距离,如隔5公里或10公里,修一个蓄水池。再从这些蓄水池的各方向修较小的暗渠和蓄水池。直到修成一个蓄水网和灌溉网为止。这样,到雨季,石羊河水就自然流入蓄水网。到要灌溉时,扭开水阀就可进行滴灌了。滴灌不仅节约用水,还能使生产量倍增。我估计,这样储蓄起来的水,足够使用一年,也许还有剩余。过一些年,也可能会出现水不够用的情况。这时唯一的可行办法是改造水库,把水库挖深,使露天的水面积缩小。然后用水泥板把水库封闭起来,就可节约出大量的水来。巴丹吉林沙漠就用祁连山上流下来的黑河与北大河的水就够了。具体做法就照民勤那样,如法炮制。 
我提出的治理沙漠和沙尘暴的方案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12个字:高垒山、密筑墙、深挖河、种树草。如果能按我的方案去做,不仅能治理好沙尘暴,而且会大大地改善新疆、内蒙、甘肃和宁夏几省区的水土气候和生态环境。我大致计算了一下,这四大沙漠和一大沙地处在同北京一样的北纬40度线上。有一半还在纬度线以南,其总面积为40 万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一个甘肃省大小,比云南省(38万多)还大。如果把这些沙漠治理好,就能更好地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大大加强我国的经济势力。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加速进展,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解决每一年大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所以应该把它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工程来抓。 
另外,在北京正北面大约350公里处有一片浑善达克沙地,这是北京每年有风沙或沙尘暴的发源地。面积大约有14000平方公里。基本上是从蒙古国吹来的气旋和冷锋吹起来的沙尘或沙尘暴。这里应当优先治理。一是因为它面积小,工程量不大。二是它对北京的影响最大。就是在沙地北边打一堵50-100米高的墙。再在沙地中部打一堵较低的平行的墙,还要打三堵和上面两堵交叉的墙,把沙地分割成几大块就行了。 
附图说明:
图1是低层大气的结构图,是我提出来的治理沙尘暴的途径和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如果没有它,我的方案就成了空想和无稽之谈。此图采摘自日本新田尚著《大气环流概论》第31页。 
图2是挡风墙的切面示意图,说明墙体不用钢筋水泥,而只用石头,沙土来建立,这是有特殊意义的。它是现代意义的万里长城,石头、沙土完全就地取材,表明工程的投入看起来很庞大,而实际是很少的。今年三月,我分别打电话给克拉玛依气象台和嘉峪关气象台,询问修建挡风墙的地方有没有石头。他们都说没有。因此,原来提出用石头砌挡风墙西面墙体的计划就必须改变。这也很简单,就是用当地的泥土筑墙。大家知道吐鲁番的交河古城和高昌古城的城墙和住房的墙都是用夯土筑成的。至今一千多年都还存在,没有被大风吹倒吹散。我也曾经去参观过。 
图3是修地下水库、蓄水池和暗渠组成的灌溉网示意图。从祁连山上有三条河(北大河、黑河、石羊河)流进沙漠。这三条河都要照示意图所示修成蓄水网和灌溉网。就可以灌溉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 
具体实施方式
主体工程的六堵墙,不能放到各省和自治区去修建。应由中央统筹。最好是请胡锦涛主席调动工程部队来修建,才能多快好省地完成修建任务,并且不会产生腐败这类事情。应当在明年3月,沙尘暴到来之前建成。可以把浑善达克沙地治理作为试点,抓紧施工,争取在今年3月中旬完成。 
关于治水工程,也就是水利建设工程,应由各省或自治区,统一修建,跨省的工程应由两省协商解决,应争取在今年洪水到来之前完成。其余的两横三竖的平行线,就由各县、旗去直接实施了。一是因为工程量不大,二是因为建墙后的直接受益者就是这些县或旗下的农牧民。此工程也可在明年3月前完成。 

Claims (1)

1.修建挡风墙。还要修建地下水库、蓄水池和暗渠组成的灌溉网。以后沙漠区和整个北方建设住房时应增加保温层,即在墙中间加一层塑料泡沫板。 
CN2011100390121A 2011-02-16 2011-02-16 治理沙漠和沙尘暴途径和方法 Pending CN1023676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90121A CN102367654A (zh) 2011-02-16 2011-02-16 治理沙漠和沙尘暴途径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90121A CN102367654A (zh) 2011-02-16 2011-02-16 治理沙漠和沙尘暴途径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7654A true CN102367654A (zh) 2012-03-07

Family

ID=45760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90121A Pending CN102367654A (zh) 2011-02-16 2011-02-16 治理沙漠和沙尘暴途径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676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8684A1 (es) * 2016-04-15 2017-10-19 Covema Y Obras, S.L. Sistema de protección en obras de las arenas transportadas por el viento y procedimiento de instalació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4305A (zh) * 2001-12-26 2002-06-19 孙伯鲁 一种环保贮水型永久性治沙的设施
CN201056670Y (zh) * 2007-05-12 2008-05-07 娄成城 牵拉式挡风墙砖及其制作的挡风墙
CN101871199A (zh) * 2010-05-27 2010-10-27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挡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4305A (zh) * 2001-12-26 2002-06-19 孙伯鲁 一种环保贮水型永久性治沙的设施
CN201056670Y (zh) * 2007-05-12 2008-05-07 娄成城 牵拉式挡风墙砖及其制作的挡风墙
CN101871199A (zh) * 2010-05-27 2010-10-27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挡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8684A1 (es) * 2016-04-15 2017-10-19 Covema Y Obras, S.L. Sistema de protección en obras de las arenas transportadas por el viento y procedimiento de instalació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ing-yuan et al. Mine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reconstruction in Shanxi province I: mine land reclamation model
KR100958933B1 (ko) 맹꽁이의 자연복원 서식장치
CN104532794A (zh) 一种抬高寒区湿地春季地表水位的人造冰坝的建造方法
CN204645061U (zh) 坡地截流拦砂船形横沟
CN103425892A (zh) 一种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成效计算方法
CN102367654A (zh) 治理沙漠和沙尘暴途径和方法
Lowdermilk The reclamation of a man-made desert
Holland The pattern of species density of old stone walls in western Ireland
Bekle et al. History of the Perth lakes
Arif Green city Banda Aceh: city planning approach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Jackson et al. Phys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Utah Lake and adjacent areas
Amiran Arid zone development: a reappraisal under modern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Laureano Proper uses of natural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architecture and hydraulic technologies for self-sustainable and resource-sparing projects
Hayward Birds of the upper Colorado River basin
Stargardt 4 Irrigation in South Thailand as a Coping Strategy against Climate Change: Past and Present
Tolmbok Utilization and Contribution of Underground Aqueducts in the Turpan Oasis of China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design of the landscape inside mountain torrent basin based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take the research base in wenl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Borucińska-Bieńkowska The influence of ecophysiographic determinants on the functional-spatial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a study of the village of Lubasz
Jefferson Hafirs or Development by Surface Water Supplies
Khayitmurodov GEOECOLOGICAL PROBLEMS IN JAMBAY DISTRICT AND MEASURE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GEOECOLOGICAL SITUATION
Lei et al. Construction of Zoigê Animal Corridor Based on the Idea of Low Impact.
Mishra et al. Geospatial technology based catchment treatment planning–Case study of Sandul irrigation project catchment
Kenzhetayev et al. Monitoring of the stat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t the field of chalk deposit of south shetpe in the area of a cement plant
Beltrando GROUNDWATER IN THE PLAIN OF THE CRAU (SOUTH-EAST OF FRANCE): BETWEEN HISTORICAL ABUNDANCE AND MODERN VULNERABILITY
Kumar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Garhwal Himalay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