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5829B - 用于基站与天线之间的通信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基站与天线之间的通信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5829B
CN102365829B CN200980158475.0A CN200980158475A CN102365829B CN 102365829 B CN102365829 B CN 102365829B CN 200980158475 A CN200980158475 A CN 200980158475A CN 102365829 B CN102365829 B CN 1023658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ignal
base station
control modu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84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5829A (zh
Inventor
L.马蒂亚斯
K.安德烈亚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2365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5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5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58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8Input circuits, e.g. for coupling to an antenna or a transmission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用于基站与天线之间的通信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方法。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含一基站和一个或一个以上天线,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天线中的每一者经由一RF连接与所述基站的一射频(RF)端口连接,其中经由对应于一天线的所述RF连接将直流和/或低频(DC/LF)信号发射到所述天线;以及位于天线侧的一识别模块,其适于在从所述RF连接接收到所述DC/LF信号时给出对所述天线的识别的指示。根据本发明,执行所述基站与所述天线中的或多或少智能的“识别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允许从BS侧识别所述天线,且进一步允许诊断电缆链路。

Description

用于基站与天线之间的通信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且更明确地说,涉及基站与天线之间用于天线的识别和射频(RF)组件的诊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尤其在室外情境(例如,蜂窝式通信系统、交通工具与路旁设备的数据通信等)中,每一无线电基站可配备有若干个天线,所述天线可在空间上与基站硬件分开某一距离。此处,贯穿本发明而使用的术语“基站”通常指代静止无线电网络基础结构的发射/接收实体。即,术语“基站”还涵盖基于WLAN的系统的接入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电网关等。
所述天线通常将安装在不容易接近的位置,例如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上、较高的电杆上等。甚至接近基站硬件(例如为了维护目的)也可能被限制。举例来说,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中,尤其是在公共交通情境中,基站通常安装在靠近轨道处,且在列车运行时间期间不能接近。因此,远程执行某些维护任务或至少减少现场维护活动所需的时间的可能性对于确保以可接受的成本和精力进行可靠的操作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在每一基站位置处,可连接一个或一个以上天线。将一个以上天线连接到一基站的目的可为冗余的、天线分集、多个天线的组合以实现某一所要的覆盖模式等。在常规技术中,基站101与N个天线1031到103N之间的连接如图1中所示。基站101具有N个端口,即端口1到端口N。天线1031到103N分别经由RF连接1021到102N连接到基站101的对应端口。RF连接可为例如同轴电缆等RF电缆。此外,服务不同通信系统的若干个基站可位于同一地点,其中对应的天线安装在同一电杆上或至少彼此靠近。举例来说,在目前广州4号线地铁的CBTC工程中,仅列车控制系统就使用了每个基站多达8个天线。因此,天线的识别有时可能较复杂。
关于RF路径的诊断方面,当前系统使用对多个无线电接口的相互监视的概念。在目前安装在广州4号线地铁和北京10号线地铁中的系统中,每一基站具有两个独立的无线电接口,测量并评估这些无线电接口之间的RF传播条件(即,包括无线卡、电缆布设、天线、对应天线之间的无线信道),以便得出关于信号路径中的有缺陷或降级组件的提示。上述方案因为固有的空中发射而具有一些弱点,且在有故障组件的识别(即,问题的定位)方面也受到限制。
因此,在此些系统中,出现了以下关于例行维护任务的已在实际项目中经历的实践挑战:
1.为了参考目的以及安装后故障查找和维护,需要保存所使用的硬件组件(例如天线)以及在安装之前/期间测量到的其特性和性能图的全面资料。原则上,此资料可以基于电子可读形式的印在每个组件上或者附着在其上的一个唯一的序列号,例如条形码或RFID标签。然而,由于天线在安装之后无法容易地接近,因此(例如)当需要检验是否将天线正确地分配给基站时,难以读取以电子可读形式印在天线上或附着其上的附着标签。
2.为了保证所要覆盖,在多天线系统中,必须将每一天线连接到基站的正确RF端口。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以光学方式沿天线电缆(即,RF电缆)一直回溯到天线,因此在将天线电缆指派给基站的RF端口时很可能会发生错误。在两端仔细地为天线电缆加上标签可降低错误概率,但标签可能容易被意外扯掉、时间长了会褪色,如果不拆卸电缆可能难以读取等。在例如为更换(例如)电缆引出线(包含标签)的维护任务期间,还会出现其它的错误源。
3.需要有基本但可靠的诊断功能来确保基站与天线之间的RF连接完好无损,例如对基站与天线之间的电缆连接的完整性和/或基站与天线之间的衰减的基本检查。
蜂窝式通信系统(例如,2G和3G移动电话网络)中的最近趋势是RF处理单元与基站分离,以及将RF处理单元集成到所谓的远端射频头(Remote Radio Head,RRH)中,远端射频头可靠近天线设置,且相对远离庞大的协议和基带处理单元。远端射频头通常通过光纤连接到基站。这种方法成本较高,需要高度专业的基站硬件,而其本身并不能解决上文所述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应用,使上述方法扩展到解决上文所提到的问题的成本和复杂性非常高。
有鉴于此,基站与天线之间需要一种支持用于维护和诊断目的的通信的较佳方式,例如向基站提供关于与基站连接的天线的信息和/或关于与天线连接的RF连接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与天线之间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一种通信方法,以便于(例如)天线的维护和识别,和/或射频(RF)组件的诊断。
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含:基站以及一个或多个天线,所述一个或多个天线中的每一个天线均通过射频(RF)连接与基站的RF端口连接,其中经由对应于所述天线的RF连接将直流和/或低频(DC/LF)信号发射到天线;以及
位于天线侧的识别模块,用于在从该RF连接接收到DC/LF信号时给出对天线的识别的指示。
所述识别模块为光发射器或噪声发射器。
所述系统进一步包含:
第一滤波器,该第一滤波器耦合在基站的RF端口与RF连接的第一端之间,用于将DC/LF信号承载在从基站的RF端口发送的RF信号上,且将承载后的信号施加在RF连接的第一端;以及
第二滤波器,该第二滤波器耦合在RF连接的第二端与天线之间,用于从RF连接的第二端获得信号,且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将所述RF信号和所述DC/LF信号分别提取出来,并将DC/LF信号提供给识别模块用于指示所述天线。
所述系统进一步包含:识别模块,其与第二滤波器连接,用于在从第二滤波器接收到DC/LF信号时给出指示。
所述识别模块为光发射器或噪声发射器。
所述系统进一步包含:第一控制模块,其与第一滤波器连接,用于将DC/LF信号提供给第一滤波器。
所述系统进一步包含:开关,用于将第一控制模块连接到第一滤波器以及使第一控制模块从第一滤波器断开。
所述开关为机械开关或由基站中的CPU或控制逻辑控制的电子或机电开关。
所述系统进一步包含:第二控制模块,其设置于天线侧,用于从第二滤波器接收LF信号,且根据LF信号为识别模块供电。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为微控制器或可编程逻辑器件。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为电力和通信模块,该电力和通信模块用于将LF信号提供给第一滤波器、通过该LF信号为第二控制模块供电且与第二控制模块进行数据通信。
电力和通信模块用于从第二控制模块读取天线的ID和应用相关数据,和/或将数据写入到第二控制模块中。
所述系统进一步包含:用户接口,其适于监督电力和通信模块的操作,和/或显示从天线侧读出的信息。
所述系统进一步包含:无线电模块,其设置在天线侧,用于将从第二控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变换为RF信号,并将从RF耦合模块接收到的RF信号变换为待发送到第二控制模块的数据,其中RF信号经由RF耦合模块耦合到天线的RF路径;以及
第二控制模块,其进一步用于通过无线电模块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
一种用于基站与天线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包含:
将直流和/或低频(DC/LF)信号承载在于从基站的RF端口之一发送的RF信号上;
将承载后的信号施加在对应于所述RF端口的RF连接;以及
从自所述RF连接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所述DC/LF信号以向设置于对应于RF端口的天线的天线侧的识别模块供电,从而指示所述天线。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
将存储在天线侧的第二控制模块中的数据变换为RF信号;
将RF信号从第二控制模块耦合到基站的RF信号路径中;
通过RF连接将经耦合的信号发送到基站。
所述数据包含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天线的基本信息、安装数据、天线的技术特性、为了诊断RF组件而周期性地或按需产生的测试信号。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RF连接向所述天线发射待发送到所述天线RF信号以及包含待写入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数据的RF信号;
分离从RF连接接收到的RF信号,且变换待写入到第二控制模块的RF信号以获得对应数据。
与如今主要使用无源天线的典型系统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基站侧设第一滤波器,以将DC/LF信号承载在RF信号上,并将承载后的信号发射到天线侧,以及在天线侧设置第二滤波器,以还原成承载的信号从而获得DC/LF信号,这样就供基站与天线之间的信道,其可以各种方式用于简化维护任务,从而允许更全面的资料且大大简化对基站与一个或多个天线之间的RF信号路径的故障或降级的检测和分析。特别是,在具有大量基站且每个基站可能有多个天线的系统中,系统及其基站的可用性增加。诊断功能可以容易地整合在总体远程监视概念中。
此外,可在不对现有硬件作较大改变的情况下,应用上述理念作为现有系统的附件,且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特征的技术容易以相当低的成本实现。功能性和成本可容易增大或减小,主要取决于预算和所需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常规技术中的基站与天线之间的连接的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光学天线识别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偏置电源的实例结构。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光学天线识别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天线识别的应用情境。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通过将微控制器集成到天线侧来进行天线识别和RF诊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用集成到天线侧中的简单无线电模块来进行天线识别和RF诊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标、技术解决方案和价值更清楚,下文参考以下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参看图2,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了除来自不同来源的RF信号外还将直流(DC)或者低频(LF)信号耦合在RF电缆中的技术。具体地说,将从基站201的RF端口提供的RF信号和由第一控制模块206提供的DC/LF信号输入到第一滤波器204,其中第一控制模块206可为不同于基站201的来源。其后,第一滤波器204将所述信号组合成单一输出信号(即,RF+DC/LF信号),并经由RF电缆202将RF+DC/LF信号发射到第二滤波器205。具体地说,第一滤波器204与RF电缆202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二滤波器205与RF电缆20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滤波器204将RF+DC/LF信号施加在RF电缆202的第一端。随后,将RF+DC/LF信号发送到RF电缆202的第二端,接着将其提供到第二滤波器205。接着,第二滤波器205从RF+DC/LF信号中还原RF信号和DC/LF信号,将RF信号发送到天线203用于无线发射,并将DC/LF信号发送到识别模块207。识别模块207用于在从第二滤波器205接收到DC/LF信号时指示连接到RF端口的天线,识别模块207例如可以光发射器、噪声发射器或某一移动部件。类似的技术在例如卫星TV接收器中使用,以控制抛物面天线的低噪声块放大器(LNBs)的行为以及为有源天线供电。
构成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的共同基础是天线与基站之间的DC和/或低频连接的可用性。可结合一对滤波器使用现有RF连接来最高效地建立此连接。所述RF连接可为任何种类的RF传输线,通常为同轴电缆或波导。在实践中,可将所谓的“偏置电源”或其它相当的滤波器结构用作图2中所示的第一或第二滤波器。
图3中描绘了偏置电源的基本结构。所述偏置电源是一种多路复用器,其具有以T形状布置的3个端口,且为一个电感器与一个电容器的简单组成。偏置电源允许将DC或低频电流馈送到RF电缆中,或对应地从电缆汲取电流,而不会显著影响穿过所述电缆的RF发射。这由一对滤波器来实现,这对滤波器通常为电缆每一端处的L-C组合,其使DC/LF信号与RF信号分离。
图4中描绘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实施例,以简化天线识别,尤其是连接到特定天线电缆的远端的天线的识别。所述系统包含基站侧的DC电源406和某一种开关机构408,以及附接到天线403且经由RF电缆402由前面提到的DC电源406供电的光发射器407。开关408可为机械开关、由基站401中的CPU或其它控制逻辑控制的某一类型的电子或机电开关。可按需将到达天线侧单元(例如,光发射器)的DC电源406接通和断开,优选受基站中的某一软件控制。通过仅在真的需要时才为天线侧单元供电,单元的使用寿命可增加,故障概率可减小。通常,相对间隔较长时间(例如每天一次或两次)才需要诊断。在一些使用情况下,可省略开关408,且将基站侧的偏置电源404的DC端口手动直接连接到DC电源406和从DC电源406断开。
图5是图4中所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可能使用情况。假定一基站连接到一组N个天线,其中每一天线根据其模式和定向,需要连接到基站的特定RF端口。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在光学上沿电缆从基站回溯到所连接的天线。假定在某一维护任务期间,天线电缆已从基站断开,且需要以正确的方式重新连接。通过经由偏置电源将电源附接到天线电缆的开放端,当集成光发射器点亮时,可容易地识别远端的天线。
图6示意了另一实施例的硬件构架以扩展图4所描述的功能,图6中包括了设置在天线侧的第二控制模块,该第二控制模块例如为微控制器或者可编程逻辑器件。下文中假定将带有存储的微控制器609作为第二控制模块。具体地说,系统的基站侧包含基站601、电力和通信模块606和第一偏置电源,该电力和通信模块606用于提供低频交流(AC)电力并通过RF电缆602与微控制器609进行数据通信,该第一偏置电源用于将电力和通信模块606输入的LF信号添加到由基站601输入的RF信号上。关于电力和通信模块606,电力供应是其功能之一,另一功能是数据通信。优选的是,电力和通信模块606的操作可由基站601控制。系统的天线侧610包含天线603,第二偏置电源605,光发射器607,解调模块608以及微控制器609,该天线603用于通过空口接收来自外部(例如为客户端装置)的RF信号或者向外部发射RF信号。如之前所述,通过RF电缆602向微控制器609供电。另外,微控制器609能够使用合适的低频信号形式与基站侧的实体(例如电力和通信模块606)通信。使用相同的频带受限电连接(例如RF电缆上的DC/LF路径)同时作为电力供应以及数据通信为现有技术且在很多应用中都已经采用过,例如模型铁路列车的数字控制、“iButton”数字识别装置等。微控制器609将唯一的ID和可能的一些应用相关数据存储在内部或外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基站侧可通过单独的读取器设备或通过基站本身内的某一实体(例如,CPU板)远程读取ID和应用相关数据。上文所提到的应用相关数据例如包含(但不限于):
1.天线的基本信息,例如天线的制造商、生产日期、类型、编号
2.安装数据,例如安装公司、安装日期
3.天线的技术特性,例如测得的且/或根据制造商规格的增益、模式、阻抗、电压驻波比(VSWR)。
如果考虑将数据从基站侧写入到天线中的其他选择,那么可把含有关于天线在过去已连接到哪些基站的信息的“历史文件”保留在天线中。结合天线中的微控制器的额外外围装置或集成特征,可存储(例如)关于天线的操作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关于天线的对准或方向的数据以及关于经由天线发射/接收的RF电力的统计数据。
图7描绘将基本RF测量功能添加到上文所述的特征的又一无线电通信系统。
天线侧的微控制器709由无线电接口扩展,优选基于与基站本身相同的标准。在实践中,通过把与微控制器709连接的无线电模块710耦合到天线703来实现无线电接口。举例来说,在基于WLAN的系统中,其中基站根据802.11标准中的一个进行操作,天线侧的无线电接口可由便宜的802.11a、802.11b和/或802.11g模块组成。天线的无线电模块710可通过电力分配器/组合器或类似的RF组件分别直接(即,以流电方式)耦合到天线703的RF路径以及RF电缆702。天线的RF路径用于基站与客户端之间经由天线的通信,且其在此实施例中获得对基站侧与天线侧之间的数据通信的额外使用。或者,天线的无线电模块710通过天线的电磁场以及无线电模块710处的合适耦合元件(例如偶极子)间接地耦合到天线703。
在铁路通信中,基站701将通常包含具有额外无线电模块的CPU板,所述额外无线电模块可经由有线网络(例如以太网)远程接入。因此,可用非常少的额外硬件成果而使基站的CPU板处理对天线ID的读取且使得关于向天线ID指派天线端口的信息通过骨干网络在全系统可用。由于可完全由基站701本身通过RF链路来进行与微控制器709的通信,因此借助于电力和通信模块706中的LF信令所实现的通信功能变为任选的。即,除使用LF信令与基站侧通信之外或作为使用LF信令与基站侧通信的替代方案,微控制器709可因此在RF域中,即以客户端装置与基站通信相同的方式与基站701通信。当基站仅想要检测天线,但当前不与任何客户端通信时,将不会有信号发射到客户端。然而,“信道”(即,RF电缆)和通信方法可和与客户端通信相同,即从基站的角度看,天线可仅“看起来像客户端”。
在RF域中执行基站与天线侧之间的数据通信的程序如下。
基站701经由RF电缆702将含有待写入到微控制器709的数据的RF信号发射到RF耦合模块711。将含有待写入到微控制器709的数据的RF信号提供到与微控制器709连接的无线电模块710,且最终将数据写入到微控制器709中。任选地,可经由RF电缆702连同待发射到客户端的RF信号一起发射含有待写入到微控制器709的数据的RF信号。
无线电模块710可读出存储在微控制器709中的数据且将其改变为RF信号,且通过使用RF耦合模块711将RF信号耦合到用于基站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的RF路径,并经由RF电缆702发送到基站701。基本上存在两种将RF信号耦合到RF路径中的方法:通过电力分配器/组合器或类似组件直接耦合到RF电缆中,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某一形式的流电耦合,或借助于连接到天线侧的无线电模块710的合适耦合元件(例如,偶极子)间接地经过天线耦合。
图7的在天线侧引入无线电模块710的方案具有若干优点:
1.所述方案可降低基站侧的硬件复杂性。虽然经由LF信令的通信需要基站处的额外硬件,但无线电模块允许基站与天线侧之间使用基站的现有RF接口的通信。仅必须在基站侧提供电源,其与整个基站硬件完全无关,且不需要对基站本身的接口有任何改变。
2.除简单的基于DC的电缆完整性检查之外,天线与基站之间的RF链路允许执行许多RF测试以便检查RF链的完整性。此些检查包含(但不限于):
(1)天线和基站侧的相互信号强度测量。检查如下:天线侧的单元可周期性地或按需发送由基站拾取和评估的测试信号。另外或替代地,天线侧的单元可评估由基站发送出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可通过信号强度统计数据的评估来检测信号路径中的RF组件(例如电缆、连接件等)的降级。
(2)测量源自其它站的信号的信号强度。为了可靠地检测且还分类无线电模块(天线侧和基站侧)的RF前端的降级,源自其它站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可由天线单元和基站测量,且将接着比较测得值。此测试对区分电缆/连接件的降级与天线侧无线电模块的缺陷特别有用。
除图7中所描述的功能性之外,此系统的其它潜在有用特征包含:天线侧单元与外部装置(即,不是基站)之间经由空中接口的通信。在基站与天线之间的RF连接毁坏的情况下,这个特征可提供用于调试和故障查找的额外方法,例如通过排除天线侧无线电模块的缺陷,且通过检查天线侧单元是否仍可从基站接收信号。
应指出,图7中所示的用户接口712用于(例如)监督电力和通信模块706的操作且/或显示从天线侧读出的信息。用户接口712是任选的,且可由基站701中的某一软件代替。
为了给出图7中的硬件成本的粗略理念,对于用作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滤波器的偏置电源704和705,可购买目前几十欧元的高精度成品组件,包含金属外壳和同轴连接件。通过与其它系统组件集成,用于技术上非常简单的偏置电源的成本很可能降到每单元1欧元以下的水平。对于天线侧单元,简单的8位微控制器709是合适的选择。所述成本在几欧元的范围内,即使数量较少也是如此。对于基于WLAN的系统,天线侧单元的无线电模块710可基于例如USBWLAN适配器中当前所使用的芯片组等低成本芯片组。此类适配器大概10欧元即可购买到,包含软件和包装。可假定芯片组的价格将更低。即,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用于基站与天线之间的数据通信和/或天线识别的架构将具有较低成本。
通过使用上文所述的系统,提供一种用于基站与天线之间用于检验正确的天线指派的通信的方法,其包含:将直流和/或低频(DC/LF)信号覆盖于从基站的RF端口中的一者发送的RF信号上;将经覆盖的信号应用于对应于所述RF端口的RF连接;从自RF连接接收到的信号提取DC/LF信号,以便为设置在对应于RF端口的天线的天线侧的识别模块供电。此处,DC/LF信号由第一控制模块提供,且第一控制模块可经连接,而RF电缆仍连接到基站的RF端口。
此外,说明一种用于检查RF电缆布设的完整性的方法。假定天线侧的光源和/或可能一些其它额外或替代电组件的电特性是已知的,则如果在基站侧测量到的值与这些已知特性值有显著偏差,就表明RF电缆出现故障或连接件出现故障。举例来说,附接到天线的光源可为与当前限流电阻器组合的发光二极管(LED)。从基站侧测量到正向和反向电阻,将表明电缆中出现中断以及短路。可看出,尽管不能通过这种非常简单的方法来测试电缆布设的RF特性,但可通过测量基站侧的偏置电源处的DC/LF电阻来检测电缆和连接件中的一些缺陷。
总而言之,本发明包含一组技术解决方案,其可以多种方式组合,且组合起来提供所有以下特征或以下特征的子集:
1.通过明确代码对天线的唯一识别。所述明确代码可为序列号或某一其它唯一识别符。或者,所述明确代码可能为与天线的位置和安装日期、无论用户还是制造商、系统集成者等有关的某一编号。所述明确代码可由基站从天线侧读出。因此,可在不将天线从系统拆下且不直接接近天线的情况下确定识别符。
2.连接到基站的特定RF端口的(位于同一地点的集合中的)天线的光学识别。
3.将使用统计数据(例如,总运行小时数、到特定RF端口的连接时间等)记录在天线内。
4.RF路径的基本完整性检查,其中RF路径包含RF电缆和RF前端。
已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对本发明的此描述。所述描述无意为详尽的或将本发明限于所描述的精确形式,且鉴于以上教示,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选择并描述了所述实施例,以便最好地阐释本发明及其实际应用的原理。此描述将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最好地在各种实施例中且以适合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利用和实践本发明。

Claims (18)

1.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基站以及一个或多个天线,所述一个或多个天线中的每一个天线通过射频(RF)连接与所述基站的RF端口连接,其中通过对应于所述天线的所述RF连接向天线发送直流和/或低频(DC/LF)信号;以及
位于天线侧的识别模块,用于从所述RF连接接收到所述DC/LF信号时给出对所述天线的识别的一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识别模块为光发射器或噪声发射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
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耦合在所述基站的所述RF端口与所述RF连接的第一端之间,用于将所述DC/LF信号承载在从所述基站的所述RF端口发送的RF信号上,且将所述承载后的信号施加在所述RF连接的所述第一端;以及
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二滤波器耦合在所述RF连接的第二端与所述天线之间,用于从所述RF连接的所述第二端获得所述信号,且从所述接收到的信号中将所述RF信号和所述DC/LF信号分别提取出来,并将所述DC/LF信号提供给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指示所述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滤波器相连,用于将所述DC/LF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滤波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开关,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一滤波器以及使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从所述第一滤波器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开关为机械开关或一由所述基站中的CPU或控制逻辑控制的电子或机电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4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天线侧,用于从所述第二滤波器接收所述LF信号,并根据所述LF信号为所述识别模块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为微控制器或可编程逻辑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为电力和通信模块,所述电力和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LF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滤波器、通过所述LF信号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供电且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进行数据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数据包含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所述天线的基本信息、安装数据、所述天线的技术特性、为了诊断RF组件而周期性地或按需产生的测试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力和通信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读取所述天线的ID和应用相关数据,和/或将数据写入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用户接口,用于监督所述电力和通信模块的操作,和/或,显示从所述天线侧读出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
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无线电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天线侧,用于将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变换为RF信号,并将从RF耦合模块接收到的RF信号变换为待发送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数据,其中所述RF信号经由所述RF耦合模块耦合到所述天线的RF路径;且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无线电模块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3到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滤波器和所述第二滤波器是具有三个端口的偏置电源。
15.一种用于基站与多个天线之间的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直流和/或低频(DC/LF)信号承载在从所述基站的RF端口之一发送的RF信号上;
将所述承载后的信号施加在对应于所述RF端口的RF连接;以及
从自所述RF连接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所述DC/LF信号以向设置于对应于所述RF端口的天线的天线侧的识别模块供电,从而指示所述天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存储在所述天线侧的第二控制模块中的数据变换为RF信号;
将所述RF信号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耦合到所述天线的RF路径;
通过所述RF连接将所述经耦合的信号发送到所述基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包含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所述天线的基本信息、安装数据、所述天线的技术特性、为了诊断RF组件而周期性地或按需产生的测试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6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RF连接向所述天线发射待发送到所述天线RF信号以及包含待写入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数据的RF信号;
分离从所述RF连接接收到的所述RF信号,且变换待写入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所述RF信号以获得对应数据。
CN200980158475.0A 2009-03-27 2009-03-27 用于基站与天线之间的通信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58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9/071041 WO2010108330A1 (en) 2009-03-27 2009-03-27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antenna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5829A CN102365829A (zh) 2012-02-29
CN102365829B true CN102365829B (zh) 2015-04-22

Family

ID=42780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847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5829B (zh) 2009-03-27 2009-03-27 用于基站与天线之间的通信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82370B2 (zh)
EP (1) EP2412108A4 (zh)
CN (1) CN102365829B (zh)
BR (1) BRPI0924518A2 (zh)
WO (1) WO20101083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16954A (ja) * 2011-03-31 2012-11-08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130242800A1 (en) * 2012-03-13 2013-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lassifier for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rffe) devices
WO2014012164A1 (en) * 2012-07-17 2014-01-23 Thales Canada Inc. Intra-train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EP2712021B1 (de) * 2012-09-21 2018-04-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tenne für ein Schreib-/Lesegerät für RFID-Anordnungen und Schreib-/Lesegerät für den Betrieb mit einer externen Antenne
US9414224B1 (en) * 2012-11-12 2016-08-09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Antenna port identification
CN103096467B (zh) * 2013-01-25 2015-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天馈口与天线端口连接关系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DE102013014476A1 (de) * 2013-09-02 2015-03-05 Media Broadcast Gmbh Sendeantennenanlage mit einer Überwachung einer elektrischen Leitungseigenschaft und Einbauteil mit einer Einkopplung einer Widerstandsmesseinrichtung
US9448576B2 (en) * 2014-02-17 2016-09-20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Programmable power supplies for cellular base sta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reducing power loss in cellular systems
WO2015172307A1 (zh) * 2014-05-12 2015-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基站扇区与天线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基站及天线
CN104780573B (zh) * 2015-04-15 2018-12-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0211867B2 (en) * 2015-09-30 2019-02-19 Netgear, Inc. Active antenna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devices
US10019406B2 (en) * 2015-10-23 2018-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devices with masked write
TWI678025B (zh) * 2016-03-16 2019-11-21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型天線及具有智慧型天線的無線通訊裝置
CN107221761B (zh) * 2016-03-22 2020-06-12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型天线及无线通信装置
US10141908B2 (en) * 2016-08-18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density MIM capacitor for improved passive on glass (POG) multiplexer performance
CN108987894B (zh) * 2017-06-05 2021-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天线装置
DE102018213029A1 (de) 2018-08-03 2020-02-06 Audi Ag Sende-/Empfangssystem für Funksignale
CN111224722B (zh) * 2018-11-27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头端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JP7164464B2 (ja) * 2019-02-21 2022-11-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上無線機、地上無線機および列車制御システム
JP2022034594A (ja) * 2020-08-19 2022-03-04 Tdk株式会社 バイアスティー回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PoC回路
CN116147572B (zh) * 2023-04-20 2024-02-06 深圳市智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天线姿态监控预警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3197A (zh) * 2003-12-24 2005-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天线驻波比告警的实现装置及方法
CN2738503Y (zh) * 2004-07-08 2005-11-02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 移动通讯基站的室外射频前端装置
CN101043239A (zh) * 2007-04-28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偏置t形头与控制天线的系统
CN101246998A (zh) * 2007-12-12 2008-08-20 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sm/td-scdma双模基站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1482A (en) * 1997-09-30 2000-1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Publ)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link for antenna equipment
US6366789B1 (en) * 1999-03-29 2002-04-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xploring radio base station configurations
US6847330B2 (en) * 2003-06-23 2005-01-25 Netgear Inc. Detachable 802.11a antenna detection
CN1722669A (zh) * 2004-06-11 2006-01-18 极进网络公司 统一有线和无线局域网接入墙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3197A (zh) * 2003-12-24 2005-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天线驻波比告警的实现装置及方法
CN2738503Y (zh) * 2004-07-08 2005-11-02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 移动通讯基站的室外射频前端装置
CN101043239A (zh) * 2007-04-28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偏置t形头与控制天线的系统
CN101246998A (zh) * 2007-12-12 2008-08-20 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sm/td-scdma双模基站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12108A1 (en) 2012-02-01
US8682370B2 (en) 2014-03-25
CN102365829A (zh) 2012-02-29
BRPI0924518A2 (pt) 2016-03-01
EP2412108A4 (en) 2016-11-30
WO2010108330A1 (en) 2010-09-30
US20120021790A1 (en) 2012-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5829B (zh) 用于基站与天线之间的通信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方法
CN202159352U (zh) 用于列车部件的温度测量系统
US98607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nne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antenna feeding port of base station and an antenna port
US20130148748A1 (en) Method to identify tractor and trailers and the order of hook up
CN101807937B (zh) 车载射频识别卡与无线基站的通信方法
CN107295457B (zh) 一种室分天馈监控及定位方法、系统
CN102868442B (zh) 一种基于rfid的光纤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2369415A (zh) 用于将传感器数据与组件位置相关联的组件、系统和方法
CN103384385A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天馈故障自动检测系统
US20080198017A1 (en) Indentification of atennas via cables
US2008015919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US20180212692A1 (en)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layout and absolute and relative positions of element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nd for use of those elements for measurement
CN101995513A (zh) 通过rfid检测移动通信系统馈线射频功率和天线驻波比的算法
CN201892954U (zh) 具有监控功能的新型天线系统
CN103053118A (zh) 用于射频识别与分组无线电通信的混合体系结构
CN108229227B (zh) Rfid地面标签损坏自动识别方法
CN103679233A (zh)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机车定位系统和方法
CN201084278Y (zh) 一种远程定位管理的射频识别装置
CN108650253B (zh) 双主机的多协议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0478982C (zh) 实现远程控制管理的射频识别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1801729B1 (en) IC tag read-write apparatus and antenna unit thereof
CN101685492A (zh) Rfid通信模型空中接口参数测试方法
CN106921447B (zh) 检测多天线馈电网络的方法
US6922614B2 (e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transmission by remote broadcasting, possibly direct
CN201540583U (zh) Rfid智能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